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国和法国关系好不好
美国与法国有近似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都称得上最古老的现代化国家,但也正是这种近似之处让两个国家都怀有推广自己“完美”社会制度的全球抱负,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法国仍然陶醉于自己文雅的文明模式,不屑于美国所代表的现代化、资本主义和犹太主义;而美国则看不起法国对恐怖主义的懦弱态度,更愤怒于法国居然不顾与美国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出来阻碍其全球战略。美法矛盾对双方都有伤害,但法国所立足的国内和欧洲基础还在,而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失去一个重要盟友的损失要大得多。战后,法美既能合作,又有争斗,而法国是西欧国家中唯一长期不畏于同美国直接争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盟国。法美最重要的矛盾焦点事件包括美国反对法、英、以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提出填补中东力量真空的“艾森豪威尔主义”;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66年),提出“缓和、理解、合作”、“从大西洋到鸟拉尔的欧洲”的东方政策;法国公开反对美国里根总统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1983年)等,贯穿整个冷战时期。
二战后以维护法国大国地位为核心的戴高乐主义始终是法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Ⅱ 现在法国与美国关系怎么样
因为特朗普的关系,变得不大好。
但是总体而言,法美关系比较稳定。
.
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而历史悠久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恩仇很重视--------或者说,除了央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国家,普遍重视报恩也普遍记仇。
众所周知,因为二战的原因,法国实际上是被美国从纳粹手中救出来的,美国为此付出巨大牺牲,而法国人,绝大多数法国人,也深深记住了此事。
二战后,法国与美国多次有矛盾,让很多憎恶美国的人看到了在法国美国之间挑拨离间的可能性。
实际上,这仅仅是个假象。
因为有矛盾的,是法国和美国的政客,是国际政治领导权之争,是西方世界领导权之争。法国自认为是欧洲领袖(德国不敢出头),认为整个欧洲拥有和美国相提并论的地位。而美国的政客们也对争夺领导权很热衷,自然显得法美矛盾重重。
这里举一个例子,你看美国总统大选斗的热火朝天,这时你中国或者俄罗斯觉得美国已经处在内战边缘了,出兵攻击美国,这时斗得你死我活的两派一定会联手狠狠揍你。这是民主政体的特点之一,即将矛盾和冲突摆在台面上,让那些最恶劣的阴谋诡计无所遁形---------今天的特朗普,即使当选了美国总统,不依然被通俄问题纠缠不休?以至于非常喜欢普京的特朗普,上台后不得不用比奥巴马更严格的手段制裁俄罗斯?
.
法国,或者说整个欧洲,或许会在领导权问题上、经济上、各种各样问题上和美国不断发生矛盾,但是在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上,法国(或者说整个欧洲)绝对是美国坚定的盟友。
不要说法国和美国拥有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单单二战中美国对法国的恩惠,就足以让法国人再记住100年。
在小问题上,法国会不断和美国闹意见、闹矛盾。但是任何关系国家安全的事情上(比如向中国开放武器禁运),只要美国提出恳切的要求,法国(或者说整个欧洲)绝对不会和美国对着来。
顺便,法国会利用中国急于对抗美国的心理,表面上做出一些反对美国的姿态,然后从中国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实质性的,关乎法国价值观、世界观的事情上,法国绝对不会让一点点步。事实上,法国的反华态度之强硬,远远高于美国------自始至终,法国对胎毒、藏独、疆独的支持,远远超过美国。
美国,反的是中国执政党;
法国,反的是华夏文明。
.
