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国总统的选举
法国总统是法兰西共和国(第五共和)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总统任期5年(旧宪法规定的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目前法国总统选举程序依照的是1962年颁布的《法国选举法》,采取“多数两轮投票制”,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也就是首先进行第一轮投票,如果无人获得50%以上绝对多数票,则第一轮中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选举。第二轮投票将第一轮投票后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如果前两位候选人中有中途退出竞选的,则由得票次多者替补上来,以保证在第二轮投票中有两位候选人。
自1962年实行总统普选以来,尚无一人能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50%以上的选票当选总统,因此历届法国总统大选都进行了两轮选举。
本届法国总统选举于4月22日举行了首轮选举,结果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和社会党人罗亚尔得票名列前两位而进入第二轮投票选举。
第二轮投票选举在5月6日进行。结果萨科齐成为法兰西新一任总统。
CNTV2012年5月7日凌晨消息,据最新消息,法国总统大选5月6日第二轮投票结果已经出炉,社会党领导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1.9%的支持率当选法国总统,成为近20年来首位社会党总统,前总统萨科齐成为第11个因欧债危机下台的欧洲领导人。
奥朗德于1954年出生于鲁昂,曾就读于法国高等商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国立行政学院,主修经济和法律。他从政经验丰富,25岁开始跟随密特朗,27岁在密特朗成为法国总统后,任总统府经济顾问,34岁当选国会议员,还曾担任市长和省议会主席职位。从1997年至2008年,奥朗德担任法国最大反对党法国社会党的第一书记,时间长达11年之久,是社会党任期最长的第一书记。2011年10月16日,奥朗德赢得党内初选,成为法国社会党2012年总统大选候选人。2012年4月22日,奥朗德获得最高支持率,击败其他的八名候选人,同萨科齐一齐胜出,进入第二轮投票选举 。
② 法国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法国的政府为什么要对议会负责
简单的说,法国是一种半总统制。
总统地位至高无上,是国家元首兼军队统帅,地位在政府和议会之上。总统由选民选出,只对选民负责,在任期内没有人可以让他下台(除非他犯了叛国罪),所以在法国总统居于议会和总理之上,议会和政府都拿总统没办法;
法国政府不由议会产生,总理由总统任命,和总统一起行使行政权,但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智能。总理必须向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弹劾总理。
可以看出,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为了保证有一个强有力的总统,以稳定政局;同时,议会对政府进行监督,政府对议会负责,以反映和保障民意。否则,政府很容易沦为总统的傀儡或个人权力的工具。
③ 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拥有任免总理、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统帅武装部队等大权;总理是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或拒绝政府提出的施政纲领而迫使政府向总统提出集体辞职;议会无权弹劾总统,总统向全民负责。由于民选总统与向立法机构负责的总理和内阁共存,所以常常出现议会多数党(团)支持的总理与属于另一党派的总统共治的现象——“左右共治”。在实践中,半总统制由于实施这一制度的国家的宪法原则、传统和现实情境以及党派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模式。
④ 法国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吗
法国总统为国家元首兼安道尔公国国家元首,(法国总理为政府首脑),由年满18周岁,享有公民和政治权利的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选举一般要经过两轮投票,如果候选人首轮投票过半,则可以直接当选为总统(但自第五共和国以来,很少有候选人达到此条件,所以要进行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由首轮选举得票率在前两位的候选人中重新投票选择,如果此二人在第二轮投票中有人退出竞选,则由其他候选人按首轮得票率多少的顺序来递补(而且其得票率要达到5%)。投票大选后一般在10天左右,新任总统在总统府官邸爱舍丽宫宣誓就职。
(总统候选人的参选条件:1.年满23周岁的法国公民;2.须取得至少500位来自30个不同省或海外领地的侨民或地方官员的签名,且每个地区的签名数不能超过1/10;3.参选者须向宪法委员会提交密封的个人财产状况的报告;4.正式候选人名单由宪法委员会审核并公布)
⑤ 法国政治制度
法国的政治制度其实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没有美国英国那么稳定。很多东西也都在发展变化之中,比如总统任期原来是7年,最近几年(好像是2000年)改为5年,原来不限制连任,现在好像也限制2届了,我们现在总过于强调制度的作用,但其实看法国其实人的作用也是不小的,不然怎么没出现长期的准独裁总统,宪法虽然可以规定,但宪法也可以修改,关键还要看掌权者和人民的总体力量对比了,在一个85%是农民的国家,再完备的宪法也可能是废纸,在一个公民权力充分,社会进步程度高的国家,即便没有严密的成文宪法一样可以天下大治。现在回答你的问题:
1,法国第五共和国似乎还没出现弹劾总统的先例,也就是说没启动过弹劾程序。但是有因为全民公决不过半而下台的,比如戴高乐。最近似乎有弹劾希拉克的迹象,而且最近几年法国似乎加强了议会对总统的监督力度-----法国两院联席会议讨论修改宪法中关于弹劾总统的条款。据报道,宪法修正案得以通过,在总统没有履行义务致使其职务与责任明显不相称时,议会将有权对其进行弹劾。当然弹劾程序非常苛刻,即使弹劾了,裁定估计得送到宪法委员会去。按照法国有关法律规定,必须得到58名议员的签名,才能将弹劾议案提交到法国国民议会。此后还必须以相同的条件分别在下院(就是国民议会)和参议院获得通过。通过后估计是送到宪法委员会,而宪法委员会其实相当于元老院,根据1958年宪法第56条之规定,宪法委员会的成员为九人,任期为九年,不得连任。宪法委员会成员每三年更新三分之一,成员中三名由共和国总统任命,三名由国民议会议长任命,三名由参议院议长任命,各前任共和国总统是宪法委员会当然的终身成员。所以想真正扳倒法国总统,是很难的。
