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国首只大熊猫宝宝周岁如何庆生
8月4日,在法国圣艾尼昂市博瓦勒野生动物园,大熊猫宝宝“圆梦”准备品尝“生日蛋糕”。
中国大熊猫“欢欢”和“园子”2012年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来到博瓦勒野生动物园,进行为期10年的中法大熊猫繁育合作计划。于2017年8月4日,“欢欢”诞下一对雄性双胞胎,其中一只出生不久后夭折,存活的另一个幼仔成为首个法国大熊猫宝宝,因爸爸是大熊猫“园子”,动物园此前为其取小名“迷你园子”。
2. ZOO DE LA FLECHE.法语怎么翻译是法国动物园么
拉弗莱什动物园
在法国西部昂热附近
3. 中国送熊猫给欧洲哪几个国家 分别是哪一年,哪一个国家
从1950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续采取政治性赠送的方式进行“熊猫外交”,中国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个国家接受过中国赠与的24只大熊猫。
最早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与的大熊猫的国家是苏联。1957年,平平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苏联;1959年,安安作为其配偶也被赠送给苏联。朝鲜在1965年至1980年间也先后获赠5只大熊猫。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以及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致信北京动物园,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
1957年5月17日,北京动物园将交换办法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同意,但要求需“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并领取交换的动物”。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作罢。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抵达北京,开始了对中国的访问。抵京后次日,尼克松夫人帕特·尼克松即赴北京动物园参观,同大熊猫进行了亲密的接触。中国方面根据美方访问人员及美方先遣组对大熊猫的关切,判断美方有意要大熊猫。
此后在该访问期间的一次宴会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将熊猫牌香烟递给了尼克松的夫人帕特·尼克松,表示将向美国赠送2只大熊猫。1972年4月,大熊猫兴兴和玲玲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从1950年代起,至1982年止,熊猫外交模式一直是纯政治性的赠送模式,既不和商业挂钩,又不采取租借的形式。1982年,为了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从1982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这标志着传统的政治性赠送模式下的“熊猫外交”宣告结束。
(3)法国动物园是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1982年之后,鉴于大熊猫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中国停止了向外国赠送大熊猫的做法。1984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大熊猫与时俱进,摘下了“友好大使”的面具,戴上“商务参赞”的头衔,投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开启了着名的“熊猫租借”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中国短期内向外国动物园租借大熊猫,对方支付租金。一时间,大熊猫成了财大气粗的创汇大户,国内相关部门争相出口,造成大量捕捉大熊猫,导致管理混乱失调,严重影响了大熊猫的保护。
在国际环保组织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之下,中国后来停止了以商业目的租借大熊猫的做法,代之以“大熊猫合作繁殖”的名义。在这个名义下,向外国租借熊猫,通常为期十年,接收国向中国支付一千万美元,平均每只熊猫每年的租金是五十万美元。
参考资料:网络-熊猫外交
4. 动物园的简介
据《诗经·大雅》记载,中国早在周文王时已在酆京(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兴建灵台、灵沼,自然放养各种鸟、兽、虫、鱼,并在台上观天象、奏乐,周文王还把收集来的动物放在园中命手下人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由人工兴建的自然动物园;此后的封建帝王也多建有不同规模的苑囿,选择山丘茂林或水草丛生之地,设专人管理,放养禽兽,供戏乐狩猎。秦汉后,多在种植花木的苑囿中放养或设笼舍圈养动物,以供玩赏。
