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高乐为了改变法国的劣势战局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1938年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和达拉第签订了臭名昭着的《慕尼黑协定》。在此之前的3月,希特勒占领了奥地利,实现了他计划已久的德奥合并,希特勒独霸整个欧洲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是法国国内仍然麻木不仁,多党派政治导致的内阁动荡、更替频繁,并没有因为大战临近而有所改观,从1938年3月到1939年9月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阁就更换了3次,政府的不连续性使法国的内政外交颇受影响。
尽管达拉第与张伯伦一再退让、妥协,但战争还是来到了家门口。法国政府战争准备严重不足,明显就暴露出准备不足的缺陷,等待时机的戴高乐终于脱颖而出。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出兵波兰,并在短短16天的时间内就占领了这个饱受凌辱的国家。9月17日,苏联军队也从波兰东部边界进入这个国家。曾经在《洛迦诺公约》对波兰领土保持完整作出保证的法国和英国,还未作出反应,这场入侵就已经结束了。实际上,如果英法在西线采取行动的话,这场世界大战即使不能避免,至少一开始就会给希特勒当头一棒。然而,英法仅仅是于9月3日向德国宣战,此外不仅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反而听任希特勒把战火燃到北欧。
此时的戴高乐率部驻守在阿尔萨斯,他目睹风云变幻,忧心如焚,却因远离决策中心,无能为力。
1939年11月,他致信总参谋部,继续不遗余力地阐述装甲部队的效能,再次提出绵延漫长的战线是难以防守的。
1940年1月,他按捺不住自己的满心焦虑,到巴黎再一次游说,在雷诺的住所遇到了前总理莱昂·勃鲁姆。他们谈起战局,勃鲁姆竟然认为,德国人既不可能东进,因为那样会使他们深陷于苏联的领土中;他们也不可能西进,因为他们无法对付马其诺防线。可见,法国政界人物对德法力量的对比,无知到何种地步!而法国民众的态度也就不难推测了。
1月26日,戴高乐又作了最后一次努力。他给最高统帅部和政界的80位要人各送了一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指出敌人将从空中和陆地两方面以极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大举进攻,法国的防线将随时被突破。只有用机械化部队对付机械化部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奏效,必须立即作出建立必要的机械化部队的决定。必要时可与英美合作,制定出一项“宏伟计划”,建立一支能独立作战的机械化部队。但是戴高乐只是白费笔墨而已,他的所有建议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引起统帅们的注意。
2. 法国投降后,戴高乐是如何坚持到底的
其实对于戴高乐来说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可能重新来一次,他不一定能坚持下来。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必须得坚持。在当时那种情况,只有坚持不坚持那就是亡国。那就没有法国的存在了。所以自由法国的建立其实就是坚持依然有法国这个国家的存在。戴高乐当时可能也没有想到,他可能会坚持到之后能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的结果吧。
按常理来说,已经签订了停战协议,翻身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翻盘。但是由于戴高乐从始至终并不承认投降,甚至还积极投身于拯救法国之中,因此停战协约的签订并不表示战争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真正反抗的开始。
因为一个人的不放弃,继而感染了一群人,最终拯救了一座城。有时看似是炼狱,实则蕴含着反抗;看似是一锤定音,实则是柳暗花明;看似是妥协,但妥协中孕育着重生。
3. 戴高乐是如何智勇登机飞奔伦敦,创建“自由法国”运动的
1940年6月14日,法西斯德国侵略军占领了法国首都巴黎。两天之后,雷诺政府垮台。随之上台的贝当政府决定屈膝投降。在这法兰西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发生了一件震撼人心的事件一法国国防和陆军部次长、陆军准将戴高乐智勇登机,飞奔伦敦。
6月17日,一位英国将军回国,戴高乐奉命到机场送行。他与客人握手告别。当飞机马达轰鸣,正要起飞之际,戴高乐蓦地纵身跃上飞机,他刚刚登上,飞机便腾空而起,直插蓝天。
