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的闪闪红星电影讲了什么

法国的闪闪红星电影讲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9 15:23:56

1. 《闪闪的红星》主要讲的是谁

《闪闪的红星》,讲述的是一个穷苦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革命者的故事,背景是急风暴雨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八岁的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的贫苦民众,受尽了土豪恶霸胡汉三的盘剥和欺压。

潘冬子他爹潘行义已经秘密参加了红军,他天天盼望着爹爹带领红军队伍打回柳溪,除掉胡汉三,为受尽欺负的穷人报仇。胡汉三闻知红军真的要打到柳溪时,逃走之前扬言要杀了冬子母子泄愤。

闪闪的红星创作背景

1962年,作者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两个小八路》。责任编辑李小文同志约他再给孩子们写一本书。他答应了,于是便开始了《闪闪的红星》的创作。

写这本书,当时有这样几个依据:

一、他在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当教员,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都曾跟他学文化。他俩都是长征前留在家乡,全国解放后找到父亲的。

二、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一顶帽子,帽子里有他的名字。后来,这位红军的儿子拿着这顶帽子找到了他的父亲。帽子上那颗红星紧紧地吸引了他。

三、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地区有一个女青年,她十七岁便入了党。就在她入党的第二天,为了开辟新区,和敌人做了英勇斗争,后来被捕了,敌人把她吊在树上用火烧,她高喊口号,壮烈牺牲。虽然她只有一天的党龄,但她的生命却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

四、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董必武同志对青年们的谈话,其中提到毛泽东同志原有三个孩子,长征时丢在白区,曾在上海流浪过,后来经过组织上的努力,三个孩子只找回两个,剩下一个丢失了。

这一辈人的童年,充满着无数挣扎与苦斗,为了不忘记这一些,并把它告诉给后人,就是他写作《闪闪的红星》的初衷。[3]

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2. 《闪闪的红星》的主要内容(一百字左右)

《闪闪的红星》的主要内容是: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镇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

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

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把敌人的运粮船弄沉了,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

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闪闪的红星》的影片评价:

《闪闪的红星》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

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3. 闪闪的红星电影梗概

《闪闪的红星》剧情梗概: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离开后的江西苏区。少年潘冬子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红军抗击敌军去了,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冬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

一天,反动地主胡汗三前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冬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冬子妈亦英勇就义。

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冬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冬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冬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

(3)法国的闪闪红星电影讲了什么扩展阅读

《闪闪的红星》角色介绍:

1,潘冬子

潘冬子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疾恶如仇的性格特色,最终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2,胡汉三

胡汉三地主恶霸,返乡团头子,凶恶的大土豪。当时,人们激烈反对他搜刮民脂民膏。

3,椿伢子

潘冬子的好朋友,他和潘冬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山计划。

4. 闪闪的红星故事梗概

闪闪的红星故事梗概如下:

1931年,工农红军解放了柳溪,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他人的行为,使潘冬子深受教育。3年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柳溪,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柳溪随红军的撤退又处于恐怖中。

不久,红军干部吴修竹向潘冬子和母亲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勇气和力量。潘冬子母亲的壮烈牺牲,使潘冬子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巧妙地把盐化成水送给游击队,把情报送给游击队;他勇敢地砍死了睡梦中的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行动。

1938年,江南的红军游击队准备开赴前线。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4)法国的闪闪红星电影讲了什么扩展阅读:

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该剧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5. 闪闪红星电影的观后感

《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国电影,电影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勇敢、坚强、不怕吃苦,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像他爸爸那样的红军战士,亲手杀死坏蛋们

1931年,日寇的铁蹄踏上了中国的锦绣山川。《闪闪的红星》这个故事正是出自红军为北上抗日开始长征的时期。讲的是有一个叫潘冬子的孩子,在他七岁时,爸爸潘行义参加了红军,随部队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

临走时留给他一个从挎包上撕下来的红五星。冬子跟着妈妈留在当地后,斗争越来越严酷。他的妈妈为掩护革命同志而壮烈牺牲。而冬子这颗红军的幼苗,三番五次受到敌人残害,但在党组织和革命群众宋大爹、姚公公等人的保护下化险为夷。最后,冬子成为了一个光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要踏着红色记忆的脚步分秒必争,心中红色永铭记,让历尽沧桑的祖国矗立在世界之巅。

在成长的道路,我要像冬子爸爸绝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在生活的道路,我要像冬子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以顽强的拼搏精神。

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正如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红星歌》歌中多唱,红星光辉、红星精神将会光照史册,经久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报效祖国,光复中华。

6. 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内容梗概是什么

在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刘江饰)的统治下。一天,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赵汝平饰)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让他非常讲义气。

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镇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李雪红饰)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把敌人的运粮船弄沉了,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
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7. 闪闪红星主要讲了什么 精彩的部分在哪

