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有多少外籍军官

法国有多少外籍军官

发布时间:2022-08-15 11:36:26

㈠ 介绍一下法国的外籍军团

法国外籍军团(法语Legion etrangere,英语French Foreign Legion)是由外国志愿兵组成的陆军正规部队,拥有和法国正规军同样的装备,由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约8000名志愿者组成。创立于1831年,当时为了解决法国国内的外国人犯罪问题,同时补充战争中死伤的法国军队兵员,由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在位1830-1848)下令组建。志愿者加入时可以隐瞒国籍和姓名,假名或改名也可以。因此曾经有很多罪犯加入。

编制
1、法国外籍兵团第1步兵团
2、法国外籍兵团第2外籍步兵团
3、法国外籍兵团第3外籍步兵团
4、法国外籍兵团第1外籍骑兵团
5、法国外籍兵团第4骑兵团
6、法国外籍兵团第2外籍伞兵团
7、法国外籍兵团第1外籍工兵团
8、法国外籍兵团第2外籍工兵团

㈡ 请详细介绍一下法国的外籍雇佣军

法国外籍兵团的华裔士兵:

法国外籍兵团,由于英勇善战而名声远扬。巴黎市政府体育部教练蔡垂彪告诉笔者:“法国外籍兵团创于1831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我的父亲三十年代曾在外籍兵团服役,目前外籍兵团有8000多人,高级军官大部分是法国人,士兵却来自100多个不同的国家。”

外籍兵团每年在巴黎、尼姆、马赛三地设立招兵处,招新兵千人左右,年龄在17—35岁之间,要求新兵没有精神病史和传染病史,但是要经过四个月的体能测试,要适应任何地方的气候。无国籍、无居留证者,服役3年后可取得法居留权,5年后可优先申请加入法籍。

倪阿乐,浙江温州人,小个子,人瘦瘦的,但看上去很成熟。1989年高中毕业,在春暖花开的春天,带着美丽的憧憬,来到世界名城巴黎。但是等待他的却是提心吊胆的日子,每天要没完没了打黑工赚钱还债。在法国度日如年,后来听同乡说外籍兵团收新兵员。阿乐于1989年8月加入外籍兵团,入训4个月后,1990年3月派到中非服役,每个月工资加补贴7600法郎。服役4个月回到法国,休假一个月,10月份派到伊拉克,正值美伊交战“风暴行动”期间。伊拉克的气候干燥,风沙遍地。阿乐是坦克兵,一个连队3个班,一个班1辆坦克3辆汽车;一个班一个帐篷住12个人,三个帐篷连在一块。有时候风沙乍起,整个帐篷被刮到几十米之外,风沙遮目,十几米远看不见人。最难受的是每天二、三次的防毒训练,天上有飞机空袭,地上也有部队演习。戴上防毒面罩穿上防毒衣,胸闷气喘,非常难受。

有一天凌晨之时阿乐站岗,由于天气寒冷,在汽车里避风,大约过了一刻钟左右,下士长出来小便看见了,训了阿乐一顿,说这是在部队,就应该坚守岗位,阿乐低头表示认错。下士长向上尉汇报,说阿乐站岗时间在汽车里睡觉,违反部队纪律,阿乐受到严厉的惩罚。在“茫茫无人烟”的大沙漠里挖长1.5米,宽1米,高1.5米的防空洞。早晨8时开始,中午喝点水吃点面包,一直干到凌晨3时才完工回来休息。他躺在床上望着漫漫天际,睡不着觉,一天之间经过严冬和酷暑,头昏脑胀,想念家乡亲人,他感到委屈。阿乐在部队干了7年,在海外执勤三年半,曾到过中非、伊拉克、吉布提。

王胜钏是温州上都人,长得熊腰虎背,身高一米八,像个关东大汉。1983年入伍,现在已入法籍,说得一口法语。他退役后做过服装业,现在开一家中餐馆“汉城酒家”,生意尚可以。说起当年当兵的情况,王胜钏滔滔不绝:在外籍兵团当兵,就是当雇佣军,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在法国没有其它出路,当兵后可以居留。说起训练,王胜钏口若悬河:训练生活当然是很辛苦,但是也很刺激。有一天半夜突然紧急集合,每个人从梦中跳起来,朦胧中穿好衣服全副武装,排好队跑步出发,谁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去干什么,气喘喘跑到海边,海边有几只小船,大家奉命上船,把船挤得七上八下。由于风浪很大,有的人晕船呕吐,船开了大约15分钟后,突然间轰轰巨响,兵船爆炸了,一时间火光冲天,所有的人都落在水里,大家拼命朝有灯光的地方游去,一直折腾到天亮,才知道原来是场演习。王胜钏当了5年兵,没有打过仗,在黎巴嫩呆过,是干后勤,又在吉布提干了2年。

巴黎的华人中,还有浙江的代锦、林飞、杨振国、陈建武、阿厉等先后去当过兵。服兵役的还有北京人、福建人、上海人、湖南人。到现在为止华裔兵已有40多人复员,他们大多数住在大巴黎地区。

㈢ 法国外籍军团为什么充满了新奇与神秘的色彩

《血殇》是法国外籍军团的队歌,在它的感召下,法国外籍军团就像坚不可摧的岩石,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其实,由外国志愿兵组成的法国外籍军团是法国的陆军正规部队,拥有和正规军同样的装备。目前,没有哪个国家的部队像法国外籍军团那样充满了新奇与神秘的色彩,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五湖四海皆“兄弟”

在这支部队中,84%的士兵是外国人,他们来自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堪称不同种族融合的典范。长期以来,法国一直是个超级大国,吸引了许多试图逃避苦难、改变生活的雇佣兵,他们扛起武器,为法国的历代王朝服役。路易·菲利浦成为法国国王后(史称“七月王朝”),下令重组这些为法国服役的外国人,把他们组成一个单位,而非按国籍划分的团。于是,1831年3月9日,法国外籍军团正式成立。

浴血奋战史

1835年6月,即成立后的第四年,法国外籍军团被转借给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以镇压卡利斯特的武装叛乱。在当时,第一外籍军团包括按照不同的国籍编成的许多连,各连之间的融合和管理极不方便。于是,巴内尔将军下令,将不同国籍的士兵连混编在一起,同时把法语作为下达命令的唯一语言。从此,外籍军团开始融合,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凝聚力。这成为外籍军团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法国外籍军团同时还经常扮演建设者的角色。1843年,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在阿尔及利亚建立起一座新城市——西迪·贝尔·爱博斯。这里后来被认为是法国外籍军团的第一故乡。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外籍军团参加了法国发动的所有对外战争: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和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1859年在意大利和马根塔、索弗利诺的战争,特别是1863年4月30日在卡玫农的法墨之战,在法国外籍军团历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对未来的战争影响深远。

