1. 法国大革命各党派,自由党和民主党等。
法国大革命主要是三个执政党派和阿贝尔派,介绍如下:
斐扬派: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利益。1791年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俱乐部分裂出去,因在斐扬修道院举行集会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哀士、拉法耶特、巴伊、巴纳夫、拉默特兄弟等。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共和制。
吉伦特派: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温和派,主要代表当时信奉自@由主义的法国工商业资产阶级。该派着名的活动人士包括雅克·皮埃尔·布里索、孔多塞侯爵、罗兰夫妇、皮埃尔·维克杜尼昂·韦尼奥、阿尔芒·让索内等人。他们主张共和制,但是不赞成处死路易十六。1793年6月被雅各宾派推翻。
雅各宾派: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政治团体,成员大多数是小业主。主要领导人有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圣茹斯特等。 1793年6月2日,雅各宾派推翻吉伦特派统治。 1794年春,罗伯斯庇尔先后将埃贝尔派和丹东派主要成员送上断头台。资产阶级不愿继续受到限制,雅各宾派内部矛盾更加尖锐。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统治。
阿贝尔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左翼。主要领导人为阿贝尔、肖美特等。代表广大平民阶层的要求。1794年3月,因反对罗伯斯庇尔,被其消灭。又译作埃贝尔派。
总之四者的主张一个比一个激进。
2. 法国现在有哪些政党
法国政党
political parties in France
法国是世界上出现政党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的典型。
沿革 法国政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年前,大致分为五个时期。
早期(1789~1870) 包括资产阶级革命、第一共和国(1792~1804)、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波旁复辟王朝(1814~1830)、七月王朝 (1830~1848)、第二共和国 (1848~1851)和第二帝国(1852~1870)7个阶段。围绕各个阶段的重大政治问题,形成了许多有组织的政治派别,诸如雅各宾派、吉伦特派、沼泽派、山岳派、平等派、忿激派、正统派、四季社、秩序党、共和派、激进派等,虽然它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但为尔后政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1940) 在这一时期各类政党相继建立。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1879年10月,法国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法国工人党成立。之后,又出现许多工人政党和社会主义团体,它们不断分裂、合并、改组,先后形成了法兰西社会党(1901年成立)、法国社会党(1902年成立)、法国社会党(即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05年 4月由法兰西社会党和法国社会党等社会主义党派合并而成,通常非正式地被称为法国社会党)等。1920年,法国社会党又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仍为社会党。法国社会党人在第三共和国时期曾多次参加政府。1899年 6月,独立社会党人A.米勒兰首先加入资产阶级政府,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起激烈争论。第三共和国时期的主要执政党是1901年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党 ——法国激进社会党,它由七月王朝时期的激进派演化而来。20世纪20年代,法国出现了法兰西行动、火十字团等法西斯团体。为了反击法西斯势力,实行社会经济改革,1935年法国社会党、法国激进社会党、法国共产党等组成法国人民阵线。1938年,执政的激进社会党人代表法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人民阵线分裂。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除社会党、共产党外,其他政党多是议会党团,而不是群众性政党。
法国人民阵线的首脑在庆祝选举获胜(1936)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940年 6月,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维希政府屈膝事敌。其间,除极右的法国社会党(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以后的社会党)和法国人民党外,其他政党被迫转入地下。法国共产党组织游击队,在国内开展武装抵抗运动,其力量和影响空前增强。
第四共和国时期(1944~195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恢复和建立了大量政党。各类政党的组织程度和群众基础均较战前高和广。第四共和国实行议会内阁制,议会决定政府的存亡,而议会选举实行比例代表制,不利于形成一党多数派,通常是松散的党派联盟轮流执政,这导致政府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14年间更换了25届政府。
