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法国封建法的形成与发展中,罗马法的复兴和商法的发展出现在什么时期
在法国封建法的形成与发展中,罗马法的复兴和商法的发展出现在等级君主制时期。
等级君主制形成于西欧封建制度确立以后。1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12世纪后英、法等国的王权呈逐渐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1、罗马法复兴是欧洲11~15世纪主要以意大利为中心而发生的重新研究、鼓吹罗马法的高潮。
2、欧洲中世纪时期,商法经历了从商人习惯法到成文法的飞跃,并在中世纪晚期以法国1673年的《陆上商事敕令》为标志进入了近代商法典时期。
(1)近代法国法是如何发展扩展阅读:
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经过罗马法复兴,以研究《国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这就为把罗马法运用于实践准备了条件,从而为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⑵ 从法国宪法发展和产生分析法国宪政历史进程总结及特点
综观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制宪运动,不难发现其基本特点和运行轨迹。法国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制度是在革命运动中逐渐建立和完善的,但它经历了相当长时间激烈动荡和频繁更迭的历史过程。总起来看,理论上的先导性和超前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法国宪法先理论后实践的特点,客观上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它既导致法国制宪运动有章可循,有源可溯,又使新宪法往往超越时代,结果激进的宪法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难于付诸实现,甚至有流产的危险。
法国制宪运动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宪法理论流派众多,主张各异,这使宪法的原则精神和严肃性受到削弱,因而人们可以时常看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利益集团、各阶级阶层恣意践踏宪法的混乱状态。同时,1789年大革命胜利伊始,就暴露出各阶级宪法观的严重分歧。有的宪法理论家崇尚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有的主张以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为立宪之本。譬如,孔多塞就极力倡导法国政治制度的最高目标是保障天赋人权,宪法的核心内容应是一个人权宣言;法国宪法学界泰斗西哀耶斯,则主张法国宪法理论应把三权分立学说,社会契约论综合地体现于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之中;西哀耶斯穷毕生精力于法国制宪运动,先后参与了八、九部宪法的制定,其影响超过孔多塞而盛名远播。
⑶ 法国近代史
法国近代史概括: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发展,直至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法国是世界近代史上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1789年到1871年先后经历五次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各阶级、各党派创造和试验了各种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政治行为和行政法律制度。由于法国是欧洲最先进的大国之一,法国的政治文化对于世界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
史学界一般以1789年爆发的大革命作为法国近代史的开端。在革命之前,以绝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旧制度已衰落式微。频繁的对外战争、宫廷的奢靡浪费和贵族的免税特权致使波旁王朝陷入难以解决的财政危机。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激励了改革社会的普遍愿望。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与旧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开始。这次革命鲜明地宣布自由、平等、法制和民主原则,坚决废除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在与国内外反动保守势力的搏斗中,人民群众被广泛地发动起来,推动革命沿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到1794年先后经历了立宪君主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结束了恐怖统治,但未能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稳定下来。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将军通过雾月政变上台,于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在国内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在国外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使法国一度称霸欧洲。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击败而退位。1815年3月他重返法国,建百日王朝,6月在滑铁卢彻底失败。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章》,承认大革命所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自由权利。法国的经济开始从多年战争的破坏中恢复。1824年查理十世继位后倒行逆施,背弃《宪章》,激起社会上普遍的不满。1830年7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代之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普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实行立宪君主制,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政府残酷镇压30年代初的工人运动(如1831年和1834年里昂工人起义)和共和运动,以确保资产阶级的秩序。工业革命开始展开,纺织业和铁路建设发展较快。