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军服都有哪些种类比如什么礼服,常服。。。
军人穿着的制式服装的通称,是军队的识别标志之一,也是国威、军威和军人仪表的象征。远在 17世纪时,随着正规军队的建立,军服成为军队服装的正式名称。法国军队最先使用了军服的概念,法国也是实现军服式样统一较早的西方国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昌起义时,穿着国民革命军的服装,系红领巾以示区别。从早期的工农红军开始,便有了自己的服装,主要为灰色中山装,戴八角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军服为土黄色,八路军和新四军为灰色,也为中山装,戴直筒圆顶帽,衣领标有军衔。国共内战时期,国军士兵军服颜色仍为士黄色,军官改为大檐帽,系领带配军衔。解放军帽子改为扁平帽,胸前佩带“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的胸章。1950年解放军统一了服装式样,为开襟式,大檐帽,服装颜色陆军为绿色,空军为上绿下蓝,海军单衣为上白下蓝,冬服为全蓝。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军服分为礼服和常服,军官戴大檐帽,男士兵戴船形帽,女士兵戴无檐软帽。1965年取消军衔制后,全军官兵一律改服“六五”式军服,佩带红五角星帽徽、红领章,戴解放帽。1985年夏季起,全军改着“八五”式军服,佩带装饰性肩章,领章上加缀五角星,戴大檐帽。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后,全军统一穿着“八七”式军服。目前,“九七”式新一代军服已在驻港部队试穿。
随着军队建设的发展,军服更着眼于使军人能在各种条件和环境中自如地行动,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保证身体的健康。从制作军服所用材料的质量,军服的结构、样式、颜色以及其他性能等方面,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比,均有了重大的改观。军服的根本作用是适应战争的特殊环境,有利于作战。在炮火硝烟中冲锋,军服必须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在枪林弹雨中冲杀,军服必须具有防弹的特殊功能;在江河湖海中作战,军服要有一定的托浮和防水作用;在现代侦视器材的监控下行动,军服必须具有一定的防侦视“隐身”能力;在核、化、生条件下战斗,军服必须具有防原子辐射、防化学沾染、防细菌侵害等用途。另外,军服还应具有美观、防寒御冷、调温、调湿、调气等功能,以保证人员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作战。所以评价军服的水平,不仅看军服的质量和数量,更必须看军服的防伤害功能,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和是否便于行动等因素。现代军服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礼服、常服和作训服三大类。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七”式军服,具体区分为军常服、军礼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类。美军也将军服划分为常服、礼服和工作服,其中包括:冬、夏季穿着的不同厚度和材料的军眼,在办公室内、参加社交活动和在野外执行任务等不同场合穿着的军服。苏联解体前的军服,包括队列礼服、非队列礼服、节假日礼服,队列常服、非队列常服,野战服,轻便服,工作服等。
② 现代各国军装都不如二战时期德国军服漂亮吗
毫无疑问,毫无争议,二战时的德国军服,前无古者,后无来者,根本无法超越。
你如果是个二战德国的爱好者,爱屋及乌,那么说不好看你接受么?
就我个人的话,我是不认同二战的德军制服比现代制服漂亮的,它毕竟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怀旧式审美罢了,不过是距离产生的美。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得不到什么切实解答的,德国军服漂不漂亮,全是基于个人审美情趣和思想观念产生的观点。
不少人看待二战德国,完全是带着一种朦胧的迷醉去看的,脑子中被纳粹的外包装烧的焦糊一片。这很正常,当年纳粹在制服上的确是颇下了番功夫的,好让更多的民众和青年被忽悠进坑里。
从设计上来说,德军制服确实带有一种浓烈的硬朗风格,传承自普鲁士的传统元素与纳粹不断强调的铁血元素被糅合在一起,在略显古板陈旧的基底之上,又重新焕发出新的冷冽气质。
不过,我们也不要将之吹过头了,服装设计是门科学,多一点少一点影响很大。纳粹服装在裁剪上其实中规中矩,真正提味儿的是那些鹰徽、勋章、武装带和鸡零狗碎配件,将之扒光的话,这些制服不值一提。
比如解放军的军装,基底采用的是很宽松的中山装样式,其实与当年的德国军装差异不是很大,共性很多,但解放军的军装崇尚朴素实用,早年也花不出钱给军人修饰外观。
后来国家发展了,能用在制服上的钱更充裕了,也有了专门的整体设计和包装,对用材用料、视觉传达都上了心,制服马上就来了个大变样。
上图是1984年的三军仪仗队,制服只能说笔挺,纯靠人的气质去压阵。
到了新世纪以后,这画风就越变越不一样了,这身难道还比不得那些纳粹老古董?
