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布宁安葬于哪
布宁安葬于:法国公墓。
伊凡·布宁
俄罗斯作家,生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直到去世。
㈡ 希拉克将被安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法国领导人去世一般葬在哪里
法国领导人死后一般都被安放在法国政府公墓,有一小部分被安放在私人公墓,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安葬在蒙帕纳斯公墓!
法国着名的蒙帕纳斯公墓
我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墓地,被称为蒙帕纳斯公墓。这个公墓被称为法国的伟大的革命公墓。意思就是说,法国的很多突出的政坛领袖或者是革命家或者是革命工作者,都可以申请被安放至蒙帕纳斯公墓!特别的情况,如果被安放的领导人曾经有过严重的政治错误,或者是曾经对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咋不能够被安放在蒙帕纳斯公墓!
㈢ 拯救大兵瑞恩片头和片尾的墓地是不是法国诺曼底的奥马哈海滩的美军墓地呢。悬赏5分
是的,是在法国西部城市卡昂市附近的盟军公墓。每年6月6日都有参加过D日行动的老兵及家属前来,不管是陆军29步兵师,RANGERS,还是101师82师的伞降部队的阵亡者都长眠于此,可悲的是随着时间流逝,前来的老兵越来越少了···总有一天世上会不再有D日老兵,但是盟军公墓会想忠诚的老兵一遍又一遍的向世人诉说着D日那天所发生的故事···
㈣ 为何称索马里为特种部队的坟场,是否跟欧洲的恶劣行径有关
法国一次派法国的特种部队前往索马里拯救被劫持的法国特工,行动失败被索马里恶徒曝光了惨死的照片。曝光的图片看得出索马里恶徒的手段极其残忍令人愤怒,经历过这次后果严重的恐怖行动之后,人们普遍将马德里称为特种部队的坟场。英国和意大利曾经对索马里进行过殖民统治,这是索马里至今还未能和平稳定的原因之一。
索马里的问题一直都在受到世界各个人民的关注,现在仍然处于战乱不断的索马里需要给自己给当地人民一个和平稳定的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
㈤ 国王的恩赐黑暗面 避难所军队的问题
卢梭,这个有着裸露癖的思想家自称是“人类的朋友”,但是却没有哪个人类比他更加忘恩负义。他的情妇华伦夫人至少救援过他四次,但是当华伦夫人落魄的时候,他却对她的求助置之不理,听任她贫病而死。
卢梭自称“没有一个父亲会比我更加慈爱”,但他又把自己的5个亲生孩子送进育婴堂。
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从美国回国不久的梁实秋发表了《卢梭论女子教育》。梁文对卢梭有些小小不恭,触动了鲁迅的敏感神经,惹得他勃然大怒,亦写了《卢梭与胃口》的杂文。从而,掀起一场论战。
在上海,坐在洋房里的鲁迅,抽着莫合烟,吃着菜合子,还有一间安静书房供他写作。而他所尊崇的思想先驱、那位写了《忏悔录》的法国人卢梭,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
一七六一年,卢梭五十岁时,出版商邀他写一部自传。毫无疑问,那对当时誉满巴黎的卢梭来说,是适宜的。但卢梭拒绝了。不久,他的《爱弥儿》出版后,他却遭到了几乎整个欧洲的讨伐,四处流亡。他不得不考虑写一部自传,为自己辩解。他在《忏悔录》开篇时写下: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
