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玛丽是哪个朝代的

法国玛丽是哪个朝代的

发布时间:2022-08-10 05:21:59

① 玛丽·斯图亚特(玛丽一世)和斯图亚特王朝有无关系


玛丽·斯图亚特(1542-1587年)苏格兰统治者。她出生六天后即位为苏格兰女王。1558年同法国王子弗朗西斯结婚。1560年,王子去世,次年返回苏格兰亲政。信仰天主教,为苏格兰贵族和加尔文教徒所不满。1567年被废黜,次年逃入英格兰,一直被英格兰女王,她的表亲伊丽莎白软禁。最终被伊利莎白一世以谋反罪名押上断头台。
斯图亚特王朝(英语:The House of Stuart/ 盖尔语: 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间统治苏格兰和1603年至1714年间统治英格兰和爱尔兰的王朝。
1513年詹姆斯四世在英格兰弗罗敦原野阵亡。其子詹姆斯五世1岁即位),从而导致了长期的摄政和不稳定,不过斯图尔特的血统保住了。他们父死子继,直到詹姆斯五世1542年去世为止。他死后由仅存的婴儿玛丽·斯图亚特继位为苏格兰女王。玛丽作为法国王太子的妻子,在法国宫廷长大。她按照法文习惯,把她的姓氏拼成斯图亚特Stuart,其后裔普遍的接受了这种拼法。

② 哪位给我介绍一下法国末代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THANKS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之妻。

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之女。奥地利宫廷出于政治需要,1770年将她嫁给法国王储,即后来的路易十六。

到法国宫廷后,热衷于舞会、玩乐和庆宴,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

在革命开始后,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在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曾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但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起义推翻了君主制。她和国王一起被囚于当普尔监狱。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被判处死刑,送上了断头台。

她受谩骂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她的奢侈无度,那句着名的“人民若无面包,那就改吃蛋糕嘛”就出自她口,以及在法对奥地利宣战后勾结奥镇压国内革命。

有争议时因为有人认为她不是那么奢侈,对人民的贫困还是同情的。

③ 法国末代皇后 玛丽 安东尼 的生平及事迹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14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

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王后传记,

大仲马也写作了有关王后的“法国革命三部曲”,其分别是《巴尔萨摩男爵》、《王后的项链》以及《红屋骑士》,王后人生中的三个阶段在小说中被详细描写。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

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势,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

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利奥波德二世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

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说这句话的人是路易十五的来自波兰的王后玛丽·勒金斯卡,

原句被记载在卢梭的《忏悔录》里,大意为:他们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吃面包皮蘸酱?这句话的语境其实是这位王后出于同情说出了缺乏常识的话,

因为安托瓦内特王后当政的年代,人们要找理由去谴责她,于是一句本和她不相干的话就被改造成了这个样子:面包皮蘸酱变成了蛋糕,这样更容易煽动民众的愤恨。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质疑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

因为据传当时被砍头的人都会被绑起来并且堵上嘴。但画家大卫的一幅铅笔速写证明这是不对的,王后只被绑住了手而已。

更何况当时刽子手桑松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那些大人物的临死台词,这句话连同罗兰夫人那句“自由,以汝之名造恶无数”都是当时有名的临死遗言。这就更不用说路易十六那众所周知的临终演讲了。

(3)法国玛丽是哪个朝代的扩展阅读

玛丽皇后的家族成员

1、玛丽-特蕾西娅·夏洛特(Marie-ThérèseCharlottede France),昂古列姆公爵夫人(1778年12月19日—1851年10月19日)。

2、路易·约瑟夫·泽维尔·弗朗索瓦(Louis Joseph Xavier François de France),法国王太子(1781年10月22日—1789年6月4日),在大革命爆发初期死于软骨病(或肺结核,骨结核),死时只有7岁零8个月。

3、路易·查尔斯,路易十七(1785.3.27—1795.6.8?)法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真正加冕、真正统治过整个国家却被认为是国王的人。

4、玛丽·索菲·海伦·比阿特丽斯(Marie Sophie Hélène Béatrice de France)(1786年7月9日—1787年6月19日),只活了11个月10天。

④ 法国王后玛丽在被处决时,为何要向刽子手道歉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也是法国的王后,身份很是尊贵。然而最终让她在历史上留名的却并不是她王后的身份。

