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与俄国到底有什么恩怨呢
众所周知,法国是欧洲文化和艺术的中心,有着非常绚丽辉煌的历史,同时放过也是世界上的五大强国之一,自然是实力不俗。不过自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与欧洲就陷入到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虽说法德同为欧盟的领头羊,但是经济势力却被德国实力碾压。在政治上有长期受到美国和英国的压迫和约束。在修如此,远观东欧,其威慑力又远远比不上战斗民族俄罗斯。为什么法国会把俄罗斯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两国相隔甚远,看起来毫无地缘关系,马克龙为什么会发出如此言论呢?
最后,可以说,法国拿破仑时代的传奇是被俄国一手终结的,不过最终法国也报了这一血海深仇,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退俄国,让他二十年都不敢来再犯。
❷ 法国冻结俄罗斯220亿资产,是出于哪方面考虑的
法国之所以冻结俄罗斯的财产,目的是为了迎合美国以及欧盟。近两个月以来俄乌局势一直都是国际上的热门,很多西方国家都已经迎合美国的脚步加入了制裁俄罗斯的步伐,但是很多国家只是在表面上做做样子,对美国以及欧盟有所交代而已。
一、法国目的是为了迎合美国。
法国冻结俄罗斯财产,目的是为了迎合美国。毕竟美国在欧洲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法国根本不敢违背美国的意愿,所以为了法国本国自己的利益,马克龙也只能够迎合美国去冻结俄罗斯的财产。在我看来美国的行为是非常可耻,通过强国的军事实力来逼迫他国作出敌对行为,这不应该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应有的行为。
❸ 法国迫于压力宣布冻结俄资产,对全球经济有哪些影响
近日以来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持续的引发网友们的关注,毕竟这场战争离我们还是挺近的。而且现在战争局势对于乌克兰和俄罗斯来说都不太乐观,对于俄罗斯的话还可以理解,俄罗斯的目的应该在于阻止北约东扩并且给乌克兰一个教训,达到自己的目的应该就会收手,而且俄罗斯也将自己的谈判条件表明。至于乌克兰可能就不太乐观了,现目前的局势是乌克兰首都也面临沦陷。而且法国迫于欧盟和北约压力,也宣布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
此次法国由于压力的原因宣布冻结俄罗斯资产,这对全球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呢?单从这一方面来看,几乎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这是两国双方的政治行为,法国宣布对俄冻结资产,俄罗斯应该不久之后也会宣布对法国的反制措施。如果非要说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的,那关注的点应该是这场战争。受到俄乌战争影响国际油价一路升高。我国也多少面临一些影响,但欧洲国家的影响更甚。当然还有俄罗斯。
以上,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写作不易,欢迎各位点赞关注。
❹ 俄罗斯欠中国多少钱,怎么欠下来的,以前中国也欠过俄罗斯的钱,俄罗斯逼债狠着呢
截至今年10月1日,俄罗斯国家外债总额为405.448亿美元。
俄罗斯外债有两部分
第一,苏联债务。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外债增长较快,到1991年解体的时候,外债已达到969亿美元的规模,债务水平世界第二。外债急剧增加的主要背景是8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出现资金不足、投资不振和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
第二,俄罗斯在困局中发生的新债务。独立后的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又举借了大笔新债。俄罗斯在推行激进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内生产全面下降,经济长期处于衰退之中。为克服国内经济危机,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则必须要有相应规模的投资。而当时俄罗斯的现实情况是国内储蓄严重不足,国内储蓄率仅为25%,实际存款数额仅相当于居民收入的8%~10%,可转化为投资的储蓄数量非常有限,投资缺口较大。本来可以期待外国直接投资来弥补投资缺口,但当时的俄罗斯不仅外国直接投资量较小,而且国内资本外逃严重,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越发严重。俄罗斯开始期待通过国际金融援助完成经 济转轨。
其中最大宗的是欧洲债券,国内外币国债券,巴黎债权人俱乐部贷款。中国持有的债务数目非常小。
❺ 法国冻结俄央行220亿欧元,俄罗斯会采取哪些反制措施
截止目前,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仍在持续,战况仍然愈加激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表态,愿意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谈判,而法国此举的行为很可能是因为此次谈判,给俄罗斯制造压力。但是俄罗斯战斗民族不会被这些压倒的,因为此类情况在俄罗斯身上发生不止一次了。此前的北约和美国的制裁也被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此次应该也不例外。
法国冻结俄央行220亿欧元,此次的俄乌战争可以说是影响了欧洲各国与俄罗斯。当然可以预测到俄罗斯仍会进行反向的反制措施冻结法国在俄罗斯的一些财产,令人比较注意的是,此次法国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财产中,其中有一部分是有关俄罗斯企业的,那么也就是说俄罗斯也可以反向冻结法国在俄的一些私人财产。面对经济联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实施经济制裁,虽然俄罗斯不好受,但是法国也不可能会好受的。
以上,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写作不易,欢迎各位点赞关注。
❻ 本来俄罗斯定的法国战舰最后就当赔款这样白送给俄罗斯了吗法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什么战争!
