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牧神午后是哪个法国乐曲家创作的

牧神午后是哪个法国乐曲家创作的

发布时间:2022-09-19 04:47:46

‘壹’ 管铉乐《牧神的午后》作者是谁

法国印象派作家德彪西<Claude Debussy>根据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诗歌写成的管弦乐曲

‘贰’ 《牧童的午后》的作者是/

斯特芳·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牧神的午后》 (1876)是他着名的代表作。

着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
其中长诗《希罗狄亚德)(1875)、《牧神的午后》 (1876)是他着名的代表作。
马拉美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父亲和姐姐相继离开人世,只是在外祖母的怀中得到一些关怀。中学时代,马拉美迷上了诗歌。
1862年,马拉美开始发表诗歌,同年去英国进修英语。次年回到法国。
1866年,马拉美的诗歌开始受到诗坛的关注。1876年,《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此后,马拉美在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成为当时法国文化界最着名的沙龙,一些着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是他家的常客,如魏尔伦、兰波、德彪西、罗丹夫妇等等。因为沙龙在星期二举行,被称为“马拉美的星期二”。
1896年,马拉美被选为“诗人之王”,成为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

http://ke..com/view/67196.htm

‘叁’ 牧神午后作者是谁

《牧神的午后》的作者是于睫。

作家于睫小说《牧神的午后》。文章始终贯穿着《牧神的午后》这首缥缈柔软的歌曲。以小提琴专业学生于睫,齐歌的爱情为主线,从依赖到痛入骨髓的爱恋,从遗憾到奋身一搏的毁灭,不长的文章却写得动人心魄。犹如《牧神的午后》飘荡的水纹之下暗潮涌动。

(3)牧神午后是哪个法国乐曲家创作的扩展阅读:

《牧神的午后》——L'Apres-midid'un Faune。我和我那些管弦系的同学一样,深爱这首德彪西(Claude

Debussy)的管弦乐作品。我们喜欢重复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那句名言:假如在临死之前有可能再听音乐的话,我要听《牧神的午后》。

和他们不同的是,我的生命已和这部管弦乐序曲紧密结合,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牵动着我身体中的每一根神经,控制着我血管中流动的每一滴血。

‘肆’ 牧神午后前奏曲的作曲家简介

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出生在圣日尔曼昂莱。他的父亲是个小商人,曾参加过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德彪西从小随父母学习音乐,十一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毕业后,任俄国富孀梅克夫人的家庭音乐教员,并随她出访过许多国家。1884年,德彪西因创作大合唱《浪子》成功而获得罗马奖金,被送往罗马深造。
德彪西早期作品继承浪漫主义传统创作的手法。自从他接触俄罗斯“旨力停车”作品,并在“万国博览会”上听到东方音乐之后,深受启发。后来,他对印象主义绘画及诗歌发生兴趣,决心在音乐上创造新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和印象派绘画手法相似,即是用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种气氛或反映人对某一自吹自擂接触时头脑里产生的印象。他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经常省略三和弦,多用九和弦、全音音阶、七和弦的平行进行和四度、五度的空泛音。他还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用比较自由的节奏、宽广的音域。在德彪西的创作中,注重色彩性,布局十分细腻,从而扩大了音乐的表现手段。在德彪西的影响下,很多作曲家接受了他的观点,象拉威尔、杜卡都是印象乐派的代表人物。
德彪西的作品主要是钢琴曲,管弦乐不多,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意象》、《夜曲》、《大海》,《前奏曲集》等。此外,他还作有论文集《克罗士先生》等。
1918年3月15日,德彪西在巴黎死于癌症,享年五十五岁。
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伍’ 牧神的午后 德彪西

