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什么
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
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
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分为两部分,交叉进行。4月26日至6月25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日内瓦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
通过这次会议,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当中新中国的分量。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企图在印度支那恢复其殖民统治,这导致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爆发。虽然法国受到美国的支持,但在陈赓率领的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法国军队于1954年被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的人民军打败。
1953年2月25日至28日,苏、美、法、英四国外长在柏林达成协议:由苏、美、法、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他有关国家的代表,于1954年4月26日起在日内瓦开会,分别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1954年5月3日奠边府战役结束后,法国约瑟夫·拉尼埃主战内阁倒台,孟戴斯·弗朗斯主和派组阁。1954年5月8日日内瓦印度支那和平解决方案开始谈判。
Ⅱ 中国在日内瓦和万隆会议中,取得了什么外交成就
日内瓦会议: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的重要国际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万隆会议:
明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的合作宣言》,处理的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和各国关心的国际问题,撇开分歧,加强合作,显示了团结、和平、友谊的“万隆精神”。
简略地说出要点就可以了
(取得什么成就,也就是说取得什么成果,会议处理的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Ⅲ 清朝中法战争的法国殖民地的什么时候丢失的
您说的是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合成的法属印度支那,然后缅甸是英国殖民地哦,合成英属印度
它的丢失可以追溯到二战后,还记得周总理参加的日内瓦会议吗,以下视具体内容和事件。。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二战结束后,法国收回在泰法战争中失去的领土,准备恢复殖民地统治,却与越盟发生了冲突。这个由共产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组成的组织,是由受过法国教育的胡志明所领导的。美国在二战期间曾向越盟提供援助,支持这一组织反抗日本统治。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中缅印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在战时曾私下表示过,法国在战后决不能取回印度支那。罗斯福提出让蒋介石接管印度支那,遭到后者拒绝,据说,他的回应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这样做!”战争结束后,英军进入印度支那地区南部,为法国收复土地。而蒋介石则派出卢汉将军,率领200,000大军进入印度支那地区北部接受日军投降。中国政府支持刚刚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且利用越南国民党,增加自己在新政府当中的影响力,并且对法国施加压力。[8]法国在蒋介石的协调之下,与越盟达成和平协定,并且放弃了自己在华的一切特权、利益和租界。1946年3月,印度支那开始逐步重回法国统治。
日内瓦协定
1954年4月27日,日内瓦会议召开会上各国制定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方案。会议结果支持印度支那的领土完整,并且要求法国赋予越南独立地位,禁止各国干涉地区内政,而且将北越和南越之间的地区划为非军事区。最后,协定规定,南北越在1956年7月举行公投,解决同一问题。法国在会上放弃对印度支那的所有领土主张。美国和南越都没有签署协定,只有法国和北越签署了这一协定,将北越交给了共产党,将南越留给了受到美国支持的保大政权。
美国开始深入越南事务,最终使得越南战争爆发。在1954年独立的柬埔寨和老挝也卷入了这一场战争之中。
Ⅳ 巴黎和会上各国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巴黎和会上,美国,日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
战胜国法国的目的
法国为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500余万军民伤亡,而且西线战场绝大部分在法国。因此法国希望能取得德国工业的控制权以补偿自身损失。克列孟梭总理的观点也代表了法国民意。
战胜国英国的目的
尽管英国本土在战争中未遭战火,但仍有许多英军士兵在战争中丧生,因此英国国内广泛的民意仍希望严惩德国。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支持惩罚德国,但在具体措施上较法国为轻。乔治认识到,一旦法国提出的条件全都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欧陆的超级强国并破坏欧陆均势,这和英国意图维持一个均衡的欧洲的传统政策相悖。同时乔治对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政策感到忧虑,因为英国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赞同签订秘密条约封锁德国海岸线。
战胜国美国的目的
在1917年4月美国参战前后,美国国内盛行孤立主义,民众普遍认为应及早从欧洲事务中脱身。因美国在一战中通过贸易受益并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政府倾向于安抚德国并保证平等的贸易机会并顺利收回战争债务。——基本常识历史篇。
Ⅳ 日内瓦会议名词解释
时代背景
日内瓦会议
1954年2月28日,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 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举行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除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会议的全过程外,同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国家也派代表分别参加各有关问题的讨论。4月19日,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1]
会议内容
会议议题
本着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真诚愿望,周恩来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朝鲜的南日外相提出所有外国军队都撤出朝鲜,然后举行朝鲜国民议会的全朝鲜自由选举的合理主张。但美国代表带头拒绝一切建议。[2]
日内瓦会议的另一个议题就是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后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用“中南半岛”)的和平问题。1954年5月8日,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谈判开始。与会国家中、苏、美、英、法五大国外,还有越南民主共和国以及被法国占领的南越、老挝和柬埔寨。经过周恩来奔波斡旋,交战双方分别达成了在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3]
朝鲜问题
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首先讨论朝鲜问题。会议一开始,朝鲜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周恩来外长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务相提出的方案。
南朝鲜代表却先后提出:由联合国监督,按大韩民国的宪法在全朝鲜举行选举;在选举前一个月,中国军队全部撤出朝鲜,但联合国军队要在选举和完成统一后再撤退等建议。很显然,南朝鲜的方案实质上就是要把大韩民国的法统强加给全朝鲜人民,由南朝鲜并吞北朝鲜。美国代表马上支持这些建议。
周恩来外长在会上指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是朝鲜人民在全国选举中能自由表示意志而不受外力干涉的先决条件;联合国是朝鲜战争中的交战一方,不能由交战一方来监督朝鲜的选举,但中国同意对选举进行国际监督。并建议:为了协助全朝鲜委员会根据全朝鲜选举法在排除外国干涉的自由条件下举行全朝鲜选举,成立中立国监督委员会,对全朝鲜选举进行监督。