俄罗斯也是一样,二战莫斯科保卫战时的苏军是这副德行。
然后变成了这副样子。
仗快打完又变成了这副样子。
冷战时继续变,越来越洋气。
解体以后,俄罗斯虽然不复苏联的盛气,但在外包装上也没有落下。
作战服上,现代军装已经远超纳粹军装,无论是功能还是外观,现代军装都更威武,更美观,在实用中透着时代感。
上图是美82空降师的,这身虎皮不用我科普了吧?
上图是我军在国庆阅兵时的照片,我相信没人会说这身不如二战那些东西吧?
现在的德军也比二战的祖辈显得时髦多了,单论漂亮,德斑怎么可能输呢。
老了的东西就是老了,除非人类一点都没进步。
当年漂亮,现在再穿起来,总觉得怪里怪气,重点与那时审美不一样。
那时能做到最好,也是国力使然,面料考究,精心独到,因而影响巨大,直引得各国多所借鉴,包括当年国军,也是多所参照,当然面料和式样,终竟云泥。
漂亮当然有原因,大致说来三条:
一是做到了量体裁衣,以人来定制(专指军官),当然会合体贴身,可得以体现一种美感,并且贯彻得到位彻底。现在被人戏称为死也要体面的普鲁士穿着,虽为戏言,但不得不说有传统以借其间的。如果说没有美军装的宽松,二战德军装在帅气中倒有不少古板。是思想要求,亦为传统俨然,因是说什么国家什么样的军装,端地不错。
二是设计精心。包括配饰也相当精美,如五粒铜钮扣灿然,勋章大小,比例协调等,与军装能做到点缀作用。此外收腰垫肩的独到,为方便更多的机械操作,上衣下摆更短,尤见做工的独到,暗绿色稳重大方等,总之大有关联。军装发展在二战,常服、礼服、作训服、作战服等,已经应有尽有。
三是面料讲究,冬装以羊毛为主,混以人造纤维;夏装是混纺的棉质材料,那正是属于工业发达国家皮革、毛呢和棉麻的时代,非强大的国力而不可及,何况是一心要称霸世界的德意志法西斯呢,毕竟给他的士兵一套衣服,才能达到鼓舞士气,为其更好卖命的目的。
个人感觉还是二战德军军服好看
德国的军装有一定的 历史 传承,他们是继承了普鲁士军装也有欧洲文明的一部分,德国的军装与整个欧洲的军装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欧洲军装对于当今世界的一些男装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现在很多男装的设计灵感都是来源于德国的军装,可以看出来德国军装的设计在当时有非常大的影响。每年还会出版一些关于定制军装的一些书籍,还对军装制服的样式、版型与尺寸,甚至还包括制作工艺与配件图片做详细的介绍,让一些手艺非常高的裁缝到部队里来为战士们量身定制军装。这些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就是体态要优雅、得体与大方,就算是在战争中,也要保持一种优雅,根据这个理念,德国就将军装也就设计得非常的优雅、得体,所以在二战的时候,从各国的军装来看,只有德国的军装看起来非常漂亮。
德国的好帅
说二句,二战时期的德国军服,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美。就德日美英俄法中尔言,德国军服称世界最美,也具有一定的震摄力。冬装的外罩,将军以呢子大衣为主,军官,士兵以的卡布,凡呢丁布料风衣为主,头戴帽徽的大檐帽和领章,在加上严阵以待,训练素质,铁的纪律,有模有样的德军也是能数得着的。
除了德国的军服,也就所美国军服了。日本的士兵军服很不好看,特别是士兵帽子上的两根飘带就是地狱招魂翻,真是难看极了。论二战时期的军服质量,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的红军军服质量最差。这是有当时的物资贫困,常年内战,又很少外援所决定的。
解放军服
现在就不一样了,论军服,任何国家都是以最好布料做军服,作为国家表现。模样的改革也以最体面,最威严,最方便,大多都把礼仪服,训练作战服分开,以最适宜军队为上策。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服务,在世界上应堪称一二,不论是型态上,仪表上,动作上,再加上训练有素可以说无国可比,无军可赞。以中国 的阅兵仪式上就可体现一切。
不觉得德国军装有多好看,个人觉得二战时期美国军装最好看,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没单独空军服),或者是常服礼服还是作战服。其军装给人一种正义之师的感觉,二战结束后好多国家的军服设计都模仿的美国,包括中国国民党,也仿照美军军服制订了新军装样式,也蛮帅的。现在美军最新式的军装基本还是二战时期的设计,可见其真的很受欢迎。
当然啦,现在的军事家,也没有能超过二战德国的呀。
现在审美观不一样,所以有些人觉得还是以前德国军服好看。
③ 军服的军服材质
图片和正文内容无关~内容由于比较难搜集,来源于贴吧博主的简介~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西周是青铜台铸发达时期,铠甲已经向金属材料发展。西周初年开始实行“国人”当兵的制度。《周礼.春 官.司服》详细记载了周天子、诸侯的各种冕服,其中的韦弁服是为“兵事之服”。西周军队中还没有武官,天子及诸侯就是军队的统帅,他们出征所穿韦弁服,就 是专用戎服。帅与兵的戎服区别只在与兵的裳要比帅的短些(以便于奔跑);衣裳简陋些,衣料粗些。西周武士身着的“练甲”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 畴。
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 年)
