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法国人喜欢喝红酒
法国人对酒有着特殊的爱好。因为法国是产酒大国,其葡萄酒产量居世界之首。法国白兰地和香槟是闻名于世的美酒。法国也是酒的消费大国,据统计,就葡萄酒一项,平均每个法国人一年消耗量就超过75公斤。 在法国,许多家庭有酒窖,里面珍存着各种好酒。在生活比较讲究的家庭里,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和度数高低的众多的瓶装酒作为陈设品,有的数以百计,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在大小饭店和餐馆里,餐桌上摆放的菜单只有二三页,但酒谱却是洋洋大观,厚厚的一本 法国人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喝酒的方式也别出心裁:饭前有饭前酒,吃时有送饭酒,饭后有饭后酒。除了饮酒的程序外,还要根据上菜的品种喝相应的酒。如果是鸡、鸭鱼类(呈白色),就喝白酒;如果是猪、牛、羊肉(呈红色),则饮红酒。一般居民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经常在中午劳动者,经常在中午吃饭前,到附近酒店喝一二杯酒下午下班后,又照例去喝一二杯,每天喝好几次酒。
2. 葡萄酒是法国的最好吗
当然不是,法国只是最早对葡萄酒的种植酿造立法的国家,并且中国最早引入对葡萄酒的教育就是跟法国人学的,所以大家都会认为法国葡萄酒最好。其实每个能出产葡萄酒的国家都有好酒,并且能和其他国家的好酒一起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由此而说,葡萄酒并不是法国的最好
3. 葡萄酒等级评价标准是什么
世界着名的葡萄酒评分系统
在专业的葡萄酒圈中,有世界影响力的评分系统有以下4个:
罗伯特•帕克《葡萄酒倡导家》,Wine Advocate,简称RP;
《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简称WS;
《葡萄酒爱好者》杂志,Wine Enthusiast,简称WE;
《品醇客》,简称DE;
这四者的影响巨大,是酒商经常引用的,被爱好者总称为3W1D。
RP:罗伯特•帕克《葡萄酒倡导家》
如果当今葡萄酒的世界里有神存在的话,那么唯一的神就是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葡萄酒王国的皇帝,也被称为味蕾的独裁者,他的衷情可以把一个酒庄送上天堂,当然,他的咒语也能将之打下地狱。
帕克原是一位专业的律师,年轻的时候因追求女朋友而到法国,在法国住了6个星期,发现当地的红酒跟可乐一样便宜,于是天天品尝,深深入迷,一发而不可收拾,决定将葡萄酒的品尝与推介做为自己终生的事业,这是发生在1967年圣诞节期间的故事,故事中的女生后来也成了帕克的妻子,而从那以后,帕克每年组织葡萄酒爱好者到法国品尝美酒,到了1977年,他向母亲借了数千元,创办了《葡萄酒倡导家》杂志(The
Wine
Advocate),公布自己品尝的各种各样葡萄酒的分数,开始的时候,法国庄主们还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但是随着帕克分数的市场作用越来越大,帕克给予低分或者劣评的葡萄酒,市场销量就会骤然下滑,整个法国不得不为帕克低头,以致到后来,帕克没有给出分数之前,酒庄都不知道应该给自己的产品如何定价,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帕克以安全理由拒绝前往波尔多品尝新酒并打分,结果订单大减,因为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知道当年的价格是否合适?
