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帝国时代3的问题
LZ你好,我虽然不是什么高手,但1V1灭专家还是压力不大的。分享给楼主一些心得。
如果不会玩的话,建议用土耳其练手。法国新手用还是有压力的。日本虽然易用,但操作和欧洲八国大不相同,且前期不强。
打电脑和与人对战不一样。打电脑只要用好快攻RUSH,就很好对付。尽量不要和电脑拖到后期。后期电脑经济起来了就很难对付。
土耳其农民自动生产,省去了不少麻烦。兵种种类少,质量高。前期只需要苏丹亲兵和奥斯曼炮兵的搭配即可。
基本流程是:发现时代农民开箱子,开完后留一个农民造一个房子,其他农民全部打猎,造房子的农民造完后也去打猎。等食物够800了马上选择升级下一个时代,升级选项选择400木。升级好后拉农民开木箱,殖民第一卡发700木,升殖民马上造起一个兵营,兵营出亲兵。700木到了后开完农民造炮厂,炮厂出奥斯曼炮兵。其余木头造几个房子。此时农民要分配一些去采金。兵营和炮厂同时出兵,保证亲兵比炮兵多一些,让亲兵顶在前面吸收伤害,炮兵在后面输出。殖民第二卡发700金子,主要是奥斯曼炮兵耗金子多。有了十几个兵就马上冲对方家。后面要不断出兵。对方农民进城镇中心了,部队后退到城镇射程之外,与后续部队汇合后再打。如果有二十多个亲兵就可以考虑拆了对方的城镇中心。打的时候注意炮兵要盯着对方的步兵打。反骑和拆迁主要交给亲兵。歼灭对方前期的小股部队后,后面对方就出不了多少兵了。很快就能取得胜利。
发卡顺序:3农——700木——700金(或6亲兵/3轻骑)往后随意
这是土耳其流程。
法国的特点是法农的强大。4.5速度,0.4远防,180血,攻击无起手。不仅是农民,还是战斗单位。法国法农的强大决定了法国防RUSH能力很强,但RUSH能力不强。日本没玩过。日本殖民实力不强,到了堡垒之后才强。
B. 帝国时代3 后期强国
关于后期强国
分析:欧洲八国普遍后期都较为强势。较为均衡的军事实力以及强大的经济实力。欧洲各国由于市场科技的增幅,经济卡片齐全,再加上工业之后的双工厂,普遍拥有着较强的后期战力。而三土着主要倾向于前期,易洛魁和AZ都是殖民强国,苏族是堡垒OP国。不过三土着在殖民就有了优秀的战斗力,加上兵种造价低,属性优良,集结快的优势。三土着再堡垒之后军事实力依然不容小觑,但经济上逐渐落后于欧洲各国,后期逐渐疲软。亚洲三国差异较大,印度可谓OP中的OP,前期就有了强大的实力,但后期战依然实力超强。中国前期脆弱,但后期战力一流。日本也是后续逐渐增强的国家。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欧洲篇
NO.1真正的后期强国:法国
从经济上看,法国拥有特色农民——猎人(森林酷民)。0.4的远程防御,4.5的移动速度,更高的初始血量,无起手的攻击,使得法国农民再前期不仅仅是个农民,还是个有一定战斗力的结实的散兵。这就是为什么法国是难以在殖民被RUSH的国家,只因为法国农民实在太肉。虽然法农攻击并不高,但他的存在使得法国面对前期强国 能屹立不倒,安然发展至后期。操作好法农,法国支持到后期就不是难事。除此之外,法农采集效率是普通农民的1.2倍,却只占1人口,这种经济优势再后期会逐渐显现。法国前期军事实力并不强,但后期就大不相同了。这就不得不提法国另一种特色兵种——胸甲骑兵。胸甲给无数新手留下了深刻印象,似乎是无敌的兵种。高血量、高攻击、2格攻击范围。但实际上,堡垒时代的胸甲性价比并不高,但工业后的胸甲实力就上了一个台阶。纯种动物的卡片增加了胸甲建造效率和减少造价,得益于法国齐全的骑兵加强卡,胸甲战力才真正强大。要注意,由于改版的原因,纯种动物卡片不再减少胸甲的人口占用,因此胸甲始终占据3人口。所以工业或帝王时期的胸甲海足够让每一个对手疯狂,只是实战中对手不会给你真正发展到后期的机会。