第五共和国时期(1958~ ) 1958 年6月,C.-A.-M.-J. 戴高乐改革政府体制,提高总统权限,降低议会地位,改革选举制度,政党状况随之发生明显变化:①1958~1986年和1988年6月以后,国民议会内存在着由若干政党组成的总统多数派,即总统、总理和国民议会议长 3个重要职位属于同一政党或同一政党联盟。但1986年以前的总统多数派在国民议会内占绝对优势,而1988年 6月以后的优势十分微弱。②出现了政党两极分化的趋势。经过30年的发展变化,到80年代初,形成了两大派(左翼和右翼)、四大党(法共、社会党、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的格局。社会党和保卫共和联盟这两大党在两翼中的地位日渐突出。③左、右两翼执政的主要政党,在对内对外的某些政策上有认同的迹象。1986年3月~1988年5月,左翼的总统与右翼的总理共处,并未发生不可调和的对立。1988年 6月立法选举后,因社会党和传统右翼均未获得过半数的国民议会席位,这迫使他们继续互相妥协、靠拢,并尽可能争取其他政党的合作。
特点 法国政党的主要特点有:①党派繁杂众多。1875年共和制最终确立以来,先后出现过 400多个各种名目的政党。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法国政坛的仍有40多个。其中,既有全国性政党,也有地方性政党;既有一些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名的政党,也有一些以保皇主义、无政府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和民族排外主义为宗旨的政党。大部分政党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纲领。②党派不稳定。政党的分裂、合并、改组和新建时有发生。围绕选举和组阁等问题,各政党之间经常结成或解散联盟。1944年以来,法国历届政府都是多党联合政府。③社会党、共产党较现存其他政党的历史悠久,内部组织也较严密,群众性较强。
主要政党 法国的主要政党有:
法国社会党 长期参与执政的左翼政党。1905年由J.盖德领导的法国社会党和J.饶勒斯领导的法兰西社会党合并而成,当时名为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沙文主义影响,参加资产阶级政府。1920年12月在图尔代表大会上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1936年该党参与创建的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社会党领袖L.布鲁姆出任政府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一度瓦解。1943年重建,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第四共和国时期始终参加联合政府,对法国的国有化和欧洲共同体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1959年起在野,组织日趋分裂,党员减少。60年代起采取与其他左翼政党接近的方针。1965年与激进社会党等几个党派合组为民主和社会主义左翼联盟。1968年联盟破裂。1969年组成新社会党。1971年6月与共和体制协议会合并,称现名, F.M.M.密特朗任第一书记。1972年与共产党结为左翼联盟。70年代后期,共产党退出左翼联盟。1981年5月,密特朗当选总统;6月成为议会多数派,获得总理职位。1986年3月立法选举后仍为议会第一大党,但失去议会多数派地位和总理职位。1988年6月议会改选后,再次组阁执政。该党对内强调团结,执行温和、求实政策。对外反对种族主义、和平主义,主张南北对话。1987年有党员约 21万。1987年起第一书纪为 P.莫鲁瓦。出版《团结》(周刊)。
由F.M.M.密特朗率领的社会党政治代表团与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举行会谈(1981年2月10日)
法国共产党 法国最大的左翼政党。1920年12月29日成立,由社会党(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分裂而来。1935年7月,参与创建反法西斯人民阵线,1939年9月被宣布为非法。1941年起进行反法西斯武装斗争。1944年 9月起连续参加五届联合政府。1946年大选后成为法国第一大党。1947年5月被排除出政府,其后党员人数逐渐减少。60~70年代逐步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个提法,提出建设“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属欧洲共产主义范畴。1981~1984年参加左翼联合政府。1985年“二十五大”赞扬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重申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没有模式、中心和向导党。1987年党员约61万人,工人居多。1972年起G.马歇任总书记。中央机关报《人道报》(日报)。
法国保卫共和联盟 又称戴高乐党。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主要执政党。前身是1947年戴高乐创立的法兰西人民联盟,1953年解散,其成员分为 3个组织。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后,这三派于10月合并为保卫新共和联盟,尔后长期执政。1974年和1976年先后失去总统和总理职位。其组织几经分合,党名几经改易,1976年12月起称现名。1981年 6月立法选举后成为在野党。1986年 3月,与法国民主联盟再度构成议会多数派,其主席J.希拉克再度出任政府总理至1988年 6月。该党奉行戴高乐主义,主张维护第五共和国的制度,捍卫法国的民族独立。80年代以来努力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1988年有党员约35万人。1976 年起希拉克任主席。
