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德国的进攻,法国采取哪些措施
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法国面临的危险要求人民的力量团结起来。法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抗战,保卫巴黎。决定法国政策的投降派和卖国贼和以魏刚为首的最高统帅部害怕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党壮大,拒绝了这条唯一的救国道路。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法军在还有可能抵抗的情况下放下了武器。6月14日,德军未经战斗即占领了法国首都。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而告结束。
⑵ 二战时,法国修建了马奇诺防线,正常人都知道绕道,为什么还要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德国战败了。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的列强们蜂拥而上,争相瓜分德国的利益。德国失去了海外的殖民地,还丧失了大片的国土,背负上巨额的战争赔款。这严重伤害了德国人的民族感情,复仇的情绪在德国人的心中愈演愈烈。当时有一位政治家评价巴黎和会最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说,这不是停战的和约,而是二十年的休战书。
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德军的装甲集群就突破了英法的防御,将英国远征军和法军一部包围在了敦刻尔克。虽然英军最终乘船撤退,可是它的武器装备损耗殆尽,一时失去了战斗力。而法军的防线漏洞百出,无力再抵抗德军,只得投降。
马奇诺防线是法军落后的军事思想的产物。正是无视坦克、飞机在战争中的运用,无视新的军事思想,法国才保住陈旧的防御思想,修筑了马奇诺防线。
⑶ 二战时期法国失败的原因 德国进攻的具体情况 法国方面的防御部署
首先说明,全是手打
1.法国人当时根本就不相信德国人会进攻法国!德国的武器已经被没收了,就像两个男人,一个左手手里拿着火神冲锋枪(法国人当时还是相信法国陆军是无敌的,而从当年的数据来看,法军的军队武器确实是世界顶尖的,当然,不要看结果),右手拿着防爆盾牌(马其诺防线)另一个赤手空拳,就给他几把菜刀(德国只有十万陆军,没有重武器),谁想到他回家自己竟然把菜刀融了组装成坦克了!(希特勒在一年之内生产了3500多辆坦克,2000多架飞机,可见很厉害啊)换做你你信不?
2.这个时候离一战已经过去了20年了,该退伍的早就退伍了,而新兵蛋子多是没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换做是我我看见内脏漫天乱飞的战争我也害怕啊,德国人呢?他们已经被洗脑了,就像苏联一样
3.德国人的战略真的是相当得狠!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再打个比方,china要打印度,正常人都想得到的是china的快反部队从西藏翻越喜玛朗雅山脉去进攻印度,所以印度军队都布置在山脉另一侧,谁想到china居然从广西出兵利用装甲部队先把东南亚所有中立国都灭了直接穿插攻打新德里,这个和二战时德国的做法是很相像的,法国人根本没想到德国人这么狠,敢把中立国都灭了大迂回作战攻打法国,当然,德国后来成为世界公敌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4.当时德国国力确实已经比法国强了,当时世界生产总值中,美国37%,德国14%,英国12%,法国10%,所以如果真的是面对面1v1的话,还是德国胜率大,打仗打得就是国力么
⑷ 二战时期法国防御德国的防线叫什么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军方开始研究如何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入侵。一九三0年,上台伊始的法国国防部长马其诺,将由其前任综合了法国福熙、贝当和晓夫勒三位元帅争论多年的防御计划交由议会讨论,获得90%以上的多数通过,并在此后的十年中在法德和法意边境建造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就是举世闻命名的“马其诺防线”。
马其诺防线工事南起地中海沿岸法意边境、北至北海之滨的法比边境,全长约700公里,由一组组相互独立的筑垒式防御工事群构成。每一组工事包括一个主体工事和一些观察哨所,相互间以电话联系。主体工事一般距地面30米,其中有指挥部、炮塔、发电设备、修理设备、医院、食堂、宿舍等各类设施,工事外面则密布金属柱、铁丝网,号称固若金汤。工事内粮食和燃料的储存一般可坚持三个月。为体现这一工事的防御性质,工事内火炮的射程一般不超过10公里,即保证炮弹不落在边境之外的它国之域。如有战事,各观察哨所可用潜望镜观察敌情,随时将情况用电话报告指挥部,而炮塔内的炮兵则在三米厚的水泥工事内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开炮。马其诺防线全线共部署344门火炮,建有152个炮塔和1533个碉堡,所建地下坑道全长达100公里,道路和铁路总长450公里。该防线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耗混凝土约150万立方米,耗钢铁量达15万吨,工程总造价近50亿法郎(1940年数),相当于当时全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由于该防御系统十分坚固,二战期间死于马其诺防线工事内的士兵为数极少。但是,这个登峰造极的防御工事并没能在二战中挡住德国法西斯装甲化、摩托化的部队。1940年5月,德军攀越阿登山区,经比利时绕过马其诺防线,很快占领了法国全境。被神话般信奉的马其诺防线最终成了无用的摆设和对战败者的讽刺,并在日后成为法国着名的旅游景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共造成法军近500万人的死伤,战后,惨痛的教训使法国民众陷入一种极端的情绪中,那就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的再次侵略。在这种背景下,一条长约700公里,耗资近50亿法郎的军事防线建成了。这就是以当时法国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其诺的名字命名的闻名于世的马其诺防线。但就是这样一条曾经号称“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却成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马其诺防线始建于1929年,建成于1936年。由北往南,依山傍河,长达700多公里,这一构想,恐怕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可与之相比了。马其诺防线工程之浩大简直超乎想象,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个,开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则有1533个之多。工程总土方量为1200万立方米。来自法国殖民地的大量劳工日夜劳作,从1929年到1935年,总共用了6年时间才将工程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工程总造价高达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总额。