总结:法国是真正的后期强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只是要达到这种结果实在是太难。因此实战中法国大多选择打堡垒,限制了胸甲的作用。因此法国的强大在对战当中难以显现,而殖民战后堡垒战的法国只是个普通国家。
NO.2后期经济强国:英国
英国拥有特色建筑:庄园住房。每建造一个赠送一个农民。这使得英国爆房子BOOM在前期和后期都相当给力。英国的刷农速度是惊人的,甚至比多TC的葡萄牙更明显。而且爆房子的成本并不算高。再加上完善的经济加强卡,众多的农卡,畜牧业三巨头之一的英国绝对是十四国当中一流的经济强国。除此之外,英国吃海能力也是十分出众,无论是陆战还是海图,英国都能游刃有余,总能取得领先对手的经济优势。在海战方面,离岸援助卡片使得英国海上力量无惧鹰炮的威胁。
但英国在后期并不像法国那样强大,原因在于军事。英国殖民军事启动较慢,其本国兵种也并无类似胸甲这种超强单位。长弓兵虽然拥有变态的射程和较高攻击,但操作困难,生命值不高。再加上并无强大的佣兵卡,导致英国到了堡垒时代军事爆发也是平平。工业时代并无欧洲各国普遍拥有的强悍的加农炮,只是以鸡肋的火箭炮取而代之。英国陆战的军事实力不强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英国的经济是欧洲各国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即使放眼十四国,除了中国恐怕也无人能出其右。其海战实力也是超强的。
NO.3理论上的后期强国:葡萄牙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微软给葡萄牙的设定。葡萄牙前期既无农卡,也无资源流卡,前期经济惨不忍睹。但多TC的优势弥补了经济上的劣势。葡萄牙的经济优势体现在多TC刷农上。但刷农要想起到超越别国的优势需要很久。因此葡萄牙是后期最早满农的国家之一。农民多的优势自然不必多说。葡萄牙吃海能力也是超强,但并不具备英国那种强大的海战实力。正如以为网友所说:葡萄牙陆战是渣,在海图是神。有一定道理。
葡萄牙在军事上很像英国,也没有一兵超强的单位。葡萄牙散兵血量低攻击低,难以操作;管炮生命值低且对步兵及建筑并无加成,是很难用的炮兵;加上并不强的轻骑兵,导致葡萄牙即使到了后期也没有多强的爆发。葡萄牙真正值得一提的是RG火枪和RG龙骑。但火枪加强卡性价比不高不说,而且都在工业,也正印证了葡是后期国这一特征。20射程的龙骑骚扰有余,战力不足。葡萄牙真正强大的兵种也就在于堡垒时代的5马穆鲁克和5浪人了。一旦这两张佣兵卡用完,葡萄牙军事上几乎一无是处。
总结:前期脆弱,后期不强,UP国帽子始终摘不掉,这就是葡萄牙,活脱脱是帝国2的维京穿越来的……
NO.4坚挺的老毛子:俄罗斯
