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法国人不扣扣子
因为他们有双重标准,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对待。
2. 西装最下面的扣子为什么不扣
我们知道,穿单排扣西装,一般情况下不扣扣子,只是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或者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才把上边的扣子扣上,但最下面的那粒扣不能扣。
“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疑问,尤其礼仪培训的时候,很多学员会向培训师问这个问题。一般培训师通常会说:“这是礼仪的要求。”或者说:“下面那粒扣是装饰扣,通常不扣。”至于到底为什么,好像大多人没有很合理的解释。
那么,到底“为什么呢”?这里有两个传说。
其中有一个不太可信的传说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儿子‘韦尔斯王子’(这称呼不太对,应该称威尔士亲王,或查尔斯王子),喜欢暴饮暴食,每餐饭后肚子都特别胀,必须解开西装最下面的一颗钮扣,随从们见王子如此,也只好跟着解开最下面的一颗钮扣,之后就演变成大家穿西服必须遵守的不成文规矩了。”这个传说不太可信,原因有二,一是在查尔斯王子出生之前,人们穿西装就是如此了;二是作为英国王位继承者,查尔斯王子接受了严格的王室礼仪教育,不可能如此不注意风度。
另有一个传说,就比较可信一些了,这个传说是这样的:
目前我们常穿的单排扣西装是由西方渔民的一种服装演变而来。当时渔民出海打渔,要经常脱掉衣服工作,他们为了穿脱衣服方便,平时就不扣扣子,只有碰到大风天气,他们才把扣子扣上,久而久之,他们发现,一旦渔民把扣子扣上,就意味着海上起大风了,而渔民出海打渔,最怕的就是起大风,因为那意味着危险的到来,甚至死亡的到来,很不吉利。所以人们慢慢形成了这么个意识,就是:穿西服扣上扣子不吉利。
但另一方面,西方渔民大多信仰上帝,他们出海之前,往往要站在船上或码头上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保佑他们有好的收获,保佑他们平安归来。在他们祷告的时候,由于上衣没系扣子,海上风又多,海风一吹衣服就呼呼啦啦随风飘动,还露出个大肚皮,显得对上帝不太恭敬。系上扣子不吉利,不系扣子吧,又显得对上帝不太恭敬,怎么办呢?他们想来想去,认为:起大风时我们是把扣子全扣上,如果我们不是把扣子全扣上,而是只扣上上面的扣子,最下面的那粒不扣上,那就不是“不吉利”了,这样就两全其美了。于是后来又形成这样一个规矩,就是:在庄重的场合,为了表示恭敬,要把上面的扣子扣上(三粒扣的可扣上面两粒或中间一粒),但最下面那粒扣不能扣。
这是我认为比较可信的,穿单排扣西装最下面的扣子为什么不扣的原因和传说。
3. 闭幕式上伦敦市长为什么为什么不扣西服扣子
东方人是礼仪之帮 对于开放的西方人 这点小意思是不被注重的 加上天也热
4. 爱马仕包为什么不扣扣子
因不爱马仕的包都有锁,爱马仕Hermes是始于1837年的法国奢侈品牌,从一个纯手工的作坊发展到现在已接近200年。
5. 法国人为什不扣扣子
法国人为什么不扣扣子?因为他们没这个习惯。觉得没扣扣子。这样还有勇猛完强或者是一种。挺潇洒的,潇洒。想法。
6. 来猜个脑筋急转弯吧 为什么法国的男人和女人出门穿大衣都不喜欢扣纽扣
来个脑筋急转弯才脑筋急转,为什么法国男人和女人出门穿大衣都不喜欢扣纽扣?地区的风俗习惯。
7. 不同国家纽扣有什么不同
纽扣是指有孔眼的圆片,缝在衣服的一边,圆片穿过衣服另一边的纽孔,将衣服扣紧。它是人类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装用品。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4000年,波斯人已经可以把加工过的小石头块制成纽扣。古代的埃及人也把金银制成纽扣,缝在衣领的周围作为点缀;古希腊人则在肩部用纽扣与环圈将束腰的外衣扣紧。不过这个时候的纽扣的装饰作用大于实用价值,直到十三世纪人们发明了纽孔,纽扣的作用才大大地获得了提高,加之当时已经普遍按照人体的形状裁剪衣服,纽扣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流行之风也就难以阻挡,这样,纽扣也如同人们的出身一般也划出高低贵贱之分,有钱有势的人无不在衣服上缝上价值不菲的金、银或象牙制成的纽扣,以彰显财富和等级的身份,甚至到了走入天堂之门那阵,也要把刻有自己姓名的纽扣做为遗产留给子孙后代。然而,平头百姓却没有这种本事,他们只能缝制最为便宜的取之于动物骨骼或采自木材的东西,而且也不用考虑后给兄弟姐妹做什么贡献,因为他们同样需要以智慧和创劳动的奇迹来弥补生活的艰辛。