此外,马其诺防线技术之先进也令人叹为观止。工事内部,指挥部、宿舍、食堂、炮塔、弹药房、修理厂、医院甚至专门的牙医诊所,应有尽有。最能体现马其诺防线技术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挥系统了。伸出地面重达好几吨的活动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进行360度旋转。而这些,在一架庞大的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轻易完成。战时,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来自任何方向的敌人射击。平时,则可以将炮塔降到与地面齐平,不注意根本不会发现这里潜藏着一门大炮。敌人进攻时,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观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敌情,并向工事内部的炮兵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则将敌情位置加以分析,随后通过一套机械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达到炮塔指挥所,再由指挥所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调整火炮角度,向敌人实施准确打击。这一连串的动作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内部都建有窄轨小火车,可以将弹药补给及时运送到各个作战点。要塞内部储存的弹药、粮食以及发电燃油可以保证士兵坚守3个月而无需出洞一步。为避免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体格下降,建设者们还在要塞内部装上暖气系统,以保证洞穴的干燥和恒温。每一个要塞里都建有一个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一旦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们则可以到这里接受由高功率灯泡强光模拟的“阳光”照射。
可笑恐怕就在于,这样一个庞大、先进而又史无前例的防御工事居然不废一枪一炮就被德军轻易攻破。1940年5月,德军机械化部队突袭比利时,翻越阿登山区,侵入法国,直接插到马其诺防线的背后,同时兵临巴黎城下。而此时,固守在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士兵居然没有向首都方向抽调一兵一卒,还在顽强地等待着敌人的正面进攻,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⑸ 巴黎和会法国为什么把中、东欧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
法国人是这样考虑的:德国作为欧洲和世界强国,虽然海外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其在东非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属地分别被英美日法分区占领),国内领土也被割让近六分之一(西里西亚的一部分和波兰走廊分别被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占领),但是作为普鲁士时代发展起来的传统强国,德意志的基本实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削弱,仍有可观的战争潜力。所以法国人在主观方面就产生了建立国际反德同盟的要求。
至于在客观上会选中这些国家,并非是出于纯粹实力的考虑,有以下几个因素左右着法国的选择:
首先,这些国家都是一战后在协约国帮助下获得独立的新兴小国,地理位置夹在德,俄之间,比较孤立。除了向西欧盟国靠拢,他们无法保障自身的安全。所以政治上对西欧非常依赖,不会随风摇摆。与他们结盟会是非常稳定有效的。
其次,从地缘战略和军事的角度出发,不少国家在不同方位与德国接壤,战时基本可以形成对德国的全方位包围,协助法军从德国的战略后方直捣德国的重工业区和政治中心。尤其是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像一把匕首直刺德国腹地。可以形成有效威慑。(小小讽刺一下,哈哈)
第三,由于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的因素,所以战后法国不仅不想再与俄国结盟,还要利用这些中东欧国家同时监视苏俄。这就是为什么中东欧国家在一战后的法国外交上可以跨过俄国被优先考虑的原因。
第四,最后纳入考虑范围的才是实力因素。中东欧虽说整体实力不强,但还是有亮点的。捷克斯洛伐克一战前就是奥匈帝国的重工业区,这时仍有相当实力。而波兰在十八世纪末被普鲁士和俄奥瓜分前,也是欧洲的传统大国。
综上,精明的法国人终于自作聪明的完成了他们孤立德国的计划。哈哈。
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怎样抵御德国的攻打
德国运送黄色计划的飞机坠毁,黄色计划落到法国人手里。但是法国那些SB没有相信,还以为是在骗他们。
于是贝当和那些SB将军还以为德国会象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从荷兰那些低地国家也就是法国北部进攻法国,于是和英国军队组成联军在法国北部等着,而他的东部只用马其诺防线抵御攻击,他们还以为可以德国真的会从那边来进攻。
最终希特勒的军队穿过阿登山区,从后面将英法联军包围,然后就上演了敦克尔克撤退的“发动机计划”
⑺ 法国为了遏制德国的扩军行动是怎样做的
法国政府在向德国提出抗议的同时,要求国联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德国的违约问题。在国联召开会议之前,法国提议英、法、意三国先进行协商,以便为会议做准备。
⑻ 希特勒所说的法国可以阻止德国的依据是什么
战前,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的军事实力还未壮大,在希特勒出兵莱茵兰时,自然就会顾忌到法国的军事实力,另外国际舆论兴起的话可能也会对德国不利,希特勒正在逐步废除凡尔赛条约,尽管这样,德军的陆军实力还是比较匮乏,如果法国出兵,是能够阻止德国进驻莱茵兰的,但是由于英国首相张伯伦的态度,法国就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