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人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法国人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发布时间:2022-11-19 23:08:40

Ⅰ 如果将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较,两者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1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2指导思想相同,都以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原则作为指导思想3方式相同,都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向封建专制统治作斗争不同:①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8世纪的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发生于20世纪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②发生的过程不同,法国大革命一步一步地把革命引向深入,历时五年,终于建立大资产阶级的专政,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一个满清王朝,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结果不同,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既没有触动封建土地制度,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遭到了失败。除了国家,时间,领导人,结果的不同外,还有辛亥革命只是让中国从封建制度中脱离出来,但并没让中国走上强国之路,在中国史上这次革命是一场很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在世界史上它无足轻重。而法国大革命其实并不是法国一个国家革命而是整个欧洲的一场革命,推动了整个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Ⅱ 如何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打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们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力,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谁想做皇帝和复辟帝制,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三、辛亥革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国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设工厂,开银行成为社会风气,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着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

(2)法国人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扩展阅读:

背景: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 。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Ⅲ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战争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各次革命战争相比较,是一次具有更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新的发展。这次革命战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因而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使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为尔后的革命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且对亚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这次战争却以向封建势力妥协而告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

辛亥革命战争之所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固然有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阻挠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敢也不想将革命进行到底。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分复杂,组织松散,意见纷歧,在迅速到来和迅猛发展的革命高潮面前,难于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起不了有力的领导作用。同盟会对暂时被迫承认共和制度的投机革命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斗争不力,致使立宪派和旧官僚采用“和平篡权”或“政变篡权”的方式,先后窃夺了许多起义省的领导权。一些掌了权的革命党人,也很快丧失革命意志,甚至蜕变成新的官僚政客。在这种情况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的政令军令,无法贯彻执行,甚至公开遭到违抗,致使南京临时政府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重重困难。孙中山积极主张用武力统一中国的北伐,就是因为受到多方掣肘,不得不半途而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还表现在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惧怕群众的革命斗争。对农民的自发斗争,不仅不积极支持,反而多方限制,甚至镇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由于严重脱离农民群众,得不到民主革命主力军的支持,因而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在内外反动势力的逼迫下,只得妥协退让,将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政权拱手让给封建势力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袁世凯,使辛亥革命的成果付诸东流。

在军事方面,资产阶级革命党缺乏统一的战略部署和积极进攻的精神,这既是资产阶级本质的弱点的表现,也是辛亥革命以妥协告终的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是一次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为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着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Ⅳ 辛亥革命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角度有什么评价

从文明史观角度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全球史观角度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常识历史篇。

Ⅳ 法国大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结果两方面说吧

这两场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诣在推翻君主制,按理论上说两场革命都是成功的。但法国大革命更为彻底,改变的不仅是统治制度,更在一定程度上使法国领土更完整,而辛亥革命未彻底改变社会制度,辛亥革命过后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我个人认为法国大革命更彻底,更深入人心

Ⅵ 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的原因

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都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革命,而其不同的原因我认为是在于启蒙思想在法国的崛起所致,要想推翻一个政府,撼动一个政权的稳固性,必先转变民众的思想,这里的民众不光是知识分子,因为这些人通常是思想转变的先驱,而要想革命成功,可不是靠少数知识分子就能实现的,必须是全体公民的思想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才行

因为启蒙思想在法国被广泛认同,视为主流思想,这种思想上的革命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便已完成,再加上路易十六召开三级议会,把资本阶级到无产阶级从上到下得罪了一遍,思想与现实发生剧烈冲突,新兴资本阶级与封建士族阶级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革命的爆发已成必然,到了这个时候,革命就成了各阶级之间为争取权益,来比比谁拳头更大的事儿了,站在封建君主专制这边的只有士族阶级(贵族、皇室)和宗教阶级(信徒、神职人员),但无论是王权还是神权的权威都早已不复往日的荣光,占据人们思想高地的是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阶级划分都是呈金字塔型的,下层阶级的人数要远远多于上层阶级,这点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尤为明显,其革命成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而辛亥革命虽然也是有少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为目的而爆发的革命,但这并非本质只是层皮而已,与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数不清的朝代更迭在本质上并未区分开,究其根本就在于思想,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提倡的民主思想近似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思想,但因为中国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信息传播困难,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当权者的打压,使得大部分中国人依旧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民主思想极难传播并得到广泛认同,得不到大部分民众的支持,任何革命都是瞎扯淡,即便如此,辛亥革命最后还是成功了,主要还是因为满清朝廷昏晕无能、丧权辱国、欺压百姓、民不聊生,不可否认思想上的转变确实有,但大部分人支持革命主要还是为了改朝换代而已

