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有什么社会学者

法国有什么社会学者

发布时间:2022-10-03 23:08:12

‘壹’ 哪个有法国着名社会学教授Alain Touraine的详细资料吗

法国着名社会学教授Alain Touraine
法国社会学新星阿兰·杜

主要观点如下:
1.1969年法国人阿兰.特莱尼(Alain Touraine)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理论,影响很大
2.法国社会学家Alain Touraine提出这样的观点,“姓氏”这个符号不是自然诞生的,而是争取来的权利;姓氏不单单是传承符号,或者是认祖归宗,而是群众争夺历史性的结果!
3.图海纳(A.Touraine )等人曾提出的"社会的生产"(Proctionof Society)(Touraine et al .,1973)。图海纳等所谓"社会的生产",面对的问题是西方社会在历经世界大战、法西斯暴政等众多劫难之后,究竟是如何维持和再生产出来的。
4.图海纳(Alain Touraine)的理论和方法。
诚然,图海纳提出"行动社会学",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目标直指西方后工业主义的所谓"程序社会"(programmed society),在理论上则旨在对各种各样的"结构主义"进行批判,并且在这种批判中彰显行动者的主体性:在20世纪50年代针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针对阿尔杜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70年代以后则针对布迪厄的"结构再生产理论"(转自McDonnald ,2002).如丢比和韦维尔卡所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图海纳已撰写了超过一打的着作,涉及劳工、社会运动、依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等四个领域,并且开始思考为在《行动社会学》(Sociologiede lpaction ,1965)和《社会的生产》(Proction de la societe ,1973)中形成的"行动社会学"体系寻找一套特有的研究方法,即"社会学干预"(sociological intervention )方法(转自Dubet ,1996a).
一是对"社会"的不同理解。与帕森斯主义将"社会"理解成一系列规则、技术、功能和适应环境的反应方式不同,图海纳要求实现"从社会到社会行动"的过渡,并且把"社会行动"理解为"社会自身的某种历史质"(historicity )的体现。按照图海纳的界定:"'历史质'即社会根据其文化模式,经由冲突和社会运动来构建其自身实践的能力"(Touraine,1988:3).图海纳由此恢复了曾经被结构主义消解为无的历史主体(historicalagency)的概念和意义。
二是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解。按照图海纳的观点,社会学家不再是社会生活之外在的旁观者,而是社会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只有通过能动的干预手段,介入社会生活,社会学家才能形成关于行动者本身的真切知识。
三是对"社会学知识"的不同理解。图海纳的"行动社会学"理论,以及"社会学干预"的特有方法,改变了社会学知识的性质:社会学生产的知识不再是社会学家的专利,而是在社会学家与行动者的互动中生产出来的,是两者共同的产品。图海纳发展出"行动社会学"及"社会学干预"方法,本意是探讨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运动。

‘贰’ 简述一下涂尔干的地位着作及主要思想

1、地位: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2、着作:《自杀论》及《社会分工论》等 。

3、主要思想:

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的目的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明确划分一条界线,认为二者分属两个不同层次,受不同性质的规律支配,必须由不同学科分别对之进行研究。在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上,迪尔凯姆坚持高于个人,社会决定个人,而不是相反,即高层次事物对低层次事物具有首要的决定性意义。

迪尔凯姆的社会观是为他争取社会学独立迈出的第一步。由此出发,他为社会学规定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不必也不能涉及个体层次,它只是把社会层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

(2)法国有什么社会学者扩展阅读:

着作内容:

1、《自杀论》

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4种类型 。

迪尔凯姆在书中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特别是以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 ,展现了大量的经验资料 ,用以说明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 ,从而建立了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

2、《社会分工论》

提出了“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这些后来一直为社会学界所沿用、修正和争论的概念‘也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

概言之,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之基本立场在本书已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

‘叁’ 法国有哪些政治思想家,懂得回答啊!

