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着名的人物曾经去过法国留学
1、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19日),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2、潘玉良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国着名女画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3、傅雷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4、邓小平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
5、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
Ⅱ 为什么中国人留学法国与法国人在中国办学堂
除随耶稣会士赴法学习大主教和个别被派出国求学的少数人外,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人,当是光绪三年(1877年)由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公元1820~1879年)派去的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1876年,沈葆桢获准选派学生26名、艺徒4名赴法学习船舶制造及驾驶技术。第二年,学生们在法国人日意格(Prosper Marie)带领下成行,日意格任洋监督,福州船政局总考工李凤苞任中方监督。这是中国官费生成批留法的开始。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着名语言学家马建忠,年青时即开始研究西学,光绪二年(1876年)被派往法国留学兼任清朝驻法公使郭嵩焘的翻译。他在巴黎大学学习法律,1879年获博士学位后归国,随李鸿章办洋务。他主张发展新式工业和学校。发展对外贸易,争回关税自主权;认为对外通商是“求富之源”。其参照西方语法着成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着作。《马氏文通》原名《文通》(文:文字语言;通:通则、通例。文通即语法),出版时马建忠已辞世,为纪念其着述的功绩,也为了区别于其他同类着作,故在原书名前加上了作者姓氏。
辛亥革命后,留法学生逐渐增多。1912年,李石曾等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并设立留法预备学校。1912年至1913年间,留法俭学会共派遣4批150多人到法国,后因欧战而终止。1915年,蔡元培(公元1868~1940年)、吴玉章(公元1878~1966年)等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目的,号召有志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国内掀起了留法勤工俭学的高潮。1919年至1921年间,在中法两国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的华法教育会的组织下,先后有1600多名中国学子赴法求学。其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如湖南的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徐特立、罗学瓒李维汉、何长工、肖三;四川的赵世炎。陈毅、邓小平、聂荣臻;贵州的王若飞等。
华法教育会发起于巴黎,并在中国上海、广州设立分会,由蔡元培任会长,发起之日,蔡元培发表题为《华法教育会之意趣》的讲话,他说:“现今世界各国之教育,能完全脱离君政及教会障碍者,以法国为最……法国自革命时代,既根本自由平等博爱三大义,以为道德教育之中心点,至于今日益扩张之范围……法国科学之发达,不独在科学固有之领域,乃又夺哲学之席,而有所谓科学的哲学。法国美术之发达,即在巴黎一市,观其博物院之宏富,剧院与音乐会之昌盛,美术家之繁多,已足证明之而有余。至中国古代之教育,礼乐并重,亦有兼用科学与美术之意义。”在谈到中国人为什么要留学法国并引进法国文化时,蔡元培在1916年3月29日华法教育会发起会上作了这样的解释:“法国文化有特宜于我国计五:一日道德之观念,二日文学艺术之臭味(xùiwèi,气味),三日自由之精神,四日习惯之类似,五日俭学之机会。”
通过兴办教育传播福音,是19世纪西方传教士普遍采用的传播方式。传教士或其他外国侨民所办的学校,是晚清中国新式学校的一类,新式学校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文化精神,体现了西方的教育风格。它们在中国的出现和存在,成了西学传播的重要渠道。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进入这样的学校接受西学熏陶,然后又带着西学分散到各地去。
从19世纪中叶起,法国大主教也积极在中国办学,其中在上海创办的学校就有:1849年创办的徐汇公学(后改为徐汇中学)、1851年创办的石室小学(初为读经班)、1852年创办的仿德小学(后改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1853年创办的明德小学(后改为上海市蓬莱中学)1855年创办的徐汇女校(后改为上海市第四中学)和经言小学1874年设立的圣芳济学校(后改为圣芳济中学)1886年设立的中法学校(后改为光明中学)、1894年设立的善导学堂(后改为善导中学)等。
1903年,震旦大学院在上海成立,这是法国天主教会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震旦大学第一任校长马相伯(公元1840~1939年),少年时曾在上海徐汇公学学习拉丁文和法文。1870年得神学博士学位,经教会授职为神甫,成为耶稣会教士。1872年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1905年,因不满于震旦大学天主教当局的考核,又与严复、袁希涛等在上海创办复旦公学(即后来的复旦大学)。
1920年,中法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蔡元培任第一任校长。经过若干年的经营发展,大学逐步成立了以法国学者命名的四个学院,即:拉马克(Jear~Baptiste Lamarck)学院,讲授生物学科;居里(curie)学院,讲授理化科;孔德(AugllsteComte)学院,讲授哲学科;伏尔泰学院,讲授文科。1921年,在中法两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大学又在法国里昂成立了海外部,所接受的多是北京中法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Ⅲ 开国元勋有哪些去法国留学过
周恩来,邓小平,陈毅。
