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十大重型直升机分别是哪些
1、苏联 米-26 最大起飞重量56吨,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
9、法国 EC725 最大起飞重量:11吨 EC725直升机是“超级美洲豹/美洲狮”系列军用远程战术运输直升机的一种型号。该机为一种双发涡轴直升机,可以运载29名武装人员和两个驾驶员,可根据客户的变更配置。
10、美国 H-92 最大起飞重量11吨 由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与中国景德镇直升机集团、中国台湾汉翔宇航开发中心、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西班牙格曼萨公司以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共同组成风险共担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研制生产。昌飞集团公司负责斜梁及水平尾面的开发制造。
B. 法国的战斗机都有哪些型号性能如何国际地位又怎么样
一、“幻影2000”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研制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截击和制空,亦可执行对地攻击或战术侦察等任务。70年代中开始研制,第一架原型机于1978年3月首次试飞,生产型飞机于1983年开始交付部队使用。 主要机载设备 除雷达系统外,还有汽姆逊-CSF和达索电气设备公司具有VCM-65显示器的电子对抗调和,TMV-980数据显示系统,马特拉公司的消极干扰设备,法国航空导航公司的S.605自动驾驭仪,达索电气设备公司的2084型中央数字计算机,电话器材公司的塔康询问机和NRAI-7A型敌我识别应答,ERA7000型甚高频/超高频电台,以及克鲁泽公司的90型大气数据计算机等。主要系统有ABG赛姆卡公司的空调和增压系统,用于驱动飞行控制伺服装置、起落架和刹车装置。电气系统包括两台A.20110气冷式20千伏安的交流发电机,两个变压器和一个40安小时的蓄电池,以及电传操纵系统和氧气系统等。 机翼 “幻影”2000的机翼为三角形悬臂式多染下音翼,前缘后掠角58度,后缘前掠角3度30分。采用两段式全翼展自动前缘缝翼,作战时可变弯度,但在加速和低空巡航飞机需收起。两段式全翼展升降副翼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和蜂窝结构,上下偏转角为-16度~+25度,用电传操纵系统操纵升降副翼和襟翼。机翼上、下翼均有一块减速板。“幻影”2000没有平尾。垂尾为悬臂式,前缘后掠角45度,后缘的方向舵为复合材料蒙皮蜂窝夹芯,由电传系统操纵。 武器 单座型的“幻影”2000装有两门“德发”554型机炮,分别安装在进气道下面的机身两侧,备弹各125发。“德发”554为单管转膛炮,口径30毫米,重量85千克,长2.1米,射速11000发/分(空对面射击)或1800发/分(空对空射击)该炮是在“德发”553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78年开始生产,除装备“幻景”2000外,还用于MB,339K飞机。“马特拉”(MATRA)超530导弹:“马特拉”是一种雷达制导的中距拦截导弹,可用于截击高空、高速目标,是法国“幻影”F.1、Ⅲ和2000型飞机的标准武器。该导弹是法国马特拉公司在“马特拉”R53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特拉”超530弹长3.58米,弹径26.3厘米,翼展64厘米。主要由制导控制舱、引信、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弹翼和舵面组成。采用了半主动脉冲雷达制导系统,最大射程16-18公里,弹重250千克,使用高度23000-30000米。后来又发展了“马特拉”超530F和超530D,分别为前者的改进型,性能都有所提高。“魔术”(MAGIC)导弹:有“魔术R550(或称“魔术”1)和“魔术”2两个型号。前者是一种专门用于中低空近距格斗的空空导弹,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的近距全向格斗导弹。该导弹装备“幻影”2000战斗机,也装备F-16或米格-23飞机等。 雷达 “幻影”2000采用了汤姆逊-CSF公司的RDM多功能多普勒雷达(1986后后改为RDI脉冲为勒雷达)。5平方米的目标时,其作用距离:高空为110公里,低空为46公里。 二、阵风”超音速舰载战斗机是由法国达索公司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1985年12月14日,“阵风”A飞机顺利出厂,1986年7月,该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装备法国斯奈克马公司的M88-2型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提高到75千牛(带加力)。重新改装后的“阵风”A战斗机依然采用双三角翼加近耦鸭式布局,但总体重量和尺寸都比实验型略有缩小。 飞机空重约11吨,机身仍采用传统的半硬壳式结构,机上的主要武器装备有:一门装在右侧发动机侧面的30毫米德发544机炮,14个外挂架为机身下4个、翼下6个、翼尖2个、进气道下2个。该机执行截击任务时,可挂“米卡”中距拦截空对空导弹和“ 魔术”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挂“米卡”空对空导弹和常规炸弹。 武器 装1门机炮,最多可带6500千克武器。 尺寸数据 机长:14.99米 机高:5.1米 翼展:1.72米 重量 最大起飞重量:182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M2 作战半径:556~926公里 三、“幻影”4000是法国达索(Dassault-Breguet)公司自己投资研制的单座双发三角翼多用途战斗机。这种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防空截击和对远距目标实施攻击。该机原先被称为“超级幻影”4000,1986年改名为“幻影”4000。1975年9月开始研制,1977年12月原型机公诸于世,1979年3月9日首飞。“幻影”4000是2000的放大型,其机身加宽,安装两台发动机,在机头增加前翼,加大垂尾,缩短了后机身,并在此型战斗机上采用了在“幻影”2000上使用的电传操纵,放宽静稳定度等新技术,还在机翼等关键广告使用了硼和碳纤维的复合材料。由于在垂尾中内置了油箱,使该机可携带的内部燃油达到了“幻影”2000的三倍。 武器 主要武器为2门30毫米“德发”(DEFA)机炮,有11个外挂点,制空时可挂空战用中距和近距空空导弹;对地攻击时可挂各种炸弹、空地导弹、和火箭弹等,也可挂侦察吊舱,最大外挂载荷8000公斤。 动力装置 装两台SNECMA M53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22046磅。 尺寸数据 机长:18.70米翼展:12.00米机高:5.80米机翼面积:73平方米 重量 机重:18000公斤 雷达 最大速度:2.3马赫(2333公里/小时)作战半径:1850公里升限:20000米初始爬升率:18300米/分钟 四、Jaguar“美洲虎”是英、法两国合作研制的双发超音速攻击/教练机,是按执行战斗支援为主、教练任务为辅的要求而设计的。该机的单座型执行近距支援任务,双座型执行教练任务。