在帕克之前,欧洲人习惯用20分制来给葡萄酒评分,仅在专业的圈子中流行,但是,帕克参照美国的学校体制,创造性地改为100分制,使之成为一种大众游戏,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深入民心,并成为葡萄酒世界的圭臬。
帕克的评分系统并不复杂,以50分为起评分,也就是说只要是葡萄酒,最低的分数已经就是50分了,剩下的50分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
颜色和外观(Color and appearance) 占5分;
香气(Aroma and bouquet)占15分;
风味和收结(Flavor and finish) 占20分;
总体素质及潜力(Overall quality level potential)占10分。
于是最终根据分数,可以将葡萄酒列为6个档次:
96-100分:顶级佳酿(Extraordinary)
90-95分:优秀(Outstanding)
80-89分:优良(Above average)
70-79分:普通(Average)
60-69分:次品(Below average)
50-59分:劣品(Unacceptable)
在许多专业的葡萄酒商店,尤其是香港的葡萄酒专卖店,如果该酒帕克有给分的话,一般都会在价格牌上同时注明,也就是大写的“RP”后面跟着的数字。
《葡萄酒倡导家》为双月刊,对于没有订阅该杂志的读者,帕克的团队还提供网络版,交费的读者可以通过该网站查到所有帕克打过分数的葡萄酒及其评论。
中国的读者要查分数其实也不难,通常只要是帕克给予90分以上的葡萄酒,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酒名、年份及RP,基本上就可以查到相关的信息。
WS:《葡萄酒观察家》杂志
美国的《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杂志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葡萄酒专业刊物,创于1976年,全球拥有超过2百万的读者,由声名显赫的专家团队根据自己的特长,每年从全世界精选2万余款葡萄酒进行评分,除了每个月公布分数之外,每年还会进行一次总决赛,评出当年上市的100款最好的葡萄酒(Top
100)公之于众,能入选百大的产品,次年的销量及价格肯定会上涨不少。
在评分时,跟帕克最大的区别就是:帕克从不盲品,他坚持亲自到酒庄,或者庄主将酒送到他在波尔多的办公室,在了解所有资料的情况下,才会给出评价与分数,更难能可贵的是,帕克从来不涉及商业活动,从不为任何企业或者品牌作广告;而《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专家团队则会采取盲品的方式来打分,为了客观与公平起见,他们会使用统一的酒具,在独立的场所进行品评,品酒师只知道葡萄酒的大致风格和年份,而且不考虑酒的价格因素,当然,作为一份商业杂志,他们是可以为任何出得起钱的企业或者品牌做广告的。
我本人每年都会受邀作为一些专业葡萄酒展的评委给葡萄酒打分,有时候一天给500款酒打分,是很正常的,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长时间的品尝带来的疲劳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二是没有背景资料的盲品肯定无法准确地评判葡萄酒的真正价格。当然,作为《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专业品酒师,都是顶尖的高手,其水平之高,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个人始终认为,将100元的酒跟1000元的酒放在一起盲品,是不公正的,因为这样虽然能够体现酒的真实水平,却无法体现酒的性价比,例如,拉菲肯定是绝世的好酒,不过价格炒作到现在的程度,性价比明显就不高了。
我丝毫没有贬低《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意思,实际上本人也订阅该杂志多年,可之所以将它排在帕克之下,主要还是因为不同的品尝方式,故此,在选择需要将品牌价值考虑在内的名庄酒的时候,我会偏重参照帕克的评分;在选择低价位的葡萄酒的时候,我会优先考虑《葡萄酒观察家》的意见。
《葡萄酒观察家》也采取100分制,起评分也是50分,共分为7个档次:
95-100分: 经典且绝佳(Classic; a great wine);
90-94分: 优秀,极具个性与风格(Outstanding; a wine of superior character and style);
