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法本身能合并成一个超级强国,为何英国拒绝了法国合并的要求呢
英国和法国在历史上本身就同属一个国家,那就是罗马帝国,后来罗马帝国分成了43个国家,其中就包括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等。自从这些国家独立之后就再也没有走到一起。欧洲如此多的国家,如果拧成一股力量,那么其战斗力将是非常可观的,毕竟都是老牌工业强国,如果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是比较会嫌弃一番巨大的风浪。可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欧洲众多国家还是一盘散沙,英国甚至要脱离欧盟组织。
最终英国和法国并没有结合在一起,到现在为止两个国家都没有发展强大起来,可以说逐渐的沦为了二流国家,甚至是三流国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后悔,当年没有结合成一个强大的英法共和国。
⑵ 当年法国曾想并入英国,这样的大好事,为何英国却不愿接受
作为曾经的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可谓是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二战之后,被纳粹德国摧残得体无完肤的这老哥俩,数百年建立的殖民帝国就此崩塌,昔日的风光一去不返。
根据英国BBC电台等知名媒体报料,早在1956年9月10日,法国总理摩勒曾向英国首相艾登发出请求,希望法国能够并入英国,还把国名定为“盎格鲁法兰西共和国” 。
可是英国方面却拒绝了法国的主动投靠。后来,摩勒又提出,既然不愿合并,那法国就加入英联邦,以英国女王作为两国的共同元首。为表诚意,法国还愿意把大部分主导权交给英国。然而英国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仍然拒绝了法国的提议。
按说一个是欧洲最强陆军,一个是全球海洋霸主,两强结合,成为超级强国,重振辉煌指日可待。那样的话,他们再也不用看美国、苏联的脸色行事,岂不是天大的好事,为何英国坚决不同意呢?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三、英国拒绝的原因。
当摩勒向艾登提出合并的要求时,英国首相最初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毕竟英国已经日薄西山,日益强大的美苏越来越无视这个昔日日不落帝国的感受。
一旦英法合并,人口上亿,领土面积高达百万平方公里,绝对是超级大国的存在,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也并非梦想,想一想都很诱人。艾登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英国的政客们。
出乎他的意料,英国人对法国人的提议几乎毫无兴趣。
首先,英国人从骨子里瞧不起法国人,在欧洲大家庭中,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被称为欧洲外祖母,她的后代很多都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和这些国家比起来,英国拥有的贵族血统是最高贵最纯粹的,如果和法国人同流合污,英国人的高贵血统,就可能被法国人玷污。到时那英国引以为傲的纯粹贵族血统,将会成为历史。
再加上二战时期,自我吹嘘为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就被德国占领了。而英国却一直和德国战斗到了最后,故而英国人认为,法国人是软骨头,没有战斗力和血性。和它合并,它只会成为英国的累赘。
最为关键的一点,英法之间百年战争的阴影,还始终留在英国人的心中,法国还暗地里支持苏格兰闹独立,给英国使绊子。假如成为一个联邦,法国和苏格兰再纠缠一起,那还不乱套了。
法国曾经想并入英国的消息披露后,两国人民都强烈反对,一位英国绅士说,英国和法国就像一对争吵了一辈子的老夫妻,都时常梦想着杀死对方,可又不愿离婚。
⑶ 戴高乐总统当年为何连续二次拒绝英国加入欧盟啊
连续两次拒绝英国加入欧盟是戴高乐出于对自己国家的利益考虑,如果英国加入了欧盟,一山不容二虎,势必会削弱法国的地位。
由于英国“光荣孤立”的传统可能会影响欧洲一体化建设,英国奉行“光荣孤立”是其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出现。只有在欧陆维持均势局面的情况下,英国才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权优势不断向外扩张,建立霸权。
戴高乐始终认为英国加入欧共体虽然短期内助长了欧洲统一力量,但长期来看却是一个隐患。提振经济的“现实主义”使英国主动与欧共体联姻,但维持欧陆均势的“传统主义”又使英国成为了欧共体内部一个极不稳定的存在。