卢梭出身平民家庭,经历了流浪儿、钟表修理匠、音乐教师、文员等生涯,通过自学和个人奋斗,终于成为知识界巨子。他创作了多部歌剧,出版了《新爱洛伊丝》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文学着作和政治思想论着。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国家应由社会契约决定”。他的民权思想体现了“法”的精神,成为后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启蒙。在巴黎枫丹白露皇宫演出的卢梭的歌剧《乡村卜师》,收获满堂盛誉。以至国王也整日痴痴迷迷地在皇宫里,用他那不着调的嗓音,哼唱着歌剧中的歌曲,“我失去了我的忠仆,我失去了我的全部幸福……”一时间,卢梭成了巴黎的宠儿,贵族们都以邀请卢梭喝下午茶为荣耀。卢梭似乎也迷失了,忙于赶赴各位贵族王公和夫人、小姐们的沙龙,游戏其间。
上帝给了卢梭一双勘破世间风云的锐目,却没有给他一双看清爱情风月的慧眼。他曾迷失于多位女人。在结束与华伦夫人的畸恋后,他遇上了戴莱丝,一位文化不高却极淳朴的女仆。仅是教会戴莱丝看懂钟楼的大钟,就花了卢梭不少时间。在向她声明“不会娶她,也绝不会抛弃她”后,卢梭与她同居了。他们先后有过五个孩子,都让卢梭送到了育婴堂。卢梭的所谓理由却是,私生子无法得到社会承认和良好教育。戴莱丝生生死死地追随着他,没有名份地与他同居生活了二十五年。
就在《乡村卜师》轰动巴黎时,卢梭接到传报,明日,国王要在皇宫接见他,还要给他一份不菲的终身年金。那天夜里,卢梭失眠了。去?还是不去?若得到那份终身年金,戴莱丝可一生无忧;可是,卢梭也会因此失去思想的自由。终是拿定主意,卢梭以身体不适,谢绝了觐见。第二天清晨,乘坐着马车,他带着戴莱丝离开了巴黎。
他住在巴黎郊外乡间的“退隐庐”。他喜爱大自然,喜爱那儿的草地、湖泊和森林。白天,明媚的阳光照在草地上,草地上开放着紫罗兰、迎春花和五颜六色的太阳花;夜里,森林有夜莺在歌唱。居“退隐庐”,静静地思索、写作。
卢梭的儿童教育文学专着《爱弥儿》出版后,情势突变。大理院下令焚烧那本触犯封建秩序的作品,还要逮捕作者。卢梭仓皇出逃,先是避难于日内瓦。不久,日内瓦也驱逐他,他又去了普鲁士属地。那时,流传一本《公民们的感情》的小册子,对卢梭与华伦夫人畸恋、与戴莱丝同居、弃婴等,进行人格攻击。小册子竟来至卢梭的原友人,着名的“网络全书”派,一个个闻名遐迩的名字,伏尔泰、狄德罗……在人们的眼中,卢梭成了“异教徒”、“疯子”。他的生命再次受到威胁。有人叫嚷要在他背后开枪,杀了那“野蛮人”。一天夜里,卢梭租住的房屋遭到暴雨般的砖石袭击,他和戴莱丝躲在墙角,不敢出屋。第二天一早,房屋主人惊呼,“天啊!这简直成了一座采石场。”当地官员也对卢梭说,无法保证他的安全。卢梭再次流亡于他本不愿意去的英国,开始断断续续地写作他的《忏悔录》。六年后,大理院解除了对他的通牒,他才回到他热爱的祖国――法国。
一七六八年,卢梭与戴莱丝在巴黎结婚。那年,卢梭五十六岁,戴莱丝已是四十六岁的中年妇人。教堂里,神父宣布他们结为正式夫妻,卢梭拥着已然微微发胖的戴莱丝,将亲吻轻轻印上她的前额。一行清泪从戴莱丝有些沧桑的脸上缓缓滑落,她终于得到了她应有的尊称――卢梭夫人。那时,卢梭才明了,他对眼前那位忠贞女子的挚爱,远胜于天下芸芸美妇。
卢梭死后十一年,法国爆发了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罗伯斯比尔们从卢梭那儿找到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斗败了国王军队的火枪。民众暴动,攻占巴士底狱,把路易十六国王押上断头台,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在革命高潮中,巴黎举行了一次隆重的仪式,把一个遗体移葬到伟人公墓。那就是《忏悔录》中的“我”。巴黎议会厅内,卢梭的半身塑像,与华盛顿、富兰克林等伟人塑像一道陈列。生前凄苦的卢梭,死后,极尽哀荣。
