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近现代法国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近现代法国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发布时间:2022-01-27 00:04:24

❶ 法国的历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巴黎和约签订后,在大历史的规制下,法国逐渐形成了战略配合性的绥靖外交机制,形成了具有法国特色的绥靖政策.英法绥靖推行方以维护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既得利益和霸权为宗旨,一厢情愿的进行调整与怀柔,力求"避战求和";它又以损人利己为原则,通过大量牺牲弱国利益,企图实现"祸水东引".基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战略取向,迫于英,德,美主导的国际绥靖体系特定的政治安排,法国面对法西斯势力逐渐处于战略上"被动绥靖"的二律背反境地.处于绥靖"物自体"不可逆状态下的法国,"被动绥靖"逐渐在决策层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引火烧身,亡国败种.绥靖政策的恶果对法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依然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绥靖政策"的概念及历史提法
1,"绥靖政策"的含义:"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基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其意大致为:"安抚平定,合和致远".现代意义上的绥靖政策特指在国际关系中对侵略者采取姑息纵容,让步妥协,以牺牲他国利益或牺牲本国微小利益去满足侵略者欲望,谋求自身安全,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政策;它表现为损人不利己的姑息养奸的外交理念及其政策执行过程.
2,"绥靖政策"概念的历史渊源: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等国签订的条约和声明中,作为"自我预设","自我证实"式政治褒义词出现在政治外交战略和活动中.这段时期内,在德,意,日法西斯蚕食式侵略扩张面前,英国,法国等国出于国家极端自私利益的判断,推行绥靖政策,英国首相鲍尔温,张伯伦为失败主义绥靖政策的始作俑者和主要代表."绥靖政策"的实质,兼有"祸水东引"和"避战求和"两层含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取重.绥靖政策是源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绝对没落现状的恐惧及相对一战前黩武主义而反动的懦弱的民众和平主义思潮的根本作用,在国内民主机制的消极影响下,对法西斯主义及其恶劣行经的无原则纵容,它以牺牲自己微小的经济利益或弱小民族的主权为代价,以求得到暂时的脆弱的和平;同时出于对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仇恨,加之法西斯势力的假象宣传和心理的先预作用,企图实现"祸水东引"的一箭双雕的幻想.我认为该政策主要目的是"避战求和",而兼有"祸水东引",只是到了绥靖后期,绥靖方迫于无奈而盲目的幻想实现"祸水东引",以自我安慰.
(二),法国"绥靖政策"的政治地位及历史发展分期
1,法国式绥靖政策的历史根源与政治地位:严格意义上,英国是真正的绥靖政策的始作俑者与推销者,是"绥靖主动"方;而法国更多的是绥靖政策的追随者,是"绥靖被动"方.在整个"绥靖均衡"中,英法是"绥靖推行"方,德意是"绥靖利用"方."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以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与1940年5月法国灭亡,英国首相张伯伦下台为前后呼应的"绥靖均衡"彻底破碎的完整过程."凡尔赛体系"和"绥靖均衡"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协约国(尤其是英国,法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英,法两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而背离了制定这一条约的初衷.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余年,无论英法在处置德国问题时怎样大发仁慈,都难以改变在德国约定俗成的基本认识:战胜国强加的战争赔款是德国贫困的根源.而更不幸的是,基于对德国存在的恐惧和雄霸大陆的幻想,法国在对欧洲形势作出错误的判断后,对德国做出了诸多愚蠢的伤害.因之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的酝酿这个绥靖政策的充分条件,加上英国强行施与的绥靖政策这个必要条件,法国的大战略选择出现了十分狭隘的漏斗效应,不得不随在英国的屁股后面,一直被英德双方牵着鼻子走.
