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牛仔文化
美国"牛仔文化"的渊源
牛仔座右铭:"在哪里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生活"!
根据美国劳工部2003年的统计,全美国牛仔比赛的牛仔工人,平均年收入为1万9340美元。这样的收入比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的贫困线高不了多少。在我拍摄的一张张牛仔工人的照片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他们所居住的乡镇,距离充满各种机会的大都市不过几小时车程,要想买更好的车,住更好的房子,只要到社区学校修几门课,再到城里找一份较象样的工作,并不困难。但他们不为城市的纸醉金迷所惑,不为别人活着,尽管生活简单,并不富裕,甚至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而能保持乐观,知足常乐。对他们来说,正像这句牛仔名言所说的:“在那里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生活。
“Cowboy”这个词实际上来源于西班牙语,是西班牙牛仔文化语“Vaquero”直译而来。“Vaquero”发展于词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译成英语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来美洲居住的欧洲人后裔。登陆到美国东海岸的英国和法国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们开始只会采用圈养的方式养牛。当围栏里的草被牛吃完后,牛群就被赶到一个新的有草的地方继续放养。这样的牧牛人在英语称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样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来,他们是贵族、冒险家,他们严谨、聪明、有绅士风度、有胆识、富于野心、爱冒险、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们养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没有边际的草原中,牛仔们骑马随牛群驰骋。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传统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乡下居住着这样一些顽固的传统牛仔,他们就是遍布美国的西班牙人后裔,他们的血统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1846年,美国与墨西哥开战。战争中美国人打败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却彻底地征服了美国。没有任何区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样对美国牛仔文化的发展产生如此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牛仔们并不像电影中反映的那样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据一位牛仔专家劳恩·泰勒说,现实中的牛仔就是骑在马背上的农场工人,负责看管奶牛。他们在户外的时间一天长达12到14个小时,工作既沉重又危险,报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数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时代,新的肉类保鲜办法的出现、市场对牛肉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铁路延伸到大多数村落,使得牧场经营业在美国西南部非常兴盛。放牧业、牧场经营业主们用较低的成本在西部饲养大批的牛群,然后通过铁路把它们运到东部的市场。而牛仔们就在户外放养牛群,然后把他们运到最近的铁路上。
然而就是这些处在社会最底层、充满着美国开拓精神的西部牛仔们,形成和完善着自己的牛仔文化,并且身体力行地把牛仔文化发扬光大。他们通常穿着的“制服”——牛仔裤,与牛仔们身上蕴涵的独立、自由、叛逆、粗犷、豪迈的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牛仔裤后来几乎完全脱离了一条裤子的原始意义,特别是蓝色牛仔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持续地嵌入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平地而起的美国牛仔文化,有别于欧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又吸收了多种文化的精华,使自身得到发展。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的文化开始风行世界。牛仔文化更是随电影中的牛仔形象一起深入民心。通过许多事实和传奇故事,牛仔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伟大代表。而牛仔裤及牛仔服饰,就成了美国牛仔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
牛仔文化的延伸:
牛仔比赛,也称牛斗(Rodeo),在美国已有近150年的历史。当年牛仔们长途跋涉茫无边际的大漠荒原,途中休息时,常常靠骑马套牛比赛来解闷,这种比赛延续至今,是今天美国唯一由本土文化演绎出来的体育项目。