其实俄罗斯常见的战术是打殖民。特色建筑碉堡结合了哨塔和兵营的功能,不仅能接受船运,躲农民,还支持5个人口,本身还有30点初始攻击力,是性价比颇高的建筑。俄罗斯殖民战比较常见,因为俄罗斯堡垒爆发力不强。俄罗斯步兵成批制造,-20%血,-25%造价。尤其是10个一造的俄国散兵(俗称垃圾兵),在殖民是相当恶心的兵种。为什么说俄罗斯是后期强国?因为俄罗斯有完善的经济加强卡,3农一造的优势。这些特点在前期不仅没有优势,反而对俄罗斯的经济带来不小的负担。但到了后期这些都会变成巨大的生产力。俄罗斯军事优势是什么?人多!俄罗斯兵种属性普遍糟糕,但变态的建造速度和惊人的数量弥补了这些缺陷。后期能秒刷的火枪甚至能建造堡垒!1人口的哥萨克造价低,数量足。猥琐的沙皇骑兵正面垃圾,但屠农、砍炮、拆迁能力变态。俄罗斯成批造兵,前期对经济的压力大,但后期性价比可谓超群。
总结:俄罗斯前期后期都有可观的实力,但选择打前期往往比较有利。
NO.5伪后期强国:荷兰、德国
为什么说这两个国家呢?因为很多同学误以为这两国后期强势,其实并非如此。这两国有个共同点:堡垒爆发强国。殖民都不强,后期也逐渐失去优势。
看荷兰:能造银行,无限造钱,在堡垒时代经济不可谓不强,但仅此而已。堡垒时代的经济优势并不等于会延续下去。荷兰的银行一个就要投入700多资源,只相当于3.5个农民的初始采金效率,其实不那么划算。而最重要的是,荷兰农民造价为金子,且上限为50,其他国家为99.这意味着后期荷兰经济会和其他国家越拉越大。除此之外,荷兰军事也很弱,不仅是殖民。荷兰没有火枪,殖民反骑几乎主要靠卡发的8XX。堡垒之后的手枪骑兵,造价合理,但属性不敢恭维。荷兰另一个RG兵种就是长戟。但长戟是鸡肋这众所周知。荷兰几乎只能选择堡垒爆发这一个道路。但即便如此,堡垒的荷兰和德国、中国、苏族这些堡垒OP国相比也是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看德国:也是没火枪。卡片大多赠送德国骑兵。德骑总是很多,因此德国殖民后期骚扰屠农能力一流。但德国殖民除此之外在军事上没什么优势了。德骑正面战斗能力毕竟不强。但堡垒时代的德国爆发力是惊人的。虽然没2炮,但德国堡垒的兵卡是超强的。再加上几张佣兵卡,德国堡垒战斗力没几个国家能抗衡。德国的经济也是很好,主要得益于马车这种特色农民。但并不代表德国堡垒之后能继续有优势。德国兵种的造价很不平衡,明显倾向于黄金。德骑造价50肉100金,战车造价150肉150金,双手和散兵造价也是明显耗黄金。后期作战,如果金矿被对方封锁,对德国是个大麻烦。德国工业时代兵卡也并不那么强。
总结:这两个国家都是堡垒国家,之前和之后都没多大优势。
二、亚洲篇
NO.1富甲天下:中国
这是天朝真正引以为傲的地方。220的高人口上限,其他国家人口上限均为200.中国帝王时代可以通过技巧将农民上限飙至119.真正的农民最多的国家。经济加强卡齐全,自动免费造兵的颐和园,自动生产资源的瓷塔,俄国领事馆出的工厂让中国成为欧洲国之外唯一一个可拥有工厂的国家。中国大后期的经济是顶尖的,只是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工业时代的旧汉改革,旧汉军生命值和攻击提高100%,造价提高50%,让本来如同虾兵蟹将的旧汉军一跃成为精兵强将。中国堡垒时代的爆发力也是颇强。经济起飞之后源源不断的兵种让对手头疼。堡垒出现的颇为强悍的双骑弥补了中国反骑的弱势。对中国来说,上了堡垒,之后的日子就好过了。中国殖民的战斗力是极弱的,所以作为中国玩家,跑步奔向共产主义吧!!