首架原型机于1968年9月试飞,1971年第一架生产型试飞,1973年6月和1975年5月分别开始交付英国空军和法国空军 Jaguar主要型别如下:Jaguar A 法国单座攻击型,于1969年3月试飞,共订购了160架。Jaguar B 英国双座作战教练型,空军编号为T.Mk.2,共制造了37架。Jaguar E 法国双座教练型,共生产了40架。Jaguar m 法国单座舰载攻击型,只制造了一架原型机,1969年11月试飞,1973年法国海军决定不采用,故未投产。Jaguar S 英国单座战术支援型,空军编号为GR.Mk.1,基本上于A型相同,换装先进的电子设备,共生产165架。Jaguar International 出口型,由Jaguar S型改进而来,换装发动机、火控雷达,加装翼上挂架、微光电视等装备。 动力装置 两台Turbomeca/Rolls-Royce Adour 104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7305磅 武器装备 机上装有2门30毫米Aden/DEFA 553航炮,可外挂各种空对地武器。 尺寸数据(Jaguar S) 机长:15.52米翼展:8.69米机高:4.89米 重量(Jaguar S) 空机重量:7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57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4535千克 性能数据(Jaguar S) 最大平飞速度:1.35马赫(11000米高度)实用升限: 14000米最大航程:4200公里 五、幻影Ⅲ是法国达索(Dassault)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三角翼战斗机,其主要任务是全天候截击和制空,亦能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该型机是法国60-70年代法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 该机的主要改型有:幻影Ⅲ001:原型机,1956年11月17日首飞。幻影ⅢA:预量产型,1958年5月12日首飞。幻影ⅢC:全天候截击型,1960年10月9日首飞。幻影ⅢE:远程战斗轰炸型,可携带常规武器和战斗核武器,1961年4月5日首飞。此外还有幻影ⅢC的双座教练机型幻影ⅢB,幻影ⅢE的双座教练机型幻影ⅢD,以及侦察型的幻影ⅢR和幻影ⅢRD等。 动力装置 幻影Ⅲ001:一台 SNECMA Atar 101G 补燃涡轮喷气发动机, 推力49.0千牛。幻影ⅢA/C:一台 SNECMA Atar 9B 补燃涡轮喷气发动机, 推力58.8千牛。幻影ⅢE:一台 SNECMA Atar 9C 补燃涡轮喷气发动机, 推力78.4千牛。 武器装备 两门DEFA-552A 30mm 机炮每台125发炮弹, 五个外挂点4000千克载弹量,包括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炸弹,电子战舱,核弹,火箭和副油箱。 尺寸数据(幻影ⅢE) 翼展: 8.22米机长: 15.03米高: 4.5米机翼面积:34.85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幻影ⅢE) 空载:7,05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3,700千克 性能数据(幻影ⅢE) 最大速度:(高12000米,无外挂)2332公里/小时 / (海平面)1390公里/小时作战半径:1200公里航程:3300公里最大平飞速度:>M2.0升限:55,800英尺 六、“超军旗”(Super Etendard)是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轻型舰载攻击机。该机于60年代开始研制,1974年10月首次试飞,1978年6月开始交付法国海军,装备在“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上使用。该机除在法国使用外,还出口到阿根廷和伊拉克等国。 动力装置 1台国营发动机公司的“阿塔”8K-50涡喷发动机,推力49千牛。 武器 固定武装:2门“德发”30毫米航炮,备弹2×125发外挂点:5个,可携带AM.39“飞鱼”反舰导弹、“魔术”空空导弹、炸弹等。 尺寸数据 机长:14.31米机高:3.86米翼展:9.6米 重量及载荷 最大起飞重量:12吨最大武器载荷:21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M1.0(高空)实用升限:13700米作战半径:720千米 七、CM-170轻型教练/攻击机由法国Etablissments Fouga et Cie公司研制,该公司1936年成立,1958年被Potez公司收购,Potez后又并入法国宇航公司(Aerospatiale)。该机编号中的CM为该机的两位设计师R.Costello和P.Maubassin姓氏打头字母的缩写。原型机1952年7月23日首飞,1954年7月7日第一架预生产型出厂,1956年2月29日开始投入批量生产。总共生产了916架。 动力装置 2台Turbomeca Marbore IIA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3.91千牛。 武器 可携带2门7.5毫米机炮,还可携带空对地导弹、炸弹、火箭等。 尺寸数据 机长:10.06米 翼展:12.15米 机高:2.8米 重量 空重:21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260公斤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9000米高空):725公里/小时最大爬升率:16米/秒升限:13500米 航程:1250公里 作战半径:900公里 八、“小羚羊”5座(机组1-2人)轻型攻击直升机,公司代号SA-341和SA-342,是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AEROSPATIALE)(后有英国韦斯特兰公司(WESTLAND)及联邦德国伯科夫公司合作)研制的,设计始于1964年,原型机SA-340试飞于1967年4月。该机的主要任务除了反坦克攻击,与地方直升机进行空中格斗外,还可以担负侦察、运输及教练的任务。中国陆军航空兵也于1987年引进了8架SA-342L“小羚羊”直升机, “小羚羊”直升机也是一架带尾桨的单旋翼直升机,但其尾桨采用先进的涵道尾桨形式,主旋翼与三片翼刀组成,位于机身座舱顶部的后方位置可折叠。机身呈鸭蛋形,前半部由曲玻璃包围,视界良好。一台“阿斯泰祖”(Astazou)涡轮轴发动机安装在后机身背部。三垂尾,二小一大。起落架为双滑橇式,全机布局近似于“云雀III”,但较后者更流线形。在机舱内有两排座椅,前排可坐1-2名驾驶员,后排可坐3人,但也可装货。 主要机载设备 拥有135千克的绞车,可载2副担架或照相侦察器材,若作为武装攻击机用,可装2个布朗特68毫米或FZ70毫米火箭弹吊舱,也可外挂2枚AS.12有线制导空对地导弹及陀螺隐定瞄准具。 动力装置 一台“阿斯泰祖”(Astazou)涡轮轴发动机 武器 一门20毫米机炮,机身两侧可外挂500公斤武器,包括4枚-6枚“霍特”(Hot)(或“陶式”(Tow))有导反坦克导弹,2个70毫米或68毫米火箭吊仓,两枚“西北风”(Mistral)空空导弹,1至2挺7.62毫米机枪或一门GIAT20毫米机炮等。 尺寸数据 旋翼直径10.5米 / 尾桨直径0.7米机长(旋翼、尾桨旋转):11.9米 / (机身):9.5米机高:3.1米机宽:2米货舱尺寸(长x宽x高):2.2米x1.3米x1.2米短翼翼展5.23米。 