不是怎么回事!本来俄罗斯和法国签署订购战舰的合同,后来北约制裁俄罗斯,法国拒绝向俄罗斯交货,所以法国只好赔偿俄罗斯钱了
❼ 俄罗斯欠了别的国家很多钱是真的吗听说至今还没还清
是的。
俄罗斯目前的外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前苏联的“沉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出现资金不足、投资不振和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为此从1985年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国内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外贸又连年赤字的情况下,对外举债成为不得已的选择,苏联外债规模因此迅速增加。此外,由于经互会(华约国家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之间使用跨国结算制度,经互会国家间的债务在经互会解体后也由俄罗斯政府继承。苏联解体时,欠东欧国家的债务为290亿美元。这样在俄罗斯独立之后,背负的两部分外债共计969亿美元。
二是独立后的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又举借了大笔新债。至1995年俄罗斯新举借外债的规模已达到174亿美元。之后一路增加,1996—1998年3年分别为242亿美元、321亿美元和539亿美元。1999年俄罗斯新债规模增长幅度较小,但也达549亿美元。
至2007年,俄罗斯的外债余额为520亿美元。这其中包括欧洲债券319亿美元、国际金融组织贷款55亿美元、国内外币国债券49亿美元、巴黎债权人俱乐部贷款31亿美元、非巴黎债权人俱乐部贷款19亿美元、商业贷款8亿美元、政府外币担保3亿美元等等。
❽ 法国冻结俄罗斯部分资产,如何解读此举
法国冻结俄罗斯部分资产,我的解读对此此举是:
法国:冻结俄220亿欧元!站在他们的角度看,这是对俄正确?谁也不敢违背这种声音,目前全欧都在帮助乌难民,你要是做出很古怪的动作出来,那以后就别想做领头羊了,尤其是德已经发出这样的声音:乌难民来多少就接收多少,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德的乌难民正被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着,法很难逆向而行,心里很矛盾,迟迟才作出冻结俄资产的决定,太难了!
❾ 法国宣布冻结俄罗斯央行220亿欧元资产,对俄罗斯的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于俄罗斯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虽然俄罗斯军事实力强大,但是经济水平仅仅相当于我国的广东省。要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以及韩国日本等亚洲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美国联合欧洲大部分国家参与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法国以及德国等欧洲强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最为严重。
一、法国行为可耻
法国制裁俄罗斯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私自冻结一个国家的财产,会严重破坏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且法国与俄罗斯之间有着紧密的合作,无论是在天然气以及军事方面都有相关方面的来往。法国单方面冻结俄罗斯的财产,会使两国在此各个方面的领域停止合作,虽然短时间之内不会对法国造成任何影响,但若俄罗斯停止向法国等西欧国家供给天然气,那么会使得西欧国家的油气价格严重上滑,最终使得西欧国家通货膨胀得不偿失。
❿ 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谁来说下全过程 详细点
俄罗斯金融危机
【内容提要】文中较详细地分析了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的由三次金融大风波构成的金融危机的起因、政府应对政策、后果。指出根本原因是俄本身经济虚弱;具体诱因则略有不同。第一次大波动主要是外来的,由东亚金融危机引起的;第二、三次则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误,引起对其不信任所致,国际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场也是产生全球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程与原因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由三次金融大风波构成的金融危机。其特点是,金融大波动的间隔越来越短,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两届政府的垮台,甚至波及全球,产生全球效应。这是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三次金融大风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长期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导致生产萎缩,经济虚弱,财政拮据,一直靠出卖资源、举借内外债支撑。但具体诱因,则有所不同。第一次大波动主要是外来的,由东亚金融危机波及之故,第二、三次则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误,引起对政府的不信任所致,国际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场也是产生全球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次金融风波发生在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中旬之间。