玛丽其实本身并不坏,只是因为她贵族的身份接触不到下层人民的苦楚,她也无法对国家做出任何改变作。

⑤ 谁了解法国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

这可是个传奇人物啊。。。第一次知道海洋之心就是因为她。被诅咒的蓝宝石~~
还有那个着名的故事,巴黎的老百姓都没有面包吃了人家王后笑咪咪地问,怎么不吃蛋糕呢?和问“老百姓会因为没粮食吃饿死,为什么不吃肉”的我们历史上的某个皇帝如出一辙。。。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1.2~1793.10.16),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 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 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快15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王后传记,大仲马也写作了有关王后的“法国革命三部曲”,其分别是《巴尔萨摩男爵》、《王后的项链》以及《红屋骑士》,王后人生中的三个阶段在小说中被详细描写。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式,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弗兰茨·约瑟夫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说这句话的人是路易十五的来自波兰的王后玛丽·勒金斯卡,原句被记载在卢梭的《忏悔录》里,大意为:他们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吃面包皮蘸酱?这句话的语境其实是这位王后出于同情说出了缺乏常识的话,因为安托瓦内特王后当政的年代,人们要找理由去谴责她,于是一句本和她不相干的话就被改造成了这个样子:面包皮蘸酱变成了蛋糕,这样更容易煽动民众的愤恨。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质疑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因为据传当时被砍头的人都会被绑起来并且堵上嘴。但画家大卫的一幅铅笔速写证明这是不对的,王后只被绑住了手而已。更何况当时刽子手桑松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那些大人物的临死台词,这句话连同罗兰夫人那句“自由,以汝之名造恶无数”都是当时有名的临死遗言。这就更不用说路易十六那众所周知的临终演讲了。

⑥ 法国玛丽皇后生平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之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之女。奥地利宫廷出于政治需要,1770年将她嫁给法国王储,即后来的路易十六。到法国宫廷后,热衷于舞会、玩乐和庆宴,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革命开始后,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在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曾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但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起义推翻了君主制。她和国王一起被囚于当普尔监狱。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被判处死刑,送上了断头台。

牛津书虫有一本就是讲她的一生的故事的你可以去书店看看

⑦ 洛可可式的玛丽皇后和路易十六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又译:玛丽亚·特蕾莎)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Maria-Antonia-Josepha-Johanna)。 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 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 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快15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式,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侄子,弗兰茨·约瑟夫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很可能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事亦见于斯蒂芬·茨威格传记小说《断头王后》中。)其实,法国革命时期的死刑犯会被绑起来,堵上嘴,玛丽也不应例外。

死刑·倾国之花凋落】法国大革命期间,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命运出现悲剧性转折。在这无可抵挡的反王室浪潮中,国王和王后成了攻击的首要目标——特别是王后。温和仁慈的国王在国民看来还不是那么有害,但挥霍无度的王后实在令人无法忍受。有人做过统计,在路易十六执政的十二年间,法国负债达到十二亿五千万!国王本身勤俭节约,谁用了这些钱,答案不言自明。当时的人们将她描绘成邪恶凶残的魔女、无耻的淫妇,人民的怒火几乎全部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而路易十六,则被描述成一位仁慈爱民的好君主,只是被她带累了。

1789年7月11日,法国大革命正式宣告开始。随后,14日,巴士底监狱被攻陷。路易十六很明白革命的意义,但他毫无办法应对。而玛丽王后,则认定”革命就是造反“,坚决不肯向革命派低头。当整个法国贵族都四散奔逃,甚至有些人自愿放弃贵族身份,加入革命队伍的时候,玛丽·安托瓦内特却依然在用她微薄的力量捍卫王权帝位。原本只知道享乐的女人,此时终于爆发出惊人的意志力。如法国政治家米拉波所说,”她是当时凡尔赛中唯一的男子汉“。

但是,即便王后如此坚强,一方面贵族的不合作,一方面革命的浪潮又不可抵抗,国王夫妇还是不得不败下阵来。1789年10月5日,凡尔赛宫被女性(和伪装成女性的男性)革命者队伍攻陷。6日,路易十六和王后及王子、公主,被押送往巴黎,住在杜伊勒里宫。

在这里,国王一家所有的举动都被监控,随时防止他们逃跑,并且严格监控所有的信件往来和信息传递。但安托瓦内特不死心,她运用所有的聪明才智与外界联络,向外国求援,向流亡贵族求救。很可惜,人人都想独善其身,甚至想从中渔利,根本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死活。

唯有忠诚的费森,这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为安托瓦内特设计一套精密的逃跑计划,但结果却因为国王一家缺乏应变知识和其他各种各样偶然因素,而最终宣告失败。他们在边境城市瓦伦被发现,押送回巴黎。

重返巴黎后,路易十六接受了革命群众们制订的宪法,并成立国民议会。玛丽·安托瓦内特表面同意,内心却仍不肯屈服。她支持国王拒绝召开三级会议,结果反而使民众的怒火更加高涨。