外籍军团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损失重大,于是战争后招募了大量的外国志愿者以补充兵力。此后,外籍军团成为法国进行殖民战争的强有力工具之一(当时法国另一支进行殖民战争的部队是法国海军陆战队),被部署到非洲和印度支那。对于法国政府,外籍军团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由于频频参战,外籍军团官兵面临重大的死亡威胁。摩洛哥的征服者——法国元帅路易·利奥泰在派遣外籍军团奔赴摩洛哥参战时,曾公开宣称外籍军团的角色就是死亡。

法军在入侵摩洛哥的战争中损失很大,4个步兵团基本覆灭,以致后来不得不和外籍军团步兵团进行混编。在摩洛哥进行的多年殖民战争中,外籍军团步兵团和摩洛哥殖民步兵团是法军伤亡最大的两个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籍军团损失约9000人。外籍军团第13外籍准步兵旅(第13团)参加了1940年挪威的纳尔维克战役和1942年北非的比尔哈凯姆战役,而且还在1941年的黎巴嫩战役中与属于维希法国政府的外籍军团第6外籍步兵团发生交火(当时外籍军团分成了两派,一派追随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政府,另一派则追随贝当元帅的维希法国政府)。后来新成立的步兵团和第一骑兵团在战争中为法国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第5步兵团在印度支那成功抵御了日本的大规模攻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印度支那战争中,外籍军团共有约3万人参战。尽管这些士兵中大多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东南亚丛林,外籍军团不但未能重现击败纳粹德军的辉煌历史,反而屡吃败仗。特别是在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外籍军团遭受了建军史上最惨重的失败——共有300多名军官和1万多名士官及士兵阵亡或投降。而在稍后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中,外籍军团取得了一系列战斗胜利,在心理上才逐步消除了越战的失败阴影。最后,尽管他们早在130年前便踏上那块土地,但不得不连同其司令部一起撤离阿尔及利亚。1962年,外籍军团在法国马赛附近的欧巴涅建立了他们的新故乡(司令部),原来在西迪·贝尔·爱博斯的外籍军团战争纪念碑也被转移到这里。

他们参加的战争包括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3年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等。今天,外籍军团的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他们随时准备奔赴法国政府需要的地方。

㈣ 我想加入法国外籍军团,那个兄弟能帮忙介绍下详细的资料

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你可以看一看这篇文章。

法国外籍兵团,一个主要成员是外国志愿者的法国军队,其薪资由法国政府支付。

就规定来说,法国人是不能加入外籍兵团的。但是目前普遍地认知士官兵中约有 40%-50% 的志愿者是法国人,但是他们必须以瑞士、比利时、加拿大...等国籍来加入就是了。至于绝大部份的军官仍然是法国人。

兵团成员在服满一任 (五年) 之后,而且取得优良证明(大部份的成员都可以顺利取得此证明),便可以取得法国居留权或国籍,之后尚可以取得公民权以及工作权。

外籍兵团本身也会帮退伍的成员安置工作,纵使找不到工作,至少也可以领取数年的失业救济金。甚至多年以后,退伍成员仍然可以向兵团请求协助,兵团将会协助他取得工作或是居住的地方。

入伍的新兵必需宣誓效忠兵团,而不是法国。而由兵团的格言 - 兵团是我们的祖国 (Logio Patria Nostra) 也可以看出来兵团成员优先效忠的对象。

许多小说家描述外籍兵团是犯罪者的天堂、失恋、冒险者或是失势贵族用假名服役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如果加入者犯有重罪(例如谋杀),是不会被接受的,甚至直接送交国际刑警组织。(虽然你可以用匿名来加入外籍兵团,但是不要怀疑他们的能力,在两个星期的调查过程中,他们将会比你还了解自己)

外籍兵团,从 1831 年 3 月 10 日成军以来,就是一支具有高度纪律,而且几乎一直在作战的专业陆军部队。而 1830年以后欧洲每场主要战役的胜利都再再提升了兵团成员的身份和地位。

由于外籍兵团对成员的资料保密(现在虽然提供查询管道,但是手续繁复而且找到的机会微乎其微),成员加入前的身份为何无从得知。(或许上述的人也有吧!)

这些穿着传统白色平顶帽,看起来就像是非常专业的欧洲军人,宁愿为兵团而战,而不愿仅在自己国家的军队站站卫哨。很难理解吧!

由路易腓利 (Louis-Philippe King) 所成立的外籍兵团,最初的目的是协助控制非洲法属殖民地的财产,当时的总部在阿尔及利亚的 Sidi bel Abbes 。在兵团的历史当中,它曾经在西班牙、克里米亚、意大利、墨西哥(在那里协助麦克斯米伦 (Maximilian) 皇帝)、达荷美共和国、摩洛哥、叙利亚、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乍得、萨伊、波斯湾、以及其它许多地方出现过。它也曾经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首都出现过,虽然在和平时期时这是被禁止的。

1961 年,兵团中的第一空降团(1er REP)协助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份子对抗法国,虽然该军团有其光荣的战史,但最后还是解散了。1962 年,随着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大部份的军团 (1 RE, 1 REC, 2 REI, 2 REP, 4 RE, 及 6 REG) 迁回法国南方。目前兵团总部 (1 RE) 座落于近马赛的 Aubagne。

今天,许多加入兵团的人来自东欧及法国,只有非常少数的人来自北欧及美国(美国法律禁止人民加入外籍兵团,但是...)。每年约有一万人来自世界每个角落试着加入外籍兵团,但大约只有 1500 人被接受。其中又有许多人在合约期满前离开(更精确地说,在前六个月离开。因为超过六个月之后就不能反悔了)。一些志愿者以为只要几个星期就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军人,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要成为一个好的战士必须经历艰苦、无趣还有诸多不愉快,类似这种的训练会花掉你大部份的时间。当你第一次成为兵团成员,在 Aubagne 等待甄选时,你就会知道要成为一位专业军人要做多少无聊的工作,例如洗盘子、割草等等。甚至在这个时候,还是有少数人体认到这不是他们所期待的生活,而回家去了。