戴高乐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1969年他逝世后,毛泽东在唁电中称他为“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
4. 戴高乐是怎样带领不得烟抽的法国成为大国的呢
戴高乐是法国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被法国人尊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都尊称为“戴高乐将军”。作为法波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戴高乐极力奉行民族独立自主的“戴高乐主义”,不畏强权,纵横捭阖,率领法国在大国博弈中争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众所周知,号称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二战中的表现大跌眼镜,不到40天的投降成为法国一大污点,虽然戴高乐一直率领“自由法国”在战斗,但仍被世界诟病。战后在英国的生拉硬拽下,美国勉强同意法国进入五常,但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仍对戴高乐有强烈的偏见。所以,战后的法国并不得烟儿抽,规划战后秩序的历次会议都被排除在外。
然而,没过多少年,戴高乐带领法国却在这恶劣的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重新屹立于大国之列。在这浴火重生中,诞生的法国民族独立自主的“戴高乐主义”,至今还影响着法国的内政外交。
二战后的欧洲,可谓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战败的德国还要割地赔款,面临国家分裂,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附美国,力争跟西欧国家同步发展经济。对于美国,德国恢复有利于美国的利益,所以给予了大力支持。而英国还未耗尽元气,尚有海外殖民地,并紧紧抱着美国大腿,与德法两国比起来日子要好过一些。所以,英国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还可左右欧洲大局。
法国毕竟有过投降的污点,虽然以战胜国的身份进入五常,但是地位仍然低下,并被美国所不屑,而跟德国比起来最起码在外交上还是占据主动的。跟英国比,法国没有那些海外殖民地,也少了不少麻烦。正是在这种特殊形势下,法国在美苏博弈角逐之中,坚持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但是,戴高乐对美一贯强硬的做法,遭到了议员们的反对,因为大多议员都要缓和与美国关系,好获得美国的帮助,如此戴高乐被迫辞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极力缓和对美关系,同时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全面打压西德。谋求与美英同等的大国地位。
而法国毕竟是老牌的工业帝国,且因在二战投降早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所以凭借深厚的工业、科技底子,法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经济迅猛发展,进入60年代GDP增长率接近6%,盖过美英德等国,使法国国力大增。
就这样,戴高乐率领法国在美苏中三国博弈中抢抓了主动权,在两极世界中杀出一条血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使法国重返世界大国之列。
5. 戴高乐是怎样拯救法国的,二战后又是怎样让法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
戴高乐成立“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后将其改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
后带领人民解放法国全境
6. 二战中,戴高乐是如何让战斗法国与盟国平起平坐
1943年7月戴高乐对吉罗的胜利,也可以说是对罗斯福和丘吉尔的示威。罗斯福执拗地企图把戴高乐排除在法国抗战队伍之外,使尽了招数。丘吉尔开始时想把戴高乐拴在伦敦,成为大英帝国的囊中物,但是这位“应运而生”的法国将军,身在伦敦,想的却是维护法兰西帝国的整体利益,最终作为凯旋者回到法国。戴高乐需要美国和英国的帮助,但是绝不因此而仰人鼻息。他顶住了罗斯福和丘吉尔的种种压力和干预。
丘吉尔与罗斯福不同,他不像罗斯福那样对维希政权抱有幻想。当看到戴高乐不可能就范,战斗法国已经坚实地站立起来时,他不能不想到,日后他还必须和这位刚愎自用的将军打交道。丘吉尔说服了艾森豪威尔,两人一起向罗斯福陈词盟国必须承认戴高乐领导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但是,问题并未解决,战斗法国仍然不能与盟国平起平坐。