1792年,奥地利皇帝,安托瓦内特的侄子弗兰茨即位。同年,奥地利与法国之间正式宣战。

这一场战争让玛丽·安托瓦内特看到了新的希望。她不断利用自己在国内的优势,用各种各样的密码将情报传递给奥地利军方。毫无疑问,她期待着自己侄子的军队能进入巴黎,解救他的姑姑,帮助他们重振王室声威。

尽管玛丽将所有信件都销毁,各种行动隐藏得非常好,但事情终究还是败露了。再加上当时普奥联军统帅布伦瑞克偏偏发表了一篇要法国革命群众尊重王室的宣言,其中用词激烈,态度嚣张,大大激怒了革命者。1792年8月10日,愤怒的巴黎人民涌入杜伊勒里宫,扬言要杀死国王一家。惊恐的国王和王后走投无路,只好带着王子公主寻求国民议会的保护。

1792年8月13日以后,国王一家被转移到丹普尔堡,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9月21日,立法议会宣布废除王政。翌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安托瓦内特耗费如此心血维护的王权,终究还是烟消云散。

随着革命的进程,密藏在杜伊勒里宫内的勾结外敌、阴谋镇压革命的大量文件被发现,路易十六被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刑。1793年1月20日,他最后一次见玛丽·安托瓦内特,次日便被送上断头台。当时法国所使用的断头台就是这种吉伦特式断头台。效率极高)。安托瓦内特就此成为寡妇。传说中她却仍不死心,还是进行了几次逃跑,但皆以失败告终。

1793年10月12日,玛丽被送上审判席。诸多的罪名加在了她身上,其中有些简直匪夷所思,例如与自己的儿子,路易十七发生乱伦关系。这种审判进行了数天,到15日,玛丽被正式判处死刑。

1793年10月16日大约11点,玛丽·安托瓦内特在革命广场(即协和广场)被公开执行死刑,之后草草下葬。可以说,直到最后死亡,她也未真正低过头,始终维持着王后的尊严。

路易十六(Louis Χ Ⅵ,1754~1793),法国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路易十五之孙,法兰西波旁王朝复辟前最后一任皇帝,也是法国历史中唯一一个被处死的皇帝。路易十六性格优柔寡断,即位后多次更换首相和部长,任由内阁内讧,从激进的改革到保守的节俭措施,政策变化无常。路易十六无心朝政,经常来到自己的五金作坊里,与各式各样的锁为伍,路易十六制锁的技术很高,且极富创意,几乎每一把都是一件艺术品,他的成就有点类似中国的明熹宗,天才皇帝不补天。他高薪聘请着名的铜匠加曼,甚至可以自由出入他的寝宫。18世纪80年代法国陷入财政危机后,更经常借打猎等活动逃避复杂的国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路易十六被迫组织立宪派拥立资产阶级掌握实权。由于奥地利等国的威胁,1792年法国被迫对奥地利宣战。此后,法国长达20多年的对外战争开始了。起初,路易十六暗地与外国侵略者勾结共同镇压国内革命党人。1792年法国民众组成的义勇军打退了国内的侵略者,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波旁王朝自此灭亡。人民迫切要求处死路易十六。后在吉伦特派的公开下,于1793年在巴黎革命广场被推上断头台。

⑧ 玛丽皇后的悲剧一生

玛丽皇后的一生:

玛丽皇后原名叫做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年11月2日在维也纳出生,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

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14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的王太子妃。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

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由于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约瑟夫二世皇帝早已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利奥波德二世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

(8)法国玛丽是哪个朝代的扩展阅读:

法兰西这片欧洲最富庶的土地和巴黎周围最着名的玩乐之都,更给玛丽皇后提供了挥金如土和糜烂奢侈的舞台。

当作为王妃的她第一次正式入城,从凡尔赛宫到巴黎的路上,数以万计欢迎的市民给了安托内特尔极大的震动:上帝,这么多人。

而巴黎卫戍总司令则殷勤应答:全巴黎二十万人都爱上了您,当她刚登上王后的宝座,就成了全王宫中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中心,欢呼和赞颂声中。

没有知识根基又安于享乐的女人彻底自由得找不着北了,心中哪能还有国家、责任、职责、尊严这样的字眼。

一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对她的评价:她是所有奢侈浪费中最奢侈浪费的,她是所有风流轻浮的人里最为风流轻浮的,她是所有漫不经心的人里头最漫不经心的。

但也正如她在三十九岁生命的最后一刻对刽子手所说:对不起先生,我不是故意的。一如任何事情都有其成因。

她的这些奢侈浪费、风流轻浮、漫不经心都不是故意的,从小公主到王后,不负责任的宫廷给了她这样放纵的土壤与自由度。

阅读全文

与法国玛丽是哪个朝代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