1、周恩来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春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参与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在次年2月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之部”书记。
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
2、邓小平 1920年10月,抵达法国,进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
1922年夏,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即后来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3年参与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
1924年7月,成为旅欧共青团执行委员会书记局委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担任中共旅欧支部里昂地区特派员。
同年6月至9月,参与旅法华人多次举行的声援国内五反帝运动的大规模示威和集会。
1926年1月17日,邓小平离法去俄罗斯。
3、陈毅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10月,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爱国运动,之后遣返回国。
Ⅳ 1919年前后的年轻人们为何可以大批量的赴国外留学呢日本 法国 美国 而且很多都是穷苦家庭的孩子
当时是当权者觉得不学习国外的新东西不行了,就大批派出中国的青少年去国外读书。想振兴中华吧。现在国家也很鼓励大家出国留学呀。我们听说有些学校是985,其实就是一些重点大学的出国留学项目。每年国家都要拿出好几十个亿来资助这些学校的学生出国留学的。这对于家境贫寒却希望留学深造的同学来说是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别的学校我不知道,我们学校每年基本上都能派出100多人去深造,今年听说是要派出160人。就这还是全国派出人数居于第二还是第三(前面好像有哈工大吧),可见国家的支持力度。机会大大的,就是要自己懂得去抓住机会。你也可以关注国家留学基金网站,上面经常会更新信息,其实机会真的很多,只要自己努力的充实自己,达到人家的条件。 就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去圆自己的梦想了,不过读成以后,是必须回国的。
回答者: 千与千寻的伤心
Ⅳ 周恩来为何出国留学法国的
因为1920年在南开大学的周恩来因为领导学生运动遭到反动派逮捕,后经营救出狱,为了保护他,南开创始人严修建立基金会出资协助周恩来出国留学。
留学法国另外的原因是当时认为发过大革命是最成功的革命,很多当时的先进中国人都去法国取经。而来法国政府对于各类思想都不反对,自由发展,所以去法国不会遭到歧视。三来当时的法国经济复兴,好找工作,而且可以半工半读,可以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因为当时周恩来的家庭已经没有钱资助他了。
Ⅵ 求周恩来留学法国的真实故事
1920年11月,22岁的周恩来来到巴黎,开始了两年多的勤工俭学生涯。一面读书,一面写文章兼做社会调查,周恩来在巴黎13区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弗鲁瓦街15号一家小酒店住了两年多。其间,到咖啡馆喝咖啡成了周恩来了解社会、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花神咖啡馆,位于巴黎第六区圣日尔曼大街172号,是巴黎三大着名咖啡馆之一,1865年开始营业,它以接待文化艺术界人士而闻名于世,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毕加索、萨特、布雷东还有政治人物托洛斯基都在那里喝过咖啡。
在自己勤工俭学及友人的资助下,周恩来的留学生涯实际上成了他对西欧这一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发祥地的实地考察。他旅欧时的活动中心是巴黎,间或往返于比利时、德国等地,从事革命考察和领导工作。
在较为系统的考察中,周恩来依据亲眼所见,对真理做了进一步的求索,并重构了自己的思想,确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并与赵世炎等同志亲自组织建立了中共旅欧支部。
(6)为什么中国革命者喜欢到法国留学扩展阅读:
周恩来的学生时代:
周恩来自幼在嗣母陈氏的指导下学习经典名着,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底。从1910年至1917年,他先后入银岗书院、东关模范学校、天津南开学校读书,不仅在才学、品行、社会活动诸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而且还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他还远赴日本和欧洲留学,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并于1924年7月从法国启程,由海路回国,投身革命事业。两个月后,周恩来到达广州,出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区委宣传部部长,开始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之中。
周恩来的学生时代,无疑是他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路,逐渐成长为一代伟人的重要时期。
Ⅶ 革命之母葛健豪:48岁求学,53岁赴法勤工俭学,死后毛主席赠12字
1943年3月16日,78岁的葛健豪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际,她也已经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
可是,葛健豪的心中还有很多放心不下的事,她挣扎着叫来自己的长女蔡庆熙,艰难地开口问道:
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葛健豪的脸上划过一丝落寞,思考片刻后,她要求蔡庆熙拿来纸笔,替她为子女们写信。
葛健豪仿佛已经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就在写完信后不久,葛健豪就带着对儿女们的牵挂,和未看到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葛健豪去世的消息后,为其写下挽联:“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
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哀思。
那么,葛健豪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妇人,为何会得到毛泽东同志这么高的评价呢?
