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周恩来留学法国的真实故事
1920年11月,22岁的周恩来来到巴黎,开始了两年多的勤工俭学生涯。一面读书,一面写文章兼做社会调查,周恩来在巴黎13区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弗鲁瓦街15号一家小酒店住了两年多。其间,到咖啡馆喝咖啡成了周恩来了解社会、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花神咖啡馆,位于巴黎第六区圣日尔曼大街172号,是巴黎三大着名咖啡馆之一,1865年开始营业,它以接待文化艺术界人士而闻名于世,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毕加索、萨特、布雷东还有政治人物托洛斯基都在那里喝过咖啡。
在自己勤工俭学及友人的资助下,周恩来的留学生涯实际上成了他对西欧这一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发祥地的实地考察。他旅欧时的活动中心是巴黎,间或往返于比利时、德国等地,从事革命考察和领导工作。
在较为系统的考察中,周恩来依据亲眼所见,对真理做了进一步的求索,并重构了自己的思想,确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并与赵世炎等同志亲自组织建立了中共旅欧支部。
(1)富足的法国人老板多少岁扩展阅读:
周恩来的学生时代:
周恩来自幼在嗣母陈氏的指导下学习经典名着,打下了扎实的文化根底。从1910年至1917年,他先后入银岗书院、东关模范学校、天津南开学校读书,不仅在才学、品行、社会活动诸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而且还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他还远赴日本和欧洲留学,在反复思索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并于1924年7月从法国启程,由海路回国,投身革命事业。两个月后,周恩来到达广州,出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区委宣传部部长,开始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之中。
周恩来的学生时代,无疑是他探索中国救亡图存之路,逐渐成长为一代伟人的重要时期。
⑵ 67岁钟镇涛活成40岁模样,为何这个破产男人能活得这么帅气
67岁应该是什么样的?
白发、皱纹、驼背、老态龙钟、甚或步履蹒跚……这是生活中常见的老人形态。
但钟镇涛完全颠覆了大家的“刻板”印象,10月11日晚,年近古稀的他亮相《我们的歌》,看起来似乎才40岁模样,活脱脱一个中年美大叔,简直让人惊讶。
他和冯提莫一起合作了《为爱痴狂》,任贤齐和王大陆等人现身社交媒体支持,12日原唱刘若英也点名称赞:
"从没想到会听见阿B大哥唱《为爱痴狂》,而且这改编得真好听,一种期待,有着对话戏剧的感觉……能为自己喜爱的事情坚持并且疯狂,必定美好,好喜欢阿B哥的低音啊。”
因钟镇涛英文名叫Kenny Bee,江湖人称“阿B”、“B哥”。
当天,钟镇涛还携手好友及搭档谭咏麟献唱《朋友》,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或许很多人都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吧。
虽然钟镇涛比谭咏麟小3岁,但两人站在一起,钟镇涛看起来明显年轻许多。
这个曾经破产过、一无所有的男人是怎么活得这么帅气的呢?
