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电的

法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电的

发布时间:2023-02-18 05:44:54

⑴ 电的发展史

早在对于电有任何具体认知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发电鱼会发出电击。根据公元前2750年撰写的古埃及书籍,这些鱼被称为“尼罗河的雷使者”,是所有其它鱼的保护者。大约两千五百年之后,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自然学者和阿拉伯医学者,才又出现关于发电鱼的记载。

1832年法国人皮克西制造出世界第一台试验性发电机。1850年英国斯旺用纸碳制成灯丝泡问世。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出可应用的发电机。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爱迪生(和英国约塞夫·斯旺)都研究碳质灯丝电灯泡。爱迪生经千余次的试验用碳素灯丝的白炽灯泡得到了实际应用,故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杰克·基尔比于1958年和罗伯特·诺伊斯于1959年分别独立发明集成电路。现今,大量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等等电子原件都可以被装配在单独的集成电路里。

电真正的应用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直到20世纪21世纪才真正的走入平常百姓家。

(1)法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电的扩展阅读

起电现象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得物体带上电荷的物理现象。摩擦起电的步骤,是使用两种不同的绝缘体相互摩擦,使得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得到足够的能量发生转移,摩擦起电后两绝缘体必带等量异性电。

静电吸附,是当带静电的物体靠近微小的不带静电的物体时,微小物体表面的自由电荷发生转移,感应出与带静电物体相反的电性,而被吸引贴附于带静电物体上。利用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原理,可以达到吸附工业粉尘的效果。

静电感应,是指导体中的电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在导体中重新分布的现象,由英国科学家约翰·坎通和瑞典科学家约翰·卡尔·维尔克分别在1753年和1762年发现。

静电屏蔽,是指对于一个接地的空腔导体,外接电场不会影响腔内的物体,腔内带电体的电场也不会影响腔外的物体。

静电屏蔽的应用很广泛,例如电子仪器外的金属网罩、电缆外层包裹的金属皮等都是用于防止外部电场对内部的影响。需要注意,如果外部的电场是交变电场,则静电屏蔽的条件不再成立,另见电磁屏蔽。

⑵ 电是谁发明的

1、电是被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

2、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3、1752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4、富兰克林让别人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设计1752年着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2)法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电的扩展阅读:

1、物质中的电效应是电学与其他物理学科(甚至非物理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物质中的电效应种类繁多,有许多已成为或正逐渐发展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2、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3、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⑶ 电气时代是什么时候到来的

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人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3)法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电的扩展阅读

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strial Revolution)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典型特征为自动化。

⑷ 电的发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今日的世界已是电的世界,我们几乎没有一天可以离得开电。早上起来,被用电池驱动的钟吵醒,扭开电灯,掀开暖和的电毯被,打一个呵欠,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而这一天没有电,你会觉得忽然变得无所事事,因为大部分的工作都得停止。没有电,洗衣机不能用,衣服不能洗、不能烘、电视不能看;电脑不能打;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不能亮等等。看样子这真是一个寸步难行的世界。