牛仔比赛中最刺激的项目,莫过于骑公牛和烈马。这种项目是胆识和力量的搏击。比赛中,牛仔们必须在野性十足的牛背和马背上骑满8秒钟。凶猛狂暴的烈马和公牛容不得背上有任何东西,那怕你在它背上放上一根短绳或一把土,都会让烈马和公牛暴跳如雷,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愤怒的野马和公牛会立即扬起四蹄,用尽全身力气,不把背上的异物甩下来绝不罢休。而骑在马背或牛背上的牛仔,则需使出浑身解数,随着烈马或公牛狂跳的节奏,争取在马背牛背上待满8秒钟。当牛仔被凶悍的公牛甩到地上后,疯狂的公牛并不善罢甘休,还要想法子用尖硬的牛角攻击已倒地的牛仔,一旁肩负保护牛仔任务的牛斗小丑(Rodeo Clown),会马上冲上去,将公牛引开,以便倒地的牛仔安全逃脱牛角的攻击和牛蹄的践踏。牛仔小丑和牛仔常常被狂躁的公牛追得四处逃命,场面之惊心动魄,总会引来观众的阵阵尖叫。
相比之下,摔小牛和套小牛则成了尽显牛仔们骑术和智能的比赛。在摔牛比赛中,驰马飞腾的牛仔,像老鹰捉小鸡一样,风驰电掣般从马背上腾空而起,飞身直扑正落荒而逃的小牛犊,准确无误地抓住小牛犊的犄角,然后抱住小牛犊,用尽全身力气,将小牛犊摔倒在地。套牛比赛,则要求牛仔们骑在飞驰的马背上,手持套索,紧追死命奔逃的小牛犊,准确无误地将套索套在飞跑中的小牛脖子上,随之翻身下马,全力冲向被套住的小牛,用双手将小牛四脚朝天提起,再摔在地上,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小牛的四蹄栓住。整个过程扣人心弦,观众席上总是传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希望这个答案,你能满意,如果可以帮助到你,我深感荣幸。
㈡ 法国奶农是世袭制吗
世袭这个词一般用在爵位什么的上面吧,笑死我了
法国农场,养奶牛或种东西都一样,是私有制的,家里有孩子愿意继续做的就继承。没有的话在符合退休条件的时候就会出售。现在人都懒,根本没人买。
㈢ 牛仔是什么训牛的吗
无法忍受了 二楼 你看好问题再复制不行吗
“Cowboy”这个词实际上来源于西班牙语,是西班牙语“Vaquero”直译而来。“Vaquero”发展于词根“vaca”,意思是“牛”,因此“Vaquero”(Cowman)翻译成英语就是“Cowboy”。 最早的牛仔是那些来美洲居住的欧洲人后裔。登陆到美国东海岸的英国和法国殖民者根本不熟悉西班牙人的畜牧方式,他们开始只会采用圈养的方式养牛。当围栏里的草被牛吃完后,牛群就被赶到一个新的有草的地方继续放养。这样的牧牛人在英语称为“Driver”。而西班牙人不像其他殖民地的殖民者一样因躲避政治、宗教迫害而来,他们是贵族、冒险家,他们严谨、聪明、有绅士风度、有胆识、富于野心、爱冒险、喜欢表现自己……他们把“I Can”的精髓融入到“America Can”中。他们养牛的方式是真正的放牧,把牛放到没有边际的草原中,牛仔们骑马随牛群驰骋。这些西班牙人的精神代表了传统的牛仔精神。在新墨西哥州的乡下居住着这样一些顽固的传统牛仔,他们就是遍布美国的西班牙人后裔,他们的血统和文化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1846年,美国与墨西哥开战。战争中美国人打败了墨西哥人,建立了新墨西哥州。但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墨西哥州的牛仔文化却彻底地征服了美国。没有任何区域能像新墨西哥州那样对美国牛仔文化的发展产生如此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牛仔们并不像电影中反映的那样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据一位牛仔专家劳恩·泰勒说,现实中的牛仔就是骑在马背上的农场工人,负责看管奶牛。他们在户外的时间一天长达12到14个小时,工作既沉重又危险,报酬又低。一到冬天,大多数的牛仔都不得不再找其他的工作。1865年到1895年是牛仔的鼎盛时代,新的肉类保鲜办法的出现、市场对牛肉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铁路延伸到大多数村落,使得牧场经营业在美国西南部非常兴盛。放牧业、牧场经营业主们用较低的成本在西部饲养大批的牛群,然后通过铁路把它们运到东部的市场。而牛仔们就在户外放养牛群,然后把他们运到最近的铁路上。
然而就是这些处在社会最底层、充满着美国开拓精神的西部牛仔们,形成和完善着自己的牛仔文化,并且身体力行地把牛仔文化发扬光大。他们通常穿着的“制服”——牛仔裤,与牛仔们身上蕴涵的独立、自由、叛逆、粗犷、豪迈的精神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牛仔裤后来几乎完全脱离了一条裤子的原始意义,特别是蓝色牛仔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持续地嵌入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
平地而起的美国牛仔文化,有别于欧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又吸收了多种文化的精华,使自身得到发展。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的文化开始风行世界。牛仔文化更是随电影中的牛仔形象一起深入民心。通过许多事实和传奇故事,牛仔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伟大代表。而牛仔裤及牛仔服饰,就成了美国牛仔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