葛健豪的原名叫葛兰英,于1865年出生在湖南双峰县荷叶桂林塘的葛家,她的父亲曾是湘军的参将,还做过盐运使和按察使。
在当时,葛家与清代名臣曾国藩家族、“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是当地的三大望族,这三个家族之间相互联姻,实力很是雄厚。
葛健豪从小就聪明伶俐,热爱学习,五六岁时便能背诵《四书》、《诗经》等经典文学,父亲对她很是疼爱。
在葛健豪年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为她定下了亲事,刚满16岁,葛健豪就嫁到了30公里外的大户蔡家,与蔡蓉峰结为夫妻。
婚后,葛健豪总共生下六个子女,其中包括早期革命家蔡和森,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蔡畅。
在当时的 社会 环境里,女子出嫁后就要守在家里,相夫教子,可是葛健豪却一心想着为 社会 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后来,葛健豪听说了秋瑾的故事,她对这位能文能武的奇女子很是敬佩。
秋瑾的婆家距离蔡家并不远,葛健豪曾多次上门拜访秋瑾,和她倾诉自己的烦恼,畅聊自己的理想。
葛健豪虽然裹着小脚,但是却心怀天下,秋瑾也很欣赏她,两人聊得很投机。
通过秋瑾,葛健豪也接受到了一种,自己不曾接触过的新思想,她的心中热血沸腾。
在秋瑾的影响下,葛健豪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开始为大女儿蔡庆熙和二女儿蔡顺熙的缠足感到愧疚。
于是,葛健豪便下决心不让小女儿蔡畅重蹈覆辙,她顶着巨大的压力保住了蔡畅的脚,让她没有遭受这一封建糟粕的残害。
在葛健豪眼里,秋瑾是一位忧国忧民的革命先驱,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党人,她决心向秋瑾学习,还要让自己的孩子们成为和秋瑾一样的“女侠”。
蔡和森和蔡畅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葛健豪给他们讲秋瑾的故事,讲革命思想。
在葛健豪的影响下,年幼的蔡和森和蔡畅早早地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1907年,秋瑾被清王朝杀害,葛健豪得到消息后悲痛不已,她暗下决心,要带着孩子们走上革命道路,让孩子们成为像秋瑾一样的英雄。
后来,葛健豪大女儿蔡庆熙的丈夫不幸早逝,蔡庆熙的婆家要求她为夫守节,还要把蔡庆熙的女儿刘昂卖给大户人家当童养媳。
可是葛健豪不忍心年纪轻轻的大女儿背上封建枷锁,更不忍心自己的外孙女被卖掉,于是她费尽心思将大女儿和外孙女接回自己的家中照顾。
为此,葛健豪还和丈夫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但是她从来没有退缩,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
不久之后,湘乡县立第一女校开始招生,葛健豪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她决定带孩子们去求学,因为秋瑾告诉过她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
为了凑够几个人的学费,葛健豪不惜卖掉了自己的陪嫁首饰。
1 913年,48岁的葛健豪带着蔡庆熙、刘昂、蔡和森和蔡畅一起去了湘乡县城。
但是,县城第一女校却以年龄为借口,拒绝了葛健豪的报名请求。
一气之下,葛健豪一纸诉状将县城第一女校告到了县衙,在大堂上,当被问起名字时,葛健豪不卑不亢地说道:
看着眼前这位与众不同的妇人,县官对她充满了好奇,于是又问道:
葛健豪认真地说道:
最终,县官被葛健豪的豪情壮志所打动,免了她的考试,让她直接进入湘乡县第一女校学习。
就这样,葛健豪和儿子蔡和森一起进入高小班,蔡畅进入初小班,蔡庆熙就读缝纫班。
虽然葛健豪的年龄比同学们都大,但是她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一点也不输年轻的同学们。
一年后,葛健豪筹集的学费用完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离开学校回家。
可是,葛健豪回家不久,丈夫就要将十几岁的蔡畅卖给一个财主当小妾。
葛健豪自然是不同意的,再三思虑之后,葛健豪决定帮助蔡畅“逃婚”,她安排蔡和森带着蔡畅到长沙读书。
兄妹俩到长沙后,又继续求学,蔡和森于1916年考入湖南省高等师范学校,和毛泽东成了同学,同年,蔡畅也考入周南女校读书。
蔡和森和蔡畅安顿下来后,葛健豪又带着蔡庆熙和刘昂去了长沙,葛健豪到女子教员养习所学习文化,蔡庆熙到长沙自治女校学习缝纫技术,刘昂也进入到周南女校幼稚园学习。