在欧洲,古罗马时已有动物园的雏型。最初的动物园雏形起源于是古代国王、皇帝和王公贵族们的一种嗜好,从各地收集来的珍禽异兽圈在皇宫里供其玩赏,像黄金、珠宝一样,是他们这些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当时的动物园和普通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一开始,这种收集行为比较随意,碰上什么就抓什么,后来渐渐地对动物有了一些了解,才开始有一些计划性和组织性。不过那时的动物都关在笼子里,并不考虑它们舒不舒服,只考虑如何让参观者看得更清楚一些。公元前2300年前的一块石匾上就有对当时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的重要城市乌尔收集珍稀动物的描述,这可能是人类有记载的最早动物采集行为。
另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法老苏谟士三世也有自己的动物收藏。他的继母——女王哈兹赫普撒特还派了一支远征队到处收集野生动物,远征队的5艘大船运回了许多珍禽异兽,包括猴子、猎豹和长颈鹿,还有许多当时人们还不知道怎么称呼的动物。公元前1100年,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也收藏了大量的野生动物。那时的动物收藏虽然是统治者权势的象征,但在动物的收集和饲养过程中,人们开始逐渐了解动物和自然,并开始积累驯化动物的知识。
古罗马的统治者喜欢在斗兽场欣赏狮、虎、熊互斗,或者让它们和人相斗。那时已有一些猛兽能在圈养条件下繁殖了,所以除了在世界各地捕来的动物外,还有一部分人工繁殖的猛兽被投入到那些血腥的搏杀中。
并不是所有的收藏者都不关心动物的福利,几乎征服了当时整个世界的马其顿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它的军队从被征服的世界各地给他带回来大象、熊、猴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虽然大帝十分严厉,但据说对他豢养的动物却非常体贴。后来亚历山大大帝把他的动物园传给了埃及国王Ptolemy一世,Ptolemy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座有规划性的动物园。古希腊着名的哲学家,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就在那里观察、研究过动物,并写了一本关于动物学的网络全书,名叫《动物的历史》,书中描述了300多种脊椎动物。亚里士多德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动物行为学的人,不过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为好奇。
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人类历史进入了文明较为昌盛的中世纪,这一时期由于教堂的普及和贸易的发展,新的城市不断建立,此时的人们对艺术、教育和自然非常重视,而对搜集动物似乎不是特别感兴趣。
发直到13世纪,动物收藏又开始成为时尚,人们趋之若鹜,王公贵族们又开始把动物当成礼品互相交换。集西西里国王和圣罗马帝国皇帝于一身的福兰德里克二世,一个热衷支持艺术和科学的统治者,收藏了多种动物,包括鬣狗和长颈鹿。他统治的城市中,有三座城市有动物收藏,许多动物被用于科学研究。福兰德里克拿他的长颈鹿去和埃及的苏丹交换北极熊。想想看在十三世纪的海面上,乘一只小木船,颠簸几千里地,天知道那北极熊要受多大的罪。福兰德里克还训练猎豹用来打猎。福兰德里克走到哪儿就把它的动物带到那儿,就连他去德国的沃玛结婚也不例外,带着大象、骆驼、猴子和猎豹,婚礼上它们还身着华丽的礼服,人模人样的。
直到18世纪,动物一直都是上流社会的玩物,但随着贵族们在世界各地不同地区权势的消退,动物收藏逐渐大众化,这种把搜集来的动物进行展览的行为被成为Menageries意为关在笼子里的动物展览,(这一词正式出现于1712年,姑且翻译为“笼养动物园”)这种形式比起那些毫无章法的随意性动物收集更具有组织性。 笼养式动物园,其目的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笼子的设计根本不考虑动物的健康,只考虑怎样让参观者看得更近、更清楚一些,笼子里除了铁栏杆,什么设施都没有,或者把动物放到一个下陷式的大坑中供人参观在当时这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英国历史上的征服者威廉姆的四儿子,亨利一世曾大量搜集动物,他的孙子,亨利三世继承王位后,他把皇家的居住地搬到了伦敦塔,继续遵循祖父的传统,建立了“皇家动物园”,并把许多特制的笼子摆到伦敦塔外面供其他贵族们参观。公园1254年,亨利收到路易九世送给他的礼物:一头大象,这是大象第一次来到英格兰。为这头大象建造的笼子,大小仅仅能容下大象的庞大身躯。英国收藏的动物,有时也像古罗马一样,进行激烈的斗兽表演供来访的皇家贵客欣赏。那时的王公贵族们大权独揽,老百姓毫无权利可言,他们不但不准参观动物园,而且还要为饲养这些动物而纳税。据传说,当北极熊的食物不够吃的时候,饲养员就把大熊领到泰晤士河边让它自己抓鱼吃。1445年,亨利六世娶法国西部一个州的小女子玛格丽特为王后,他送给王后的结婚礼物就是一头狮子。 王后非常满意并决定扩建伦敦塔动物园,又增添了许多种动物。皇家动物园盛极一时,繁荣了好几个世代。
在15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也有一个着名的大型笼养动物园。这时正是文艺复兴时期,动物被视为美丽和高贵的象征,狼和狮的图像经常出现在家族的徽章上面。动物园里的动物被画家们当做模特儿进行艺术创作,它们的形象展现于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之中。达芬奇也养了一些动物作模特儿之用。德国和奥地利也有笼养动物园存在,在马德堡就有一个海洋动物园,饲养海豹和海象,以及欧洲野牛。