伏尔泰 (Voltaire,1694~1778)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原名弗朗索瓦·马里·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中产阶级家庭。1704~1717年在耶稣会创办的路易大王中学读书,毕业后从事文学写作,曾用讽刺诗抨击封建专横统治,因触犯王室贵族两次入巴士底狱。1718年发表第1部悲剧《奥狄浦斯王》一举成名,从此用伏尔泰笔名。1726~1729年旅居英国,结交上层文人和政治家,考察政治制度,深受I.牛顿、J.洛克的科学、哲学思想影响。回国后宣传英国社会制度与自由思想,1734年他的《哲学书简》曾被取缔焚毁,于是远离巴黎,在锡雷村居住15年,潜心着述。40年代起受到朝廷重视。1745年被委任法兰西史官,1746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都同他通信论学。1750年应腓特烈二世邀请在柏林居住3年,后因意见不合而决裂。最后20年定居法国、瑞士边境费内庄园,从事写作和创办学校,还开垦荒地,建立手表工场,替受宗教迫害的C.卡拉,P.P.西尔旺等诉讼平冤,揭露天主教会黑暗残酷,号召粉碎这种无耻罪恶。他编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J.梅利埃的《遗书》,主张改造法庭、建立陪审制度,禁止任意逮捕,废除酷刑。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各·卢梭)(1712——1778)是法国着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他的主要着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着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着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着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网络全书派的主要代表。他出身手工业者家庭,深受英国经验主义者的思想影响,相信科学技术力量,为此编辑了集自然科学、机械工艺与人文科学三方面知识的《网络全书》。他的唯物主义带有一定程度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包含转化的观念。他站在当时法国的第三等级立场上,持国家起源于契约的观点,以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利益独断专行,就丧失了掌握政权的理由。他认为个人在政治上应当是自由的,在产品分配上应当是平等的,符合人性要求的就是自然权利。他的着作有《哲学思想录》、《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网络全书》条目等。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爱弥儿》是构思20年和撰写3年于1762年出版的不朽之作。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旧教育的失败,同时,积极地提出了建设新教育的系统的方案。
费朗索瓦兹·玛丽·阿鲁埃——以其笔名伏尔泰更为世人所熟知——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他学识渊博,身兼百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是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

‘肆’ 西方社会学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奥古斯特·孔德、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

1、奥古斯特·孔德:

学术观点:实证主义学说.他认为人类社会有统一性。

观点阐述:他认为人性中的感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性中的才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

2、赫伯特·斯宾塞

学术观点:普遍进化原理和社会有机体论.这也是后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基础。

观点阐述:认为社会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由能量守恒定律来调适的;这种调适既表现在社会与其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中,也表现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之间,以及构成某一社会的个体的人之间的生存斗争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由竞争、自然淘汰是有机界的普遍法则,也是推动社会进化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

(4)法国有什么社会学者扩展阅读:

斯宾塞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类比,他认为社会分工是必要的,是社会机体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由此,他得出三个基本结论:

1、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

2、和生物有机体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结构会复杂化和分化,而结构的分化又伴随着功能的类似分化。故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解。

3、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南非求就必须得到满足。

‘伍’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是什么观点的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是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
他主要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动物界也存在教育;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他曾赴非洲等地考察早期人类社会的特征和发展,搜集原始民族教育资料。从庸俗进化论出发,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甚至在无脊椎动物界,就已存在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认为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并无差别,否认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其对原始民族教育状况的研究及对人类社会早期教育的特点和发展的探讨具有一定价值。着有《各人种的教育演化》。

‘陆’ 详细介绍下法国社会学学派(又称迪尔凯姆学派)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名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生平和着作 1858年 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着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 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迪尔凯姆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他说,宗教、道德、法律、社团、协会、语言,以及服装样式均属社会现象,都是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他还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亦称“团体意识”;后者是社会上一
切组织和有形设置。迪尔凯姆注重研究前者。