2,法国绥靖政策的具体历史表现:根据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规制的二十年左右的大历史,我将法国绥靖分期广义的划作以下四个历史阶段:绥靖政策反对期,绥靖政策分娩期,绥靖政策反动(执行)期,绥靖政策破碎期.一般认为,绥靖政策到德国闪击波兰时宣告彻底失败.我认为这样的划分是狭隘的,只看到了"绥靖利用"方所获得的绝对收益,没有看到作为绥靖推行方的法国所丧失的相对收益,即是第三共和国的灭亡和法国社会的彻底分裂.限于文章规制,现将历史分期简述如下:(1),绥靖政策反对期,从巴黎和会到鲁尔危机结束(1919年—1923).这一历史时期,法国在内外政策上有盲目自大的表现,这是对以后近16年的软弱外交的反对.(2),绥靖政策孕育期,从道威斯计划到外长巴尔都遇刺(1924—1934).这一时期,法国国内政府更迭频繁,如果加上前一时期,共有17届政府执政,左右势力互相绞织,严重的影响了具有前瞻性的外交战略的出台,并为绥靖政策的产生提供历史温床.(3),绥靖政策反动(执行)期,赖伐尔对意妥协到达拉第签署《慕尼黑协定》(1935—1939).此一阶段内,按照绥靖的性质和程度,我将法国绥靖分作积极绥靖期(赖伐尔内阁时期),消极绥靖期(萨罗内阁到勃鲁姆内阁时期),失败主义期(肖当内阁到达拉第内阁中期).(4),绥靖政策破产期,希特勒德国闪击波兰而法国进行"静坐战"到法国败亡(1939—1940).具体的讲,这一时期可以划分为"静坐战期"(1939年3月15日至1940年5月9日),"第三共和国败亡期"(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2日).
二,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
(一),法国"绥靖政策"的大历史动因:
1,从国际尤其是欧洲体系,格局,秩序三个层面上考察绥靖政策出台的大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由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竞争阶段过渡过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物化为"凡尔赛和约"及其体系,机制,这是根本原因."凡尔赛和约最后定稿是两头落空的东西:既不是铁一般的和约,也不是和解式的和平.它既不是象法国希望的那样足以永远把德国人踩在脚下,也不是宽大得足以使被征服的人安于自己的新处境."二十年代初期,当法国人试图按凡尔赛和约逐字逐句实施时,他们没有从英国人那里得到足够的支持;1924年后,当法国人转而采取和解态度时,却为时已晚,已经不能消除深深埋藏在德国人心中的愤恨了.因为"强加给德国的赔款"对德国来讲"是既不公平又不可能征集到手的","而企图说明赔款合理的'战争罪责'那段话则从根本上歪曲了这场冲突(一战)的根本原因······关于赔款的条文说明这些条约作为一个整体的极大的错误:它忽视了解决方案的经济方面,几乎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民族问题和领土问题上了".这使得一战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异化了的唯意志论,借着特殊国家地理地缘论和希特勒的"民族生存空间"论,在德意志民族的社会土壤中剧速成长开来,德国的复仇之剑毅然的走上了锻造之路.
十九世纪的三大历史主流—科学社会主义,民族独立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二十世纪前期,已经取得重大的历史性突破.最核心的体现是,共产主义政权的出现打乱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苏俄成为历史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资本主义在这个蜕变时期必然的出现了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一系列体系下的格局和秩序危机,以"大萧条"为高峰标志.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已经进入成熟的条约体系社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有封建(封贡)体系因素的存在,德,日独特的帝国主义体制就是最大的特征;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的是制度(机制)体系状态,美国作为新兴的成熟的帝国主义国家很有这种理念和机制需求.老牌的英法,面对三种类型的新生对手,惶惶如丧家之犬,忽忽如惊弓之鸟,只是消极持守,惟恐生变.国联的产生及二战后联合国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这种时代需求性.新生的力量渴求进行利益的再分配,旧有的既得利益所有者顽强反抗,导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和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然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无力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因为他们正站在超强国家和二流大国地位的边缘上,战争将加速他们的衰败.其既得的相对收益要求避免战争,这纯粹是幻想.因为无政府状态下的霍布斯效应必然的使新生的势力,尤其是带有封建残余的渴求"高峰体验"的德日等法西斯势力,不会畏惧于高风陷的,因为风险的背后是广阔的利益.但是幻想落实到外交实践,必然的形成客观的绥靖政策的形成;希特勒德国的战争边缘政策更加刺激了他们的惧战心理,主观上促进了绥靖政策的彻底执行.