世事匆匆,百年飞度,回望卢梭,依旧景仰。在一些人眼里那闪着眩目宝光的国王恩赐,卢梭轻轻一诺,弃之而去,为的只是思想的自由。现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声光色电的时代,各色物欲、情欲诱惑,让我们眼花缭乱。为达种种欲求,我们爬山涉水,身心疲惫。其实,我们生活所需的并不多,日食三餐,夜眠一宿。累了,卧下;醒来,舒眉。
法国大革命时,法国人口才 2000多万,比今天的上海多一些,即使到了1962年,法国的人口也才4千多万,而中国今天已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像法国这样折腾的话,内乱不说,全世界都受不了。
西欧本身的人口变动。七~八世纪,就是中世纪黑暗期~商业复兴之前,中欧人口急速上升;中世纪人口的另一个迅速增长阶段为十~十二世纪。
以法国为例:前一期人口从三百万上升到六百万,后一期则从一千万上涨到一千九百万
中世纪中期、法国农业、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人口逐渐增长,至14世纪20年代,约达1600万
在欧洲历史上,法国长期一直是除哈布斯堡帝国之外人口最多的国家。它使法国赢得了战略优势。在19世纪以前,法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在欧洲长期名列前茅。法国人口在1715年至1789年间从1800万增长到2600万。在此期间,路易十四的武功、拿破仑的霸业,至今仍引人惊叹。然而,这一优势在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削弱。法国是欧洲最早开始实行节制生育的国家。法国人口增长到19世纪已经放缓。1800年,法国共有2700万居民,人口居全欧之首,占欧洲总人口的157?但是到1850年时,这一比例下降为133?1900年更下降为97?
在法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欧洲其他一些大国特别是德国的人口却在迅速增长。德国的前身——普鲁士王国,在拿破仑战争时代人口不到1000万;而到了1870年,统一后的德国人口达到 4000万;再到1914年,德国的人口增至6500万。19世纪60年代末,德国20至34岁的青年男性比例只是稍稍超出法国,然而到1910年,德国人已经把这优势增大到了16:1;到1939年,德国在年龄上适于从军的人数已相当于法国的两倍多
拿破仑时代人口2600万,军队42万
中世纪法国为例:前一期人口从三百万上升到六百万,后一期则从一千万上涨到一千九百万
可耕种土地面积全部相等,当然会互相残杀
㈥ 巴顿死后葬在哪里
巴顿死后被安葬在卢森堡哈姆的大型美军公墓里,和他的第三集团军的6000名弟兄葬在一起,墓碑上写着“乔治.S.巴顿第三集团军上将,军号02605”。
㈦ 拿破仑没有安葬在先贤祠的理由
先贤祠(Panthéon)---原为献给圣日娜维耶芙的王家教堂。1744年,国王路易十五得了重病,当时“衷心爱戴”国王的巴黎人曾祈祷圣女日娜维耶芙保佑国王。路易十五病愈后,答应为圣日娜维耶芙修建一座教堂。这一教堂由着名建筑师由雅克-日尔曼·苏富罗(Jacques-Germain Soufflot)按照路易十五的意图设计。由于这一地段地下采石场星罗棋布,形若迷宫,所以,仅地基整理和加固工程就用了近十年时间。1764年,教堂地下室终于竣工。1780年,建筑师雅克-日尔曼·苏富罗去世,这时教堂主体建筑、四周墙面以及内外柱廊已经基本完工。接下来的工程则由建筑工程师让-巴蒂斯特·隆德莱(Jean-Baptiste Rondelet)主持。圣日娜维耶芙教堂自1790年竣工之后,曾几易其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者把它改为“伟人”墓地,即先贤祠。拿破仑于1806年把它恢复为教堂,但路易-菲利浦又于1830年重新将它改成先贤祠。然后,1848年又改称“人类神庙”,1853年,成为受圣日娜维耶芙保佑的全国大教堂。