我国周代已开始采用上衣下裳制。不论男女都穿着上衣下裳的两截衣服。礼仪要求也相当严格,朝内有专管制作礼服的官员,文武百官做大典时,必须穿着礼服。当时对服装的使用比较规范,服装制度也相当完备。周朝反映周王朝礼仪的《周礼》、《礼记》等书中出现了“纽”字,“纽”是相互交结的纽结,也就是扣结。根据现在我收藏的西周铜制阴文纽扣及我国考古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纽扣的使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战国文物中,就已用兰、苹果绿、浅灰色的绿松石做成的圆、椭圆、动物头状和不规范形状的纽扣。每颗都有一、二个小孔。有的镌刻花纹,造型别致,艳丽多彩,具有妙美的蜡光光泽。现在收藏的纽扣藏品中,仍然有用小石块、贝片、动物角和核桃、椰壳制作的简单纽扣。由此可见,国人在西周时期,就已有人使用纽扣。
十四世纪,中国人把纽扣传到了欧洲,这对于衣衫还点不整的欧洲人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佳节。那时候,能把宽衣大袍系得相当整齐算是一个光荣,一种特权,而男人从此不再摆弄不太听话失礼的布带,风度也一起跟着十足起来。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贵的金银、珍珠、宝石、钻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的贵重的材料,精做成纽扣使用。由于有了装饰品的衬托,他们的态度也为之有点变得傲慢起来。法国有国王路易十四,用1。3万枚珍贵纽扣镶做一件王袍的记载。那些十分标致的女性则使用者寥寥无几,她们更愿意梳妆打扮这后,坐在厅堂里接待来往的亲朋好友。纽扣充其量挂在腰眼上扮演着服饰的角色,让感到正恰合自己的身份。
到了十六世纪,在高贵的妇女们中间,流行的衣饰是从肘部到腕部,再从颈部到腰部的都要缝制服大量的纽扣作为结物和装饰。18世纪初期,随着英、德、法等国家相继开办纽扣加工厂之后,带有绣花图案的纽扣便在具有设计观念的服装上大放光彩,锡合金的纽扣已经取代了其它制品,成为了大众使用的纽扣,铜纽扣在军服上的装饰则更是让漂亮的制服熠熠生辉。总之,这期间使用纽扣材料可谓应有尽有,什么贝壳、珍珠、玻璃、水晶、皮革、水牛角、玳瑁、竹木等等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又过了不到50年的时间,工业发达的英国出现了琢钢纽扣,这种纽扣是在钢坯上雕刻多个的小平面,因此光洁明亮,精致美观;这种纽扣到了浪漫的法国的人手里,又被继续演绎了精美的透孔花纹。
19世纪初,价格低廉的压铸钢制并饰有透孔的纽扣取代了前者。1830年,机器制造的布包纽扣代替了手工制作了的布包纽扣,与此同时,一种用动物的角与蹄加热重塑,经过染色之后的纽扣也进入了流行阶段。
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纽扣的制造材料的出现,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纽扣都用合成树脂作为原料。诸如纤维素、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塑料制品的款式各异,层出不穷,不仅色彩鲜艳,而且造价低廉。 目前除了合成树脂制造纽扣之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纽扣制品:饰石纽扣,这是一种品位较差的宝石,由于色泽美、硬度大,可以加工成圆片状,嵌入金属的底座上,一套高贵典雅的虎眼石纽扣,可以卖到较高的价钱。
电镀金属绸扣,从16世纪出现在英国制造之都伯明翰之后,便一直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其中一枚镀银的纽扣可以卖到5英镑以上。
贝壳纽扣,这是一种对返朴归真的敬重,曾几何时,它一直做为人类的货币在流通领域使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衡量物品价值早已远离社会,但是被制成装饰品的纽扣却风采依旧,闪烁天然的美丽。日本人对用白蝶贝和黑蝶贝制成的纽扣情有独钟,视纽扣中的上品。
此外,一些价格昂贵的纽扣也常常出现在许多富豪们的服装上。这些纽扣此时已经失去了衫性而变得更有装饰的意味,让人领略挥金如土的感觉。