❷ 法国的历史文化

国家的诞生
法国的历史是长期以来人民的点滴劳动汇集而成的。法兰西众多的独特之处正是其文化的体现。二千年来各个朝代和他们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印证,最后才形成了今天的现代法国。

史前时期
大约一百万年前,从欧亚大陆迁移来的人类一直来到最后的边界——大西洋边。从此定居下来。萨比安人则最早在公元前四万年到八千年开始出现在这里。许多考古遗迹证明了在法国这片土地上史前就有人类文明存在。

高卢时期
约公元前1200年到前800年,凯尔特人离开他们在西里西亚的家乡,向莱茵河和大西洋之间的这一地区开始入侵。这块土地当时居住着90个不同的部落,被称作高卢人。高卢人在农业和十分发达的手工业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文明。他们发明了收割机、木桶、四轮马车和铁剑。
很快罗马帝国也注意到了这片土地。公元前50年,朱利叶斯·凯撒大帝来到这里,征服了这一地区。高卢-罗马文明定都于里昂,统治了相当长时间,形成了今日法国的最初蓝图。正是这一时期法语开始形成,许多大城市已经有了雏形,道路网也从此初现端倪。

法兰克王国
从五世纪起,来自东方的汉斯、汪达尔、阿拉曼斯、维斯高特、奥斯特洛
高特和法兰克人先后入侵该地区,高卢-罗马人为了抵御入侵而和法兰克部落联合了起来。他们的基地设在巴黎附近地区,也就是令天被称作法兰西岛的地方,这股力量慢慢征服了全国。
法兰克王朝的梅罗文家族和卡洛林家族统治从五世纪延续到十世纪。这一时期,高卢一罗马文化和日耳曼文化逐渐融合。

法兰西王国
在公元768年到814年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他建立了许多学校,促进文化繁荣并召集了许多学者在身边。他的工国划分为郡,郡长(世俗政权)和主教(宗教权威)共同管辖。米斯统领则负责执行帝国法律。
987年,雨果·卡佩,法兰西岛领主,加冕成为国王,而法兰克人的土地(被称作法兰斯)成为法兰西王国。新建立的法兰西王朝想把宗主权施及整个统治领域内。
从11世纪至15世纪,先后有18任国王不断地向封建领主们施加权威,王国得以扩大(吞并了布列塔尼和勃艮第),并夺取了一些英国的领土,例如阿基坦和诺曼底。这几个世纪中突出的特点是宗教热情高涨,文化、经济和城市也得到极大发展。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资产者,他们形成了社会中一个新的阶级。城市也变成了行政单位。
从1226年到1270年间统治法国的国王路易十一十分重视司法,曾经亲自在万森的一棵橡树下主持审判。他一生中建造了许多医院和教堂,参加了两次十字军东征,成为君王中的典范。他后来被尊称为圣路易。
从16世纪到18世纪,十位国王致力于加强国家的权力以及其行政。在抵御东方和南方的敌人入侵的战斗中,他们逐渐建立了国家的自然边界。这其间有三位政治人物尤其值得提起:
-亨利四世结束了国内的天主教与清教徒的宗教战争,把西班牙入侵者逐出了国境。这样,他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此外他还曾试图改善贫苦的法国农民的不幸处境。
-黎塞留,路易十三的宰相。他领导法国抵抗住了奥地利的军事干涉,通过削弱贵族和清教徒的力量加强了主权。他还下令成立了索邦大学并促成了法兰西学院的建立。
-科尔贝,路易十四的首席大臣。他曾尝试统一全国的法制,以及通过建立大制造业和国际贸易公司来促进革新。他曾寄希望于法国的殖民地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

几次历史变迁

1789年的大革命
1789年的国民会议变成了宪政会议。封建权力被废除、公布了人权宣言,建立了议会君主制。
1792年由于外国势力的干涉、君主出逃等事件,君主制被废除,第一共和国宣告成立。自此至1795年,包括罗伯斯庇尔在内的革命者们同时与国外(普鲁士、奥地利、英国、西班牙)和国内(旺代)的反革命势力作着斗争。在政治生活中,革命者们采纳了孟德斯鸠和卢梭提出的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
从1799年至1804年,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将军领导着法国政府,他统治期间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集权制资产阶级国家、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法典(其民法典至令仍然有效)。政府还建立了高中教育体制并改革了大学教育。

拿破仑帝国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他在到1815年的12年统治期间力图建立一个庞大的欧洲帝国。10年间,法国军队在整个欧洲大陆不断与一些强大的联盟较量。曾有一个时期法国疆域急剧扩大。只是到了1815年它的边界才回到1789年的状态。
俄罗斯战役中法国军队的惨重伤亡导致了拿破仑的下台和被放逐。他后来曾再次统治法国,但仅一百天后,他就因为滑铁卢战役失败而再次退位。

君主制复辟
1815至1830年间的两任国王都想要在复辟的旧君主制下维持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期间的一些进步措施。法兰西王国的殖民帝国在北非继续扩张。
法国的最后一任国王:路易斯-菲力浦被加以封号“法国人之王”。1830至1848年间出现了贸易商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开始,社会主义和联邦主义运动也开始兴起。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最终将法国引向了 1848年大革命,导致了君主制的最后崩溃。

