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卢浮宫被烧
卢浮宫
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这座精美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着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其他着名作品还有:《狄安娜出浴图》、《丑角演员》、《拿破仑一世加冕礼》、《自由之神引导人民》、《编花带的姑娘》等。
卢浮宫在塞纳河的北岸。原来是古堡,在菲力普·奥古斯特统治时,从1190年到1210年修建的城堡的主塔。后来弗郎索瓦一世来到此地,于1564年下令,修建与卢瓦尔合古堡群相似,而又是他喜欢的风格的建筑来替代主塔,并和居赫尔宫联在一起。建成后,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着名的地方。之后,亨利四世,路易十三、十四、十五都曾扩建。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又命令建造了现在的两翼。到拿破仑三世的时候,卢浮宫才算竣工。不过,在1871年,大火烧毁了与卢浮宫相连的居尔赫宫,废墟就成为今天的居尔赫公园
Ⅱ 圆明园的资料,简介!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
建设始于1709年,基本完成于1809年,历时一个世纪。从那时起,嘉庆,道光和咸丰三代人的修复和扩建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以前人们叫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和H春(三轮,总面积347公顷。陆地建筑面积比紫禁城多10000平方米,周边周长约为10公里。
水域面积相当于颐和园。三个花园被墙隔开;前者是万春花园,两个公园并列在后面,左边是圆明园,右边是长春花园。圆明园是一个水上花园,占整个公园的一半以上。有些景观以水命名。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
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2)法国人为什么在博物馆里烧东西扩展阅读:
发展
1、选址造园
17世纪中叶,满族夺取中原政权,建立了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干燥炎热的气候不适应,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宫墙。 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2、建设时期
“圆明园”,这个名字是以康熙皇帝的名字命名的。雍正二年,圆明园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在今年的第一个月,雍正皇帝被内务部派遣到树上,到了热河围场。从那时起,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一般包括向南延伸中轴线,在花园南侧建造宫殿区域。它严格遵循紫禁城的轴对称形式,包括新开张的大宫门,以及左右外部房间和橱柜。各大门的超值房将成为圆明园皇帝的主要建筑群。
原有的花园将扩建到北部,东部和西部,并将建造曲水岛,并将增加展馆。这部分构成了干隆皇帝“十大场景”的主体。第三部分是建设福海建筑群及其周边建筑。扩建后,圆明园占地面积约3000亩。
3、鼎盛时期
干隆皇帝继承后,在圆明园进行了园林景观调整,增设了建筑群。长春花园和H春花园建于圆明园东部和东南部。这三个园林属于圆明园管理部长,称为圆明三元。
在清朝中期,公园内还有一些额外的建筑和改建。公园的主要园林景观是着名的“圆明园四景”,以及紫碧山庄,藻园,若凡之阁,文苑阁等。那时,大约有600座主要的花园建筑物悬挂着斑块,这是古代和现代中国和外国皇家园林的冠冕。
4、火烧圆明园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 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1860年10月7日,英国和法国入侵者进入圆明园之后,他们被皇帝给了法国最罕见的东西,他们藏在法国博物馆里。在法英入侵军队的第二天,这些物品的诱惑再也无法抵挡。官兵聚集在一起抢劫抢夺花园里的金银珍品和文化艺术珍品。
英法侵略者偷走了圆明园的宝藏。因为公园里的家具和帐户已被抢劫,所以永远无法澄清。以下信息或权限可用于管理豹。根据清代的历史资料,圆明园只有441个欧式钟表,当时只展示和放养。抢劫案后,只有一个大钟幸免于难。
之后,被土匪和侵略军“弃路”夺走的部分丢失物品达到了1,197件,这只是花园中物体的千分之一。事实上,英国和法国侵略者窃取和摧毁的大部分物品都是非常宝贵的。
5、整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Ⅲ 中国圆明园烧毁真的令人可惜,在法国巴黎卢浮宫有没有中国圆明园的文物
卢浮宫里基本没有圆明园的文物 当时法国军队在圆明园和中国掠夺的文物大都在枫丹白露和凡尔赛 也有不少私人持有了。
卢浮宫里的中国文物大都是明清代皇帝和法国国王交换所得,清康熙与法路易十四在私下有着密切的书信往来;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朝贡贸易也使得大量中国文物合法地流传海外;另外,你们有没有听到过“丝绸之路”?
