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七星诗社由哪些人组成的
16世纪法国诗人团体。以诗人龙沙为中心,由杜·贝雷、巴伊夫、德·蒂亚尔和佩勒蒂耶等诗人组成。1549年,杜·贝雷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之后杜·贝雷在《橄榄集》序言、龙沙在《诗学概论》和《福朗西亚德》两书的龙沙的铜版画像序言中又分别对该派的理论主张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们肯定法语可以同拉丁语一样用来表达高深的学问和思想,主张通过吸收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汇创造新词汇等方法扩大法语词汇,推进法兰西语言的统一和发展,用法语来创作。但是,他们歧视劳动人民的语言。在文学表现形式上,他们主张模仿希腊、罗马诗体文学及意大利十四行诗体,摒弃民间诗歌体裁,反映了他们脱离人民的贵族倾向。与拉伯雷相对立,他们代表了法国人文主义化中的贵族倾向。
⑵ 杜·贝莱的代表七星诗社的主张
在Coqueret的日子里,他学会了意大利语,崇拜彼特拉克(Petrarque)和维吉尔(Virgile)。1549年,杜倍雷发表了有名的宣言《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代表七星诗社的主张。这篇宣言是由诗社的诗人共同商议推杜倍雷执笔撰写的。宣言的要旨如下:认为法兰西民族语言完全可以与希腊、拉丁语言媲美,完全可以用法语写出文学杰作,不过需要设法使法语更加丰富多彩;提倡摹仿希腊拉丁作家,至少在诗歌方面,但不主张单纯地翻译古代作品;在法国流行的各种诗歌体裁不值得保留,应当代之以古代诗歌格律;一个诗人不但要掌握写诗的技巧,而且必须具有受之于天的灵感。同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步作品集《橄榄集》,在这部着作中收编了50首十四行诗;这部诗集是非常杰出的模仿作品,正是《橄榄集》为法国引进了十四行诗。由于身体瘦弱再加上疯狂的创作,杜 贝莱很快就病倒了,在病床上度过了2年的痛苦时光。自那时起,病魔的困扰和对生活的忧虑让他发出了最真诚的和个人化的呐喊。1553年,他的叔父让 贝莱主教被任命为驻罗马大使,他带上了侄子作为自己的秘书,那时正值罗马教皇的宫廷重新成为了欧洲的政治中心。多亏这次出使,杜 贝莱完成了他的一系列重要着作。在罗马期间他有机会欣赏古罗马帝国的遗迹,想象它当年的辉煌与后来的衰落,由此诞生了诗集《罗马怀古》;另一部十四行诗诗集《悔恨集》则描写当代的罗马,是他自己失望和苦闷的真情吐露。在描写罗马教皇的宫廷、习俗、城市和人物的过程中,他高超的讽刺才能得到了完美的体系。
盼望已久的归国使得杜贝来非常失望:法国宫廷内也到处都是同罗马宫廷一样的恶习。尽管《悔恨集》的诗歌质量很高,但他的出版为作者带来的挫折远大于成就感。而杜贝来一生的最后时光是很凄惨的。由于耳聋复发,他再也不能交谈,而只能写作。忧虑、失望再加上衰老的折磨,1560年1月1日晚,在写作一首诗歌的过程中,杜贝来中风而死,年仅37岁。杜贝来被称作是和龙萨齐名的法国诗人。他的主要着作:《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1549)《橄榄集》(1549),一些爱情诗歌,《罗马怀古》(1558)《悔恨集》(1558)等。
⑶ 龙沙的七星诗社主要为什么内容及思想大神们帮帮忙
七星诗社 性质 七星诗社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 成员 由彼埃尔·德·龙沙、卓阿金·杜·贝雷、雷米·贝洛、安东纳·德·巴依夫、朋都士·德·缔亚尔、爱缔安·若岱尔等人文主义作家和他们的老师希腊语文学者若望·多拉共7人组成。他们大都出身上层社会,龙沙和贝雷是他们的领袖。 宣言 由杜·贝雷执笔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1549)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随后龙沙又陆续发表一些文章和着作,进一步阐述他们的理论。他们主张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反对用拉丁语和外国语进行创作,但可以用希腊和拉丁语词汇改造旧字、创造新词等方法来丰富和发展法兰西民族语言。 观点 艺术上他们提出要创造出可以和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民族文学,摒弃民间诗体,主张采用希腊、罗马文学诗体和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忽略了文学的创造性和反映生活真实的任务。七星诗社歧视劳动人民的语言,蔑视民族文学,把文学创作看成是贵族阶级专有的活动。 七星诗社在两方面对法国文学作出了贡献:第一,为法兰西语言的丰富和纯洁作出了贡献;第二,在诗歌理论方面,提出要创造法兰西自己的大型史诗和能语希腊罗马文学媲美的民族文学,在诗歌风格上,提倡自然朴实,反对矫揉造作,要求韵律和谐响亮而富有变化。大力提倡亚历山大诗体,认为它最能代表法国诗歌的特色。
⑷ 七星诗社的基本信息
七星诗社(La Pléiade)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
⑸ 七星诗社由什么组成
