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什么时候冬至

法国什么时候冬至

发布时间:2022-08-11 12:36:41

1. 一年中都有哪些节日

一年中的传统节日:
除夕
时间: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即十二月三十,当年十二月是各大传统节日标志
小月则在廿九,逢大月则在三十。
释义: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起源: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
别称:
“除夕”在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the Spring Festival
释义:
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起源:
春节的来历,在中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适用地区: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习俗:
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英文:the Lantern Festival
释义: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看大头和尚戏柳翠、跑旱船、花担子、茶担子等风俗,而在江苏高邮还有看围屏的习俗。
清明节
时间:阳历四月五日
英语:the qingming Festival
释义: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习俗: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英语: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释义: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习俗: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干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来源: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习俗:
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蜜饯、熟食品、月饼等到庭院赏月。
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释义: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演变:
阴历的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
冬至
冬至时间: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八节
时间:农历腊月初八
来源: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习俗:
喝腊八粥、泡腊八蒜
小年
小年时间:腊月二十三
习俗:扫尘、祭灶

2. 法国的风俗习惯

1)社交礼仪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 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着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2)服饰礼仪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

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3)餐饮礼仪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

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

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

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4)习俗禁忌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

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
法国的国石是珍珠。
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
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

在人际交往之中,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以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也是不合适的。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3. 冬至节,为什么要吃饺子

4. 美国新年和中国新年分别是什么时候

美国新年指的是一年的第一天,即元旦。中国的新年有两种说法,按照公历,新年指的是元旦,按照农历,新年指的是正月初一。

由于美国人的新年并不是所有节日中最重视的一个,因此只放1天假,就是每年的1月1日这一天,但是通常也会和中国一样选择和周末连休。

而中国的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4)法国什么时候冬至扩展阅读: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从1912年开始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又称为阳历,将每年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为了尊重民族习惯,孙中山将农历(夏历)改称为阴历,为不使两个元旦相混淆,将农历正月初一的老元旦定名为春节,所以从这以后才有了春节,其实古代并无这一说法。

在1914年,1914年,北京政府内务部向袁世凯递交了一封呈文: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民国政府规定大家过公历的元旦,但是老百姓不支持。而袁世凯时期又立法将农历的元旦定为春节,老百姓过传统春节人更多,从此过春节确定下来,就是过年了。

5. 世界上所有的节日

中国法定节日
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国庆节(10月1日,放假7天);记者节(11月8日)

法定节假日
星期六—星期日—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

纪念日
二七纪念日—七一建党日

传统节日
春节—元旦—元宵节—龙抬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鬼节—芒种节—夏至节—冬至节—祭灶节

民族节日
那达慕大会—赛马节—转山节—雪顿节—沐浴节—芦笙节—姊妹节—龙船节—吃丑节—火把节—花王节—斗牛节— 姑娘节—花儿会—收获节—那尼节—重庆苗族踩山节

宗教节日
塔尔寺灯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玉皇圣诞节—蟠桃会—开斋节—圣纪节—妈祖节

民俗节
国际钱江观潮节—岳阳国际龙舟节—扬州溱潼会船节—保定敬老健身节—洛阳牡丹花节—贵州杜鹃花节—大连赏槐会—军坡节

艺术节日
中国藏文化节—中国艺术节—上海电视节—四川熊猫节—中国戏剧节—中国吴桥杂技节—风筝节—西安古文化节—三峡艺术节—天津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冰雪艺术电影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天津中国京剧节

文化节日
海南国际椰子节—哈尔滨冰雪节—吉林雾凇冰雪节—北京龙庆峡冰雪节—自贡恐龙节—杭州茶文化节—中国丝绸之路节—海南岛欢乐节—湖北三峡文化节

经贸节日
旅游节—泰山登山节—青岛啤酒节—青岛海洋节——那达慕草原旅游节—绍兴黄酒节—中国豆腐文化节—广州美食节—重庆火锅节—中国广告节—上海茶文化节—大兴西瓜节—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桂林山水旅游节—重庆万盛旅游河流节—嘉峪关国际滑翔节—五台山国际旅游月—上海黄埔旅游节—苏州丝绸旅游节—张家界国际森林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黄山国际旅游节—大连服装节