40年代,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增长。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人中迅速流传。中小资产阶级要求扩大选举权。政府拒绝改革,激发了1848年2月革命。七月王朝被推翻,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年革命的显着特征是工人阶级为争取权利而奋勇战斗。工人代表也进入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对此深感恐惧。是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遭到残酷镇压。12月,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利用农民对拿破仑的迷恋,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翌年,加冕称帝,自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拿破仑三世稳定了法国政局,鼓励经济发展。在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成为欧洲的工业大国。政治体制也由50年代的专制帝国演变为60年代的自由帝国,议会的权力逐步恢复,出版、集会、结社和罢工等权利被肯定。共和运动、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逐渐兴起。拿破仑三世为谋求军事和外交威望,参加了一系列对外战争,1870年9月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成为俘虏。9月4日巴黎人民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此诞生。
1871年3月18日,坚持抗战的巴黎工人发动了起义,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公社只存在了72天,但它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9世纪70年代以后,自大革命以来的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争进入最后阶段。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之差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以法律形式把共和制度确定下来。1886—1889年布朗热将军因鼓吹对德复仇和推翻议会制度而名噪一时。共和派政府果断地平息了事态。1894年犹太军官德雷福斯被诬陷判刑,1898年,该案件触发了全国性的保卫民主和人权、保卫共和国的政治斗争。这一时期,法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航空和汽车工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农业发展也比较缓慢。法国金融资本发达和集中,被称为“二百家族”的法兰西银行大股东分别掌握着各垄断企业。
法国工人运动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经过10年才复苏。1879年盖德和拉法格创建法国工人党。90年代出现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独立社会主义者联盟。在米勒兰入阁事件上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分裂形成两派,到1905年合并为统一社会党。工团主义在工会中具有重大影响。
在19世纪末瓜分非洲的活动中,法国夺取了相当本土10倍的领土,是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大国。在欧洲外交中,则准备对德复仇,先后与俄、英缔结协约。
近代法国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法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法兰西文化风靡全欧。法语是上流社会的国际通用语言。大革命时期确立的米制至今通行全世界。拉瓦锡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巴斯德的消毒法改革了外科学,夏东研究出人造纤维的制造方法,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卢米埃尔兄弟研制出电影放映机。近代法国文学先后流行过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出现了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左拉、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杰出作家。在美术方面,古典派的大卫、安格尔,浪漫派的德拉克洛瓦,印象派的莫奈、塞尚、高更等都驰名遐迩。
⑷ 简述20世纪以后法国法的发展
法律分析: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是法国的雏形。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伏尔泰和卢梭去世11年后,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但是市民们却为此激战了一天,牺牲了98个人。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法国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结束。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象征胜利的法国凯旋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凯旋。 在戴高乐的带领下,为了自由而战的法兰西民族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平了道路。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 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 坚持独立外交政策的法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正是在这一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法国以它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⑸ 谁能给我法国近代史的简介
1、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
2、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3、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