兵团荣誉信条

兵团成员:你以身为一位忠诚效命法国的自愿者引以为傲。

每位兵团成员都是你的手足,不论国籍、种族及教义。你将展现出一家人永远结合在一起、坚定且直接的团结。

尊崇兵团的传统,尊敬你的长官。纪律和友谊是力量,勇气和忠诚是美德。

以身为兵团一份子为荣。你的穿着,毫无缺点;你的言行,虽谦尤尊;你的居室,永保整洁。

身为精英战士,你必须接受严厉的训练;保养武器如同它是你最珍贵的财产;永远保持身体在最佳状况。

赋予给你的任务如同圣旨,你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将它完成。

战斗中:作战时无七情六欲。尊重战败的敌人。不管受伤或是死亡都绝不放弃。在任何情况下决不投降。

历史

成立 (1831 年 3 月 10 日)

法国外籍兵团于 1831 年 3 月 10 日由法国国王路易.腓利签署成立。当时他的王位汲汲可危,为了维持王位,外籍兵团很轻易地就成立了。

兵团中的军官是由拿破仑大军徵调过来,而士兵则是从义大利、西班牙、瑞士、以及其它欧洲国家所招幕来的。这里面也有一些是为了逃避警方追捕的法国人。

Sebastopol (1853-1856)

Camerone (1863)

兵团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日子。65 名兵团成员奋勇对抗 2,000 名墨军的壮烈行动。

墨西哥 (1863-1867)

之后兵团在墨西哥继续战了四年才奉命回法国处理更艰难的任务。这时的墨军已经被美军所击退,而且获胜的机会微乎其微。此外,这时的法国的安全受到威胁,而境内安全远比外国土地来得重要。

无论如何,这段时期外籍兵团把名号给打响了,也因此确保它的继续存在。如果没有墨西哥的这些战役,也许今天就没有外籍兵团了。

Tonkin (1883)

马达加斯加 (1895)

在一场马达加斯加女王和法国共和的冲突之后,一支远徵队伍被派去达和美共和国,接着前往马达加斯加。兵团登陆之后便立即开路往目标迈进 — 距离 400 公里一个叫 Tananarive 的地方。他们且战且走,花了叁个半月之后到达了目的地。敌军投降了,兵团不战而胜。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印度支那 (1940-1954)

阿尔及利亚 (1953-1961)

Kolwezi (1978)

黎巴嫩 (1982-1983)

波湾战争 (1991)

摩加迪沙 (索马利亚首都) 和波斯尼亚 (1992-1996)

法国外籍兵团曾经打胜过什麽战役吗?还是像奠边府的那种战役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呢?

嗯,外籍兵团是打胜过一些战役,虽然他们好像常常打输。这绝大部份是因为政客以及在后方的指挥官造成的,而不是兵团成员的错。

奠边府之役,代表法国统治印度支那的结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西元 1953 年,由胡志明所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Viet-Nam Doc-Latinap Dong-Minh League)为了独立而向法国宣战。他们开始先佯攻寮国(当时也在法国统治之下),因此位于河内的兵团指挥官便决定要在往寮国的补给途径上建立据点以阻挡越军。

这个计划是将数以千计的兵团成员行军至位于寮国边境的奠边府。由于这个村落距离首都河内约有 600 公里,因此要使这些据点(兵团每隔数哩便建立据点)受到补给的话,空运补给是必要的。

指挥官不顾低阶军官的忠告,可是 600 公里的路程,再加上雨季的开始,奠边府实在是太远以致于无法有效地做空中补给。更糟的是随行的军官竟然决定在山谷中建立据点,他们认为越军没有火炮的能力从山上攻击,也因此他们没有建立可以抵挡子弹的地下碉堡。

他们错了。

越军攻过来了,而且在一开始就把野战机场给干掉了。从山上越军可以洞悉法军的一举一动,然后悠哉地射击法军。但是法军抬起头来,除了浓密的树林之外什麽也看不到。法国空军试着空投补给,但大多数都落到越军的手上。虽然一万五千名兵团士兵奋勇作战,但是数周之后,他们剩下不到叁千人,外籍兵团被彻底击溃。 根据 Douglas Porch "The French Foreign Legion" 一书的说法,简单地说,外籍兵团从 1831 年成立以来,大部份的任务便是把外国的乌合之众赶出国外。(这句话的翻译尚在求证)

另一个浪费兵团成员的典型例子就是在 1860 年,法国为了想要在拉丁美洲建立根据地,派遗一万名兵团成员去墨西哥去支持麦克斯米伦大公爵(Maximillian)当皇帝。一个由法国人建立的王朝,再加一个奥地利人当皇帝,惊讶吧!

就和在越南一样,兵团成员奋战不懈,但是他们最后还是被游击战和上头愚蠢的决定给累坏了。(而且还是有不少人逃亡,不是为墨西哥打仗就是逃到邻近的美国) 1870 年代,外籍兵团挣得一个不错的恶名 — 在法国内战中期,兵团协助屠杀了约两万五千名反抗法国政府的法国人。

虽然如此,靠着兵团成员来维系境外安全,外籍兵团终于使法国成为一个从北非到印度支那的环球帝国。

当 1960 年法军从阿尔及利亚撤军时,第一空降团完全叛离并协助反抗法国政府,不过,嗯,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㈤ 法国外籍兵团有多少中国人