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
普选制、新闻自由和对劳动者阶层起义的恐惧给了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一个机会当上了法国总统。在经过一段独裁式的总统统治时期后,路易拿破仑通过公民投票和政变方式当上了皇帝,号称拿破仑三世。他的政府倡导激进的经济改革政策,推行大量目的在于重建国家资本的重要经济计划。第二帝国以工业扩张为其特征。就在政府向议会制政体变化之时,法德战争爆发了(1870年)。法国在苏丹的失败导致了第二帝国的覆灭。

第三共和国
1871年成立了共和国并建立了国防政府。法国战败,在与德国签订的和约中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同年发生了着名的巴黎公社起义,但起义被血腥地镇压了。
共和国的议会制政体在1871年至1914年间建立了有关公共自由的一系列重大法律,证明了其本身的价值。儒勒法里总理(186年至1885年在任)对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确立发挥了重大影响,他对非教会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制度的建立也有重大贡献。
法国在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继续扩张,但与此同时社会动荡和宗教与学校之间的纷争(政教分离)动摇着社会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使法国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劳动力。1917年12月是战争的转折点,乔治·克雷孟梭带领法国及协约国一起取得了胜利,德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重归法国。
在战后重建不久,法国就象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被1929年大危机严重打击。广泛的罢工和左翼联盟给法国带来了1936年的人民阵线政府,这届政府在国家计划中设定了建立基本社会法律的义务。
在法国的四周,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以及西班牙内战都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随着着名的所谓“奇怪战争”的结束,1940年法国宣布了休战,法国成为德军占领区。法国经济处于不稳定中。整个国家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与占领国合作的维希政府,另一方是以伦敦为基地的“自由法国”流亡政府及抵抗运动。经过五年的战争,法国在1944年被盟军解放。

第四共和国
1940年6月18日夏尔·戴高乐发表了广播讲话后,被公认为法国抵抗运动的领袖和象征。他在1944年至1946年间任政府首脑,建立了法国社会保障体系并给予妇女选举权。可是,由于议会制政体不能清楚地提供政治方向而导致了政府改组,第四共和国被动摇了。1945年至1958年的这段时期法国一直忙于重建国家发展经济。不断尖锐化的非殖民化问题(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战争)意味着虚弱行政权的结束。

第五共和国
1958年,夏尔·戴高乐将军重登历史舞台。他设计并建立了加强行政权的第五共和国体制。即建立了人民普选总统制。法国从此走向一个现代化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时期。1968年5月的学生运动和社会骚乱反映了年轻一代的不安情绪、社会的缺乏秩序以及国家的过度集权,戴高乐将军因此被迫辞职。然而右翼政府仍把持着政权。乔治·蓬皮杜任总统直至1974年去世。他的继任者瓦雷里·吉斯卡尔·德斯坦任满了七年,但在1981年被第五共和国第一位左翼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击败。密特朗1988年竞选连任成功。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法国政坛的特点就是左翼和右翼政府轮流执政。

统一的欧洲市场开始建立
1993年12月1日,欧洲联盟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基础上诞生。

雅克·希拉克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995年5月,雅克·希拉克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997年4月21日国民议会被解散。5月25日和6月1日,进行提前选举。地方选举则在3月已经进行。这一选举的结果产生了左翼和右翼的“并存”。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在过去的数三十年里,法国建立了一套稳定的制度。在1958年戴高乐将军任总统期间通过全民公决方式确立的第五共和国宪法保证了政治体制的良好运作。法国是统一的、民主的、世俗的社会主义共和制国家。其公民不论出身,种族或宗教信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现代法国民主制度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留下的遗产。其原则以1791年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为基础,今天已经成为宪法的引言部分。

法国的铭言是“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国旗是三色竖条组成的三色旗:蓝、白、红。
法国国歌是马赛曲。
法国国庆是7月14日,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

国家制度
行政权
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以普选制选举产生,任期七年。总统颁布法律并有权提出议案要求国家公民投票表决。他还有权在与总理,国民议会议长和参议院议长谈话后宣布解散国民议会。
总统任命总理,并任命由总理提名的政府成员。
政府应答复国民议会的质询。
立法权
议会由两院组成:国民议会,由五年一次普选产生;参议院,议员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席位。
议会投票表决决定法律的通过与否,批准国际条约以及行使由共和国总统授以宪法修改权。
司法权
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
473个初审法院和186个大审法院负责执行法律。上诉法院有35个。终审法院负责判断法律是否被正确地执行。刑事犯罪由法官和陪审团组成的重罪法院审理。
在行政司法领域有行政法院和国家最高行政法院。审计法院负责审核公共开支情况。

