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100年前为什么要留学法国

100年前为什么要留学法国

发布时间:2023-01-03 13:40:07

1. 1919年前后的年轻人们为何可以大批量的赴国外留学呢日本 法国 美国 而且很多都是穷苦家庭的孩子

当时是当权者觉得不学习国外的新东西不行了,就大批派出中国的青少年去国外读书。想振兴中华吧。现在国家也很鼓励大家出国留学呀。我们听说有些学校是985,其实就是一些重点大学的出国留学项目。每年国家都要拿出好几十个亿来资助这些学校的学生出国留学的。这对于家境贫寒却希望留学深造的同学来说是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别的学校我不知道,我们学校每年基本上都能派出100多人去深造,今年听说是要派出160人。就这还是全国派出人数居于第二还是第三(前面好像有哈工大吧),可见国家的支持力度。机会大大的,就是要自己懂得去抓住机会。你也可以关注国家留学基金网站,上面经常会更新信息,其实机会真的很多,只要自己努力的充实自己,达到人家的条件。 就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去圆自己的梦想了,不过读成以后,是必须回国的。

回答者: 千与千寻的伤心

2. 巴金为什么要去法国留学

巴金去法国留学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意愿,另外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当时法国的社会环境较好比较适合学习、求学,法国政府每年平均为每个高等教育的学生投入补助。重要的是外国留学生也享受该免学费待遇,在一定程度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是较好的。

巴金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编译工作。1927年1月,巴金奔赴法国留学。

(2)100年前为什么要留学法国扩展阅读: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

3. 1900年为什么都去法国留学

寻求救国求存的真理。1900年中国被西方列强侵占、刮分严重,国家几近灭亡。大批爱国青年寻求救国求存的真理,出国留学。而当时法国是欧卅的中心、世界的多元文化中心,反封建中心。所以1900年都去法国留学。

4. 周恩来为何出国留学法国的

因为1920年在南开大学的周恩来因为领导学生运动遭到反动派逮捕,后经营救出狱,为了保护他,南开创始人严修建立基金会出资协助周恩来出国留学。
留学法国另外的原因是当时认为发过大革命是最成功的革命,很多当时的先进中国人都去法国取经。而来法国政府对于各类思想都不反对,自由发展,所以去法国不会遭到歧视。三来当时的法国经济复兴,好找工作,而且可以半工半读,可以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因为当时周恩来的家庭已经没有钱资助他了。

5. 为什么选择去法国留学

法国因为其优秀的教育质量,平价的生活费用,免费的学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当家长们决定送孩子去法国读书时,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方向上却总是不知所措,在这里小编就跟大家一起聊聊法国的优势专业,希望可以给大家在选择专业时有一些启迪。

