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法百年战争的贞德为什么会被活活的烧死
圣女贞德(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她声称在十六岁时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弥额尔、圣玛加利大和圣加大肋纳,从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失地。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成为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后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故英国人将她当作肉中钉,想方设法要除掉她。圣女贞德于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为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20年后英格兰军队被彻底逐出法国时,贞德年老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500年后被梵蒂冈封圣。
B. 贞德为什么要被火刑
贞德在卢瓦尔-沙里特(La-Charité-sur-Loire)度过了没有战斗发生的11月和12月,接着在隔年3月前往Lagny-sur-Marne,并在5月13日前往贡比涅以抵挡英格兰和勃艮第人的攻势。在1430年5月23日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贞德被俘虏了。当她下令军队撤退回贡比涅城时,她处在军队的最后方以确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里,但就在这时贡比涅城因为害怕英军跟着闯入,没等到所有部队撤回便将城门关下,贞德与剩余的后卫部队便遭到了勃艮第人俘虏。
当时有关俘虏的惯例是,只要俘虏的家人能付出赎金便能将他赎回,但这次勃艮第人不想这样做。许多历史学家指责查理七世没有努力进行援救。她试图逃跑了好几次,有一次甚至从70英尺的高塔跳了下来,摔在干燥了的护城河的柔软泥地上而没有受重伤。在一番谈判后,菲利普公爵将贞德交给 贞德英格兰。在法国北部博韦的一名主教皮埃尔·科雄(Pierre Cauchon),在这些谈判和稍后的审判中担任关键的角色,他是英格兰的强硬支持者,并认为自己有责任确保贞德会遭受惩罚。
指控贞德为异端邪说的审判是出自政治上的目的。贝德福公爵宣称法国国王的宝座应该属于他的侄儿—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的,而她则破坏了这一切。审判的程序于1431年1月9日在鲁昂展开,由英格兰占领政府主导,审判的程序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杂乱无章。
温彻斯特的红衣主教在审问贞德。(由Gillot Saint-Èvre所绘,现存巴黎卢浮宫)总结一些主要的问题,担任法官的科雄主教的审判权只是法律上的假设(legal fiction),他是因为亲英格兰的立场而获得了这个职位。
英格兰政府资助整场审判的花费。神职的公证人员Nicolas Bailly,也只是被任命以收集对贞德不利的证词,却没有提出半点反面的证据。也因此整场审判缺乏根本的公平基础,无论如何贞德都将被定罪。
审判的纪录证明了贞德有着卓越的才智。纪录中最着名的一段质问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而贞德回答:“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与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
这个问题是一个学术上的陷阱。当时教会的教条是没有人可以肯定他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如果她做出肯定答复,那她就证明了自己是异端邪说。而如果她的答复是否定的,那她就承认 贞德了自己是有罪的。公证人Boisguillaume后来证实了当时法庭在听到了贞德的回复后“那些质问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并且只得暂停了那天的审问。这一段质问后来非常知名,在现代成为了许多领域的题材。
几个法庭的人员后来证实很大一部分的手抄纪录都被更改了(更改的对贞德不利)。许多神职人员都是被强迫参加的,包括审问官Jean LeMaitre,其他一些人甚至遭到来自英格兰人的死亡威胁。依据审讯的规定,贞德应该被监禁在由修女所看守的教会监狱,但英格兰人却将贞德监禁在一般由士兵看守的监狱中。科雄主教也拒绝了贞德希望教宗出面的要求,因为这很显然会让他的审判停止。
最后法庭总结了贞德的12项罪行指控,但这些指控都和在审判中的纪录相互矛盾。在各种方式逼迫之下,不识字的贞德没有意识到死刑的逼近,签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开弃绝书(abjuration, 等于直接认罪),但法庭在官方留下的纪录上却是另一份不同的文件。
温彻斯特的红衣主教在审问贞德。(由Gillot Saint-Èvre所绘,现存巴黎卢浮宫
死刑
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手握着十字架祈祷,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Jules-Eugène Lenepveu的作品。当贞德签下弃绝书时,弃绝书上也声明同意穿着女性的服装(自从离开家乡以来,贞德 贞德始终穿着男装)。几天后,依据目击者的说法,贞德在监狱中被一名英格兰贵族试图强奸未遂。她重新开始穿着男装,要不是为了防止骚扰,或者就如同Jean Massieu作证所言的,因为她的裙子被偷走而没有衣服可以蔽体了。