法国民主联盟 由共和党、社会民主人士中心、激进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前景与现实俱乐部和直接党员6 部分于1978年2月结成的选举联盟,同年6月正式成立。自成立起到1981年6月为主要执政党。1986年3月~1988年 5月参与执政。该联盟宗旨是:协调组成该联盟的政党、团体及个人参加者的行动,为民族团结和正公而努力。它对内赞成维护第五共和国体制,主张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提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自由化政策。对外主张实现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1988年有党员约31万人。1988年 6月V.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为联盟主席。联盟内各党派仍保持其原有机构和独立性主要情况是:①共和党。俗称吉斯卡尔派。1977年成立。前身是吉斯卡尔 ·德斯坦1966年创建的独立共和人士全国联合会(简称独立共和党)。1974年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总统后,成为主要执政党。1977年5月,同其他吉斯卡尔派组织合并,称共和党。该党主张进行没有风险的改革,推崇法国式民主,赞成西欧联合,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1987年有党员约19万人,多为工商企业主、高级职员和自由职业者。②社会民主人士中心。1976年 5月由原“民主中心”、“进步与民主中心”和“新民主俱乐部”等组织合并而成。1988年有党员约4.3万人,多为工商企业主、农场主。③激进社会党。法国最早的政党之一。1901年成立。1924年与社会党组成左翼联盟,多次参加政府。1935年参与创建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1936年成为主要执政党之一,执政期间对外奉行绥靖政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使人民阵线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一度瓦解。1944年重建。第四共和国时期仍为执政党之一,但影响不大。第五共和国时期为反对党。60年代起不断与其他党派结成联盟,1965年参加民主和社会主义左翼联盟。1971年该党开始分裂,其右翼与民主中心合作;左翼与共产党、社会党结成联盟,并于1973年另组左翼激进主义者运动。党员很少,多是地方势力代表人物。④社会民主党。1973年12月成立,原称社会民主运动,1982年10月改现称。1987年有党员约1.1万人,多是脱离社会党的人士。
国民阵线 又译民族阵线。法国极右政党之一。1972年10月成立。前身是被取缔的法西斯组织“新秩序党”。80年代以来,该党在欧洲议会和法国各级议会选举中,得票率有所上升。1986年 3月同法共取得相等的国民议会席位,在1988年6月的立法选举中只获1个议席。其创始人和主席 J.-M.勒庞在1974、1988年两次竞选总统失败。国民阵线主张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和种族主义,在失业青年中有些影响。1988年有党员约5万人。
法国实行中央集权制,长期不允许地方自治,禁止地区性政党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列塔尼、科西嘉等地区出现了一些要求给地方某些自治权的政党,但它们对法国政局影响甚微。
3. 法国有什么党
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主要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
保卫共和联盟(戴党,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议会第二大党和主要反对党,属于传统右翼。
法国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议会第三大党,主要反对党之一。
法国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与社会党联合执政。
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成立于1972年10月,前身是被取缔的极右组织“新秩序党”
绿党(Les Verts),参加左翼联合政府
4.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个国家都有什么党派他们什么特色
英国的党派有:
辉格党 Whigs
托利派 Tories
改革党 Radical Party
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
英国自由党 Liberal Party
爱尔兰议会党 Irish Parliamentary Party
英国工党 Labour Party
英国社会民主党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英国自由民主党 Liberal Democrats
德国的党派有:基督教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联盟90/绿党(简称绿党)、自由民主党(简称FDP),基督教社会党(CSU),