㈣ 法国有高牧饲料吗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总面积55万平方千米,耕地1 925万公顷,永久牧场1 138万公顷。1991年总人口5 664万,其中农业人口264万。法国是一个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国家,实行多种经营,技术先进,水平较高。主要畜产品产量如肉类、牛奶等在发达国家中大都名列前茅。在1989年欧共体农业产量中所占份额:牛肉26. 6%,牛奶20. 6%,猪肉13. 8%,羊肉14.3%,禽肉27.9%,蛋15.5%。牛肉和禽肉产量的30%用于出口。
法国畜牧业发展条件很优越, 既有广阔的天然草地和牧场,又有发达的种植业提供充足的谷物饲料和其他饲料。1989年,法国草地和牧场占农用土地的38%,国内谷物消费量的60%左右用作饲料,再加上26%的耕地种植豆科牧草和块茎饲料作物, 约有四分之三的农用土地直接或间接为畜牧业生产服务。法国畜牧业产值在50年代初开始超过种植业, 60年代曾一度高达60%以上,1968年后比重不断下降。1990年降至45. 2%。
法国畜牧业以养牛业为主,其次是养猪业和养禽业。
1990年畜牧业产值比1980年增长了52. 1%,为1480亿法郎,其中牛肉占30. 8%,奶类占34. 8%,禽蛋占15. 2%, 猪肉占12.8%, 其他畜产品占5.8%。1991年的家畜数量及与1979~1981年比较如下:
马32. 2万匹(-9%);牛2144. 6万头(-10%),
奶牛900万头(-11%);绵羊1 149万只(-5%);
山羊123. 6万只(+16%);猪1 223. 9万头(+7%);
鸡2. 13亿只(+20%)。1991年的畜产品产量及与1979~1981年比较如下:
牛肉193. 4万吨 (+6%); 绵羊肉16. 7万吨(-2%);
猪肉182万吨(+3%);禽肉139. 4万吨(+23%);
牛奶2 660万吨(±0%);绵羊奶110万吨(+6%);山羊奶52万吨(+12%);鸡蛋94. 2万吨
(+11%);净毛1. 22万吨(+12%)。牛的主要品种中,肉用的有夏洛来牛、利木赞牛、金黄阿奎顿牛;乳用的有黑白花牛、诺曼底牛、东部红白花牛。猪的主要品种是:约克夏猪、兰德瑞斯猪、皮特兰猪以及一些杂交猪。
绵羊的主要肉用品种有夏洛来羊、拉康肉羊、西部红羊、法国岛羊;乳用的有拉康奶羊、比利牛斯羊;毛用的很少。山羊的主要乳用品种有阿尔卑斯羊和萨能羊。
法国家禽包括鸡、火鸡、珍珠鸡、鸭、鹅、鸽子等,品种很多,有自己培育的,有从外国引进的。
目前,法国大多数畜产品自给有余,且能大量出口,猪、羊肉尚需进口。
1989年法国肉类自给率:大牛肉109%,小牛肉102%,猪肉85%,羊肉57%,禽肉134%。同年,法国人均消费肉类106千克,鲜奶79. 2千克,酸奶类饮料25. 6千克,黄油8. 5千克,干酪22. 3千克, 蛋15.5千克。
畜牧业生产水平:80年代中期,法国家畜出栏率和胴体重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牛分别为33. 8%和243千克,猪分别为188. 1%和88千克, 绵羊分别为77. 8%和21千克
。1989年, 法国每头奶牛平均产奶5902千克,蛋鸡平均产蛋228个,与1980年相比,分别提高了26. 5%和14. 6%。
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肉类3 638. 9千克,奶制品2 551. 6千克(不含鲜奶),蛋602. 9千克。法国畜群周转较快,商品率也较高,主要原因是通过技术措施提高了饲养水平和畜禽生产能力。
主要技术措施:
①重视育种和良种繁育,不断改进畜禽的生产性能,提高肉、奶、蛋的产量和质量。采用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本地品种,并不断引入外国品种进行风土驯化和杂交改良, 先后育成和推广了许多优良品种,使法国畜禽全部实现了良种化
。②广泛应用人工授精,扩大种公畜利用率,在全国建成家畜人工授精网络,为家畜改良创造了方便条件。
③采用胚胎移植等新技术。法国牛胚胎移植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经多年试验和研究, 已有了一套常规操作程序和适用的器材设备。通过胚胎移植生产的犊牛数量,1975年仅数十头,1987年增至25万头。
④增产牧草和饲料,并从多方面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据统计,法国畜禽需要的含氮物质,46%来自牧草, 12%来自饲用玉米,18%来自其他谷物,24%来自饼粕、豌豆、蚕豆、鱼粉和肉粉。因此,在发展谷物生产的同时,着重管好用好草地,推广秸秆氨化处理和玉米青贮技术,发展配合饲料工业以提供优质饲料和添加剂等, 扩大油料—蛋白质作物种植面积,以提高饲用蛋白质的自给水平。
⑤改进饲养管理,实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目前,法国畜禽饲养从通风、保温、饮水到清粪以及从畜产品贮运到加工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⑥防治畜禽疾病。法国目前常见传染病有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牛和羊布氏杆菌病、牛结核病、口蹄疫和狂犬病等。在防治上普遍采用预防注射、定期检查、屠宰病畜、厩舍消毒、封锁疫区、建立无病畜群等措施,以使发病率降低,防制疫病流行。
㈤ 经常看到养西门塔尔牛的,那么西门塔尔牛到底是一种什么牛
目前西门塔尔牛是我国养殖最多的肉牛。无论是夏洛来牛、利木赞牛还是安格斯牛,繁殖数量都远远少于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起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是一种既产奶又产肉的牛。当然,这些我们都知道。今天就来说说我们不知道的西门塔尔牛!其实西门塔尔牛分很多系,包括瑞士西门塔尔牛、德国西门塔尔牛、加拿大西门塔尔牛、俄罗斯西门塔尔牛等。中国西门塔尔牛分为东北、内蒙古、南方三系。瑞西门塔尔牛:其他西门塔尔牛都是从瑞西门塔尔牛中分离出来的,最纯种的西门塔尔牛只有瑞牛。毛色多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身上有花,但不密集。