在求学期间,葛健豪一边做工赚取孩子们的学费,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还经常和蔡和森的同学们在一起谈论时事,思想觉悟在不断提高。
学习结束,葛健豪回到家乡,开始迈着小脚,挨家挨户地去宣传民国新思想,宣传缠足、守节及童婚对女人的危害。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葛健豪发现这样的宣传效果并不好,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先进的教育,他们的思想还是被封建文化所禁锢着的,根本无法接受新思想。
于是,葛健豪便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她要创办一所女子职业学校,促进女子自立自强。
在蔡和森的帮助下,湘乡县立第二女子简易职业学校很快就办起来了,葛健豪任校长,学校开设缝纫课、国文课、音乐课等多门课程。
葛健豪的办学宗旨就是让女学生在学习先进文化,开阔视野的同时,掌握一门特长,学会一种谋生的手段,可以自力更生,而不是一味地依靠男人生活。
学生在女校里很自由,除了可以随心选择喜欢的课程,她们的思想也开始从传统文化里解放出来。
在学校里,女孩儿们不再是被封建糟粕束缚的木偶,而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
在葛健豪的努力下,放足、留短发、妇女要自立自强、拒绝包办婚姻等先进的思想在学生中蔚然成风。
可就在葛健豪办学情绪高涨的时候,学校被迫停办了,理由是学校里女学生的“越轨”行为败坏了 社会 风气。
学校办不成了,但是葛健豪解放妇女的心却依然坚定,她继续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以后,国家再次陷入困境,人民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种救国思想开始萌发。
1918年,新民学会在蔡和森家中成立,一群有志青年经常聚在蔡和森的家中讨论时事,寻求救国救民的办法。
葛健豪耳濡目染,也接触到了更多的新思想,她很赞同蔡和森搞革命,每次家中来人,她都热情招待,还帮忙掩护。
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赴法勤工俭学的高潮,向警予和蔡畅等人也发起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
葛健豪大力支持孩子们的事业,如果遇到家境困难,但是又想去法国留学的有志青年,葛健豪不仅自己慷慨解囊,还去借钱给他们当出国经费。
在孩子们的动员下,53岁的葛健豪在年底的时候也随着蔡和森、蔡畅和向警予一起到法国勤工俭学。
在离开前,葛健豪满怀信心地说道:
葛健豪赴法留学的事迹传开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影响到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毕竟她是我国第一个去国外留学的小脚女人。
在海上漂泊了一个多月后,葛健豪和同行的六名女孩儿终于到达蒙达尼女子公学。
因为葛健豪年龄大了,记忆力变差,而且她完全不懂外语,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葛健豪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是,葛健豪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对于要学习的知识,她一点一点地研究消化,遇到困哪时,她一处一处地攻破解决。
在葛健豪的努力下,她不仅学会了用法语正常交流,甚至可以阅读法文杂志和报纸。
除了白天的学习,葛健豪还会在晚上刺绣,凭着精湛的手艺,她的绣品深受法国女人的欢迎,她也因此赚到了不少钱。
赚到钱后,葛健豪就会将其捐出来,用作其他学生的留学费用,很多学生都收到了她的资助。
在此期间,葛健豪还积极鼓励蔡和森和向警予,以及蔡畅和李富春自由恋爱,并表示赞同他们自由结婚。
即使身在法国,葛健豪也从来不曾忘却自己的使命,她不仅对国内的革命事业给予支持,还积极参加留法学生的革命活动,无论多么危险,葛健豪一直都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后来,蔡和森和向警予先后回国,蔡畅又生下了女儿,葛健豪不仅要忙学业,还要照顾外孙女,她苦苦支撑着,从来没有抱怨过。
1924年,为了支持蔡畅和李富春去苏联留学,葛健豪独自一人带着8个月大的外孙女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葛健豪一边照顾自己的孙辈儿,为儿女们免去后顾之忧,一边继续着革命事业。
第二年夏天,葛健豪开启了第二次办学生涯,她在长沙创办了一所平民女子职业学院。