最好的笼养动物园是由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皇帝阿克巴儿建立的,到他死时,他拥有5,000只大象和1,000只骆驼。他禁止动物之间打斗,很得意那些动物能庇护在他身边,他的动物园向他的臣民们开放。阿克巴儿皇帝对动物的态度是个例外,而其他的统治者可没有他这么仁慈,他们需要的是去征服所有的生命,而不是去欣赏他们,一个典型的残暴例子就发生在欧洲人越过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之时。1521年,西班牙人考特斯来到中美洲的墨西哥的阿兹台克当他来到他们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今墨西哥城),他和他的士兵们发现他们来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城市里道路两旁是漂亮的鸟棚,鸟儿在里面唱着动听的歌,阿兹台克的国王蒙提祖马有着引人入胜的动物收藏,遍布特诺奇提兰城中:美洲豹和美洲狮徘徊在青铜做的围栏中,鱼儿在深深的大铜碗中嬉戏,笼子里养着犰狳、猴子和爬行动物,都有人精心照顾着。不过考特思可不是来这里学习的,他是来征服的,那城市,那里的人民,还有动物,都统统被他毁灭了。
在过去的欧洲大陆,特别是在俄国、波兰和瑞典,饲养熊被视为代表它们的主人不可一世的象征。俄国的伊凡大帝就把熊养在他的城堡中,用这种方式来对付那些想过于接近他的敌人们。
几代法国国王也有建动物园收养动物的传统,路易十四在他的所有城堡和行宫都建有动物园,动物笼舍遍布全国各地皇家的领地。并且在凡尔赛宫,路易还对动物笼舍进行了改造,他把动物成群地饲养在一个大围栏中,还在四周画上花儿和鸟儿的背景。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弗兰希斯一世在1757年送给他的妻子,皇后玛丽娅·特利萨一座动物园作为礼物,动物园当时就在今天维也纳市区西南世界文化遗产舍恩布龙宫是特利萨女皇的避暑离宫。“舍恩布龙”意思为美丽的清泉,因这里有股巨大的泉水,故又名“美泉宫”。所以动物园被命名为“美泉宫动物园”。据说玛丽娅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大象、骆驼和斑马群中进餐。
到了18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开始起来从贵族们手里夺取政权,他们要求的权利中的一项就是有权参观动物园。在法国大革命中,愤怒的群众冲入凡尔赛宫的动物园,当时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妮的夏宫,小一点的动物当即被放掉,大一点的有些被占领者吃掉,有一些跑入附近的森林中。不过对于犀牛、狮子等大型动物,他们觉得最好还是留在那里让原来的饲养员继续照顾他们。
国王、贵族们被打倒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各地动物园的动物也被集中到一起,统一安置到巴黎植物园中。1793年,凡尔赛宫中的动物也被送到这个植物园中,因为法国人觉得它们有科学价值,应该保留下来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至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动物园的概念萌芽。
同时,在隔海相望的英国,老百姓也被允许参观伦敦塔的皇家动物园,不过他们要付几便士的门票,或者带些猫、狗给那些大型猫科动物和熊当食物。 19世纪初,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的扩张,人们开始考虑建设公园、保留绿地以满足休闲娱乐之需。由于对保护自然的关注和渴望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深入了解,动物和植物被一起放到公园里进行展出。动物园这个英文词ZOO,源于古希腊语的ZOION意为有生命东西,进而发展成ZOOLOGY, 意思是研究有生命的东西(动物)的学问。所以国外众多动物园的全称 XXXX Zoological Park 或者XXXX Zoological Garden 中文字面含义就是研究动物的公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了科学研究的功能,这和笼养动物园的Menagerie仅有单纯的娱乐功能是不一样的,这是动物园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对动物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气氛非常浓厚,那时也正是英国着名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发表自然选择和进化论的年代。在这一背景下,伦敦动物园协会诞生了,协会筹款、筹物、寻找地皮、招募员工,终于在1828年,在伦敦的摄政公园,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家现代动物园——摄政动物园(Regent's Park Zoo)。当时成立该动物园提出的宗旨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研究这些动物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野外的相关物种。日不落帝国不列颠企图了解他们大英帝国四处扩张的殖民地版图上的每一种野生动物,自然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成为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伦敦摄政动物园成为那些即将在英国其它地方、欧洲以及美国建立的动物园的典范,开创了动物园史上的新纪元。