目前西门塔尔牛的血统主要包括苏联、瑞士、德国、奥地利等。我没听说过我们中线,因为我们国家的人不喜欢养殖,长期投资不一定有收益。他们更喜欢一些见效快、回报高的研究。当然,我们就不多深究原因了。反正大家都知道就好。它们的外貌在不同品系之间有所不同,但我们中国西门塔尔牛基本上继承了瑞士西门塔尔牛的血统基因。它们的外貌非常相似,通常头上有白色的肿块,四个白色的蹄子,白色的肚子,白色的尾肋,背部略白。
㈥ 法国农业分布特点
1993年,法国耕地面积1825.5万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33.2%,人均占有耕地0.316公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246公顷);永久性牧场1076.4万公顷,占19.6%,人均占有牧场0.186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0.625公顷)的1/3;林地1493.1万公顷,占27.1%。
法国大部分地区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1月平均气温,北部1-7℃,南部6-8℃;7月平均气温,北部16-18℃,南部20-23℃。全国有90%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700-800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10-11月,年降雨日数100-200天。
法国全境地势低平,基本上是一个平原国家,海拔25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60%,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及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各占20%。全国地势呈西北低东南高,西北为丘陵、平原,北部是肥沃的巴黎盆地和卢瓦尔河平原,西南部为加龙河流域的阿坤廷盆地,是法国的主要农耕地带,南部地中海沿岸也有不宽的沿海平原,东部为阿尔卑斯山,东部介于孚日山地和德国黑林山地之间的上菜茵河谷地,以及中南部的索恩-罗讷河谷地,也是重要的农业区。法国境内有30多条河流,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1700亿立方米。 专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商品率的提高 法国农业过去以自给性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很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面推行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也随之提高。法国农业专业化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在区域专业化方面,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化的商品产区。例如,巴黎盆地小麦产区的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3,诺尔-庇卡底-香槟甜菜产区的甜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甜菜面积的73.2%,布列塔尼畜牧生产基地提供全国猪肉产量的40%、禽肉的30%、牛肉的32%、蛋的20%,北部庇卡底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在农场专业化方面,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作业专业化农场是将过去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均由农场以外的企业来承担,使农场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
)经济作物。法国的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油菜子、葵花和烟草等。
甜菜。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甜菜生产国。1994年甜菜种植面积为43.6万公顷,产量为2900万吨,占欧洲甜菜总产量的21.2%,占世界总产量的11.2%。法国甜菜的主产区位于北部。
油料作物。为了满足国内油脂供给和减少饲料对豆类的进口需求,法国油料作物在近几十年里有很大发展。法国的主要油料作物有油菜和向日葵。1994年油菜的播种面积为67.1万公顷,产量为177.1万吨。20年前法国还基本上不种向日葵,1994年种植面积已达到98.6万公顷,产量为205.6万吨,分别是1979-1981年的8.4倍和7.3倍。
烟草。1994年种植面积为1万公顷,产量为2.7万吨,与1979-1981年平均水平相比,分别减少了44.5%和42.6%。
葡萄酒。法国是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国。1994年法国葡萄酒产量为554.5万吨,意大利为600万吨。1994年法国葡萄酒产量是欧洲的32.1%,是世界的21.5%。