此外,卢浮宫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台北的故宫博物院皆有合作,有的时候会合作搞特展,互借文物。
不要看到国外的博物馆有中国文物就说是掠夺过去的,绝大多数被掠夺的文物都归私人所有。
Ⅳ 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着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那一幅
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鉴于达芬奇的知名度,就选《蒙娜丽莎》好了。。。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Ⅳ 法国真的专门建了宫殿,为了存放从发圆明园抢走的文物吗
最近关于圆明园的消息中,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那就是,从当年战火残垣的如园,挖掘出来的几个古莲子,已经在专家的精心培育之下,时隔百年又在圆明园重新绽放了。
然而,“花有重开日”,圆明园却早已“物是人非”。
经过那段屈辱的历史,曾经的瑰宝圆明园已经变成一座废墟,只留几块残害,在荒虚中伫立,提醒人们勿忘国耻。
但法国的导游在介绍这些文物的时候,会直接说明它们是从中国圆明园抢夺过来的,给游客一个比较清晰的历史介绍。
从这点上来看,法国人还是比较尊重历史的,不会像其他抢夺我们宝物的国家一样藏着掖着,死不悔改。
历史上的浩劫已经发生,只期望我们国家能够像那些沉睡了百年再度开放的莲花一样,再一次进入世界强国之列,昂首挺胸地将这些遗失的文物接回家,给它们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Ⅵ 卢浮宫被火烧过,烧的地方是哪里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曾在杜伊勒里宫和卢浮宫内举火,试图将其烧毁(当时公社决定烧毁的还有巴黎市政厅、王宫(Palais Royal)等标志性建筑)。杜伊勒里宫被完全焚毁,卢浮宫的花廊和马尔赞长廊被部分焚毁,但主体建筑幸免。第三共和国时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宫废墟,形成了卢浮宫今日的格局。
========================
卢浮宫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重定向自罗浮宫)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卢浮宫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博物馆(Musée Louvre)是位于法国巴黎的着名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卢浮宫是原法国王宫,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边。卢浮宫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
目录
1 宫殿建筑
2 博物馆
3 着名藏品
4 参见
5 外部链接
[编辑]
宫殿建筑
卡鲁索凯旋门、马尔赞廊与杜伊勒里花园
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御的城堡,边长约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卢浮宫最东端院落的四分之一。当时的卢浮宫堡并不是法国国王的居所,而是被用来存放王室财宝和武器。
14世纪,法王查理五世觉得卢浮宫堡比位于赛纳河当中的城岛(西岱岛)的王宫更适合居住,于是搬迁至此。在他之后的法国国王再度搬出卢浮宫,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为居住在卢浮宫的第二位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筑师皮埃尔·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对其加以改建,于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卢浮宫建筑群最东端的卡利庭院(Cour Carrée)。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亨利二世登基。亨利二世去世后,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集中力量修建杜伊勒里宫及杜伊勒里花园,对卢浮宫的扩建工作再度停止。
波旁王朝开始后,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修建了连接卢浮宫与杜伊勒里宫的大长廊,又称“花廊”(Pavillion de Flore)。路易十四时期曾令建筑师比洛(Claude Pr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对卢浮宫的东立面按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从1624年持续到1654年。
1830年巴黎市民攻打卢浮宫
1682年法国宫廷移往凡尔赛宫后,卢浮宫的扩建再度终止。路易十四曾计划放弃卢浮宫,并将其拆除,但后来改变了主意,让法兰西学院、纹章院、绘画和雕塑学院、以及科学院搬入卢浮宫的空房,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和艺术家被国王邀请住在卢浮宫的一层和大长廊的二楼。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卢浮宫的计划。但由于宫廷开支过大,缺乏足够的金钱来雇佣拆除卢浮宫所需的工人,该宫殿得以幸存。
1789年10月6日,巴黎的民妇集群前往凡尔赛宫,将法王路易十六挟至巴黎城内,安置于杜伊勒里宫,该时期对卢浮宫进行了简单的清理打扫工作。法国大革命期间,卢浮宫被改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拿破仑即位后,开始了对卢浮宫的大规模扩建,建造了面向里沃利林荫路的北翼建筑,并在围合起来的巨大广场中修建了卡鲁索凯旋门(Arc de Triumph Carrousel),作为杜伊勒里宫的正门。拿破仑三世时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农庭院,完成了卢浮宫建筑群。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曾在杜伊勒里宫和卢浮宫内举火,试图将其烧毁(当时公社决定烧毁的还有巴黎市政厅、王宫(Palais Royal)等标志性建筑)。杜伊勒里宫被完全焚毁,卢浮宫的花廊和马尔赞长廊被部分焚毁,但主体建筑幸免。第三共和国时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宫废墟,形成了卢浮宫今日的格局。
[编辑]
博物馆
卢浮宫地下室内的原城堡护城河遗迹
