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的农村如何劳作

法国的农村如何劳作

发布时间:2022-09-15 08:57:11

❶ 法国的农业情况如何

法国有一半人口从事农业,而其产量在西欧是最低的。生产过剩使价格下跌,因而又进一步降低了本来就较低的人均收入。失业的工业人口流回农村,虽在表面上掩盖了失业的真实人数,但实际上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据估计,危机期间,法国农村中存在着一支为数达270万的雇农大军,许多失业者加入了这一队伍,他们得不到一点失业补助金。大农场主和富农则趁机加紧对农业工人进行剥削,压低他们原已少得可怜的工资,在农产品价格急剧下降而赋税负担加重的条件下,农民的物质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❷ 在国外,农民是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和处境

2017-06-09 16:32

在中国,农村意味着贫穷和落后,住房、交通等等各方面都不便利,那么国外的农村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看看吧!

英国农村

波特梅里恩:英国最美村庄

在英国,随处可见美丽的村庄。你只需乘坐在各城市间行驶的火车上,就能看到它们一座又一座地从车窗前飞过。英国各地区的村庄风格各具特色,但是无论哪里都不会缺少精致美丽的小地方。通常情况下,英国的村庄都是由微小的定居点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村子都不乏矗立了七八个世纪的老建筑——它们经常是教堂和酒舍。

瑞士农村美如画

瑞士是发展农村经济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瑞士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及别的地区,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村劳动力自愿留在农村的政策。主要包括农业补贴、关税及进口限额、购买剩余农产品、道路建筑、农村住宅更新等等。因此,在发达的交通运输设施基础上,非农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大量的劳动力在中心城市以外找到了工作。长期以来,瑞士的城市化始终保持在低水平上,其小型企业遍布全国,制造业绝大多数集中在小镇上,全国经济实现了城乡均衡发展。

虽然农业在瑞士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瑞士的农业人口也日益减少,但是,瑞士政府对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却一直没有忽视。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也正是由于一贯的重视,瑞士农村地区成为适合人们居住和旅游的好地方。

瑞士乡村风光的特色是:别致的小村落和农舍自然地分布在绿色的田野和山坡之上。瑞士人曾一度离开乡村,到城市中去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方式。但是现在,人们开始逐渐回归自然,人们从城市搬到近郊居住的趋势,蔚然成风。

法国农村

听香水榭,鸟语花香,这里的空气让你呼吸一口就觉得香甜。法国农村确实逆天,但是更逆天的是他们完善的配套设施,超市、医院、学校、图书馆、停车场、社区公园应有尽有。

另外法国农民的高福利也是另大家唏嘘觊觎的。法国农民的收入相当于城市中产阶级水平,与城市人一样,农民通过每年缴纳500欧元左右的医疗保险金,就可以得到“看病不花钱”的优惠。另外政府的大量财政补贴,也使得这里的农民可以低成本的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提高自己耕作的机械化水平。在这里,农民60岁就可以退休了,自此就可以过上领取国家补贴,闲适富足的生活。

❸ 法国小农经济现在还有没有

法国小农经济为什么会长期大量存在

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对法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造成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令和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政治、法律保障。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专政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公会颁布的法令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按当地人口分配农村公有土地,使法国广大农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广泛地建立起小土地所有制,造成了小农经济的普遍存在。拿破仑上台后,又颁布《民法典》,使在大革命中“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也就是说,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具有法律依据。

第二,农村中异常猖极的高利贷活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经济庇护。大革命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法国小农并未摆脱贫困、破产的命运。在19世纪中期以前,几乎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小农户沦为无产者,更多的小农则濒于破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尽管破产的现象非常严重,法国的小农经济并没有被摧毁。这主要是因为“法国农村中猖獗异常的高利贷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小农与土地分离的过程”。贫困的农民以土地作抵押向高利贷者借款,本来就是竭力保存自己的小块土地。而当小农不能清偿债务时,高利贷者宁愿把已经破产而不能清偿债务的农民仍然留在土地上,让破产的农民继续租种,以便继续吮吸他们的膏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雅各宾派虽然比较彻底地铲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小农土地所有制,但是,雅各宾派却保留了革命前半封建的“对分制”地租。这种高额地租使土地分散出租比集中经营资本主义大农场更为有利可图。同时,由于法国的银行利息和工业利润都很高,高利贷者往往把从地租收入中积累起来的资本投放到银行和工商业中去,变成坐收地租和坐食利息的双料寄生虫,而不愿去经营资本主义大农业。这就使得法国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以长期大量保存下来。