在这个常缅怀beyond乐队的时代,温拿乐队常常被忽略,其实它也曾是香港乐迷过滤器般的存在,钟镇涛就是其中一员。
1973年,钟情音乐的谭咏麟找到陈友、彭健新、叶智强重建乐队,钟镇涛因能唱会弹,“他们觉得我便宜”,随后也加入了这个团队,才有了“温拿五虎”。
后来,温拿乐队发布了多张细碟和专辑,风靡乐坛,钟镇涛长得高大帅气,很快成为年轻人的偶像。
唱而优则演,1976年钟镇涛和陈秋霞主演了电影《秋霞》。
不知道是否受此影响,2年后,他宣布退出“温拿乐队”,决定把工作重心放在演戏上。
而他也确实挺有天赋,去了台湾,先后和林凤娇合作的《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均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两部爱情文艺片《聚散两依依》及《梦的衣裳》大火,也让他成为琼瑶电影男主的最佳代言人。
此后几年,他的演艺事业和歌唱事业都蒸蒸日上。
回到香港后,他主演的《表错七日情》拿下香港年度总票房第三,他作曲的主题曲《一段情》与插曲《要是有缘》分别入选无线电视十大劲歌金曲与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
春风得意之时,钟镇涛也迎来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有一次在演出后台,他偶然认识了比女明星还要耀眼的章小蕙,两人一见钟情,仅21天就陷入热恋。
章小蕙可不是一般女人。
她的父亲章建国是香港第一代广告人,创立了北美首个中文电视台,之后还创办了《今日中国文汇报》。
母亲周婉筠则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带着丫鬟陪嫁,一辈子都没自己动手洗过头。
于是章小蕙从小就被娇宠着长大,住豪宅,读名校,学艺术,真是一丝烟火气也没有。
虽然钟镇涛彼时算得上巨星,但对于豪门望族来说,也地位不高,所以章小蕙的父亲并不怎么同意两人在一起,何况章小蕙比钟镇涛小10岁,当时还在纽约读书。
但爱情这东西就是没有道理可言,两人每天打长途电话聊到睡着,偷偷骗家里人出去度假,甚至章小蕙为了看钟镇涛写给自己的信险些被车撞。
“从信箱收到他来信时,便边走路边看信,好几次过马路得靠朋友们从后面把我拉停才不会被车辗过。”
爱到疯狂时,两人跑到章建国面前,哀求他同意他们结婚。
尽管章建国气的不行,但还是没能拗过女儿。
1988年,好不容易抱得美人归的钟镇涛一掷千金,花300万港币给了章小蕙一场梦幻婚礼。
光章小蕙的婚纱,因为出自戴安娜王妃的婚纱设计师之手,就花了13万。
婚后,钟镇涛也没限制章小蕙,她可以随便刷他的副卡,“买多少都可以”,
于是章小蕙买买买毫不手软,她的口头禅是:“ 饭可以不吃,衫不可以不买 ”。
亲朋好友劝钟镇涛管束妻子,钟镇涛怎么舍得,“ 娶老婆不就是用来疼的吗 ?”
其实,钟镇涛在圈子里向来以抠门着称,因为从小家里穷,父母也离异,所以他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奈何碰到了截然不同的章小蕙,偏偏又爱惨了她,只要她开心就随她。
两人一度爱得痴缠、高调。
钟镇涛开演唱会,章小蕙便带着孩子去看,场场不落;钟镇涛拍戏,章小蕙也在片场外面等候;还和钟镇涛一起上过节目、唱歌秀恩爱。
要是两人真能一直这样幸福下去,倒也不失为一对神仙眷侣,可惜世事往往难尽如人意。
“ 我潇洒哥注定大起大落,三更穷,四更富,只求灿烂不求永恒。 ”这是钟镇涛在《新精武门》中演“潇洒哥”的台词,没想到戏言成真。
到了90年代,香港 娱乐 圈涌来更多新星,钟镇涛人气下滑,事业开始走坡路,收入锐减,可章小蕙依旧买买买不停。
没有了激情的滤镜和金钱的保障,两人的矛盾出现,并越积越多,金童玉女的童话也随之走向破灭。
章小蕙身边有了富商陈曜旻,钟镇涛身边也有了富家女范姜,而当时陈曜旻已婚,老婆是章小蕙的闺蜜钟璧泽,这段“五角恋”堪称狗血。