法国是一个大国,什么大国呢?工业大国,农业大国,艺术之都,这些都是法国的光环。因此,法国的商学院、生物制药及医学、农业、宇航、交通运输、法学、艺术设计方向有它独特的地方。
商学院:
法国商学院独立于公立大学之外,因为建校之初许多大型的集团公司很难找到合适的实习生,久而久之影响公司的发展,痛定思痛,大型的公司根据自己的方向自己成立了各式各样的商业学校,培养各自需要应用的管理人才,把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时间长了,业内人士就有了一把无形的尺子,大型的公司非常乐意聘用毕业于这些学校的学生,水涨船高,自然商学院名声鹊起。
INSEAD、HEC、ESSEC、INSEEC、ESG就是其中的佼佼者。INSEAD号称“欧洲的哈佛”,其中它的MBA,每年全球都招不了几个名额,一年3-4万欧元的高昂学费也吓不倒应征者,用“趋之若鹜”形容绝对不过分。
农业专业:
法国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最多的国家,麦浪滚滚,大型农业机械在土地上耕耘是法国田园最常见的景象。法国在农业方向上卓有建树。
宇航、交通运输:
阿丽亚娜火箭的研发是欧洲航天局的杰作,图卢兹是欧洲的航天中心,众多的人才、图纸、测试均来自于法国,可见宇航非常发达。
前段时间众多媒体都在关注的京沪高铁的技术选择,其中阿尔斯通的TGV与日本的新干线争得你死我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国的交通运输已经是国际上最尖端的技术,而这项技术在法国的铁路系统上已经运行了近四十年,其稳定的信号传输,规范的管理体系得到了国际官方的承认。
法学:
大家想必都知道中国的法律是有条文规定的,大家依据颁布的法律法规维持我们的社会秩序。但其实中国法律的鼻祖来自法国,1804年拿破仑登基,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拿破仑在任时颁布了《民法典》,这是大陆法的蓝本,此后许多国家以此借鉴,纷纷出了成文的法律,中国就是其中之一,法国的法律完备之极,是学生理想的专业,但是也要认清法律专业非常不好学,高中生一定要慎选啊。
艺术设计:
不用说了,法国最着名的就是艺术了,不管是纯艺术的美术、油画、雕塑,还是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也好,都秉承了近千年的艺术气息和敏锐的时尚前沿。
欧元硬币的设计者、模特和卷尺的发明者都来自于这个国家,来法国学习艺术学习设计绝对让你眼界大开,接触到最新的风向标。

6. 一百年前的古人如何留学吗古人留学始末

一百年前的古人如何留学吗?古人留学始末

他们不是翻过的前史,而是一百多年前的青年人,和今日相同,有着青年人的追求和朝气。前段时间,电视剧《小分别》引起一波热议。这部电

视剧讨论了我国爸爸妈妈送“00后”初中生出国的疑问,适可而止地反映了这一当下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击中了许多望子成龙的“我国式爸爸

妈妈”的心。留学不是个新疑问,至少在一百多年前,我国人就开端将其作为一种“办法”。周恩来、鲁迅、胡适、徐悲鸿、陈岱孙、钱伟长、

费孝通……近现代史上有名的人物,当然还有更多无名的人物,都曾卷进这一潮流,留日,留欧,留美,留苏。今日的留学各有各的思考,而其

时的出发点大都是为了共同的方针——救亡图存、启蒙革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激起三千年未有之留学潮。但他们不是翻过的前史,而是一百

多年前的青年人,和今日相同,有着青年人的追求和朝气。近来,香港作家、出版人、前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张倩仪推出了一部专着《大留学

潮》,书名里的“留学潮”指的就是这一批人,从甲午战役后到整个20世纪上半叶,我国知识分子竞相出国留学,构成一股大潮。她以年代为

经,以留学生所赴国度为纬,调查了300多位亲历者的记叙,以复原新旧年代、文明交接处的际遇和轰动。书中探索和提炼出的一些疑问,比如

留学生经济、身份轻视、教学区别、礼教冲突等等,都依然对当下富有启发性。结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倩仪曾主修文史和教学学,教学一直是

她关注的重点。在《大留学潮》之前,她曾写过另一本书《再会幼年》(1997),是从民国人物的幼年头绪中讨论其时的生长教学疑问,描绘

西风东渐下儿童生长环境变迁。而这本《大留学潮》可看作是其续作,调查了那一批身处动乱社会中的人从幼年到青年的轨道。“生长教学有十

分多的共通性,背面是年代的改变和我国本来的基础,这影响他们日后变成一种如何的我国人,有如何的我国做法、思维和习气。”留学自然是

一种自个做法,但在新旧年代替换的关头,彼此照应,汇成了一股激流,然后推进更多的人参加这一队伍,变成一种团体认识。

1.做起留学梦


第一个到美国留学并取得学位的我国人是清末的容闳,他1854年从耶鲁大学结业后回国,二十年后


,又向曾国藩提议遴派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此举取得曾国藩支撑,从1872年到1874年这几年间,每年政