反法西斯盟军在各条战线的胜利,特别是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改变了欧洲战场的面貌,盟军由防御变为反攻。7月26日,墨索里尼垮台,德意法西斯联盟宣告破裂。从各方面的态势来看,1944年将是一个决胜之年,对于法兰西民族来说将是从德国法西斯侵略魔爪下光复的一年。
戴高乐决心让由他领导的武装力量在解放法国的战役中,发挥最大的威力。9月18日,戴高乐和吉罗签发了一项备忘录,分送给美、英、苏3大国,坚持法国军队一定要参加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未来的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战役。另一份备忘录则提出,盟军解放法国时应该与战斗法国建立的行政机构合作。戴高乐担心会被盟国关在解放后的法国政府之外,从而沦为盟国的附庸。
美国和英国依然忽视戴高乐。关于意大利的停战谈判,戴高乐几乎一无所知。墨索里尼倒台后,继任的巴多里奥政府要求停战,9月3日,美英同意大利签署了停战协定,直至盟军在南意大利登陆,戴高乐才得知此事。9日,戴高乐发表声明,指出法国必须参加一切对意条约的制定,并且对于没有被邀请参加对意停战协议表示不满。10日,法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和吉罗所属的部队在科西嘉登陆。戴高乐于24日发表声明,说科西嘉战役表明法国有能力在解放欧洲的共同战斗中作出贡献。11月底,战斗法国终于成为意大利咨询委员会的成员。
9月17日,戴高乐发布命令,宣布成立协商会议,它相当于民族解放委员会的议会,由100名委员组成,其半数来自国内的抵抗运动。10月3日,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由戴高乐和吉罗签署命令,宣告:今后委员会将只有一个主席。同一天的另一项法令宣布将根据指挥与政权分立的原则,组织法国的武装力量。
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1月3日在阿尔及尔开幕。戴高乐发表了长篇讲话,指出战斗法国从一开始就是法国的合法代表,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完善法国各种合法权力机构的重要步骤。同一天,戴高乐改组民族解放委员会,增加了国内代表,排斥了吉罗和吉罗的支持者乔治。
1944年1月12日,丘吉尔和戴高乐在阿尔及尔见面。当时英国和美国报纸都透露,罗斯福有意在战后法国成立一个由英美控制的军政府。在谈话中,戴高乐向丘吉尔表示,他强烈反对罗斯福的计划,他指出,战斗法国既然已经在北非站住了脚跟,也必定会胜利地返回法国。谈话后的第2天,戴高乐邀请丘吉尔检阅了他统率的军队。
戴高乐蔑视罗斯福的“法国不能再拥有原来的殖民地”的说法,1月30日,在布拉柴维尔召开的非洲领地会议上,戴高乐发表讲话,指出法国的事务只能由法国自己来决定,法国将独自行使自己的主权。戴高乐还规划了未来包括法属殖民地在内的所谓“法兰西联盟”。
3月21日,戴高乐发布命令,宣告:一旦法国本土有足够的领土获得解放,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就立即迁回法国,行使其职权。
3月27日,戴高乐明确表示:民族解放委员会将成为法国的临时政府,在恢复民主的进程中,临时政府“绝对地”只听取“民族意愿”的意见,凡“不是来自法兰西民族的任何教训”,一概不予理睬。4月8日,戴高乐自任法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吉罗被委以总监。吉罗拒绝了这个荣誉职务,宁愿退休。这一切都使罗斯福非常恼火,但毫无办法。
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战役即将开始,丘吉尔邀请戴高乐到英国来。6月4日,戴高乐乘坐丘吉尔派来的专机,从阿尔及尔飞往伦敦。比起一年以前戴高乐离开伦敦前往阿尔及尔时,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此时,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盟国的军队正厉兵秣马,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
英国完全浸沉在大战前紧张的气氛中。丘吉尔在指挥部会见了戴高乐。他们的谈话有使戴高乐感兴趣的地方,这就是解放欧洲的战役即将开始,虽然美国和英国在制订诺曼底登陆的方案时,完全把戴高乐撇在一边,但是戴高乐重返祖国的日子毕竟越来越近了。谈话的后一半却激怒了戴高乐,丘吉尔建议戴高乐到华盛顿去见一见罗斯福,还说罗斯福对于戴高乐排斥吉罗的做法一直很有意见。戴高乐说,目前他想到的只是解放法国的战争,对朝见罗斯福完全没有兴趣,法国的事情只能由法国人自己来管,无需美国和英国插手。丘吉尔也发了火,他挑明说:如果要他在戴高乐和罗斯福之间进行选择,他只能选择后者。