这里涉及到中国古代的阶级关系,看上去士族阶级和各级官吏凌驾于其他阶级之上作威作福,但换个角度来看,政府倒更像百姓的工具,你能给我带来极大的好处,那我就对你歌功颂德、毕恭毕敬,政府就是个好使的新工具,如果好处不是很多还有些坏处但还可以接受,那么我就抱怨几句,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去,政府就是个顺手的老工具,虽然没有新工具好,但毕竟使惯了用起来顺手,将就着用算了,可如果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那么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件坏掉的工具,是个没用的垃圾,留着都嫌占地方,随手就可以扔掉,然后付出不小的代价买个新工具用,在各个改朝换代的历史时期,这种象征着坏工具的贪官污吏直接被百姓活活打死的不计其数,只要百姓不满意了,管你是真龙天子还是地方小吏,统统一撸到底,看似坚不可摧的政权体制转眼间就能灰飞烟灭

晚期的清政府就是个烂掉的坏工具,百姓看到货架上出现了一件叫做国民党的新工具,看起来挺好用的,于是便纷纷倒戈相向,清政府便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了,辛亥革命虽说是为了争取民主自由而爆发的革命,但恐怕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不过是又换了件工具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国民党的统治也不持久,只是因为百姓发现这件工具徒有其表,实际上一点也不好用,碰巧名为社会形态的这家商店这次上货速度比较快,货架上又摆上来件叫共产党的工具,于是百姓就又高高兴兴的换了件新工具

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究其根本就是思想上的不同,思想对于革命有着难以言喻的指导作用,所以同一革命目的的不同革命所产生的不同,都是因思想上的不同而产生的,所以新思想有没有传播开来,并得到广泛认同,便是不同的原因之所在

Ⅶ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革命酝酿: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学说,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创办了《江苏》、《浙江潮》、《苏报》、《中国白话报》等20多种政治性刊物;还出版发行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册子130余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翻译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着作,蔡元培翻译了德国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着作。

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9月,全省60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湖北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起义机密泄漏,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晨,彭、刘被杀,清军四处捕捉革命党人。当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镇压革命士兵的排长,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经一夜战斗,11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12-13日,起义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首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首先响应的是湖南和陕西。此后,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中华民国成立: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法令。如:命令各省官厅焚毁刑具,废止刑讯;取消清朝律令中各类“贱民”条令;保护华侨;禁止买卖人口;废除主奴身份;通令剪辫子;禁止赌博、缠足、吸食鸦片。鼓励兴办工商业,振兴农垦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普及教育,删除旧教科书中的封建内容。这些政策法令,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观念的传播。

在孙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宪派、旧官僚、政客的篡权,以及一些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权力被袁世凯所篡夺。

袁世凯篡权与革命失败:

1912年4月,袁世凯窃得政权后,利用同盟会的内部分化,拉拢部分革命党人与之合作,并凭借武力公然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刀,迫使唐绍仪辞职。1913年的“宋案”和“善后大借款”,使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议会政治、和平建设、实业救国的幻想中惊醒。7月,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爆发。江苏、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先后独立。由于国民党人仓促应战,缺乏统一领导, “二次革命” 被北洋军阀镇压。

“二次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

革命余絮: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便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为了尽快皇袍加身,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取得外国列强的支持。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各地群众纷纷集会抗议。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发动护国战争。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在护国军的打击下和全国一片讨伐声中,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1917年7月,张勋应黎元洪“调停”之邀,率三千“辫子军”入京,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国务总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权后,继承袁世凯的衣钵,屈膝卖国,企图建立皖系军阀独裁统治。段祺瑞的独裁卖国激起资产阶级革命派及西南军阀的反对。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随即讨伐段祺瑞的第一次护法战争拉开帷幕。在北洋军的镇压下,北伐军受挫;加之军政府内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护法运动的失败,再次证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濒临绝境。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我认为辛亥革命又成功,又没有成功,是1/2成功,1/2 的失败。