重量 标准载重(内部):750公斤 / (外吊):700公斤最大总重:1800公斤(SA-341), 1900公斤(SA-342K), 2000公斤(SA-342L/M)空重:998公斤正常起飞重量:1800公斤燃油(内部):445公升 / (内部副油箱):90公升 / (附加内部副油箱):200公升 性能数据 航程(标准载重):670公里(SA-341), 735公里(SA-342)最大平飞速度:31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70公里/小时使用升限:4100米(SA-341),5000(SA-342)盘旋升限(有地效):2850米(SA-341),3040米(SA-342)(无地效):2000米(SA-341),2370米(SA-342)垂直爬升率:12.2米/秒 九、“虎”式武装直升机是由法国航宇公司和德国MBD公司联合组成的欧洲直升机公司研制的 其武器装备主要是:机头下装一门30毫米口径自动航炮,可带150至450发炮弹;外挂4枚“西北风”空对空导弹;外挂2个火箭发射巢,每个火箭发射巢装22枚68毫米直径无控穿甲火箭。也可用2个各装13枚火箭的发射巢来代替“西北风”导弹,这样直升机所带火箭总数可达到田枚。该祝顶篷安装有电视摄像和前视红外装置,以及激光测距仪、直景光学传感器。根据调整后的计划,该机将于2003年交付。 德国陆军用的反坦克与支援直升机UHT,其短翼下可挂载“霍特-2”或“崔格特”导弹、"毒刺"自卫导弹、无控火箭、机枪吊舱和其它自卫系统。在该机旋翼主轴瞄准具内,装有电视、前视红外、激光测距等装置,专供射击员使用。机头处装的前视红外装置,则供正驾驶贝使用。 十、“幻影”F.1是法国七十年代装备的主力战斗机,是当时的世界优秀战斗机之一。除具有高空高速的特点,还有较强的机动性能,而且载弹量大,航程远,可在简易机场起落,对地攻击能力强,是一种设计比较成功的战斗机。曾出口世界许多国家, 成为它们的一代主力战斗机。 武器 2门30毫米机炮,3枚玛特拉R530空空导弹和2枚R550“魔术”空空导弹或空地导弹、火箭、炸弹等。 尺寸数据 机长:15米 翼展:8.4米 重量 起飞重量:10.9吨载弹量:4吨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2.2M(高空)实用升限;20000米 作战半径:1300公里 十一、“幻影”Ⅳ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座超音速轰炸机,主要用于投放核弹,是法国第一代核弹武器运载工具。 法国于1956年由空军负责组织研制能执行核攻击任务的飞机,作为法国核威慑力量的三要素之一。该机1959年6月17日首次试飞,原型机被命名为“幻影”ⅣA,1964年底开始在法国空军服役。至1968年共有62架被交付使用。 武器 可装载集束炸弹,马特拉、魔术空空导弹,ECM火箭发射巢。并可携带一枚ASMP核导弹及两个副油箱。 尺寸数据 机长:23.5米机高:5.65米翼展:11.85米 重量 空重:14,512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1,628千克正常载弹量:6,4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2,338千米/小时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1,350千米/小时航程:2,480千米 十二、“幻影”5是法国达索(DASSAULT)公司研制的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主要用于对地攻击,也可执行截击任务。该机是在“幻影”IIIE基础上改型设计的,采用其机体和发动机,加长了机鼻,简化电子设备,增加470升燃油,提高外挂能力,可在简易机场起落。 主要机载设备 选装Aida雷达,带惯性导航系统和平视显示器。 动力装置(A型) 一台SNECMA Atar 9C 补燃涡轮喷气发动机, 推力60.8千牛 武器(A型) 两台DEFA-552A 30mm 机炮每台125发炮弹, 七个外挂点,载弹量大于4000公斤,武器包括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炸弹,电子战舱,核弹,火箭,和副油箱。 尺寸数据(A型) 翼展:8.22米机长:15.55米机高:4.50米机翼面积:34.85平方米,机翼后掠角(1/4弦线处)45度,展弦此2.82,机翼平均相对厚度5.1%,主轮距5.46米,前主轮距5.92米。 重量及载荷(A型) 空重:66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3700千克最大着陆重量:20870千克机内燃油量:3811升最大载荷:4000公斤 性能数据(A型) 最大平飞速度:(11000米高空)M2.2/2350千米/小时/(海平面)M1.13/1390千米/小时爬升率:14000米/分钟实用升限:17000米作战半径:1300千米转场航程:2600千米 十三、AS-565“黑豹”是欧洲直升机法国公司生产的多用途军用直升机,由“海豚”2改型而来,原编号SA365K,1990年1月改称AS-565。1986年4月30日生产型首次展出,1988年首次交付。主要型别:AS-565UA通用型,可执行侦察,空中指挥、电子战、目标指示、搜索和救援等任务;AS-565AA武装型、机身外挂架可携带44枚68毫米火箭,2个20毫米机炮吊舱,或8枚“马特拉”空空导弹,巴西订购了36架,1989年开始交付;AS-565“黑豹”800型,装2台LHTEC公司的T800发动机,作为美军陆军UH-1H的后继机;AS-565CA反坦克型,载“霍特”导弹和舱顶瞄准具。 动力装置 装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M1涡轴发动机,起飞功率558千瓦,装全功能数字式电子控制器。 尺寸数据 旋翼直径11.94米,涵道尾桨直径1.10米,机长13.68米,机身长12.11米,机高3.99米。 重量 空重225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25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296千米/小时,最大巡航速度(海平面)278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海平面)7米/秒,悬停高度(有地效)2600米,(无地效)1850米。航程(海平面、最大批准燃油)875千米。 十四、“阿尔法喷气”是法国达索公司和德国道尼尔公司联合研制的教练/攻击机。该机于1970年开始研制,第一架原型机于1973年10月26日开始试飞,1975年正式投产装备部队。“阿尔法喷气”有E(教练型)和A(攻击型)两种型别,除法国装备教练型200架,德国装备攻击型175架外,该机还出口比利时、墨西哥和埃及(由阿拉伯公司引进许可证仿制160架)等国,总产量达504架。 武器 可携带1门吊舱式30毫米“德发”或27毫米“毛瑟”航炮,备弹150发;3个外挂点,可携带空空、空地导弹、火箭弹、炸弹等 动力装置 2台“拉扎克”O4-C5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3.23千牛 尺寸数据(E型) 机长:12.29米机高:4.19米翼展:9.11米机翼面积:17.5平方米 重量(E型) 空重:3475千克正常起飞重量:5000千克(无外挂)最大起飞重量:7380千克机内燃油:1415千克 性能数据(E型) 最大平飞速度:M0.85(高空);1000千米/小时(海平面)实用升限:14630米最大爬升率:61米/秒续航时间:2小时30分(低空)起飞滑跑距离:480米着陆滑跑距离:610米
C. 这是法军的什么直升机啊具体型号是什么
AS332是法国宇航公司在SA330基础上发展的多用途直升机。1977年9月首次试飞。B型是军用型又称为AS532;C型是民用型;F型是海军型;L型类似于C型;M型类似于B型。该机绰号“超美洲豹”(Super Puma),B型为“美洲狮”。