法国国王对艺术品的收集始于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弗朗索瓦一世曾从意大利购买了包括油画蒙娜丽莎在内的大量艺术品。至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王室已经收集了约2000幅油画、150多座雕刻、700多张素描、以及其他大量美术作品。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继续从意大利、佛兰德斯和西班牙购入艺术作品。法国大革命期间的1793年8月10日,共和政府决定将收归国有的王室收藏集中于卢浮宫,并将其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命名为“中央艺术博物馆”。11月8日,博物馆正式开放,展出了587件艺术品。此后共和政府又用从教堂、贵族和地方政府等处没收来的艺术品源源不断地补充博物馆收藏。
拿破仑在征服欧洲各国的同时,将被征服国家的艺术品大量运往法国,送至卢浮宫(此时已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展出,还增加了古罗马和古埃及艺术品展厅。但随着1815年拿破仑的第二次退位和终生放逐,卢浮宫藏品中约有5000多件艺术品被归还给原来所属国。
此后的100多年里,卢浮宫的收藏范围不断扩大,加入了东方(远东)、亚述、古埃及等时代的藏品。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展览空间越来越小。1981年,法国政府决定将卢浮宫建筑群的全部建筑划拨博物馆,并对卢浮宫实施了大规模的整修。由美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位于卢浮宫中央广场“拿破仑庭院”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筑。整修后的卢浮宫于1989年重新开放。其展览区域划分为:
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远东、近东、伊斯兰文物;雕塑;14世纪至17世纪的法国油画;德国、尼德兰和佛兰德斯油画;其他绘画和形象艺术
苏利庭院(Sully Wing):古埃及文物;近东文物;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文物及雕塑
德农庭院(Denon Wing):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雕塑;17世纪至19世纪的法国油画;意大利及西班牙油画
[编辑]
着名藏品
卢浮宫平面图
有翼圣牛,古波斯浮雕
米洛的维纳斯,古希腊雕塑
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古希腊雕塑
垂死的奴隶,古希腊雕塑
蒙娜丽莎,达芬奇
圣母、圣子与圣约翰,拉斐尔
狄安娜出浴图,布歇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
编花带的姑娘,弗美尔
美杜莎之筏,格里柯
掠夺萨宾人妇女,普瓦松
大宫女,安格尔
玛格丽特公主像,委拉克鲁兹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此网络条目的相关多媒体资源:
卢浮宫
[编辑]
参见
杜伊勒里宫
[编辑]
外部链接
卢浮宫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2%E6%B5%AE%E5%AE%AB"
页面分类: 法国博物馆 | 巴黎 | 宫殿
Views
条目
讨论
编辑本页
历史
不转换
简体
繁体
个人工具
用户登录
导航
首页
社区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互助客栈
繁简转换
随机页面
联系我们
资助我们
帮助
搜索
工具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上载文件
特殊页面
可打印版
永久链接
其它语言
Bosanski
Deutsch
English
Esperanto
Espa?ol
Suomi
Fran?ais
?????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语
???
Nederlands
Norsk (bokm?l)
Polski
Português
Roman?
Русский
Simple English
Српски / Srpski
Svenska
本页最后修改于16:29 2005年10月13日。
本站所有的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下发布。(详情参看版权信息)
关于维基网络
免责声明
http://cache..com/c?word=%C2%AC%B8%A1%B9%AC&url=http%3A//zh%2Ewikipedia%2Eorg/wiki/%E7%BD%97%E6%B5%AE%E5%AE%AB&b=0&a=32&user=
Ⅶ 有网友觉得巴黎圣母院被烧是报应,因为法国曾经参加过火烧圆明园,对此问题,你怎么看
因为圆明园有上下五千年的瑰宝!从秦朝到清朝的文物古宝!因为圆明园是无法再重现的万园之园,他占地5000余亩!我没觉得巴黎圣母院烧了有多可惜,但也不反对别人对于被烧的同情!但也不反对那些说烧的好的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比起圆明园,我更痛惜,看完“火烧圆明园”我更痛恨!固然现在不是当时那会,但抢了我们园林里的200万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董现在不是还躺在法国的博物馆里吗!!!若有悔意,圆明园难复了!但属于我们的文物古董不是还在吗!为什么当时的强盗抢过去,现在的文明之都还是要让我们花天价买回来!那些圣母婊们你们没理由抨击说烧了好的人。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或许别国的人有痛惜,有同情,甚至还会捐款!但记住,我们的圆明园就是法国人摧毁的,不是天灾,而是人为的灾祸!
Ⅷ 法国是中国文物流落最集中的地方,卢浮宫有多少中国文物
有三万多件。卢浮宫,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着名的博物馆之一,其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虽然位于法国巴黎,但是却是世界上除了英国之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了。卢浮宫收藏了有三万多件,很大一部分不对外开放。而分馆吉美博物馆收藏了就有一万多件。卢浮宫还收藏了不少中国远古时期的陶器和商朝、周朝的青铜器还有唐宋时期的名画。
后来,日军侵华之后,对于我国的文物也是大肆掠夺,建国后,八十年代,在不法分子的推动下,又一批文物流失海外。而法国卢浮宫作为各大收藏家最为钟爱的博物馆,他们本身对于文物就极为重视,出钱买下来一部分中国文物加以展览也不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又有当初火烧圆明园,自己抢去的做底子,所以卢浮宫里面就会有很多中国文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