85-89分: 良好,且有特点(Very Good; a wine with special qualities);
80-84分: 做得不错,放心享用(Good; a solid, well-make wine);
70-79分: 普通,有些微的缺点(Average; a drinkable wine that may have minor flaws);
60-69分: 次品,尚可饮,但不推荐(Below average; drinkable but not recommended);
50-59分: 劣品,不能喝,也不推荐(Poor, undrinkable; not recommended)。
登录《葡萄酒观察家》杂志的网络版,可以免费地查询到专家评过的分数,尤其是喜欢盲品的爱好者,可以根据其分数来评测自己的品尝水准,仅从这点来说,应该比帕克更客观。
WE:《葡萄酒爱好者》杂志
同样来自美国的《葡萄酒爱好者》杂志(Wine
Enthusiast)创刊于1979年,是涉及范围最广的专业葡萄酒电子刊物,内容几乎包罗了葡萄酒世界的所有方面。
《葡萄酒爱好者》采取直接发邮件给读者的方式,只要你在该网站注册并留下自己的电子邮箱,那么每天就可以免费地收到多条关于葡萄酒的信息,据该网站的官方数字,30年来共发布给读者超过3亿条信息,前面的两个网站大部分内容是收费的,需要提供自己的信用卡才能正常地浏览,这对于中国大陆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但是《葡萄酒爱好者》却是完全免费的,可以随时查看葡萄酒的分数及大致的评论,而每天收到的邮件中推荐的葡萄酒还附有一段视频,由品酒师现场开瓶、倒酒并醒酒,一边品尝,一边解说(英文)。
《葡萄酒爱好者》也采用100分制,但是起评分是80分,共分6个档次:
98-100分: 经典,绝品(Classic; The pinnacle of quality);
94-97分: 超好,杰作(Superb; A great achievement);
90-93分: 优秀,高度推荐(Excellent; Highly Recommended);
87-89分: 优良,品质不错,可以推荐(Very Good; Often good value; well recommended);
83-86分: 好,日常餐酒,品质不错(Good; Suitable for everyday consumption; often good
value);
80-82分: 可接受,偶尔喝喝也无妨(Acceptable; Can be employed in casual, less-critical
circumstances)。
除了以上分数之外,他们对特别喜欢并隆重推介给读者的酒标注为“Editors' Choice”(编辑精选),有窖藏潜力的葡萄酒标注为“Cellar
Selections”(窖藏精选),低于12美元的高性价比的葡萄酒标注为“Best Buys”(最值购买)。
也许是免费的缘故,该杂志的盈利模式全靠广告收入以及产品的直销,所以除了家喻户晓的名庄酒,他们不能随意褒贬之外,我认为他们的分数标准难以用客观及公正来评价,酒商及专业人士也很少引用他们评定的分数作为销售或者选购的参考,坦率地说,以80分作为起评分,其商业意味就是:本杂志推荐的没有差酒。
DE:《品醇客》
英国的《品醇客》(Decanter)创刊于1975年,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专业葡萄酒杂志,在98个国家出版或销售,也是在3W1D中唯一有中文版的(繁体),因此在华人世界,备受关注。
英国几乎没有生产葡萄酒,加上英国王室及贵族在欧洲的崇高地位,所以,普遍认为由英国的品酒师来评判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既公正,且有极高的水准。代表葡萄酒品尝最高水平的国际品酒大师(Master
of Wine,简称MW)就是由英国的专业机构Wine & Spirit Ecation
Trust(简称WSET)评定并授衔的,要获此殊荣,需要经过重重的考核,仅学习费用就要超过数百万人民币,1953年开始评级时,只接受英国本土的品酒师,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接受其他国家的品酒师参与,截至2010年7月,全世界拥有MW资格的仅有280人,由此可见英国在品酒届的地位,也正是有这个缘故,《品醇客》在英语国家有着巨大无比的影响力,酒庄主也以获《品醇客》的推荐为荣。
就杂志的专业性、客观性及可读性综合而言,我认为《品醇客》最值得推荐,但是,由于它的评分体系太过简单,故此对于葡萄酒的销售及购买而言,影响力却远远低于RP及WS。