园艺产品。法国的水果、蔬菜产量在欧洲居第3位。1994年主要水果产量为:葡萄693.3万吨;苹果215.7万吨;桃2.9万吨;梨33.8万吨;李子23.2万吨。主要蔬菜的产量为:番茄78.8万吨;胡萝卜60.4万吨;花椰菜55.3万吨。
2.畜牧业 法国的主要牲畜有牛、猪、羊以及家禽等。法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牛奶生产国,1993年生产牛肉190.2万吨,牛奶2499.3万吨,此外,还生产奶酪152.9万吨,奶粉23.8万吨。1993年,全国养牛2032.8万头,在欧洲居于首位,养牛业遍及除地中海地区外的全国各地。1993年,全国养羊1038万只,生产羊肉15.5万吨。法国共饲养猪1256.4万头,猪肉产量215.1万吨。法国的养禽业发展迅速,养鸡数量位于西欧第1位,接近2.2亿只。禽肉产量1994年达到190万吨,居欧洲第1位、世界第3位。1994年鸡蛋产量为98.2万吨。
3.林业和渔业 法国林地面积约1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5%。森林覆盖稠密的地区主要在山区和沿海地区,森林品种中,落叶林占2/3,针叶林占1/3。森林砍伐量为3000万立方米,其中约有1900万立方米用于建筑,1000万立方米用于造纸,200万立方米用于家庭取暖。法国的森林3/4为私有,1/4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法国海岸线长5000公里,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年捕捞量70万吨,位于世界第20位。
4.农产品加工业 法国农业加工业十分发达,食品加工业是农工商联合企业的主导部门。1990年,法国不包括酿酒业在内的食品加工业营业额4000多亿法郎,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第1位,食品工业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4%。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农业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加工业是不发达地区增加农业收入和产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达地区防止农业萎缩的有效途径。
㈦ 牛的分布及生活习性
世界上牛头数最多的国家是印度,1984年有牛18220万头(其中水牛6200万头)。依次为巴西:13302万头(其中水牛72万头);美国:11404万头;中国:7808万头(其中水牛1900万头,牦牛约1300万头)
依不同牛种(属)而异。其共同点为牙齿32枚,其中门齿8枚,上下臼齿24枚,无犬齿。上颚无门齿,只有齿垫。胃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刍。蹄分两半。鼻镜光滑湿润,如出现干燥,即为患病的征兆。单胎,双胎率一般仅占1~2.3%。除高寒地区的牦牛因终年放牧,受气候影响,属季节性发情外,舍饲的牛一般均为常年多次发情,四季均可。发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21天左右。
。印度养牛头数虽多,但由于宗教习俗等原因,生产性能较低。2、牦牛(B.run-niens)。毛长过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所产奶、肉、皮、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5、黄牛 (Bos taurus domestica)角短,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是重要役畜之一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在法、德、奥等国边邻地区也有分布。西门塔尔牛占瑞士全国牛只的50%、奥地利占63%、前西德占39%,现已分布到很多国家,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种之一。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在法国,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
仅次于夏洛来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 十、鲁西黄牛 鲁西黄牛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其体躯高大,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闻名海内外.体型特征:被毛从浅黄到棕红,以黄色居多,鼻与皮肤均为肉红色,部分有黑色斑点。多数牛具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口轮、腹下为粉白色;公牛角型多为“倒八字角”或“扁担角”,母牛角型以“龙门角”较多。公牛头短而宽,前躯发达,颈部短粗壮,肉垂明显,肩峰高大,胸深而宽,四肢粗壮;母牛颈部较长,背腰平直,四肢强僵蹄多为琥珀色,尾细长呈纺锤形。 繁育性能: 可利用5-7年。 牛亚科亚洲水牛属、非洲水牛属和倭水牛属3属野水牛的通称。亚洲水牛耳廓较短小,头额部狭长,背中线毛被前向,背部向后下方倾斜,[1]的民都洛岛,是一种小水牛,身高1~1.2米,毛被灰黑或暗褐色。非洲水牛耳大而下垂,头部短宽,背中线毛被向后,背部平直,角较粗大,全身黑、棕或赤黄色。 牛口蹄疫防治方法
1、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采取扑灭措施。