这所学院的办学初心是为因贫困或者年长而无法获得教育机会的贫困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学院的生源大多是贫困的农村妇女。
如同之前创办第二女校一样,葛健豪还是想帮助妇女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掌握自力更生的技能。
同时,平民女子职业学院还成了革命同志活动的场所,葛健豪时常掩护革命同志在此进行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平民女子职业学院遭受了破坏,葛健豪为了掩护儿女们搞革命,不停地辗转于各地。
直到1928年,葛健豪的二儿子蔡麓仙和向警予牺牲后,葛健豪才又回到老家湖南永丰,那时她已经63岁了。
刚回到老家的葛健豪生活得十分清贫,她只能带着孙子孙女,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靠种地为生。
1938年,周恩来和叶剑英路过长沙时,还专门去永丰对葛健豪进行了慰问,并表示要把她接出去住,可是葛健豪并不想成为党组织的负担,便拒绝了。
后来,随着葛健豪的年龄越来越大,党组织相继把她的孙子孙女都接走照顾了,并按季度给她发放了抚恤金。
1943年,78岁的葛健豪在留下“革命一定会成功”的遗言后与世长辞,她一直都不知道蔡和森已经于1931年在广州牺牲。
所以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还在询问女儿,有没有和森的来信。
作为一个被旧 社会 毒害的小脚女人,葛健豪48岁和儿女们一起求学,53岁又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她站在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上,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发光发热。
作为一位母亲,葛健豪为中国革命培育出了优秀的儿女,蔡和森、向警予、蔡畅和李富春四个人都成为了中央委员,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传奇女性,葛健豪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人物传》里唯一一个非党人士。
“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这位伟大的“革命母亲”,以及她培养出来的革命儿女们,都应该被后人铭记,更值得被后人称颂。
Ⅷ 二十世纪初,为什么中国人大都去法国留学或做工
五四运动后中国年青人在全盘西化影响,人人都想到西方留学学富国强兵之路,美国在1911开始因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斯建议美国总统利用庚子赔款开启了中国留学生赴欧美之路,但能去美国的都是全国菁英学生,名额极有限,每年仅有几十人。
1912~15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录取条件远彽于美国并与法国政府有合约允许学生打工,当时法国左倾政府施行民主社会主义多年,所以勤工俭学吸引无数左派青年纷纷留法,人数在1919~21答达高峰时有近3000人,人数快速超过留美生。
和留美生不同,留法生大都先进入工厂工作,能立即读书的人不多。而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百业消条,也没有太多工俭学学生的工作机会,加上因留学生参加反对当时北洋政府运动,北洋政府在1921年切断资助,留法学生法国陷入绝境,生活所逼下在法国开始闹事,最后大多数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华,勤工俭学也划下句点。
Ⅸ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经历对于将共产主义传播到中国和指导革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共产党是追求共产主义的党,而不是现在这个追求资本主义的党
Ⅹ 关于共产党刚成立时 有些人去法国学习然后回来救国
周恩来在法国
1920年11月7日,22岁的周恩来登上法国“波尔多”号邮船,西涉重洋前往法国,开始了他的游学欧洲、追求真理的新征程。此时周氏家族家道中落,已无力支付周恩来赴法留学的费用,他留学的费用主要来自严修在南开大学设立的“范孙奖学金”。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所说:“周在欧洲时,他本人的经费支持者是南开大学一位创办人严修。”