府派出30名。但是在1881年,清政府紧急召留美幼童回国,方案夭亡。许多年里,留学都是零散做法,


极为稀有。


状况在1896年呈现改变。此前,我国刚刚在甲午战役中败于日本,我国知识分子深为轰动。这一年


,清政府派出13名留学生去日本,后来变成国家方针。同时,民间心态也有所改变,不少年轻人看到“


日本维新以后,政治工业,效法西洋,前进很快,犹以海陆军更优,且膏火亦省”,因此挑选自费留学


也不在少数,敞开了连续几十年的留学潮。


留学,很快变成了其时我国青年的愿望。加之清廷废弃科举,断了传统读书人的上升途径,留学成


了新的未来未来乃至镀金办法。留学生一时身价百倍,引人艳羡,竞相追逐。前史学家蒋廷黻在回忆录


中就写道,1907年时,正在上中学的自个有一次看到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堂兄弟穿一身白制服,令村夫


侧目,仰慕不止。因此他立誓说,“假如东瀛念书就遭到如此的敬重,将来我必定要到西洋去念书”。


后来,他公然去到了美国留学。


季羡林也有一段类似的阅历。他从清华大学结业后,难找作业,幸而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约请他


回校任教,薪酬优渥,日子满意。但是不可,“他人出国留学镀金的音讯,不时传入自个耳中。一听到


这种音讯,就像我看他人相同,我也浑身发抖。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


从自个的视点说,留学自然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作业,但当其变成一个团体做法,背面就有更强大的


驱动力,也就是救国报国,学成有用的人才,为国家作贡献。特别是辛亥革新覆亡清政府后,留学生们


精神为之一振,方针更加清晰起来。比如外交家顾维钧1912年被袁世凯政府聘为秘书,彼时他正在哥伦


比亚大学攻读博士,为了为新政府效能,他赶写结业论文,以便早日回国。


与“留学梦”相伴相生,其时国内流行着各式各样带有舶来性质的思潮,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军


事救国、教学救国乃至体育救国、学术救国等都各自有一批拥趸,吸引着留学生从不一样的途径去探索“


救国”的课题。不过,尽管青年人的热心令人深为轰动,尽管他们给我国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和气候,但


其时的国家千疮百孔、根深蒂固,“留学”能开出药方,却不能予以彻底治愈。归国的留学生们,很快被卷


入政治的动乱和战役的颠沛中,为大年代所掣肘,不得不逐渐偏离了迈出国门时的方针。但是他们留下


来的精神,和一代人之学术,却值得后来人珍爱。


跳脱出我国的特别环境,将“大留学潮”置于国际近代史和人类文明交流史的结构下去调查,会有


更深刻的洞见。它牵涉的不仅是一国时势,而是现代化的进程。


2.钱从哪里来?


留学需求用钱,并且是很大一笔钱。据统计,1934年摆布,公私留膏火用一年要2000万元。这是什


么概念呢?其时1000万元“若拿来办大学研究所,可办一二十个有余,用它对折亦有十个八个不愁经费


设备无着”。


钱从哪里来?一种是国家花钱,即请求遴派的公费留学。公费留学中包括国家公费和各省省费,其


中最安稳、最大宗的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庚子赔款资助留学。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依据随后签订


的《辛丑公约》,我国要分39年向八国补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此即“庚子赔款”。后来,各国退还了