D. 谁了解直升飞机的发展史
直升机发展的起点
中国的竹蜻蜓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特发明。有人认为,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这种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直流传到如今。
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
释放诱饵
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
《大英网络全书》记载道:这种称为“中国陀螺”的“直升机玩具”在15世纪中叶,也就是在达芬奇绘制带螺丝旋翼的直升机设计图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欧洲。
《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
全能天才达芬奇的画
达芬奇的直升机(3张)
© 2013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北京 直升机总公司
意大利人达芬奇在1483年提出了直升机的设想并绘制了草图。
19世纪末,在意大利的米兰图书馆发现了达芬奇在1475年画的一张关于直升机的想象图。这是一个用上浆亚麻布制成的巨大螺旋体,看上去好像一个巨大的螺丝钉。这种飞机器由四个人操纵,在达·芬奇时代流行的旋转玩具可能引发了这位大发明家的设计灵感,他建议以旋转一绕垂直轴的螺旋面来达到垂直的飞行。它以弹簧为动力旋转,当达到一定转速时,就会把机体带到空中。驾驶员站在底盘上,拉动钢丝绳,以改变飞行方向。事实上,达·芬奇称自己的发明也只是提供一个直升动力,而不是真正能工作的飞机。西方人都说,这是最早的直升机设计蓝图。
尽管现代科学家认为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可能永远不会起飞,但这一设计仍旧是达·芬奇最着名的发明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将达·芬奇视为双旋翼直升机概念的鼻祖。
早期
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是实用型直升机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典型机种有:美国的S-51、S-55/H-19、贝尔47;苏联的米-4、卡-18;英国的布里斯托尔-171;捷克的HC-2等。这一时期的直升机可称为第一代直升机。贝尔47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制的单发轻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开始于1941年,试验机贝尔30于1943年开始飞行,1945年改名为贝尔47,1946年3月8日获得美国民用航空署(CAA)的适航证,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取得适航证的民用直升机。该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式布局、两叶桨叶的跷跷板式旋翼。旋翼下面有稳定杆,与桨叶呈直角。普通的自动倾斜器可进行总距和周期变距操纵。尾梁后部有两个桨叶的全金属尾桨。卡-18是苏联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单发双旋翼共轴式轻型多用途直升机,于1957年年中首次飞行,此后不久投入批生产。采用两副旋转方向相反的3桨叶共轴式旋翼,桨叶为木质结构。装1台275马力的九缸星形活塞式发动机。机身为钢管焊接结构,具有轻金属蒙皮和硬壳式尾梁。座舱内可容纳1名驾驶员和3名旅客。采用四轮式起落架,前起落架机轮可以自由转向。这个阶段的直升机具有以下特点:动力源采用活塞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功率小,比功率低(约为1.3千瓦/千克),比容积低(约247.5千克/米3)。采用木质或钢木混合结构的旋翼桨叶,寿命短,约为600飞行小时。桨叶翼型为对称翼型,桨尖为矩形,气动效率低,旋翼升阻比为6.8左右,旋翼效率通常为0.6。机体结构采用全金属构架式,空重与总重之比较大,约为0.65。没有必要的导航设备,只有功能单一的目视飞行仪表,通信设备为电子管设备。动力学性能不佳,最大飞行速度低(约为200千米/小时),振动水平在0.25g左右,噪声水平约为110分贝,乘坐舒适性较差。
中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是实用型直升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机种有:美国的S-61、贝尔209/AH-1、贝尔204/UH-1,苏联的米-6、米-8、米-24,法国的SA321“超黄蜂”等。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专用武装直升机,如AH-1和米-24。这些直升机称为称为第二代直升机。这个阶段的直升机具有以下特点:动力源开始采用第一代涡轮轴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产生的功率比活塞式发动机大得多,使直升机性能得到很大提高。第一代涡轮轴发动机的比功率约为3.62千瓦/千克,比容积为294.9千瓦/米3左右。直升机旋翼桨叶由木质和钢木混合结构发展成全金属桨叶,寿命达到1200飞行小时。桨叶翼型为非对称的,桨尖简单尖削与后掠,气动效率有所提高,旋翼升阻比达到7.3,旋翼效率提高到0.6。机体结构为全金属薄壁结构,空重与总重之比降低到0.5附近。已采用减振的吸能起落架和座椅。机体外形开始考虑流线化,以减小气动阻力。直升机座舱开始采用纵列式布置,使机身变窄。性能明显改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00~250千米/小时,振动水平降低到0.15g左右,噪声水平为100分贝,乘坐舒适性有所改善。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直升机发展的第三阶段,典型机种有:美国的S-70/UH-60“黑鹰”、S-76、AH-64“阿帕奇”,苏联的卡-50、米-28,法国的SA365“海豚”,意大利的A129“猫鼬”等。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专门的民用直升机。为了深入研究直升机的气动力学和其它问题,这时也设计制造了专用的直升机研究机(如S-72和贝尔533)。各国竞相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促进了直升机技术的发展。这个阶段的直升机具有以下特点:涡轮轴发动机发展到第二代,改用了自由涡轴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转速控制特征,改善了起动性能,但加速性能没有定轴结构的好。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有所减小,寿命和可靠性均有提高。典型的发动机耗油率为0.36千克/千瓦小时,与活塞式发动机差不多。旋翼桨叶采用复合材料,其寿命比金属桨叶有大幅度提高,可达到3600小时左右。翼型不再借用固定翼飞机的翼型,而是为直升机专门研制的翼型,即二维曲线变化翼型。桨尖呈抛物线后掠。桨毂广泛使用弹性轴承,有的成无铰式。尾桨已开始采用效率高又安全的涵道尾桨。旋翼升阻比达8.5左右,旋翼效率提高到0.7左右。机体次结构也采用复合材料制造,复合材料占机体总重的比例通常为10%左右,直升机的空重/总重比一般为0.5。对于军用直升机,特别是武装直升机来说,提出了抗弹击和耐坠毁要求。美军方提出了军用直升机耐毁标准MIL-STD-1290,已成为军用直升机的设计标准。为满足这些标准,军用直升机采用了乘员装甲保护,专门设计了耐坠毁起落架、座椅和燃油系统。电子系统已发展到半集成型。