别看纽扣小得不起见的程度,通过它人们往往可以透视一个的民族的特点。如漆有朱红并刻有复杂花纹的纽扣是中国的特产,饰有美丽彩绘的陶瓷纽扣是法国的名品;有色玻璃纽扣是波西米亚的代表作;象牙色的纽扣是由南美树棕榈树果实,经过窑烧烘焙而成,充满了野性的风情等等,总之,一粒小小的纽扣不仅能够给生活带来无数的方便,也使服装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让人们格外的珍视。
纽扣也是一种文化,就如同大多富裕的公民可以影响一个社区一样,西方作用一直起着让许多人为之肃然起敬的程度,几乎达到忘我的仰慕,甚至于把纽扣缝在右边的习惯也照搬不误,这就是为什么纽扣为何男士在右的由来。天长日久还觉得特别的适应。
女士纽扣在左原因则是在若干久以前,那些在西方生活的蓝眼高鼻的小姐们还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她们的规矩是上等人来完成自己生活的起居每个细节,包括系上那几枚小小的纽扣在内。否则的话,她们就会在人们的眼皮底下有失体统的乱七八糟地摆着胸衣、女帽和长袜等等东西,所以说,在隔壁就有一位躺着伺候小姐穿戴的女仆随时准备把小姐装扮得秀丽端庄。为了让女仆扣纽扣的时候方便,所以女士服饰的纽扣和男士是相反的。
此外有的人还为纽扣赋予了浪漫的意义,第二颗纽扣是送给情侣的最好的礼物。第二颗纽扣,在心的上方,是送给心之所系的人。也就是送给最喜欢的人。因为第2颗纽扣偏于心脏位置,所以第2颗纽扣相对的来说是代表心!
最着名的纽扣的故事与拿破伦先生的命运密切相关。拿破仑的一生充满了伟大的传奇色彩,许多人对其征服世界的伟力崇拜有加,甚至对其坟墓亲吻者不计其数。“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这位军事天才一生之中都在征战,创造多次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一些战例仍被奉为经典引后世口笔相传。然而,1812年征战俄罗斯的失败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亡。1812年5月9日,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离开巴黎,率领浩浩荡荡的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法军凭借先进的战法、猛烈的炮火势如破长驱直入,在短短的数月就直捣黄龙——兵临首都莫斯科城。然而,俄国人却实施坚壁清野的措施,烧毁房屋,掩埋粮食,整个城市成为一座无人的死城。远离本土法军立即身陷重重困难之中,当法国人入城之后,市中心燃起了熊熊大火,莫斯科城的四分之三被烧毁,6000多幢房屋化为灰烬。俄国沙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使远离本土的法军陷入粮荒之中,失去了干草和燕麦,大批军马饿毙于途,军事辎重因为驾无驭者而不得不毁弃,紧接而来天寒地冻的气候更是使这种严峻的形势雪上加霜。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60万士兵被活活冻死,到12月初,拿破仑的部队从出征时的60万大军变得了不到1万人的小股部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拿破伦的败迹呢?世人往往将其失败归结为战线拖得太长、后勤供应不上。但加拿大一位化学家近日在着作中提出新解,小小的纽扣是导致拿破仑60万大军覆没的罪魁祸首。
据美国探索频道报道,加拿大卡普兰诺学院科学艺术系系主任、着名化学家潘尼?莱克托在其新着《拿破仑的纽扣:改变世界历史的17个分子》中披露,变成粉末的纽扣很可能在拿破仑那场惨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该书披露,当时拿破仑征俄大军士兵的制服上,采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而在寒冷的气候中,锡制产品会发生化学变化成为粉末。由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面对着冰天雪地,士兵个个形同敞胸露怀,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许多人被活活冻死,此外,还有一些人因患伤寒得病而死。潘尼在新书中援引了一些同时代俄国人的目击记录,譬如一位俄国人这样描述了拿破仑军队撤退时的场景:“那些男人就如同是一群魔鬼,他们裹着女人的斗篷、奇怪的地毯碎片或者烧满小洞的大衣。”潘尼道:“毫无疑问,1812冬天的寒冷温度是造成拿破仑征俄大军崩溃的主要因素,而锡在低温度下可变的特性,正是拿破仑士兵被迫披上这些古怪衣服的真正原因。”