总结:堡垒之前和之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家。
NO.2自给自足:日本
日本农民不能打猎,只能吃果子。农民上限75.但日本特色住房神社(俗称厕所)能自动缓慢生产资源,也就是说每个厕所都是个小银行。日本和尚的打宝能力很强,且能建造厕所。使得农民能全力发展经济。且农民由于不用打猎都在家里,使得日本防骚扰能力很强。所以日本也是新手易用的国家。日本殖民的实力不算很强,但到了堡垒时代,得益于厕所和农民,经济是极好的。再加上日本兵种素质极高,让天朝实在汗颜。日本堡垒的实力是很强的,即便到了后期,日本的经济和军事也是足够变态。
总结:微软真心是力挺日本……
三、土着篇
NO.1差强人意:阿兹特克
其实土着国哪个也不适合打大后期。靠谱一点的也就是AZ了。AZ打后期,作为经济上讲还是可以的。AZ拥有全帝国3最多的农卡,其他经济加强卡也是足够变态。火舞暴祭祀,然后跳超生舞几乎相当于3TC的刷农速度。要说军事,AZ大后期也没太值得一提的兵种。倒是有FI骷髅海的战术,如果对手没有足够防备,真可谓所向披靡。阿兹特克基本套路就是打殖民,再往后经济虽然跟得上,但军事爆发力也是平平。
总结:说道后期大战,也就AZ好那么一点
最后,其他国家怎么样呢?
1前期强国,后期乏力:易洛魁、土耳其
2前期强力,后期一般:印度
3堡垒一波:苏族
4屌丝国:西班牙
LZ,够详细了吧……
C. 为什么奥斯曼帝国在维也纳战败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军事方面
(1)西欧的军事改革
在三十年战争中,由于瑞典军队优秀的表现与强大的战斗力,使得西欧的很多国家开始仿照瑞典的古斯塔夫改革,建立属于国家的常备军,对于火炮的战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所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方面的战斗力有很大的提升。
(2)奥斯曼的火炮不足
在奥斯曼围攻维也纳的战役中,奥斯曼军队有130门野战炮与19门中口径炮。而神圣罗马帝国这边守军就有370门火炮,所以奥斯曼的火炮数量不足
(3)维也纳的死守
在围攻维也纳之前,奥斯曼首先攻占了维也纳南部的佩希托尔茨多夫。但是佩希托尔茨多夫是在投降后被奥斯曼军队屠杀的。这让维也纳的守军选择了死守到底,拒绝投降。
(4)优秀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与强劲的波兰翼骑兵
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在维也纳战争中的及时赶到扭转了战局。在维也纳战役中,他率领了历史上最大的骑兵冲锋,共18000名骑兵,3000波兰翼骑兵打头,一举冲垮了奥斯曼的防线。此役过后,扬.索别斯基被称为了波兰雄狮。
(5)奥斯曼的军队组成复杂
除了奥斯曼自己的军队外,还有自己附庸国摩尔达维亚与特兰西瓦尼亚的军队,克里米亚鞑靼部落的骑兵以及反哈布斯堡的匈牙利叛军。但是鞑靼骑兵拒绝听从命令,而其他军队的战斗里实际较弱,只能靠奥斯曼自己的军队。
(6)奥斯曼战术指挥失当与军队哗变
在援军到达之时,奥斯曼的军队统帅大维齐尔Merzifonlu Kara Mustafa Pasha选择了分兵,一部分抵抗援军的到来,另外一部分则继续围城,希望在波兰援军到来之前攻下维也纳。然而不仅城没攻下来,并且防线也被打破。奥斯曼军队围城损失了20000士兵,又在波兰军队下损失15000士兵。这也直接导致了这位统帅撤退后被苏丹默罕默德四世下令裂肢处死。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奥斯曼军队的节节败退的现状,在布达佩斯战役(Battle of Buda)失去了匈牙利原首都后,在1687年莫哈奇战役(Battle of Mohács)中奥斯曼更是惨败,神圣罗马帝国仅以600士兵的生命就使得奥斯曼损失了10000的士兵