第三共和国利用1885年6月1日为着名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举行国葬之际,再次把大教堂改为先贤祠。先贤祠的建筑按希腊十字架形设计建造,长110米,宽84.50米,高度为83米。柱廊气势宏伟,三角楣浮雕由皮埃尔-让-达维·当杰尔(Pierre-Jean David d'Angers)创作,上面镌刻着:“祖国感谢伟人们”。里面圆顶表现圣日娜维耶芙神圣事迹的壁画为安图瓦纳-让·格罗(Antoine-Jean Gros)所作。先贤祠的地下室原用于安葬圣日娜维耶芙修道院教士的墓室。1791年教堂改为先贤祠后,即被用于安葬伟人。目前墓室里安息着六十多位法国名人,其中有:伏尔泰(Voltaire)、卢梭(Rousseau)、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爱弥尔·左拉(Emile Zola)、萨迪·卡尔诺(Sadi Carnot)、 让·饶勒斯(Jean Jaurès),等等。
拿破仑没有入先贤祠。 只有在思想和科学上对法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入先贤祠,判断标准并非权力和地位。 另外,“入主”的说法是中国人的习惯表达,先贤祠没有谁能够主宰,在里面长眠的不是世界级的思想伟人就是举世无双的科学巨匠。他们不仅仅是法国的骄傲,也是人类的骄傲。
㈧ 拿破仑为什么没葬在先贤祠
拿破仑,法国的伟人之一,然而拿破仑于一八二一年在圣赫勒拿岛离开人世之后,他的遗体直到一八四零年才被带回巴黎,后安葬在荣誉军人院。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对法国有功的拿破仑不是安葬在先贤祠而是安葬在了荣誉军人院呢?
巴黎先贤祠,建成于一七九一年,现位于巴黎,不少伟人都安葬在先贤祠中。先贤祠原本是路易十五为了感谢主的恩赐而修建而成的教堂,然而教堂建成之时正好是法国大革命,于是教堂便被改名为“先贤祠”。先贤祠上方有巨大的采光窗和精美的柱头,壁上刻有题词“献给伟大的人们,祖国感谢你们”。进入先贤祠的地宫,墓中间的位置安葬着伏尔泰和卢梭。先贤祠总共安葬了七十二位伟人。那么拿破仑为何没能被葬在先贤祠之中呢?拿破仑曾是法国的帝王,更为法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离世甚至为法国人所惋惜,将拿破仑安葬在先贤祠中不是更能让后人缅怀拿破仑吗?根据先贤祠中现在所安葬的伟人,这些伟人大多是思想家,为人们带来思想改革的伟人。然而拿破仑是一名军人,虽然拿破仑有突出的贡献,但是他的身份并不适合安葬在先贤祠中,所以拿破仑最终被安葬在了荣誉军人院中,这既能体现拿破仑的身份,又让人们更能记住拿破仑的战绩。
拿破仑虽然没能葬在先贤祠,但是拿破仑的事迹不会被后人所遗忘。
㈨ 法国蒙巴纳斯公墓在哪里
蒙巴纳斯公墓,位于塞纳河左岸,圣日耳曼德佩广场南部的蒙帕纳斯区,属于巴黎十四区。
蒙帕纳斯公墓是许多法国文艺知识界精英的安葬之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诗人波德莱尔、数学家庞加莱、汽车工程师雪铁龙、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和伴侣波伏娃、社会学家涂尔干、新浪潮导演兼作家杜拉斯等人都长眠于此。它也是纪念因公殉职的巴黎警察和消防员的地方。
㈩ 二战期间各国陆军有哪些传奇故事
奥蒂&-183;里昂&-183;墨菲(AudieLeonMurphy)是二战期间获得勋章最多的美军士兵,他在北非和欧洲战场参战前后27个月,因战斗神勇共获得33枚勋章,包括美国陆军的最高奖赏“荣誉勋章”以及当时美军的所有各种勋章。战后他成为一名好莱坞影星,其中一部大片维持了近20年的票房最高纪录。1971年他因坠机丧身后埋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在公墓内去他墓上拜谒的人数排名第二,仅次于同一墓园内的肯尼迪总统墓。