由于与会各方对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存在着原则分歧,直到1954年6月15日仍难达成协议,朝鲜、中国、苏联再次提出一些有利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以打破僵局,但美国带头反对。参加“联合国军”的那些国家的代表提出了使会议面临决裂的《十六国宣言》。
在此情况下,周恩来外长仍作了最后一次努力,指出美国要阻挠日内瓦会议就解决朝鲜和平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情况虽然如此,与会国仍有义务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达成某种协议。周恩来外长对协议案文提出如下建议:“日内瓦与会国家达成协议,它们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关于恢复适当的谈判时间和地点问题,将由有关国家另行商定。”
尽管这个声明为绝大多数与会者所接受,但由于美国代表不表示同意,而未能获得通过。这样,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以未通过任何协议而结束。但正如周恩来外长所指出:它使大家了解到美国代表如何阻挠日内瓦会议,并阻止达成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议。
印支问题
日内瓦会议的后期,即从5月8日开始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参加者有中、苏、英、法、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共和国(即原南越)、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会议主要讨论了停战后一段时期内为越南交战双方的武装力量划分集结区,老挝和柬埔寨问题如何同越南问题区别对待,停战的监督和保证,印度支那三国的政治前途等问题。美国企图延长乃至扩大印度支那战争,虽然被迫同意参加会议,但始终没有放弃其直接插手印度支那战争的打算。面对上述情况,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了尽可能争取法国等多数国家、着重反对美国破坏、大力把会议推向前进的做法。
6月中旬,会议因各方分歧停滞不前。中国及时地折衷了有关国家的意见,提出了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赞同。与会国就如何解决老挝和柬埔寨的停战问题达成了一些协议,使会议大大前进了一步。
中国代表团在解决如何划分越南交战双方的集结问题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总理会晤法国新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在广西柳州与胡志明主席交换意见,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会谈,进一步协调了越、中、苏的看法,打破了在划分集结问题上的僵局,扫除了会议达成协议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7 月21日,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确认了印支三国的民族权利,是印支三国人民争取独立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通过日内瓦会议,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代表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它另有图谋,这为美国加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
历史意义
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日内瓦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通过这次会议,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当中新中国的分量。
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日内瓦
促成印度支那实现和平
1.促使会议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基本原则达成协议 日内瓦会议初期,中、苏、越三国领导人曾就实现印度支那和平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奠边府战役胜利后,越方代表对南北划界产生了动摇,并希望将老挝、柬埔寨和越南问题一起解决。但中、苏两国最终说服越南代表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关于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同时中国代表团在会外与英法代表频繁接触,最终中英就印度支那问题达成沟通和谅解。同时在英国的帮助下,中印关系也得到缓和。5月29日,在中国代表团建议的基础上,会议通过了英国代表团提出的建议,决定法越双方共同研究停止敌对行动后的军事部署问题,并尽快向会议提出报告和建议。
2.推动会议在柬埔寨和老挝问题达成协议 在印度支那的抗法斗争中,他们曾经与越南人民军队共同作战,但从日内瓦会议开始后,越南代表就否认老挝和柬埔寨的政府,并希望在“普选”基础上,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但这一建议被英、法、美所否决。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对越南和英法两边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活动,最终促成越南做出让步,同时与英法代表达成初步意向。6月18日会议上,各国代表(美国除外)以周恩来提出的《关于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建议》为基础,集体通过了《关于在老挝和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 3.力促法越双方达成协定 对于军事集结区的划界问题,法越双方都不愿意让步。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一方面抓住机遇,主动与新上台的主和派法国领导人孟戴斯—弗朗斯进行会晤;另一方面积极与苏、越领导人进行沟通,最终促成7月20日法越双方就越南军事分界线和老挝、柬埔寨的停火和政治解决达成协议。次日,举行了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除美国和南越代表外,其他国家均支持法越双方公布的停战协定,印度支那和平终于实现。
抓住机遇,发展对外关系
1.推动中英关系发展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由于英国对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以及随后在朝鲜战争中出兵参战并跟随美国对中国实行禁运,中英停止建交谈判。朝鲜战争后,许多西方国家对美国继续坚持对中国的贸易封锁和禁运政策产生不满,尤其是英国。日内瓦会议召开以前,中国政府就决定在会议之外与英国代表进行接触。会议期间,英方对中方释放出较为友好的态度,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抓住机遇,与英方进行了频繁接触,这种做法对6月17日中英两国发表联合公报起了促进作用,联合公报宣布中国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随后在英方盛情邀请下,中国还组织代表团对英国进行了贸易访问。
2.搭建中美沟通的桥梁 日内瓦会议召开前,中美呈对立关系,美国甚至打算联合英法对印度支那采取直接军事干涉,但英国拒绝参与,美国的军事干涉行动才没有正式展开。虽然从日内瓦会议开始一直到第一阶段结束,中美两国代表团一直处在冷漠和紧张的情绪中,但随后情况出现了转机。通过英国代表的牵线和双方富有诚意的接触,促成了中美双方代表就美国在华被押人员和中国侨民和留学生滞留美国等问题进行了4次正式会谈,并达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通过多边外交场合推动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尝试。虽然这次尝试在改进中美关系的作用上并不明显,但在中美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并为1955年正式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铺平了道路。[4]
对中国外交的作用和影响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拜会周恩来
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的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次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确保了中国南部边境地区的相对稳定,明显改善了中英关系,架起中美沟通的桥梁。日内瓦会议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与印度支那的关系、中国的对外政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代表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演讲
中国政府在日内瓦会议上
4月1日,周恩来到莫斯科,就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方针等有关问题,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范文同举行会议磋商。12日回到北京。19日,中国政府正式任命周恩来
