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国先贤祠里安葬的有哪些人
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间,它又归还教会。先贤祠中的艺术装饰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
❷ 巴黎地下存有600万具骸骨,现在为啥成了一处景点
在世界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古人留下了不少特殊的遗迹,它们也都是人类辛劳与智慧的结晶。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在法国巴黎地区,有一处古代遗迹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它的内部居然存有600万具骸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时至今日,在墓区内还刻着不少以希腊文、拉丁文、法文的石碑,它们都是在安慰着亡灵,目前巴黎地下墓穴已经对外部分开放,不少外国人在巴黎旅游时,都会来到巴黎地下墓穴参观一番,一方面是感受死亡的气息,另一方面也能了解人生的真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每座城市都有自己一段独特且复杂的历史,单是了解地上的历史确实稍显单一,还要了解其地下的历史,这才算是完整而透彻的感悟到整个历史的全部真谛。
❸ 法国一教堂裂缝竟藏500具遗骸是什么人被藏在里面
教堂管理员Americk Stutz在调查教堂周围环境时发现教堂墙壁上有一个奇怪的裂缝。检查后,考古学家证实教堂的墙壁内有四个装有人骨的木制棺材。据报道,许多名人的尸体,包括路易十五的夫人巴里夫人和雅各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也可以被埋葬在这里。
而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统治期间,昂古莱姆公爵夫人请他帮助寻找——年法国路易十六国王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女王的遗骸。法国国王陵墓随后,路易十四和他的妻子昂古莱姆公爵投资300万法郎,建造了赎罪堂,将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女王安葬于此。将您的骨头移到教堂。
最早发现当前遗物的经理阿默里克·斯图兹(Americk Stutz)要求对赎罪教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他在接受《巴黎人报》采访时说: “到目前为止,该教堂仅被用作皇家纪念碑,但我们发现它也是一座革命性的墓地。
❹ 现实隐秘的角落法国一教堂裂缝竟藏500具遗骸
法国一所教堂的管理员在检查时发现墙上有一条奇怪的裂缝。当他透过照相机看时,是人的骨头。当地时间6月29日,在法国拉查佩尔修道院的墙上发现了500多具遗骸。考古学家称,这些遗骸可能属于法国大革命期间被送上断头台的人,是非常具有政治色彩的一个发现。
目前,最初发现这具遗体的管理人员埃梅里希斯特波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到目前为止,这座礼拜堂只是一座纪念皇室的纪念碑,但我们刚刚发现它也是一座革命公墓。”他补充说:当看见里面的人手脚骨头的时候非常的触动,心里有很难受,想哭出来。
❺ 有关拉雪兹神父公墓的问题。拜托各位大神
拉雪兹神父公墓(法语:Cimetière Père-Lachaise,官方名称:cimetière de l'Est,东公墓,地理位置:东经2°23'39",北纬48°51'43")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墓地,面积118英亩,只有巴黎郊区还有更大的墓地。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墓地之一,位于巴黎的第20区。在这里被葬的、在过去200年中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墓每年吸引数十万来访者。它也是五场大战争的纪念地。 建议旅游者坐地铁2号线到腓力二世车站(Philippe Auguste)下车,这里是墓地的正门。2号线和3号线交会的同名车站—Père Lachaise实际上为后门。 [编辑本段]历史 拉雪兹神父公墓的名字来源于路易十四的虔悔神父,他所住的房子是1682年耶稣会在过去一座小教堂的位置上重建的。1804年巴黎市买下了这个地方,将它改建为公墓。 拿破仑·波拿巴开设了这个公墓。从1786年开始巴黎市内不许设立墓地,因为当时市内的墓地促进疾病的传染。因此在当时的市外设立了数个新的公墓来取代过去市内的公墓。 拉雪兹神父公墓开设后由于它离当时的市区比较远,因此很少有人愿意用它。为了改变这个情况,市政府市政府采取了一个大的宣传运动。1804年让·德·拉封丹和莫里哀的遗体在一次盛大仪式中被改葬到拉雪兹神父公墓。