春秋战国除大量使用皮甲胄外,也使用青铜铠甲。战国后期,出现 了铁制铠甲。春秋战国时期的戎服开始采用深衣。深衣是一种上衣与下裳连成一体的衣服。黄河流域的不少诸侯国已经开始创建骑兵,骑兵的出现必然要改变服装, 于是紧身窄袖、长裤皮靴的胡服便成为了戎服。
战国皮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 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另外,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 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秦(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代的戎服,上自将军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裤,士卒腿上裹有行缠, 足穿靴或履。
兵的首饰有四类。一类为帻,有两种,一种为骑兵,一种为军吏的。第二类是冠,为骑兵所戴。第三类为帽。第四类是发髻。靴履也有四种,根据形象 定名为高统靴、方口翘头履、方口齐头履、方口尖头履。靴和履都用带缚于脚背和足踝。戎服一般都束腰。腰带用皮革做成。带用带勾系接。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 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
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 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 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汉代的戎服在整体上有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又称沙毂禅衣(即有绉纹的单衣)。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是平巾帻外罩武冠。
东汉时期,武吏还有在平巾帻外加沙冠的习惯。汉代戎服外一般束两条腰带,一条为皮制,一条为绢制。武士主要穿靴履,以履为主,有圆头平底、月牙形头 等样式。
汉代是我国武官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春秋以后,军队规模日益扩大,军、兵种和战略战术也不断复杂,于是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军事家,形成了实际上的专职武官。
区别官兵身份的不仅是服饰,还有军服上的徽识。军服上标出徽识在先秦时代已有制度。汉代的徽识,主要有章、幡和负羽三种。章的级别较低,主要为士 卒所佩带,章上一般要注明佩带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属部队,以便作战牺牲后识别。幡为武官所佩带,为右肩上斜披着帛做成的类似披肩的饰物。负羽则军官和士卒 都可使用。骑兵在汉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归功于马鞍、马镫的发明。
魏晋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420年)
魏晋时期的戎服主要是战袍和裤褶服。袍长及膝 下,宽袖。褶短至两胯,紧身小袖,袍、褶一般都是交直领,但也有盘圆领。裤则为大口裤。东晋与西晋相比较裤脚更大,很像今天的女裙裤。
冠饰主要有武冠、鹖 冠、却敌冠、樊哙冠、帻、幅布和帢等。军人一般都穿圆头靴,靴尖不起翘。铠甲和戎服外均束带。左侧为铁制筒袖铠,是一种胸背相连、短袖,用鱼鳞性甲片编缀 而成,筒袖铠的外形与西汉的铁铠很相似,从头上套穿,这种筒袖铠坚硬无比。胄基本沿袭东汉的形制,胄顶高高地竖有缨饰。
右侧为魏晋时期的戎服,主要是袍和 裤褶服。袍长及膝下,宽袖。褶短至两胯,紧身小袖,袍、褶一般都为交直领,右衽,但也有圆领。
元(公元1279年至1368年)
元朝之所以能东征西讨,依靠的是一支强大的军队,蒙古主力军全部是骑兵,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而且还配有火器,尤为突出的是甲 胄。甲身全部用网甲制成,外表用铜铁丝缀满甲片,内层用牛皮为衬,制作十分精巧。
元代的戎服在建国之初无论将帅士兵,只有本民族的服饰——质孙服。蒙古式 戎服的冠是帽和笠。蒙古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争取汉族上层人士、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支持,在各方面都遵行汉法。
定都北京后,朝廷制定百官的礼服、公 服,大都采用汉制。公服与宋代相同,武士的戎服是唐宋形成的式样。平时一般都穿靴。元代铠甲有柳叶甲、有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 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
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 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
