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救援队救外国人的事
2003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地震,救援队首次参加实战救援,为灾区社会稳定、恢复家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6.9级地震,救援队初次登上国际救援舞台,并搜索发现了1名幸存者,扩大了中国在国际救援事务中的影响;
2003 年12月1日新疆昭苏6.1级地震,12月26日伊朗7.0级地震,救援队都及时赶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
2004年
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与海啸灾难一起发生,中国国际救援队两批共70人赴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灾区,实施了为期4周的人道主义紧急救援行动,共医治了1万多名伤病灾民。
2005年
10月8日巴基斯坦7.8级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派出两批90人,赴巴基斯坦重灾区巴拉考特开展了32天的紧急搜救、医疗救治、疫病防治、灾害评估、震后趋势判定等工作,营救出3名幸存者,救治2785名伤病人,还第一次担当了现场国际救援协调人,发挥了重要的救援协调作用。
2006年
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别自治区发生6.4级地震,救援队赴重灾区班图尔开展了历时18天的医疗救治、灾害评估和紧急搜救工作,救援队承担了班图尔灾区近1/4伤员的救治工作,共医治3015名伤员。凭借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出色的工作,救援队成为灾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得到当地政府、民众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有力地配合了中国整体对外援助行动。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开展地震救援的同时,积极发挥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作用,先后参加了青海雪崩、天津蓟县山体滑坡救援行动。
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后,CISAR携带着生命探测仪、液压气垫等专业救援设备和搜索犬于5月13日凌晨,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都江堰的受灾群众面前。他们身着橘红色救援服,后背印着醒目的“CHINA”字样,先后成功救出49名幸存者。
海地地震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海地12日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派出国际救援队赶赴海地参加救援。1月13日晚,中国国际救援队从首都国际机场搭乘飞赴海地执行救援任务。据悉,救援队一行共计68人,由三个分队组成,包括来自国家地震局的10人专家分队等。据了解,救援队随机携带了总价值约1200万元人民币的10余吨救灾物资,其中包括救援、通讯、后勤保障、医疗、食品在内等物资设备和三只搜救犬。
当地时间1月14日凌晨,中国国际救援队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6076包机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抵达海地太子港机场之后,带队的领导就开了一个碰头会,安排了一下下面的工作,同时队员们也开始相互调试设备,准备开始下一步的救援工作。然后,已经有20名的队员,其中7名是国际救援队的队员,4名是医护人员,然后其它的还有公安部,外交部,地震局和一些新闻媒体的成员。另外他们携带了3条搜救犬,直接乘中巴前往联海团总部坍塌的现场,已经开始了现场勘查和初步救援的工作。1月13日的时候,多米尼加的救援队就在上午抵达了海地首都太子港,开始进行救援工作。然后13号的下午,美国、法国、冰岛、波多黎各等国家的救援队也都相继抵达。他们的部分队员已经前往了联海团的总部,开展了救援。目前救援的进展并不是非常的快。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目前在联海团的总部已经救出了21名伤员。目前已经是太子港的深夜,一些国家的救助工作已经暂停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刚刚抵达就已经派出了一个20人的小组去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反应是非常迅速。
2010年4月 玉树地震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14日晚19时55分中国国家救援队共119人,其中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60名搜救队员、武警总医院30名医疗队员及国家地震局相关人员等组成,携带了两台大型救援车、9条搜救犬和流动医院等搜救和医疗设备抵达灾区。在这里他们将要克服高寒、高海拔等多重困难实施救援
Ⅱ 汶川地震来自国外救援队有哪些
有以下来自国外的救援队:
1、日本外务省、海上保安厅派出国际紧急救援队。
2、韩国派出由41人组成的救援队。
3、新加坡救援队。
4、古巴救援队。
5、意大利队医疗队。
6、德国医疗队。
7、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和印尼也先后向四川灾区派出了医疗队。
国际援助:
自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真诚同情和慰问,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捐资7.70亿元人民币;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捐资199.25万元人民币;外国民间团体、企业、各界人士以及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9.39亿元人民币。
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4支境外救援队伍,陆续抵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俄罗斯51人的救援队在绵竹市开展救援。日本两批60人的专业救援队在青川、北川开展救援。韩国47人的救援队、新加坡55人的救援队在什邡市开展辛苦救援、俄罗斯的救援队在彭州开展救援。