奥蒂&-183;墨菲出生在得克萨斯州亨特县的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父母是佃农,按中国的说法,绝对是贫下中农出身,难怪后来表现高大全。他父母共生了12个孩子,其中9个活到成年,奥蒂是老六。他上学到小学5年级时,就因父亲离弃家庭而辍学打工,在附近的各个农场找犁地和捡棉花的活干,有活干时一天能挣一美元,可以补贴家用。在此期间他还练就了用步枪打猎的神枪法,猎物通常是野兔和鹌鹑,这纯粹是逼出来的,因为要是打不到猎物,家里就揭不开锅。15岁那年母亲病逝,他的几个幼小弟妹被送入孤儿院,直到战后才被他领回。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他积极要求参加美军,本想打日本鬼子,但没想到后来主要是在欧洲战场和德国***交战。1942年6月,他刚过16岁生日,他姐姐康妮就帮他造假,把出身日期提前了两年,冒充年满18岁报名参军。但是,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都因其身材瘦小(1米65)拒绝他入伍,只有陆军接纳了他。在新兵连,连长看他瘦小,一度想让他“戴绿帽背黑锅”去当炊事兵,但他坚持要进战斗部队,最终如愿以偿,接受了步兵训练。1943年初,他作为陆军第3师15步兵团1营B连的一名补充兵员,被运送到卡萨布兰卡参加北非战役,但在非洲,他没有直接参加战斗。1943年7月10日,第3师作为巴顿第七军的左翼在西西里登陆,投入西西里和意大利战役。在奥蒂&-183;墨菲的首次战斗中,他看到两名敌军军官从阵地上跳上两匹战马准备逃走,于是他开了两枪,将两名军官打落马下,他因此被提拔为下士。
1943年9月,美军在意大利本土萨莱诺登陆,一天夜间,奥蒂带领的一支巡逻队遭到德军伏击,他沉着应战,伏击的德军反而被打死三人、俘虏数人,此战也让他被提拔为上士。在随后的安奇奥等战斗中,他先后获得了一系列勋章。1944年8月,第3师在法国南部登陆,战斗中,奥蒂的战友布兰登在一处诈降的德军机枪阵地前被打死,奥蒂抓狂了,他单枪匹马攻下了那处机枪阵地,随后用德军机枪又清除了附近的几个德军火力点。他为此而获得了美军仅次于“荣誉勋章”的“卓越服务勋章”(DSC)。在这次战斗中,第3师伤亡4500人。
不久后,他又获得银星勋章,并被提升为准尉排长。但提拔后12天,他就被狙击手击中大腿,住院10个星期后带着绷带返回部队。但几天后一颗迫击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两个战友丧身,他又再次负伤。
1945年1月25日他被提拔为连长,次日,1945年1月26日是他真正大放光芒的一天,在法国Holtwitzr的战斗打响了,当时的气温是零下10℃,积雪厚度达60厘米,由于连续作战,他所带的满员128人的连打得只剩下19人还能战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获得了美军最高勋章“荣誉勋章”。勋章的授奖命令证书权威地描述了战斗经过:“墨菲准尉带领的B连受到6辆德军坦克和若干步兵的数波次进攻。墨菲准尉命令全连撤到身后树林里的预设阵地,只留下他自己一人在前沿阵地上观察并用电话指挥我方炮兵射击,对前进中的德军步兵给予大量杀伤。战斗中,在他的后方右侧,我方一辆自行反坦克炮被敌方炮火直接命中燃烧,幸存炮手也撤退到树林中。此时,敌军步兵已冲击到与墨菲准尉平行位置,墨菲准尉见状爬上正在燃烧的自行反坦克炮,冒着反坦克炮弹爆炸的危险,用车载12.7毫米机枪扫射德军步兵。他的三个方向都已经暴露在德军火力中,但他不停地用机枪扫射德军步兵,打死打伤数十人,迫使步兵后撤与德军坦克脱离,德军坦克也不得不后撤。他在阵地上坚持了一个多小时,其间德军一个步兵班企图偷偷逼近将他拔除,被他发现后用机关枪消灭,敌人最近处已只有10码(约9米)。他在战斗中腿部受伤,但他全然不顾,直到子弹打光,用以指挥炮兵的电话线也被炮弹炸断,他才退回树林中,和连队会合后他顾不上包扎伤口,立即组织全连(19人)反攻,并再次指挥炮兵射击。在这次战斗中,他个人打死打伤约50名德军,他的寸土不让的无畏勇气不仅挽救了连队免遭被围歼的命运,还使德军始终没有能够攻克目标。”