死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鲁昂进行,目击者描述了死刑的那一幕。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她不断的祈祷着,并向旁边的神父请求让她握着一个小十字架。最后火被点燃,几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英格兰人将烧焦的木炭拨开,暴露出焦黑的尸体,以向人群证明她的确死了,接着又燃烧了尸体一次,以避免她的骨灰被人收集。
英格兰人将剩余的灰烬都扔进了塞纳河。负责点火的刽子手Geoffroy Therage后来形容他当时:“……非常害怕烧死了一位圣女而会被打入地狱。”
C. 法国人民为什么要背叛贞德
法国人民没有背叛贞德,相反法国人民很敬仰贞德,背叛贞德的是查理七世和法国贵族们,贞德沦为了权力政治的牺牲品
D. 法国贵族为什么出卖贞德
能征惯战的名将,向来都是能力水平不咋样的统治者的忌惮对象,不分国籍。
齐后主为什么要杀兰陵王呢,秦桧因何诬陷岳飞呢,石达开为何自己一个人跑去西征呢,都是这个道理。
贞德虽然只是一个奥尔良的乡下姑娘,但是有着很强的军事天赋,据说还得到了上帝的眷顾,非常得人心。很多军事主官,包括一些公爵伯爵们,都支持她。有实力,还被人拥戴,这就太可怕了。
E. 法国贞德为什么被烧死做错什么了
传说她是唯二能带法国打胜仗的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能打胜仗的“法国人”
F. 为复活个哪一个女人,法国大元帅沉迷邪术,不惜杀害数百少年
这位法国大元帅名字叫吉尔斯·德·莱斯,他想要复活圣女贞德,为了复活贞德确实是杀害了数以百计的少年。
当时,法国在军事上打不过英国,只要是英国和法国两军交战,输的肯定是法国,这时候有一个叫贞德少女,出现在法国大元帅吉尔斯·德·莱斯的面前,贞德就跟吉尔斯·德·莱斯说,让我带领你们走向胜利吧,吉尔斯·德·莱斯大元帅压根儿就不信她的话,但是还是让贞德领兵作战,令吉尔斯·德·莱斯意想不到的是,贞德只要参加战斗,基本上都是胜利的。
虽然贞德死了,但是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时至今日只要一提到贞德就会出现圣女二字,但是吉尔斯·德·莱斯的名声不太好听。
G. 贞德为什么会被处死
圣女贞德是敌人烧死的,并不奇怪。
英法战争打了百年,英国一直败仗,直到亨利五世以长弓战术在阿金库尔会战中打败法国后,法国一蹶不振,从此英国在法国领土横行肆虐。这是法国历史上最黑暗时期,法国一半以上领土沦陷——直到圣女贞德的出现。在贞德的带领下法国夺回了大部分领土,并协助法国国王登基,后因功高盖主被法国国王出卖,在和英国人作战时候被英军俘虏。
对于法国人来说圣女贞德是民族英雄,对于英国人来说他是恶魔,刽子手,扫把星,英国脱岛返陆的梦想毁于一旦,所以贞德必须死。既然她说她是圣女,那就以女巫为由烧死她,同样,在他的协助下加冕的法国国王也是亵渎圣灵的伪王。就像孔融(孔子某世孙)保皇,被曹操以不孝为由处死一样。
贞德死后,法国人异常愤怒,士气空前高涨,先后收回包括巴黎等法国大部分领土。查理七世在光复法国后,为贞德消除一切罪名,以证明自己权利的合法性。不知是作秀还是忏悔,但是贞德为他赢回了法国,他多少会有感激之情吧。
H. 谁能告诉我贞德的死因
身份:法国民族英雄
死于:1431年5月31日(终年19岁)
死因:火刑
地点:法国卢昂广场
评价: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她拯救了奥尔良,拯救了法兰西。她后来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为祖国而斗争的许多妇女的崇拜偶像。1430年春,贞德的军队在康边城附近与敌军展开激战。她面对的不仅是强大的英军,而且还有与英军公开勾结的法国勃艮第集团。由于敌人势众,战事失利,贞德且战且退,准备撤入城内。就在这时,突然城门砰的一声紧闭了,接着吊桥也悬了起来。原来要塞城防司令弗来因害怕敌军会趁势冲进城内,竟拒绝贞德入城。这样,贞德只得和护卫她的士兵继续战斗,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落入勃艮第军队手中。在囚禁中,贞德几次试图逃走,但都未获得成功。法国国王查理七世袖手旁观,未采取任何营救措施。英国则威胁勃艮第军队,让他们尽快把贞德交给英军,希望对她施加卑辱的刑罚,以驱除贞德那鼓舞法国人民斗志的魔力。1430年11月21日,勃艮第军队竟然以1万法郎的价钱将贞德卖给了英军!贞德被英军囚禁在一只铁笼子里,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她始终坚贤不屈。第二年,英军将其交给宗教法庭审判。教廷宣判贞德犯有70余条罪行,但都遭到了她的否认。贞德以她单纯而无邪的回答,以及虔诚贞洁的心灵,感动了这些法官,最后只被判“着男装”和“反对教会”罪。后来英军包围了法庭,扬言倘若贞德免除火刑,就取众法官的性命。到了5月31日,重压下的法官终于判贞德死刑。1431年5月31日,年轻的贞德身着一件灰色长袍,头戴一顶写着“背叛者、堕落在异端的女人”等字样的三角帽,在一万多人的注视下被押往卢昂广场。广场上竖着一座火刑柱,周围堆满了干柴。威武不屈的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刽子手点燃了她脚下的干柴,烈火瞬间在她双脚周围升起。“你这个女巫还不忏悔?”负责执行火刑的人问。贞德一声冷笑,怒斥道:“你们烧死我一人,会有许多人起来把你们打倒!胜利属于法兰西!”贞德就这样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19岁。贞德大义凛然的英雄行为,激起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各地人民纷纷自动武装起来,投入抗英斗争。1436年,法军收复巴黎,此后不断收复其他失地。1453年,除了一个城市外,英军被全部逐出法兰西,英法百年战争终于以法国胜利而告终。1456年,法国教会法庭推翻了原判,为贞德恢复了名誉。到16世纪,贞德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她开始被誉为“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