章小蕙接受采访时,大方承认这段婚外情,坚称开放式婚姻是钟镇涛默认的,还表示两人婚姻名存实亡,只是为了孩子的 健康 成长才维持表面关系。
“当时我的太太开着我的车,用着我的司机来送她的亲人上班,我都不知道怎么躲。”
虽然其时钟镇涛也已经认识了范姜,但他没有承认和范姜的感情。
不过,2004年范姜说过和钟镇涛相恋8年,推算下来,两人应该是1996年已经在一起了。
这纷纷扰扰搞不清楚,同时还有另一个罗生门。
章小蕙和陈曜旻交往时,陈曜旻的老婆钟璧泽已患上癌症,临终时,她指责章小蕙以闺蜜的身份趁虚而入,还爆料称陈曜旻在她癌症复发时打她、侮辱她。
而章小蕙说的又截然不同。她表示是钟璧泽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有意撮合自己和陈曜旻,两人认识的饭局还是钟璧泽亲自安排的呢,只是钟璧泽后来反悔了。
这扑朔离迷的五角恋也是真精彩,感觉编剧都不敢这么写,而这样复杂的关系还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钟镇涛和章小蕙正式离婚是1999年,这期间也有不得不说的事。
原来1996年章小蕙向裕泰兴财务公司借贷数千万,一口气买下几幢豪宅,想从中大赚一笔。
当时钟镇涛作为丈夫签了字,陈曜旻做的担保。
谁成想碰到1997年的金融危机,一下子赔个精光,豪宅被抵押了,还欠2.5亿港币。
这么多钱哪能一下子还清,2002年钟镇涛宣布破产,作为担保方,陈曜旻也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而陈曜旻遭遇巨变后性情大变,还对章小蕙动过手,两人最终一拍两散。
后来陈曜旻前妻所生的女儿,还对外大骂章小蕙是扫把星,拖累了陈家。
这边,钟镇涛就比较幸运了,即使没有名分,范姜也对他不离不弃,不仅陪他一起还债,还帮他照顾和前妻生下的一对儿女。
“她是靓女,跟我一起时二十岁出头,有大好前途,而且很多人追求她,我跟她拍拖时,有些人还想追她,但她始终选择了我,我赶她也不走,那时我各方面都不顺利,无谓跟我一起了,我叫她走,她仍选择跟我一起。”
钟镇涛或许从没想过自己这辈子会一无所有,好在他很快适应下来,被“禁奢”的他每月消费精打细算:不准有座驾、不可以“打的”,平时出门都坐公交。
从1998年背上债务到2006年破产期满,他一直在努力工作还债,出专辑,拍电视剧、电影,接各种商演,最终成功还清债务,东山再起。
而这一路,范姜可谓功不可没。
范姜也是个很奇特的女人,她比钟镇涛小12岁,出身不差,在法国留学多年,说得一口流利法语,能力也很强,曾在台湾某文化公司当过节目制作人,认识钟镇涛后,和他一起去了香港,此后真的是做到了不管生病或 健康 、富有或贫穷,都不离开。
为了帮钟镇涛还债,她卖了自己的首饰,还开了一家STAR店,专门找来一些被明星冷落的衣服、裤子、鞋子、饰品玩意,再卖出去,挣了不少钱。
据说梁咏琪参加MTV颁奖大典穿过一件晚礼服,范姜以1200港币收入,5天后被梁咏琪的"粉丝"以28000元的高价买走,利润高达2230%多 。
而范姜做的远不止这些。
为了帮钟镇涛省钱,她连日本料理都舍不得吃。
她对钟镇涛和章小蕙的儿女视如己出,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钟嘉晴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连钟镇涛的大儿子钟嘉浚也曾表示,如果有人冒犯了范姜,他绝不会放过对方。
“她(钟嘉晴)由两岁带到现在,好伟大,不是她生的也尽心照顾,视如己出,我们家庭很融洽,哥哥(长子钟嘉浚)回来,他兄弟姐妹很好,一起吃饭,我见别的家庭未必做到。”
2004年,《东方新地》爆钟镇涛是“一代贱男”,骗女人的钱,还会打女人。钟镇涛没有回应,倒是怀孕八个月的范姜站出来为其抱不平:
"这是阿B出道30多年,受到最大的屈辱,连住在我们楼上的阿伦(谭咏麟),看了这篇报导,都为阿B抱不平!"