在21个月的战斗中,墨菲的战绩是击毁德军坦克6辆,击毙约240名德军,并俘获更多敌军。战争结束时,他不仅把美军所有的勋章反复得了个遍,(其中包括三次负伤而获得的三枚紫心勋章),还得到了法国和比利时颁发的5枚勋章。在二战中是美军获得勋章最多的人,美军中只有一位MattUrban上校勋章比他多,但上校获奖的种类不全,缺重要的卓越服务勋章。
按说战争结束了,所有的战斗英雄的故事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可是别忘了奥蒂&-183;里昂&-183;墨菲生活在美国,这是一个美国传奇。
1945年6月,德国投降一个月后,奥蒂从欧洲回国,在家乡德克萨斯,迎接他的到处是鲜花、酒会和演讲,1945年9月,他以中尉军衔退出现役。但1950年***战争爆发后,他再次加入了德州国民警卫队第36师,不过36师最终没有被派到***。他最终从国民警卫队退役是在1966年,最后军衔是少校。
在战后的日子里,奥蒂长期罹患创伤后综合症,失眠、抑郁和恶梦伴随着他,到60年代中期时一度安眠药成瘾。他勇敢地打破了当时不谈论战后精神病征的禁忌,呼吁人们关注二战军人的精神问题,并要求美国***予以关注和研究。战后他结了两次婚,第二段婚姻给他带来两个儿子。作为一名战斗英雄,他是1945年7月16日那期《生活周刊》的封面人物,这张照片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1945年9月,他被引入好莱坞,在几部片子中出演角色,但最初的几年日子并不好过。演的多数是西部片小角色,演过牛仔,也演过恶棍、职业杀手。
1949年,他写了一本自传,题为《地狱归来》(ToHelllandBack)。这本书写得很谦虚低调,没怎么提到他自己获得的勋章和战功,也没把自己描写成英雄,相反,主要是怀念和赞美他当年的战友们。没想到就是这本书,引起了环球影业的兴趣,决定将它搬上银幕,并要求奥蒂本人扮演自己。1955年,这部电影上演后首轮票房就达到一千万美元,成为环球创办43年来最卖座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总票房保持环球影业的最高纪录20年,直到1975年才被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打破。奥蒂自然也就成为一名成功的影星,他先后出演了30多部电影,还出演过一些电视剧。他获得的片酬和自传稿酬超过300万美元。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乡村歌曲词作者,出过唱片。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VineStreet1601号的那颗星就是奥蒂&-183;里昂&-183;墨菲星。1971年5月28日,在一战军人纪念日那个周末,奥蒂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时,飞机在佛吉尼亚撞山坠毁,他本人、飞行员和其它几名乘客全部丧生。
1971年6月7日,奥蒂&-183;里昂&-183;墨菲的遗体在阿灵顿公墓下葬,代表美国***出席葬礼的代表也是一位多次获得勋章的二战老兵,后来的美国总统乔治&-183;***。奥蒂身前就曾经表示过死后墓碑要和普通战友一样,因此墓碑本身毫不起眼,但由于拜谒者太多,公墓方面后来为之专门铺设了一条小道。墓碑上有一处错误人们都不愿意纠正,那就是出身年月还写着当年奥蒂&-183;里昂&-183;墨菲为了混进美国陆军而提早两年谎报的年份,19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