直升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通讯设备、集成的自主导航设备、集成仪表、电子式与机械式混合操纵机构等。机上的电子设备之间靠一条双向数字数据总线交连,通过这条总线可进行信息发射和接收。直升机采用混合布置的局部集成驾驶舱。第一代夜视系统的使用使直升机具备了夜间飞行能力。这种较为先进的半集成电子设备使直升机通讯距离显着增大,导航距离与精度明显提高,仪表数量有所减少,飞行员工作负荷得到减轻,也使直升机具备了机动/贴地飞行以及在不利气象/夜间条件下的飞行能力,从而提高了直升机的整体性能。动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直升机的升阻比达到5.4,全机振动水平约为0.1g,噪声水平低于95分贝,最大飞行速度达到300千米/小时。
现代
20世纪90年代是直升机发展的第四阶段,出现了目视、声学、红外及雷达综合隐身设计的武装侦察直升机。典型机种有:美国的RAH-66和S-92,国际合作的“虎”、NH90和EH101等,称为第四代直升机。这个阶段的直升机具有以下特点:采用第3代涡轴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虽然仍采用自由涡轴结构,但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全权数字控制系统及自动监控系统,并与机载计算机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有了显着的技术进步和综合特性。第3代涡轴发动机的耗油率仅为0.28千克/千瓦小时,低于活塞式发动机的耗油率。其代表性的发动机有T800、RTM322和RTM390。桨叶采用碳纤维、凯芙拉等高级复合材料制成,桨叶寿命达到无限。新型桨尖形状繁多,较突出的有抛物线后掠形和先前掠再后掠的BERP桨尖。这些新桨尖的共同特点是可以减弱桨尖的压缩性效应,改善桨叶的气动载荷分布,降低旋翼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旋翼的气动效率。球柔性和无轴承桨毂获得了广泛应用,桨毂壳体及桨叶的连接件采用复合材料,使结构更为紧凑,重量大为降低,阻力大大减小。旋翼升阻比达到10.5,旋翼效率为0.8。这个阶段应用了无尾桨反扭矩系统,其优点是具有良好的操纵响应特性、振动小、噪声低,不需要尾传动轴和尾减速,使零部件数量大大减小,因而提高了可维护性。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直升机开始采用复合材料主结构,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大幅度上升,通常占机体结构重量的30~50%。
这一时期的民用型直升机的空重/总重比约为0.37。高度集成化的电子设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智能技术在直升机上获得应用,直升机电子设备朝着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的直升机,采用了先进的增稳增控装置,用电传、光传操纵取代了常规的操纵系统,采用先进的捷联惯导、卫星导航设备及组合导航技术,先进的通讯、识别及信息传输设备,先进的目标识别、瞄准、武器发射等火控设备及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采用了总线信息传输与数据融合技术,并正向传感器融合方向发展。机上的电子、火控及飞行控制系统等通过多余度数字数据总线交连,实现了信息共享。采用了多功能集成显示技术,用少量多功能显示器代替大量的单个仪表,通过键盘控制显示直升机的飞行信息,利用中央计算机对通讯、导航、飞行控制、敌我识别、电子对抗、系统监视、武器火控的信息进行集成处理从而进行集成控制。采用这类先进的集成电子设备,大大简化了直升机座舱布局和仪表板布置,系统部件得到简化,重量大大减轻。更主要的是极大地减轻了飞行员工作负担,改善了直升机的飞机品质和使用性能。直升机的全机升阻比达到6.6,振动水平降到0.05g,噪声水平小于90分贝,最大速度可达到350千米/小时。
编辑本段
里程碑
第一架直升机
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这架直升机被称为“人类第一架直升机”。这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直升机不仅靠自身动力离开地面0.3米,完成了垂直升空,而且还连续飞行了20秒钟,实现了自由飞行。
保罗科尔尼研制的直升机带两副旋翼,主结构为一根V形钢管,机身由V形钢管和6个钢管构成的星形件组成,并采用钢索加强,以增加框架结构的刚度。V形框架中部安装一台24马力的 Antainette 发动机和操作员座椅。机身总长6.20米,重260千克。V形框架两端各装一副直径为6米的旋翼,每副旋翼有2片桨叶。
试飞成功
1938年,年轻的德国姑娘汉纳赖奇驾驶一架双旋翼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1936年,德国福克公司在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之后,公开展示了自己制造的FW-61直升机,1年后该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是一架机身类似固定翼飞机,但没有固定机翼的大型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它的两副旋翼用两组粗大的金属架分别向右上方和左上方支起,两副旋翼水平安装在支架顶部。桨叶平面形状是尖削的,用挥舞铰和摆振铰连接到桨毂上。用自动倾斜器使旋翼旋转平面倾斜进行纵向操纵,通过两副旋翼朝不同方向倾斜实现偏航操纵。旋翼桨叶总距是固定不变的,通过改变旋翼转速来改变旋翼拉力。利用方向舵和水平尾翼来增加稳定性。FW61旋翼毂上装有周期变距装置,在旋翼旋转过程中可改变桨叶桨距。还有一根可变动桨距的操纵杆来改变旋翼面的倾斜度,以实现飞行方向控制。FW61就是靠这套周期变距装置和操纵杆保证了它的机动飞行。该机旋翼直径7米。动力装置是一台功率14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具有正常操纵性的直升机。该机时速100~120公里,航程200公里,起飞重量953千克。
实用直升机
1939年春,美国的伊戈尔·西科斯基完成了VS-300直升机的全部设计工作,同年夏天制造出一架原型机。这是一架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装有三片桨叶的旋翼,旋翼直径8.5米,尾部装有两片桨叶的尾桨。其机身为钢管焊接结构,由V型皮带和齿轮组成传动装置。起落架为后三点式,驾驶员座舱为全开放式。动力装置是一台四气缸、75马力的气冷式发动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构型成为现在最常见的直升机构型。
自首次系留飞行以来,西科斯基不断对VS-300进行改进,逐步加大发动机的功率。1940年5月13日,VS-300进行了首次自由飞行,当时安装了90马力的富兰克林发动机。
投入批生产
R-4是美国沃特-西科斯基公司20世纪40年代研制的一种2座轻型直升机,是世界上第1种投入批量生产的直升机,也是美国陆军航空兵、海军、海岸警卫队和英国空军、海军使用的第一种军用直升机。