本来,俄罗斯自1992年初推行“休克疗法”改革后到1996年生产连续下降,到1997年才出现止跌回升,但升幅很少,只0.8%。俄于1996年起对外资开放,人们看好俄金融市场,纷纷投资股市和债市,因股价上升潜力大,回报率高。俄股票面值定得很低,平均只值50美分到4~5美元之间,股票回报率平均高达1倍以上;国债的回报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个月的短期国债,兑现快。1997年是俄经济转轨以来吸入外资最多的一年。俄从1991年起一共吸入外资237.5亿美元,其中1997年即达100多亿美元。但是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资本投资,来得快,走得也快,这就埋下了隐患。1997年10月间,外资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国债交易额。
1997年7月泰国首先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俄金融市场的影响还不大,因8~9月间还有大量外资涌入。及至10月韩国大爆发金融危机立即对俄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因在俄金融市场中韩资占有一定比重。韩本国发生金融危机,韩资急忙大量撤走,以救其本国之急,其他外国投资者也纷纷跟进,结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间由于大量抛售股票,股价平均下跌30%,股市殃及债市和汇市,后者也纷纷告急。当时央行拿出35亿美元拯救债市,以维持国债的收益率吸住外资。虽然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资依然撤走了100亿美元。
第二次金融大波动发生在1998年5月~6月间。这次大波动的诱因则主要是国内的“信任危机”引起的。这次至少抽走资金140亿美元。具体原因主要是3条。
一是,长达月余的政府危机引起投资者对俄政局的不安。1997年3月23日总统出于政治考虑,突然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及解除其总理职务,引致政府、总统与杜马在新总理任命问题上的争斗。经过三次杜马表决才勉强通过基里延科总理的任命。在这一个月政府危机期间,经济领导受到很大影响,政府少收税款30亿美元,使拮据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同时,由于新任命总理基里延科年轻,资历浅,缺乏财团、政党的支持和治国经验,人们对新政府信心不足,那时已有部分投资者开始撤离。
二是,俄罗斯严重的财政、债务危机突然暴露在世人面前,引起投资者的心理恐慌。其实,俄自1992年以来一直存在财政赤字,由于政府采取发行国债、举借外债、拖延支付等所谓“软赤字”办法加以弥补,再加上偿付债息不包括在预算支出内,因此公布的财政赤字不高(除1994年赤字占GDP10.7%外,其余年份均在3%~4.6%之间)[2]民众不甚了解其实际严重程度(实际在8%~10%之间). 1998年大笔债务陆续到期,拖欠需要偿还,新政府要承担偿债任务,责任重大,才公布了财政债务危机的严重情况。俄罗斯生产一直下降,财政收入基础越来越小;再加上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引致企业税务过重,因此逃税现象十分普遍,几乎一半单位偷、漏税;拖欠工资额不断增加,1998年上半年又增200亿卢布,总数达700亿卢布。国际能源价格下降,使俄少收入50亿~70亿美元。俄为支撑经济生活运转,不得不大量借新债还旧债,而且要借更多新债。除还内债外,还要弥补财政缺口,于是债务越滚越多,形成债务金字塔。到基里延科接任总理时,俄内债达700亿美元(其中国债达4500亿卢布), 外债达1300亿美元。1998年预算中偿旧债和补赤字加在一起,占国家开支的58%。当时财长承认,今年至少需再借100~150亿美元才能渡过难关。
三是,议会修改政府的私有化政策,是引起这次金融市场波动的导火线。“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已有28%的股票售予外商。可俄国家杜马又专门通过关于该公司股票处置法,规定外资拥有该公司的股票份额不得超过25%。这样一来,引起外资对俄政府的不信任,纷纷抛售股票。这个公司的股票在两周内下跌40%,别的股票也跟着下跌25%~40%。受此影响,国债价格急剧下滑,收益率被迫由50%上升至80%,更加重了政府还债的负担。美元兑卢布的汇率上升到1∶6.2010~6.2030,超过俄央行规定的最高限额6.1850。而且,这次私有化政策变动已影响后续私有化的推行。最明显的例子是俄罗斯石油公司拟出售75%股份而无人问津。当然,这也与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暴跌、人们不看好石油生产有关。
面对上述不断发生的金融市场动荡,基政府当时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条。