电的发明和应用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开始的。

在电力的使用中,发电机和电动机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早在1819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就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1820年,法国科学家安培根据奥斯特的报告,对磁场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他认为,两条电线平行放置的时候,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同时,会相互排斥;相反,则会相互吸引。如果将电线绕成线圈,通电后,线圈就会像自然的磁石一样。现在,安培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成为电流强度单位的名称。大约在同一时期,德国人欧姆发现了电阻定律:导体上存在着一种阻力,随着它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截面面积的增加而减小。电阻的存在使电流随着电线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法拉第是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他的发现为电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从19世纪60年代起,出现了一系列的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但是,这种直流发电机还不够完善。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气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话、电焊、电钻、电车、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电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出现,导致了对电的大量需求。同时,把电力应用于生产,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着名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随着对电能需求的显着增加和用电区域的扩大,直流电机显示出成本高、易出事故等缺点。从19世纪80年代起,人们又投入了对交流电的研究。交流电具有通过变压器任意变化电压的长处。18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法拉里提出的旋转磁场原理,对交流电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创制出三相异步发电机,这种比较经济、可靠的三相交流电迅速得到推广,电力工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电力照亮了城市和农村,为工厂和矿山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强大动力,成为生产、交通运输、通讯等全面转向工业化的决定因素。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以发电、输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列宁指出:“电力工业是最能代表新技术成就,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由蒸气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⑸ 用电的一种 发明历程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用电来看东西”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为此,他们进行了卓越的努力。那时,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要发明的东西叫电视。
回顾电视的发明历程,我们发现:电视不是某一个人在某一天突然发明的,而是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几十年的劳动成果。
以下是电视发明的大事记:
1844年,有线电报:
1844年5月24日,美国人塞缪斯·莫尔斯用电码从华盛顿特区向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传送了一句话:“上帝究竟创造了什么”。两地之间架有铜线,相距只有20英里,但从此开始了现代通讯的新纪元。
1895年,无线电报:
1864年,苏格兰人马杰姆斯·克拉克·克斯韦尔提出了电磁波存在的理论。1888年德国人海因里希·赫兹在实验室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所以,电磁波振动的频率是以“赫兹”命名的。我们今天叫它无线电波。
意大利人古力英·马可尼自己制作了一套产生无线电波的装置,1895年成功地发出了无线电报,激起了人们对无线电前途的极大热情。
1906年,无线广播: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J·安布罗斯·弗莱明发明了电子管。1906年,美国人德·弗雷斯特将弗莱明的二极管改进为三极管。当年圣诞之夜,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轮船报务员从无线广播中接收到了圣诞歌曲,这是R·A·弗森顿从美国马萨诸塞州发出的。电子管后来为晶体管所代替,使接收机体积更小,性能更可靠。
1922年底,美国已有500多家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家庭收音机售出达200万台之多。至1930年,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了广播电台。
1935年,E·A·阿牧斯特朗发明了一种不受雷电干扰的无线电广播——调频广播(FM),它也可用来发射电视信号。
1925年,机械电视系统:
1925年10月2日,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利用其发明的机械电视机,成功地进行了发射和接收电视画面的实验,由此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但在他以前,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为他的机械电视系统奠定了基础。这些科学家是:发现化学元素硒的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明硒元素光电效应的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梅、发明机械扫描罗盘以解决图像传送问题的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夫、发明电子显像管的俄国教授鲍里斯·罗津等等。据统计,从1919年到1925年,各国科学家提出的有关电视的发明专利申请达100多项。
1927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使用有线方式传送电视节目,播出了当时的联邦商业部长赫伯特·胡佛的演说。1932年,英国科学家休恩伯格发明了电子电视摄像管。1921年,年仅15岁的美国男孩P·T·法恩沃斯向老师展示了他的电子电视系统草图,9年以后,他取得了电子电视装置的专利。电子电视很快地取代了机械电视系统。
1936年,电视台:
1936年11月2日,是电视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我们通常把这件事看作是电视的发端。30年代建有电视台的还有前苏联和美国,都在1939年。但同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阻碍了电视的发展。战争结束后,电视事业迅速进入繁荣时期。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波兰、意大利、墨西哥、古巴、阿根廷、委内瑞拉、加拿大、多米尼加、日本、菲律宾等国纷纷在1949~1953年之间建立了电视台。