是的,她不允许别人说钟镇涛不好,甚至在没有领证办婚礼的情况下,还先后为钟镇涛生下2个女儿。
不怪乎钟镇涛说, “我很幸运,她是我的守护天使,我已经以身相许。范姜帮了我好多,情绪上、处理事情上、整理生活上,各种方面。”
2014年8月24日,61岁钟镇涛迎娶了49岁的范姜,结束了两人长达17年的爱情长跑。
如今,钟镇涛现身节目常常被夸年轻,不久前参加《蒙面舞王》,他跳舞仍相当灵活,一点也不像老年人。
还被网友挖出,他带的手表是Audemars Piguet的皇家橡树离岸型系列,表身由黑色陶瓷及18K玫瑰金组成,售价约30多万。
老话常说,女人有了爱情的滋养就能光彩照人,其实男人又何尝不是,在钟镇涛身上就能看到答案。
生活富足,妻贤子孝,没有烦心事他如何能不年轻!
神奇!她买垮2位大富豪,被称香港第一败家女,最后竟靠自己翻身
自私的谭咏麟:哄原配丁克却和小三生子,享齐人之福17年还称辛苦
凄惨的王杰:曾力压张学友,却遭下毒前程尽毁,还被两任妻子抛弃
#钟镇涛#、#唱歌#、#刘若英#
作者:zeria
责编:zeria
⑶ 你心中最好看的法国文艺片是哪部为什么
我心中觉得最好看的法国文艺片是《天使爱美丽》,第一次看觉得很无聊,全片讲的就是一个奇怪的女孩子做着一些奇怪的事,个人感觉配不上豆瓣8.7的评分。
影片除了画面构图很棒之外,配乐也十分经典,片中出现的纯音乐经常被运用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中,听到这个脑海中就想起奥黛丽塔图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她和爱人骑着摩托车穿梭在法国的大街小巷。
最好的文艺片就是这样,看完后即使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能给人带来乐趣,时刻准备着去发现美好。
⑷ 一个很强的逻辑思维帮我算下谢谢。拜托各位大神
一个创业的法国人,他一般一定受过良好的义务教育和本科教育,法国实行多样教育体制,6至16岁为义务教育。小学学制5年,初中4年,高中3年。那么说是16岁以上啦,法国的本科是三年制,那么说16加上3是19岁,八年前在香榭大道上接近戴高乐广场的地段开了一间餐厅,那么说他创业的时候不一定是有钱的,也许只是有点创业的资金,那么一定是不小于30岁的,就算他19岁开始开办餐厅,但8年后也不过是27岁,但毕业后直接创业的很少,需要一定的资金,怎么说也要3年左右正常的工作,那么说他一定不小于30岁,安德里的厨艺越来越好,能熟练去烹饪他最拿手的是鸡肉料理,春鸡和鹅肝是绝妙的搭配,这个是需要多年的,越来越好是一定建立在8年以上的基础的,那么说还要在加上3年左右,然后在加上歌手签约合同,一般最少三年,那么就是说正好30岁加3年,那么是33岁,使得老板的银行帐户位数逐渐增加,那么说他一定不会大于40岁,40岁以后这个年纪应该是收入稳定的时候了! 以上只是本人去分析比对结果,我没去参照真正的答案,如果对此答案有疑义的人不要太追究,毕竟人和人的思考方式不同,娱乐一下。
⑸ 餐厅的老板多少岁
其实这答案看上去好像很无关!其实这样想就OK了!假设这个人叫“法国人”,然后就说开了餐厅什么的,废话连篇……然后就问你餐厅老板的岁数,其实这“岁数”是没有答案的。他的答案是:餐厅老板=“法国人”。
⑹ 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故事
1920年11月7日,22岁的周恩来登上法国“波尔多”号邮船,西涉重洋前往法国,开始了他的游学欧洲、追求真理的新征程。此时周氏家族家道中落,已无力支付周恩来赴法留学的费用,他留学的费用主要来自严修在南开大学设立的“范孙奖学金”。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所说:“周在欧洲时,他本人的经费支持者是南开大学一位创办人严修。”
严修(1860—1929),字范孙,被尊为南开“校父”,与张伯苓等人先后创办南开系列学校。周恩来则是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学生,从南开中学开始,周与严就有很多往来。1913年,15岁的周恩来入南开后很快显露出品学兼优的才能,得到严修的格外赏识。经济上严修和张伯苓校长经常资助周恩来,让他为学校刻蜡板或抄写讲义,以补助膳食费。入学第二年,严修破例批准他为南开学校唯一免交学费的学生。1917年,周恩来以平均89.72分的优异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严修对这个年轻人寄予厚望,非常宠爱他,甚至想要这位19岁的青年作他的乘龙快婿,此事传为一时佳话。后来周恩来彬彬有礼的拒绝了这门亲事,严修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敬重这位不图财富努力选择自己道路的年轻人,他一如既往的资助他,在严修的帮助下这年周恩来赴日本求学。1919年“五四”前夕,周恩来再入南开,成为南开学校大学部第一届文科学生。