法国的党派
法国保卫共和联盟、法国工人党 、法国共产党 、法国人民阵线 、法国社会党
美国党派:
民主党和共和党、社会党 、美国共产党 、 农民协进会、 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美国劳工组织
日本主要党派:自民党、公明党;民主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
特色的话,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具体的还是网络或者关注下新闻吧,太多了。。。。
5. 法国政党制度是什么
法国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30多个政党。
(1)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主要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前身系2002年总统大选中为支持希拉克而组成的竞选联盟——总统多数派联盟。2002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成立,取用现名。核心为希拉克原来所属的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并吸收了自由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联盟的主要力量。现有党员21万人,多为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商人、农民和工人等。党纲是“自由、责任、互助、国家、欧洲”,强调奉行务实、开放的经济政策,重塑社会市场经济的理念,推动欧盟建设和东扩,属中右政党。主席尼古拉•萨科齐。
(2)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议会第二大党和主要反对党。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则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成立社会党,1971年与“共和体制协议会”及其他左翼组织合并。现有党员约13万人,多为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对内注意体现左翼政党色彩,主张维护劳工利益,同时采取务实的经济政策;对外主张维护法国独立核力量,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并加强南北对话。2002年在总统和立法选举中接连败北后,党内派系斗争日趋激烈,实力受到较大削弱。近年来,利用法国民众对中右翼政府推行改革的不满,在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连续击败右翼,成功阻止《欧洲宪法条约》通过公投,并煽动社会风潮,政治影响力有所回升。现任第一书记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
(3)法兰西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简称UDF):议会第三大党。前身系由共和党、民主力量、争取法兰西民主人民党、激进党等右翼温和派和中间力量于1978年结成的多党联盟。1998年合并成立统一政党。1993年、1995年和2002年三度和保卫共和联盟组成右翼联合政府。2001年,以副主席杜斯特-布拉齐为首的部分党员加入总统多数派联盟,即后来的人民运动联盟。现有党员约4万人。对内主张进行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提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实行自由化政策,对外积极主张加强欧盟建设。现任主席弗朗索瓦·贝鲁(François BAYROU)。
(4)法国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1920年12月成立。现有党员13.4万,多为工人、雇员、教员、手工业者等。2000年三十大上提出在“新共产主义”理论、建设“新型共产党”、“左翼进步力量联盟”等方面实行“共产主义的变革”,力求探索一条符合法国国情的发展道路。2002年立法选举中惨败,玛丽-乔治·比费(Marie-George BUFFET,女)出任全国书记。
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采用两轮多数直接投票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院共321席,参议员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以省为单位,由国民议会和地方各级议会议员组成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
6. 法国实行过两党制吗
没有;
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而且多党制就起源于法国;
在法国大革命后(1789年),法国有30多个政治派别在活动,并且参加了当时国民议会的选举;这些政治派别势均力敌,没有一个政治派别能够左右政局、取得稳定的多数;
即使是在雅各宾派掌政时期,法国议会还是分成三派,雅各宾派、圣劳伦派和中间派,其中中间派占到了75%的比例,属于“墙头草两边倒”类型,谁势力大就支持谁;雅各宾派掌政时期即中间派支持雅各宾派才会出现的;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通过以后,法国正式确立多党制的政党制度;
·多党制