一部分,清政府用这部分钱开展教学,派学生留学,还建成了清华大学。其间,以美国退款最早、最周


详,掀起一阵公费留美的高潮,其间就包括胡适、金岳霖等人。美国支撑退款留学,有培育一批亲佳人


才的思考,但从客观上说,也让我国得以有一笔安稳的钱来开展科教。


与公费生相比,自费生若不是身世大富大贵之家,就绰绰有余得多。但我国人历来注重后辈未来,


不吝变卖家产、亲朋相帮筹款来送子出行。比如巴金,想向大哥要一笔钱去法国,大哥回信说家中现在


捉襟见肘,筹款困难,劝弟弟过两三年再去。巴金固执不让步,大哥只好汇来钱,让他去法国。


“勤工俭学”也变成其时一个时尚的标语,一边做工,一边读书,一方面挣出膏火,一方面也呼应


“劳工神圣”的潮流。其间,因法国科技、文艺水平高,且一战后法郎币值低,尤以赴法勤工俭学为最


,从1919到1921年,多达2000人摆布,适当一次“工读运动”。但是,听起来夸姣,但实际确有许多误


会,在法国“勤工”不是洗洗盘子刷刷地板,许多都是名副其实进入大工厂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


,对膂力请求很高,经济困顿,又苦又累,一天下来只能“工”不能“学”。


1921年,赴法勤工俭学生爆发了大学潮,直接导火线是华法教学会告诉隔绝经费保持,要他们自个


解决疑问。学生反常惊惧愤恨,还占据了里昂中法大学。一部分学生被拘禁强行回国,陈毅便是其间之


一。他回来后说:“留法的勤工俭学是寄在敌人底下,仅可供吾人的苦工训练,不是解决疑问的主义生


活,差不多我来法的初志完全是绝望了。”


勤工俭学是个立异的留学办法,能让更多平民承受教学,结果却是失利的。但在做工中承受洗礼,


这个运动后来趋向政治化,其间催生了一大批我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如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陈


毅、李立三等。


3.恋爱婚姻悲喜剧


在传统的我国爸爸妈妈眼里,传宗接代是一件大事,但留学生合理婚娶却一别数年,让这一夙愿难以了


结。因此,在留学生出国前,爸爸妈妈就常常做主为他们结了婚,乃至生了子。


但留学生思维新潮,多数讲究自由恋爱,反对老式婚姻,更担心娶个大字不识的小脚太太会束缚自


己的未来和自由,因此常对爸爸妈妈之命媒妁之言大加抵挡。爸爸妈妈有时只好宣称家中有变故,“骗”留学生


回来成婚,遇上抵死不从的,只好解除婚约或牵强将就,有时竟会酿成一出女性被扔掉的悲惨剧。


不过,这种事单个时分也会歪打正着成了喜剧。剧作家欧阳予倩便是如此,他留日刚回来,家里就


叫他娶亲。他决议成婚三天后就跑,其他人都为之着急,唯一丈母娘不惊不乱。公然,三个月后他都没


走。本来这位夫人十分聪明能干,诗文绘画都不在丈夫之下,欧阳予倩和她志同道合,还想带她一道出


洋。


出洋的留学生正值情感悸动期,也会在异国他乡演出一出出罗曼史,加之留学环境自由无拘,男女


联系有时比欧美还敞开。郁达夫在《沉沦》等小说里写到的那种含着愿望的爱恋心情,就经常摧残着好


些留日青年男人。欧陆一战后男女比例失调,种族轻视也没有英美严峻,娶法德女子不是难事。诗人李


金发和画家林风眠就趁马克价值降低一同去了德国,还都娶了德国老婆。不几年,林的老婆死于出产,他又


续娶了法国老婆。


赴美留学生则多以我国女子为婚恋目标,仅仅苦于人多粥少,竞赛剧烈。东岸女校的宿舍院子里,


每逢放学,就挤满了来看女友的哈佛、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的男生。也有斗胆的我国男生受美国约会


文明影响,去和漂亮热心的美国姑娘往来,仅仅成功率比较低算了。网络百家-小红人,欢迎广大读者关注与订阅!