劳动分工论 社会秩序是迪尔凯姆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他一心要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回答现实问题,帮助社会维系整合,达到安定。他的 3部主要着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紧密围绕着秩序和整合的主题,分别回答社会团结和整合靠什么达到,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3个问题。
迪尔凯姆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护共同意识,维持一致性。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迪尔凯姆认为,民族越进化,其成员间的差异越大。这种趋势甚至反映在体质上。从大脑容量上看,同一种动物的脑量相互差别小,而人与人的脑量差别大;就人类而言,土人与土人相比,其脑量较之文明人更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装、思想)的内部差异也很显着。因此,近代社会是差异的社会,又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迪尔凯姆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在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先驱之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迪尔凯姆在早期着作《社会分工论》中还批判了传统社会中的共同意识,认为这种共同的信念接近于宗教,带有强制性,并渗入到一切社会生活中。他预言,共同意识和宗教维系社会的功能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成熟期的迪尔凯姆在继续研究人类社会的整合问题时,放弃了《社会分工论》中贬低共同意识的思想,转向强调共同意识和宗教的社会作用。

自杀论 在《自杀论》一书中,迪尔凯姆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划分为 4种类型,即利己型自、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认为利己型自杀产生于极度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人必须以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意义。如教徒的生活目标是宗教信仰。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发展使个人与家庭、宗教和社会相脱离,从而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迪尔凯姆指出,利己型自杀多发生在基督教教徒、自由职业者、未婚者、离婚者中间。利己型自杀与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犹太教、天主教、英国公教都有更强的整合力量,而基督新教在规定教徒生活目标上缺乏强制力;独身者、离婚者比有家室的人较少地负有义务;从这些脱离了社会义务和束缚的人们中产生出更多的自杀者。
利他型自杀产生于过分地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义,过密地结合在社会中,以致个人失去了自主。迪尔凯姆以欧洲军队为例说明利他型自杀。在军队里,士兵被训练得不看重自己的价值,使他们感到被一种“社会价值”所扼杀,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而军人的自杀率高于普通百姓。
失范型自杀由社会混乱所导致,在混乱中社会成员的行为失去了规范,增添了痛苦。迪尔凯姆认为,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动物的生理机制为其欲望划定了界限,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他占有的越多,欲求的就越多,所获得的未能满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欲望。欲望有界限,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和快乐,而欲望的限定只能来自社会。社会形成了一套等级秩序。不管这个秩序是基于世袭还是个人成就,正常社会中的秩序总是被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当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等级原则合理,自己应处在某一特定阶层中,他就欣然地接受该阶层给予他的限定,欲望与手段也就有了平衡的可能。当社会发生动乱、变迁时,人们失去了种种秩序和规范,欲望与手段不协调,行为混乱而无节制,遂造成种种痛苦,导致自杀率升高。迪尔凯姆把工商业者在经济危机中的自杀现象视为此种类型的例证。
宿命型自杀是由于社会控制过度造成的,个人失去了任何希望。迪尔凯姆认为这种类型的自杀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他没有对此作详细的讨论。迪尔凯姆总结其自杀研究,提出了3个命题:社会的人需要一个高于个人的社会目标;对这个目标所负的义务不至于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欲望应受到社会秩序给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在自杀原因上,迪尔凯姆并不完全否定个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认为那是次要的,社会原因才是主要的。他认为,当一个社会不能提供上述3项条件时,一些心理上脆弱的个人就可能会自杀。