华人参加法国外籍军团 ,据统计,目前仍有200多名华人在该军团服 役,而全法外籍军团退伍华人则有560人左右。外籍军团对中国兵的普遍看法是:特能吃苦,纪律性强,成绩优异。据悉,华人在法国外籍军团当坦克兵的不少, 那是因为他们在军事考核中名列前茅而获得的特权。
法国外籍军团有“抱团”的传统,全世界目前有172个外籍军团战友会。这些战友会大 多以地名命名,如“法国外籍军团巴黎战友会”,唯有“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以“华人”两字命名。
华人战友会得到承认说明法国军方认可华人士兵对法国的贡献,同时也说明华人在法国外籍军团是受人尊敬的。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二十多名华人士兵从伊拉克归来,个个光头,出现在巴黎街头,吸引了无数眼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对他们进行了报道。不久就在巴黎华人青年中再次掀起当兵热潮,几乎每天都有人去征兵站报名。
据统计,自胡永多迄今已有八百多名华人在外籍兵团经受考验。籍贯也已经由早期的温州人扩到各个地区的人,一般兵种有伞兵、工兵和装甲兵等。
1995年,由于一位华人战友患癌症去世,身后留下两个不满三岁的小孩,战友胡永多;胡立靠、胡立平、余三明、杨卫国等26为已经退伍的战友帮助料理后事。他们动起了成立战友会,以方便战友之间组织联谊活动和互相帮助的念头,于是向外籍兵团老兵协会总会提出申请。
不料协会成立的过程却充满曲折。根据法国政坛对种族主义的避讳,老兵协会总会不希望在军队内部出现单一民族的协会。 经过反复交涉,担任总会常委的胡永多联合他的老朋友、前北约总司令、四星上将伊万·德·凯赫码本,一起说服其他23名总会常委,终于同意了华人退伍兵成立协会。协会的中文全称“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印在法国国旗上作为会旗,中间是外籍兵团统一的标志。会址位于巴黎北郊的欧拜赫维里耶市,华人聚集地。
战友2004年在中国驻法大使馆登记,也才开始作为社团参加华人社会的一系列庆祝活动,踏入主流。华人战友会是外籍兵团的第一个成立的战友会,此后韩国效仿。反倒是前苏联、东欧那些国家,人数很多,却始终没有自己的组织。他 们参军,就是为了养家糊口,退役后,通常都回国了。这也是华人退伍军人与其他一些国家退伍军人的区别。
2009年3月1日,法国外籍兵团退伍华人战友会在举行第四届会长团就职典礼,500多位中法各界人士出席。新任会长陈建在就职演说中表示,战友会是友谊的桥梁,是团结的纽带,“战友情更使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曾经都是军人,相同的经历使我 们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诠释。”陈建还说,接过这一面旗,成为新一任会长,深感责任重大,“我相信,只有尽我所能,用满腔的热情,才能胜任这一新的岗 位,并带领新一届常委会,秉承战友会‘团结、互助、融入’的宗旨,将战友会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许建工参赞在致辞中,代表中国驻法使馆向新一届 会长团就职表示祝贺,并赞扬华人战友会展示出旅法华人为法国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他说,目前在法国外籍兵团中还有400多位现役军人,他们和退伍华人战友一 样,是用自己的生命服务于法国,成为中法两国人民交往的一个生动体现。许建工参赞希望华人战友会为中法两国人民的友好、为华人进一步融入法国社会做出更大 贡献。
另外,会里还建立了中文学校,突出小班教学。学生数量不多,但是会长团教育组对教育质量要求很高。学生大多是战友的孩子,在中文班里按照国家侨务办公室发的教材,从拼音开始学起。这个中文学校不止是让孩子们学习了知识,也是给战友们的下一代一个互相认识,交朋友的机会。

二.加强融入
战友会和巴黎众多侨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又有一些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在于,侨团成员都热心于法国桥界各项事务,旨在为中法政商搭建桥梁。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战友会是以俱乐部的形式聚集了其成员,并且在融入法国社会方面一直做得很好。比如每年4月份的CAMERONE(军团的节日),都会派战友南下参加,会里也会组织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会里的成员由于都来自外籍兵团,在法国主流社会已经生活战斗过一段时间,和部队现役军官和战士来往也比较频繁。
在每年部队组织的活动中,我会成员都被邀参加。
三.服务社会
2008年,外籍兵团要建一个博物馆,资金主要是自己筹集,华人战友会捐出了5万欧元,这是所有战友分会里捐得最多的。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外籍兵团华人战友会也在两个小时之内通过电话等形式募捐5万欧元,还在法国侨学界举行的支持北京奥运会万人集会上,出动了四十多名华人士兵,维持治安。
最近在7月份,华人在役战友王凤佳不幸遇车祸身亡。战友会在得到通知以后马上成立了治丧委员会,接待王凤佳的家属,并陪同南下到他所在的部队参加追悼会。在此过程中,治丧委员会还在会里设了捐款箱,在两天时间内筹得捐款5千欧元,由会长团成员交给王凤佳的亲人。
自我会迁至华人集中的AUBERVILLIERS市以后,也和本市各侨团商会建立了一定的良好关系。
华人战友会能够成立,说明法国军方认可华人士兵对法国的贡献,对于协会未来的发展,他希望在法国社会的主流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希望搞好下一代的教育,时刻不忘自己永远是中国人。

㈥ 法国外籍兵团

法国外籍兵团(法文:LégionÉtrangère),为法国的正规部队。自1831年组建后法国外籍兵团便参与法国大小战事,拥有相当重要的功绩。

19世纪时兵团主要的工作是保护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不过也参加过普法战争。而在历史超过150年的今天,军团已经成为法国军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军团总共为存在于法国的三个共和、一个帝国服务过,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与其他中小战争,见证征兵制的兴衰,以及法国殖民地帝国的建立与塌坨。

军团成员以招募外籍人士为主,但法国公民仍可以(文书上的)外国人身分加入。外籍人士在服务满五年以后可以申请法国国籍,在确认受到足够同化后便可取得国籍。不愿意放弃原有国籍者,在契约结束后也可以得到法国居留权。

历史1831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战争消耗过大,法国军人伤亡惨重导至舆论抨击的结果,路易·菲利普(之后的法国国王)为了支持这场战争,于是3月10日组建了法国外籍兵团。1831年末首批法国外籍兵团成员登陆阿尔及利亚,此处也成为之后130年法国外籍兵团的中心。之后外籍兵团作为法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转战克里米亚、意大利和墨西哥等战场。

[编辑]墨西哥

卡梅伦战役法国外籍兵团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开始于1863年4月30日的墨西哥战场。当日,一支由62名士兵和3名军官组成的步兵巡逻小队在Danjou上尉(CapitaineDanjou)的带领下巡逻时,受到了将近3个营的墨西哥步兵和骑兵(人数约在800人至1,200人之间)的进攻,并被围困在卡梅伦庄园(HaciendaCamarón)。巡逻队在庄园中抵抗墨西哥军队的进攻,虽然面临着绝望的处境,但是他们依然顽强地战斗,贯彻了战至最后一人的顽强战斗意志。Danjou上尉在庄园的防守作战中受了致命伤,他剩余的部众最后与墨西哥军队展开了刺刀白刃格斗。在墨西哥的最后一波进攻下,剩下的五名士兵又有三人倒下。墨西哥方面要求最后的2个士兵投降,但他们仍坚持墨西哥军队必须保证他们能举着自己的军旗,护送Danjou上尉的遗体平安返回自己的驻地。面对这样的情况,墨西哥方面的指挥官慨叹道:“他们不是人类,是魔鬼”,出于尊敬同意了他们的条件。