在革命红色摇篮江西柳溪的山村里,居住着几十户贫苦人家。他们受尽了恶霸胡汉三的盘剥和欺压,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年仅八岁的潘冬子就是穷苦人家一个普通的孩子,他和小伙伴椿伢子天天眺望南山盼望着当了红军的爸爸早日打到柳溪,除掉胡汉三,为被胡汉三残害的奶奶和伢子妈报仇。小红军潘冬子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当 父亲从延安回来后,他与父亲一同奔赴抗日前线,踏上新的激情征尘。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就在毛主席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了一位勇敢的少年——潘冬子。这年秋天,毛主席领导的红军在与国民党的战斗中夺取了井冈山,并赶走了在这里作威作福的地主胡汉三,使得在这里的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而潘冬子的爸爸当了红军,妈妈也入了党。
严冬来临,许多红军的领导人因为嫉妒开始排挤毛主席,使红军没能在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取得胜利,被迫放弃了毛主席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潘冬子的爸爸在临走时送给了潘冬子一个礼物,它就是一颗闪闪的红星。
后来,潘冬子母亲为了保护井冈山的人民不被地主胡汉三陷害,给活活烧死在了一间茅屋里,于是他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誓为母亲报仇雪恨,勇敢地和游击队一起与敌人做斗争
在游击队与敌人的一次作战时,他把敌人唯一能逃跑的木板桥给拆了,使得这次战斗红军能把敌人全部歼灭;在给山上的游击队员送盐时,他把盐全部粘到衣服上,没让看守的国民党察觉;在地主家为地主做事时,他不忘给游击队送情报,还呼吁群众把地主放在船上准备运走的米给劫了
最后,在吴大叔和宋大爹的帮助以及闪闪发光的红星的照耀下,潘冬子终于杀死了地主胡汉三,又在第二年春天映山红盛开之际,迎来了打了大胜仗的红军主力部队,和爸爸一起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到红军战士们为了使人民得到解放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不惜生命与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让我了解到共产党员不能让人民吃亏,甚至牺牲了自己生命都没关系的伟大壮举;同时也让我们学习潘冬子机智、勇敢与顽强的奋斗精神。
闪闪的红星在爸爸走后一直陪伴在潘冬子的身边,使得他在想念红军时,就拿出来看看。这颗红星给了潘冬子力量,给了他勇气和决心,发誓要做一名勇敢的红军战士保卫这个村庄,正如歌词所唱:“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满胸怀
闪闪的红星会永远印在潘冬子的脑海中,它也时刻呼吁着我们支持共产主义事业,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电影讲述了一位年仅十多岁的少年儿童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父亲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母亲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主力红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时,冬子的父亲给了他一枚意义非凡的红星,那是一颗闪着光芒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最宝贵的物品珍藏着,而这颗红星就像是冬子心中的明灯,一直为勇敢的潘冬子指引着道路。终于,冬子带着那颗红星参加了红军。

当我含泪看到这样一个片段时,我真的觉得潘冬子很机智勇敢而且坚强。胡汉三封山的时候,怕山下的镇民给山上的红军供粮食,所以,要上山的必须经严格的搜身。冬子山下要盐,当他来到最后一户人家的时候,他不仅要了盐,还要了一瓢水。寒风凛冽,他把盐水倒在自己的棉袄上, 再把一勺清水倒在了竹筒里,躲过了国民党的搜身。

当影片中出现一团团熊熊的火焰,一片片满山的映山红时,我内心强烈的民族自尊感与爱国激情不禁油然升起。在现代化发展飞速的当代社会,这种精神更值得国人牢记在心。毕竟,没有伟大、勇敢、冲锋献阵的战士,这一切,所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同学们,潘冬子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想想过去,比比现在,我们应该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珍惜少年好时光。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国家,爱人民,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建设由革命先辈们打下的江山;用科学文化知识来编织我们美好的家园;用科学文化知识让党的光辉传万代。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前进!前进!再前进!!

8. 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是什么不多于50字

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电影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叫潘冬子,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后来,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被凶狠的敌人活活地烧死,小冬子却非常坚强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红军除掉了大汉奸胡汉三的故事。

《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

以一位年仅七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

(8)法国的闪闪红星电影讲了什么扩展阅读:

故事发生在红军抗击日寇时期。少年潘冬子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了红军抗击敌军,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东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

一天,汉奸胡汗三带领日军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东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东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东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

东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东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

说到“潘冬子”的原型,文革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证明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1975年初夏,李心田被通知参加一个样板戏的研究会。

三个穿灰色服装的人坐在台前,开始时并无意外,后来扯到了《闪闪的红星》上,让李心田谈创作的依据,对许世友的印象如何,一字未提样板戏之事,气氛非常沉闷。

一直到中午送李心田回家的路上,其中的一人说《闪闪的红星》出事了,要李心田如实谈创作的依据,不能对军区里任何人讲,并带走李心田的创作手记。

9. 电影闪闪的红星评价

电影《闪闪的红星》讲述了潘东子带领乡亲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及大地主恶霸胡汉三的故事。

潘东子从小就有一颗爱国之心,爱民之心,外表聪明伶俐,内在有勇气有胆识,多次协助抗战红军打击反动派,后来为了给母亲报仇,潘东子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众人的帮助下,杀死了仇人胡汉三,为母亲报了仇,也为乡亲们除了害。此事惊动了组织,特批他成为红军小战士,影片的最后,潘东子穿上了军装,随着抗战大军,奔赴前线杀敌救国。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具有时代感的影片,对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

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播放向《闪闪的红星》这一类影片,相信可以寓教于乐的不断督促后来的一辈又一辈儿童,不忘过去,不忘历史,珍惜和平,珍惜现在,努力学习,建设国家,开拓更美好的明天。

你对这部电影有什么不同的评价或见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阅读全文

与法国的闪闪红星电影讲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