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虽然这部文献不久被北洋军阀废弃,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辛亥革命也给帝国主义沉重的一击,虽然资产阶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政治纲领,但正如毛泽东所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所以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但帝国主义利用反动的清政府统治来奴役中国人民的美梦破产了。自清政府垮台后,帝国主义妄图扶植新走狗,但这些“新走狗”都是短命,一个接一个被中国人民打倒在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再深透点讲,辛亥革命实际上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革命失败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着的增大,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

辛亥革命还打落了亚洲第一个皇冠,具有国际意义。辛亥革命沉重了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在中国革命影响下,如一九一三年荷属爪哇以及其他殖民地,都广泛掀起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的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统治遭到破坏。

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为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

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帐。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TPH8u)~wD^N6vbg5B(&%u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

总而言之,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当然,也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必然会出现的,如封建阶级和外国势力的联合破坏,迫使革命党人将国民政府拱手让给袁世凯;当时农民受封建残余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党难有建立和掌握一支军队的经济、政治和群众基础等。

革命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大胆地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民主革命的胜利。

所以说,从它本身而言,是成功一半,失败一半。但从它对后来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影响来看,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是失败的、不成功的。因此,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

Ⅷ 请回忆过去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不足是什么

一、开始了近代人民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之一,是它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中国是一个长期受封建主义统治的国家。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如果从秦始皇算起,到辛亥革命也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三纲五常”被看成是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万万不可逾越,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人人可得而诛之”。诚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确实也有些人敢于起来造反。但是,到头来这些起来造反的英雄,在打倒了旧的皇帝之后,自己却又依样画葫芦地做起皇帝来。

到了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但是,直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登上历史舞台以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但它所建立起来的“天国”仍然是带有封建性的君主专制制度。义和团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它只能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维新派鼓吹变法救国,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和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但他们却不敢否定君主存在的必要性。康有为的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泽厚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正是当时万千士大夫的共同心声。总之,直到十九世纪末,“民不可一日无君”的思想,在人们思想中仍然牢固地存在着。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并于一八九五年秋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作了用革命手段来实现民主共和理想的第一次尝试。

要在人们的意识中彻底否定君主制,确立民主共和的思想,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不仅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长期坚持保皇的立场,即使在反满革命的人士中,也还有人想在推翻清朝之后建立起一个新的汉族帝国。针对这种情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们不断地剥去君主头上的灵光,否定君主存在的价值,揭露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大力宣传以革命手段实现民主共和的思想。例如一九○一年六月出版的《国民报》第二期上《说国民》一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今试问一国之中可以无君乎”?接着就直截痛快地回答道:“可”。“又试问一国之中可以无民乎?曰不可。”“故国者,民之国,天下之国即天下民之国。”“故凡受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的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所为者,非国民也。”这里,作者已隐约地提出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主共和国,以民族革命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这些在今天看来已很平常的话,在当时却是有石破天惊的意义的。

在揭露批判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宣传民主共和思想方面影响最大的是邹容的《革命军》。它系统、旗帜鲜明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提出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具体方案。邹容以青年人特有的激情热情地歌颂了革命、歌颂了共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以后在回忆中写道:“便是悲壮淋漓的诗文,也不过是纸上的东西,于后来武昌起义怕没有什么大关系。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泼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

孙中山从一九○三年始也加强了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对民主共和的宣传。他先后于《支那保全分割合论》《敬告同乡书》《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诸文中,在批判帝国主义列强所推行的瓜分中国或保全清朝政府的政策、驳斥保皇派的过程中,有力地宣传了反清革命和民主共和的必要性。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就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同盟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规定在推翻清朝后建立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并庄严地宣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何等巨大的变化啊!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在民族危亡严重时刻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作用,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二、提高了人们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觉悟

辛亥革命的另一个历史功绩,是它提高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帝国主义与清朝政府之间关系的认识,确立了只有用革命手段才能挽救民族危亡的观点,提高了人们的政治觉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世界形势和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是缺乏认识的。甲午战争中国遭受到惨重的失败,这使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感到蒙受了奇耻大辱,纷纷奋起投身于救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的武装反清起义,都是在甲午战争刺激下开始的。甲午战后不久,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这个重大的历史变局,给帝国主义的侵华带来了过去所不曾有过的新的特点,即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主要手段。随着这一特征而来的是一八九七年德国侵占胶州湾,出现了列强在华瓜分势力范围,和竞相加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与争夺霸权的斗争。这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空前尖锐、空前炽热。

怎样将中国从极端危险的局势下挽救出来,已成为一切爱国者苦思焦虑的中心问题。他们探讨的一切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都紧紧地围绕着这个中心问题求答案。人们在追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中,在孙中山周围渐渐形成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他们在革命实践中,认识迅速提高了。

