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怎么发现地球会自转的
1851年1月3日,32岁的法国物理学家傅科证实了地球的自转.傅科用一根长66米的钢丝在屋顶吊着28千克带有铁笔的铁球,观测记录它的转动轨
迹,人们发现钟摆每次摆动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发生旋转,这就地球在围绕地轴旋转.在北半球,钟摆的轨迹是顺时针方向,在巴黎31.8小时一周期,在北极
的观测到傅科摆旋转一周的时间24小时.
傅科不是发现了地球自转,但是能够让人们信服,其原理就是惯性.
2. 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谁发现的
涡流在1851年被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所发现。
傅科(Jean-Bernard-Léon Foucault,1819~1868) 法国物理学家。1819年9月18日生于巴黎,1868年2月11日卒于巴黎。他最着名的发明是显示地球自转的傅科摆。
比如常见的电磁炉,采用涡流感应加热原理,其内部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涡流,使锅具内电子运动产生热能,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相关内容:
傅科最初学医,后转向实验物理。早年跟随法国物理学家A.-H.-L,斐索从事热学和光学测量。1851年,傅科在67米长钢丝下面挂一个重28千克的铁球,组成一个单摆,他利用摆平面的转动证实了地球有自转。演示地球有自转的这种单摆后称为傅科摆。
电磁感应作用在导体内部感生的电流。又称为傅科电流。导体在非匀强磁场中运动,或者导体静止但有着随时间变化的磁场,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出现,都可以造成磁力线与导体的相对切割。
3. 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谁发现发明的
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发现的。
涡流(Eddy Current,又称为傅科电流)现象,在1851年被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所发现。是由于一个移动的磁场与金属导体相交,或是由移动的金属导体与磁场垂直交会所产生。简而言之,就是电磁感应效应所造成。这个动作产生了一个在导体内循环的电流。
当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时,由于电磁感应,附近的另一个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实际上这个线圈附近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作用在导体内部感生的电流。又称为傅科电流。导体在非匀强磁场中运动,或者导体静止但有着随时间变化的磁场,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出现,都可以造成磁力线与导体的相对切割。
按照电磁感应定律,在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驱动电流。这样引起的电流在导体中的分布随着导体的表面形状和磁场的分布而不同,其路径往往有如水中的漩涡,因此称为涡流。
4. 物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谁发明的
题主问的是: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谁发明的?莱昂·傅科所发明的。涡流(EddyCurrent,又称为傅科电流)现象,在1851年被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所发现。是由于一个移动的磁场与金属导体相交,或是由移动的金属导体与磁场垂直交会所产生。简而言之,就是电磁感应效应所造成。这个动作产生了一个在导体内循环的电流。
5. 法国科学家谁研究的博科摆证明了地球在什么
不是博科摆,是傅科摆。
傅科是19世纪法国科学家,他在1851年在巴黎作了一个实验。他用一根长绳做了一个摆,那个摆的摆动平面在沿顺时针缓缓转动。
根据惯性原理,摆动平面应该是固定不动的,摆平面的转动表明地球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所以,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6. 傅科提出了什么观点
傅科提出涡电流理论的观点。涡电流是法国物理学家J.B.L.傅科发现的,所以,也叫做傅科电流。对于大块的良导电体,由于电阻很小,涡电流强度可以很大。
它是这样来描述的:当大块导体放在变化着的磁场中或相对于磁场运动时,在这块导体中也会出现感应电流。由于导体内部处处可以构成回路,任意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都在变化,因此,这种电流在导体内自行闭合,形成涡旋状,故称为涡电流,以“i涡”表示。
涡电流在金属块内流动时,释放出大量的焦耳热。用交流线圈激发交变磁场,使放置在交变磁场中的金属块内产生涡电流而被加热,这叫做感应加热,它是感应电炉所依据的原理,用于加热、熔化及冶炼金属。感应加热的独特优点是无接触,可在真空容器内加热,因而可用于提纯半导体材料等工艺中。
(6)法国科学家傅科发现了什么扩展阅读:
傅科早年学习外科和显微医学,后转向照相术和物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1853年由于光速的测定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并被拿破仑三世委任为巴黎天文台物理学教授。因为他博学多才,有多项发明创造,因此受各国科学界垂青,186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以及柏林科学院、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868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