1954年,彩色电视:
电子电视的第一代是黑白电视。从20年代至50年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致力于研究彩色电视。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进入60年代,日本、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前苏联、英国也开办了彩色电视。到1991年,全世界169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50个建立了电视台,其中142个播出彩色电视,包括中国。
1958年,中国电视:
中国的电视起步于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试验播出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播出。早期的电视节目非常简单,大多数是新闻片和纪录片,所以,有些人叫这个时期为“新闻纪录片时代”。电视观众也很少,因为电视覆盖率极低,开始的覆盖面只有北京的一半,而当时全北京只有50架电视机。没有人知道电视播音员是谁,在那个时代,也没有电视明星。
中国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使电视终于有了飞速发展的机会。1980年,全国有电视台38座,到1990年,则有了509座。1980年,全国平均每100人只有0.9人有电视,但到1990年,平均每100人中有16个人有了电视机。1995年,电视台已达到837座,中国有电视机的人将近3亿。现在全国约86.2%的人口可看到电视。远不象50——60年代,大部分人都看不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962年,卫星和电视广播:
当用微波技术进行远距离传送时,电视播出常常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所以,在60年代以后,各国利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节目。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电星一号”,将电视节目传送到大西洋彼岸。
1964年国际卫星通信组织成立,于4月6日发射了第一颗国际商用同步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为北美和欧洲之间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一些专家指出,“国际通信卫星1号”标志着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电视通过卫星转播了登月实况,全世界大约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7.23亿人观看了这次卫星电视转播。
从1984年起,我国也开始发射卫星,或租用国外卫星提高电视覆盖率。到1990年,中央电视台一、二套节目由国内卫星传送,教育电视台一、二套节目由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传送。同年4月,中国还替亚洲通信卫星公司发射了“亚洲一号”卫星。1992年10月1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通过“亚洲一号”卫星正式播出,节目可传送到港澳台地区。1996年,全国除中央电视台外,有17个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上了卫星。
今天,新的发明层出不穷,对此我们早已习以为常,所以我们简直无法想象那时的一项发明给人们带来的震动、惊讶和狂喜。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当地的一家报纸写道:“相隔数百英里的人,可以立即互相交谈,这种石破惊天的大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简直就不能相信”。当时,许多人围住办公室,他们保证“不出声,不拥挤,不在乎是否看得懂,只想看一眼,然后告诉别人说他们看过电报机了”。1858年,当大西洋海底电缆连通了美国与欧洲时,纽约竟爆发了盛大的庆祝游行,出现了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首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时,演员为庆祝电视诞生唱出一首《电视之歌》:
这奇妙神秘的光束,
是关于我们的故事。
这里的声音和图像从空间传向你
带给你一片惊喜和新奇……
人们普遍相信,电报、广播的发明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进而改变世界。正如莫尔斯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以后,这个国家的地表上,将布满‘神经’,用闪电的速度传输各地发生的事情,整个国家的人仿佛近如毗邻”。
走过有线电报、无线电报、无线广播、机械电视系统、电子电视、彩色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历程,我们前辈的“用电来看东西”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不仅如此,电视还大大缩短了空间、时间的距离,我们真的“近如毗邻”了。
二、没有电视的日子
今天,看电视成了象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事情,于是,我们几乎忘记了没有电视的日子。
在没有电视的时候,我们从广播、报纸中阅读新闻,我们依靠电影、杂志等媒介来获取娱乐。那时,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没有那么多信息需要知道,没有那么多明星引起我们的关注,也没有那么多娱乐让我们高兴,当然,也没有那么多电视剧让我们感到烦闷或无聊。
在一些偏僻的山区,至今仍没有电视机。1991年我就走访过这样的村庄。整个村庄只有两台电视机,但只是摆设。因为打开电视机,人们只能看到“雪花”,不能看到图像。电视信号还不能到达深山里的村庄。但人们如此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村里的有线广播维修员,是个30岁左右的小伙子。每天,他坚持收听有线广播,将海湾战争的新闻写在村口的木板上,还根据战况的变化修改他的“海湾战局图”。在采访村里的孩子们时,我惊讶地发现,他们都知道“海湾战争”。
这个村庄没有电视,但通过有线广播和报纸顽强地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可惜所有的新闻都是经过这个维修员筛选的。我想如果有机会看电视的人,都希望自己亲眼看到那些新闻,需要选择的时候由自己选择,而不是别人代替自己选择。但当自己不能看新闻的时候,有人告诉你新闻就很不错了。
我也见过没有电视、同时又很封闭的山寨。1992年我去过这样一个山寨,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的眼睛。山寨里过着很原始的生活,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一些孩子看见我们嘀嘀咕咕,然后大声喊:“他们是美国人”,“美国人是敌人”,“把他们打出寨子”。我们就在乱石纷飞中离开了这里。“美国人是敌人”,这还是五十年代冷战时期的口号,中美关系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他们一无所知。同一年,我在上海遇到了一个戴着“随身听”的中学生,他告诉我,他要去美国留学。同一国家同一时代的孩子对美国的认识就是如此不同。
1996年5月我到河北山区的一个村庄去采访一位17岁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正放假在家。我们一行人随他下田。空旷的山野,贫瘠的土地,极远处隐隐传来开山炮声使我感到到了另一个世界。但回到他家,电视正开着,我突然觉得我还在原来的世界上。我们所熟悉的敬一丹、赵忠详、倪萍正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家里墙上贴着港台歌星的照片……正是电视把我们连在了一起。男孩对我们说,他特别喜欢看中央台的新闻节目、“军事天地”和河北台的“国防一刻钟”。