周恩来入大学后,积极投身“五四”爱国革命运动,成为天津青年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1920年1月,他因领导学生运动遭到反动当局逮捕身陷囹圄,经多方营救才得以出狱。严修为了保护好这位被他誉为有“宰相之材”的年轻人,他与张伯苓商量以他在南开设立的“范孙奖学金”资助周恩来出国深造。这一年,严修捐款七千元银洋,设置“范孙奖学金” ,选派南开大学最优秀学生出国深造。他们一致同意派周恩来出国留学。在南开校董事会上研究和征求部有关人员的意见时,大家也一致认为周恩来符合条件,同意派其出国留学。为了给周恩来创造更好的留学条件,严修还特意给驻英国公使顾维钧写信,介绍周恩来的情况,推荐他去英国留学。这年借助“范孙奖学金”出国留学的还有李福景。后来李福景之子李竞的回忆,周恩来1962年还提到此事,说他在法国的留学费用不是靠勤工俭学,而是“范孙奖学金”,正是“范孙奖学金” 起了资助革命的作用。
到达欧洲后,周恩来一直与严修书信往还,保持密切联系。严为资助周恩来,特在严家帐目上为其立了户头。除第一年留学费用是交给周恩来支票,让他亲自带走外,以后的学费,都是严修让人转寄的,每半年一次,准时不误。如 1921年严修日记载有:“2月 27日“李琴湘来(李福景的父亲),余将补助周恩来、李福景之学费,交伊持去”。为了感激严修对周恩来的资助,1922年春节,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特去拜谢严修。严修在经济上的帮助,使周恩来免受饥馁之苦,也不必像其他旅欧学生那样勤工俭学,这使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去从事革命活动。
由于“范孙奖学金”的资助,周恩来的留学生涯实际上成了他对西欧这一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发祥地的实地考察。他旅欧时的活动中心是巴黎,间或往返于比利时及德国等地,从事革命考察和领导工作。在较为系统地考察中,周恩来依据亲眼所见,对真理做了进一步的求索,并重构了自己的思想,确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并成为中共旅欧总支书记。由于周恩来在欧洲从事革命活动,有人就劝严修不要再给周恩来以资助,但他不为所动,以“人各有志”奉答,继续寄钱给周恩来。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于1950年在中南海西华厅设便宴招待张伯苓校长,当时在场的张希陆(张伯苓的儿子)回忆,总理曾说:“我在欧洲时,有人对严先生说,不要再帮助周恩来,因为他参加了共产党。严先生说:‘人各有志’。他是清朝的官,能说出这种话,我对他很感激”。言外之意,是感激老先生对他人格的认识。吃饭时,端上一碗汤来。总理又深情地说:“老先生就像一碗高汤,清而有味,是封建社会一个好人。”周总理对严修老先生的资助始终未曾忘怀。
相关链接:周恩来在法国的足迹
几年前,我曾两次访问欧洲。在巴黎,友人应我的恳求,带我寻访周恩来当年在巴黎的时光和足迹,使我终生难忘。今年适逢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谨追忆寻访历程,以寄怀念之情。
在巴黎上千条街道中,位于巴黎13区“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毫不起眼,连陪同我的西蒙夫人也很吃惊,连连询问多次才找到了这个偏僻小巷。
但走进戈德弗鲁瓦街,没几步就能看到一面墙上镶嵌着一方墨绿色的大理石纪念牌,上面是周恩来的铜质正面浮雕头像,头像下面刻着邓小平题写的“周恩来”三个中文金字,并配有法文说明:“周恩来,1922年——1924年在法国期间曾经居住在此。” 这块纪念牌是1979年法国政府为了纪念周恩来而特别设立的。