Danjou上尉在混战中遗失了的木制义手(他在阿尔及利亚失去一手)在不久之后被还给兵团,现在被放在兵团位于欧巴涅的法国外籍兵团博物馆里,每年兵团庆祝卡梅伦日时都会拿出来展示。

[编辑]普法战争根据法国法律,除非面对国家危机否则兵团不可在法国本土战斗。拿破仑三世在色当会战大败后,新建立的第三共和急需军队来保卫法国。于是在命令下该年10月11日兵团的两个团进入土伦,也是兵团首次在法国本土部署。普法战争后期普军包围巴黎,外籍兵团发动进攻,试着解除普鲁士军队对巴黎的包围。兵团在激战后成功突破普军防线夺回了奥尔良,但最后未能解除对巴黎的封锁。

[编辑]殖民地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期间,外籍兵团在法国的对外殖民扩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参加了在北非(在阿尔及利亚Sidi-Bel-Abbès,他们建立了总部)、马达加斯加和中国的战争。1885年,在印度支那,一个营的外籍兵团参加了中法战争中着名的宣光堡垒防御战(fortressofTuyenQuang)。

[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外籍兵团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斗,包括第二次香槟省战役、索姆河战役、埃纳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等。而兵团也在加里波利之战以及在马其顿前线付出了许多伤亡。在这场战争中,军团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卓着的功勋。

[编辑]战间期1932年,兵团共拥有六个旅团,共30,000名士兵。

第一步兵团-阿尔及利亚与叙利亚

第二、第三及第四步兵团-摩洛哥

第五步兵团-印度支那

第一骑兵团-突尼西亚与摩洛哥

[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外籍兵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扮演的角色就没有一战时重要,但也在中东、北非等战区占有一席之地。例如第13团便参加了加扎拉/哈凯姆水井战役。有趣的是,在二战中兵团曾经分为两派,一方效忠自由法国;另一方则效忠维希政府。而两派更曾于叙利亚短暂交火。最后效忠维希政府的一方也加入了自由法国。而在战后,也有许多前德意志国防军成员选择加入军团。

[编辑]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时期的制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国内反战声浪高涨,征兵制取消后法国只能重用法国外籍兵团。奠边府战役中法军的17个团里就有7个团是来自法国外籍兵团,(当时兵团成员组成的关系)在奠边府的战场上还听得见纳粹德国的军歌。外籍兵团的几个支队曾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时期被派往法属印度支那,其中的一个支队还是当年奠边府战役中法国守军的重要组成力量。在该次战役中法军大败,外籍兵团人员伤亡惨重,损失大半。当时士兵对战争深感绝望,兵团组成了一支志愿救援队,把救援物资通过空投分发到军队营地。

[编辑]阿尔及利亚兵变1958年,阿尔及尔暴动,当时法国阿尔及利亚驻军司令发布宣言:只接受戴高乐出面协调。法国国会被迫授予戴高乐将军全权,制定新宪法。戴高乐接管议会、总理以及政府政权。9月,法国全国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12月,戴高乐当选共和国总统并赦免相关人事。但是因为戴高乐本人的支持阿尔及利亚独立路线,导致第1外籍伞兵团为中心的部队感到不满。发动政变失败的结果,许多军官遭到逮捕外,第1外籍伞兵团也被解散。

[编辑]第一次波斯湾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进攻科威特并予占领。外籍兵团自伊西部登陆,成为第一支反攻伊拉克部队,诱攻伊军;伊拉克参谋本部错判法国外籍兵团是主力部队,派出近100,000兵力全力攻击,殊不知自伊南门户攻击的美军才是攻伊主力,导致美军攻势顺畅,迫使占科伊军恐遭美军切断退路,仓促撤退急逃返伊拉克。

[编辑]组成法国外籍兵团是法国的正式编制部队,在契约期间外籍成员跟法国籍成员拥有同等身分保障,并非日内瓦条约所禁止的佣兵部队。应该说是专门负责志愿加入法国军队的外籍人士之统一处理部门比较符合状况。目前大部份外籍兵团现役军官是法国人,其中约10%为升迁的前任兵团成员。外籍兵团是多国籍人士的成功组合,原籍法国公民者仅占兵团成员比例之25-35%。成员组成比例以欧洲人最高,尤其在1980年代中叶后大量英国人及南斯拉夫人选择加入外籍兵团。

兵团成员可以选择使用假名及法国护照,这点是为了方便来自各国的成员能以新的身份到法国外籍兵团服役;而原本就为法籍者仍适用此规定。服役满一年以后,军团会调整兵员到适合他们的职位。

过去兵团颇能吸引重刑犯及受高薪赏金吸引的职业军人加入,但近年来兵团开始提高加入资格,并开始对申请者做身家调查,并禁止重刑犯加入。

服役满五年可申请成为法国公民,之后可以一年为单位续约。另外外籍兵团士兵因作战重伤即可成为法国公民,这就是法国外籍兵团着名的《“为爱法国流血”法》(françaisparlesangversé)条款。

身着制服的法国外籍军团士兵,他们手中的步枪是FAMAS。[编辑]编制过去,外籍兵团除了在国家危急时期以外并不驻扎在法国本土。在1962年之前,兵团的总部驻扎在阿尔及利亚的西迪·贝勒·阿贝斯(Sidi-Bel-Abbès)。但在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后,因应双方所签条约及就近看管曾经叛变过的部队,政府将兵团指挥中枢搬迁回法国。现在,一些军团的单位部署在科西嘉岛或其他海外属地,而其余的单位部署在法国本土的南部。目前军团总部位于马赛附近东边的小城欧巴涅(Aubagne)。

军团目前拥有九个团:

[编辑]法国本土第1外籍骑兵团(1erREC),驻扎于奥兰治(Orange),机械化骑兵团

主要工作为负责威力侦查。

第1步兵团(1erRE),驻扎于欧巴涅(Aubagne)(外籍兵团总部)

不负责直接战斗

第1外籍工兵团(1erREI),驻扎于Laun

拥有称为DINOPS的水中水上工作专门部队,过去是第6外籍工兵团,但随着第2外籍工兵团的设立而改名。

第2外籍步兵团(2eREI),驻扎于尼姆(Nîmes)

