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醴酒的介绍
醴酒概述在古代,人类最古老的三大酿造酒是:黄酒、啤酒和葡萄酒。而在中国古代以谷物为发酵原料的酿造酒是黄酒和醴酒。在中国古代有曲法酿酒、蘖法酿醴之说,在中国古代,酿酒一般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曲”酿,一种是用“蘖”酿。用曲酿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较高,发展到现在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黄酒,另一种是用“蘖”酿。用“蘖”酿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较低,酒精含量一般在4%左右,这种酒古人把它称之为“醴”,也就是所谓的“醴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醴酒”就是中国古代的啤酒。大概是因为“醴酒”过于清淡(现在看来古人用“蘖”来酿制的“醴”其酒精含量一般在4%左右),而“曲酒”过于浓厚的缘故吧(古人用“曲”酿制的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在中国的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酒”和“醴”这两个字 。
2. 电影里的口嚼酒存在过吗
电影里的口嚼酒真的存在过
——《你的名字》
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在中国票房大卖,影片里宫水家族贡献给产灵之神的贡品口嚼酒,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在《你的名字》中,口嚼酒也是结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水、米、酒与灵魂的联结。祭典上,身穿巫女装的三叶和四叶将水、米咀嚼后密封发酵,存有酿制者的半身,也就是灵魂。服下口嚼酒的泷即承接了三叶的灵魂,与本应在三年前灾难中死去的三叶发生了灵体交换,改写了命运。
金文
醴,字从酉(yǒu),音从豊(lǐ),标准的形声字。酉,形似装满的酒坛,意为粮食发酵、谷物腐败。“豊”读作lǐ时,表示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二曰醴齐。
《注》醴,犹体也。成而滓汁相将,如今恬酒。
《前汉·楚元王传》记载“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并标注“醴,甘酒也。少多米,一宿而熟”。
可见,“醴酒”就是用谷物发芽的方式来酿制的甜酒。
我国古有“曲法酿酒、蘖(niè)法酿醴”之说。
蘖(niè),意为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也指植物的芽。
蘖法,是指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用“蘖”酿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较低,古人把它称之为“醴酒”。
现代啤酒就是用此方法,所以某种意义上讲,醴酒大概就是中国古代的“谷物酿的啤酒”。
曲法,则是指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利用酒曲上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和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催化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用酒曲酿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较高,发展到现在也就是我们见到的黄酒。
“口嚼酒”为什么消失了?
由于种种难以考证的原因,在漫长的岁月中,用谷芽酿造的“醴”消失了,醴后来被酒所取代。
也许是因为“醴”过于“淡薄”(酒精含量一般在4%左右),难以像更为醇厚的“酒”那样(古人用“曲”酿制的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15-20度之间),承载千百年来人们浓烈的感情吧!
中世纪欧洲人爱喝酒的原因竟然是……
说到这里,我想稍微跑下题,稍微提一句说说欧洲的酒。
喜欢看中世纪背景题材影视作品的朋友,相信一定会注意到,欧洲贵族几乎葡萄酒杯不离手,一言不合就干杯。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性嗜酒,而是因为喝酒比喝水干净。
因为葡萄酒之类的果酒,如果酿造过程一旦有细菌侵入,那酿出来的酒就会苦而酸,相信并不会有贵族愿意喝这种东西,酿酒师们为了自己的脑袋和钱袋,加强酿酒环境的卫生条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欧洲出名的酒庄一般远离城市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远离污秽满街的城市以及严重污染的河水。这也是为何欧洲自古多霍乱,而古代中国却罕见霍乱的原因之一。
饮酒要适量