第三,中小企业的长期大量存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劳动力保证。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虽然居世界第二位,工业中虽然也出现了不少千人以上的大企业,但中小企业仍占很大比重。全法国有75%的企业是只有10名以下工人的小企业,将近60%的工人都从业于这些小企业。而且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手工工场,这些手工工场平均只有工人1.7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资本大量输出和对德巨额赔款,影响到工业中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所需的资金,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状况得不到改变。到19世纪末,法国工业的大多数还属于工人不足100名的小型和中型企业。纺织工业是法国最主要的工业部门,而纺织部门又多半使用女工和童工。因之,丧失土地的农民不能被工业部门充分吸收。加之拿破仑订立的所谓“工人手册制度”继续有效(这种手册由雇主保管,工人没有这种手册到哪里都找不到工作)。这就为资本家迫害和刁难工人提供了一种合法依据。有的资本家不给被解雇的工人或是主动辞职的工人签发手册。从而,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形成了大量潜在的过剩人口,他们也不得不忍受高额地租的剥削,租种一小块土地来养家糊口。

此外,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民的土地也日益分成更小块,而出现新的小农户和细小农户。所以,直到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小农经营不仅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有所增加。1862年,法国占有土地1~10公顷的小农户有244万个,1882年增为266万个,另外还有占地不到1公顷的细小农户有220万个。到1893年,占地不足5公顷的小农户有400万个,占农户总数的71%。

总之,法国的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

❹ 法国农业的类型及分布和区位条件

1、法国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西欧平原大部分面积位于法国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为法国农业带来丰富的耕地。

2、气候适宜。南部沿海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水分足够。

适宜葡萄和油橄榄等经济作物的生产;西北部大西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均匀,有利于牧草生产,对畜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强,有利于粮食作物成熟,所以适宜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

3、经济及科技发达,靠近欧洲大市场。法国经济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经济基础,且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欧洲市场对粮食作物求大,所以使法国成为西欧粮食出口最多的国家。

4、交通便利,有利农业发展。北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且境内有方便的铁路、公路及内河运输,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

5、农业促进的政策。法国是工农业并重的国家,国家政策鼓励农业发展。

(4)法国的农村如何劳作扩展阅读

法国农业极度发达,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

机械化是法国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法国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率很高。农业食品加工业是法国外贸出口获取顺差的支柱产业之一。欧洲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24家在法国,世界前100家农业食品工业集团有7家在法国,法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市场的11%。

法国政府农业支持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发展农业,法国政府制订的一系列政策。法国农村土地分散,农场规模小,不适应农业大发展的需要,战后法国政府于50年代末期实施了土地集中政策。

❺ 劳动是最光荣的艺术真实!那些世界名画里的《劳动者》

▲ 米勒原作《播种者》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这也是米勒第一次被官方沙龙所接收的作品,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工人农民等下层阶级的反抗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向保守的官方沙龙对《播种者》作者一反常态,这或许是由于米勒在这幅画中所刻画的乃是时代中真实的个体,而不是他们之前所青睐的那些神话人物。 —— 劳动光荣

 

▲《拾穗者》1857年,让.弗朗索瓦.米勒

83.5x111cm,布面油画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绘于1857年,是一幅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画面很简单,三名农妇正弓着腰捡麦穗。从整体上来看,《拾穗者》是一幅“运动”的画作,人物都排列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动作,虽然是农民题材的作品,却能感受到画面带给我们的美感。米勒的整体构图严格按照黄金分割比来安排,黄金分割是公认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


《拾穗者》反映的是农民的疾苦,如同在富裕阶层的一片汪洋中扔下了一块石子,它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如实记录生活,把现实中的细节搬进了画作。