1817年彼得·阿伯拉和爱洛依丝的墓也在盛大仪式中被迁到这里。这个宣传运动获得了其希望达到的效果。许多人希望与着名的市民葬在一起。历史纪录表明在数年内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永久墓葬就从十多个增加到了3.3万个。今天这里葬有30多万人,更多被火葬的人的骨灰陈列在骨灰安置所内。 巴黎公社社员墙(法语:Mur des Fédérés)也位于拉雪兹神父公墓内,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的最后147名社员在这里被杀。 [编辑本段]被葬的名人 龚苏萝·德·圣·埃克苏佩里,萨尔瓦多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夫人 玛丽亚·卡拉丝,歌剧女高音 克劳德·贝尔纳,生理学家 弗雷德里克·肖邦,作曲家 雅克-路易·大卫,画家 欧仁·德拉克罗瓦,画家 乔治·埃内斯库,音乐家 让·路易-安德尔·蒂奥道·热里科,画家 沙迪克海达亚,作家 亚兰·卡甸,通灵术发明家 查尔斯·梅西耶,天文学家 吉姆·莫里森,歌手 米切尔·内伊,军人 卡米耶·毕沙罗,画家 马塞尔·普鲁斯特,作家 吉奥阿基诺·罗西尼,作曲家 爱丽丝·托克拉斯 王尔德,作家 圣西门,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❻ 希拉克将被安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法国领导人去世一般葬在哪里
法国领导人死后一般都被安放在法国政府公墓,有一小部分被安放在私人公墓,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安葬在蒙帕纳斯公墓!
法国着名的蒙帕纳斯公墓
我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墓地,被称为蒙帕纳斯公墓。这个公墓被称为法国的伟大的革命公墓。意思就是说,法国的很多突出的政坛领袖或者是革命家或者是革命工作者,都可以申请被安放至蒙帕纳斯公墓!特别的情况,如果被安放的领导人曾经有过严重的政治错误,或者是曾经对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咋不能够被安放在蒙帕纳斯公墓!
❼ 法国的先贤祠中存放着哪72位伟人
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间,它又归还教会。先贤祠中的艺术装饰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
174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在梅斯身染重疾,为此他许下誓愿:如果此番能够痊愈,一定建一座新教堂,至到1764年,路易十五还了这个愿,在首都巴黎塞纳河南岸的圣·吉妮雄耶高地上建起了一座大教堂,于1790年将之全部完成。但竣工后一年,大革命时期(1789-1794年)的制宪会议就决定把它从教堂改为存放国家名人骨灰的祠堂——先贤祠(Pantheon) 。后来又经过几次反复,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1940年),从安放雨果骨灰开始,再度改成国家名人祠墓,并保持至今。
安葬名人全表
入祠日期 姓名 备注
1791年 Honoré Mirabeau 1794年移出
1791年 伏尔泰
1792年 Nicolas-Joseph Beaurepaire 遗骸遗失
1793年 Louis Michel Le Peletier de Saint-Fargeau 移出先贤祠
1793年 Augustin-Marie Picot, marquis de Dampierre 遗骸遗失
1794年 马拉 移出先贤祠
1794年 卢梭
1806年 Claude-Louis Petiet
1806年 François Denis Tronchet
1807年 Jean-Étienne-Marie Portalis
1807年 Louis-Pierre-Pantaléon Resnier
1807年 Louis-Joseph-Charles-Amable d'Albert, c de Luynes 移出先贤祠
1807年 Jean-Baptiste-Pierre Bévière
1808年 Francois Barthélemy, comte Béguinot
1808年 Pierre Jean George Cabanis
1808年 Gabriel-Louis, marquis de Caulaincourt
1808年 Jean-Frédéric, comte de Perrégaux
1808年 Antoine-César de Choiseul, c de Praslin
1808年 Jean-Pierre-Firmin, comte Malher 装有心脏的瓮进入先贤祠
1809年 Jean Baptiste Papin, comte de Saint-Christau
1809年 Joseph-Marie, comte Vien