Ⅵ 1954年在什么会议上中国首次以五大国
1954年4月至7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讨论和解决重大国际政治问题的多边国际会议,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954年2月,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在瑞士举行日内瓦会议。除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国全程参加整个会议外,同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国家也派代表分别参加各有关问题的讨论。
会议于当年4月26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开幕,40多个国家与地区代表参加会议,中国派出了18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首次在重要国际舞台上亮相展示历经战火洗礼的年轻共和国的风貌。
详细介绍: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标志着新中国走向多边国际舞台,是新中国外交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日内瓦见证了中国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的发展过程。
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以外交手段推动解决热点问题的诚意和决心,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在中国和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的外交积极致力于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致力于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Ⅶ 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国、内容、影响分别是什么
一、开罗会议
1、时间:1943年11月27日
2、与会国:中华民国、英国、美国
3、内容:宣言指出,“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4、背景:1943年6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中华民国政府表达了拟约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会谈的意愿。
5、影响:开罗会议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中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
二、德黑兰会议
1、时间: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
2、与会国:苏联、美国、英国
3、背景:1943年7月,美国总计罗斯福建议斯大林筹组双边会晤。8月7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致函斯大林,建议在英国奥克尼群岛的斯卡帕湾筹办三方会晤。斯大林把自己要“将两国代表会议……变成三国代表会议”的想法告诉了罗斯福和丘吉尔。
4、内容:会议讨论了分割德国,建立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巴尔干、法国、远东、芬兰以及波兰疆界等问题。通过了东西方盟国联合打击希特勒德国的一致作战计划,为1944年在欧洲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基础,从而对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这次会议解决了美英苏三大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
5、影响:德黑兰会议和《德黑兰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三、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
2、与会国:美国、英国和苏联
3、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
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
4、背景:1944年,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场的形势,无论是在欧洲大陆、亚洲大陆还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都促使美、英、苏三大盟国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积极”地准备着。
欧洲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一步步地把战争推进到纳粹德国的本土。
6、影响: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1945年7月17日~1945年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
四、波茨坦会议
1、时间: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
2、与会国:美国、英国、苏联
3、内容: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
4、背景:波茨坦会议的背景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
5、影响:波茨坦会议是三大国首脑在战争期间召开的最长的一次会议,也是最后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并就战后许多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7)印度和法国问题在哪个会议上解决扩展阅读:
开罗会议对中国的意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会议还同意日本在战争结束后归还所有被侵占的中国领土,但未具体指出是哪些领土,只是确定包括满洲地区,台湾岛和澎湖列岛。
促成此次会议的主要因素是罗斯福总统对于在日本压力下中国军队士气衰退的担心,害怕其崩溃或退出抗日战争。与此同时美国战场司令史迪威将军与蒋介石的矛盾也使联盟面临问题。
此外,蒋介石通过美国空军指挥官陈纳德向美国提出的援助需求未得到满足,美国也没有履行它全面空为了构建战后亚洲设想,罗斯福在会议期间举行了多次会见,希望中国成为四大强国之一,能够充当地区警察的角色。
罗斯福的想法是,四强中的每个国家都能够成为所在地区维护和平的轴心。虽然比起其他三个盟国,中国力量较弱,但它仍然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国家。曾经设想中国能制止日本新的侵略,为阻止日本的任何扩张和瓦解日本殖民主义,建立托管制度提供帮助。
罗斯福曾希望能阻止苏联和英国利用战后局势动荡之机在亚洲扩大自己的存在。他还极力主张日本战败后在印度支那地区建立托管制度,而不是将其交还于法国。蒋介石曾承诺罗斯福中国不会扩张领土或者控制殖民地国家。
罗斯福则承诺中国归还日本窃取的包括满洲地区,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袭的承诺,这加剧了中美两国军方领导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德黑兰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开罗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雅尔塔会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波茨坦会议
Ⅷ 日内瓦会议主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
会议概况
1954年2月28日,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举行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除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会议的全过程外,同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国家也派代表分别参加各有关问题的讨论。4月19日,中国政府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
对朝鲜问题的讨论
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首先讨论朝鲜问题。会议一开始,朝鲜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组织全朝鲜自由选举的方案。周恩来外长表示完全支持南日外务相提出的方案。
南朝鲜代表却先后提出:由联合国监督,按大韩民国的宪法在全朝鲜举行选举;在选举前一个月,中国军队全部撤出朝鲜,但联合国军队要在选举和完成统一后再撤退等建议。很显然,南朝鲜的方案实质上就是要把大韩民国的法统强加给全朝鲜人民,由南朝鲜并吞北朝鲜。美国代表马上支持这些建议。