米勒出生于农民家庭,但从小热爱绘画,为了练习绘画技巧,接触更大的世界,米勒去了巴黎,当时巴黎的很多画家都为贵族工作,出现了许多贵族肖像画,这都跟米勒的艺术追求背道而驰,最终他选择搬去巴比松村,就是在这里,他画出了《拾穗者》。


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国农村,还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农民生活艰苦,富人阶层却无动于衷,法国报纸上曾有一篇文章写道:“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农民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拾穗者》具有警示作用,它太过真实,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


梵高很崇拜米勒,曾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 梵高《夕阳下的播种者》1888年


《夕阳下的播种者》属于文森特后期的画作。从这幅作品的色调上来说,一如既往的继承了文森特后期作品炙热的感觉,主体色调采用钴蓝和橙色的对比色调。这是太大胆的做法,对,他在人们眼里一向是不可理喻的人!他身边的人都惧怕这个红头发的怪物。整幅画对比色调的拿捏度的精度要求高,而文森特在这一点上的准确度很精确,整幅画彰显给人明亮醒目的视觉效果。就是这样的一个画家,将他的画作留给了整个艺术节,并成为一个桎梏,这种影响力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都给人们带了震撼。


从文森特的内心来解读,这幅画具有“收获季节”的含义,从事画家这一行业的这些年来,他只得到了弟弟提奥的支持,因此他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来自家庭和外界的支持和认可。拉大透视视角,除了美感上的需求,更给了人们在欣赏这幅作品之余,对了远方的世界有了更多所的遐想。这是否代表着文森特对于未来的翘首期盼呢。夕阳照耀散发的光芒采用了斑驳的笔触,以及在西山将要日落之时,夕阳仍然陈浮现出完整光芒四射的状态,更加坚定无疑的表达出来文森特的内心的呐喊——渴望生活!


狂热,奔放,大胆,是《夕阳下的播种者》的定义。或者文森特对于人物的比例概念不如其他的画家来的功底深厚,但他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视觉的高端享受。要读懂文森特,就要读懂他的画,而他的话有来自于他内心激昂自我以及对艺术的热诚。



▲ 米勒 《晚钟》 油画 66 x55.6cm

1859年作 现藏于巴黎奥塞美术馆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 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


这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感,这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这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贫乐道的基督徒形象,这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没有在宗教境界修炼到一定程度,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


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



▲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俄文名:бурлак на волге ,英文名:Volga River trackers)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于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美术馆。该画描绘了在伏尔加河畔一组在沉闷压抑的气氛中奋力拉纤的纤夫群像,反映了俄国纤夫苦难的生活,寄托了画家对下层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同情,也艺术地体现了作者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



▲ 《赞省的割麦女人从田野归来》

瓦西里格列高里耶维奇彼罗夫(1834-1882)

1874年,布面油画,25.8×65厘米左下方签名:1874 В. Перовъ1939年从莫斯科黑尔策尔处收藏


《梁赞省的割麦女人从田野归来》 尺寸并不大,却体现了画家在若干造型问题上进行尝试的努力。农妇经过劳累的一天从金色的田野回家,这个主题和真实的农村生活直接相关。同时,“道路”母题在俄罗斯艺术中非常流行,它直接关系到人类存在的普遍话题,关系到流浪、徘徊、生活道路等问题。画面描绘了不同年龄的农妇,有些人静静地走着,有人则停下来沉思,聆听大地母亲的声音。彼罗夫采用横向构图,人像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割麦女人在收割的谷物中行走,给人留下动作缓慢、平稳的印象,让画面充满音乐旋律,令人想起俄罗斯的民歌。(塔季扬娜尤坚科娃)



▲ 《拾麦穗的女人》

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雷欧·来尔米特)

1891年 画布油画


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法国,1844―1925年)作为19世纪最多产的艺术家之一,莱尔米特的声望在创作这幅画时达到了最高峰。他对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许多同时代的画家不同,莱尔米特从未放弃对绘画技术的追求,他在纸上绘制的炭笔画和胶彩画成就斐然。


