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一战法国火炮生产多少

一战法国火炮生产多少

发布时间:2023-01-03 22:48:37

⑴ 一战时期各国武器装备

1、一战
新 式 武 器 装 备
轻 武 器
⊙冲锋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诞生[图]
机 枪
⊙机枪从诞生到一战发挥巨大作用的历程[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马克沁机枪[图]
坦 克
⊙坦克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钢甲铁马
⊙坦克的外形与结构[上]
⊙坦克的外形与结构[下]
飞 机
⊙空战的出现:从砖头、刀子互搏到歼击机的问世
⊙一战中的战斗机[图]
⊙ 一战飞机的速度和载弹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空战武器趣谈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军事应用[图]

潜 艇
⊙人类的潜海梦与潜艇雏形[上][图]
⊙人类的潜海梦与潜艇雏形[下][图]
⊙现代潜艇的诞生[上][图]
⊙现代潜艇的诞生[下][图]
⊙一战前潜艇成为实用性武器
⊙潜艇一战初显身手不凡[图]
⊙“水下幽灵” ——潜水艇
化 学 武 器
⊙一战违反国际公约的化学战
⊙化学武器简介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blade/yizhan/yizhan.html

2、二战
二战中的经典武器
http://..com/question/9551135.html?si=1

回答1, 1914年开战时,英国现役战舰包括:无畏舰20,战列巡洋舰9,前无畏舰(也应该算为战列舰)40,装甲巡洋舰34,轻巡洋舰63,驱逐舰/鱼雷艇250。

回答2,库尔贝”级两艘
“普罗旺斯”级三艘
“黎塞留”级一艘(在建一艘)
战列巡洋舰:
“敦克尔克”级两艘
重巡洋舰:
“阿尔及尔”级一艘
“迪凯.斯纳”级两艘
“絮弗伦”级四艘
轻巡洋舰:
“迪盖.特鲁因”级三艘
“圣女贞德”级一艘(训练用)
“埃米尔.波廷”级一艘
“拉加利索尼耶”级七艘
布雷巡洋舰:
“普鲁东”级一艘
回答3, 找了半个小时,实在找不到

回答4,
56-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于1968年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现已退役。

该炮炮身由线膛身管、锥形扩大药室、调孔环、炮闩座、炮闩、击发机构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炮架为可折叠三脚架,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结合,必要时可不用炮架,实施肩扛炮身射击。

口径:75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52千克
炮身重:34千克
炮架重:16千克
炮身长:2124毫米
火线高:425-720毫米
全弹重:
破甲弹:6.58千克
榴弹:8.8千克
破甲弹破甲厚度:
150毫米/30度
180毫米/0度
弹药基数:30发
初速:
破甲弹:285米/秒
杀伤爆破榴弹:310米/秒
射速:6-8发/分
最大射程:
榴弹:6500米
直射距离:
破甲弹:340米
高低射界:-5度-30度
方向射界:360度
炮班人数:7人
回答5,全长 : 42.97米
宽 : 7米
高 : 11.6米
重 : 1,350吨
炮口径 : 800毫米
炮长: 32.48米
炮重: 400吨
射击角度: +53 度
炮弹重 :
7.1吨(穿甲弹)
4.8吨 (高爆弹)
1.8 - 2.0吨 (推进燃料)
炮弹射速:
720米/秒(穿甲弹)
820米/秒 (高爆弹)
射程 : 28 - 47 公里

回答5,
942年初,终于制成了这门超重型巨炮,它被用克虏伯家族的“古斯塔夫”前缀名命名,希特勒本人和军需部长斯佩尔出席的验收仪式,它被700万马可被军方购买,以工程师的妻子的名字命名匿称“多拉”。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视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局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弹也是骇人听闻,每一枚穿甲弹重7.1顿,一枚高爆弹重4.8顿,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
巨炮制成后被命名为“多拉”炮,原计划攻击马其诺防线,可是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黑海之滨,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下工事,8月中旬又被运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国在此战中惨败,9月为免被俘“多拉”又匆匆运回,“多拉”列车炮又会同“卡尔”“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参与对1944年华沙起义的镇压行动,德军在苏联重兵压境,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为镇压波兰人民的反抗,仅不顾弹药吃紧,极其残酷地有组织和分步骤的炮轰和爆破,将华沙全城几乎痍为平地。

1945年4月,德国工程师为免被缴获,拆除的“多拉”,盟国军队缴获了这门巨炮的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