如果电视的人口覆盖率是86.2%的话,那么,我国还有约24%的人口,也就是说,至少还有3亿人还在过着没有电视的日子。没有电视,就没有信息的迅速传播,没有新观念的冲击,也缺少教育、经济、合作、交流的机会。对青少年来说,电视是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渠道。我们几乎无法估量电视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在现代社会里,是否能把自己放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寻求发展,可以使人有完全不同的命运。
无论电视有多少缺点,我们都不能再过没有电视的日子了,除非我们发现了比电视更好的传播媒介。
三、电视的未来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描述有关未来电视的技术发展。这些技术有的正在试验之中,有的则已发展成熟。
◆电缆电视
有时我们也称为有线电视。它是由共用天线系统演变而来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电视传播网络。科学家开始研究电缆电视,主要是为了解决山区、边远地区的电视接收问题。在这些地区,也包括城市里高楼林立的地区,电视屏幕总有“雪花”或“横竖道”,使人们不能看清楚图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使用较好的接收天线,接收无线电视信号,再用有线方式同我们家庭里的电视机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电视网络。50、60年代,国外就进行了有线电视的试验。70年代发射了同步通信卫星以后,有线电视就可以通过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了,这就大大增加了传送的节目套数。为了看到这些电视节目,没有接收问题的家庭也申请加入有线电视网。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验有线电视。到1992年的时候,我们还不太能接受这种收费的有线电视。那年的北京观众调查表明,近40%的观众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每月多花5、6元钱看有线电视。但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如果有条件的话,很多家庭都愿意加入有线电视网,到1996年底,有线电视网的用户已达到5000万,当然是为了看到更多的、更好的电视节目。
◆图文电视
图文电视是从7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技术,在欧洲最为发达。刚开始研制图文电视,是为了那些没有听力的人能够收看电视。研究者设想利用电视扫描的间隙传送文字和图形资料,使失听者也能顺利地理解电视节目。也就是说,在电视播出的一组节目后面,同时有另一组节目也正在播出,如果你有图文电视的解码芯片,你就可以看到这组节目。接收图文电视需要特殊的接收装置。
与电缆电视的发展一样,图文电视的发展逐渐背离了它的初衷。它的确能解决失听者看电视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它利用这种技术大大扩大了画面内容和服务范围。图文电视提供新闻、娱乐活动消息、体育比赛结果、天气预报、股市行情、旅游服务、购物信息、节目预告、交通信息等。观众收看图文电视,就象阅读报纸杂志一样,可以自由选择看哪一“页”。图文电视的单位也是“页”。英国、德国的图文电视大约300页,荷兰、意大利大约900页。
我国中央电视台在1994年11月28日开始正式播出图文电视节目。目前已经有中央台1、3频道、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以及浙江、四川、山东、广东、辽宁、吉林等地的广播电视信息中心的图文节目开始播出。现在我们还不大知道图文电视,原因之一是还没有生产出更好的图文接收装置,使图文电视难以普及。但是,据专家预测,图文电视在未来是有发展前途的,因为它大大扩展了现有电视的功能。
◆高清晰度电视
进入70年代,一向喜欢在技术领域领先的日本人开始预测电视的发展方向。电视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他们认为,电视应该看起来更清晰、细腻,用技术用语表达就是:要有更高的分辨率,最好与我们看实物的感觉一样。他们相信,他们的高清晰度技术将代表全世界电视发展的方向。
到了90年代,高清晰度电视在日本研制成功,日本人开始享受高品质电视,并试图将它推向世界市场,想把它变成世界性的标准。纯粹是出于利益考虑,欧洲各国等拒绝了日本的推销,开始自己研制高清晰度电视。但这种拒绝给美国人、欧洲人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他们在想,当电视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是画面品质更重要,还是电视节目内容更重要?当画面品质达到一定标准时,还有没有必要再用高技术来发展画面品质?
关于高清晰度电视有很多争论。一种典型的观点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教授尼葛洛庞帝提出来的。他说:“看电视的时候,你会抱怨图像的分辨率、屏幕的形状或画面的质量吗?大概不会吧。如果你有什么抱怨,一定是对节目内容不满意,比如你会抱怨,空有57个频道,却没什么可看的。”所以,尼葛洛庞帝认为,电视的升级换代,如果仅仅是为了影像的精致化,而不是为了节目的艺术性,那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基于这种考虑,他在他的着作《数字化生存》中指出:“高清晰度电视是个笑话”。
那么,电视的前途在哪里?尼葛洛庞帝提出,电视的前途是研制和发展数字电视。当然,日本已在研制高清晰度电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想放弃是很困难的。但欧洲共同体在1993年已经决定放弃研制模拟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的计划,以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数字电视
什么是数字电视?从外表看,数字电视有更大的屏幕,更清晰的图像和高质量的声音,而且特别薄,相当于现在电视的十分之一,可以挂在墙上。数字电视的工作原理与以往的电视完全不同,从节目制作到信息传输、接收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彻底更换电视设备。那么,这么大的代价仅仅是为了得到更大的、更清晰的屏幕吗?尼葛洛庞帝说明,当然不是。他提示说:“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待”。未来电视最重要的特征是:电视将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或者说,数字电视就是计算机化了的电视,即“电脑就是电视”。
既然电视就是电脑,那么,数字电视就有了电视和电脑的双重功能。利用数字电视,可以看电视、录像、电影,也可以使用电脑、互联网、联网电话、电子信箱、电脑游戏、家居购物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描述了这种新型电视:每天六点钟有晚间新闻,但电视能在你需要的时候传送给你;电视还可以专门为你编辑,你喜欢什么新闻,你就可以得到什么新闻;如果你想欣赏一场球赛,你可以选择观众席上的任何位置的角度来欣赏;大多数电视节目,不需要我们记住它们的播出时间,我们可以在想看的时候将节目下载到电脑中,就象我们在看报纸或书籍,可以随意浏览,可以调整观看次序一样,不受时间和日期的限制……以往电视只是由电视台向观众的单向传播,而数字电视则是一种交互式传播,观众可以享受大量的综合信息和娱乐服务。
数字电视离我们还有多远?1997年4月4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为四大电视公司(ABC、CBS、NBC与FOX)免费发放了数字电视的广播经营许可证。到2006年,美国全国将取消旧的电视系统,这就意味着美国现在的2.7亿台电视机8年之后将成为垃圾。我国在什么时候能普及数字电视,这还是一个未知数。有的专家提出需要一段时间过渡,即采用一种接收装置即可接收旧的电视系统信号,也可接收数字电视的信号。也有的专家提出了“钱”的问题,的确,发展数字电视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场正在发生的革命,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电视的未来至今没有定论,仍然是个大有争议的问题。