最后,回答楼主的问题:法国是美国坚定的盟友。
Ⅲ 美国为什么讨厌法国
法国从二战结束就一直奉行“戴高乐主义”,谋求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总想摆脱美国对法国及欧洲事务的干预,对美国来说就属于“不听话的小弟”,并且于60年代就与中国建交,所以美国烦透了他。
Ⅳ 美国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怎么如何和谐他们之间没矛盾么
美国和英国没矛盾是真的。
美国和法国的话得分情况了。主要原因在于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两大强国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向来比较对立。多数情况都是竞争对抗的。历史上也爆发过多次战争,拿破仑,普法战争,一战二战等等。而英国作为一大岛国,对于欧洲的局势向来保持高度关注,英国的唯一目的就是决不允许存在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欧洲大陆,以免威胁到自己的利益。英国的战略就是保持欧陆均势,谁强大了我就收拾谁,谁弱了我帮谁。美国在这一点上和英国的利益一样。
知道了这层关系,那么就很好理解了:当德国比较强硬的时候,美英就会拉拢法国,反之亦然。举个例子。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位的时候,法国对欧洲一体化很热心,也很积极的牵头要甩脱美国对欧洲的影响,这时期的美国就拉拢德国总理科尔,美德关系很好美法关系一般;到后来德国总理施罗德上位后,此人是反美人士,政策比希拉克还激进。在伊拉克阿富汗问题上积极和美国唱反调。美国就开始拉拢法国,在各方面限制德国。直到现在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台后回到亲美战略,两国关系才开始回暖。
意大利的话,因为地处南欧,和美国没有切身利益相关,所以比较靠边站。
Ⅳ 法国被认为是和美国关系最好的国家,为何法国还要脱离北约
虽然美国和法国的关系不错,但是当时的美国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法国的利益了,所以法国为了自己国家人民的利益,必须起来反抗美国,所以决定脱离北约。因为当时美国和苏联进行冷战,而法国和苏联也在进行贸易,为了能够和苏联继续私下的交易,就退出了北约。
为了不让北约限制的自己的军事发展,戴高乐毅然退出北约,而且他退出北约以后第一时间就是去访问苏联,这就让美国非常生气了,通过一系列手段让戴高乐签订一系列的条约,条约的大致内容就是一旦爆发战争,法国都必须加入北约。
Ⅵ 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从“蜜月”到互嘲,闹翻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从“蜜月”到互嘲,闹翻归根结底是因为两个人代表的利益团体不一样,他们两个人都是以自己国家的利益为根本利益标准。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现在之所以从“蜜月期”到现在的“冷战期”这是实属正常。他们两个人本来就是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团体,当面对一件都符合彼此的利益事件时,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是肯定的,但是当某一件事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他们肯定优先为自己考虑。而且法国民众大多数是不喜欢美国总统的,法国总统站在自己国家民众的阵营实属正常。
Ⅶ 法国和美国的关系怎么样
法国在表面上是亲美的 但是它决不像日本 或 英国那样没有“尊严” 法国的的外交可以说和中国差不多 都是不卑不亢 颇有尊严
Ⅷ 东京奥运会美国篮球爆冷输给法国队,对此你怎么看
今天美国可能真是流年不顺呀,在热身赛的时间就出乎意料的连败,这次又败给了世界排名第七的法国队,更是叫人大跌眼镜。这可是世界排名第一个的”梦之队“呀,是什么状况让这位昔日的大哥在这个赛事变成如名的萎靡不振。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看似简单,其实还有点复杂的这背后故事。
小的失败对于刚组建好的美国队来说并不是坏事,暂时放弃NBA的光环,让大家都融入集体中。仔细想想小组赛的失败总要比淘汰赛中的失败好的太多了。
Ⅸ 法国为什么总和美国对着干
1、法国种族跟美国不一样,民族跟美国不一样,宗教不一样,所以想法就不一样。
法国是古拉丁人的后代。
美国按人口来算,德国后裔占15%、爱尔兰后裔占10%,英国后裔占8.7%,法国后裔占3%。
而德裔、爱尔兰裔、英裔,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的后裔。而法国人不是。
2、法国是天主教国家,英国和美国都是新教国家。
3、另外,法国也曾阔过,世界上有50个国家是说法语的,也就是世界三大语音中,法语排在中文、英语之后,名列第三位,它自然在文化上对美国不屑一顾。
法国是欧盟大陆上唯一一个五常,欧盟核心,所以对美国经常不屑一顾!