7. 为什么留学去法国

一、合理的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对多数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很多人都是因为学费问题而放弃留学梦。不过,法国大学的留学费用相对较低,甚至有些公立大学专业课的学习是免费的。并且,在法国留学主要支付学习法语的费用加上日常生活费用,学生经济压力较小。
二、完善的教育体系
法国不仅学费相对较低,而且教育体系十分完善。高等学校历史悠久、体系完善、专业明确,能够让学生找准定位。例如有专门培养工科方向的工程师学院,也有培养商业经营为目的的商学院,还有培养绘画、音乐、建筑、雕塑专业的艺术学院等等。
三、宽松的工作政策
就读法国大学的学生在获得硕士以上文凭后,政府会提供给留学生一年的找工作签证的时间,使得留学生拥有较好的工作机遇。学生可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找到感兴趣的企业工作,适合自己的工作,若能够适应便有了工作岗位;若不合适,也可以回国发展。
四、法语竞争力优势大
法语、英语、俄语、德语、日语都属于小语种行列。相对中国来讲,学习英语的人数较多,法语人数较少,所以法语竞争力较小,更有竞争优势。另外,学习法语在加拿大、比利时移民上也有很大的优势。

8. 为什么中国人留学法国与法国人在中国办学堂

除随耶稣会士赴法学习大主教和个别被派出国求学的少数人外,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人,当是光绪三年(1877年)由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公元1820~1879年)派去的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1876年,沈葆桢获准选派学生26名、艺徒4名赴法学习船舶制造及驾驶技术。第二年,学生们在法国人日意格(Prosper Marie)带领下成行,日意格任洋监督,福州船政局总考工李凤苞任中方监督。这是中国官费生成批留法的开始。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着名语言学家马建忠,年青时即开始研究西学,光绪二年(1876年)被派往法国留学兼任清朝驻法公使郭嵩焘的翻译。他在巴黎大学学习法律,1879年获博士学位后归国,随李鸿章办洋务。他主张发展新式工业和学校。发展对外贸易,争回关税自主权;认为对外通商是“求富之源”。其参照西方语法着成的《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着作。《马氏文通》原名《文通》(文:文字语言;通:通则、通例。文通即语法),出版时马建忠已辞世,为纪念其着述的功绩,也为了区别于其他同类着作,故在原书名前加上了作者姓氏。

辛亥革命后,留法学生逐渐增多。1912年,李石曾等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并设立留法预备学校。1912年至1913年间,留法俭学会共派遣4批150多人到法国,后因欧战而终止。1915年,蔡元培(公元1868~1940年)、吴玉章(公元1878~1966年)等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作工,俭以求学”为目的,号召有志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国内掀起了留法勤工俭学的高潮。1919年至1921年间,在中法两国知名人士共同发起的华法教育会的组织下,先后有1600多名中国学子赴法求学。其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如湖南的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徐特立、罗学瓒李维汉、何长工、肖三;四川的赵世炎。陈毅、邓小平、聂荣臻;贵州的王若飞等。

华法教育会发起于巴黎,并在中国上海、广州设立分会,由蔡元培任会长,发起之日,蔡元培发表题为《华法教育会之意趣》的讲话,他说:“现今世界各国之教育,能完全脱离君政及教会障碍者,以法国为最……法国自革命时代,既根本自由平等博爱三大义,以为道德教育之中心点,至于今日益扩张之范围……法国科学之发达,不独在科学固有之领域,乃又夺哲学之席,而有所谓科学的哲学。法国美术之发达,即在巴黎一市,观其博物院之宏富,剧院与音乐会之昌盛,美术家之繁多,已足证明之而有余。至中国古代之教育,礼乐并重,亦有兼用科学与美术之意义。”在谈到中国人为什么要留学法国并引进法国文化时,蔡元培在1916年3月29日华法教育会发起会上作了这样的解释:“法国文化有特宜于我国计五:一日道德之观念,二日文学艺术之臭味(xùiwèi,气味),三日自由之精神,四日习惯之类似,五日俭学之机会。”