宪法规定的其他组织
-宪法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共和国总统、国民议会议长和参议院议长分别任命。宪法委员会的职能是监督选举和审查法律的合宪性。
-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其成员是各种不同社会阶层(工会、商人、各种协会)的代表或政府指定的具特定资格者。在议案、法令或有关计划具有经济和社会性质时,要咨询经济和社会委员会的意见。
-最高行政法院:行政方面的最高权威。政府在起草议案和实施法令前必须征询其意见。
-最高司法官委员会:由司法官和特定资格者组成。委员会由共和国总统和司法部长分别任主席和副主席。由它对高级司法官的任命提名,同时也负责司法官的纪律处分。
-共和国司法法院:以前被称作高等司法法院,由十五名法官组成,他们或是议会成员(12名是国民议会议员),或是司法官(3人)。法院负责审理政府成员所做的、被认为是有刑事犯罪性质的职务行为。任何个人一旦认为自己被政府成员的犯罪或违法行为所损害,就可以向一个专门申诉委员会起诉。

行政管理
大区
法国被分成21个大区以及科西嘉岛。大区由地区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其成员通过普选产生。 省
法国大陆有96个省,此外还有四个海外省:瓜特罗普岛、马堤尼克岛、留尼旺岛和南美的法属圭亚那,海外领地还有玻利尼西亚、新卡勒陀利亚、马约特岛、圣皮埃尔和马可隆、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特尔·阿特里、科格伦群岛,克罗塞和圣保罗岛。
省由总委员会管理,其主席和成员通过普选产生。省长是中央政府派到地方的代表。省被分为区(包括海外省在内共339个),小区(3,995个)和市(36,560个)。
市政
市政管理由市长在市政委员会协助下负责,市政委员会成员通过普选产生。

竞争性的经济体制
1945—1961
尽管法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她在战争结束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人口只有四千万(与1900年相同),工业生产总值只有战前的一半。原材料极度缺乏,通货空前膨胀。
首要的三个经济计划是重建基础工业,促进生产和准备国际经济竞争。
1962-1975
这段时期,在国家的督促下经济得到了惊人的持续发展,达到了预期计计划。这一时期法国的经济增长率创下了空前记录(年增长率达5-6%),带来了充分就业、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增长和工资水平的迅速提高。
接下来的经济计划把重点转向了地区经济发展,投资政策和社会组织(改革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全民退休金)。
1976年以来
三次连续的石油危机(197、1979、1980)和持续的世界经济动荡使法国这二十年来一直强调经济的结构调整和现代化,从而导致了高失业率(20年来减少了三百万以上的工作机会)。
政府开支紧缩以及强调减少能耗,发展竞争力强的工业、研究和职业培训赋予法国以新的活力,使其能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欧洲一体化和下个年的来临。

高度多样化的经济体制
法国经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农业(世界第三、欧洲第一大出口国),工业(世界第四、欧洲第二),渔业(欧洲捕捞量第四)。
法国出口贸易名列世界第五,有五家法国公司跻身世界百强。

农业
法国农业是一个现代机械化,高生产率的生产部门。法国的农业生产面积占欧盟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农产品占欧盟产量的23%,其中一半是畜产品(肉、奶、奶酪),其余的是谷物、糖和加工业。

工业
法国工业既包括大量正在重组和自动化的传统工业部门(钢铁、冶金、机械、汽车和纺织工业),也包括一些新的发展中技术工业(食品加工、精密化学、航空航天工业和新型材料)。
法国工业生产在原材料和能源上主要依赖于进口,只有电力是个例外。25%的电力来自于本国的核电厂。

服务业
服务部门(对集体和个人消费者)正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主要的服务部门,如交通、电子通讯、邮政、电力和水在本领域都配备了先进技术(微型电话、高速列车和地铁系统更是享有国际声誉)。法国的旅游业名列欧洲第一,对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有重大意义。事实上,法国在这个“无形出口工业”中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法国如何看待自己
从大小、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上看法国都算不上是个“超级大国“。但法国依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高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她是世界重要经济强国之一,在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四或第五位。她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否决权,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任国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位于巴黎。