多党制兴起于欧洲大陆国家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社会结构比较复杂,存在多元的利益、思想和宗教,这些多元的利益、思想和宗教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主张,形成了多党纷争的局面;同时,在选举制度上,这些国家普遍采用比例代表制或少数代表制,使一些小党也能取得选票,争得一定数量议席,从而在议会选举中难以形成取得绝对多数议席的大党,这种选举制度有利于巩固多党政治的局面。
但由于各政党代表的利益和政治主张不同,由党派联盟组成的联合政府不易稳定,往往政权更迭频繁。
7. 法国有多少党派
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为法国第十六部宪法,1958年由戴高乐负责起草,同年9月28日公民投票通过,10月4日生效。后经5次修改 。宪法规定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任期7年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总统有权任免总理和批准总理提名的部长,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解散议会,可超越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总统离职期间,由参议院议长暂代行总统职权。法国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拥有制订法律、监督政府、通过预算、批准宣战等权力 。 国民议会共有577个议席,任期5年 ,通过普选直接选举产生 。1993年选出的国民议会 , 议长为P.塞甘。参议院共有321席 ;参议员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以省为单位 , 由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1992年9月选出的参议院 ,议长R.莫诺里。
法国总统
France,President of
法国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1958年制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的职权主要有:任免总理、政府成员和其他重要官员;主持内阁会议,签署会议的决定和法令;签署和颁布法律;担任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主持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有权决定动用法国的战略核力量;担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决定外交政策;委派驻外使节并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国际条约 ;行使赦免权;在同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有权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根据政府或议会两院的建议,将某些重要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形势需要时,与总理、两院议长和宪法委员会磋商后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总统出缺时 ,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新总统的选举应在50天内举行。
法国议会
France,Parliament of
法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国民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 5 年;参议院议员由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9年,每3年改选1/3。议会两院拥有立法、监督政府、审批国家预算等项权力,但其权力受到总统和政府的制约。两院以公开投票方式并由议会组成人员的绝对多数作出相同表决时,可以对总统的叛国罪提出控告。国民议会的权力大于参议院。财政法案只能由国民议会提出。在两院对法案的审议发生意见分歧时,国民议会有权最后裁决 。国民议会还拥有对政府的弹劾权。但弹劾案至少须有 1/1的议员署名,提出48小时后方能表决,并且必须得到国民议会的绝对多数才能通过。
法国政府
France,Government of
法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国务部长、部长、国务秘书等成员组成。总理由总统任免,政府其他成员由总统根据总理建议任免。政府成员不得兼任议会议员。政府对议会负责,除拥有决定和指导国家政策、掌管行政机构和武装力量、推行内外政策等权力外,还拥有警察权和行政处置权条例制定权和命令发布权。总理是政府首脑,领导政府的活动,负责国防,以政府的名义宣布戒严令,行使制定条例权,任命文武官员,并代表政府享有立法创议权和修改宪法的建议权。总统在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或决定行使非常权力前,必须与总理磋商。当国民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或不同意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总政策说明时,必须由总理向总统提出政府辞职。由于总理由总统任免,所以事实上总理的职责名不副实,须听命于总统,只能起辅佐总统的作用。
法国保卫共和联盟
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 Francais