周恩来外长在会上指出: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是朝鲜人民在全国选举中能自由表示意志而不受外力干涉的先决条件;联合国是朝鲜战争中的交战一方,不能由交战一方来监督朝鲜的选举,但中国同意对选举进行国际监督。并建议:为了协助全朝鲜委员会根据全朝鲜选举法在排除外国干涉的自由条件下举行全朝鲜选举,成立中立国监督委员会,对全朝鲜选举进行监督。
由于与会各方对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存在着原则分歧,到6月15日仍难达成协议,朝鲜、中国、苏联再次提出一些有利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以打破僵局,但美国带头反对。参加“联合国军”的那些国家的代表提出了使会议面临决裂的《十六国宣言》。
在此情况下,周恩来外长仍作了最后一次努力,指出美国要阻挠日内瓦会议就解决朝鲜和平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情况虽然如此,与会国仍有义务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达成某种协议。周恩来外长对协议案文提出如下建议:“日内瓦与会国家达成协议,它们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关于恢复适当的谈判时间和地点问题,将由有关国家另行商定。”
尽管这个声明为绝大多数与会者所接受,但由于美国代表不表示同意,而未能获得通过。这样,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以未通过任何协议而结束。但正如周恩来外长所指出:它使大家了解到美国代表如何阻挠日内瓦会议,并阻止达成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议。
对印支问题的的讨论
日内瓦会议的后期,即从5月8日开始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参加者有中、苏、英、法、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共和国(即原南越)、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会议主要讨论了停战后一段时期内为越南交战双方的武装力量划分集结区,老挝和柬埔寨问题如何同越南问题区别对待,停战的监督和保证,印度支那三国的政治前途等问题。美国企图延长乃至扩大印度支那战争,虽然被迫同意参加会议,但始终没有放弃其直接插手印度支那战争的打算。面对上述情况,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了尽可能争取法国等多数国家、着重反对美国破坏、大力把会议推向前进的做法。
6月中旬,会议因各方分歧停滞不前。中国及时地折衷了有关国家的意见,提出了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赞同。与会国就如何解决老挝和柬埔寨的停战问题达成了一些协议,使会议大大前进了一步。
中国代表团在解决如何划分越南交战双方的集结问题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总理会晤法国新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在广西柳州与胡志明主席交换意见,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会谈,进一步协调了越、中、苏的看法,打破了在划分集结问题上的僵局,扫除了会议达成协议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7 月21日,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确认了印支三国的民族权利,是印支三国人民争取独立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通过日内瓦会议,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代表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它另有图谋,这为美国加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
关于中国代表团
4月1日,周恩来到莫斯科,就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方针等有夫问题,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大和越南领导人胡志明、范文同举行会议磋商。12日回到北京。19日,中国政府正式任命周恩来为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副外长张闻天、王稼祥、李克农为代表。晚上,周恩来同毛泽东、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商谈了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有关问题。这期间,周恩来嘱咐在《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加进一句反映他的基本态度的话:“我们不侵略别人,也坚决反对任何人的侵略行为,我们不威胁别人,也反对任何人的威胁行为;我们不干涉别人内政,也反对别人干涉任何人的内政;我们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但我们对任何武装侵略,决不会置之不理。” 4月20日,他率领代表团乘专机从北京经莫斯科,于24日抵达日内瓦。临出发前,周恩来召集代表团成员全体会议。他指出,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遵守代表团的制度和纪律,不得违反。周恩来为开好这次会议而殚精竭虑。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屋内的灯光常常从天黑亮到天明。睡觉起来,不是伏案疾书,就是阅读思考,同代表团成员商议问题。日内瓦是世界有名的风景区,号称“世界公园”。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团都找机会游览观光。中国代表团里,有人见周恩来工作太紧张,劝他出去散散步,他总是亲切地说,多做点工作吧。瑞士的报纸上曾赞扬说,中国的总理与众不同,休息日也不见他出来游览,真正是一心一意为会议。
与会期间的中美较量
在第一阶段最后一次会上,美国代表纠集“联合国军”的国家抛出“十六国宣言”,妄图在没有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结束会议。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当机立断,作了即席发言,提出至少应该通过一项决议;决定今后将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他说:“中国代表团带着协商和和解的精神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如果我们今天提出的最后一个建议都被拒绝,我们将不能不表示最大的遗憾。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将对这一事实作出判断!”他的发言义正词严,合情合理,诚恳朴实而又充满义愤,很打动人。在他发言过程中,全场一片寂静。这一英明步骤显然出乎对方预料,使之陷于被动。比利时代表斯巴克急忙解释,说什么“十六国宣言”同周总理的建议精神是一致的。周恩来当即追问:既然一致,为什么不能十九国呢?斯巴克不得不表示赞成中国代表团的建议。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立即提出无保留地支持比利时代表所附议的中国代表团的建议。这一来,对方阵脚大乱。美国代表声称,在请示政府以前不准备发表意见,不参加表决。南朝鲜代表说比利时不能代表十六国,至少不能代表南朝鲜。周恩来最后指出:美国这样的态度,“使我们大家都了解到美国代表如何阻挠日内瓦会议,并且阻止达成即使是最低限度的、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议”。事后,莫洛托夫祝贺周恩来的精彩发言便会议取得了大的成就。朝鲜同志说:中国同志使外交变成艺术。日内瓦会议第二阶段的议题是讨论印度支那问题。本来,印度支那问题远比朝鲜问题复杂,利害关系十分错综。但由于5月7日越南在战场上取得了奠边府大捷,形势大为改变。6月中,法国国内矛盾尖锐化,20日拉尼埃政府倒台。倾向于早日结束印支战争的孟戴斯一弗朗斯组阁。法国不想再完全听从美国,美国在会上很孤立,印支问题有了取得协议的可能。1954年6月15日,中、苏、越三国代表团商谈老挝、柬埔寨问题,为了使会谈取得进展井达成恢复印支和平的协议,周恩来在会上提议作出一些让步,来取得越南在划区问题上的补偿。苏、越表示同意。次日,周思来向英国外长艾登作了说明。23日,周恩来同法国新任总理孟戴斯一弗朗斯在伯尔尼会晤,坦率地交换了意见。最后,与会各国达成了协议,规定了停止印度支那战争的具体办法,规定了解决印度支那政治问题的原则。7月21日,周恩来在最后一次会议上发言说:“印度支那敌对行动的停止就要实现了。举世盼望的印度支那的和平就要恢复了。正如朝鲜一样,和平又一次战胜了战争。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继续为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而努力。”