回答6,http://hi..com/%C7%D8%CF%C8%C9%FA/blog/item/09987409f5da51ae2fddd402.html里面有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驱逐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成为真正的“多面手”。一战结束后,各国海军均毫无例外地认为,驱逐舰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驱逐舰能够布雷、扫雷,能够为运输船队和舰队提供反潜支援,能够搜索敌潜艇,能够攻击敌海上运输线,能够炮击敌地面目标,而且驱逐舰还有鱼雷攻击能力,是舰队作战中不可缺少的防护力量。
驱逐舰的排水量进一步增大。英国海军最早的“江河”级只有550吨左右,而后来澳大利亚、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驱逐舰都增加到800-850吨。战争实践表明,驱逐舰的舰体需要增大,武备要加强,航程也要提高。
沙皇俄国海军吸取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惨痛教训,在驱逐舰革新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1911年下水的“诺维克”号航速可达38节,装有4门4英寸口径火炮和8具鱼雷发射管。尔后的改进型的鱼雷发射管增加到12具。至战争结束时,英国建造的W级排水量已达1500吨,有4门火炮和6具鱼雷发射管;而德国的S-113级排水量更是达到了2000吨,舰上装有4门5.9英寸口径大炮,其武备强度和排水量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某些巡洋舰。
根据战争实践的需要,驱逐舰上增加了很多新型武器装备,需要更多的水手来操作这些装备。尤其是当驱逐舰装备了深水炸弹或水下听音器(美军称为“声纳”)后,就具备了极为有力的反潜手段。一些海军武器设计师认识到,在反潜作战中,驱逐舰的高速并不能占到很大优势。于是,他们就对担任护航任务的驱逐舰进行了优化改造,稍稍降低了航速,但却极大的增加了航程,更适于执行远洋长途护航任务。

两次大战之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中止了海军武器建造计划,只有意大利和日本仍在执行战时扩军方案。美国海军将其战时建造的“平板”驱逐舰转为预备役,而美国国会又不肯拨款建造新的驱逐舰。因此,除意大利和日本外,世界各国海军在二战中使用的驱逐舰大部分均为一战结束后建造的。
1927年,日本建造了“吹雪”级特型驱逐舰,使驱逐舰的性能又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该舰装有6门(3座双联装)5英寸口径主炮,与当时驱逐舰惯用的单管、开放式主炮炮塔形成鲜明对比。而且该舰主炮仰角可达75度,能十分有效地实施对空射击。舰上装有9具鱼雷发射管,火力十分强大。动力系统使用柴油发动机,最高航速达38节,即使是15年后,仍可保持34节航速。
当时美国、英国、意大利和德国海军普遍使用直径21英寸的鱼雷,而日本海军已开始装备直径24英寸的强力鱼雷。日本方面一直对此守口如瓶,视为国家机密。1933年,日军装备了93式远程气动鱼雷,航速为49节,最大航程达22000码,为当时美国鱼雷的3倍多。
在欧洲,由于受到20世纪20、30年代签订的海军限制条约的影响,驱逐舰的建造走向两个极端。法国一战结束后缴获了德国的S-113型驱逐舰,很受启发,建造了一系列的“超级驱逐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建造了“莫加多尔”号驱逐舰。该舰排水量超过4000吨,装有8门5.5英寸口径大炮(4座双联装)和10具鱼雷发射管。通常被称为“反驱逐舰驱逐舰”(Contre-torpilleurs)。该舰的火力甚至超过了英国同时期建造的“阿雷苏萨”级轻巡洋舰。在二战期间,美、英两国经常将法国驱逐舰称为轻巡洋舰。
当时订立的海军军控条约对600吨以下的舰艇并未做出限制,意大利首先利用这一漏洞,开始建造600吨左右的小型驱逐舰。尔后,其它国家也纷纷追随。二战中的实战表明,这种“增大版”的鱼雷艇通常都有过载的弊病,很容易在气象复杂的海面上倾覆,而且作战效能也远远不如真正的驱逐舰。意大利的海军武器设计师积极发挥其创造才智,想尽各种办法减轻舰上武备的重量,比如将鱼雷直径缩小到17.7英寸。
美国的“平甲板”式驱逐舰已全部过时,但新型的驱逐舰直到3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将驱逐舰的排水量限制为1500吨,美国当时新问世的驱逐舰紧守这一规定,不敢有丝毫越轨。直到有关条款将上限放宽为3000吨后,美国驱逐舰的排水量才开始增加。
美国驱逐舰的设计思想比较强调航程远,主要是为了准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与日本海军作战。美军在二战前建造的驱逐舰装有5门5英寸口径主炮,鱼雷发射管的数量逐渐从8具增加到16具。从1939年开始,美国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基本配置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鱼雷发射管减少至10具。

⑵ 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的75毫米速射炮

1897野战速射炮(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愿意称呼这门炮时把75mm加上)

重量:1544公斤
管长:2700毫米
弹药:高爆/破片/反装甲 5.97-7.25公斤的都有 常见7.24公斤
口径:75毫米
常见运输:火炮机动马车(我记得是6匹马)/炮兵拖车
高程:-11度—+18度
方向射界:6度
射速:每分15发
初速:500米每秒
有效射程:8550米(但是弹片可达6800米)
实用的一般是6到7千米