连续的失败让奥斯曼的士兵滋生了不满,指挥官因为畏惧被愤怒的士兵所杀选择直接逃走。苏丹自己的军队:近卫军(Janissary)与近卫骑兵(Sipahis)在下层军官自己的指挥下直接向伊斯坦布尔进军。最终奥斯曼的廷臣与军官决定直接废黜现在的苏丹默罕默德四世,改立苏莱曼二世。
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奥斯曼帝国的混乱,最终在1697年塞尔维亚的森塔战役中(Battle of Zenta),奥斯曼犯了致命的错误,他们选择了横渡蒂萨河。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抓住了奥斯曼的失误,对渡河的奥斯曼士兵发动了奇袭,土耳其的士兵拥挤在桥上成为了火炮最好的靶子。整场战争成为一场屠杀,30000奥斯曼士兵战死,其中有10000是淹死的,而神圣罗马这边仅损失2000士兵,仅有400人战死。
这场战争最终强迫了现任苏丹穆斯塔法二世签订了卡尔洛维茨合约(Treaty of Karlowitz),奥斯曼放弃了匈牙利与特兰西瓦尼亚。
2,外交方面
(1)奥斯曼等待了15个月,给了奥地利外交空间
奥斯曼为了避免第一次围攻维也纳的失败,即冬天围城,等待了15个月。这使得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有了足够的时间寻求足够的盟友和将大本营迁出维也纳。在这期间,教皇宣布成立神圣同盟(Holy League),奥地利与波兰建立攻守联盟。奥斯曼实际为自己挖下了一个更大的坑
(2)奥斯曼树敌太多
在1663-1683,奥斯曼连续向波兰与俄罗斯开战,这使得两个国家对于奥斯曼的警惕提升。而且由于在波兰土耳其战争中战败的波兰,一反之前瑟姆的低行政效率。众所周知波兰的贵族的民主,如此低下的效率,但是由于奥斯曼的威胁,尽然很快的组成了一支大军并且加入了神圣同盟。
(3)俄罗斯的中途加入
俄罗斯与奥斯曼在黑海的国家利益有很大的冲突,俄罗斯一直渴望获得黑海的入海口,但是奥斯曼却控制着克里米亚鞑靼人的部落。而且更不巧的是,在1682年签订的俄土20年合约,1683年新的沙皇就继位了,而且还是俄罗斯史上最伟大,最有雄心的彼德大帝。彼得大帝得知奥斯曼向神圣罗马帝国宣战之后,立马撕毁了停战条约,加入了神圣同盟,与原本的老仇家波兰联手。这是俄罗斯第一次积极介入欧洲的联盟。但是对于奥斯曼来说,却是一个噩耗,这意味着奥斯曼将受到三方的压力。
(4)法国牵制的失败
实际上,奥斯曼进军欧洲必须要利用法国牵制神圣罗马帝国。同理法国要想进军神罗,也需奥斯曼的进攻。太阳王路易十四自然了解这一点,在1688年他趁奥地利对付奥斯曼的时机机攻打低地区域。但是他忽略了一点,曾经西班牙足够强势,整个欧洲对哈布斯堡充满了敌意,所以法国可以利用渎圣同盟牵制哈布斯堡家族。但是在如今,法国自己是欧洲的霸主,在1678年法荷战争中蚕食大量的低地领土已让所有的敌意都汇聚在法国的身上,如今的趁火打劫更是让整个欧洲不满。
在1686年,以奥地利为首的国家就建立了针对法国的奥格斯堡同盟(League of Augsberg)。在1689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加入后,大联盟(Grand Alliance)就此建立。在1688年,法国趁火打劫的行为直接引发9年战争,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勃兰登堡(后来的普鲁士),瑞典,葡萄牙,巴伐利亚王国,萨伏伊公国,萨克森公国,巴列丁奈公国加入对法战争。就算是实力再强的法兰西也无法抗衡整个欧洲,在1698年法国不得不归还洛林公国并且放弃莱茵河以东的土地。由于法国触了众怒,奥地利也能够专注于对付奥斯曼。
3,政治方面
(1)近卫军的堕落
奥斯曼的近卫军(Janissary)一直是土耳其人的骄傲。近卫军一直是通过Devşirme的方式进行筛选的,奥斯曼在攻占的基督教省份中,获得8-18岁的基督教奴隶男孩(因为穆斯林是不能成为奴隶的),让他们信奉伊斯兰教,遵守土耳其的传统,并且用严厉的训练训练出来的属于苏丹自己的卫队。这些近卫军甚至是不能结婚的甚至留胡子的。虽然出身是奴隶,但是这些近卫军还是会有自己的薪水,而且表现优异的近卫军甚至可以进入宫廷任职并且给予一等公民的地位。在这样制度下,土耳其的近卫军保持着优秀的战斗力。