美国宣布不参加会议的最后宣言,把自己完全放在了孤立的地位。会后,越南胡志明主席发表文告说:“在日内瓦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同意了从我们的土地上撤退法国武装部队,以及其他。”越南劳动党中央致电中共中央,对中国方面在“抗战中以及日内瓦的外交斗争中”给予越南方面的“全面的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加日内瓦会议是周恩来首次登上国际舞台。他本着学习的精神,以无产阶级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气魄和胆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工作,团结和争取了一切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力量,揭露和击退了杜勒斯之流对会议的破坏,使会议取得了成果。有的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周恩来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美国本想在日内瓦会议上孤立中国,但经过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工作和斗争,美国搞的一套不能得逞,反而使它自己陷于孤立。日内瓦会议开始时,中美双方的关系是十分紧张、尖锐对立的。经过日内瓦会议,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会议期间,中美双方举行了四次会谈。这些会谈成为此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前奏。
中美大使级会谈先是在日内瓦,后是在华沙举行,延续15年。这是周恩来主持下的新中国外交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独创,它使中美两个大国在互不承认的对立情况下,有一个沟通意见的渠道。所谓“两国互不承认,却有会谈关系,没有外交关系,却又互相派出大使进行长期会谈;双方还可以达成某种协议,即协议声明,创造了协议上你讲你的,我讲我的新写法。这在国际关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这种创造性在当时起到了表明中国的立场、态度,并与美国进行直接斗争和交涉的作用”。例如,1962年蒋介石趁大陆遭受自然灾害,掀起一股反攻大陆的恶浪,福建前线战云密布。当时的关键,是看美国的态度如何。王炳南在大使级会谈中听到美国代表卡伯特说,他们将尽一切力量来防止这种事情,甚至说,如果蒋介石要行动,我们两家联合起来制止他。这个情报对当时国内的决策起了很大的作用。又如,中国宣布12海里领海,美国不承认。但美方表示他们的军舰决不会进入12海里,这也是在大使会谈中透露给中国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实际上反映中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两国关系。两国虽然隔绝,却是互相了解底细的。正是周恩来的智慧和才能,有这十几年的会谈,最终形成美国承认台湾是我国领土,并接受中国提出的“废约、撤军和断交”的建交三原则的条件下同中国建交。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举行多次谈判,达成中英两国在北京和伦敦互派代办的建立半外交关系的协议。这也是外交上的一种创举。
Ⅸ 简述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进程与结果。
简述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进程与结果。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国家主权原则 内容提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它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确立了国家主权和平等原则。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坚持这一原则依然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国家主权 研究国际关系,不仅需要对现实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更需要对历史有个清楚的了解。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来看,曾先后出现过四个体系,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也有一说为五个体系,即在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间存在过俾斯麦大陆同盟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从17世纪形成到18世纪解散,维持了约一个半世纪,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个粗略的探讨。 一、有关概念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体系”是两个在国际关系学或国际政治学中广泛被使用的概念。为了便于后面内容的阐述,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国际关系”相对于“国内关系”而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⑴只要世界上出现了不同的国家,国家间发生了某种交往,就会形成某种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主要是国家)的各种形式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⑵统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有其整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其总体运动、发展规律。⑶有“国际关系”的存在并不一定能够构成“国际关系体系”。由于产生力水平低下,国际自给自足、闭关自守,加上交通和通讯手段落后,早期的国际关系处于一个极不发达的状态。国际关系呈现出偶然性、松散性、有限性,世界各国、各地区处于相对隔离、孤立的状态。可以说,早期的社会不存在着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是个例外)。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现代国家与现代国际关系。新的生产方式和强大的生产力,开始冲破旧世界的樊篱,推动人类社会日益走向一个紧密的整体,由此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作为标志,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一是19世纪末到1917年,单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时期;二是1917年——1945年,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时期;三是二战后到90年代初,两大社会体系、三类国家、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同一个统一的世界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的时期;四是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处于形成当中。⑷这种理解把“国际关系体系”固定在“全球层次”进行研究。其实“国际关系体系”概念中的“统一、整体”强调的是行为体之间关系的紧密性,并不是指体系覆盖行为体的全面性。所以,“国际关系体系”是有不同层次的,从双边、多边、亚地区、地区直至全球水平。国际关系体系不等于全球(世界)体系,它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出现、国家间关系的日趋密切而形成,并且随着国家间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体系,经历了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 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及其影响 现代国际关系是以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为初端,由此形成了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欧洲“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1648年,是欧洲从封建时代跨进资本主义时代、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现代国际关系关键时期爆发的大规模的国际战争。⑸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欧的生产方式开始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度,罗马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结合的神权政治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此时已开花结果,新交势力在欧洲已能够于罗马教廷分庭抗礼。二是国家至上观念根据欧洲逐渐形成的民族国家的需要而应运而声。三是近代国际法开始出现。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国际法着作,即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于1625年出版,从法理上论证了主权国家存在的合法性。 战争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德意志帝国的内部“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的内战。帝国的腐朽使周边国家纷纷插足德意志帝国的事务,企图从中捞到好处。