该机的公司编号为VS-316,VS-316A。美国陆军航空兵的编号为R-4,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编号为HNS-1,英国空军将其命名为“食蚜虻”1(Hoverfly1),英国海军将其命名为“牛虻”(Gadfly)。
编辑本段
国产型号
民国的直升机
中国在抗战时由中央航空研究院开展过有限的直升机理论研究。1944年,清华航空研究所曾在大后方的昆明从事过直升机的研究,并有论文发表。更令人震惊的是,几乎于美国的R-4同时,中国开始设计制造直升机。1944年,中国飞机制造业的先驱朱家仁先生设计了中国第一架直升机。1945年秋,“蜂鸟式甲型单座直升机”研制成功,一架居然有共轴双旋翼直升机诞生了!这是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架直升机,朱家仁也被称为“中国的直升机之父”。1948年7月“蜂鸟”乙型直升机研制成功,这架直升机发动机功率91.7千瓦,旋翼直径7.62米,机高2.63米,总重725.5千克,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36千米,航程219千米。采用封闭式坐舱,甚至超过了国际上同类直升机。但由于内战,蜂鸟直升机下落不明。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朱家仁,他毕业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回国后一直致力于中国航空事业。朱家仁是一位精干的实业家,一生埋头工作,不图名利,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航空事业,即使退休之后仍然进行研究设计。他先后研制有 “蜂鸟”甲、“蜂鸟”乙、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绰号“飞行香蕉”的CJC一3和CJC一3A等多种不同型号的直升机。他所取得的成果,比起欧美人一点也不逊色。这位航空先驱者由于内战去了台湾,始终未能再回到自己的故土和奋斗过的那片土地,最后在美国逝世,长眠于异国。除此朱家仁外,还有很多航空人才值得我们铭记。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留在大陆。这也许是旧中国在航空事业留给中国的最大一笔财富。
直5
直-5(Z-5)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
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
直升机
1958年2月,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63年9月21日航定委同意直5直升机优质过关,批准定型投产;其动力装置活塞-7于同年12月25日优质过关,投入批生产。共生产了545架。
直-5可用于物资、人员输送、救生、边境巡逻。1980年停产。
直-5采用1台活塞-7气冷星形14缸发动机,功率1770马力(1250千瓦)。主螺旋桨直径21米,长为16.8米,高为4.4米。起落架为固定四点式,前起落架横向轮距1.53米,主起落架轮3.82米、前主轮距3.79米。机舱体积达16立方米,一个侧舱门,一个蚌式后舱门。一次可运载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8个伤员担架和1名医务人员。发动机舱位于机头,通过传动轴驱动机舱顶部的主旋翼和尾部的尾桨。驾驶舱位于机头前上部,两人机组,两人均可独立完成飞行操纵。可装载1.2吨货物,吊运时可运载1.35吨。直-5的机舱内可装卸北京212A吉普,该吉普常用于作为78式82毫米无座力炮的载车,为空降兵提供火力支援。更大威力的是75式105mm无坐力炮,于1964年研制,可摧毁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和坚固野战工事等,1975年设计定型。火炮由炮身和炮架两部分组成。采用了高、低压发射原理和炮口制退器与缩小喷口相结合的方法。仍由北京-212A轻型越野车携带。初速(破甲弹)503米/秒,最大射程(杀伤爆破榴弹)7400米,有效射程(破甲弹)1100米;直射距离(破甲弹)580米,射速5~6发/分,炮身长3409毫米。尾桨为3片推进式玻璃钢奖叶,驾驶员座舱位于机身前上部 舱内有2个座椅。起落架为4轮式;动力装置:1台气冷式14缸塞—7发动机,最大功率1250千瓦(1700马力)。
直6
根据直升机部队换装的需要,为改进直-5存在的发动机功率低、高温高原性能差、载荷小的缺点,哈尔滨飞机厂从1966年开始自行研制直6(Z-6)机(1968年,直6的设计工作转为新组建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该机装用一台涡轴5发动机,动力舱在机身上部,是以空降为主的多用途直升机,根据需要还可进行其它改装。1969年12月15日,飞行员王培民驾驶直-6首飞上天。1972年8月7日,一架直-6机在吉林省公主岭附近飞行时发生一等事故,飞行员傅贵法等6人全部遇难.事故是因发动机体内减速器抱轴卡死而引起的。为吸取这次惨重的血的教训,设计单位对直升机及发动机做出了11项技术改进。197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直-6机设计定型。直6研制迈出了中国直升机从活塞式走向涡轴化的关键一步,但由于发动机选型不当,单发动机不安全等原因,直-6未能正式投产;
简介:直-6多用途直升机是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在直-5基础上改型设计的以空降为主的多用途直升机,1969年12月15日首飞。后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负责,1970年转至常州飞机制造厂和昌河飞机工业公司进行生产,1977年设计定型,共生产了15架,未能正式投产。
动力系统:直-6机身上部安装1台涡轴-5发动机,功率1618千瓦。载12人。
基本数据:机长20.962米,机高5.593米;旋翼直径21米;空重482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6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速度192千米/小时;最大航程651千米;载重1200千克。
直7
60年代中期,中国在研制轻型和中型直升机产品的同时,也开始考虑自个研制能装载一个加强排兵力的重型直升机产品。根据部队提出的需求,1969年,中国航空研究院决定由新组建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承担重型直升机的设计任务,直升机的编号为直7(Z-7)。1970年3月,直7研制工作开始,承担研制的有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2个工厂。
直7的研制方案是:装两台涡轴5甲发动机,采用6片旋翼;除重新设计桨毂和减速器外,其它尽量采用直5和直6的零部件。直7设计为最大起飞重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50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
1971年直7开始进行机体和部件的静力试验及调试。其间,领导机关曾决定将直7作为舰载直升机的试验机,到1971年9 月,直7改舰载的工作停止,继续作为普通直升机研制。
1975年5月,直7零部件加工完成了97%,并已装配成两架机体,配套生产的成品已到货90%。1979年,直7重型直升机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