然而近卫军的制度使得奥斯曼多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近卫军。而且近卫军的晋升制度使得越来越多近卫军进入宫廷,获得了巨大的权力。他们开始攫取更多地特权与权力,苏丹也不得不屈服。渐渐的近卫军开始允许结婚生育,留胡子,并且让自己的后代有权利进入到军队,这样就使得近卫军不得不扩招。扩招的代价就是原本的严格训练没有了,精英的战斗力也急剧下降。在大突厥战争的莫哈奇战役后,近卫军甚至违背了对苏丹的绝对忠诚,向伊斯坦布尔进军。他们也开始干涉与拒绝改革,最终架空了苏丹,导致奥斯曼政局的崩坏
(2)连续的王位变更与王权的衰落
在1683年到1699年的战争的16年中,奥斯曼就换了4任苏丹
默罕默德四世,统治时期1648-1687,在位39年,因为战败被军队废黜(于1693年死于51岁)
苏莱曼二世,统治时期1687-1691,在位4年,病逝(死于49岁)
艾哈迈德二世,统治时期1691-1695,在位4年,因为连续战败忧伤,染病去世(死于52岁)
穆斯塔法二世,统治时期1695-1703,在位8年,因为想要重振苏丹的权力,在埃迪奈尔事件后被废黜(同年去世,死于39岁)
连续的苏丹变更使得王权进一步衰落
值得提一句,维齐尔是指伊斯兰国家的宰相。在默罕默德四世在位期间,他给予了维齐尔巨大的权力,以至于他后来自己都被新任命的维齐尔给废黜了。
4,经济方面
(1)大航海时代,奥斯曼的商业地位下降
原本在发现新大陆与跨越好望角之前,欧洲诸国与远东,印度地区的贸易必须通过红海。可以说阿拉伯帝国的繁荣也是由于处于商路之中。在16世纪,奥斯曼占据了这个重要的贸易路线,这给奥斯曼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提升。但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人为了减少奥斯曼的抽成,选择从南非的贸易路线而非从红海的贸易路线,来自新大陆的贸易也很少直达奥斯曼帝国,这使得奥斯曼的收入大幅下降。
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新大陆,土地这一稀缺资源的增加使得欧洲的国家得以突破马尔萨斯陷阱,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人均财富得以提升。而奥斯曼无法享受这一红利
(2)通货紧缩
奥斯曼的通用货币是叫做akce的银币,但是随着奥斯曼帝国内部人口增长,收入增加,国家支出增加,对于货币的需求增加了。然而由于银矿的缺乏,奥斯曼缺少足够的货币最终导致严重的通货紧缩。然而由于欧洲的国家发现新大陆,来自新大陆的银矿补充了欧洲的货币数量,使得欧洲的国家迎来了良性的通货膨胀,奥斯曼的经济实力进一步下降。
(3)对于Avariz税与Timar的滥用
奥斯曼帝国有一种Timar的支出,即苏丹将某一领地的税收作为奖赏送于某人,这些受赏赐者一般都是军人。然而由于为了让军人效忠,奥斯曼大肆奖赏timar,导致巨大的财政支出。为了弥补支出,奥斯曼不得不进一步对外扩张以获得更多的领土来封赏timar,然而这样需要更多的士兵与对于士兵的timar,形成了恶性循环。不过这种Timar制度在16世纪有了明显的缓解
但是Avariz税是奥斯曼帝国在战争或者紧急状况下向民众收的税,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征税。之后奥斯曼将这些家庭划分为更大的组别avarizhane,每个组别里有很多家庭,然后实行包税制(tax farming)。即中央政府现决定在这里收多少税,然后由地方的收税官进行收取并且上交。
但是后来由于帝国连年的战争,导致财政紧张。原本作为紧急状况与战争时期的Avariz税竟然成为了帝国的经常项目。加之,奥斯曼帝国官僚的腐败以及地方的横征暴敛,使得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受到影响,叛乱增加。