首先,保卢布,办法是提高利率。央行将贴现率由5月19日的30%不断上调至5月27日的150%。短短8天,提高了4倍。6月4日起曾降至60%,但不久又上调至110%。同时抛售美元干预汇率,外汇储备由年初的200亿美元减少到150亿美元。
其次,由举借内债转向举借外债。俄从1993年到1998年5月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但代价很大。据报道,财政从市场每筹1卢布资金就要花费12卢布的代价,而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的利息一般无如此之高,故而俄于1996年11月起大规模发行欧洲债券,并已筹得约45亿美元,1998年拟再发行60亿欧洲债券。1998年7月13日又从IMF为首的西方大国金融机构借到226个亿美元的贷款。
第三,延长整个债务的偿还期,以缓解还债高峰。俄当时的内外债务总额不算高,还未超过GDP的44%。其主要问题是还债集中,短期债务缺乏偿债能力,当时俄债务构成中绝大多数是借期不到一年的短债,近三年间将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由于3~4月间的政府危机,增加了居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购买国债大量减少。1998年4月俄发行国债不到200亿卢布,而当月还本付息高达367亿卢布,借新债已抵不上还旧债,财政更加紧张。当时测算,1998年下半年内每月需归还310亿卢布,如新的国债乏人购买,税收又困难,则还债额要超过国家月收入的40%。因此必须改变还债的期限结构,用借长期新债来归还短期旧债,以错开还债高峰。IMF原承诺年内将分3期先提供148亿美元,无疑对俄推迟还债高峰起一定作用。原以为,俄这次金融危机由于IMF和西方大国出手支援可能得以缓解,至少能稳定半年。殊不料,不到一个月,于8月中又爆发了更为严重的第三次金融大波动,而且导致基里延科新政府的垮台。
这次金融大波动的直接诱因是由于基政府贸然推行三项强硬的稳定金融措施,导致投资者对政府的信心丧失,叶利钦再次临阵换马,更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8月1日基政府推出稳定金融的经济纲领,投资者对其能否产生预期效果,信心不足。因社会经济形势已相当严峻,政府的增收节支措施难以立竿见影,反映在债券上外资不愿购买俄有价证券,相反还抛售手中的证券。俄报称为“黑色星期一”的8月10日那天,世界证券市场上,原苏联欠外国商业银行的旧债券的价格跌至面值的36%,俄新发行的欧洲债券只值一半。8月11日,俄国内证券市场的短期国债券收益率激增至100%。俄政府为增强投资者信心,对8月12日到期的国债进行清偿。财政部将7月13日从IMF得到的48亿美元贷款中拨出10亿美元用于清偿,余下38亿美元增加外汇储备。原以为当天付出的53亿卢布中会有一部分再购债券而回笼。殊不知,债民不但未购新债券,还将大部分清偿款用于购进美元,其余则或撤出市场,或留在手中以待时机。第二天(8月13日)国际大炒家索罗斯在报刊上公然敦促俄政府卢布贬值15%~25%。当天,俄国际文传电讯社计算的100种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大跌,跌到仅及年初的26%, 跌掉74%。若干外资银行预期卢布贬值,纷纷要求俄银行提前还贷。在这期间美国的标准-蒲耳氏计算机统计服务公司和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都宣布降低对俄外债以及俄主要银行和大工业集团的信誉评估等级。同时,7月份税收只征收到120亿卢布,而执行预算每月不少于200亿卢布,缺口很大。在这些内外压力下,政府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眼看国债券又将陆续到期,年底前政府需偿还内外债240亿美元,而当时外汇储备仅为170亿美元,不够还债,更难以干预外汇市场。政府在此内外交困形势下,就贸然决定,于8月17日推出了三项强硬的应急措施,即:第一项,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区间,调低卢布汇率的上限到9.5∶1。这实际上是将卢布兑美元的汇率由6.295贬至9.5,贬值50%以上,市场有此预期,以后卢布汇率必然大跌,10天内跌到20~21∶1,将稳定了3年多的卢布汇率一下冲垮了。
第二项延期90天偿还到期的外债,估计有150亿美元。
第三项转换内债偿还期,将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价值达200亿美元的国债转换成3、4、5年期限的中期国债。在转换结束前,国债市场暂停交易。
这三项措施一公布,立即引起舆论大哗,股票大跌而停摆,卢布汇率猛跌,后来,央行干脆宣布任由卢布自由浮动,老百姓挤提卢布以兑进美元,或者抢购消费品。卢布汇率失守,股市更是一泻千里。到8月28日,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综合指数所包括的100种股票的市价已跌至159.2亿美元,比年初的1033.56亿美元,下跌85%,后来干脆停业,变成一文不值。
[编辑本段]后果
俄罗斯这次金融大风波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使本国已是困难重重的经济雪上加霜,还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
首先,国内居民存款损失一半。进口商品价格上涨2~3倍,国产品也连带成倍上涨。9月份,消费物价上升40%,超过1992年2月的上升36%,成为转型以来的最高。居民实际工资收入下降13.8%,近1/3的居民处于贫困线以下。整个经济下降5%,工业--5.2%,农业--10%,外贸--16.1%.