法国政党。又称戴高乐党。前身是1947年戴高乐创立的法兰西人民联盟,1953年解散,其成员分为 3 个组织。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后,这三派于10月合并为保卫新共和联盟,尔后长期执政。1974年和1976年先后失去总统和总理职位 。其组织几经分合,党名几经改易 ,1976 年 12 月起称现名 。1981年6月立法选举后成为在野党 。1986 年3月 ,与法国民主联盟再度构成议会多数派,其主席J.希拉克再度出任政府总理至1988年6 月。1995 年5月 ,希拉克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五任总统,该党代理主席阿兰 ?朱佩出任总理。以保卫共和联盟为首的右翼政党在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中占绝大多数。该党奉行戴高乐主义,主张维护第五共和国的制度 ,捍卫法国的民族独立 。80 年 代后努力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1988 年有党员约35万人 。1976 年起希拉克任主席。1995年10月朱佩当选主席。
法国工人党
法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有J.盖德、P.拉法格、G.德维尔等,又称盖德派。1879年 10月成立 ,1880 年盖德、拉法格共同制订并在勒阿弗尔党代表大会上通过党的纲领,纲领的理论部分由K.马克思口授。1882年 9 月,以盖德为首的盖德派与以P.布鲁斯为首的可能派公开分裂,可能派改名为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合会。盖德派保留工人党的名称。1901年,工人党与布朗基派等组成法兰西社会党。1905年又与法国社会党合并为统一社会党,即工人国际法国支部。
法国共产党
Parti Communiste Francais
法国政党。1920年12月29日成立,由社会党(工人国际法国支部)分裂而来。1935年 7月,参与创建反法西斯人民阵线,1939年 9月被宣布为非法。1941年起进行反法西斯武装斗争。法共领导人进行英勇的抵抗运动,组织二三十万人的游击队在敌占区开展地下斗争,有 7.5 万党员在斗争中牺牲。1944年 9月起连续参加五届联合政府。1946年大选后成为法国第一大党。1947年 5月被排除出政府。60~70年代逐步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个提法,提出建设法 国色 彩的 社会主义的 思想,属 欧洲共 产主义 范畴 。1981 ~ 1984 年参加左翼联合政府。1984 年7月退出政府 。1985年二十五大赞扬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重申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没有模式 、中心和向导党 。1987 年党员约33万人,工人居多 。1972年起 G.马歇任总书记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高 ,1990 年 12 月召开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认为资本主义正在东欧复辟,强调法共不会变成社会民主党,坚持共产党名称和社会主义目标不变。批评欧洲防务建设会使法国失去进行防御的手段。
法国人民阵线
Front Populaire,France
1935~1938年法国左翼各党派和群众团体为反击法西斯势力 、实行社会经济改革而组成的统 一 战线 。20 世纪30年代上半期 ,法国内受经济危机困扰 ,外 受法西 斯 战 争威胁,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向两极分化。1934年 2 月,法兰西行动党、火十字团等法西斯组织挑起反政府暴动,企图夺取政权。左翼党派和团体联合起来反击右派势力的进攻,逐步增强团结。1935年 7 月14日,法国社会党、法国激进社会党、法国共产党和各大工会组织全国规模的反法西斯示威,并决定起草统一左翼各党派行动的共同纲领,人民阵线遂宣告诞生。
1936年 1 月,公布人民阵线纲领,主要内容为:取缔法西斯组织,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将法兰西银行和军事工业收归国有,提高工人工资,设立国家失业基金,对富人增税 ,
在国际上建立集体安全制度。5 月,人民阵线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社会党人L.布鲁姆组织首届人民阵线政府,共产党表示支持,但未入阁。1937年 2 月政府迫于大资产阶级的抵制和反抗,宣布暂停实施人民阵线纲领,布鲁姆于 6 月辞职,激进党人C.肖当 、 达拉第先后组阁 。1938 年10 月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人民阵线公开分裂,此后名存实亡。
法国社会党
Parti Socialiste,France法国政党。1905年由J.盖德领导的法国社会党和J.饶勒斯领导的法兰西社会党合并而成,当时名为工人国际法国支部 。1920 年12月在图尔代表大会上发生分裂 ,多数派另组法国共产党。1936年社会党参与创建的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社会党领袖L.布鲁姆出任政府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 一 度瓦解 。1943 年重建 ,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第四共和国时期始终参加联合政府,对法国的国有化和欧洲共同体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1959年起在野,组织日趋分裂,党员减少。