第二和第三阶段表现为帝国与某个国家的冲突,前面为丹麦,后面为瑞典。第四阶段则进一步扩大为国际战争,西欧主要国家都陷入其中:丹麦、瑞典、法国站在了“新教同盟”一边,并得到了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则站在了另一边,并得到了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如果第一阶段还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话,那么从第二阶段起宗教色彩就日益淡化,当发展到信仰天主教的法国与信仰新教的瑞典结盟来进攻信仰天主教的帝国时,可以说宗教已完全失去了影响战争的意义,而对利益的争夺和称霸欧洲则成为了矛盾的焦点。交战双方损失惨重,法国和瑞典取得了优势,双方于1648年10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法国和瑞典获得了相应的领土,德意志境内的几个大诸侯都扩大了领地,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地位获得了承认,葡萄牙获得了独立。基督教从此一分为三,天主教一统西欧的局面被打破了,加尔文教于路德教取得了同天主教平等的地位和权利。邦国可以自行决定本邦的宗教信仰并不允许歧视迫害不同信仰者。⑸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其和约塑造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欧洲大陆确立了一个相对均衡的多极格局,它对国际关系的全球化进程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体系确立了民族国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行为主体的地位,在实践上肯定了国家主权原则,从而使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成为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民族国家体制成为了现代国际关系活动的坚实基础。中世纪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让位于由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 第二,体系是国际法产生的重要标志。上述国际关系准则构成了国际法的主要原则。和会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创立了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行集体制裁。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被视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条约。 第三,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派遣了常驻使节,使各国有了正式的邦交。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持了约一个半世纪,拿破仑战争彻底打破了体系所建立的欧洲国际格局。但该体系所确立的建立在主权、平等和领土完整基础上的基本原则一直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所出现的各类和约与条约、国际关系体系的基本原则都没有超出国家主权和平等的范围。 三、对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再思考 随着冷战的结束,随着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解读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⑹主权国家的地位受到威胁,非国家行为体数量上的增多和功能上的增强,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主权受到挑战——要求取消国家主权和超越国家机构,用国际法和共同规则来调整国际社会内部的关系,以实现世界社会作为目标。事实上,一定程度的有型主权和无形主权的超越已经在国际关系中有明显的表现。前者如欧盟成员国在追求邦联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相结合目标的过程中,对于经济主权方面的某些转移让渡;后者如国际间资本的大量流动,使几乎所有的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在可能有百分百的自主性。 虽然如此,但主权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起着领导作用的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起着重大的制约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全球化早在古代就开始了,是一个缓慢和复杂的过程,只不过在最近的20年里发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夹杂着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矛盾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国际关系从来没有一体化过。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就必须把主权和平等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一些国际性的问题,如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也带有明显的国家斗争的性质。如中日对于俄罗斯输油管道之争;又如美国不愿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不愿承担相应的环保义务;而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根源在于贫困和帝国主义对不发达国家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对于别国主权肆意践踏。 既然民族国家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那么国家主权和平等这一原则不仅不能否认,而且有必要继续坚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尊重各国国家主权;主权国家无论大小,在国际事务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就是历史留给今人的财富。 ⑴张季良《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⑵张季良《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⑶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⑷宋新宇,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⑸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 ⑹《国际条约集》(1648——1871)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⑺刘德斌《世界历史的视野与国际关系研究的重建——来自巴里?布赞的挑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二、维 也 纳 体 系 下 的 欧 洲 (一)、维也纳体系的基本 内容 维也纳会议期间所达成的一系列宣言决议加上会前与会后达成的一些相关条约协议,就构成一个对欧洲 影响 达半个多世纪的完整的国际关系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文件:1814年3月的《肖蒙条约》,1814年5月的《第一次巴黎和约》,1815年6月的《最后议定书》,1815年9月的《神圣同盟条约》,1815年11月《第二次巴黎和约》和《四国同盟条约》。维也纳会议和最后议定书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加上之后的《四国同盟条约》在军事上的保证,就构成了“国际关系原则+保障机制=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典型的完整模式。维也纳体系不仅仅是一种体系和格局,而且还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国际秩序,也是当时欧洲 政治 家们尝试建立某种国际新秩序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来看,确立了“正统”和“补偿”原则;2、从保障这些原则实施的机制来看,建立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以及1818年9月的亚琛会议中法国的加入形成“五国同盟”,欧洲协调得到加强,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商讨有关共同利益 问题 的磋商机制;3、从力量框架上看,形成了五国共同支配欧洲的国际关系”。 <10> (二) 、梅特涅与维也纳体系 由于梅特涅在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过程中一直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比如,维也纳会议的许多决定都是在梅特涅书房里经过讨价还价达成的,有人说这次会议是“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这样在维也纳体系确立后的十几年里,维也纳体系以及欧洲国际秩序都深深的打上了梅特涅的烙印。