看来纽扣的作用不可小觑,有点时候它竟然超过了大炮的威力,让一只坚不可摧的大军迅速土崩瓦解,一个伟大的统帅英明无存。
8. 西服最下面的扣子为什么不能扣
西服最下面的扣子不扣,只是男人为了行动方便以及坐下时的舒适性而发展出来的一些通则罢。
西装通常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政府机关从业人员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男士着装的一个首选。
西装一直是男性服装王国的宠物,“西装革履”常用来形容文质彬彬的绅士俊男。西装的主要特点是外观挺括、线条流畅、穿着舒适。若配上或领结后,则更显得高雅典朴。
(8)法国人为什么不扣扣子扩展阅读:
西装扣法
1、单排一扣西装扣子的扣法
单排一扣的西装---系上或敞开均可。
2、单排双扣西装扣子的扣法
单排双扣的西装---系上面一粒扣或者不系;全扣和只扣第二粒不合规范。
3、单排三扣西装扣子的扣法
单排三扣的西装---不扣或者只扣中间一个,即一、三颗不扣。
4、双排扣西装扣子的扣法
双排扣的西装-----扣子要全部扣起。也可以只扣上面一粒,但是不可以不扣。
就座后,正装扣应该解开,起身后则按原样扣上。
9. 闭幕式上伦敦市长为什么西装扣子都不扣而且手还插在兜里面
当时一激动就忘了
10. 为什么法国人喜欢罢工
耐人寻味的法国罢工,原因很多的。
法国人喜欢度假,每年寒暑假时,法国全社会均比较安静,一片歌舞升平,但假期一结束,马上就是新一轮的社会危机,全国上下工潮四起。这不仅是我搞法国工作那么多年的体会,也是我们大使馆司机、厨师的普遍看法。
法国公务员工会组织在巴黎街头游行,反对拉法兰政府推出的退休金改革方案。(2003年6月11日)每年9月份暑假结束,法国就进入了罢工的高峰季节,诸如银行、邮局、电力公司、航空、铁路、地铁、公共交通的职员罢工最常见,但其他行业,如教师、医护人员、记者和国家公务员罢工也司空见惯。法国人罢工的名目繁多,劳动法上专门有定义。有所谓警告性罢工,短时间停止工作对雇主施压;有“瓶颈”式罢工,专门选择要害部门或要害时间停止工作;有轮流式罢工,企业内不同部门或工种轮流停止工作;还有声援性罢工,也就是为支持其他行业或企业的罢工者而停止工作。但罢工的目的无外乎是要求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相比之下,法民航职工的罢工对老百姓的影响最大,政府也就最害怕。但不幸的是,对我们这些无辜外国人带来的不便也最大。记不清多少次因罢工导致我们的代表团抵法航班时间误点,随之造成的就是拜会、宴会的推迟。这种因罢工带来的不便对代表团,对大使馆均苦不堪言。
法国人为什么要罢工?许多法国人对我说,这是法国老百姓的最后一项基本权利。工业化后,在法国社会经济生活中,资金、土地和劳动三大要素供给中,劳动提供者的权益最小,罢工成为调节劳资关系及社会各利益集团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法国,最有名的工会组织有劳工总联合会(CGT)和工人力量总工会(FO),它们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和行业之中,甚至法国外交部官员、治安警察均是这些组织的成员。这些工会组织,特别是其在国有交通部门,如铁路和航空的敏感部门,确有气吞山河、左右全法国社会的能力。记不清楚多少次因增加工资、提高工作待遇等要求,法交通部门的工会组织让全法国瘫痪。记得拉法兰总理刚上台锐意改革,结果一项改革退休金的决定就导致法交通、教育、通讯、邮政、医疗和社会服务等行业的工会全面罢工,形成了法国继 1995年后又一次规模最大的全国总罢工。
此次退休改革计划的要点是在退休年龄不变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公立行业从业人员缴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从而最终和私营部门职工一样缴满40年的保险金,才能拿到全额退休金。此外,还要对一些规定做修改,如修改“艰苦职业”公务员的定义。从1853年起,法国将火车司机、法国电话电信公司线路维护员、邮局分拣中心服务员等认定为“艰苦职业”,但经过150年变迁,工作条件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否还是让这些人从55岁起就享受退休待遇?这在法国形成激烈争论。但要全国近36万人放弃这些所谓“艰苦职业”的退休待遇,又将冒犯众怒。凡此种种,法退休金制度漏洞很多。如不改革,到2040年政府的退休金支出要比2020年高151%,达到852亿欧元。随着就业人口越来越少,人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此种退休制度显然难以为继。