然而,1979年6月28日,国家决定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停止.其原因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投资研制两种重型直升机,为了全力确保由江西景德镇直升机厂承担研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直7直升机只得为直8让路,从而宣告了直7重型直升机的夭折。尽管直7项目下马了,但直7研制的许多成果为后来成功研制出最大起飞重量达13000千克的直8重型直升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8
中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 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中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中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
直8直升机(12张)
直-8(Z-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总体的规划是以直-8舰载反潜型为突破口,进行引进仿制,随后进而改进研制直-8陆军型,从而逐步提高中国大中型直升机科研、生产和装备的水平。1976年研制工作开始,首架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飞,1989年11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94年12月设计定型。1989年,首架生产型直-8于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文字:加特林)
早在60年代中期,中国在研制轻型和中型直升机产品的同时,已开始考虑研制能装载排级单位的重型直升机。1969年中国航空研究院决定由新组建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承担重型直升机的设计任务,机型编号为直-7。1971年直-7开始进行机体和部件的静力试验及调试。其间一度决定将直-7作为舰载直升机。1975年5月,直-7零部件加工完成了97%,并已装配成两架机体,配套生产的成品已到货90%。1979年直-7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1979年6月28日决定直-7研制工作停止。据说原因是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在研究直-7的同时,在资金上保障由景德镇直升机厂的仿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因此直-7被迫夭折,但研制的许多成果为研制直-8打下了基础。
直-8曾经被看作中国陆航、海航的一大飞跃,因为这是中国第一种国产大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不想在2002年前的漫长岁月里,直-8生产量很低,不超过20架,又变成了一个鸡肋。
直-8采用了常规的直升机总体布局,单旋翼带尾桨。旋翼为6片矩形胶接全金属桨叶,桨毂铰接式,装有挥舞铰、轴向铰和带液压减震的摆向铰。位于尾翼顶端的尾桨共5片。为适应水上用途,采用船形机身,水密舱,两侧有固定水陆两用短翼浮筒,可以进行水上起降。在陆上采用不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直-8采用3台涡轴-6型发动机,两台在减速器前,一台在后,单台最大起飞功率1128千瓦(1550马力)。机内主油箱由3组8个软油箱组成,总有效容积3900升。燃油箱及相关舱室均有通风系统,每组油箱有一个重力加油口,位于机身左侧。直-8可载运2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此时航程700千米,最大载重情况下可载运39人;也可以载运一辆BJ-22吉普及有关人员;或装载3000公斤货物飞行500千米,或外挂运送5000千克货物到50千米外的目标区域,然后返回原地。用于救护时直-8舱内可载15名伤病员及担架,以及一名医护人员。执行搜索救援时,机上可装备一台液压救生绞车和两只救生艇,在陆地和海上执行救援任务。
实际上中国仿制直-8的目的不在于陆基使用,而是为获得一种可靠的舰载直升机。因此直-8很快发展了舰载型号。直-8可装备吊放声纳、搜索雷达,可采用的武器包括鱼雷或导弹等。执行扫雷任务时,可拖曳一个扫雷具,在距基地92千米的水域以46千米的时速扫雷两小时。布雷作战时可携带8枚250千克的水雷。海军型号的直-8已多次参与实际任务。
直-8还发展了陆军型直-8A
直-8还可用于人员运输、地质勘探、航空测绘、建筑施工、森林防火、边防巡逻、通讯联络指挥等民用用途。直-8曾顺利执行过抢险救灾和科研试飞等任务,1993年首飞西沙成功。
直-8产量低的原因尚无公开资料可询,估计最大的可能是仿制品的性能不行,或核心部件无法自行生产,如发动机。从陆航大量购入米-17来看,直-8在陆军没什么地位。海航装备了直-9,也许这种轻型直升机才是吨位还不大的海军舰艇所急需的。直-8原型SA321性能其实不错,是法军主力,我们辛辛苦苦仿制出来,却又无法解决核心部件问题的国产化问题。
2002年5月外电报道,中国计划恢复直-8的生产,将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系列发动机,进而引进其发动机生产技术。报道称昌河公司在1997年停止生产直-8之前,已经制造了17架,其中12架在海军服役。如报道属实,说明军方还是希望能有一种自行研制的大型直升机可用。此外也侧面印证了直-8存在发动机无法自行研制的问题。
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2002年航展上直-8F的出现,宣告了直-8吐气扬眉的日子到来了。F型是直-8A的最新改型,换装了进口PT6B-67A发动机(下图为PT-6B),最大起飞功率从1190千瓦提高到了1448千瓦,升限提高到4700米,有效地效悬停由原来的1900米提高到2800米。F型能在4500米高原启动,发动机大幅度增加了首翻期,达到了3500小时。进气口增装防沙装置,改善野外使用性能,因此座舱上方机体外形上有所变化。用有防冰除冰能力的复合材料桨叶替换原先的金属桨叶,提高了悬翼的寿命效率和性能,改装新的航电系统。F型当前仍在研制阶段,计划2005年换发型投放市场,有望大量装备解放军使用。而PT6系列发动机也必然要展开国产化工作。
请善用网络搜索。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E. 世界上有哪些出名的武装直升机
在武装直升飞机领域,美国的武装直升机阿帕奇无疑是最出名的,堪称业界标杆。
美国的AH64阿帕奇:阿帕奇做为世界上参加实战最多的武装直升机,可以说任意一款武装直升机都以阿帕奇为目标,AH64采用通用动力的T-700-GE701涡轴发动机,是黑鹰同款发动机,拥有1510马力,紧急状态下可以输出1800马力。
F. 世界排行前三的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0!它的战斗力如何
武直10它是中国制造的第一架专业直升机,甚至是亚洲第一架自主研发的直升机。这与过去我们的空军从别人那里接过来,不再使用 "神奇 "的法国 "海豚 "直升机模型的情况有所不同。它填补了我们直升机机队的空白,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空中突击和反坦克防御能力。