我们知道,维也纳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亦欧洲的领土现状;二是保卫欧洲正统秩序。这些都和奥地利的政治追求非常的符合,所以在维也纳体系的运转过程中,梅特涅非常卖力,实际上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梅特涅本人也被戏称为“欧洲的马车夫”。 <11>在维也纳体系运转的初期,法国与盟国的关系和法国在欧洲及世界的国际政治地位问题是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此,由梅特涅倡议,盟国各大国与法国在1818年9月召开了亚琛会议,奥、英、普、俄很快就关于从法撤军和法国赔款问题达成了一致,可以说是对法国的一次彻底清算。11月,四大国又邀请法参加以后的大国国际会议。这样,法国彻底摆脱了战败国的阴影,几乎取得了同四大国一样的国际政治地位并和四大国一起共同主宰欧洲的一切事务。在维也纳体系正统主义原则下,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也恢复了封建正统的统治,但是好景不长,1820年王国爆发了人民起义,梅特涅认为革命的扩散很可能威胁到奥属意大利地区的稳定,他又积极运作和协调各大国的关系,以便干涉和镇压意大利地区的革命运动。在这一问题上,英国与俄奥普之间的裂痕逐渐扩大并日益表露出来。在此后调停和镇压西班牙内乱时,英与奥普俄法的分歧完全暴露出来,欧洲各大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外交角斗。但是在欧洲国家革命运动面前,镇压和绞杀革命各大国又是出奇的一致,在这一过程中,梅特涅起到了协调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三) 、欧洲民族主义运动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19世纪30年代初,处于低潮的欧洲民族民主革命重新高涨。在1830年7月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复辟的波旁王朝再次被推翻。这严重违背了维也纳体系对法国政治秩序的安排,然而各大国由于矛盾分歧严重,对法国新政权的反应不一,已根本不可能组织起一致的对法干涉行动,表明了对法一致的维也纳体系开始坍塌。仅仅一个月之后,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下,比利时也发生了起义,并宣布独立。比利时人的举动也是和维也纳体系领土均势安排严重不符,同样是对维也纳体系的破坏。正如荷兰国王所说的那样:“问题不只涉及我的领地,而是涉及整个欧洲体系”。 <12>在法国和比利时革命的鼓舞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呈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9月德意志诸邦发生起义、11月波兰人民发动起义、1831年意大利再次发生起义。一系列的起义、暴动和革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把维也纳体系所确立的“现状”冲击得七零八落,由于这些运动牵涉到法、普、奥、俄本身,再加上他们与英之间复杂的矛盾,欧洲大国协调彻底失灵。正是在这些革命(成功的与未成功的)冲击下,维也纳体系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已成摇摇欲坠之势。 三、对 维 也 纳 体 系 的 评 价 就维也纳体系本身和它确立的两大原则来看,无庸讳言,它的确是某种 历史 的倒退。以“正统主义”为例,正是在正统主义原则之下,欧洲各国的封建王朝纷纷得以复辟,而这是违反资本主义 发展 和民族主义革命历史潮流的。然而,进入19世纪之后,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和封建主义的日趋没落,已是大势所趋,并不是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两个原则所能阻止的。就在维也纳体系建立之后不久,欧洲各国就开始不断兴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民族运动,尤其是1848年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更充分地证明了这一历史的发展趋势。 “补偿原则”的确立与实施,使维也纳会议成了一个分赃的会议,使维也纳体系表现出鲜明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在“补偿原则”之下,维也纳会议的主宰者们不顾各国人民民族独立的意愿和要求,按照大国的意图任意修改欧洲国家的疆界,划分新的欧洲政治版图。例如,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被继续维持,一些弱小国家被任意分割与合并。此外,英国还乘机夺取了法国、荷兰的海外殖民地。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弱国小国以及战败国的国家利益,势必遭到他们的反抗,从而为以后欧洲国家间的纠纷与冲突埋下了种子。正如《拿破仑战争与维也纳体系的兴衰》一文的作者所指出的:“维也纳会议政治家们所迫求的政治力量平衡(均势),是在各大国之间谋取力量对比的大致平衡,完全是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在历史上开了恶劣的先例”。<16> “正统主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确立,表明维也纳体系是按照欧洲复辟派政治家们的愿望建立的,因为在他们眼中,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究其根源,在于当时资本主义力量还不足以撼动整个封建势力,而那些在维也纳会议上纵横捭阖的欧洲外交家们,也不可能超越历史给予他们的局限。 在维也纳体系中,《最后议定书》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份议定书及其附件有一些针对当时国际问题的决议,其中不少内容受到后世的称赞。例如,关于黑人奴隶贸易问题,决议要求与会各国在适当的时候结束这一罪恶、血腥的活动,从而在道义上对禁止黑奴贸易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比如,关于国际河流的自由通航问题,会议决定建立相应的国际组织机构,即由莱茵河流域有关国家派代表组成莱茵河自由航行中央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国家进行外交谈判,制定管理章程,既保障莱茵河的自由与安全运输,又不侵犯各国的国家主权;再比如,关于国际外交人员的席次问题,通过《外交等级条例》,规定了外交人员的等级不同等级,即大使和教皇所派特使或使节、特使和公使、代办等,这对以后国家间的正常交往以及国际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成为一种国际法和外交惯例,为后世各国所遵循。维也纳会议的召开,是反法联盟对拿破仑帝国的胜利,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则使欧洲确立了一个新的均势格局,欧洲各主要强国在这一格局中,各自根据实力占据了自己的位置,整个欧洲因而获得了一种平衡。尽管这种平衡和强国间的均势只是暂时的、相对的,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结束了欧洲十几年的战乱。正如有学者所 总结 的:“历史实践证明,它毕竟给欧洲带来了约一个世纪的相对稳定和发展,欧洲大踏步地走到了世界的前列”。<17>维也纳会议本身开创了举行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 方法 ,这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客观上避免了中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之间无休止的战争。此后,为了贯彻维也纳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欧洲各大国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外交协调机制,即以定期不定期的举行国际会议的方法,来处理国际问题或国家间的争端,从而否定了欧洲历史上常见的以武力和战争手段解决国家间利益冲突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联合国,也是这种体系演变的结果。历史已经证明,维也纳体系对以后国际关系史的走向的确产生了重要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建立的时代背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巴黎和会及其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德国的凡尔赛条约, 对奥地利的圣日尔曼条约, 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 对匈牙利的特里亚农条约, 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 ; 2. 国际联盟的建立(国联盟约是上述每一个条约中的第一部分内容) ; 3.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 九国公约) 。