4、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5、1900~1913年,垄断组织相继出现,银行资本的集中尤为突出,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输出国。普法战争后,法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准备对德复仇,法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孤立地位,1892年与俄国缔结军事同盟、1904年与英国缔结协约,三国协约形成。
(5)近代法国法是如何发展扩展阅读: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语:French Republic),简称“法国”(France),是一个本土位于西欧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区。
法国为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接壤,南与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本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边形,三面临水,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和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
⑹ 法国发展史(详细点的)
法国发现的最早人类遗迹大约200万年以前。公元前1000年,凯尔特人在法国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
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国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
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法国作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与其的历史根源性有很大关系,法国有着欧洲交通枢纽的优越地理位置,让它能快速的发展变强,但是由于法国的面积并不太美好,又被欧洲其它五大强国包围,所以实力一直很一般。
当欧洲逐渐从罗马崩溃的阴影中走出,当时阿拉伯帝国也在东方崛起,在近东重创拜占庭帝国,沿着北非攻占西班牙,入侵法国。
由于阿拉伯军队在普瓦提埃战役中败给法兰克王国,最终入侵欧洲的核心区的理想没有实现,攻占西班牙已经是阿拉伯帝国对欧洲扩张的极限了。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为欧洲带去沉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欧洲人带来了适合他们的重骑兵技术。
但是当时的重骑兵的昂贵开销,让法兰克帝国难以承受,于是分封土地分摊成本的封建主义在法兰西渐趋流行,以至于封建主之间相互争斗,弱化了中央权威,此时的法国分崩离析,而这种时刻更大的灾难在等待着法国,法国周边的群狼正在等待法国的自相残杀,而后进行吞噬。
法国这个欧洲枢纽的位置早有多人贪慕,这次恰好给了这些国家机会,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在此刻发生了,当一个国家内部分裂外部入侵的时候,往往国家会放弃私仇选择大义法国就是这样,法国的统一也由此开始;
一个叫做勃艮第的态度影响了当时法国的统一,勃垦第是第一个愿意在英法战争中鼎力相助的诸侯,而后更多的诸侯加入进来,一起为法国而战,那一刻法国是统一的,是一心对外的。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重骑兵在英国长弓、火药、防御工事面前极其脆弱,而更强大的军事投入需要中央集权对资源的统一调度,这再一次让法国看到统一的必要性,这次法国的统一势在必行,因为法国人面对的外敌不仅仅是英国人。
由于法国兼具陆地与海洋国家的地缘属性,在维持一支海军抗衡英国人的同时,也要有一支庞大陆军面对来自欧洲大陆的竞争,法国面临的是多线作战,这种情况也迫使着法国政治朝着集权化发展。
⑺ 法国法的发展历程(六法的内容)
《法国六法》包括
《法国宪法》、
《法国民法》(1803年3月15日公布,共2281条)、
《法国民事诉讼法》(1807年1月1日执行)、
《法国商法》(1807年9月21日公布)、
《法国治罪法》(1808年11月27日公布)、
《法国刑法》(1810年2月22日公布,共484条)。
⑻ 法国政体变迁 每个阶段的 原因 措施 影响
从1789 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5 年宪法颁布,是法国政体极不稳定、交替演变的阶段。
从1789 年到1875 年的86年内,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平均约7年更换1次。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引起了政体的复杂多变,政体先后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帝制、民主共和制、独裁制等等,出现过三次君主立宪政体,两次帝制和三次共和政体。
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利,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立宪党人同封建主妥协,制定了1791 年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政体。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确定了国民主权、三权分立两大原则;国王是行政元首,享有相当大的权力,也要受到很多限制,要服从国民议会、服从宪法和其它法律;国会享有广泛的立法权;司法权由选举的法官独立行使,任何时候,国会、国王都不得行使司法权。1789年宪法建立的君主政体,尽管有着同旧势力妥协的一面,但它并不是旧制度下的封建君主政体,而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由于法国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新旧势力之间缺乏长期妥协的基础,巴黎人民又发动了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存在三年之久的君主立宪的统治。1792年9月22日成立的共和国,各阶级和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仍很尖锐复杂宪法变更仍很频繁,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和督政府、执政府四个时期。