在海外出兵相当频繁的兵团里,算是最常被派至海外的部队。

第2外籍工兵团(2eREG),驻扎于StChristol

基地位于山岳环绕的盆地里。

第4骑兵团(4eRE),驻扎于Castelnaudary(训练营区)

新兵将在此接受包含法语在内的四个月战斗训练。

[编辑]科西嘉岛第2外籍伞兵团(2eREP),驻扎于卡尔维(Calvi)

兵团里的精锐部队,擅长各种特殊战斗,通常活动不公开。

[编辑]法国海外属地第3外籍步兵团(3REI),驻扎在法属圭亚那

擅长丛林战,负责守护太空中心。

马约特特遣队(DLEM),驻扎于马约特(Mayotte)

[编辑]非洲外籍兵团第13团(13DBLE),驻扎于吉布提

[编辑]已解散单位第1外籍伞兵团(1eREP),在阿尔及利亚发动叛变失败,之后遭到解散。

[编辑]部署目前(2007年10月)外籍兵团在圭亚那、中非、马约特、吉布提、波利尼西亚、黎巴嫩、阿富汗、乍得等地均有驻军。

外籍兵团士兵[编辑]待遇刚开始的新兵每个月1043,之后随着年资与阶级调升。另外,兵团成员还可以拥有九个礼拜的带薪休假。

薪资列表(2007年11月25日时状况)阶级服务年数1°RE2°REP3°REI13°DBLE

二等兵10个月1205146014333567

伍长3年1226148014523626

高级伍长10年1303160716003939

士官7年1351164816503929

高级士官10年1779209519454186

士官长17年2007214021804748

高级士官长21年2078242724774818

2°REP包含跳伞加给。

3°REI包含海外省居住补助

13°DBLE包含海外居住补助

㈦ 请详细介绍一下拿破仑的外籍雇佣军的历史

全球最凶悍的雇佣兵集团

综合美国《雇佣兵》杂志、法新社等报道,虽然现代媒体已将“雇佣兵”更名为“独立军事承包商”,但并不意味着这个现象已经消失了。如今雇佣兵集团仍存在于100多个国家内,每年获取的利润高达1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飙至2000亿美元。这里介绍的正是国际市场上名气最大的雇佣兵集团。

法国外籍军团:
军团是我的祖国
从中世纪开始,法国就有使用外籍部队的传统,像波旁王朝的君王们钟爱瑞士卫队,而拿破仑则偏爱波兰枪骑兵。1831年3月1日,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命令成立常备编制的外籍军团,专门征集外国人入伍,从此出现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雇佣兵组织。目前该军团有100多个国籍的士兵,官兵约8000人,他们穿着标准法国陆军制服,但在某些特别配件上显示自己的特殊地位,最着名的配件就是白色高顶军帽。出于成员宗教的考虑,外籍军团特别允许成员保留胡须。
法国外籍军团常年在巴黎、马赛和尼姆等城市设立募兵处,每年招收新兵约1000名,报考人员十分踊跃。法国政府为报名者制订三条最基本的要求,年龄从17岁到40岁,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申报个人情况。符合以上条件你就可以提出申请要求,但之后还要接受一系列调查和筛选,比如犯罪情况调查,传染病调查等等。外籍军团喜欢录用东方人,而不太喜欢黑肤色的人,认为黄种人听话,黑人难管理。据称,只有20%的人有幸通过前几关,赴卡斯特诺德利兵营参加为期4个月的新兵训练。新兵不必对法国宣誓,但是必须对外籍军团宣誓:“军团就是我的祖国。”
外籍军团能够吸引众多国籍的年轻人报考,首先是因为军团作战勇敢,素有“法军敢死队”之称,富有刺激性,不少年轻人都以加入外籍军团而自豪;其次是随着西方社会失业增加,寻找工作越来越难,而在外籍军团服役相对稳定,只要本人愿意,干20年没有问题,满20年后,每月可领到2000法郎的养老金。再者,外籍军团长期驻扎在海外,这期间,既可拿到可观的海外津贴(一等兵每月约2000法郎,上尉军官则在1万法郎以上),又能利用假期到周围国家旅游开开眼界。而对那些想移居到法国的外籍青年来说,除了上述原因外,最大的诱惑力在于加入外籍军团的人,在服役5年后被优先加入法国国籍。
外籍军团现有9个作战团和一些特殊连(侦察连、重炮连、轻装甲兵连等等),每个团的编制都是10个连。其中,常驻于科西嘉的第2外籍伞兵团能够在24小时之内到达世界上任何指定地点,以“随到随战”的能力而知名。而保卫欧洲航天局发射基地的第3外籍步兵团则以“变色龙”着称于世,他们在法属圭亚那的热带雨林里所向无敌。外籍军团还有个非正式格言“自己搞定”,意思是军团每个成员都是精英分子,他们应该有很强的处理问题能力,外籍军团曾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多次野外生存训练比赛,外籍军团士兵的通过率达到95%以上,而大部分美国陆战队员却无法通过。
外籍军团的战史也颇为丰富。1863年4月30日,在墨西哥中部的卡梅隆高地,法国外籍军团的3名军官和62名士兵抵挡了2000名墨西哥士兵的进攻,最后他们战斗到最后一人。外籍军团特意将这一天定为卡梅隆纪念日,每年都被军团分队庆祝。外籍军团长期作战于西班牙、马达加斯加、阿尔及利亚和东南亚等地,是法国殖民作战的先锋,1954年曾在奠边府惨遭越南人重创,7个外籍营被彻底消灭。战后,外籍军团开始改变功能,成为法国快速反应部队,只负责海外领地和领事馆的安全保卫,近年来一般从事非洲及中东地区的维和任务。