《牧神的午后》是德彪西最早的不朽名作,这首前奏曲作于1892—1894年,1894年12月22日由古斯塔夫·多莱(Gustave Doret, 1866—1943)指挥首演。此曲为马拉美的同名诗而作,原计划还要写间奏曲、终曲,此曲完成后,因已囊括了马拉美诗的内涵而放弃了原计划。马拉美的诗描述西西里岛上,半人半羊的牧神午睡方醒,女妖玫瑰色的肌肤仿佛在他眼前飘动。牧神顺这感觉追溯幻境,正想折苇笛吹奏时,突然见远处山泉旁草丛里,有雪白的肌肤在闪动,苇笛声徐缓悠扬,惊起泉畔的水鸟,女妖也纷纷潜入水中。牧神追赶过去,发现脚旁有两个意态慵懒的女妖正旁若无人地躺在那里。牧神抱起两人,隐入蔷薇丛中,女妖若隐若现,无所谓地心不在焉,牧神觉得手中的猎物四肢无力却不易抓住,“竟然不知陶醉地欢喜欲泪”。最后猎物逃脱,牧神却浮现拥抱美神维纳斯的幻影,身心疲惫下来,伏倒在热沙土上,再次要瞌睡。诗作最后是“再见了,绝世美人,我望着你那移动的身影。”德彪西自己解说,他的这首作品是针对马拉美诗最后一行而作的阐释。“这首前奏曲,可以说是将马拉美的美丽诗篇自由地予以诠释而成,可是并没有涵盖全诗的意思。或者可以说是以马拉美的诗串连成背景,烘托出牧神的种种欲望与幻想在午后郁热的暑气中蠢蠢欲动的情景。这以后,牧神因追逐逃遁的女妖而陷于极度的疲劳状态,然后昏然沉睡过去。在梦中,他感觉大自然的一切为他所拥有,也就是说,他的幻想在梦境中实现了。”此曲是在半音阶阶进波状起伏的藤蔓形音型主题基础上,加入不同和声润色的10段变奏,也可把第一至第三部分(主题呈示+两个变奏)为呈示部,第四、五、六部分为发展部,第七部分为歌调形式的中间部,第八部分为结尾部。也就是说,此曲和谐地融合了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歌调形式。

‘陆’ 牧神午后作者是谁

牧神午后的作者是“克劳德·德彪西作曲”。

克劳德·德彪西,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牧神午后前奏曲为管弦乐曲,作于1892-1894年,取材于马拉美的同名诗作《牧神午后》。 该曲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作品。

(6)牧神午后是哪个法国乐曲家创作的扩展阅读:

德彪西的作品主要是钢琴曲,管弦乐不多,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意象》、《夜曲》、《大海》,《前奏曲集》等。此外,他还作有论文集《克罗士先生》等。

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

德彪西这位现代音乐的创始者,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的世界。

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

由于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牧神午后前奏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克劳德·德彪西

‘柒’ 德彪西的《牧神午后》的背景故事

它是根据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Smallarme,1842一1898)的同名诗篇而作。该诗描绘牧神在亚平宁山和煦的太阳下打吨,后被一群奔跑的仙女所惊醒,发生了一幕心醉神迷的故事,以至牧神自身都不能确信她们是虚是实,是真是幻的朦胧、飘忽、神秘的事件和意境。

‘捌’ 《牧神午后》这曲子表现的是哪个故事

<<牧神午后>>是法国浪漫主义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是一首交响诗,作于1894年,根据法国诗人马拉美(1842--1898)一首诗的原意,描绘牧神(罗马神话中一种半人半山羊的神祗,以山野草原为其领地)在亚平宁山和煦的太阳光下打盹,后来被一群奔跑的仙女所惊醒的情形.
作者原本拟写一组作品,以本曲为序曲,但是没有完成.
这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

‘玖’ 牧神午后作者是谁

牧神午后的作者是“克劳德·德彪西作曲”。

克劳德·德彪西,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牧神午后前奏曲为管弦乐曲,作于1892-1894年,取材于马拉美的同名诗作《牧神午后》。该曲为印象主义音乐的经典作品。

(9)牧神午后是哪个法国乐曲家创作的扩展阅读:

《牧神的午后》——L'Apres-midid'unFaune。我和我那些管弦系的同学一样,深爱这首德彪西(Claude

Debussy)的管弦乐作品。我们喜欢重复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Ravel)那句名言:假如在临死之前有可能再听音乐的话,我要听《牧神的午后》。

和他们不同的是,我的生命已和这部管弦乐序曲紧密结合,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牵动着我身体中的每一根神经,控制着我血管中流动的每一滴血。

‘拾’ 前奏曲《牧神午后〉作者是谁

《牧神午后前奏曲》,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可以认为,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而此曲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从这个标题可以知道,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斯蒂芬·马拉美的着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虽然这首短小的音诗以其异国情调的旋律和难以捉摸的和声使许多听众困惑不解,但是,另人感到惊奇的是,它获得了普遍的赞赏,始终是作者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杰作之一。

德彪西的世界充满了朦胧的月光、水中的倒影、无言的激情、发人深思的象征、含而不露的思想以及欲语还休的言词,他的印象派音乐正如同一时代的印象派绘画那样,用鲜艳的色彩玩着光与影的游戏。

乐曲的开始部分,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得十分分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天鹅绒般的圆号与木管声中,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竖琴声中。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气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

阅读全文

与牧神午后是哪个法国乐曲家创作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5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8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