(5)法国什么时候冬至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大抵起源于先秦时代,而定型于两汉时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到了两汉大都基本定型。这不仅是因为“汉承秦制”,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统一,社会出现了各种节日风俗得以定型的土壤和条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隋唐到宋,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它的变异和调整,宗教的渗透、民族的融合、社会心理的失常,为中国节日风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到了唐宋年间,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异,节日生活开始大规模地与城市生活密切结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从一向充满迷信、禁忌、祓禊、禳除等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而向着世俗化、娱乐型的方向转变,成为民间真正意义上的“佳节良辰”。

尤其是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决非前朝可比。出现了“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的城市,令当时的欧洲人叹为观止。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以及五光十色的城市生活的出现,给社会风俗的演变提供了历史条件,因此表现在节日风俗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向娱乐型的演变。

喧闹的城市生活,使人们抓住传统节日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发泄胸中的郁闷,元旦日的放爆竹,不再看成是驱鬼驱魔,而象征着欢愉与热烈;元宵的祭神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览观赏的花灯;中秋节由神秘的拜月逐渐变成赏月的习俗;重阳节已成了赏菊的盛会;上巳节祓禊为踏青所取代;庄严神秘的“驱傩”仪式转化成街头的“百戏”和“杂耍”。

城市生活中的节日频繁,人们也不愿总是守在家里,“游乐成观”、“仕女如云”;大量的体育娱乐活动出现在唐朝的节日里;神的形象也在变化,织女成为真善美的化身,凶神恶煞的捉鬼门神也让位给唐朝屡建奇功的两位将军---在那个充满奔放情调的时代,民众追求丰富的生活情趣,在平淡和枯燥的生活中,亮出了一抹新奇。

明清以降,中国的节日风俗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今日中国社会生活所运行不废的节日风俗,在明清时期基本上定型。

不过,骨子里的变化要深刻和快捷得多。尤其是明朝万历年代之后,由于西方耶稣会士东来,新的思想迅速萌生,风气为之一变。这种风气突变的现象,实际上是城市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所导致的拜金主义与纵欲主义。岁时节日进一步朝着娱乐型的方向迅猛发展。无论达官显宦,还是贩夫走卒,总为节日的气氛所感染,以致欣欣然乐而忘倦。

元宵节的花灯烟火长达十夜,龙舟竞渡风采依旧,至于节日期间的玩狮舞龙,旱船秧歌,杂技百戏,体育活动,比之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庙会的兴盛和盛大的娱乐狂欢活动,成为明清社会节日风俗的新亮点。庙会和狂欢大大开阔了民众的视野,尤其是平日被锁在深宅大院与绣房闺楼里的妇女,只有当庙会、社会时得以外出,参加集会和看戏,这对于扩大妇女的社会交往和个性自由,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节日

6. 西方国家圣诞节是几月几日

西方国家圣诞节是12月25日。

公元336年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此节。12月25日原是罗马帝国规定的太阳神诞辰。有人认为选择这天庆祝圣诞,是因为基督教徒认为耶稣就是正义、永恒的太阳。5世纪中叶以后,圣诞节作为重要节日,成了教会的传统,并在东西派教会中逐渐传开。

因所用历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会举行庆祝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形式也有差别。圣诞节习俗传播到亚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

现在西方在圣诞节常互赠礼物,举行欢宴,并以圣诞老人、圣诞树等增添节日气氛,已成为普遍习俗。圣诞节也成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



(6)法国什么时候冬至扩展阅读:

圣诞节人物形象主要指圣诞老人,其原型是生活在公元4世纪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斯。他一生当中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最喜欢在暗中帮助穷人。圣诞老人是他后来的别号,这个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钱,帮助三个女孩子的故事。

尼古拉斯死后被尊为圣徒。圣诞老人的形象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

7. 平安夜、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要详细的……

1.圣诞节(Christmas)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习俗有烘烤圣诞蛋糕、装扮圣诞树、给亲友送礼物、唱圣诞颂歌、分发圣诞糖果。

2.平安夜的由来是源于,传说耶稣是在12月24日晚上出生的,耶稣的降生也有一种平安顺遂的意思,所以这一天就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的习俗有制作圣诞布丁、烤火鸡、报佳音等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方特色各不相同。

圣诞夜的高潮是基督教堂在圣诞夜举行的活动。圣诞夜弥撒一般分为两次,晚上9~10点的一次对教众举行;另一次是子夜时分的大弥撒,这是圣诞夜的高潮。子夜大弥撒在午夜结束,此时,正好圣诞节来临,常常伴随着教堂的钟声,敲响了对世界的宽恕、祝福和欢乐、幸福。


阅读全文

与法国什么时候冬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