西班牙外籍军团:
枪挑人头迎大将
尽管人数和名气比不上法国外籍军团,但西班牙外籍军团在训练和战斗力方面毫不逊色,甚至还超过前者。在西班牙皇家陆军中,外籍军团是一支富于传奇色彩与矛盾历史的单位,西班牙老百姓一边赞美外籍军团在历次战争中表现英勇,连军团之歌《死亡的恋人》对西班牙民众而言也是耳熟能详,但也是这支野蛮军团毁灭掉西班牙的共和政体,使法西斯独裁者佛朗哥统治西班牙长达30多年。
西班牙外籍军团主要招收来自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的摩尔人。1920年刚成立时,它主要对付北非殖民地的里夫部落武装,二者作风异常相似,凶猛好斗且不留俘虏。当年,西班牙陆军总监里维拉将军前往摩洛哥前线视察,兵团在迎接他的时候,每个士兵的枪尖上都挑着一颗里夫武装分子的头颅,里维拉差点晕倒在地。外籍军团在同里夫部落交战中总是冲锋在前,往往承受近乎全军覆没的伤亡,在战事最激烈时,外籍军团一度只剩番号。1922年,外籍军团司令沃龙佐拉中校在率部突围时被击毙,继任的指挥官便是佛朗哥。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佛朗哥靠自己的号召力,将这支西班牙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拉了过来,在德国“秃鹰军团”飞机的运送下,短时间内将外籍军团从北非送到西班牙本土参战。内战期间,外籍军团出现在每场大战役中,担任最危险的前沿穿插部队。内战结束后,佛朗哥大权在握,外籍军团则又到北非殖民地驻防。佛朗哥于1975年死后,政权按他的遗命交还给流亡海外的西班牙王室。西班牙加入北约后,外籍军团的名称改为“西班牙兵团”,但西班牙人仍习惯称它为“外籍军团”。
目前,外国人要加入这支部队,只要前往西班牙当地的警察局或任何一个西班牙驻外使馆,都可以提出申请,外籍军团会安排人员和申请者接洽,并且播放介绍军团的电影供申请者观赏。假如申请者看完电影后还愿意继续,而军团对申请者进行初步评估也认为可以,那么申请者就可以签约加入。
加入外籍军团后,申请者会被送到西班牙南部的隆达,接受非常残酷的训练;过去曾传出有些新兵在受训过程中暴毙,而今这类传闻虽比较少,但并不表示训练过程已趋于“文明”。训练内容,除了基本的战斗技巧外,还包括各式各样的耐力训练,受体罚更是家常便饭。甚至有谣传指外籍军团在演习的时候,用的都是真枪实弹,因此伤亡在所难免。
外籍军团长年背负着“佛朗哥野兽”污名,被西班牙民众憎恶。近年来,随着百姓对佛朗哥当年独裁统治逐渐淡忘,人们也开始重新评价和看待这支西班牙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西班牙加入北约后,外籍军团多次参与国际维和任务,一些军事专家称这是一支纪律严明、专业素质非常高的部队。西班牙年轻人现已不在乎外籍军团过去犯了什幺错,反而视加入军团为莫大的光荣。西班牙自2002年开始将全面实施募兵制,许多军种都在烦恼可能会招收不到足够的兵员,惟独外籍军团没有这样的隐忧,因为外籍军团里所有的战士,从来都是不请自来的。

哥萨克雇佣军
用女人和美元买他们的脑袋

在北高加索的城镇乡村里,到处都有这样的小广告:“漂亮女人和1500美元的赏金并不遥远,只要你能把一颗哥萨克的脑袋送到某某地方。”这些由分裂武装散发的广告充分说明一点,为俄军方和地方强力部门服务的哥萨克雇佣兵已成为他们的克星。
经历了被苏联政府禁锢70年的低潮后,生活在顿河、中亚和远东的哥萨克人再度成为独联体乃至全世界炙手可热的雇佣兵来源。最近10年来,俄境内的哥萨克准军事组织集合起100多万人的有生力量,随时愿为国家政府、商业寡头乃至军火大亨效劳。哥萨克人最突出的优点是他们对武器有天生的热爱以及对使命的忠诚,2000年3月,在车臣剿匪的90名哥萨克伞兵与2500名匪徒激战三天,平均一个空降兵对付20多个非法武装分子,他们与顽匪战斗到最后一刻,只有6人生还,感动了整个俄罗斯。
目前在动荡的车臣境内,当地社会秩序和居民安全基本上靠哥萨克来维持。由于俄军和警察数量的有限,普通居民经常受到武装匪徒和流氓的骚扰,为此哥萨克人自发成立了“车臣哥萨克协会”,参加人只需交纳650卢布的会费就可成为该组织的成员,他们有统一发放的服装和武器。“车臣哥萨克协会”格罗兹尼地区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不久前他们接到来自莫斯科的一份订单,要求向格鲁吉亚冲突地区阿布哈兹共和国派遣一支维和部队,一天之内报名人数就达到了350人。“车臣哥萨克协会”首领与阿布哈兹哥萨克首领就签署了一份合同,其中规定:为了保卫俄罗斯公民和阿布哈兹公民的人身安全,在必要的情况下,哥萨克人将成立一支维和部队,编制为一个骑兵军,下辖三个师。它们分别是:苏胡姆师(下设一个骑兵旅、一个山地团和一个陆战突击团),莫斯科师(下设两个陆战突击团、一个山地团、一个特种兵团和一个物资技术保障团),顿河师(下设一个陆战突击团、一个空降突击团、一个骑兵团和一个物资技术保障团)。这份合同经过了苏胡姆第二公证事务所的公证。合同中规定的部队能否形成真正的武装力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哥萨克人有能力、也有信心组织起一支这样的武装,这是俄罗斯最坚实的雇佣兵基础。谁都不会忘记,在1992-1993年,格鲁吉亚-阿布哈兹爆发第一次冲突时,由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组成的多支特种兵分队自愿前往冲突地区,维护当地俄罗斯人和哥萨克人的安全。
另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普京总统正谋求建立一支以哥萨克人为主体的特种部队,打击俄恐怖主义分子。据悉,普京已亲自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建立哥萨克人的特种部队,维持俄罗斯动乱的南部地区的法律与秩序,打击恐怖主义。根据这项议案,大约有60万名哥萨克人将有条件加入这些部队。这一举措意味着在90年来的冷落后,哥萨克人又重新回到了他们传统的角色,充当俄罗斯边境地区的坚强保卫者。