2010年,直10定型并投入量产,我军航空兵终于有了主战装备,成为名副其实的军用航空的树梢杀手,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参加了航空飞镖比赛,击败了俄罗斯的米28和卡52两款武装直升机,终于在光电瞄准器和武器精度方面,也就是毛子的软肋,而我们发展得相当不错。直10的总设计师在接受采访时说,直10不比虎式、阿帕奇、米28和卡52直升机差,直10有非常好的机动性和非常好的机载设备。
G. 法国“小羚羊”武装直升机的介绍
SA341/342“小羚羊”轻型直升机由原法国宇航公司(现欧洲直升机公司法国分公司)和英国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共同研制。研制计划最初由法方提出,旨在取代“云雀”II直升机。“小羚羊”在1964年开始设计,采用“云雀”II的传动系统、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斯泰阻”III发动机和于德国伯科夫公司联合开发的旋翼桨叶。1967年,法、英两国签定共同研制和生产的协议。第一架原型机称为SA340,在1967年4月7日首飞;第二架原型机称为SA341,于1968年4月首飞。经过改进的第一架预生产型在1971年8月6日首飞。
H. 法国SA321超黄蜂直升机主要有哪些任务
SA321“超黄蜂”是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一种三发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较小的SA320“黄蜂”直升机发展而来的。该机可执行多种任务,如运输、撤退伤员、搜索、求援、海岸警戒、反潜、扫顽固不化、布雷等。该机于1960年开始研制的,1962年12月7日首次试飞。1966年开始交付。
I. 谁研制成第一架直升飞机
直升机,是一种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推动力,使其能够垂直起落、原地转弯、空中悬停和向任何方向飞行的航空器。1907年9月19日,法国人布雷盖研制成四旋翼直升机,首次载人离地升空。同年11月13日,法国科尔尼首次驾驶自己研制的双旋翼直升机,保持了约30秒钟的自由飞行。直到1923年,西班牙人西尔瓦发明了带有铰接桨叶的旋翼机,才为直升机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前景。1939年,美籍俄人西科斯基,成功地研制出单翼颠簸直升机VS-300;1940年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改进型VS-316,被美国陆军一眼相中,从此进入了直升机辉煌发展的黄金时期。直升机直接导致了合同战术的深刻变化,使合同战斗的立体性和机动性大为增强,赢得了“空中坦克”、“空中大炮”的美誉,并且为下世纪陆军飞行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用飞机技术领域另一值得密切关注的技术是无人机。1917年英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从此无人机先后经历了无人靶机、预编程序无人侦察机、指令遥控无人侦察机和多用途无人侦察机的发展过程。在冷战后爆发的几场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无人机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它将与有人机混合,广泛遂行侦察监视、目标指示、战场毁伤评估、通信中继、电子对抗及反雷达等作战任务。2000年后它将取代直升机攻击作战和巡航导弹的部分功能,成为未来高技术战场遂行精确打击作战任务的一种重要支
J. 求AS365海豚直升机详细资料
研发生产情况:AS365海豚直升机由法国国营航宇工业公司研发
1975年1月,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1978年开始交付生产型。 AS365/366“海豚”发展的主要型别有: SA365C最初发展的“海脉”双发型,截止 U80年1月,共交付37架,现已停止生产;AS365N,在SA365C的基础上发展的双发民用型,该型于1977年中开始研制,1979年3月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1982年初开始正式交付使用;AS365F7,在AS365N2的基础上发展的反舰型; AS565,反潜型; AS365“黑豹”多用途军用型,该型又分AS365A入陆军型和AS365U入通用型,装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M1涡轴发动机,单台使用功率为558千瓦(759轴马力),最大连续使用功率为487千瓦(658轴马力)。安哥拉首批订购了6架 AS365A入和12架 AS365U入。
1989年以前,已有36架AS365AA交付给巴西;AS366G,在AS365N的基础上发展的美国海岸警卫队型,编号为 HH—65A。1979年6月,美国海岸警卫队订购了90架。1984年11月19日开始交付,到1985年9月20日全部交付完毕。截止1990年1月1日,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订购了504架各种型别的AS365/366。其中包括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厂按专利生产合同生产的Z—9和为美国警卫队发展的短程救援型和装有专用搜索救援和反潜设备的365F/AS157T。
总体布局 (均指AS365Nz型)4片桨叶旋翼。每片旋翼桨叶由2根Z形碳纤维大梁、碳纤维蒙皮、玻璃纤维前线组成,前线有不锈钢片保护,可人工折叠。涵道风扇尾桨有13片金属桨叶。高速飞行时,大面积垂尾偏转可提供大部或全部反扭力矩。液压式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座舱前有驾驶员和副驾驶员或乘员座椅,后面有2排4座座椅。高密度型可载1名驾驶员和13名乘员。
主要技术参数
动力装置:2台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自由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547千瓦(744轴马力)。
主要机载:设备甚高频和高频通信/导航设备,甚高频全向信标,仪表着陆系统、无线电罗盘、应答机、测距设备、雷达和自足导航系统,以及各种选装设备。
尺寸数据:旋翼直径11.94米,尾桨直径1.10米,机长(旋翼旋转)13.68米,机身长11.63米,机高3.52米。
重量数据:空重(包括设备)497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内载或外挂)937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允许速度(海平面)296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海平面)285公里/小时,经济巡航速度(海平面)260公里/小时,最大爬升率(海平面)7米/秒,实用升限4300米,悬停高度(有地效)2560米,(无地效)1800米,最大航程(标准燃油、海平面)897公里,续航时间(标准燃油)4小时。
飞行高度:飞行高度4300m的高原或高空(可达6000m)、
适应温度:-40℃至+50℃的环境条件下能可靠地起动,因而适于高原地区使用。
寿命指标为:翻修寿命20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