七星诗社,16世纪法国诗人团体。以诗人龙沙为中心,由杜·贝雷、巴伊夫、德·蒂亚尔和佩勒蒂耶等诗人组成。1549年,杜·贝雷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之后杜·贝雷在《橄榄集》序言、龙沙在《诗学概论》和《福朗西亚德》两书的序言中又分别对该派的理论主张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⑹ 七星诗社名词解释是什么
七星诗社名词解释如下:
七星诗社是十六世纪中叶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一贵族诗人团体,其成员从未超过七名,因推崇公元前三世纪希腊七诗圣及亚历山大风格而自诩为“七星”。以诗人龙萨和迪·贝雷为中心人物,先后加入者有巴伊夫、德·蒂亚尔、佩勒蒂耶、若代尔、贝洛和多拉等。
1549年,迪·贝雷撰文《保卫和发扬法语》,提出该诗社的宗旨,即以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革新法国诗歌为己任,主张采用向希腊和拉丁语假借词汇、吸收方言、创造新词等途径丰富法国语言,改变其粗陋、贫乏的状况,使其规范化。
创作影响
七星诗社受到柏拉图的某些思想影响(关于诗的灵感学说),直接继承了里昂诗派的传统,反对修辞派的形式主义,强调诗歌的社会意义,注重表现民族爱国主义主题。他们在法国抒情诗的历史上首次描绘了祖国大自然的形象,在爱情诗方面摆脱了对彼特拉克的模仿。
50年代是七星诗社的黄金时代。1562~1594年宗教战争期间,七星诗社的影响显着减弱,有的成员(如龙沙)公开攻击新教。七星诗社后期的创作中孕育了古典主义的某些特点。古典主义理论家马莱伯和布瓦洛公开否定七星诗社,但实际上却发展了这个流派的某些思想。七星诗社也影响到国外,如英国的钖德尼和斯宾塞、德国的奥皮茨等。
⑺ 七星诗社的介绍
七星诗社(La Pléiade)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他们中以龙沙(P.de Ronsard,1524—1585年)和杜贝莱(J. Bellay,1522—1560年)最着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如爱情诗、圣诗、科学诗、宫廷诗、史诗、诗歌评论、喜剧、悲剧、文艺批评和翻译等,他们的诗声望很高,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却是对于法语改革的主张。
⑻ 七星诗社的简介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诗人团体。七星诗社这个名称是在1556年以后不久出现的。诗人龙沙是这个诗社的中心人物。围绕着他的诗人有杜贝莱、巴伊夫、德·蒂亚尔、佩勒蒂耶、若代尔等。后来由于出现缺额,陆续补入贝洛、多拉等人。七星诗社的宗旨在于研究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学,并以此为借鉴,对法国诗歌进行革新。1549年,杜倍雷发表了有名的宣言《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代表七星诗社的主张。这篇宣言是由诗社的诗人共同商议推杜倍雷执笔撰写的。宣言的要旨如下:认为法兰西民族语言完全可以与希腊、拉丁语言媲美,完全可以用法语写出文学杰作,不过需要设法使法语更加丰富多彩;提倡摹仿希腊拉丁作家,至少在诗歌方面,但不主张单纯地翻译古代作品;在法国流行的各种诗歌体裁不值得保留,应当代之以古代诗歌格律;一个诗人不但要掌握写诗的技巧,而且必须具有受之于天的灵感。七星诗社是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影响的一种文学革新运动的产物,它在当时的法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⑼ 七星诗社的主要成员有哪些
七星诗社,16世纪法国诗人团体。以诗人龙沙为中心,由杜·贝雷、巴伊夫、德·蒂亚尔和佩勒蒂耶等诗人组成。1549年,杜·贝雷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之后杜·贝雷在《橄榄集》序言、龙沙在《诗学概论》和《福朗西亚德》两书的序言中又分别对该派的理论主张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龙沙的铜版画像
⑽ 七星诗社有何来历
七星诗社,16世纪法国诗人团体。以诗人龙沙为中心,由杜·贝雷、巴伊夫、德·蒂亚尔和佩勒蒂耶等诗人组成。1549年,杜·贝雷发表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之后杜·贝雷在《橄榄集》序言、龙沙在《诗学概论》和《福朗西亚德》两书的序言中又分别对该派的理论主张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们肯定法语可以同拉丁语一样用来表达高深的学问和思想,主张通过吸收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汇创造新词汇等方法扩大法语词汇,推进法兰西语言的统一和发展,用法语来创作。但是,他们歧视劳动人民的语言。在文学表现形式上,他们主张模仿希腊、罗马诗体文学及意大利十四行诗体,摒弃民间诗歌体裁,反映了他们脱离人民的贵族倾向。与拉伯雷相对立,他们代表了法国人文主义化中的贵族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