Ⅹ 自由法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罗斯福对戴高乐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1941年5月19日,戴高乐委派勒内·普利文作为自由法国的全权代表到达华盛顿,争取同美国建立经常性联系,要求美国总统罗斯福及时向喀麦隆、乍得和刚果派驻空军,自由法国控制下的太平洋属地也可以为美国提供便利。因为美国一旦参战,它必须以非洲为基地,才能向欧洲进攻。但是,普利文6月到达华盛顿后,却受到冷遇。罗斯福认为,贝当出任法国总理无非是政府领导人的更迭,这无碍于对希特勒的斗争。相反,对于流亡国外坚持抵抗斗争的戴高乐,却认为不可信任。在总统罗斯福、国务卿赫尔等人的眼里,戴高乐不过是一个“暴发户”,自由法国是一个没有代表性的“非法团体”,在涉及法国利益的问题上就不能同它打交道。
一次,美国国务院准备同普利文和英国驻美使节讨论美国支援英法抗德战争的问题。美国国务院提出,普利文只能以“专家”名义,而不能以自由法国代表身份参加。普利文向戴高乐报告了此事后,戴高乐当即复电普利文,指示他坚持原则,一定要以自由法国代表的资格参加会谈,否则就拒绝出席。戴高乐指出,自由法国需要的是作战物资,而不是医疗用品之类的救济品。
经过斗争,美国终于作了一些让步。9月,赫尔宣布美国和自由法国之间有共同的利益。10月,罗斯福也不得不转变对自由法国的态度,他致函斯退丁纽斯,决定把租借法案的受惠范围扩大到自由法国。
至此,美国和自由法国总算建立了某种关系,戴高乐终于可以在租借法案范围内得到一些美国提供的作战物资。
戴高乐感到,自从美国在战争舞台上正式登场以来,盟国间的关系更复杂了。每当自由法国同英国或美国发生摩擦时,英美总是站在一起。戴高乐不可能摆脱“一对二”的局面。
1942年5月21日,美国新任驻伦敦大使约翰·怀南特拜会了戴高乐。事后,艾登向戴高乐透露,美国可能正在考虑对自由法国全国委员会的态度。7月9日,美国果然发表公报,承认自由法国是法国抗战力量的象征,美英两国政府认为,法国政治前途将在自由和没有强制的条件下决定。公报虽然措辞含糊,但也能表明罗斯福不能再完全忽视戴高乐的存在了。
7月中旬,戴高乐决定把自由法国改名为“战斗法国”。这时法国国内的抵抗运动已开始承认戴高乐,愿意接受他的领导。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罗斯福一直在玩着排斥戴高乐的把戏,11月8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英美联军背着戴高乐攻入北非,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登陆,于是卡萨布兰卡、奥兰、阿尔及尔的维希政府驻军被击溃。11月11日,正在阿尔及尔的维希政府外交部长弗朗索瓦·达尔朗与美国的克拉克将军签署了停战协定。
令人不解的是,罗斯福居然让达尔朗留下来继续担任在北非的法国代表,原来维希政府派驻的总督诺盖斯等军政人员也一概留任。同时,把来到阿尔及尔的法国五星上将吉罗安排为达尔朗的第二把手。显然,罗斯福根本不想让准备到阿尔及尔来的戴高乐插手。
圣诞节前夜,达尔朗突然被暗杀。吉罗立即接任。在罗斯福支持下,吉罗准备成为法国海外抵抗运动的总代表。
本来,罗斯福在阿尔及尔亲自导演的事件就是对戴高乐的极大冒犯。现在又想让吉罗出来取代戴高乐。这对戴高乐来说,将是更大的挑战。
戴高乐认为,战斗法国的力量已经布满赤道非洲和地中海东部地区,要打回欧洲,解放法国,就必须进入北非,而且这是他1940年6月出走伦敦以来一直为之奋斗的。为此目的,他可以和吉罗合作。吉罗到达阿尔及尔后,戴高乐多次主动写信给他,建议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抗德运动进行磋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战斗法国湮没在吉罗领导的运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