⑶ 请问施耐德军工在一战至二战间生产了哪几款最经典的火炮

法国施耐德公司(现在的施耐德电气)最经典的产品是1897年式75毫米团属野战炮(Canon
de
75
modèle
1897),只有它称得上“引领时代潮流”。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现代炮兵武器,因为它是第一种使用液气后座系统的身管火炮,真正实现了“速射”。这种火炮在一战时同时装备了英法美三国,并且都经过改进一直用到了二战
——有绰号是“75小姐”当时施耐德是仅次于克虏伯的第二大军工企业

⑷ 一战前风光无限的法国75毫米速射炮在一战中为何表现平平

第一,这种炮设计得有些尴尬,炮弹杀伤力不足,而且仰角不足,无法进行间接火力支援。只能用于直瞄射击,但本身分量又有点重,在弹坑密布的战场上移动不便
第二,左右射界调整比较困难,步骤太多,反应不便

总而言之,这玩意设计之初的适用场合是拿破仑式的炮兵对决,而不是一战那种战场环境。表现平平也是难免

⑸ 一战共消耗了多少发炮弹

凡尔登战役,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7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惨烈的标准并不只是死亡人数,还有战役的激烈程度、持续的时间、动用的准备等。

1916年2月21日清晨,天气奇寒。7点15分,德军炮群以每小时10万发以上的密度向法军阵地倾泻炮弹,从而掀开了凡尔登战役的序幕。炮击持续了12小时,200多万发炮弹和燃烧弹密密麻麻地落在凡尔登周围14英里左右的三角形地带,力图在法军前沿阵地造成一个“死亡地带”,让德国士兵踏着死尸前进。据当时的记载说,历史上从未见过这样强烈的炮火,真是炮弹横飞,倾泻如雨,大地为之颤抖。法军第一道防线完全被浓烟烈火笼罩,德军的大炮如雷霆一般轰击着,轮番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弹药壳堆积如山,夷平了堑壕,炸毁了碉堡,并把森林炸成碎片,山头完全改变了面貌。炮击之后,德军主力步兵发起冲锋,两军展开了白刃战,厮杀拼搏。那天气温极低,有的士兵被冻得不省人事,但醒来后又投入战斗。面对德军的猛烈进攻,法军拼死抵抗,他们在“不许敌人过去”的口号下,以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进路,伤亡十分惨重。经过几天的激战,法军终因寡不敌众,第一道防线失守,阵线被切成几段,与后方的交通线全部断绝,凡尔登的命运和整个法国的防御体系均处于千钧一发的危险境地。在这紧急关头,法军任命60岁的老将贝当为凡尔登地区的司令官。贝当此时受命保卫凡尔登,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于25日上任后,立即将整个战线划分为若干防区,严令士兵坚守,同时抢修被炸毁的公路,组织了一支9 000人的运输队,调集了3 900辆汽车昼夜不停地运输。从27日开始,每24小时就有6 000辆卡车通过这条道路把补给送到前线,平均每14秒钟通过1辆卡车,一星期之内,运来了19万援军,2.5万吨军火,大大加强了凡尔登的防卫。因此这条路有了“圣路”之称。
德军决心攻占凡尔登,法军不惜伤亡拼死抵抗,形成了伤亡惨重的拉锯战,双方都遭受着可怕的生命损失。密集的炮弹,使大地震撼,把人体、装备和瓦砾像谷壳那样飞掷到天空。爆炸的热浪把积雪都融化了,弹穴里灌满了水,许多伤兵就淹死在里面。这次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战争进行了10个月,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到12月18日战争结束时,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凡尔登满目疮痍,最深的弹坑在地下有10层楼那么深,这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场也因此有了“大屠场”和“地狱”之称。

⑹ 一战期间,法国坦克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法国研制的早期坦克是“施纳德”和“圣沙蒙”突击坦克。用法国人的话说,“突击坦克是创造性的产物,是新技术的出现和人的聪明才智相结合的产物。”法国坦克的研制成功,归功于被人们称为“法国坦克之父”的J.E.埃司丁将军。当时,埃司丁还仅仅只是一名上校,是一名军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915年初,他看到英国人使用的雏形坦克后,敏锐地意识到,法国应该制造出一种装有机枪和火炮的履带式战斗车辆。然而,他这一设想并没有获得上司的许可。不过,他并没有气馁,相反,更加激起了他研制这种武器的决心。经过多次游说;他的设想终于得到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的支持。1915年12月,埃司丁的设想方案被送到施纳德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很快便按照埃司丁的预想研制成功第一辆坦克样车。1916年底,这辆坦克样车装备法军,这就是第一辆“施纳德”坦克。不久,由另一家公司——圣沙蒙公司研制成功了又一种坦克——“圣沙蒙”突击坦克。这两种坦克各自生产了400辆,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作用,尽管作用不大,但历史影响却无可替代。

阅读全文

与一战法国火炮生产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