尼泊尔廓尔喀部队:
刀出鞘,必见血

他们个子不高,但非常凶狠,据说战斗中,他们的牛腿弯刀一旦出鞘就必须见血,这就是尼泊尔特有的雇佣兵——廓尔喀部队。19世纪初,英国入侵尼泊尔,发现廓尔喀人忠诚耐战,于是就招募这些山地民建立一支殖民武装,1857年印度次大陆起义时,要不是廓尔喀联队为英军浴血奋战,英国对南亚的殖民统治就不可能延续到20世纪。在英国人的调教下,来自山区的廓尔喀人心里产生比印度人更高贵的想法,在镇压印度独立运动时也下得了狠手,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中,廓尔喀雇佣兵用机枪向和平示威人群扫射长达一个小时,数以千计的锡克教徒和印度教徒死于非命。
1947年印度独立时,根据英印尼三方《加德满都协定》,印度瓜分了80%的廓尔喀部队,规模达到18个联队(相当于步兵营),成为印军最着名的部队,印军习惯把他们称为“托马”。
据称,廓尔喀人是个反应迟钝、感情冷漠的民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他们成为杰出的士兵,他们在激烈的战斗中仍能泰然处置,极为冷静,但又是猛打猛冲的英雄。虽然廓尔喀人不具有锡克人的那种热忱,但其脾性中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韧性,每当感受到生活中的真正乐趣,廓尔喀人便感到由衷的高兴。与众不同的是,当对生活感到厌倦时,他们没有那种牢骚满腹,吹毛求疵的恶习。当受到挫折或面对艰苦时,他们又若无其事,谈笑如常。
由于廓尔喀士兵大多为生活所迫,世代当兵为业,不少廓尔喀人毫不掩饰地说:“我到印度当兵就是为了钱,别无其它目的”。为保住饭碗,他们一般能逆来顺受,盲目服从,认为“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理所当然。据说,廓尔喀士兵没有命令绝不乱动,即使一天不吃饭,命令他坐着,他也不会离开。他们具有山民的性格,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惹起性子来,就无法控制。一旦发起脾气,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不顾死活地和你拼命。
1999年5月下旬,穆斯林渗透者占领了泰格尔山,他们的防御工事相当完善,战壕连成一体,间隔不远就有一个坚固工事,将整个山脊包围起来,直接威胁印度在克什米尔的统治。为了夺回阵地,印军的一支具有150多年历史的廓尔喀步枪联队从山的侧背向峰顶发起进攻,他们的处境实在艰难,士兵沿着陡峭且毫无掩护的山坡一米一米地向上攀爬巍峨的山峰,在他们周围是呼啸而过的山风,气温低到摄氏零下11度。此外,印度士兵们每人还得背着重达25公斤的行军包,而且在山地严酷的环境中,每背负一公斤的重量,所要付出的体力一般是平时的两倍;另外为了作战需要,士兵们常常把行军包中的食物拿出来而换上相等重量的武器弹药。但是这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游击队干净利落地将攻击部队赶下山来,而且有一次游击队甚至都没有开火,他们仅仅是向山下扔石头,用“滚石战术”就把廓尔喀士兵打得尸横遍野。
但廓尔喀人有着死战不退的传统,在他们的战争辞典中只有“战斗”和“战死”两个词,最后11名擅长攀登的廓尔喀人组成敢死队,在炮兵的掩护下,15天后继续向主峰突击。敢死队匍匐在地面,利用炮击留下的弹坑作为掩蔽所,他们一边躲避,一边灵巧地使用手雷还击敌军的机枪。尽管游击队火力猛烈,敢死队们还是在一米一米地向前挪动,终于接近了敌军阵地,白刃战随即展开。凌晨4时10分,泰格尔山回到印军手中。11名敢死队员用尼泊尔土语报告:“长官,11个廓尔喀人上战场,11个廓尔喀人凯旋归来。”

以色列IZO雇佣兵公司
特种战争的行家
当今世界,以色列雇佣兵数量最多、遍布全球。该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造就了一批最具杀伤力的战斗人员,这些军人的冷酷无情与内心忠诚使他们在全球雇佣兵市场炙手可热。如今,IZO公司是以色列国内最着名的雇佣兵出口机构,他们提供的私人保镖在菲律宾、美国和西非国家相当受欢迎,一些富豪甚至拥有由IZO公司训练的私有军队。拉美军事集团也以聘用IZO公司顾问为一种时尚。此外在刚刚过去的黎以冲突中,IZO公司受命于以色列总参谋部,提供大量雇员从事派遣间谍,识别真主党火箭基地和敌后暗杀等活动,真可谓“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IZO的雇佣兵”。

㈧ 法国外籍军团有中国人吗

有中国人。

法国政府为报名者制定三条基本要求,年龄18至40岁的男性,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申报个人情况。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还要接受诸如身份背景、犯罪情况等一系列调查和筛选。法国政府为报名者制定三条基本要求,年龄18至40岁的男性,持有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申报个人情况。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还要接受诸如身份背景、犯罪情况等一系列调查和筛选。

截至2013年,外籍军团共拥有7699名来自136个国家的官兵,包括413名军官,1741名士官和5545名战士,他们中有法国人、英国人、澳洲人、美国人、巴西人、俄罗斯人、中国人等等,就像是一个联合国军。外籍军团长年在法国本土的巴黎、欧巴涅等地设立2个募兵中心和12个募兵点,每年从全球招收新兵约1000人。

(8)法国有多少外籍军官扩展阅读:

历史

自1830年7月25日的‘七月革命’将法王查理十世赶到英国后,新上台的法王路易·菲利浦的‘七月王朝’政权岌岌可危。1831年,约瑟夫·苏尔特〔Joseph Soult〕元帅为了清除有潜在威胁的‘亡命之徒’〔革命失败国家的难民、拿破仑军队残余力量、仍忠于查理十世的法军〔加入法军的匈牙利暴徒〕提出在法军续列中成立一支正规编制的常备外籍军团。

1831年3月10日,法王 路易·菲利浦正式签属批准成立该部队的文件。1831年末首批法国外籍兵团成员登陆阿尔及利亚,此处也成为之后141年法国外籍兵团的中心。之后外籍兵团作为法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转战克里米亚、意大利和墨西哥等战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法国外籍军团:每年全球招千名新兵 有中国人

㈨ 让敌人感叹不是人类是魔鬼的法国外籍军团,有多强悍

所谓外籍军团,指的是由外国志愿者组成的陆军正规部队,俗称“雇佣兵”。当前,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都以各种形式存在着外籍军团。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法国外籍军团,有多达8000余人,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

法国外籍军团的历史,得追溯到1831年。



法国外籍军团最初允许外国志愿者隐瞒姓名、国籍等资料,因此不少犯过法的人进入了外籍军团。不过,从2000年以来,法国会详细调查每一位志愿者的经历和背景,拒绝有服刑历史的人加入。因此,法国外籍军团不再是犯罪分子的聚集之地。

阅读全文

与法国有多少外籍军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