整个19世纪,从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动物园不断普及,不过当时的城市却是灰头土脸、脏兮兮的,所以动物园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一块难得的绿地和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动物园成了为人们生活中一部分,成了文化中的一部分,当时的歌曲里也开始有动物园的内容,很可能就是因为一首名为Walking in the Zoo Is an Okay Thing to Do(走在动物园里是一件惬意的事)中第一次使用了简写的Zoo 代替Zoological,一个新词就这样诞生了。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注明:Zoo(动物园)于1874年被正式使用。这时动物园动物的排放次序是按动物分类的方法进行的。
动物收藏、笼养动物园、动物园都是指在人工条件下饲养动物,不过却反映出这一事件在人类文化历史上几千年来,在世界各地的变迁。今天的动物园仍然在发展变化,以期满足我们这个不堪重负的星球的严厉要求。由于公众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未来的动物园必然会发展成自然保护的先锋。
5. 巴黎植物园
着名的巴黎植物园(Jardin des Plantes Garden of Plantes) ,位于法国巴黎市区的赛纳河左岸,紧邻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巴黎植物园不仅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植物园,而且其附设的动物园在世界动物园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历史沿革
黎植物园历史悠久,是17世纪路易十三王朝时代开辟的“皇家草药园”,直到路易十四十代扩大范围,收集、种植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成为一座皇家植物园,前后历时五十余年。
在这五十多年的建园工程中,主要有布封、多邦东和安托万·洛朗三人继任总管。布封充分发挥了他的建筑才能,想出了一切办法巧妙地因地制宜,围绕着国家自然博物馆将植物园向东北伸展,一直到塞纳河畔。
园内景色
植物园的小径总是在灿烂的鲜花簇拥下,这些小径把植物园分为好几个部分,包括植物学院、阿尔卑斯花园、玫瑰园、迷宫和鸢尾花园。
植物园两侧的林荫道由高大的法国梧桐构成,它们的树冠都经过精心的修剪,形成两道整齐的方形绿色屏风。林荫道内侧是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花圃,边上是一座座由鹅掌楸修剪成的树塔。迷宫也被称为内耳厅,在植物园西南方,有一处各种植物丛生的的绿丘。顺着回旋的周折小径往上走,人们便走近一个幽雅的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型别致的亭子附近,有一棵1734年用种籽种出的黎巴嫩雪松,至今仍十分茂盛。使人留恋的还有阶梯剧场、游廊等处,也都是比封设计的。
在植物园南部的植物研究园里,种植近万种植物。园内有棵1636年种植的刺槐,算是巴黎树中的“老爷爷”了。
园区构成
阿尔卑斯花园
植物园里面有一个园中园“阿尔卑斯花园” 。到这里参观除了购买门票外,还要租借一件皮夹克,因为这是一间低温调冷室,这里栽培着罕见的基地和高山植物。其中以本草占大多数,如龙胆草、紫菀、马先篙、点地梅、银莲花和雪莲花等。它们在零下的低温里,傲然挺立,枝叶茂盛,有些小草丛里还开着绚丽的花朵。
冬园
在阿尔卑斯园附近有一座冬园,这里种满了生长于赤道和沙漠里耐旱、耐高温的植物。其中仙人掌科的植物就有上千种,此外还有景天科、龙舌兰科、百合科、番杏科、萝摩科等各种各样的植物。
动物园
在植物园的右侧是一个小型的动物园,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园之一,始建于1794年,饲养着不少珍稀的动物,包括240头哺乳动物、500只鸟类和130只爬行动物,面积为5.5公顷。最奇特的是其中还有一个显微动物馆,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森林中和我们的房间里生活的微小动物。
6. 法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卢浮宫 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是举世瞩的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 卢浮宫共分6个部分: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绘画馆、雕塑馆和装 饰艺术馆。人们一涉足这艺术的海洋,总是先睹其中最着名的“宫中三宝”,即“爱 神维纳斯”、“胜利女神尼卡”和“蒙娜丽莎”。
凡尔赛宫 位于巴黎西南郊约20公里处的凡尔赛镇。凡尔赛宫包括100万平方 米的园林,700多个房间厅室和一所可容纳1200名观众的剧院。
波旁宫 是座具有260多年历史的古典建筑。坐落在塞纳河南岸,原是国王路 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的王府,1789年以后,波旁宫差不多一直是法国最高立 法机构的所在地。它被看作是法国法律的象征。