《品醇客》采用酒店星级评比的方式分五个级别来评价葡萄酒:
★★★★★绝佳典范Outstanding quality, virtually perfect example;
★★★★ 高度推荐Highly recommended;
★★★ 推荐Recommended;
★★ 尚好 Quite Good;
★ 可接受 Acceptable.。
这种分档方式明显跟不上数字时代的步伐。
葡萄酒的品尝是感官与精神相互激荡的游戏,本来是难以用数字来演绎的,但是帕克所创建的100分制评分体系,抛开晦涩的专业词汇及繁琐的评论,用直截了当的数字方式来表示葡萄酒的品质,让人一目了然,“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的消费者也能轻易地选酒了。
4. 法国葡萄酒怎么样
法国葡萄酒是全球葡萄酒行业的领头羊,进口法国葡萄酒占据了国内进口红酒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国外,法国早已将第一大生产国的位置让给了意大利,在全球的份额也只有10%,怎么看待法国葡萄酒呢,我们采访了酒圈网创始人宓卓先生。宓卓说:“虽然世界各国都可以出品上佳的葡萄酒,但是传统葡萄酒生产大国和新兴葡萄酒生产国在酿造理念上存在很大不同。”葡萄酒按照生产国分为新世界和旧世界两大体系,地中海北岸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是主要的旧世界生产国。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智利,被誉为葡萄酒的新世界国家。二者不只是地理位置的不同,其酿造葡萄酒的理念,存在根本差别。在欧洲尤其是法国,人们认为葡萄酒是上帝的礼物,人工的痕迹越少,酒越珍贵。一瓶真正的葡萄酒,其风华拜于自然所赐,酿酒师的角色是选择最理想的方式,将葡萄酒装入瓶中。让葡萄树自然生长,让自然去酿造酒的滋味与风华。酒是崇高的,人是卑微的,这就是“自然预防酿制法”的理念。:新世界生产者完全不这样看,他们认为,人是主体,酒是客体,人是本位的,酒要适应人。本着这种理念,尤其是近30年新世界葡萄酒来异军突起,在全球大行其道。旧世界葡萄酒出口在过去15年中,只录得了20%的成长,但是新世界却取得了18倍的增长。
5. 法国人为什么喜欢喝葡萄酒
法国人为什么这样喜欢饮酒呢?有其深厚的社会渊源。拿破仑时期,为减轻退伍士兵负担,政府允许没人每年免税酿造十公斤的私酒,并可加酿造家用酒二十公升。这种做法世代相袭,遍布民间,法国造酒饮酒之风为之盛行。而今许多法国着名造酒作坊,大部分是由酿私酒的贫困家庭,为得补贴起家。除法国本土外,殖民地如阿尔及利亚等地区,也大量种植葡萄,酿酒业发达,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为节约资源,禁止酿酒与贩酒,酒在当时像黄金一样珍贵。战争结束,政府为刺激经济,放开“禁酒令”,大张旗鼓的宣传酒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红酒、香槟、白兰地再次盛行法国各阶层。酒是好东西,许多法国人认为,可以补血提神,然而饮酒过度毕竟有害健康,法国每年因酒精中毒或酗酒引起的车祸多大数万起,很多人酒精依赖,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法国人讲,美酒既能给人带来快乐,又能伤害人,它和女人与金钱一样。酒,是生命的元素,走近它,就走进了痛苦;远离它,就远离了欢乐。
6. 法国人为什么钟情葡萄酒
法国人为什么这样喜欢饮酒呢?有其深厚的社会渊源。拿破仑时期,为减轻退伍士兵负担,政府允许没人每年免税酿造十公斤的私酒,并可加酿造家用酒二十公升。这种做法世代相袭,遍布民间,法国造酒饮酒之风为之盛行。而今许多法国着名造酒作坊,大部分是由酿私酒的贫困家庭,为得补贴起家。除法国本土外,殖民地如阿尔及利亚等地区,也大量种植葡萄,酿酒业发达,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为节约资源,禁止酿酒与贩酒,酒在当时像黄金一样珍贵。战争结束,政府为刺激经济,放开“禁酒令”,大张旗鼓的宣传酒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红酒、香槟、白兰地再次盛行法国各阶层。酒是好东西,许多法国人认为,可以补血提神,然而饮酒过度毕竟有害健康,法国每年因酒精中毒或酗酒引起的车祸多大数万起,很多人酒精依赖,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参考:欢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