第一,提高了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甲午战前,绝大多数士大夫的头脑中占着统治地位的,依然是传统的封建思想。维新变法运动在帮助众多的士大夫认识世界大势,看清中国所面临的危境,激发爱国热情,促进民族觉醒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了二十世纪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形势认识得更加清楚了。这时留日学生中的刊物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历史等学说,并从各个方面探讨西方国家所以强盛、中国之所以落后和遭受侵略的原因,力图找出救良图存的途径,大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当时世界形势和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他们已认识到当时的世界正处于帝国主义的时代。他们认为帝国主义是从民族主义发展而来的,说:“帝国主义者,民族主义为其父,而经济膨胀风潮则其母也。”(《浙江潮》第一期)照他们看来,这种民族帝国主义的侵略,既然以整个民族为基础,以整个经济实力为后盾,它的侵略性也就格外可怕。把帝国主义的侵略看成是以整个民族为基础的观点固然是不对的,但他们能看到列强对外实行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看到在它们的背后是经济膨胀,有着“少数资本家,已万目齐注,务必扩充其财产”这个重要因素。他们还看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认识在当时是相当深刻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

第二,把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对清朝的统治结合起来。为了反对外国的侵略和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压迫,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坚持着斗争。但是直到辛亥革命以前的很长时间内,人们并没有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的所谓救亡,不过是希望清朝政府能够变法改革。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也是把二者分开的。到了辛亥革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看到武装侵略将遭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抵抗,于是采取利用清朝政府作为工具以达到它们侵略目的这一狡猾的手段。而清朝政府又公开宣布“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方针,它实际上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再加上人们的一切爱国活动,都遭受到清朝政府的残酷镇压,这就促使人们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终于认识到清朝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清朝政府是帝国主义的走狗这一概念,这时已开始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使人们从十九世纪末年占统治地位的要救亡只有维新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得出只有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政府才能挽救民族危亡的结论,从而开创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新局面,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诚然,在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认识仍然是不彻底的。他们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凶狠及其侵略的必然性,但又对它们存在幻想。他们认识到了腐朽的清朝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忍受的”,并高高举起了反满革命的旗帜,但他们的斗争仅停留在反满和政权形式的更易上。他们不知道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农民群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因此,他们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终于导致这场革命的失败。但是,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前进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虽然没有能够找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但他们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认识,在当时已达到空前的高度。他们的这种认识,也有助于后来革命的人们进一步科学地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埋葬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而且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这在当时确是一种了不起的大事。我们决不能因为辛亥革命虽赶走了皇帝,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依然如旧,就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的变化,而低估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亲身经历过这次革命的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这段话,确是深有体会的中肯之言。

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来说,建立共和政体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个巨大的进步是经历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同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坚韧不拔地进行宣传鼓动,使民主共和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武昌起义爆发后,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反动势力都无法再把它扭转过来了。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这个临时政府的大总统府设在原来的两江总督衙门,也就是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旧址。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相距半个世纪。从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发扬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用孙中山名义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毫无疑义是带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为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据,大大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南京临时政府结束以后,革命的果实虽为袁世凯所窃取,但在袁世凯完成他的专制独裁统治之前的民国元年、二年之间(二次革命前),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人民有言论、着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在城市中大体上能得到保障。民主空气高涨,政治党派、社会团体、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极一时之盛。民族资本主义在“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口号下,出现了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的热潮。这些显然都是与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民主主义精神的高涨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的伟大历史意义,首先在于它使民主共和的观点从此深入人心。以后谁要是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再做皇帝,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总头,砍掉了这个头,就使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此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稳定的秩序来。这就大大有利于中国人民继续开展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其次,它使中国人民思想上得到了一次空前的大解放。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如今居然可以废除,还有什么不合理的东西不可以怀疑、打破?人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是不会再退回去的,思想一经解放就不可能阻挡。辛亥革命后不过八年的时间,就爆发了五四运动;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所带来的思想解放,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它在探求中国之所以落后和遭受侵略的原因,力图找出救亡图存繁荣祖国方案的过程中,认识中的合理部分,无疑有助于提高当时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有助于后来人们对中国革命问题取得科学的认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后来人们的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石,他的丰功伟绩,是永远值得人们崇敬和纪念的。

阅读全文

与法国人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1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