Ⅲ 什么叫重量级救援队
重量级救援队是指世界上优秀的、装备齐全的、拥有丰富的救灾经验、国家下属的专业救援队,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俄罗斯等国家下属的专业救援队都是重量级救援队。
Ⅳ 汶川地震时 哪些国家派了救援队
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德国、意大利、古巴、法国、英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
截至5月17日16时,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六支境外救援队伍,已经抵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其中中国香港20人、中国台湾22人、俄罗斯51人的救援队在绵竹市开展救援。日本两批60人的专业救援队在青川、北川开展救援。韩国47人的救援队、新加坡55人的救援队在什邡市开展救援。
Ⅳ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是什么组织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13
Ⅵ 大爆炸过去几天了,哪些国家救援队已经到达黎巴嫩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大爆炸后,法国、俄罗斯、中国、希腊、伊朗、卡塔尔等多国(以及其他一些尚未见报的小国)均派出了救援队前往黎巴嫩参与搜救和医疗援助。
所有当看到法国救援队的到来、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抵达黎巴嫩后,一些早就反对当局的黎巴嫩人,就如同看到了救星一样,一拥而上地就迎了上去,以至于给人一种法国救援队最受关注的感觉。
这不是错觉,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黎巴嫩港口发生爆炸后,法国、俄罗斯、中国、希腊、伊朗、卡塔尔等多国(以及其他一些尚未见报的小国)派出的救援队目前均已抵达黎巴嫩参与救援,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媒体最关注的并非那些正在参与搜救的救援人员,而是戴着口罩四处奔走的法国总统马克龙。
Ⅶ 救援是什么意思
【词语】 救援
【全拼】: 【jiù yuán】
【释义】: 援救。
【例句】
1、救援队竞相前往抢救遇难轮船.
2、 救援者飞奔而来。
3、 他们只好在城外荒山上扎营,等待救援。
4、 救援活动持续了三天。
Ⅷ 汶川地震第一个外国救援队是哪个
日本外务省、海上保安厅派出国际紧急救援队,一行31人于2008年5月15日晚21时30分抵达成都。这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
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8)法国救援队什么梗扩展阅读:
国际援助:
自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了真诚同情和慰问,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捐资7.70亿元人民币;外国驻华外交机构和人员捐资199.25万元人民币;外国民间团体、企业、各界人士以及华侨华人、海外留学生和中资机构等捐资9.39亿元人民币。
来自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4支境外救援队伍,陆续抵达灾区开展救援行动。俄罗斯51人的救援队在绵竹市开展救援。日本两批60人的专业救援队在青川、北川开展救援。韩国47人的救援队、新加坡55人的救援队在什邡市开展辛苦救援、俄罗斯的救援队在彭州开展救援。
Ⅸ 汶川大地震外国救援队每个国家的救援人数和成就
汶川地震国外的援助情况
1、沙特
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
2、印度
500万美元
3、日本
约5亿日元(约480万美元)紧急援助,派遣专业救援队
4、俄罗斯
四批物资,价值400万美元,并派出救援队
5、挪威
2000万克朗(约合400万美元)
6、英国
100万英镑
7、亚洲开发银行
165万美元
8、世界银行
150万美元
9、西班牙
100万欧元
10、爱尔兰
100万欧元
11、美国
50万美元和70万美元物资
12、韩国
约100万美元援助物资、派遣救援队
13、阿尔及利亚
100万美元
14、比利时
65万欧元
15、泰国
80万美元
16、德国
首笔50万欧元
17、老挝
50万美元木材援助
18、新西兰
50万新元(约40万美元)
19、瑞士
40万瑞士法郎(约38万美元)
20、法国
约25万欧元物资
Ⅹ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第一篇: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五(4)班 陆晗星
《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大家一定都看过。它讲述的是一位叫鲁滨孙·克罗索的英国人由于一心想出海,导致不幸流落到一座沓无人烟的荒岛上;他到了岛上怎样定居,怎样安排生活,怎样捕猎,又如何从野人手中救出俘虏,最后怎样获救回归祖国。
人的一生或许要经历许多磨难,但是,我们面对这些困难又该怎样解决?也许,你的爸爸妈妈会替你承担,可假如你是一位贫困山区的孩子,假如你是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没有钱交学费,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在没有父母、亲人、朋友的情况下,该怎样面对?一切的一切,有使你措手不及的,有使你悲痛欲绝的,有令你兴奋的,有令你失望的,无所不有。或许你会痛苦、烦恼、彷徨,但我们不能绝望,要学会自力更生,从失望中燃起新的火苗,只要坚强、努力,一定能战胜困难。就好比鲁滨孙·克罗索,在荒岛上,他一个人凭着坚强的毅力顽强地生活着,与恶劣的环境、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并通过辛勤的劳动开辟新的生活。当然,假如碰到和你一样遭遇的人,我们也要帮助他。人不是一生都幸运的,不是一生都完美的,不是不会犯错误的,但上天对我们是一样公平的,只是我们要去发现、去拼搏、去创造。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奋发向上,克服困难,一路闯关斩将,才能走向人生事业的巅峰!