2、由于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尚无一种很好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
3、家畜发生口蹄疫后,可适当采取一些治疗措施:(l)加强护理和饲养管理;(2)口腔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冲洗,糜烂面上可涂以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酒精l00ml,溶解后加入甘油100ml)。也可用冰硼散撒布(冰片15g,硼砂15g,芒硝18g,研成细末);(3)蹄部可用3%臭药水或来苏儿洗涤,擦干后涂松馏油或鱼石脂软膏或氧化锌鱼肝油软膏,再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末,加少量食盐粉涂在蹄部的患部;(4)乳房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它刺激性小的防腐软膏。定期将奶挤出以防乳房炎。此外也可用一些中药治疗。
口蹄疫具有公共卫生意义,人可因接触病畜,处理病畜肉品等而感染。 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西门塔尔牛,到1981年我国已有纯种该牛3000余头,杂交种50余万头。西门塔尔牛改良各地的黄牛,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实验证明,西杂一代牛的初生重为33千克,本地牛仅为23千克;平均日增重,杂种牛6月龄为608.09克,18月龄为519.9克,本地牛相应为368.85克和343.24克;6月龄和18月龄体重,杂种牛分别为144.28千克和317.38千克,而本地牛相应为90.13千克和210.75千克。 在产奶性能上,从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的统计资料来看,207天的泌乳量,西杂一代为1818千克,西杂二代为2121.5 千克,西杂三代为2230.5千克。
㈧ 为什么在法国鸡肉比牛肉还贵
法国这个世界的浪漫制度不仅有着奔放有热情的生活态度,还有针对整个样的美食。我们讲的法国蜗牛,法国的鹅肝酱都是世界顶级美食,但是你知道吗?在法国牛肉的价格,反而要比鸡肉还要低。
养鸡的环境也有着十分严格的条件,具体到这些几生长的空间,以及他们使用的食物还有特别的营养,所以在一系列的条件下,这种鸡肉的味道也是十分鲜美的,在许多的时刻眼中,这种鸡肉和顶级的牛肉也差不多。
所以在种种的条件之下,才形成了在法国的鸡肉比牛肉还要贵的原因。
㈨ 我想开一家养牛厂,不知养哪种牛合适
鲁西黄牛: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其体躯高大,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闻名海内外.体型特征:被毛从浅黄到棕红,以黄色居多,鼻与皮肤均为肉红色,部分有黑色斑点。多数牛具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口轮、腹下为粉白色;公牛角型多为“倒八字角”或“扁担角”,母牛角型以“龙门角”较多。公牛头短而宽,前躯发达,颈部短粗壮,肉垂明显,肩峰高大,胸深而宽,四肢粗壮;母牛颈部较长,背腰平直,四肢强僵蹄多为琥珀色,尾细长呈纺锤形。
繁育性能:鲁西黄牛繁殖力较强,母牛一般8-10月龄即可配种怀胎,母牛如初配年龄1.5-2岁,终生可产犊7-10头,产仔率较高,公牛性成成熟略晚,一般两岁开始配种,可利用5-7年。
品种特征:在体型外貌上,鲁西黄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为役肉兼用。公牛多为平角龙门角,母牛以龙门角为主。垂皮发达。公牛肩峰高而宽厚。胸深而宽,体躯明显地呈前高后低的前胜体型。母牛鬐甲低平,后躯发育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倾斜。关节干燥,筋腱明显。前肢呈正肢势,后肢弯曲度小,飞节间距离些蹄质致密但硬度较差。尾细而长,尾毛常扭成纺钎状。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以黄色为最多,一般前躯毛色较后躯深,公牛毛色较母牛的深。多数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毛色浅淡。俗称“三粉特征”。鼻镜多为淡肉色,部分牛鼻镜有黑斑或黑点。角色蜡黄或琥珀色。体型结构分为三类:高辕牛、抓地虎与中间型。
利木赞牛
一、原产地及分布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在法国,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来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
二、外貌特征
利木赞牛毛色为红色或黄色,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头较短小,额宽,胸部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国较好饲养条件下,公牛活重可达1200——1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
三、生产性能
利木赞牛产肉性能高,屙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场上很有竞争力。集约饲养条件下,犊牛断奶后生长很快,10月龄体重即达408千克,周岁时体重可达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为0.86——1.0千克;因该牛在幼龄期,8月龄小牛就可生产出具有大理石纹的牛肉。因此,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