1965年与激进社会党等几个党派合组为民主和社会主义左翼联盟。1968年联盟破裂。1969年组成新社会党。1971年 6 月与F.M.M.密特朗参与创建的共和体制协议会合并,称现名,密特朗任第一书记。1972年与共产党结为左翼联盟 。70 年代后期 ,共产党退出左翼联盟 。1981年 5月,密特朗当选总统; 6 月成为议会多数派,获得总理职位。1986年 3月立法选举后仍为议会第一大党,但失去议会多数派地位和总理职位。1988年 6月议会改选后,再次组阁执政 。1993 年在议会大选中失去多数派地位 。1995年 5 月,法国保卫共和联盟等右翼政党推举的候选人J.希拉克击败社会党候选人,当选法国总统。该党对内强调团结 ,执行温和、求实政策。对外反对种族主义,主张建设强大的欧洲,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在1991年全国代表大会上公开提出干涉他国内政的所谓“ 人道主义干涉义务 ”和以是否“民主化 ”作为发展国际关系的主张 。1987 年有党员约21万 。历任总书记为 P.莫鲁瓦、L.法比尤斯。
参考资料:http://www.sinofrance.org/site/politique/
8. 法国有多少党派法国还有没有贵族存在
法国党派太多是目前党派最多的国家,主要有:
①共和党。俗称吉斯卡尔派。1977年成立。前身是吉斯卡尔·德斯坦1966年创建的独立共和人士全国联合会(简称独立共和党)。1974年吉斯卡尔·德斯坦当选总统后,成为主要执政党。1977年5月,同其他吉斯卡尔派组织合并,称共和党。该党主张进行没有风险的改革,推崇法国式民主,赞成西欧联合,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1987年有党员约19万人,多为工商企业主、高级职员和自由职业者。②社会民主人士中心。1976年 5月由原“民主中心”、“进步与民主中心”和“新民主俱乐部”等组织合并而成。1988年有党员约4.3万人,多为工商企业主、农场主。③激进社会党。法国最早的政党之一。1901年成立。1924年与社会党组成左翼联盟,多次参加政府。1935年参与创建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1936年成为主要执政党之一,执政期间对外奉行绥靖政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使人民阵线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一度瓦解。1944年重建。第四共和国时期仍为执政党之一,但影响不大。第五共和国时期为反对党。60年代起不断与其他党派结成联盟,1965年参加民主和社会主义左翼联盟。1971年该党开始分裂,其右翼与民主中心合作;左翼与共产党、社会党结成联盟,并于1973年另组左翼激进主义者运动。党员很少,多是地方势力代表人物。④社会民主党。1973年12月成立,原称社会民主运动,1982年10月改现称。1987年有党员约1.1万人,多是脱离社会党的人士。
~ 4 / 5 ~
国民阵线又译民族阵线。法国极右政党之一。1972年10月成立。前身是被取缔的法西斯组织“新秩序党”。80年代以来,该党在欧洲议会和法国各级议会选举中,得票率有所上升。1986年 3月同法共取得相等的国民议会席位,在1988年6月的立法选举中只获1个议席。其创始人和主席 J.-M.勒庞在1974、1988年两次竞选总统失败。国民阵线主张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和种族主义,在失业青年中有些影响。1988年有党员约5万人。 法国实行中央集权制,长期不允许地方自治,禁止地区性政党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列塔尼、科西嘉等地区出现了一些要求给地方某些自治权的政党,但它们对法国政局影响甚微。
法国已经没有被封为真正的贵族存在
9. 法国的政治体制
法国实行多党制,目前共有30多个政党。
(1)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简称PS):执政党和议会第一大党,左翼政党。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发生分裂,多数派另组共产党,少数派则保留原名。1969年改组成立社会党,1971年与其他左翼组织合并,仍用现名。党员近20万人,多为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第一书记哈莱姆·德西尔(Harlem DESIR),2012年10月当选。该党对内注意体现左翼政党色彩,主张维护劳工利益,同时采取务实的经济政策;对外主张维护法国独立核力量,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并加强南北对话。历史上曾多次执政。2010年3月在大区议会选举中获胜,2011年3月和9月,先后赢得省议会部分选举和参议院改选,并与其他左翼力量共同赢得参议院多数席位。2012年5月,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2012年6月在立法选举中获胜,在国民议会中占据296席(2012年12月10日)。
(2)人民运动联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简称UMP):主要反对党和议会第二大党,属中右政党。前身系2002年总统大选中的竞选联盟,核心为原保卫共和联盟(戴党),并吸收了自由民主党和法兰西民主联盟的主要力量。2002年11月17日正式宣告成立,取用现名。党员约35万人,多为职员、官员、自由职业者、商人、农民和工人等。属中右政党。