1809年 Pierre Garnier, comte de Laboissière
1809年 Jean Pierre, comte Sers 装有心脏的瓮进入先贤祠
1809年 Jérôme-Louis-François-Joseph, comte de Durazzo 装有心脏的瓮进入先贤祠
1809年 Justin-Bonaventure, comte Morard de Galles 装有心脏的瓮进入先贤祠
1809年 Emmanuel Crétet, comte de Champnol
1810年 Giovanni Baptista, cardinal Caprara
1810年 Louis-Joseph-Vincent-Leblon, comte de Saint-Hilaire
1810年 Jean-Baptiste, comte Treilhard
1810年 Jean Lannes, c de Montebello
1810年 Charles-Pierre-Claret, comte de Fleurieu de La Tourette
1811年 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
1811年 Charles, cardinal Erskine of Kellie
1811年 Alexandre-Antoine Hureau, baron de Sénarmont 装有心脏的瓮进入先贤祠
1811年 Ippolito Antonio, cardinal Vicenti Mareri
1811年 Nicolas-Marie, comte de Songis des Courbons
1811年 Michel, comte Ordener
1812年 Jean-Marie-François Lepaige, comte Dorsenne
1812年 Jean Guillaume De Winter, comte de Huessen
1813年 Hyacinthe-Hugues-Timoléon de Cossé, comte de Brissac
1813年 Jean-Ignace Jacqueminot, comte de Ham
1813年 Joseph Louis, comte Lagrange
1813年 Jean, comte Rousseau
1813年 François-Marie-Joseph-Justin, comte de Viry
1814年 Jean-Nicolas, comte Démeunier
1814年 Jean-Louis-Ebenezer, comte Reynier
1814年 Claude-Ambroise Régnier, c de Massa di Carrara
1815年 Antoine-Jean-Marie, comte Thévenard
1815年 Claude-Juste-Alexandre, comte Legrand
1829年 雅克-日梅内·索弗洛
1885年 雨果
1889年 Lazare Carnot 法国大革命百年纪念时移入
1889年 Théophile-Malo Corret de la Tour d'Auvergne 法国大革命百年纪念时移入
1889年 Jean-Baptiste Baudin 法国大革命百年纪念时移入
1889年 François Séverin Marceau-Desgraviers 法国大革命百年纪念时移入
1894年 Marie François Sadi Carnot
1907年 Marcellin Berthelot
1908年 埃米尔·左拉
1920年 Léon Gambetta 装有心脏的瓮进入先贤祠
1924年 Jean Jaurès 被暗杀后十年移入
1933年 Paul Painlevé
1948年 Paul Langevin
1948年 Jean Perrin
1949年 Félix Éboué 首位进入先贤祠的黑人
1949年 Victor Schoelcher 其父马克也在先贤祠内
1952年 路易·布莱叶 遗体于逝世百年纪念时移入
1964年 让·穆林
1987年 René Cassin 百年诞辰纪念时移入
1988年 让·莫内 百年诞辰纪念时移入
1989年 Abbé Baptiste-Henri Grégoire 法国大革命二百年纪念时移入
1989年 Gaspard Monge 法国大革命二百年纪念时移入
1989年 Marquis de Condorcet 法国大革命二百年纪念时移入
1995年 皮埃尔·居里
1995年 玛丽·居里 首位进入先贤祠的女性
1996年 André Malraux
2002年 大仲马 去世132年后移入
❽ 法国一教堂裂缝藏500具遗骸是怎么回事
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28日报道,在法国巴黎的赎罪礼拜堂内的墙壁里,可能埋葬着约500具法国大革命时期被送上断头台的人的遗骸。
教堂管理员艾美里克·斯图茨在进行检查时,注意到教堂墙壁出现了奇怪的裂缝。经过查看,考古学家证实,教堂墙壁内有四个木制的棺材,里面装满了人骨。报道称,许多名人,包括路易十五的情妇杜·巴里夫人、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等人的尸体也可能埋葬于此。