还有一种辫线袄与质孙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 “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装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军队的将校和宫廷的侍卫、武士都可服用。
明(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
明代的甲胄绝大多数是用钢铁制造的,技术十分先进,种类繁多。明代的武官制度是历史 上最完备的,而军戎服饰的等级差别也最明显。武官九品以上有四种官服:朝服、公服、常服和赐服。除常服使用较普遍外,其余三种都属于宫廷服饰,不属戎服范围。
穿常服时要戴乌纱帽,常服和赐服虽也不属于戎服范围,但常服作为武官的品级制度经常要穿戴。明代军人在穿戎服时,即可戴盔甲,又可戴巾、帽、冠。帽为 红笠军帽。冠有忠静冠、小冠等。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
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 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 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明代的下级军人一般只能穿履,而不能穿靴。
清(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
作战时只穿戎服或绵甲,根本不穿铠甲。盔在清代重新改称胄,胄分官胄、随侍胄、兵胄几种。清代中后期铠甲废弃不用后,戎服成了军队的唯一服饰。戎服都是满族衣裳。
清代的武官有朝服、蟒服、补服、行袍等几种服饰。补服如明代的常服,以胸背上的补子区分文武官的品级。行袍为武 官的戎服,其形制与蟒服相同。官服的冠饰与袍服一样,文武相同。
士兵的戎服要简单的多,上身穿对襟无领上袖短袍,下身穿中长宽口裤,上衣外面一般还要罩一 件马褂。士兵的冠饰有暖帽、凉帽、头巾和毡帽等几种。
清军的军官一般穿靴,士兵穿双梁鞋或如意头鞋。清代的腰带有朝带、吉服带、常服带、行带等几种。清代 中后期,由于久无战事,天下太平,统治集团上层日益骄奢淫逸起来,再加上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封建意识作崇,居然坚持“骑术乃满洲之根本”的愚蠢政策,放 弃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兵器的研制,使国防力量迅速衰弱。
新军军服虽然仍然参杂很多旧色戎服,但无疑是中国近代军服的开始。旧式戎服从历史舞台上完全消失,则是在满清皇朝被推翻以后。清代一般 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
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 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
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 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 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
④ 现代各国军装都不如二战时期德国军服漂亮吗
德国元首曾经说:"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的投军效劳。"二战以来,德国军队曾经在战场之上所向披靡,事实证明,军服漂亮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德国军服为何能成为二战最好看军装呢?主要是制造商不简单,且其至今仍是全球品牌。
1939年到1945年,世界上的61个国家与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战场上硝烟弥漫,各国军队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尽全力。
德国军服全部采用优质的布料制作,服装质量有着严格保障。德国军装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人们的推敲,它不仅外表美观,更兼具了实用性。战场上士兵们的一举一动都不应该受到军服的限制。
除了合身的军装之外,德国的军装设计师还为士兵们的配饰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德国军队最低级的军官都配备有着名的百达翡翠手表。战场之上,每个人都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灰头土脸,德国士兵们却依旧保持着体面。
从对手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心理落差是致命的。德国军队士气高涨,对手早已经疲惫不堪,一场不战而胜的战争,一场高明的攻心之战。战争胜利的核心,是德国体面美观的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