1890年,对官方美术沙龙感到失望的莱尔米特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建立了法国全国美术家协会。《拾麦穗的女人》在该协会的第二次年展中展出,获得极高评价。



▲ 《圣佩尔山的割麦人》

莱尔米特 法国 1883年 画布油画

76.80×97.20厘米


1880年后,画家用几张大幅描绘家乡圣佩尔山乡亲们生活和劳作的画作参展并大获成功,其中就有这幅《圣佩尔山的割麦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莱尔米特几次将同样的人物画进作品里,几幅画里的面孔完全可以辨识。这幅画的割麦人就是一个名叫喀什米·德罕的农夫,沉重的劳作后正在休息,对身旁两位粗壮农妇的交谈不理不睬。


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1844―1925年),出生在法国皮卡第大区的埃纳省,并在那里生活了20年。这正是他眷恋农村生活,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用来描绘农事劳作的原因。1874年在法国沙龙取得成功之前,他一直往返于法国和英国之间,靠卖画为生。1880年后,他用几张大幅描绘家乡圣佩尔山乡亲们生活和劳作的画作参展并大获成功,其中就有这幅《圣佩尔山的割麦人》。



▲ 《第二次收获》 杜普荷 1879年


不仅仅是米勒,田园风光也是法国画家杜普荷的最爱, 这幅《第二次收获》,作者用背影搭建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向人们传递着某种坚定和永恒的信息。



▲ 《筛麦妇》库尔贝 131x167cm 1853年


184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库尔贝积极投身法国革命。在画布上开始了描绘劳动人民的题材创作。从30岁往后的10年,是库尔贝创作的高峰期。他成功塑造了一批劳动者的艺术形象,创作于1854年的《筛麦妇》就是其中的一幅。


穿红色马甲裙的年轻农妇是画面中的主角。她背对着观众,跪在铺在地上的白布上。她挽着一个方便劳作的发髻,露出修长曼妙的脖子,高举着筛子的两条手臂圆润结实,露出的鞋底似乎告诉我们她可不是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富家大小姐。农妇没有任何装饰,却有着无以伦比的健美。她身上的红裙更仿佛一面歌颂劳动的旗帜,振奋着人心。


画面左侧系着头巾、身着灰色衣裙的另一名农妇盘坐在白布上,细心地挑拣着麦粒。画面右侧的男孩翻开木柜,正在搜寻着什么。也许是按照妈妈的吩咐,帮着做家事吧。年幼的男孩穿着绿格子衬衫,脸蛋圆鼓鼓的,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可以说,库尔贝对整幅画的朴素拿捏得十分精确。他没有过分渲染贫困辛劳,而是将日常劳作表现得欣欣向荣、趣味盎然。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画作:“艺术应放在较低的水平上。”他口中的“低水平”当然不是指画画的技法,而是说艺术家的目光应当聚焦于底层劳动人民的朴素之美,献媚上流社会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



更多劳动油画作品欣赏


❻ 法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农业问题的

近代法国在小块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的“革命范式”,不仅剪断了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翅膀,而且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二战结束后,法国农业资本主义转型的主要途径和特征是家族化、商业化、资本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公司化、社会化、合作化、农民职业化交织在一起,既保持了欧洲大陆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特点,又顺应了当今世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历史经验表明,改造小农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它固有的孤立、分散、规模狭小、排斥资本聚集和现代科技应用的内生机制。

❼ 说一说在法国农村生活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特别安逸,不用担心类似马赛巴黎这种安全问题,小城市不会被坏人看上。时不时可以开车十几分钟去海边散散步。对了,这里虽然亚洲人很少知道,但是对于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也算是旅游圣地了。