然而,政府的“大道理”比不过老百姓的“小道理”。约1000多万人,即六分之一的全国老百姓参加反对退休金改革的全国大罢工,造成法公路、铁路、航空、市内交通和社会服务系统的全面瘫痪。在某些城市,示威规模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规模相当。据巴黎工商会统计,历时一个多月的社会动荡对法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巨大。中小企业当月份经营额下降30%至40%。巴黎各大百货公司的销售额同比下降10%。罢工一天给法国国营铁路公司造成2000万欧元损失,对巴黎公交公司造成100万欧元损失。
然而,尽管罢工会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但历次民调显示,大多数法国人都对罢工者表示理解,随意罢工成了一种文化。不管是为什么,人人都可以罢工,老百姓对此已熟视无睹。首先,这是法国宪法赋予的权利,谁也夺不走,谁也改变不了。其次,这是法国人利益调节机制的特色,除议会辩论外,街头的力量展示同样十分重要。游行群众与政府宪兵是零和游戏,双强相逢勇者胜。政府许多削弱罢工者利益的规定,包括资方解雇员工的决定均会因罢工者坚定的意志而得到改变。我记得1992年第一次来法上学时,碰上法国政府出台一项针对违章司机惩罚机制的改革,由于这种对驾照扣分制对卡车司机不利,导致全法国卡车司机一夜之间占领了全国高速公路的主要关卡,造成全法长达一周时间的交通瘫痪。政府当时出动军队,天上飞着直升机,试图向罢工的卡车司机施压,但后者脑袋连抬都懒得抬,到头来还是政府让了步。
连外交官、宪兵都要罢工
2003年12月1日,新华社巴黎的一条短讯让中国读者跌破眼镜,那就是法国驻外全体外交官及外交部全体职员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性大罢工,近200名外交部官员还在法参议院门前举行示威。罢工的结果不言而喻,法国在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使领馆、文化中心和法国学校等机构关闭,法国外交部内部工作也受到严重干扰。总统希拉克对此深表忧虑,外长德维尔潘则呼吁罢工的部下们尽快恢复工作。
众所周知,法国特别注重外交,视其为展示其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法在世界上拥有的庞大外交网络仅次于美国。据统计,法国外交部共有9293名官员,其中3900多名在巴黎,5300多名驻外。法国在国外有154个大使馆、88个总领事馆、10个领事馆、26个调研机构、148个文化中心、223所法国学校,仅在海外的法国学校的老师就有6000多人。
按计划,法外交部2004年预算为42亿欧元,约占法GDP1.25%。但同时又决定冻结部分拨款
,从外交总拨款中扣除2.84亿欧元。平心而论,42亿欧元这笔数目对一般国家来讲已非常可观,但对拥有庞大机构和雄伟目标的法外交部来讲又显得不足,特别是议会在通过新预算时还要求外交部取消116个职位并对外派人员的补贴减少6%。
外交部的朋友私下向我无奈地表示,由于办公资金紧缩,外交部楼内老化的电梯无钱更新,10个月内曾连续几天没有复印纸。由于法近年经济发展迟缓和财政赤字已超过“马约”规定的占GDP 3%,法政府一直在开源节流。希拉克要求外交部带头对外派机构进行重新组合,以节约财政支出。从1984年来,外交部实际已减了2758个工作岗位。外交官们不明白,为什么希拉克总统和政府一方面要在世界舞台上大展外交宏图,另一方面却又要缩减外交人员和经费?与此同时,外交部在精简,其他机构的外派人员却在不断增加,待遇也比外交官好。总之,国家再有理,国家的困难也不应只让外交官来当“替罪羊”。
法国人爱罢工是出了名的,但外交官举行全球性罢工尚属首次。90%的法驻外使馆均响应了罢工,其中还包括法国驻印尼的大使。罢工不仅严重损害了法国外交的声誉,也影响了法国外交工作的正常开展。法驻北京大使馆因当时法财长梅尔和文化部长阿亚贡访华,虽仍有人坚持上班,但大部分外交人员都参与罢工。也许,这天你给法使领馆打了一天电话也未打通,你还以为又是法国什么宗教节日呢。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rw/2008-12-10/09142487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