通过兴办教育传播福音,是19世纪西方传教士普遍采用的传播方式。传教士或其他外国侨民所办的学校,是晚清中国新式学校的一类,新式学校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文化精神,体现了西方的教育风格。它们在中国的出现和存在,成了西学传播的重要渠道。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进入这样的学校接受西学熏陶,然后又带着西学分散到各地去。

从19世纪中叶起,法国大主教也积极在中国办学,其中在上海创办的学校就有:1849年创办的徐汇公学(后改为徐汇中学)、1851年创办的石室小学(初为读经班)、1852年创办的仿德小学(后改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1853年创办的明德小学(后改为上海市蓬莱中学)1855年创办的徐汇女校(后改为上海市第四中学)和经言小学1874年设立的圣芳济学校(后改为圣芳济中学)1886年设立的中法学校(后改为光明中学)、1894年设立的善导学堂(后改为善导中学)等。

1903年,震旦大学院在上海成立,这是法国天主教会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震旦大学第一任校长马相伯(公元1840~1939年),少年时曾在上海徐汇公学学习拉丁文和法文。1870年得神学博士学位,经教会授职为神甫,成为耶稣会教士。1872年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1905年,因不满于震旦大学天主教当局的考核,又与严复、袁希涛等在上海创办复旦公学(即后来的复旦大学)。

1920年,中法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蔡元培任第一任校长。经过若干年的经营发展,大学逐步成立了以法国学者命名的四个学院,即:拉马克(Jear~Baptiste Lamarck)学院,讲授生物学科;居里(curie)学院,讲授理化科;孔德(AugllsteComte)学院,讲授哲学科;伏尔泰学院,讲授文科。1921年,在中法两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法大学又在法国里昂成立了海外部,所接受的多是北京中法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9. 为什么选择法国留学

因为法国留学选择公立大学有很大的优势:
1、留学费用相对偏低
在法国留学一般只需要支付语言学习的费用,在进入法国公立大学后就只需要支付生活费用,法国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享受着同等的待遇。申请者只需提供6万元钱以上的银行存款证明,如政府的住房、交通及就餐补贴。公立大学通常只收注册费100-300欧元左右,不收学费;言语强化课程一年学费在1200-4000欧元左右;住宿费及生活费每年约5000欧元,法国政府提供住宿补贴150-200欧元/月。

2、留学生群中的学生较易取得居留

到法国留学学习硕士课程并持有长期学习签证的外国学生,第一年将自动取得暂时居留证,第二年取得多年居留证。外国学生在法国学习完毕并取得文凭后,将被允许在法国居留六个月,以寻觅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带薪工作。六个月完毕后,如学生已取得一份工作或受聘将被允许在法国寓居工作同时,法国还设立了“优秀人才居留证”。持有优秀人才居留证者在法国和学生来源国之间出入无需再办特别手续。外国学生在本国或法国完毕高层次学习后,如果想在法国寻觅第一份职业,且能证明本人具有高技术才干,就能够向法国递交“优秀人才居留证”申请。

10. 二十世纪初,为什么中国人大都去法国留学或做工

五四运动后中国年青人在全盘西化影响,人人都想到西方留学学富国强兵之路,美国在1911开始因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斯建议美国总统利用庚子赔款开启了中国留学生赴欧美之路,但能去美国的都是全国菁英学生,名额极有限,每年仅有几十人。

1912~15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录取条件远彽于美国并与法国政府有合约允许学生打工,当时法国左倾政府施行民主社会主义多年,所以勤工俭学吸引无数左派青年纷纷留法,人数在1919~21答达高峰时有近3000人,人数快速超过留美生。

和留美生不同,留法生大都先进入工厂工作,能立即读书的人不多。而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百业消条,也没有太多工俭学学生的工作机会,加上因留学生参加反对当时北洋政府运动,北洋政府在1921年切断资助,留法学生法国陷入绝境,生活所逼下在法国开始闹事,最后大多数被法国政府遣送回华,勤工俭学也划下句点。

阅读全文

与100年前为什么要留学法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