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国的氢弹技术是中国给的吗
法国的氢弹技术并不确定是中国给的。
法国的氢弹技术可能来源:
1.是大英帝国帮助。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是法国倡导下成立的,这个市场共同体对于欧洲各国发展经济好处很大,英国人最初不理会,但在60年代中期后看到好处想着加入,但法国因为之前英国和美国不帮助自己发展核技术而愤慨,多次反对英国加入。而在1967年中国人已经爆炸了氢弹但法国的氢弹依然进展很小的情况下,英国人拿出从美国那里引入的氢弹技术作为条件,进行交换加入欧共体。于是1967年到1968年的1年多里面,法国人的氢弹技术飞快发展,在1968年爆炸氢弹。在后来英国人加入了欧共体。
2.苏联的技术帮助。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公开的说法是戴高乐为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和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摆脱美国的控制,其实也是法国人想在美苏之间平衡,就如戴高乐跟勃列日涅夫说的“你们帮助我们抵消美国的压力,我们很高兴,但我们也高兴美国人帮助我们抵消苏联的压力”。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通过和苏联交好获得苏联的氢弹技术。
3.是法国人把自己姿态放低,平等跟中国交往,承认中国,甚至给部分技术中国,获得了中国的于敏构型。
㈡ 于敏构型给法国换回来了什么常规武器
不可能的事情,中国签署了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不可能把核心机密给别人,去换什么东西!
㈢ 关于法国氢弹构形的问题。 众所周知世界上氢弹的构形只有2种。一种是美国的TU构形。另一种是中国的于
美国研制出了TU构型,也就是泰勒构型。英国一直参与美国的核计划,自然也掌握了美国的氢弹技术。苏联是派间谍偷的,当然苏联自己也有一定技术基础,所以也是泰勒构型。
中国这边因为人家技术封锁太厉害,什么靠谱点的资料都搞不到,所以只能自己搞。幸好有于敏这个顶级科学家,自己搞出了于敏构型,并且在1967年爆炸成功。法国也是自己搞,但是走得路线一直不太对。法国1960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比中国早4年,但是法国在1968年才爆炸第一颗氢弹。有资料显示是中国给法国科学家“点拨”了一下。所以现在一般认为法国也是于敏构型。
不过你说法国热核武器小型化技术不如中国这个有待商榷,毕竟法国搞了210次核试验,终究比中国只搞了45次核试验不会差只会强的。当然中国热核武器小型化技术也很厉害,不比美国最顶级的W-88弹头差太多。但是中国主要是RV载具和其他几位差距稍大,近几年基本算是追上来了。
目前从核武器上看,从中国已经公开的资料来比较的话,法国核导弹还是比中国的要强的。法国M51洲际导弹第二批次都是全碳纤维壳体,NEPE高能推进剂,精度极高的联合制导,轻量化的RV载具以及可以搭载10个小型化热核弹头的能力(8000公里射程)。当然中国巨浪2和东风41目前尚未公开,也相信不会比M51差多少的。
㈣ 法国氢弹为什么有于敏构型
归功于十九末世纪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的伟大发现。
氢弹包括初级和次级,初级依靠裂变能量爆发出的x射线,引发次级的聚变反应(可以通俗地比喻为“点火”)。
但是,即使初步了解了构型的大概布置,也只是完整构型设计的第一步——因为这个构型本身是不符合物理直觉的——通俗地说,把次级放在原子弹旁边,应该是原子弹一炸,次级就被“吹”扁,也就难以产生核聚变了。
于敏构型的由来:
完成了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外媒称中国的氢弹构型为“于敏构型”,认为它是与美国提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各自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这种构型至今仍是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机密之一。
已知能够控制核聚变并可以武器化的,只有美国的t-u构型和于敏构型两种,后者在小型化上甚至还要超出前者。
㈤ 当年法国是怎么得到于敏构型的
TU构型就是所谓的原子弹做内起爆器,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辐射压或离子压引爆钚元素。结构特点就是原子弹外面再套一个钚元素壳,俗称大蛋套小蛋。这个构型,最精巧的地方就是辐射内爆的机制,如何收集中心核爆的能量并且传递给外面的钚元素壳是个难点,若果不能彻底地引爆钚壳,就变成了脏弹了,也就是爆炸失败。所以美国的做法是先建造大尺寸的核弹,聚合足够多的辐射压,然后成功引爆后,在一级一级的缩小体积,每缩小一次实验一次,最后缩小到实战能接受的大小。所以爆的第一颗氢蛋蛋,重达65吨,当量1000万吨。不过完全没有实战意义,只有科学意义于敏构型改进了辐射压的传递方式(也可能是离子压),更加高效的利用了一级核爆的能量,具体结构是我国最高机密,完整掌握其技术的人一个手掌都数得出。所以中国第一次爆炸的氢弹只有不到1吨,当量300万吨。
㈥ 隐姓埋名28年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是谁
于敏。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人的t-u构型(苏联偷了美国人的资料,美国人帮助了英国人,英国人指点了法国人),第二种是中国的于敏构型。(法国人得到英国人简单指点造出了氢弹爆炸装置,重几十吨,完全没法实用,后来用民用核技术换了中国部分氢弹技术,才成功弄出来实用氢弹)
㈦ 当年法国是怎么得到于敏构型的
据说是换来了第三代核电站的核心技术,得到于敏构型。核技术、核动力与核武器得以出现,归功于十九末世纪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的伟大发现。
法国的核技术主要是自己研发的,反而是中国的核技术“师承”法国。
钱三强、杨承宗等中国核技术专家都是留学法国回来的科学家。
第一代核武器:原子弹,法国原子弹(1960)比中国(1964)早四年。
第二代核武器:氢弹,法国研制氢弹时得到美国的提示走了捷径,与中国的于敏结构没有联系。英国在这次交易中获得的好处是,得到法国的允许加入共同市场。
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弹,法国是全球第二个拥有中子弹的国家(1980),比中国(1999)早了将近二十年。
㈧ 二战亡国的法国为何能够逆袭
众所周知,二战前期在希特勒闪电战袭击之下,法国不到三个月就被打亡国了,维希政府成为希特勒的提线木偶,曾经的欧陆第一强国助纣为虐,法国的迅速亡国就像我国东四省沦陷一样客观上助涨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也为之后的进一步的全面战争奠定了基础,但就是这样一个本该是二战罪人的国家为什么战后能迅速崛起,不光是经济上,甚至政治上也能入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成为这个星球上几百个国家的前五名。这一切和这个将近两米身高的戴高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㈨ 法国用什么换的于敏构型
法国是用民用核能技术换的于敏构型。只有中国和法国的氢弹构型是于美国不同的,中国使用的是于敏构型,法国则是与中国交换,换得的于敏构型,而这种构型是中国氢弹的最基本的构型设计,是我国院士自主设计的,实现了中国氢弹技术零突破。
于敏构型的特点
于敏院士完成了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外媒称中国的氢弹构型为于敏构型,认为它是与美国提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型各自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这种构型至今仍是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机密之一。
于敏构型是我国两弹元勋于敏院士独创的一种氢弹构型,正是这种氢弹构型使我们在氢弹研制上以世界第一的速度,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由原子弹到氢弹的过程,氢弹包括初级和次级,初级依靠裂变能量爆发出的x射线,引发次级的聚变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