“不来拳啊,一个点啊,哥俩好啊,三三元啊,四季财啊,五魁首啊,六六顺啊,七个巧啊,八匹马啊,九九九啊,满堂彩啊”这类行酒令相信大家并不少见,作为能把喝酒喝成文化的大天朝,出门在外不喝酒,着实有些困难。
酒壮怂人胆,在向女神表白前,先来几瓶二锅头,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然后……第二天醒了,也不知道女神到底答应没答应,自己有没有做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种种担忧岂不是很难受?更难受的还在后面呢,宿醉之后头痛欲裂,胃里火热翻腾的感觉,一想又没有女朋友,连个熬粥养胃的人都没有,有经历的人都懂得。饮酒过度,导致胃穿孔胃出血而入院的比比皆是。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突发疾病,让喝最后一杯“梦想成真”。如果再酒后驾驶,那酒便成了害人害己的至毒之物。
所以说,小饮怡情,大饮伤身,强饮灰飞烟灭,还望各位好自为之,量力而行。
3. 醴酒是什么
醴酒:甜酒。置酒宴请宾客时不再为不嗜酒者准备甜酒。比喻待人礼貌渐衰。
4. 古人喝的酒是什么酒 古时候喝的酒是什么酒
高粱酒,我们看明清古装剧和小说。古人一喝酒就喝十几碗。而现代人能喝半斤白酒,也算是不错的白酒量了。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古人的酒量那么好?其实古代人的酒量并不比现代人好多少,只是喝的酒和现代人不一样。古人喝的酒主要是黄酒。大家都很熟悉,比如女儿红,状元红,剑南春。这些都是黄酒,十几度而已,比啤酒略高。古人喝酒用的碗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白瓷碗。古人喝酒用的是多用灯。它比碗小,比碗浅,比盘子大。它看起来像一个漏斗。之所以用它,是因为在古代,酒是装在坛子里的,坛子口大,往坛子里倒酒不容易洒出来。除了米酒,古代还有米酒,也就是现在的米酒,口感甜,酒精度低,4度左右。用汁和渣混合的米酒叫浊酒,用酒糟过滤的米酒叫清酒。《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护送金银担,吴智胜生辰纲”,杨志等人被施以汁渣混酒。原着小说用的是“白酒”,很多人不知道大热天为了解渴喝白酒是合理的。其实这是把“白酒”理解为现代烧酒。现代白酒,又称烧酒,出现于唐宋,传播于明清。它最早用于净化变质的黄酒。蒸馏提纯的白酒,酒精度更高,后来是从现有的白酒中衍生出来的。《水浒传》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客,宋武景阳冈打虎”,景阳冈的酒楼卖烧酒,所以门前挂了一条“三碗无丘”的横幅。一般客人吃三碗就醉了。三碗大约等于现在白酒的五六倍,可见古代人的酒量和现代人差不多。宋武喝惯了十多度的黄酒,所以没注意“三碗黄酒”。但我喝第一碗的时候,就忍不住赞叹“这酒好厉害”“好酒”。酒保受不了宋武的辛苦,打破了“三碗”惯例,一口气卖了十五碗酒给宋武。没想到这酒后劲很大,一不小心就成了流传千年的打虎英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的酒文化和无数的“饮酒事件”。了解一点古代白酒的基础知识,看古代白话小说就没有那么多困惑,看古代电视剧也经常能发现漏洞。顺便说一句,任何酒精饮料对你的健康都没有好处。酒驾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意外险公司也不会赔付。长期酗酒导致的严重疾病,保险公司是不会赔付的。所以,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尽量少喝或者不喝。据说美国有一个研究小组曾经以“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为题进行过研究,但后来被叫停了,因为这个研究小组实际上是由几家酒厂赞助的。今年过年喝酒了吗?
5. 醴酒的酒与醴
何谓“酒”?在这里广义上的“酒”是指一切含酒精的饮料。但在这里我们是单指“曲酒”。所谓“曲酒”就是用曲来酿制的酒。那么何谓“醴”呢?所谓“醴”就是用谷物发芽的方式来酿制的酒,亦可称之为“醴酒”。在我国来讲就是中国古代的啤酒。
6. 醴酒是什么意思
醴酒的意思是含酒精的饮料。
在古代,人类最古老的三大酿造酒是:黄酒、啤酒和葡萄酒。而在中国古代以谷物为发酵原料的酿造酒是黄酒和醴酒。在中国古代有曲法酿酒、蘖法酿醴之说,在中国古代,酿酒一般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曲”酿,一种是用“蘖”酿。
酒与醴:
何谓“酒”?在这里广义上的“酒”是指一切含酒精的饮料。但在这里我们是单指“曲酒”。所谓“曲酒”就是用曲来酿制的酒。那么何谓“醴”呢?所谓“醴”就是用谷物发芽的方式来酿制的酒,亦可称之为“醴酒”。在我国来讲就是中国古代的啤酒。
醴与曲:
如果将我国古代的“醴酒”看成是啤酒的话,那么用“曲”做啤酒就可以算作是名副其实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了,其实用“曲”酿造啤酒,要比用麦芽酿造啤酒,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营养价值的大幅度提高。
如果人们将啤酒比作为“液体面包”的话,那么用“曲”酿造出来的啤酒就是名副其实的“液体面包加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