1793 年,激进资产阶级的代表雅各宾派将革命推向高潮,制定了1793年宪法。这部宪法规定法国政体为共和国体制,国民会议的权力至高无上。1794年热月政变后,执政的大资产阶级通过制定共和三年宪法,削弱了共和政体的民主内容,要求全体人民为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弃自己的权利。1795 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形式上保留共和政体,实际上是军事独裁。他通过以下的几次制定和修改宪法,完成了从共和到帝制的演变,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独裁制。1804 年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帝制。
推翻拿破仑之后,法国政体又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的再次交替演变。1814年,颁布的《钦定宪章》,再次确认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但这次君主立宪是半封建半资产阶级性质的。1815 年复辟的波旁王朝颁布的《帝国宪法附加法》,力图恢复拿破仑的帝制,但被法国人民发动的七月革命推翻。
1830年的《七月王朝宪章》,重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权,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权力来自人民,国王握有实权,但只是行政首脑,不是立法首脑,因此不能废止法律;议会权利扩大,拥有立法倡议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七月王朝于1848年被二月革命推翻,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通过1848 年宪法重建共和政体。但第二次共和政体仅仅存在了3年,1851年12月,路易˙波拿马发动政变,1852 年宪法改共和为帝制,成为“第二帝国”。1870 年,第二帝国颁布《固定帝国宪法的法令》,与1815 年《帝国宪法附加法》一样,力图通过修改宪法来实行所谓的“自由主义”改革,从而作为帝制崩溃前的补救措施,但为时已晚。
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但实行共和制还是君主制,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和保王党经过五年艰苦的斗争,1875年议会终于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将共和国一词正式写入宪法,从法律上肯定了第三共和国的共和政体。
第三共和国1875 年宪法的颁布后,法国成为一个典型的议会共和制国家, 1875年宪法也成为法国宪法中寿命最长的一部。这部宪法由《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政权关系法》三个宪法性文件组成。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全面统治。这部宪法所规定的政体内容是: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两院共同享有立法权,但关于财政法律法案,应先送达众议院并经其表决;内阁要得到众议院的信任才能执政,否则必须辞职;内阁是行政机关,权力很大,除了立法提案权外,并有独立颁布命令的权力;因为法国政党众多,要在众议院中获得多数十分困难,所以议会对内阁的这类命令不能撤销或变更,但法国内阁也不敢轻易解散议会;总统是国家元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宪法赋予总统广泛的职权。但宪法公布后不久,总统的权力实际上日渐削弱,在政治生活中已不占重要地位,国家权力明显转到内阁手中,1875年宪法使法国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议会共和制国家。
自1875年宪法确立共和政体之后,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法国政体之争宣告结束;但共和政体本身却经历了从议会制共和政体到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政体的发展过程。
二战后法国政体变迁
一、临时政府(1943.6—1946.10)
1. 大事记:1943年6月,戴高乐和吉罗将军在阿尔及尔成立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一成立就立刻得到美、苏、英的承认,成为事实上的法国临时政府。
1994年,诺曼底登陆前夕,改称临时政府。
1944年8月,巴黎解放,临时政府内阁由阿尔及尔迁到巴黎,9月进行改组,两名共产党人担任部长。
1945年10月,制宪议会选举和公民投票。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法国人同意新的国民议会有制宪权,这实际上否决了恢复第三共和国的意愿。
1946年10月,新宪法草案终于获得通过,第四共和国终于呱呱坠地。
1947年1月,社会党人奥里奥尔当选总统,赫里欧接替议长,临时政府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第四共和国政体最终确立了。
2.国策:(1)清洗投敌分子(法奸),赖伐尔、贝当。
(2) 大规模的国有化。规模相当大,包括雷诺汽车厂、法航、主要的新闻机构、法兰西银行和四大储蓄银行(通用银行、里昂信贷、国民工商、巴黎国民贴现)以及保险、电力、煤炭等金融和能源企业。
(3)外交上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由于美国计划将法国变为自己的附庸国,所以起初临时政府处境极为艰难,屡受排挤。敦巴顿橡树园会议、雅尔塔会议,法国均未参加。戴高乐一方面以法国军队的战绩说话,打消美国在法国建立盟国军政府的计划,另一方面,大力改善法英、法苏关系,牵制美国。最终,法国不仅取得对德国实行占领和参与管制的权利,还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国际大国的地位得到了恢复。
3. 戴高乐:在制定第四共和国宪法时,戴高乐希望能制订一部加强总统和政府权力、使之不受政党制约的宪法,但遭到大多数人反对。1946年1月20日,他愤然辞职,隐居乡间,撰述《战争回忆录》。但是他对自己的政治理念充满信心,期待着有一天东山再起。这为以后法国面临阿尔及利亚危机时他复出政坛埋下了伏笔。
4. 此时期主要的党派:法共、人民共和党、社会党
二、第四共和国(1946 -- 1958)
1. 殖民地问题
第四共和国仅存在十二年,内阁更换却十分频繁,执政时间最长的摩勒政府也不过执掌政权一年零四个月。
这一时期的历届政府深受殖民地问题困扰。法国政府竭力维持其在印度支那、北非的殖民统治,奈何时过境迁,时代变化,法国军队在殖民地屡遭败绩,法国国内反对殖民战争的情绪也日益高涨。
对殖民地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可以直接影响一个政府的声望,处理得不好甚至会导致内阁垮台。
比如,1954年,奠边府战役,法军惨败直接导致拉尼埃政府下台。随之上任的左翼领袖孟戴斯—弗朗斯快刀斩乱麻,果断结束印度支那战争,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在公众中的威望。据法国历史学家福韦统计,印度支那战争持续6年半,耗资3万亿法郎,死92 000人,伤114 000人。