(8)法国巴黎高地教堂有哪些名人墓地扩展阅读
赎罪礼拜堂简介
赎罪礼拜堂是法国首都巴黎第八区的一座天主教堂,它诞生于1816年,由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师皮埃尔·弗朗索瓦·莱昂纳尔·方丹和查尔斯·Percier合作设计。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斩首,遗体被带到了巴黎的马德琳墓地,埋在一个坑里,上面覆盖一层生石灰。同年10月16日,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被处死,遗体也埋在同一个墓地。
1802年6月3日,埋葬他们尸体的土地被一个自1789年起就住在墓地附近(今路易十六广场)的保皇党裁判官皮埃尔-路易斯·奥利弗·Desclozeaux 买下。 Desclozeaux 标出了国王和王后埋葬的地点,在周围设置了篱笆:两棵柳树和柏科树木。
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昂古莱姆公爵夫人向她的叔叔,国王路易十八要求寻找她父母,前国王和王后的遗体。尸骸在1815年1月18日和19日挖出,1月20日移往圣德尼的法国皇家陵墓。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遗体由弹力吊袜带和下颌部而被确定。
1816年1月11日,Desclozeaux将他的房屋和旧墓地出售给路易十八,路易十八和昂古莱姆公爵夫人分担了建造赎罪礼拜堂的300万法郎的费用。礼拜堂的建设工程历时10年,落成于1826年。
❾ 拉雪兹神父公墓的相关资料
拉雪兹神父公墓位于法国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公墓划分为97个墓区,已经安葬了上百万人,是巴黎最大的公墓。
12世纪时,拉雪兹神父公墓所占的土地是巴黎主教的领地,种着蔬菜、谷物和葡萄。1626年,耶稣会获得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人们称其为“封闭的路易山”。1762年,耶稣会被解散,“路易山”也被拍卖。后来,号称“太阳王”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宠信的拉雪兹神父获得了这片地,人们便用他的名字称呼这块地。1804年5月,这块地正式改为公墓地。 第一位安葬在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是一名警察。拿破仑在位时宣布,公墓不得拒绝任何要求来此安葬的人。随后,墓地为了扩大知名度,开始广告宣传,不断将名人的遗体迁葬到拉雪兹公墓。
现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不仅是一座墓葬博物馆,而且已经成为巴黎的一大景点,吸引不少游客来此一睹欧洲墓葬风情。学绘画和雕塑的人频频来此临摹、摄影。 名人墓大都十分简朴。波兰着名音乐家“钢琴诗人”肖邦的墓坐落在一个小坡上。1831年,肖邦来到法国定居。后来,他结识了比自己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甜蜜的爱情给肖邦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1847年,两人关系破裂后,肖邦因心情忧郁,创作力衰退。1849年,年仅39岁的肖邦因肺病在巴黎逝世。在肖邦墓低矮的墓碑上,有一个怀抱小提琴、沉浸在忧伤中的少女雕像。雕像寄托着人们对天才大师的惋惜和哀悼。
《国际歌》歌词的作者欧仁·鲍狄埃的墓在95区,墓碑很特别,形状如一本打开的书。“书页”的左边刻着鲍狄埃的生卒年(1816-1887),右边是国际歌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在美国成名后,为了逃避丑闻、官司的纠缠,1971年3月带着女友从旧金山来到巴黎定居,寻求梦幻般的艺术家生活。同年7月,莫里森因心肌梗塞在寓所的浴缸中猝死,4天后被安葬在拉雪兹公墓。此后,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歌迷来到莫里森的墓前凭吊。
在拉雪兹公墓安葬的名人还有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王尔德、美国舞蹈家邓肯、歌剧《卡门》的作者比才等。拉雪兹公墓里还葬有华人,祖籍有温州的、上海的。 拉雪兹公墓除了名人墓地吸引游客,它的围墙也是游客参观的必到之处。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1日,为了保卫公社政权,巴黎公社的社员同凡尔赛政府军展开浴血奋战。5月28日,147名公社战士在拉雪兹公墓的围墙下高呼着“公社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 拉雪兹公墓里安葬了很多平民。其实,人们只要付得起钱,就可以在公墓中选择墓穴安葬。有不少家族买上一大块墓地,修建小屋、亭台或地下室,将家族中逝去的人集中安葬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享受天伦之乐。那些买不起墓地的人可以买一块存放骨灰的地方安息。