从另一些角度来看法国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拉丁国家之一(到2000年全世界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拉丁人后裔)。
-法语国家之一。法语人口在全球共有一亿零五百万。在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区,法语已经被使用了几百年。
-欧洲国家之一。法国和中欧及东欧的许多国家有着良好的政治、贸易和文化交往。在1990—1991年苏联的政治变化后这些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更重要的是,法国的未来与西欧联盟的其他十五个成员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由于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普选产生)的建立,法国人民积极地参与到欧洲政治生活之中去了。

附录1:法国经济数据
GDP:78Y,610亿法郎
人均GDP:134,656法郎
出口值:18,860亿法郎
工业企业:196,600家
农业/食品企业:72,000家
GDP增长率:2.3%(到1996年)
1996年总增长值:农业5.5%;工业和能源25.2%;服务业56.4%
现有就业人口:25,590,000

附录2:法国的特点
尽管法国在地理上和种族上都是多样化的,国家仍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浓厚的文化个性。法国人民对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个性有强烈认同感。
现代法国的基本理念是保卫人权和自由、民主、统一。这些理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附录3:法国的外国人
外国移民在过去四十年中对法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繁荣作出很大贡献。但由于现前的经济危机,移民潮已被官方停止。现在法国有大约不到四百万的外国人(自1995年来占人口总数的6.5%)。自1990年来外国人所占比例大致未变。

❸ 法国历史上有哪些文献

弗朗索瓦.米涅的《法国革命史》,

伯克的《法国革命论》

以及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❹ 有没有法国等级制度的具体史料以及名人平易近人的事迹

我也不知道..可是你这个贴没人气呀....顶顶

法国等级.你要问的是贵族之间的还是平民?

提起法国,我们很自然想到的是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历史建筑的寓意和壮美,想到的是法国人的浪漫和优雅,想到的是法兰西民族对不同文化和信仰的宽广胸襟。但是,如果说起坐落在巴黎拉丁区的先贤祠,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如果要真正认识了解法国,即便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也不可以忽略巴黎的先贤祠。因为,恰恰是这座建筑,向我们展示了法国人的艺术价值观,展示了法兰西民族的精神取向。也就是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法兰西民族生动起来,丰满起来,可爱起来。

按照法国人的解释,这座建筑是供奉伟人的,建筑的大门采用的是古希腊神庙的样式,肃穆典雅而庄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威仪。门楣上镌刻着的“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更加显示出它的尊贵和崇高。

如果仅仅从这些外观上看,它还没有什么特别之外,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有这样的建筑,用来供奉自己民族的英雄。但是,当我们走进它的正殿之后,当我们参观了它的内容以后,我们就不得不惊诧法国人的用心和细腻了。这里供奉的伟人有开国元勋,有共和国的缔造者,但更多的是法兰西民族的作家和艺术家们!

看到有那么多的作家和艺术家被供奉在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法国文学的顶尖人物,以《人间喜剧》笑傲世界文学的巴尔扎克;想到以一部《红与黑》征服世界的斯汤达;还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里没有他们的位置。也就是说,他们在法国人心目中还不是伟人级别的。

那么,什么样的作家、艺术家才可以成为法国人心目中的伟人?

卢梭是最早被供奉在这里的作家。法国人为卢梭选择了非常精美的棺木,棺木的正面有一肩门,门微开着,里面有一只拿着一束花的手伸出来,象征着法国古典主义的巨人卢梭把自由、平等的思想永远带给法兰西。大概只有浪漫的法国人才会想象得出这样的创意。

伏尔泰也很早就被供奉在这里,他同样因其文学作品中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性而受到法国人的尊敬。

以鸿篇巨着《悲惨世界》享誉世界文坛的雨果也被供奉在这里,但是我们看到他棺木前的说明中强调的并不是他的文学巨着,而是他坚决反对拿破仑的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即便回国以后也拒绝特赦的政治思想见地。很显然,在法国人的心目中,一个伟人,不能仅仅是有卓越的艺术建树,更重要的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思想贡献。尽管巴尔扎克和莫泊桑在小说艺术领域的成就登峰造极,但是因为他们的作品缺乏思想启蒙和精神贡献依然没有资格成为民族的伟人。