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迪尔凯姆宗教研究的对象是澳大利亚原始部落中的图腾崇拜,他的研究目的却是为了“理解现今的人”,为了说明宗教的社会功能,说明一种共同意识对于社会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迪尔凯姆批判了早期人类学家对宗教起源的两种解释: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论。他说,这种解释说明不了为什么在对于自然、生理现象的误解露出破绽后,宗教还能持续下去,直到今天。他认为,宗教不是要给人们一种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而是服务于社会。图腾是民族的标志、旗帜,图腾原则就是民族本身。人们崇拜图腾实际上是崇拜他们所属的那个团体,图腾是团体的象征,犹如国旗之于近代国家。“神圣性”历来是解释宗教的关键。迪尔凯姆认为宗教的神圣来自社会,它不过是被实体化、人格化了的团体力量,即道德力量。他认为,社会力量以一种心理方式作用于个人,迫使人们服从它,甚至违背人们的自然倾向。人们感到了身外存在的这种力量既是强制的,又是需要依赖的。他们对之敬畏,又不能充分理解其性质和来源,便萌发了某些观念来象征这些力量,这些观念就是宗教。这些神圣象征物(即宗教)的功能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感到社会实体的存在,更在于维系社会,促进其整合。迪尔凯姆认为,澳大利亚民族的团结不是来自共同的血统和习俗,而是来自共同的名称、标志、仪式,即共同的图腾崇拜。取消了民族的象征物——图腾,民族就不能存在。他认为,宗教象征以其突出的神圣色彩加强个人对社会的隶属关系。社会对于个人,就像神对于其崇拜者一样,没有了这种
至高的神圣性,便不可能有社会生活。迪尔凯姆分析了原始宗教中的多种仪式,认为它们起着维系社会、使之一体化的功能。他指出,不仅原始社会需要宗教的这种功能,“社会生活在其每一方面,在其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要靠一个大的象征体系才成为可能”。这一点是他晚年思想中的最大转变。
在解释宗教起源时,迪尔凯姆同时建立起他的知识社会学的思想。“团体意识”和“团体表象”既是他解释宗教起源的钥匙,也是他的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一切感受来自个体经验,一切理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超验的,而是属于“团体表象”,来自“团体意识”,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理性又分思维中的概念、范畴,伦理中的道德、宗教。这些均产生于团体生活,不是源于个人的心理机制。在完全孤独的个人生存中,为了生理需要的满足,凭感觉就足够了,并不形成时间、空间等概念。在动物式的个体生活中,客观的时空并未消失,但它们不可能把握作为一种思维范畴的时空概念。只有团体生活才需要形成概念、范畴和类别。迪尔凯姆并不否认“范畴”、“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只是强调没有团体生活就不可能也不需要认识这些实在。因此他认为,一种道德思想不可以简化为一种功利目的,理性不可以简化为个人经验。

学术贡献 迪尔凯姆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着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迪尔凯姆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柒’ 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法国思想家占了相当的分量.当代法国社会学家有谁

法国当代着名的社会学家主要有皮埃尔·布迪厄、孟德拉斯、马歇尔·镐歇、博德里亚、让·鲍德里亚、M·威莱特、埃米尔·涂尔干、雷蒙·阿隆、埃德加·莫兰

‘捌’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个人简介

伏尔泰:

伏尔泰,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1778年5月30日逝世,享年83岁。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一般指查理·路易·孟德斯鸠,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拜占庭帝国这个说法的流行,孟德斯鸠出力甚多。孟德斯鸠是一位网络全书式的学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很高的荣誉。

曾被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1755年,孟德斯鸠于旅途中染病,去世。

卢梭:

卢梭一般指让-雅克·卢梭,他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着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

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8)法国有什么社会学者扩展阅读:

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他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适用于所有人的,并且天下人都认为是公正的自然法律。

他把法律分为两类,即自然法和制定法。自然法,适用于所有的人,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不偷盗,不杀人,不淫乱,不撒谎,敬父母,重互助等,这些都是自然所颁布的法律。

制定法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教会法。法律是政治的法律,是任意制订的、纯粹民政的法律,时而设置五监察官,时而设置执政官。

时而召开百人团会议或平民会议,时而成立雅典刑事法庭或元老院,实行贵族制、民主制或君主制。若以为一个世俗的立法者有可能不是出于自己的利益。

而是代表神明制订出哪怕一条这样的政治性法律,那就是不了解人类的心意。人都是为了一己的私利才欺骗别人的。伏尔泰认为,自然法是制定法的基础,就是在公正的观念上奠定法律基础。

‘玖’ 法国人,启蒙思想家

法国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
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笔名伏尔泰(法文:Voltaire),出生于1694年11月21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他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1778年5月30日逝世,享年83岁。一生创作了50多部戏剧作品,大量哲理小说和历史着作,后人最气很尊敬。

阅读全文

与法国有什么社会学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8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2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