总而言之,就是奥斯曼原本内部就很多问题,只不过因为持续扩张与持续胜利掩盖了问题。当惨败之后,这些定时炸弹全部爆炸,导致多米勒骨牌效益。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对法国的迫害
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着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编辑本段]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熄灭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编辑本段]战争的过程
E. 帝国时代3中哪个国家比较好对付法国
不能用日本、阿兹特克、德国、俄国、奥斯曼
最好用苏族、印度、荷兰
法国后期牛、经济一直强、军队多样性,很难打,要瞬秒它,最好一波进攻就成功、可以用炮兵大队;骑兵海;轻骑+远程步兵或者用60人以上的重型步兵(血厚、攻击高也行)进攻。不建议使用佣兵。注意敌人的堡垒可能有三座。
F. 奥斯曼帝国与欧洲联军的战斗
1396年,他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十字军,参加者除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领导
的匈军、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军队外,还有来自英、法、意、德、捷等国的骑士,总数
在6—10万之间。十字军分两路进攻奥斯曼国土,9月初在尼科波尔会合,准备攻占该城。
24日,土军在此以南4—5公里处占领阵地,把步兵配置在高地上,并以木栅掩护,轻骑
兵在步兵之前,重骑兵位于高地之后。十字军纪律败坏,傲慢轻敌。法国骑士不待整个
军队做好战斗准备就向土耳其弓箭手展开猛攻。土弓箭手故意后撤,将法国骑兵引入步
兵阵地,使其遭受重大损失。尔后,土重骑兵由两翼夹击法国骑士,将其击溃,接着又
各个击破其余部队,大败十字军。被俘的近万基督徒除重金赎回24人外均被杀害。尼科
波尔战役巩固了奥斯曼在多瑙河以南的统治
G. 奥斯曼土耳其如何对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战
有两个原因
1,十字军东征攻破君士坦丁堡,带回大量的拜占庭物品,使得欧洲知识界了解拜占庭文化。当时的拜占庭艺术文化远比西欧的先进,西欧知识界出现对拜占庭所代表的正统希腊罗马文化的崇拜。奥斯曼土耳其对拜占庭大举进攻,使得很多拜占庭人才流入西欧,给知识界注入了新的血液。
2,文艺复兴前的欧洲因为经济、文化的发展,知识界有强烈的意愿冲破天主教会的控制。天主教控制社会的重要手段就是按他们的需求对《圣经》进行解释和艺术创作。类似于中国儒家言必“先王”、“圣人”。拜占庭文化的正统性使其成为知识界对抗教会的有力武器,知识界也利用拜占庭文化要素对《圣经》进行艺术创作和解释。
H. 奥斯曼帝国在14世纪,国力要强于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为什么没有向法国扩张领土呢
奥斯曼土耳其14世纪根本就刚刚崛起而已,其已经非常努力向拜占庭所在的东南欧进攻了。【结果15世纪初,也就是1402年,这个奥斯曼土耳其东边遇到了帖木儿。】
法国根本不与其接壤,海军也没发展,它拿什么去越洋殖民?
I. 帝国时代3亚洲王朝克制法国
【奥斯曼帝国】是克制大多数国家的王者。你把苏丹亲兵(要很多,但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分队人数50)拉到后面,前面放轻骑兵冲锋。如果敌人有炮,别怕,拉一点轻骑兵绕到敌后去砍(最好先知道敌人有炮做好准备最好你也准备10来门火炮,不是有一种马拉炮吗?很快加入战场),苏丹亲兵专门对付对方骑兵,噼啪,一轮齐射死一个,哈哈哈哈哈哈哈^O^【轻骑兵是肉盾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