(3)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极右翼政党,成立于1972年10月。党员约10万人,多为中小工商业者。1986年议会选举中首次进入国民议会。代表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煽动排外情绪,强调“要把法国从欧洲控制和世界主义中拯救出来”,呼吁“进行一次反对新共产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十字军讨伐”。现任主席让-玛丽娜·勒庞(Jean-Marine LE PEN),2011年1月起担任现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法民众购买力下降,失业人数激增,极右翼思想有所回潮。国民阵线借机大打移民、安全、就业牌,影响力再次上升。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该党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得票率17.9%,创历史新高。2012年6月立法选举中获得2席,时隔20年再度进入国民议会。
(4)欧洲环保党(即绿党,Les Verts)。左翼政党。上世纪70年代起,法国环保主义者开始以绿党名义参与政治活动。2007年底,以绿党为首的各环保组织负责人共商联合事宜,并于2008年10月宣布成立欧洲环保党,仍沿用绿党称呼。现任全国书记帕斯卡·杜朗(Pascal DURAND)。2010年3月大区议会选举中,绿党在首轮投票中再次位居第三。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绿党候选人若莉得票率2.31%。2012年6月立法选举中获得17个席位,自组党团。
(5)民主与独立派联盟(UDI):中间派政党,成立于2012年9月。党员6.4万人。核心力量为激进党(PR)、新中间党(NC)以及人运盟部分退党要员。现任党主席让-路易·博尔洛(Jean-Louis BORLOO)。该党定位为“开放、富有建设性的反对派”,“平和、可信的替代力量”,欧洲建设、绿色增长和经济竞争力是其首要关切,提出建设“人性化的自由主义”。
(6)民主运动(MoDem)。前身是法兰西民主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简称UDF)中的偏左派,由法兰西民主联盟前主席弗朗索瓦·贝鲁(François BAYROU)领导。民主运动成立后拒绝与其他政党联合备选,党员一再流失。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该党候选人贝鲁得票率9.13%。2012年立法选举中仅获2席,贝鲁本人落选。
(7)共产党(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简称PCF):现有党员约7-8万,多为工人、雇员、教员、手工业者等。现任全国书记皮埃尔·洛朗( Pierre Laurent)。1920年12月成立。二战后初期达到顶峰,最多时拥有党员80多万,曾是法第一大党。但此后,在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和国内外政治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法共应对乏力,力量和影响不断下降,逐渐沦为边缘小党。2008年底,法共三十四大召开,决定与左翼党结成左翼阵线,在2011年省议会选举与参议员改选中分获118席与21席。2012年4月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左翼阵线候选人梅朗雄得票率11.11%。2012年,立法选举中在国民议会中获7个席位。
其他政党有:
右翼:保卫法兰西运动(Mouvement pour la France)、保卫法兰西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France)。
左翼:左翼共和联盟(Association pour une Gauche Républicaine)、共和与公民运动(Mouvement Républicain et Citoyen)。
中间派:公民运动—共和之极(Mouvement des Citoyens-Pôle Républicain)。
极右:全国共和运动(Mouvement National Républicain)。
极左:工人斗争党(Lutte Ouvrière)、革命共产主义同盟(Ligue Communiste Révolutionnaire)、劳动党(Parti des Travailleurs)。 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体系,即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普通法院与负责公民与政府机关之间争议案件的行政法院。
普通法院有三类:1、专门法庭(包括儿童法庭、负责处理雇主和职工之间纠纷的劳资调解委员会、审理商人之间或商业公司之间争端事件的商务法庭和社会保险法庭)。2、民事法院。3、刑事法院(包括判决轻微犯罪案件的警察法庭、判决轻罪案件的轻罪法庭、判决重大刑事案件的重罪法庭)。
普通法院系统纵向上又分为四级:初审法庭、大审法庭、上诉法院和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是最高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受理对35个上诉法院所作判决的上诉。院长居伊·加尼韦(Guy KANIVET)。
行政法院是最高行政诉讼机关,下设行政法庭。行政法院对行政法令的合法性作最后裁决,并充当政府在制定法律草案方面的顾问。
法国的检察机关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其职能由各级法院中配备的检察官行使。检察官虽派驻在法院内,但行使职能独立于法院。检察官的管理权属于司法部。最高法院设总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上诉法院设检察长1人,检察官若干人;大审法院设检察官1人,代理检察官和助理检察官若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