❽ 法国特有的民风民俗

礼仪

今日欧美的许多礼仪出自法国。其中最为典型的,流行于欧美各国的尊重妇女的风尚,即所谓“骑士风度”,便是中世纪法国的创造。男子见面时,男子要待女子先伸出手后才能与之相握,如女子并不主动伸出手来,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应点头鞠躬致意,而不可主动伸出手执意与女子握手。在男子初次见面时,女子可以不与男子握手,点头致意即可。在人家做客或是在其他社交场合,若是妇女入室时,男子必须起立。如果进来的人虽是男子,但年龄和地位很高,这时在位的男子也应起立,女子则不必,只是在给她介绍男主人和主宾及年龄较自己大得多的妇女时才起立。在饭店一同就餐时,男子应走在前面为女士打开大门,帮女士把椅子挪好,坐定后,争得女士的同意后方可开始点菜。餐毕,男子应请女士先行。与女子同乘小汽车时,女士先上后下。在法国,别人送礼时若是不收,是非常失礼的,而是应该立即表示感谢。若是别人亲自交给你的礼物,应马上打开来看,以示非常高兴的。当别人夸奖你的衣服好看或是夸你能干时,应该高兴地说:“谢谢您的夸奖”等。法国人宴请宾客应提前数日发出邀请。一般来说,午宴的时间大约在12点半或1点,而晚宴则比较复杂:6点或6点半主人开始招待客人;7点或7点半宾主一起喝开胃酒;7点半或8点晚宴才正式开始。作为客人,法国人常常迟到。这是法国长期存在并延续至今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习惯。客人迟到主人是绝不会见怪的。但若是迟到的时间过长,应有充分的理由来解释迟到的原因。无论如何不可提前赴约,因为这样可能会给主人带来不便,造成尴尬局面。法国人见面打招呼非常简单,如果是在上午,见面时就说:“早上好”。下午呢,说声“正午好”。当然还有“晚上好”等等。

服饰

衣服 清末民初,一般富家,男穿长衫、马褂,女穿旗袍。一般农民、船工、石工、木泥作、酿酒师傅等体力劳动者,平日喜戴乌毡帽,穿对襟粗布短衣,着腰围、裤管宽大、穿时须将腰身叠起团拢之“笼裤”(亦称团团裤)。逢年过节或做客时方穿长衫,称“袍子大布衫”。女穿大襟衣裳、笼裤与类似围裙之青布褴。20年代后,城镇男女开始着中山装。1950年起,学生、干部、工人中流行列宁装。“文化大革命”期间,风行军装。1980年以后,服装面料渐趋高档,色彩款式日益多样,西装流行十分广泛。
鞋袜 旧时,习穿布鞋,鞋底以破布层叠,苎麻线密缝。冬日于鞋底、鞋帮絮以棉花,称棉鞋。50年代前,农民习惯以稻草或箬壳编制草鞋;以薄草编织薄鞋,于夏天作凉鞋;以毛竹爿削成鞋底,串以麻绳,缚于鞋帮,作雨鞋,俗称“木的笃”;以木板作鞋底,前端横钉阔寸许皮条,称“木拖鞋”。童鞋,有于鞋头贴虎头图案的 “虎头鞋”及布条拼缝之“兜兜鞋”。
帽 俗以男子戴帽为多,老年女性偶有戴者。戴乌毡帽流行于旧山阴、会稽两县。乌毡帽以羊毛为原料制成,黑色、尖顶、圆边、“畚斗”形。冬保暖,夏遮阳,亦可避雨,特受农民喜爱。小市民则以戴秋帽由为多,堕民亦有之。所不同者,秋帽“滴子”(帽顶之圆球)有红黑之分,平民用红滴子、堕民为黑滴子,谚日“秋帽乌滴子,堕民啦倪子”。
大脚布 雅称“撩搅”。旧是,多为手工织机织造,后以机制白布缝成,宽60至70厘米,长1.5米左右,角端常绣小花,称作“记认头”。青年男女相悦,常绣赠此物。有民歌道:“三月桃花树上红,小弟撩搅姐来缝,两头挑起两根龙,当当中央一只凤。别人问你哪个缝,你要讲,萧山县里小裁缝……”。农民出畈劳作时均随身系带,既可擦汗,又作垫肩;洗浴洗脚,可围可揩;走亲赶集,可包可带,用途极广。今之青年农民,多用毛巾代替,但年长农民仍未弃用。

阅读全文

与法国的农村如何劳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8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