四、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
1974年和1993年,我国数次从法国引入利木赞牛,在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改良当地黄牛。利杂牛体型改善,肉用特征明显,生长强度增大,杂种优势明显。目前,山东、黑龙江、安徽为主要供种区,全国供种不足,现有改良牛45万头。
夏洛莱牛
一、原产地及分布
夏洛莱牛原产于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来省和涅夫勒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自育成以来就以其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早巳输往世界许多国家,参与新型肉牛厢妁育成、杂交繁育,或在引人国进行纯种繁殖。
二、外貌特征
该牛最显着的特点是被毛为白色或乳白色,皮肤常有色斑;全身肌肉特别发达;骨骼结实,四肢强壮。夏洛来牛头小而宽,角圆而较长,并向前方伸展,角质蜡黄、颈粗短,胸宽深,肋骨方圆,背宽肉厚,体躯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后臀肌肉很发达,并向后和侧面突出。成年活重,公牛平均为1100——1200千克,母牛700——800千克。
三、生产性能
夏洛来牛在生产性能方面表现出的最显着特点是:生长速度快,瘦肉产量高。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犊可LX达250千克,母犊210千克。日增重可达1400克。在加拿大,良好饲养条件下公牛周岁可达511千克。该牛作为专门化大型肉用牛,产肉性能好,屠宰率一般为60%--70%,胴体瘦肉率为80%--85%。16月龄的育肥母牛胴体重达418千克,屠宰率66.3%。夏洛来母牛泌乳量较高,一个泌乳期可产奶2000千克,乳脂率为4.0%--4.7%,但该牛纯种繁殖时难产率较高(13.7%)。
四、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
我国在1964年和1974年,先后两次直接由法国引进夏洛来牛,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南方部分地区,用该品种与我国本地牛杂交来改良黄牛,取得了明显效果。表现为夏杂后代体格明显加大,增长速度加快,杂种优势明显
安格斯牛
一、原产地及分布
安格斯牛属于古老的小型肉牛品种。原产于英国的阿伯丁、安格斯和金卡丁等郡,并因地得名。目前世界人多数国家都有该品种牛。
二、外貌特征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无角为其重要特征,故也称其为无角黑牛。该牛体躯低翻、结实、头小而方, 额宽,体躯宽深,呈圆筒形,四肢短而直,前后档较宽,全身肌肉丰满,具有现代肉牛的典型体型。安格斯牛成年公牛平均活重7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犊牛平均初生重25—32千克,成年体高公母牛分别为130.8厘米和118.9厘米。
三、生产性能
安格斯牛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被认为是世界上专门化肉牛品种中的典型品种之一。表现早熟,胴体品质高,出肉多。屠宰率一般为60%一65%,哺乳期日增重900—1000克。育肥期日增重(1.5岁以内)平均0.7—0.9千克。肌肉大理石纹很好。
该牛适应性强,耐寒抗病。缺点是母牛稍具神经质。
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原产于英格兰西部的海福特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种,现分布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外貌特征:具有典型的肉用牛体型,分为有角和无角两种。颈粗短,休躯肌肉丰满,呈圆筒状,背腰宽平,臀部宽厚,肌肉发达,四肢短粗,侧望体躯呈矩形。全身被毛除头、颈垂、腹下、四肢下部以及尾尖为白色外,其余均为红色,皮肤为橙黄色,角为蜡黄色或白色。
生产性能海福特牛体重:成年母牛平均520—620千克,公牛900—1100千克;犊牛初生重28—34千克。该牛7一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0.8—1.3千克;良好饲养条件下,7—12月龄平均日增重可达1.4千克以上。据载,加拿大—头公牛,育肥期日增重高达2.77千克。屠宰率一般为60%—65%,18月龄公牛活重可达500千克以上。
该品种牛适应性好,在干旱高原牧场冬季严寒(-48℃—-50℃)的条件下,或夏季酷暑(38℃--40℃)条件下,都可以放牧饲养和正常生活繁殖,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我国在1913年、1965年曾陆续从美国引进该牛,现已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广大地区,总数有400余头。各地用其与本地黄牛杂交,海杂丰一般表现体格加大,体型改善,宽度提高明显;犊牛生长快,抗病耐寒,适应性好,体躯被毛为红色,但头、腹下和四肢部位多有白毛。
西门塔尔牛
一、原产地及分布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在法、德、奥等国边邻地区也有分布。西门塔尔牛占瑞士全国牛只的50%、奥地利占63%、前西德占39%,现已分布到很多国家,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种之一。