其次,大批商业银行,尤其是大银行损失惨重。西方报刊已惊呼“俄罗斯金融寡头们的没落”。它们前期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较低的外债,估计共约300亿美元,兑为卢布后,购进高回报率的国债券。现在卢布贬值,国债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转换为低利、长期,里外损失巨大。仅金融七巨头之一的SBS-农业银行当时就握有相当于10亿美元的国家短期债券,顷刻之间不值几文。据估计,商业银行中有一半濒临破产。俄罗斯的SBS-农业银行和国际商业银行已被暂时置于中央银行管理之下,其余几家大银行不得不将自己的商业账户转移到俄罗斯储蓄银行。由于普里马科夫出任总理,组成中左政府,金融7巨头与政治关系基本被割断,势力大为削弱。
第三,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欧美、拉美,形成全球效应。本来,俄国经济经过连续6年下降,在世界经济中已微不足道,它的GDP仅占全球的不到2%。俄金融市场规模也很小。到1997年股市最兴旺的8月的日成交额也不过1亿美元。这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也无足轻重。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配角可撼动全球经济,引发欧美发达国家的惊慌呢?这里有三个原因。
一是,由于从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几乎都相继出了问题,使国际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纷纷撤资避险,形成连锁反应,俄罗斯当然也在其中。8月俄罗斯金融市场崩溃后,9月上旬短短两周内,巴西也出现外资撤走140亿美元、外汇存底从700亿美元减到500亿美元的金融危机。下次将轮到谁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关注热点。
二是,美国对冲基金染指俄罗斯金融市场,并在俄8月17日那次汇市大跌、股市崩盘、国债停市中遭到了巨大损失。这是造成全球效应的一个最主要原因。现已获悉,外国投资者在俄那次金融大风波中约损失330亿美元,其中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即对冲基金)亏损25亿美元,索罗斯量子对冲基金亏损20亿美元,美国银行家信托公司亏损4.88亿美元,现已面临被德意志银行合并的可能。现行的对冲基金借巨资进行金融投机,一旦失利,提供贷款的银行即闻讯逼债,甚至惊动政府出面救急(如美政府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由原来的“暗箱”操作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多方面惊恐,形成连锁反应。
三是,德国是俄罗斯的最大债权国,俄罗斯出现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信用危机很快波及德国乃至欧洲。俄迄今已欠德国750亿马克(约合444亿美元),其中主要是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俄罗斯金融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影响德国债权人的安危,因此引起震动。其冲击波也传到了欧洲金融市场,如法兰克福股市上的DAX比价曾一度下跌3%;巴黎股市的CAC40指数下跌1.76%;阿姆斯特丹股市下跌2%;苏黎世股市下跌1.6%,等等。
俄罗斯金融危机把俄罗斯经济推向深渊,1998年经济下降已成定局,估计1999年经济还将下降。这是坏事,但这也可能促使俄转变经济改革和发展道路,抛弃货币主义一套作法,成为俄绝处逢生的转机。从普里马科夫3个多月来的作为看,只要以后政局稳定,是有可能出现转机的。
内容如下:1998年8月,俄罗斯媒体中"Default"这个外来词成为当年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金融危机对俄罗斯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不但卢布对美元比价暴跌,居民储蓄大幅缩水,也实际上摧毁了整个俄罗斯脆弱的金融体系。
俄罗斯前中央银行行长谢尔盖·杜比宁回忆说,1997年10月,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此后连续10个月,俄罗斯为生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当时国家大量发行国家债券,向市场投放大量外汇,结果俄罗斯的黄金外汇存底急剧减少。
这样,俄罗斯政府就面临两难选择:或者继续维持"货币走廊"的汇率浮动政策,或者支持债券市场。俄罗斯政府最后选择了前者,但金融局势并没有好转,卢布开始大幅度贬值。当时俄罗斯有一家很着名的银行,叫做SBS农业银行,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居民开始大量收购外汇,一天之内俄罗斯居民仅在SBS银行就抛出了5千万美元的卢布。银行前总裁亚历山大·斯摩棱斯基说,当时甚至出现了一笔购买5美元的业务:一位俄罗斯老太太在领到退休金后,马上跑到银行,把微薄的退休金换成了美元。