严修(1860—1929),字范孙,被尊为南开“校父”,与张伯苓等人先后创办南开系列学校。周恩来则是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生,从南开中学开始,周与严就有很多往来。1913年,15岁的周恩来入南开后很快显露出品学兼优的才能,得到严修的格外赏识。经济上严修和张伯苓校长经常资助周恩来,让他为学校刻蜡板或抄写讲义,以补助膳食费。入学第二年,严修破例批准他为南开学校唯一免交学费的学生。1917年,周恩来以平均89.72分的优异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严修对这个年轻人寄予厚望,非常宠爱他,甚至想要这位19岁的青年作他的乘龙快婿,此事传为一时佳话。后来周恩来彬彬有礼的拒绝了这门亲事,严修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敬重这位不图财富努力选择自己道路的年轻人,他一如既往的资助他,在严修的帮助下这年周恩来赴日本求学。1919年“五四”前夕,周恩来再入南开,成为南开学校大学部第一届文科学生。
周恩来人大学后,积极投身“五四”爱国革命运动,成为天津青年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者。1920年1月,他因领导学生运动遭到反动当局逮捕身陷囹圄,经多方营救才得以出狱。严修为了保护好这位被他誉为有“宰相之材”的年轻人,他与张伯苓商量以他在南开设立的“范孙奖学金”资助周恩来出国深造。这一年,严修捐款七千元银洋,设置“范孙奖学金” ,选派南开大学最优秀学生出国深造。他们一致同意派周恩来出国留学。在南开校董事会上研究和征求部有关人员的意见时,大家也一致认为周恩来符合条件,同意派其出国留学。为了给周恩来创造更好的留学条件,严修还特意给驻英国公使顾维钧写信,介绍周恩来的情况,推荐他去英国留学。这年借助“范孙奖学金”出国留学的还有李福景。后来李福景之子李竞的回忆,周恩来1962年还提到此事,说他在法国的留学费用不是靠勤工俭学,而是“范孙奖学金”,正是“范孙奖学金”起了资助革命的作用。
到达欧洲后,周恩来一直与严修书信往还,保持密切联系。严为资助周恩来,特在严家帐目上为其立了户头。除第一年留学费用是交给周恩来支票,让他亲自带走外,以后的学费,都是严修让人转寄的,每半年一次,准时不误。如 1921年严修日记载有:“2月 27日“李琴湘来(李福景的父亲),余将补助周恩来、李福景之学费,交伊持去”。为了感激严修对周恩来的资助,1922年春节,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特去拜谢严修。严修在经济上的帮助,使周恩来免受饥馁之苦,也不必像其他旅欧学生那样勤工俭学,这使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去从事革命活动。
由于“范孙奖学金”的资助,周恩来的留学生涯实际上成了他对西欧这一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发祥地的实地考察。他旅欧时的活动中心是巴黎,间或往返于比利时及德国等地,从事革命考察和领导工作。在较为系统地考察中,周恩来依据亲眼所见,对真理做了进一步的求索,并重构了自己的思想,确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并成为中共旅欧总支书记。由于周恩来在欧洲从事革命活动,有人就劝严修不要再给周恩来以资助,但他不为所动,以“人各有志”奉答,继续寄钱给周恩来。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于1950年在中南海西华厅设便宴招待张伯苓校长,当时在场的张希陆(张伯苓的儿子)回忆,总理曾说:“我在欧洲时,有人对严先生说,不要再帮助周恩来,因为他参加了共产党。严先生说:‘人各有志’。他是清朝的官,能说出这种话,我对他很感激”。言外之意,是感激老先生对他人格的认识。吃饭时,端上一碗汤来。总理又深情地说:“老先生就像一碗高汤,清而有味,是封建社会一个好人。”周总理对严修老先生的资助始终未曾忘怀。
邓小平在法国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邓小平曾经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来到法国勤工俭学、寻求科学知识和救国真理,并从此走上了漫长的革命征程。
那是1920年8月27日,从四川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毕业的83名学生离开故乡,踏上了前往法兰西的路程。在这些川东子弟中有一位年纪最小、刚满16岁的学生,他就是邓小平。他当时的名字叫邓先圣,学名是邓希贤。当年9月11日,他和同学们一起在上海码头登上法国安德烈•勒蓬号(AndreLebon)邮轮,在10月19日抵达法兰西,在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上岸。这件事在当地是一桩不小的新闻。从马赛市政府档案馆里找到的一份1920年10月20日的《小马赛人报》读到了如下的报道:“一百多名中国人,他们年龄在15到25岁之间,身穿西式服装,头戴宽边帽、足登尖皮鞋,显得彬彬有礼和温文尔雅,静静地站在安德烈•勒蓬号的甲板上。”