在伦敦,戴高乐还会晤了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向他介绍了渡海作战的准备情况,表示:盟军一旦登陆后,准备安排挪威、荷兰、比利时等国的领导人通过电台向本国人民发表讲话,然后艾森豪威尔也发表一个讲话,并把准备好的讲稿拿给戴高乐看。艾森豪威尔建议戴高乐接着也对法国人民说几句话。艾森豪威尔的讲稿只讲盟军的战绩,只字不提戴高乐和战斗法国。戴高乐立刻表示不满,坚决拒绝在艾森豪威尔之后讲话。
同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的这两次谈话,气氛都十分紧张。但是,当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戴高乐还是通过伦敦广播公司发表简短的讲话:“最崇高的战斗开始了!法国的战役打响了。在全国、在帝国、在军队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意志,一个共同的期望。”
诺曼底登陆后,戴高乐从伦敦又回到阿尔及尔。在这期间,戴高乐于7月6日访问了华盛顿,同罗斯福进行了三次礼貌的,但极不愉快的谈话。戴高乐得知,罗斯福认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基石将是美、英、苏和中国四大国,而法国则自从1940年6月崩溃以后,就永远失去了大国的地位。戴高乐离开华盛顿以后,美国国务院于12日发表一项声明,表示美国政府确认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有资格在解放后的法国行使行政管理的权利。
7. 二战时戴高乐是如何使法国逐渐强大起来的
1944年9月17日,戴高乐发布命令,宣布成立协商会议,它相当于民族解放委员会的议会,由100名委员组成,其半数来自国内的抵抗运动。10月3日,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由戴高乐和吉罗签署命令,宣告:今后委员会将只有一个主席。同一天的另一项法令宣布将根据指挥与政权分立的原则,组织法国的武装力量。
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1月3日在阿尔及尔开幕。戴高乐发表了长篇讲话,指出战斗法国从一开始就是法国的合法代表,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完善法国各种合法权力机构的重要步骤。同一天,戴高乐改组民族解放委员会,增加了国内代表,排斥了吉罗和吉罗的支持者乔治。
8. 戴高乐为解放法国做出了哪些努力
戴高乐认为,战斗法国的力量已经布满赤道非洲和地中海东部地区,要打回欧洲,解放法国,就必须进入北非,而且这是他1940年6月出走伦敦以来一直为之奋斗的。为此目的,他可以和吉罗合作。吉罗到达阿尔及尔后,戴高乐多次主动写信给他,建议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抗德运动进行磋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战斗法国湮没在吉罗领导的运动里。
1943年1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讨论战局,决定盟军究竟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还是先在西西里岛登陆。
9. 为拯救法国,戴高乐做了哪些提议
1940年1月26日,戴高乐给最高统帅部和政界的80位要人各送了一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他指出敌人将从空中和陆地两方面以极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大举进攻,法国的防线将随时被突破。只有用机械化部队对付机械化部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奏效,必须立即作出建立必要的机械化部队的决定。必要时可与英美合作,制定出一项“宏伟计划”,建立一支能独立作战的机械化部队。但是戴高乐只是白费笔墨而已,他的所有建议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引起统帅们的注意。
10. 为什么说戴高乐挽救了法国的尊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在家里也是开始能够通过网络来了解很多曾经不知道的事情了。所以真的是感谢现在的社会发展,能够让我们现在变成一种在家里能够尽览天下事的感觉,我们今天来了解下为什么大家都说夏尔·戴高乐挽救了法国的尊严吧。
直到后来,夏尔·戴高乐和各种组织联合起来想要拯救法国,最后他们成功了,在1944年的8月份,夏尔·戴高乐带领着“军团”开进了巴黎,在8月30日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自由”法国正式的结束了它的使命。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夏尔·戴高乐挽救了法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