戴高乐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而戴高乐欧洲联合设想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本点,第一个是以法国为中心,第二个是法德结成紧密的联盟。如果英国加入,会挑战法国的地位。
⑷ 28世纪60年代法国两次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是什么
戴高乐列举的理由很多,如英国与欧共体六国经济背景差异很大,如果接纳英国,欧共体可能姓“英”而不是姓“法德”了;即使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也会使欧共体变得更加复杂,意见难以一致。对此,意大利驻法国大使曾私下说:“戴高乐清楚地看到英国加入共同市场将全面改变他想要的那种欧洲,欧洲将受英国和德国,而不是受德国支持的法国所支配。”
其实,英国不愿意放弃同美国的关系,也是法国拒绝的原因之一。1962年3月,阿尔及利亚问题解决之后,戴高乐进一步向美国在北约中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而英国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边。1962年12月,英美签署协议,由后者帮助英国建设核潜艇部队,这支部队由北约指挥。英国关键时刻站在戴高乐极力反对的北约那一边,让戴高乐极为不爽
⑸ 法国投降后,法国海军为什么不倒向英国一边
一方面美国加入战争之前二战的形势并不明朗,盟军1940-1942年之间局面上并不占优,至少是在战局上不占优。
另一方面海军官兵也有家人。很多人的妻儿父母在法国,投了英国不怕家人遭殃么?德国人当年那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再就是丘吉尔动手太快,法国海军还在纠结的时候英国人直接就对法国舰队下狠手了。
⑹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时,英国为何没有伸以援手
众所周知,英国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一般来说,如果欧洲大陆太强大,英国会联合其他国家压制它。欧洲大陆上的所有大国都与英国联合起来过,所有的大国也都曾和英国敌对过。
法国的强势和傲慢表现让英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一旦法国迫使俾斯麦接受法国扩张莱茵河左岸和比利时,将严重损害英国的利益。此外,法国发动的战争还不得而知。如果沙俄势力仍然是英国的主要焦点,英国需要与法国联合起来抵抗沙俄,那么英国镇压的对象可能不是看起来软弱的普鲁士,而是法国。
⑺ 当年敦刻尔克大撤退时,英法同盟里为何英国人都撤走了,法国军人却没有
由于法军最后时刻才知道准备撤退的消息,部分法国陆军在撤退时充当了联军的“肉盾”。
⑻ 英法本身能合并成一个超级强国,为何英国拒绝了合并,是什么原因呢
1956年法国总理向英国提出“英法合并”,并愿意让英国女王作为合并后的国家元首,但英国却拒绝了这个提议。要知道,此时的英国,刚经历了二战带来的痛苦,外部矛盾激化,整个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法国与英国的局面类似,法国此举无疑是抱团取暖,英方认为此举对他们当下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最后,合并两个国家并不是一件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各个方面比如文化风俗、思想行为习惯、法律法规决策等等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而且是否可以成功磨合的结果未知,所以还是不要轻易冒险为好。
⑼ 法国战败,其舰队为什么宁肯开战也不与英国和谈
1940年夏季,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军,在德军“闪击战”的打击下,一个月土崩瓦解。英军也损失惨重,不得不从敦刻尔克撤回本土。然而,德军的进攻戛然而止,没有乘胜追击,彻底丧失了进攻英国本土的最佳时机。
首先,经过法国战役以及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皇家空军的实力大减,已经损失了1/4,只剩下不到500架战斗机保卫本土。凭德军实力,如果连续进攻,不给对手喘息机会,英国空军将消耗殆尽,并失去最有效的防御力量。
当然,丘吉尔也不想与法国人为敌,但维系国家安全,不得不走出这一步。从事后看,德国始终没敢登陆英国本土,尽管与英国皇家空军的英勇奋战分不开,但丘吉尔出此“下策”,消除潜在威胁,更是功不可没,并足见其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不列颠空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