拉雪兹公墓位于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正式名称是“东部公墓”。这里曾是“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在位)的忏悔神父——耶稣会士拉雪兹的豪华别墅。拉雪兹深得路易十四的宠信,掌握宗教事务长达34年之久,这幢别墅就是路易十四赐给他的。1804年这里改为公墓,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拉雪兹神父公墓。 从公墓入口的管理处,拿到墓地的名人名单,你会渐渐地发现:英国作家王尔德(Oscar Wilde),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Rossini)、贝利尼(Bellini),波兰钢琴家肖邦?Chapin,美国舞蹈家邓肯?IsadoraDuncan,美国现代作家斯泰因(Gertrude Stein)、赖特(Richard Wright)都栖息在这座墓地里。这让人想到,城市是否国际化,不但要看外国活人来不来、住不住,还要看外国人死后的灵魂留不留。可是这样的城市,现在的世界上已不多了。好多世纪以来,巴黎一直保持着“有容乃大”的风度。它能够让外国人生前死后都喜欢留在这里。怀才不遇的艺术家、退休的好莱坞明星、愤世嫉俗的不同政见者、政变中下台的政客,无不想到了巴黎。
三十年前的中国有一句话:一个人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但他的前途是可以选择的。换过来说:一个人生在什么城市是偶然的,但葬在什么城市是可以选择的。世界上有许多外国人,选择葬在巴黎。选择了巴黎,就选择了自由的生活。这是巴黎的意义,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意义。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年轻的音乐家的墓碑前方刻着他的侧面头像浮雕,下面是他的名字和生辰,墓碑上方是一座裹着轻纱,披散着秀发,悲戚地垂头低吟的少女雕塑,少女的手中插着一枝来凭吊肖邦的人送的红玫瑰,在他的墓地前面,令人禁不住在缅怀这位音乐家的身世和那些耳熟能详的乐曲,他与比他大6岁的女作家乔治·桑的爱情传奇,他那些才华横溢的钢琴奏鸣曲,他的敏感、细腻、丰富又强烈的诗意……一群女孩围在肖邦的墓旁拍照。肖邦死时才39岁,在这些少女心中,他永远是那么年轻。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的作者,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唱的这首歌,他的墓地是必须要看的。墓地在95区,墓碑很特别,是一本打开的书,书页的左边刻着他的生辰(1816-1887),右边是国际歌的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地图上的介绍说他是一个革命者。
邓肯,从社员墙折回公墓内的骨灰堂,那里有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和现代舞的鼻祖邓肯的墓。密密麻麻的骨灰盒都镶嵌在骨灰堂四面的墙上和地下室。邓肯所在的号码是6796号,在地面上的一层,只要根据序号找过去,很容易就找到了。邓肯的墓碑是30厘米见方的一小块黑色大理石,墓碑左上方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镶嵌着一枝白色的花,小小的一块碑的旁边有人刚送了一盆红色不知名的小花,上面放着一张卡片:“TO DUNCAN”。邓肯使世界各国惊醒而皈依一种新的宗教,她激情喷薄的现代舞给人无穷的遐想和力量。她是令人敬仰的女人,一个有思想的永远美丽的女人。没想到她只是拥有一个小小的墓碑,但在热爱她的人心中她是不死的。
人生中有些出神入化的时刻,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当前偶然获得的感觉使过去重现,在拉雪兹公墓里,在一个个熟悉的伟人墓前,曾经很遥远的人,现在一下子捆在我身边,我觉得自己在跟他们对话,在我的生活的各个阶段,他们总是出其不意地来到身边,用他们天才的创造,把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
❿ 安葬在法国先贤祠的11位政治家都有哪些
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间,它又归还教会。先贤祠中的艺术 先贤祠
装饰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马尔罗、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