⑹ 电力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开始于什么时候


1834年,第一台实用电动机诞生,电动机进入了实用化阶段。与此同时,发电机也处在研制阶段。

早期的一台发电机基本上只能供一家或几家照明用,后来,发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供电范围越来越广,企业家们便建起了发电站,于是产生了远距离输电的技术问题。1882年法国的一位电气技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实验线路。1890~1891年,从法国劳芬到德国法兰克福架起了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随着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流输电为电力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⑺ 电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电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不属于发明物。早在公元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现象。1752年7月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接引空中雷电的方式,证明了自然界当中电的存在,并以此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在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而且还找到了制作交流电的方法,不久后,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连续产生电流的电动机。后来,各国的科学家又通过法拉第的电动机原理制作出了其他的电动机。

⑻ 电是哪一年发明的

电是自然现象,在古代人们是通过‘闪电’发现它的存在的。在古代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产生静电有几种现象: ①接触分离电: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化学势能,接触产生静电。②摩擦带电③剥离带电:物质原有的电荷平衡被打破,两边带上相反的电荷,同种物质的剥离和不同物质间的剥离者会产生静电④断裂带电:原有的能量平衡被打破导致两面相反电荷⑤传导带电导体的静电通过接地或电位连接即可消除⑥感应带电:带电体产生电场,电场中的导体因电荷转移而带电。 1603 英国 吉伯特(William Gilbert,1603-1640)指出地球为一大磁铁。并以希腊语定义“electron”(电子)一词。 1660 德国 朱利克( Ott von Guerick,1602-1686)制造摩擦起电机。 1703 荷兰商人从塞伦岛将加热后能产生电的石头带到日本。 1729 英国 格雷(Gray,-1736)认为物质可分导体与绝缘体。 1732 美国 富兰克林主张电为一流体说。 1733 法国 迪非(Deffe, 1698-1739)发现正负电并提出电为二流体说。 1744 荷兰 莫欣普克(Pieter von Musschenbroek)发明来顿瓶。 1752 美国 富兰克林(Franklin,1706-1790)用风筝实验,证明雷和摩擦电性质相同,因而发明避雷针。 1753 英国 约翰(John Canton,1718-1772)发现静感应装置,向皇家协会报告静电感应。 1772 意大利 加凡尼(Galvani,1737-1798)提出带电体间的平方反比定律、介电常数概念。 1775 意大利 伏特设计起电盘。 1779 法国 库仑提出摩擦定律。 1780 意大利 加凡尼(Galvani,1737-1798)发现两种不同金属相碰会产生,并称为动物电。 1785 法国 库仑(Columb,1736-1806)发现带电体相互间之静电平方反比定律及磁极间之磁力,是为所谓之库仑定律。 1799 意大利 伏特(Volta,1745-1827)发明电堆及电池。 1800 意大利 伏特在英国皇家协会发表关于伏打电池的论文。 编辑本段近代研究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电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电机。他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一般认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他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