因此, 如果我们说到凡尔赛体系, 就是指上述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内容, 由于洛桑条约是1923 年7 月战胜国与土耳其凯末尔政府签订的, 并以此代替了色佛尔条约, 所以我们可以说, 凡尔赛体系是一战后列强经过近五年的时间, 终于在欧洲、中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如果我们说到华盛顿体系, 就指第三方面的内容, 华盛顿体系是列强在战后建立的亚太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于是, 如果我们给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一个定义, 可以这样表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战胜国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通过一系列条约和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的建立,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 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人类进入20 世纪并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全球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的。当我们站在战争的废墟上环视全球的时候, 我们清楚地看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政治地图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内容及其影响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建立的新的世界格局。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分化组合,从而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均势逐渐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结果。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重新划分边界和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如维也纳体系。所不同的是,雅尔塔体系从战争后期即开始着手安排;其时间之长主宰世界达半个世纪;范围之广遍及世界各地。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大于以往的国际格局。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反法西斯的正义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作为这场战争产物的雅尔塔体系有其历史的进步性。它倡导和平民主的原则,在处置战败国使之民主化以及承认被压迫民族独立自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它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对战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加强社会主义苏联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都起了好的作用;它倡导建立的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使雅尔塔体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雅尔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民主的原则,有一定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雅尔塔体系又具有大国争夺胜利成果的性质,美英追求的仍然是帝国主义利益,苏联追求的是带有严重大国利己主义的具有扩张倾向的利益目标。这两个根本因素为评价雅尔塔体系的客观作用带来了复杂性,同时又使这一“体系”不能不给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带来各种消极的后果。 然而,雅尔塔体系的消极作用更不可忽视,这些消极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第一,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的对峙是战后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虽然使由此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代替了过去西方群雄竞争的格局,但伴随着世界范围矛盾相对简化而来的却是国际矛盾对立程度和规模的扩大,从而使随后的美苏两极格局终于变为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美苏对战后以他们各自为核心的两极格局总的态度是,既要千方百计地维护它,又要想方设法地打破它,即展开以削弱对方为目的的对抗,其核心的问题是争夺世界霸权。这一矛盾既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战后几十年内矛盾的主线,又成为战后整个国际关系发展的轴心。无论是美国主导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主导的阿富汗战争,还是美苏主导的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军备核竞赛危机都说明了这一点。第二,雅尔塔体系一方面是作为对法西斯国家发动二次大战的战争强权政治的惩罚和遏制而确立的,但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十足地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因而这一体系就为战后继续实行强权政治开创了恶劣的先例,特别是为苏联推行强权政治开创了先例。战后出现的种种强权政治的事实,实际上就是雅尔塔体系本身所体现的强权政治的继续。这种强权政治的表现是:几个大工业国背着中小国家甚至大国,用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作交易,争夺胜利成果,划分势力范围;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不是进行直接占领就是加以变相控制;不是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上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就是把自己的方针和政策强加给别国。不管对日本、对包括印度支那在内的东南亚,还是对中国,不论是对战败国还是对战胜国,实行的都是这种政策。当然其程度和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中国虽然是战胜国,又是大国,但在处理中国的问题上,实际上把中国当成战败国对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第三,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埋下了战后发生国际纠纷的“定时炸弹”。二战后重新划定边界、领土变更,牵涉到10个国家。有的国家丢失了领土,有的国家则得到了领土。德国和朝鲜被分成两部分,实行两种制度,成为后来不稳定的根源。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大迁移,导致了2000万人的背井离乡,不仅给这些国家的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给这些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留下了不少隐患。在所有隐患中,最大隐患就是战后美、苏及东、西方的矛盾乃至成为引发冷战的导火索。第四,构建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阻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美苏在战后分别以“世界宪兵”和“世界革命中心”的特殊地位自居,使大批国家处于不平等的依附地位。后来,被控制的“盟国”和“兄弟国家”情况虽有较大变化,但也未能完全摆脱受制的境遇。至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陷于东西方冷战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第五,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分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以致成为战后世界紧张局势和危险的直接的现实根源。美苏在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和以他们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东西方世界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都是雅尔塔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因素恶性循环、相互推动,是增加世界局势的紧张气氛和“热点”爆发的刺激因素。总之,正是在雅尔塔体系重大影响这一客观条件下,各式各样的冷战事件成为战后国际政治的中心内容。其中尤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以他们为首的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东西方冷战的对抗为主要特征,并由此迅速构成了鲜明的美苏两极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