爱丽舍宫 总统府。法国着名建筑之一。
卢森堡宫 建于1615年。原为法国皇家后殿。近200年来,卢森堡宫一直是法 国的政治机构所在地。
巴黎圣母院 法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它有700余年历中。坐落在巴黎市中心赛 纳河中的小岛上,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高而尖,且由 竖直的线条构成。正面有三重哥特式拱门,门上点着犹太和以色列的28位国王的全 身像。院内外都装饰着许多精美的雕刻:“栏杆上也分别饰有不同形象的魔鬼雕象, 状似奇禽异兽。据说这就是着名的“希魅尔”。
蜡像馆 即格雷万博物馆,位于蒙马特大街。它平均每年接待60多万游客。该 馆是19世纪着名画家格雷万于1882年创建和,全馆分蜡像馆、幻影厅和魔术剧场 三部分。
凯旋门 巴黎最着名的胜迹之一。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在奥斯特利茨 战役中击溃奥、俄军的功绩于1806年下令动工兴建的。费时30年。凯旋门坐落在 着名的巴黎星辰广场中央,高50米,宽45米。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右侧石柱 上刻有着名的大型浮雕《马赛曲》;门的正面下方有1920年建造的无名战士墓,墓 前点着常年不灭的火炬,还有天天供奉不断的鲜花。凯旋门内装有电梯。
拉雪兹公墓 位于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是巴黎最大的公墓。公墓划分为几 十个墓区,许多着名人物都安息在这里。着名的巴黎公社社员墙就坐落在公墓内。
天然动物园 特瓦里天然动物园位于巴黎西南方40余公里处。这座天然动物园 建于1967年,园内饲养着5000多种世界各地的各种飞禽走兽,在欧洲首屈一指
7. 法国动物园里有熊猫吗
法国动物园里有熊猫。在法国博瓦尔动物园内,就有双胞胎熊猫“圆嘟嘟”和“欢黎黎”。在2012年,中国将熊猫欢欢和圆子借给了法国博瓦尔动物园,这对大熊猫在2017年也生了一对双胞胎的熊猫宝宝,不过只有一只存活。
在法国,熊猫每年都会吸引着大量的游客特地前往动物园,他们都被视为中国的“活招牌”。也有很多法国人慕名去该动物园参观。
熊猫欢欢和圆仔于2012年1月从中国来到博瓦勒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中法大熊猫繁育合作计划。2017年8月4日,经人工授精怀孕的“欢欢”诞下雄性幼崽“圆梦”,这也是首只在法国出生的大熊猫。
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称作法国公园的是
作为沪上历史悠久的老公园之一,复兴公园不仅是城市景观的宝贵财富,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1901年,清朝政府向八国联军妥协议和,后方的战备随之解除,不久,屯驻于顾家宅兵营的法国军队大部队,从上海撤回法国,这个兵营逐渐空荒冷落下来,于是驻沪法军全部迁入,还将公董局警务处俱乐部也搬到兵营内。
1904年,法商球场总会向公董会申请租用土地建造网球场、停车场等,公董局仅以每年象征性收纳1法郎的租金,同意其在东北角处建造漂亮的弹子房、酒吧舞厅、餐厅、击剑馆,室外建一个网球场和一个法式滚球场,供外籍侨民游玩、休闲、享受、娱乐。
为了完善各种生活设施,有轨电车也在1908年5月6日通车营业了。面对空旷荒芜冷落的顾家宅兵营如何规划?1908年7月1日,法租界公董局董事会全体会议决定:把顾家宅兵营辟建成公园。由工务委员会和园艺委员会负责,边设计、边施工,并聘用法国园艺家柏勃主持园林设计,兼做工程助理监督,由中国园艺家郁锡麟负责设计,并责成公务处提出建设方案。柏勃在设计上走了个捷径,他按照里昂市金头公园经营图,作了个抄袭性的运用。在今天公园的中部,仅用水泥、砖头,砌建了几个大的几何形花坛,铺设了草坪,草坪边上建了个音乐演奏厅和几座简便避雨棚外,别无其他建筑物,筑园工程于1909年6月29日竣工。
1909 年7月14日对外开放,最初只有东北角一个华龙路(今雁荡路)门进出,这原是法军营的对外通道的营门。公园名称为“顾家宅公园”,华人俗称“法国公园”。公园开放后几年内,公董局又陆续低价购买了园子南边约2万多平方米土地,将公园的地块延伸到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
1943 年7月30日,法国傀儡维希政府向汪伪上海市政府交还了法租界,百年的法租界行政治权被收回,百年蹂躏的耻辱终结了。不久,汪伪上海市政府接收了顾家宅公园,公园的名字,也随着辣斐德路改为大兴路,而被改称“大兴公园”。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元旦起,又更名为“复兴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复兴公园动物园的部分大型动物,转移到西郊公园,只留下了部分小动物和金鱼等继续展览。1959年,在原有动物园的基础上,改建成水族馆展出鱼类、龟、鳖类水栖动物。1963年,市园林管理处决定:撤销复兴公园动物园,将动物全部移交给上海动物园。1965年在原动物园的地方,改建成露天游泳池(1985年停办),另一部分改建成上海市首个旋转式30座电动木马的电马场,成为上海公园中第一个大型游乐场所,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有时需排长队买票等候才能乘坐(1993年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