推荐老师 胡晓红
第二篇: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你能一个人在一座没有人烟、没有基本生活用品、没有住所的孤岛上生活二十七年吗?只靠一艘破烂不堪的废弃船上的一点食物、枪支和弹药等一些根本不够生活一两年的仅有的物品,要是你,你能在岛上生成多少时间?
这一切的故事发生在了《鲁滨孙漂流记》里,主人翁鲁滨孙在一座没有人烟的孤岛上经历了一次传奇般的求生历程:他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他们的船被暴风雨击坏,除了鲁滨孙,其他人全部遇难,他一个人,漂到了一座没有人的岛上,这里几乎没有一切东西,只有大片大片的丛林、沙滩和一些小山,当然,还充满了孤独和无助,鲁滨孙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他没有其他的选择,只有靠智慧和力气,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直到有一天被获救……
坚强的鲁滨孙凭借着自己的力量,造起了房屋,种起了农作物,饲养起了动物,终于完成了他的基本生存条件。但这一切,还是充满了挫折,对于一些遇到的麻烦,鲁滨孙还是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失败后才成功的。比如他仅造一座拥有两层围墙的房子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还有,为了制造一只可以煮汤的锅子,鲁滨孙可是绞尽脑汁,花了不少式工夫,尝试了许多次,也失败了许多次,才试出了制作成功的方法。他要先去采集陶泥,做成锅子的形状,还要烧制,有时烧出的锅子会很容易裂开,有时会很软,有时又会变形……当他终于制成了一只锅子后,他是多么激动,在书中,我可以看见,他发现自己制成了一只能耐火的锅子时,他的快乐真是无可比拟,尽管是他认为很小的一件事……看到这样的片段,我也为鲁滨孙而感到高兴。有时是一件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又是一件关系到生命的大事,无论是大事小事,这都体现了他的聪明才干和不畏挫折、热爱生命的品质,凝聚着他的所有心血,这真不容易啊!
最后,鲁滨孙经过一番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得到了一艘船,结束了二十七年的孤岛生活……
看了这本书后,我认为,我们应该向鲁滨孙那样,有不畏困难、不畏挫折的品质,拥有在绝境中勇于求生的信念,不要在困难面前退缩,要乐观面对困境。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在“温室”里长大,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历过多少挫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倡“挫折教育”,多多的体会遇到挫折的困难感和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
洪逸潇
五(1)班
第三篇: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一个人要取得胜利,需要哪些自身的条件?我将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就是自信、顽强和充分的智慧。这一启示明显地从书中体现了出来。
狂风巨浪夺去了同船伙伴的生命,却又鬼使神差地把一个人从死亡边缘拯救了回来。但是除了那艘破船他一无所有,在这人迹不至,野兽遍布的荒岛上,鲁滨孙以顽强的毅力、充分的智慧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建房屋、开粮田、种葡萄、养山羊、捕海鱼、斗野人……成就了一人独自在荒岛生活的惊人传奇。
“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因此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鲁滨孙是多么自信啊!海上经常出现大风大浪,而且想去冒险的人,要么是无所是事的流浪人,要么就是野心勃勃,想去挖掘宝藏的富人。可是鲁滨孙呢?没有任何奢求。他自信,他勇敢,他能够靠自己。他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最悲惨的人;他凭着自己的自信,去出海——虽然他没有想过他会有一段悲惨的遭遇。
第四篇:
作者:张伟龙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
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
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永不放弃,鲁滨孙奠定了生活的基础。
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
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光砍树就是数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