杜比宁认为,如果不是当年居民大面积的挤兑风潮,俄罗斯的金融危机不会如此深重。他说,当时很多人有种幻觉,似乎卢布贬值和金融危机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但是当卢布急剧贬值的时候,没有人会购买新的国家债券,这样为了弥补财政危机,俄罗斯政府只能从中央银行以贷款方式拿到钱。再往下就是恶性通货膨胀,通膨率达到五位数,发行货币的票面价值以"万"为单位,很类似今日的津巴布韦。
据中央银行数字,1998年俄罗斯资本净流出量为110亿美元,资本流出的结果是俄罗斯无力维持6卢布兑换1美元的汇率水平,于是迫不得已宣布卢布贬值。当年在俄罗斯财政部负责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阿列克谢·库德林说,俄罗斯当时没有采取预防性的货币贬值政策,因为俄政府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身上,希望能够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外汇支持,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曾出售援助过波兰。但这一次俄罗斯显然失算了。
还在俄罗斯政府宣布破产前,在98年8月初,联邦政府召集俄罗斯银行和金融界人士开会,当时的总理基里延科、政府高官丘拜斯、杜比宁、亚历克萨申科等人列席。政府官员们见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令银行和金融界巨头们也无所适从。杜比宁后来回忆说,中央银行在7月份时曾建议将所有国家债券兑换成美元,而只有不超过10%的赵券持有人对此表示同意。
当联邦政府和国家银行开始同信贷机构开始谈判后,闻风而动的金融界陷入恐慌,一时间政府和银行算不清楚谁到底欠谁的钱,欠钱的数额是多少。俄罗斯政府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政府无力偿还如此数量的国家债券。联邦政府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债务重组,但是债务重组的对象只有两家银行,俄罗斯中央银行和俄罗斯储蓄银行,因为这二者手持的国家债券数量综合超过总数量的50%。其他信贷机构和个人手中的国家债券将由联邦政府分期偿还。但是这一决定遭到了众多信贷机构的一致反对,他们要求所有的债权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最初代表俄罗斯政府和债券持有者进行谈判的是第一副总理尤里·马斯柳科夫,后来是主管税务的部长鲍里斯·费奥多罗夫。等到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卡西亚诺夫开始主持谈判后,谈判才取得了进展。卡西亚诺夫曾成功地将伦敦俱乐部债务重组,他担任俄罗斯政府谈判代表后,将债权人分为两组,一组以德意志银行为代表,另一组以J.P.摩根公司为代表。
谈判进程异常艰苦,债权人之间的意见也不统一。俄罗斯政府最后逐一说服了债权人接受俄罗斯的债务重组方案。债权人最终还是承担了一部分损失,凡是持有年收入17%卢布债券的公司遭受的外汇折算损失不超过10%,同样在八月初购买俄罗斯国家债券(年收益率为30-70%的债券)的债权人将获得的外汇折算收益率为3-4%。最后的结果是,平均算下来,原来进入债券市场,希望获得50%回报率的投资人只回收了7-8%的卢布盈余,个别投资人进入市场时计算的年投资回报率高达160%,但结果只回收了卢布结算的票面价值的本金。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众多银行收到国家债券的高额回报诱惑,于是纷纷向西方银行贷款,用外汇贷款大笔购进国家债券。所以很多银行在8月17日联邦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债券后,这些银行不但资金短缺,同样也无力偿还西方银行的贷款。
根据当时的政策规定,俄罗斯大型银行必须购买俄罗斯国家债券,购买额不得少于5000亿旧卢布,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三周,俄罗斯储蓄银行动用巨资购进国家债券,这笔资金相当于银行吸收的所有储蓄存款总额。
杜比宁说,如果俄罗斯银行资金流动体系被摧毁,那么此前脆弱的金融体系本身也随之被摧毁。当储户们在银行门口排起长队,纷纷要求提款时,只有阿尔法银行一家动用股东们的资金,满足储户们的提款要求,而其他银行纷纷宣布倒闭,实际上没有完成对储户的商业承诺。
在98年金融危机中,受害最深的还不是俄罗斯国家债券的持有者,而是以卢布为收支货币的普通民众。金融危机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动荡,俄罗斯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所以要把民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来考量,是此后历届俄罗斯政府领导人得到的一个重要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