孟戴斯—弗朗斯由于在印度支那问题上处理果断、得当,深孚众望。然而1954年,阿尔及利亚爆发起义。阿尔及利亚虽是殖民地,却一直被视为法国本土的延伸,其与法国本土的密切联系超过所有的殖民地。所以孟戴斯—弗朗斯此次态度强硬,声称“对叛乱决不姑息”。尽管如此,不少法国民族主义分子仍然把他视为“败家子”,将起义的爆发归咎于他,加上他在欧洲防务问题、限制家庭酿酒特权等问题上也遭到反对,最后1995年被议会投票推翻。
此后几经波折,阿尔及利亚战争称为第四共和国的政治危机的根源,最终酿成了第四共和国的垮台。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⑼ 法兰西经历了怎样的革命进程才走向近代化之路
18世纪对于法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失落的时代。这个时代,法国人从路易十四的巅峰坠落了下来,还没有站稳之际,英国就开着工业革命的机动车,大步远去。再看大洋彼岸的美洲,殖民地的丢失就已经让法国人备受打击,现在北美人居然用法国启蒙运动中伟人的思想去构建了自己的国家。而此时的法国,依然还是一个专制、落后的传统农业国。
如何重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法国必须实现两个革命,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后来被统称为“双元革命”。面对失落的局面,法国人选择了激进的革命道路,从法国大革命开始,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法国的革命就没有停止过。而法国的革命也和当时的欧洲格局紧密相连,因此法国的革命,也是欧洲的革命。
背景:18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农民生产贫穷,税收繁多。国内设置的重重关卡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失业率不断上升,社会动荡不安。路易十五时期,参与许多战争,如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由于战争债务带来的社会负担,1788年,法国又发生了旱灾、冰雹等自然灾害。导致农业产量大量降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饥荒大面积发生。
在路易十五当政时期(1715年-1774年),爆发了启蒙运动。在革命前,法国的居民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天主教高级教士和国王。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包括资产者、农民、无产者在内的市民、下层人民,除第一第二等级外其他阶层。新旧阶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推波助澜。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让一些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人群有机会成为贵族。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社会增加了约5万个新贵族。随着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封爵的价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没落的贵族对这些新贵族也十分的不满。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资产阶级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但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的冲突依然日益严重。
滑铁卢战役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建立,双方在莱比锡决战,结果法军失败。1814年,联军进入巴黎,结束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卷土重来,恢复统治,欧洲各国又组建第七次反法同盟,双方在滑铁卢决战,最终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了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传统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各战胜国都想乘机扩张自己的领土和领地。由此形成了维也纳体系。
在维也纳体系下,波旁王朝在法国恢复,但是波旁王朝并非过去的专制政体,而是建立了君主立宪色彩的政体。1820年,极端保王党开始占据议会选举多数,开始试图恢复专制制度。1824年,极端保王党头目查理十世上台,实行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引发了社会矛盾。同时,在英国经济危机影响下,法国也产生了工业危机、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激化了国内矛盾。1830年7月,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史称“七月革命”。
⑽ 近代法国崛起的原因
政治上法国大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在制度上保证了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是法国政治一直比较动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国的发展。经济上在大革命以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法国都成为世界上资本输出的中心,高利贷资本非常强大,大量对外输出资本控制他国经济,同时法国殖民地广大为本国的实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市场,农业上大革命以后法国农村的小农经济确立,配合法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适于农产品种植的耕地和气候使法国农业一直领先于世界。地理环境上,大革命以后英国等国都陆续承认了法国的自然疆界线英国势力彻底被驱离法国本土使法国在军事上利于防守国家安全角势较好,同时法国耕地面积较大气候较好利于法国农业的发展。法国位于欧陆西部交通便利利于经济发展。外交上法国从波旁王朝以来一直到第五共和国确立一直推行强势对外政策,在世界舞台上一直处于大国地位,尤其是二战之前一直与英国共同领导世界局势。第五共和国以后法国放弃殖民地沦为二等国家,但是在欧洲内部积极的对抗美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领导者。分析世界大势,法国的土地与人口造成了她必然无法如美国那样成为超级大国,但是法国积极推动欧洲统一、领导欧洲长远的看必然形成美欧对立,以法国为首的欧盟必然成为新的能与美国、中国对抗的超级政治实体重新以独立的姿态参与瓜分世界市场。但同时法国左翼力量强大也许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走向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