2,总理由总统在议会多数派中任命,也就是说,总统的任命自由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议会多数和总统不是一个阵营的时候,也就是常听说的“左右共治”。法国《新观察家》社论曾说,当议会多数派跟总统多数派一致时,总统是“无可争议的君主”;当这两者不一致而出现共治时,总统则形同“赋闲的国王”。国务总理由总统任命,宪法虽未规定须由国会同意,目前则由国会行使同意权,总统则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解散国会,将法案交付公民投票,行使部分权力时不必总理副署。法国第五共和实施将近三十五年,最近十馀年出现两次左右共治局面,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八年,以及一九九三年迄今。法国总统必须任命国会多数党派人士出任总理,因此,可能出现总统与总理不同党派。虽然宪法明定总统与总理的职权,可是实际上有些职权无法完全区分,例如外交与经济密不可分,无法一分为二。总理所属政党如果在国会占了多数,与总统不同党派,总统的权力式微,总理权力上升。总统与总理同一党派,总统的权力则高度集中。所以人民可以选择不同的多数,不用担心总统独裁。法国总统拥有解散国民议会的权力。1958年宪法第12条规定,当总统或政府同国民议会发生冲突时,总统在同总理、议会两院议长磋商后,有权力解散国民议会,重新进行选举。但大选后一年之内,不得再解散国民议会。总统的这项权力可以有效地制约议会中的反对派,对付政敌,从而保持政府的稳定。所以议会真的要弹劾总统是要冒着被解散的危险的,但是总统也不能总解散议会,况且总统也不能总当总统,一旦下台,他就没那么大权力了,所以为自己考虑总统也不会为避免被弹劾而轻易解散议会的,那样很可能会下台后身败名裂被报复得很惨的,做人总得留点后路的。
3,议会制衡政府主要是行使不信任案,如果议会对政府通过不信任案,那么总理是要辞职的。所以在法国总理比较难做,既要和总统保持比较好的合作关系还要对议会负责,在权力的实际运作中,总理“在煤堆干活”,出事背黑锅,总统则居高临下,谁也动不得。一位前总理这样比喻过,总理是总统的“保险丝”,总统叫熔化就熔化。这种体制带有戴高乐将军的个人色彩,此乃形势使然。然而,即使戴高乐,他也针对任期过长采取了因应做法,经常就国事举行全民公决,借以检验权力的“合法性”。他在任11年,除例行选举外,公决举行过4次,且每次都将自己的去留做赌注。1969年,他提出的一项行政改革遭公决否决,他当即宣布中止总统职务,请人民另择贤能。其后的总统虽继承了7年任期,却很少搞全民公决,4位总统30多年只搞过3次。这给民众留下的印象是全民直选的总统不敢再次接受全民的检验。
另外谈一点总理对总统的制约,法国总统的很多命令都是要总理副署的,否则不能生效。这个和中国古代的宰相副署权一样,很多人以为中国古代皇帝什么都说了算,其实是天大的误会,很多朝代都有不成文的规矩,皇帝的诏书不经过宰相是不能生效的,有的时候即便生效,效力也很低很低,只是到了明朝和清朝,相权才被大幅度削弱,但是文官集团对皇帝的牵制仍然是很大的,有名的比如明万历朝的历史就可以看出。
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内阁、议会三者的关系示意图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是议会制与总统制的混合制度,但实际上是议会制,那么在政治实践也是这样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总理掌握行政实权,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拥有形式上的巨大权力。
确认一种政体是否是议会制的关键是其总理是否是实际意义上的首脑。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从1870年开始,到1940年6月,法国战败投降,存在了70年。只要是截取1875年宪法之后的历史就可以说明问题。
(1)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是君主专制政体。
(2)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了国王,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3)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中经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的政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名义上仍属于共和政体。
(4)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1815年,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5)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宪政体。
(6)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直到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再建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属于议会共和制政体。
(7)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国解体,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和维希傀儡政权统治。二战结束后,法国进入第四、第五共和国时期。权力中心逐渐由议会转移到总统。这表明法国已逐渐成为一个半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
“1875年初,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同年,国民议会又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又称第三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
⑦ 高中政治选修3
法国政体是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政府总理由总统根据议会决议产生,总统与总理分享行政权力,总统多外交,总理多内政经济。