这批中国学生在马赛没有作更多的停留,又来到了法国北部的小城巴耶。 小平等一行入学的地方就是市中心的巴耶中学(collegedeBayeux)。如今,这所学校已改名叫沙巴梯耶中学(Chapatier),是60年代扩建而成的。小平和其他23名中国学生是1920年10月22日正式在巴耶中学注册的,学校为这批中国学生专门开设了补习法文的课程。校长卡瓦罗兹(ReneCavaroz)曾展示了证实邓小平先生在这里求学的唯一一份最有说服力的史料,一张当年中国学生交纳生活费用的单据,上面显示1921年3月份邓希贤名下的零用开支是18•65法郎,他总共交纳的数额是244•65法郎(包括洗衣费、铺盖租金、房租、公共管理费、寄宿费等)。卡瓦罗兹感叹地说,邓小平先生一个月的零用开支只有18•65法郎,这位中国杰出的领袖年轻时是一位相当节俭的学生。
由于中国使馆财政拮据中断了资助,邓小平在法国真正的学习生活仅仅持续了5个月就匆匆地结束了,此后便开始了边打工、边上学的动荡生活。
离开巴耶之后,邓小平和同学们辗转来到了法国东部勃艮第地区的小城市克勒佐(leCreusot),进入施奈德(Schneider)工厂做工。邓小平在这家工厂的轧钢车间当了一名轧钢工,工作繁重劳累但报酬却很低,据说每天的工资只有6•6个法郎,这样的收入不要说是继续上学,就是吃饱饭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于是他很快就辞去了这里的工作、经人介绍又前往蒙塔日(Montargis)寻求新的出路。
邓小平在这座城市开始了一段半工半读的生活,他就读的学校就在蒙塔日市中心。如今,这座学校已不存在,学校的建筑被保存下来,现已改建成为蒙塔日的市政厅,据说市政厅的二楼就是当年邓小平等中国学生居住过的宿舍。市政厅大院里矗立着两棵苍劲挺拔的法国梧桐树,据值班看门的一位老妇人介绍,当年中国学生还在这两棵大树前合影留念。中国学生打工的地方不在蒙塔日市内,但路程也不远,就在这个城市北面的夏莱特(Chalette),打工的工厂是哈金森(Hutchinson)橡胶轮胎厂。如今,这座橡胶厂已经改为汽车配件工厂。中国学生大都喜欢骑自行车,并且经常在当地的小咖啡馆里聚会和娱乐。这里还有一段“趣闻”:1975年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法国时,当别人问他需要些什么,邓小平回答说:“我想吃蒙塔日的牛角面包。”显然,少年时代的邓小平吃惯了这里的面包,所以才给他留下了如此深刻难忘的印象。
邓小平在蒙塔日逗留期间,开始阅读了一些进步书籍。年轻的邓小平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也了解到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他和一批先进的中国留学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邓小平后来离开了蒙塔日,来到了巴黎,进入了位于西郊的布洛涅-比昂古(Boulogne-Billancourt的雷诺汽车厂。 在雷诺厂保存的档案中依然可以找到邓小平的个人登记卡,他的登记证上的号码是82409A,在这个厂的钳工车间工作。有记载说,邓小平喜欢足球也是这时候开始的。巴黎人喜欢足球运动,各种足球比赛接连不断,年轻的邓小平对足球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看足球比赛成了他工余时间的娱乐消遣。据说有一次世界杯足球赛在巴黎举行,生活窘迫的邓小平还是咬咬牙,掏出仅有的5个法郎买了一张最便宜的门票。
正是在巴黎期间,邓小平同周恩来相遇,开始了共同的革命活动生涯。1924年的7月,周恩来调回国内,20岁的邓小平在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事革命活动的邓小平和他的伙伴们很快便引起了法国警方的注意,从1925年6月起,警察局的档案中便开始出现了邓小平的名字,正是警察局的档案资料才给后人提供了邓小平当年住过的旅馆的地址。1926年1月8日,警方终于发出了搜捕邓小平等人的命令,不过执行命令的人扑了空,邓小平等同志得到风声后已于前一天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列车。在巴黎警察局的档案里,有关邓小平的记载到1926年1月8日也就结束了。(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