二、外貌特征
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三、生产性能
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乳脂率3.9%。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千克者约占20%。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1.0千克以上,生长速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四、与我国黄牛杂交的效果
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西门塔尔牛,到1981年我国已有纯种该牛3000余头,杂交种50余万头。西门塔尔牛改良各地的黄牛,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荷斯坦奶牛
中国荷斯坦牛:是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杂种,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也是我国惟一的乳用牛品种。目前中国荷斯坦牛头数已达294.5万头,其中注册登记的品种牛各胎次产奶量为6359千克,乳脂率3.56%,良种牛305天产奶量达7022千克,乳脂率3.57%。且有了国家标准,分北方型和南方型两种,质量在不断提高。
①外貌特征:
毛色为黑白花。白花多分布牛体的下部,黑白斑界限明显。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狭长,眼大突出,颈瘦长,颈侧多皱纹,垂皮不发达。前躯较浅、较窄,肋骨弯曲,肋间隙宽大。背线平直,腰角宽广,尻长而平,尾细长。四肢强壮,开张良好。乳房大,向前后延伸良好,乳静脉粗大弯曲,乳头长而大。被毛细致,皮簿,弹性好。体型大,成年公牛体重达1000千克以上,成年母牛体重500—600千克。犊牛初生重一般在45一55千克。
②生产性能:
泌乳期305天第一胎产乳量5000千克左右,优秀牛群泌乳量可达7000千克。少数优秀者泌乳量在10000千克以上。母牛性情温顺,易于管理,适应性强,耐寒不耐热。
③杂交改良效果:
荷斯坦牛同我国本地黄牛杂交,杂交效果良好,其后代乳用体型得到改善,体格增大,产奶性能大幅度提高。
㈩ 家牛的驯化与传播
大多数今天的家牛的祖先是原牛。原牛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但后来它们的数量渐渐减小,1627年世界上最后一头原牛在波兰被捕杀 。实际上家牛的起源与驯化是一个令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非常困惑的问题,关于其驯化发源地有单一中心说与多中心说两种观点。 单一中心说认为现代欧洲牛类来源于公元前6千年的新月沃地。而多中心说则认为除了新月沃地外,非洲北部的埃及地区可能也在公元前7千年左右独立地驯化出了牛类。随着原牛向东部的亚洲迁移,它可能在3千至5千年前于亚洲地区的巴基斯坦一带被独立地驯化出来。不过,亚洲的家牛经历了和瘤牛的杂交之后与今天的欧洲家牛有较大不同。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初对现代牛类所做的线粒体DNA与Y染色体测试更多得倾向于支持多中心假说。
这一类测试表明,非洲北部的牛类品种与欧洲中部的并非一个世系,和新月沃地的同类也有差异。西班牙和意大利倒是混入了一些非洲家牛,推测可能是非洲牛透过地中海影响了西南欧地区。非洲牛被驯化出来后也可能向北进入了新月沃地。而新月沃地的家养牛在向欧洲的传播过程中不时和当地原牛杂交,使其变得更加强壮。只不过这一过程大多发生在欧洲东南部,到达阿尔卑斯山北部之后,新月沃地家牛中的一支取得了优势地位,迅速扩散开来,如今德国、法国和低地国家的家牛大多为这一支的后代。传播到欧洲北部的家牛停止了和当地野牛的杂交,如今的英国现代牛身上几乎找不到英国本地原牛的影响。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时常用瘤牛等其他品种的牛类同家牛交配以提升其品质,因此现在的家牛品种实际上是许多家养的与野生的牛类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多次混合后的复杂族群。
考古学上的证据表明,大约在公元前5至6千年,近东和欧洲南部地区就已经开始有规模的饮用牛奶了。而欧洲北部的英国等地饮用牛奶的最早考古学证据则大约出现在公元前4千年。
虽然美洲大陆也有野牛,然而这些牛类直到今日也非常难以驯养,美洲的家牛都是从欧洲传播过去的。在哥伦布第二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中,西班牙的家牛就被带到了美洲,哥伦布随后的几次航行又携带了更多的家牛用以负重和耕地。随后不久这些牛只就在西印度群岛的各个岛屿上繁衍开来,后来的西班牙移民又将牛带到了墨西哥等地,还通过巴拿马地峡将它们传播至南美洲西部。16世纪,法国、荷兰等地的殖民者在前往新大陆的过程中也没忘记将自己国度内的家牛带至北美洲。而南美洲的家牛则主要是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运过去的,据推测现代南美家牛之所以含有较多北非家牛的世系,正是因为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家牛血统受到了北非品种的影响。
1788年第一批来到澳大利亚的移民就将牛带到了这片新大陆,然而他们所携带的是来自印度的瘤牛,这个品种比家牛更耐热。家牛在晚些时候才进入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