傅科最初学医,后转向实验物理。早年跟随法国物理学家A.-H.-L,斐索从事热学和光学测量。1851年,傅科在67米长钢丝下面挂一个重28千克的铁球,组成一个单摆,他利用摆平面的转动证实了地球有自转。演示地球有自转的这种单摆后称为傅科摆。他还用陀螺仪证实了地球的自转。1855年,他因上述两项实验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并被任命巴黎皇家天文台物理助理。在物理学其他领域中,他证实了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并测得误差在百分之一以内的光速值。他发现铜盘在强磁场中运动时出现涡流,并对望远镜装置作过改进。
7. 蜗牛是物理学家谁发现的
蜗牛指的是涡电流,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发明的。傅科的一生对物理学有多方面的重要贡献,尤其在力学、光学、电学方面更为突出。他的研究工作偏重于仪器的制备、新实验方法的设计,以及对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8. 电磁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磁感应涡流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谁发现的
电磁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磁感应涡流。涡流是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发现的。
1845~1847年间,傅科和菲佐合作,改进了达盖尔的照相技术,并把它应用于天文摄影;1847年,改进了惠更斯的锥摆钟,而制成了傅科钟,后来用它测定地球的转动;
1848年,发现当日光通过合钠盐的碳弧焰时,在其光谱的钠D线处,出现两条黑线,后来知道,这就是钠的吸收光谱;1852年发明了回转仪,并发现了回转罗盘效应;1855年设计了光度计;
1855年,傅科发现在磁场中的运动圆盘因电磁感应而产生涡电流,被称为“傅科电流”; 1857年创制了“傅科棱镜”,用于偏振光的研究并提出用镀银玻璃反射镜代替金属反射镜;1858年,又设计了反射式望远镜的椭球面镜;1860年发明了定日镜的跟踪系统。
(8)法国科学家傅科发现了什么扩展阅读:
个人生平
傅科最初学医,后转向实验物理。早年跟随法国物理学家A.-H.-L,斐索从事热学和光学测量。1851年,傅科在67米长钢丝下面挂一个重28千克的铁球,组成一个单摆,他利用摆平面的转动证实了地球有自转。演示地球有自转的这种单摆后称为傅科摆。
他还用陀螺仪证实了地球的自转。1855年,他因上述两项实验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并被任命巴黎皇家天文台物理助理。
在物理学其他领域中,他证实了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并测得误差在百分之一以内的光速值。他发现铜盘在强磁场中运动时出现涡流,并对望远镜装置作过改进。
9. 涡流是谁发现的
涡流在1851年被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所发现。
涡流(Eddy Current,又称为傅科电流)现象,在1851年被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所发现。是由于一个移动的磁场与金属导体相交,或是由移动的金属导体与磁场垂直交会所产生。简而言之,就是电磁感应效应所造成。这个动作产生了一个在导体内循环的电流。
简介
当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时,由于电磁感应,附近的另一个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实际上这个线圈附近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果用图表示这样的感应电流,看起来就像水中的旋涡,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涡电流引。
涡流可以应用在,无损检测与监看多种金属制品的结构,如飞机机身与零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的检测等。
在划桨的时候,带起水面的局部漩涡,也是一种类似涡流的情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涡流
10. 法国有一位叫做什么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实验证明了地球的公转
你可能搞错了一点,那位科学家证明的是地球在自转而不是地球在公转。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让·傅科在巴黎国葬院安放了一个钟摆装置,摆的长度为67米,底部的摆锤是重28千克的铁球,在铁球的下方镶嵌了一枚细长的尖针。 当钟摆摆动时,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它将保持固定的摆动方向。如果地球在转动,那么钟摆下方的地面将旋转,而悬在空中的摆具有保持原来摆动方向的趋势,对于观察者来说,钟摆的摆动方向将会相对于地面发生变化。 傅科的演示直接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所以人们称呼实验中的钟摆为“傅科摆”,当时的法国政府还向傅科颁发了荣誉骑士五级勋章,以表彰他的科学贡献。傅科的实验引发了全世界的一股实验热潮,各地的人们纷纷效仿傅科,用长长的钟摆来揭示地球的自转。人们发现,在地球的两极,傅科摆的摆动平面24小时转一圈,而在赤道上,傅科摆没有方向旋转的现象;在两极与赤道之间的区域,傅科摆方向的旋转速度介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