周恩来当年居住的小旅馆就紧挨着这块纪念牌。这家旅馆是一栋干净整齐的三层小楼,法国旅游局的铜牌表明这是一家二星级旅店。老板是一对华人夫妇。
女主人告诉我们,2001年,她和丈夫想要开一家旅馆,通过中介找到了这处旅馆。“我们发现,小旅馆不但整洁标致,而且舒服温馨,就毫不犹豫地接手了。当时还不知道周总理曾在这里生活过。”她认为自己很幸运:“我们去中国银行巴黎分行贷款时,他们一听说是周总理住过的房子,还给了我们一些优惠。”旅馆的1号住房,便是当年周恩来住过的那一间。这是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女主人告诉我,前来住宿的中国人并不多,但专程来参观的中国人却不少。周恩来的侄子和侄孙、蔡畅的女儿,还有那些研究历史的中国学者,都曾特意来这里小住。在房子没有被改造前,邓颖超也曾来这里看过。
1920年11月,22岁的周恩来来到了巴黎。1946年,周恩来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当时正值大战之后,在法国容易找到工作,可以半工半读……在去法之前,我已和国内报纸订合同,给它们做特约通讯员,所以在法国一面读书,一面写文章。”据史料记载,周恩来主要为天津《益世报》《新民意报》写文章。有影响的有长达二万五千字的长篇通信《留法勤工俭学生之大波澜》,在天津《益世报》上分十天连续刊载。那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周恩来从法国发回的通讯报导。
同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聂荣臻后来在自己回忆录中写道:“恩来在法国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住在巴黎意大利广场附近的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家小旅馆三楼第16号房间,唯一的一间住房不到10平方米,除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小木桌外,容不下多少别的东西,真可以说是"身居斗室"。这里既是他的住所,又是我们办刊物和进行党团活动的中心。人多了,实在装不下,就只好到广场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活动。每当我到恩来那里,总见他不是在找人谈话,就是在伏案奋笔疾书。吃饭常常是几片面包,一碟蔬菜,有时连蔬菜也没有,只有面包就着开水吃。”
我翻阅了“留言薄”,许多是中国游客写的,也有用法文、英文、俄文写的。邓颖超和他们的侄子、侄女都留有笔迹,几任驻法大使:韩克华、黄镇、姚广、吴建民……都有签名。一位前苏联汉学家伊凡诺夫访问后留下深情的题词。他说:“……周同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伟大的战士……他从这里起始,一生奉献于共产主义事业,毕其一生……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也是世界人民的伟大儿子……我们永远怀念他。”
我就要离开时,在住房一角一个不起眼的展柜里,偶然发现了一件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珍贵文物,淡黄纸复印件,是周恩来1929年7月下旬回国的时候,带回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给团中央的一封报告。里面写着对他的评语:“周恩来——浙江,年二十六,诚恳、温和,活动能力富足,说话动听,作文敏捷,对主义有深刻的研究,故能完全无产阶级化。英文较好,法文、德文亦可以看书、看报。本区成立的发启(起)人,他是其中的一个。曾任本区三届执行委员,热心耐苦,成绩卓着。1924年7月20日。”可惜我没有摄像、复制,只能手抄,至今保存在我的《出访笔记》中。
告别法中友协秘书长西蒙夫人时,我对她陪我寻访周恩来巴黎故居表示深情地谢意。她却说:“周恩来是世界名人,和平的旗手,我一向尊重他。今天有机会陪中国友人寻访他当年在法国的故居,也是我的荣幸。我又知道了许多,使我更加钦佩这位伟人。我永远会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