⑼ 电的发明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没有电,而电的发明,也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一个重要发现。下面是我分享的电的发明的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电的发明的历史

公元1600年,英国医生吉尔伯特(1544~1603)做了多年的实验,发现了"电力","电吸引"等许多现象,并最先使用了"电力","电吸引"等专用术语,因此许多人称他是电学研究之父。1734年法国人杜伐发现了同号电相互排斥,异号电相互吸引的现象。1745,普鲁士(德国的前身)的一位副主教克莱斯特在实验中发现了放电现象 18世纪中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电学家富兰克林又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他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中。如果一个物体得到了比它正常的份量更多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正电(或"阳电");如果一个物体少于它正常份量的电,它就被称之为带负电(或"阴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 1800年春季,有关电流起因的争论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伏打发明了着名的"伏打电池"。这种电池是由一系列圆形锌片和银片相互交迭而成的装置,在每一对银片和锌片之间,用一种在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中浸过的纸板隔开。银片和锌片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盐水或其他导电溶液作为电解液,它们构成了电流回路。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电池,是由很多银锌电池连接而成的电池组。但在当时,伏打能发明这种电池确是很不容易的。 伏打电池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可以人为控制的持续电流,为今后电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电流效应的应用打开了前景,并很快成为进行电磁学和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电是发明出来的吗

很多人问电是谁发明的,首先说明电不是发明,是发现。

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是摩擦起电现象。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正处于文化鼎盛的时期,贵族妇女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丝绸衣服,带琥珀做的首饰。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把它对着光就呈显出黄色或红色的鲜艳色泽,是当 时较为贵重的装饰品。人们外出时,总把琥珀首饰擦拭得干干净净。但是,不管擦得多干净,它很快就会吸上层灰尘。虽然许多人都注意到这个现象,但一时都无法解释它。有个叫 泰勒斯的希腊人,研究了这个神奇的现象。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索,他注意到挂在颈项上 的琥珀首饰在人走动时不断晃动,频繁地摩擦身上的丝绸衣服,从而得到启发。经过多次实验,泰勒斯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确实具有吸引灰尘、绒毛、麦秆等轻小物体的能力 。于是,他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爱迪生发明灯泡前已有发电机了。历史背景如下: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转动摩擦发电机,不过产生的是静电,难有实用。

1780年意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从动物组织对电流的反应开始研究化学作用而不是静电产生的电流。他宣称动物组织能产生电。虽然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但他的实验却促进了对电学的研究。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电流不是来源于动物,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是法拉第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并由此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各种实用电器开始纷纷涌现。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

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各地的发电厂才迅速发展起来。

1882 年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投运的珍珠街发电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发电厂,它拥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机发电机组。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当时的发电厂就是专为电灯照明供电的。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电的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

人来开始使用电流那应该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电流应该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具体过程如下:

一、

1、实验室阶段:

1660年居里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转动摩擦发电机,不过产生的是静电,难有实用。1780年意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从动物组织对电流的反应开始研究化学作用而不是静电产生的电流。他宣称动物组织能产生电。虽然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但他的实验却促进了对电学的研究。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电流不是来源于动物,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

2、开始阶段: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叫电磁感应。是法拉第的一项最伟大的贡献。并由此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电流的发电机。以后的发电机都是根据同样的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器应用时代,各种实用电器开始纷纷涌现。

3、规模化时代: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

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各地的发电厂才迅速发展起来。

⑽ 电力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开始于什么时候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阅读全文

与法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电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9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6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8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2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4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5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8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1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7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4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6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