还有很多我们所熟知的作家、艺术家没有被供奉到这里,但是有很多在艺术上没有多少建树的作家、艺术家却成为这里的主人,没有别的,就是因为他们是思想和精神的巨人。

这让我很容易就联想起我们国内最近关于鲁迅是否是大师的论争。有一个青年学者以《鲁迅:被误读的大师》否定鲁迅,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鲁迅是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学巨星的,但他竟然在这个时候放弃了小说创作”,故尔“鲁迅在文学上是个半成品的大师”。我们不能不惊讶这位青年学者关于大师的标准。按照他的逻辑,鲁迅如果放弃他把文学当做投枪匕首的功用,当做唤醒麻木民众的号角和武器,而是像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徐志摩那样专心自己的小说文章,就能够成为一个大师了。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多一个那样的鲁迅,我们民族不会增加什么光辉,我们文学的殿堂里也不会因而就增加多少分量。相反的是,因为我们有了把文学作为投枪匕首的鲁迅,我们民族精神的大厦里才有了一根顶天立地的擎天巨柱。如果我们也效仿法国人建一个先贤祠的话,最有资格被供奉的是人们一直念念不忘的虽瘦弱但不失铮铮铁骨的鲁迅,而不是那位青年学者心目中的那个鲁迅

❺ 谁能给我法国近代史的简介

1、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

2、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3、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

4、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5、1900~1913年,垄断组织相继出现,银行资本的集中尤为突出,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输出国。普法战争后,法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准备对德复仇,法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孤立地位,1892年与俄国缔结军事同盟、1904年与英国缔结协约,三国协约形成。

(5)近现代法国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扩展阅读: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语:French Republic),简称“法国”(France),是一个本土位于西欧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区。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接壤,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和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

❻ 法国历史的近代历史

参见词条:波旁王朝亨利四世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启蒙运动
1589年8月1日,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因无子嗣,王位由纳瓦尔的亨利四世继承。至此,瓦卢瓦王朝结束,波旁王朝开始。亨利四世即位后,主动结束了困扰法国多年的三十年战争,令法国的经济得以复苏。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了南特敕令,施行宗教宽容政策,令很多信奉基督新教的手工业者留在法国,促进了法国经济的繁荣。但亨利四世的宗教宽容政策,随着他的驾崩而被终止施行。 其后经过主教大臣黎塞留和马扎然的整顿,到路易十四亲政时期,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
路易十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力削弱地方贵族的权力。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同时,路易十四与哈布斯堡家族的长期战争,使法国东部边疆延伸到斯特拉斯堡。
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专制王权日趋衰落。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资产阶级日益感到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愈来愈不相称,他们对关卡制度、行会条例和不公平的征税制度极为不满,特别反对贵族和教士的特权。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启蒙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他们抨击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权,传播科学知识,宣扬民主、自由、平等、理性。法国封建制度陷于严重的危机。
另外,十八世纪法国卷入一连串的战争,1702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54年的七年战争等,到七年战争结束的时候,法国国力大衰,并丧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参见词条:路易十六法国大革命
面对财政危机,愈来愈多的法国百姓被不称职的国王路易十六,以及持续漠不关心的颓废贵族所激怒。这种不满与蓬勃发展中的启蒙思想所结合,助长了激进的情绪,终于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级会议中爆发。革命的头一年,第三等级的革命民众在6月发表了《网球厅宣誓》,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10月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返回巴黎。接下来的几年则由不同的立法会议与右翼的君主制拥护者的斗争所主导。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断头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实际上在法国革命中起到了主导角色,179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与普鲁士、萨丁、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这场战争取得了一个世纪以来法国未曾取得的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领土。
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倒台以后,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到1799年拿破仑上台后才告一段落。
现代社会在法国革命中拉开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大规模战争的出现都是此次革命的标志性产物。在作为近代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所出现的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 参见词条:拿破仑·波拿巴雾月政变反法同盟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
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借助军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取消民主自由,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民法典》,从法律上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对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法国对外发动了一连串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
1805年8月9日,奥地利帝国、英国、沙俄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12月初,法军在拿破仑的指挥下,与俄奥联军在奥斯特里茨村激战,取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决定性胜利。12月27日,拿破仑与奥地利皇帝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正式宣告终结。

1813年欧洲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40万与联军作战,不料在莱比锡战役中被击败,各附庸小邦国乘机起来摆脱法国管治,拿破仑陷入困境。1814年联军向法国进军。3月30日,巴黎沦陷;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继而复辟。然而,拿破仑再次从戒备森严的厄尔巴岛上逃了出来,并在1815年3月20日进占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不久,欧洲各君主国重新调集重兵,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覆没,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病逝。
参见词条:路易十八七月革命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拿破仑帝国破灭后,路易十八复位。而他和他的弟弟查理十世一直致力维护保王党在国会的势力。而一些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政策,亦因被认为倾向于自由主义而被两人废除。这些举动令波旁王朝渐失民心,最终导致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爆发。