法国政体的特点,一是行政双头制,二是多党制。
⑧ 法国总统大选规则是什么
法国总统大选在西方国家中独树一帜,以两轮多数直接普选为特征。即第一轮可以有多名候选人,如果投票中有候选人在第一轮就获得50%以上的选票的话将直接当选,否则得票最多的前两名将进入第二轮,在两周后举行第二轮投票,票多者胜出。两轮选举至少有一个政治上的好处,即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都能找到一位可以代表他们的总统候选人,而不是像美、英等其他国家只有左右两大阵营。事实上社会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远非左右两翼就可以概括的。如这次法国出现十名总统候选人,细分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大政治倾向:首先是右翼和极右翼的三个政党,其中除了萨科齐总统为候选人的执政党“法兰西公民运动联盟”代表着法国传统右翼选民(即中产阶级中、上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外,极右翼的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则代表着部分底层民众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左翼除了代表着中产阶级中、下层和部分中小企业主利益的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以外,以11.10%的得票率整合了极左翼的“左翼阵线”总统候选人让——吕克·梅朗松,则代表了几乎大部分工人阶级和部分中产阶级下层的利益。在所有候选人中间,梅朗松的政治立场可以说是最鲜明的,是最具“阶级斗争色彩”的。他的两位“同僚”——“工人斗争”的阿尔多和“反资本主义革命党”的普图,则仅仅是从工人阶级中拉到了一批最极端的选民而已。中间派“民主运动”主席弗朗索瓦·巴耶胡则收拢了不满意萨科齐和奥朗德的所有右、左翼选民中的反叛者,组成了“不左不右”的中间派。他代表的也是中产阶级中一部分人的利益。
选民在两轮选举中的第一轮是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将选票投给符合自己利益的候选人;而在第二轮投票除了一小部分选民继续将选票投给自己的支持者以外,近半数的选民则是将自己所反对的候选人淘汰出局。法国的政治力量对比实际上是在第一轮表达出来的。而2012年大选首轮投票结果之所以在法国乃至欧洲引起强烈震动,是因为极右翼的得票率达到了空前的17.90%,这标志着法国未来几年的政治趋势动向。
⑨ 各国家的总统与总理
首先,总统内阁制的国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应该叫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同样,议会内阁制的国家应该叫议会制共和制,这两种政体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两种基本政治体制,还有一种是君主立宪制,像英国,日本
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总统是政府首脑;总理协助处理国内政务
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总理是政府首脑;总统是虚职,没有实权,只代表国家行使某些礼仪性的权力;
法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萨科齐总统拥有实权
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的区别
第一,政府的组织方式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内阁)一般由议会中(两院制议会中,一般指众议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政府成员由当选的总统任命并领导。
第二,议会的职权不同。议会制共和制下的议会不仅具有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还具有组织政府的权力;总统制共和制下的议会仅具有一般议会所拥有的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而没有组织政府的权力。
第三,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对政府的政策不满而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者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领导下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得兼任行政官员,而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议会制共和制下的政府成员却同时也是议员)。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对总统和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迫使其辞职,但在总统有违宪行为时,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应向议会报告工作,且无权解散议会,但是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可以行使否决权。
第四,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而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实权。
第五,执政党的产生方式不同。议会制共和制下的执政党一般是指在议会大选中获性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而总统制共和制下的执政党则是指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
第六,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大部分国家由议会选举产生,只有少数国家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而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一般由全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