在那一年法王查理十世试图推行镇压法令,触发一场叛乱,史称“七月革命”。革命过后,法国国会让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三世以法王路易十三的后代支系第八代孙的身分继承王位,正式称号为“法兰西人的国王”路易-菲利浦。由于他以波旁-奥尔良为姓氏,因此他的七月王朝,亦被成为波旁-奥尔良王朝。
路易·菲利浦采取中间路线,但依然无法解决法国经济持续衰退的问题。1846年的工农业萧条,令他被迫于1848年退位。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自此以后,没有任何一位波旁王室及其分支成员能再次统治法国,而法国波旁王朝而正式落下帷幕。 参见词条: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二帝国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巴黎公社
1848年12月10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总统。1849年5月13日选举立法议会,以保王派和天主教教士为核心的秩序党获多数席位。宪法规定总统不能直接连任,波拿巴要求修改宪法,立法议会多数反对。波拿巴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建立专政体制。1852年12月 2日宣布成立帝国,波拿巴被封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
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进行多次对外战争。法国在 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联合英国、土耳其与撒丁反对俄国,击败俄国后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后又联合意大利反对奥地利,得到萨瓦和尼斯。1860年签订《法英商约》,实行自由贸易。
克里木战争后至18世纪60年代初是第二帝国发展的顶点。但是,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压迫,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共和派加强斗争。第二帝国支持罗马教皇阻挠意大利统一、武装干涉墨西哥以及在普奥战争中支持奥地利等一系列失策,使法国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国内危机和重夺欧陆优势,1870年7月19日法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法军战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 1870年9月4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逼近巴黎的普鲁士军队采取了屈膝投降的态度。1871年2月,同德国(当时普鲁士隶属于德意志的一个邦联国)草签了条约,同意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同时,调集军队,准备解除巴黎人民国民自卫军的武装。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时,被人发现。巴黎人民奋起反击,当晚就占领了城内的战略要地,临时政府总理梯也尔狼狈逃出巴黎,迁往凡尔赛。不久,巴黎公社成立。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战斗非常惨烈,最终以巴黎公社的失败而告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❼ 法国发展史(详细点的)

法国发现的最早人类遗迹大约200万年以前。公元前1000年,凯尔特人在法国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

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7)近现代法国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扩展阅读

法国作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与其的历史根源性有很大关系,法国有着欧洲交通枢纽的优越地理位置,让它能快速的发展变强,但是由于法国的面积并不太美好,又被欧洲其它五大强国包围,所以实力一直很一般。

当欧洲逐渐从罗马崩溃的阴影中走出,当时阿拉伯帝国也在东方崛起,在近东重创拜占庭帝国,沿着北非攻占西班牙,入侵法国。

由于阿拉伯军队在普瓦提埃战役中败给法兰克王国,最终入侵欧洲的核心区的理想没有实现,攻占西班牙已经是阿拉伯帝国对欧洲扩张的极限了。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为欧洲带去沉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欧洲人带来了适合他们的重骑兵技术。

但是当时的重骑兵的昂贵开销,让法兰克帝国难以承受,于是分封土地分摊成本的封建主义在法兰西渐趋流行,以至于封建主之间相互争斗,弱化了中央权威,此时的法国分崩离析,而这种时刻更大的灾难在等待着法国,法国周边的群狼正在等待法国的自相残杀,而后进行吞噬。

法国这个欧洲枢纽的位置早有多人贪慕,这次恰好给了这些国家机会,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在此刻发生了,当一个国家内部分裂外部入侵的时候,往往国家会放弃私仇选择大义法国就是这样,法国的统一也由此开始;

一个叫做勃艮第的态度影响了当时法国的统一,勃垦第是第一个愿意在英法战争中鼎力相助的诸侯,而后更多的诸侯加入进来,一起为法国而战,那一刻法国是统一的,是一心对外的。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重骑兵在英国长弓、火药、防御工事面前极其脆弱,而更强大的军事投入需要中央集权对资源的统一调度,这再一次让法国看到统一的必要性,这次法国的统一势在必行,因为法国人面对的外敌不仅仅是英国人。

由于法国兼具陆地与海洋国家的地缘属性,在维持一支海军抗衡英国人的同时,也要有一支庞大陆军面对来自欧洲大陆的竞争,法国面临的是多线作战,这种情况也迫使着法国政治朝着集权化发展。

阅读全文

与近现代法国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0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3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3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4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6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