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美,德,日,新加坡等国语文高考作文题目,还有2012中国的最蛋疼无脑作文题
新加坡高考作文题
1、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
2、中国的崛起是近年来对世界最大的威胁,请评论。
3、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
4、海外留学是一项被高估的经历,你认为呢?
5、阅读幻想小说只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除此没任何其他意义,你同意吗?
6、全球暖化会如何影响今后的政治?
7、外国人对你的国家带来的问题比他们带来的利益多?
8、现在社会里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到底是不是一个实际的追求?
9、讨论一下生活中自我约束的价值。
10、电脑游戏到底是一个多健康的追求?
11、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只会一种语言绝对是一项劣势。
12、我们崇拜年轻人而嘲笑老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008年美国高考作文题
美国西北大学题一: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题二:有种理论认为,伟大的领袖人物都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的时代创造产生的,照你的看法,伟大人物的产生,是由于所处的环境,还是由于个人的特质,试举出一位人物来支持你的观点;题三: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一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一下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题四:罗马教皇八世Boniface要求艺术家Giotto放手去画一个完美的圆来证实自己的艺术技巧,什么看似简单的行为能表现你的才能和技巧,怎么去表现。
芝加哥大学题一:想象你是某两个着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题二: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题三: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着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
普林斯顿大学题一: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题二: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作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作的;题三:直至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
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价值体系构建,这点是中国的教育官员和中国老师,中国家长们都弄不懂的东西。他们只懂“语言知识点”,不懂“思维方式”,也不懂“价值体系”,也不了解“行为模式”。他们不懂得一个基本的教育常识:语言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思维。而人生选择的成功,取决于他的价值体系构建。
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看起来平易,其实背后含义很深。
比如:第一道题,想象你是某两个着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本质上,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他们也需要获得最理想的机会来做推动力。学生有没有自己的理想呢?他是否知道如何选择,能够让这种理想最大可能地实现?这道题就是考评这种理性的思维和价值模式,你需要理出下来的思路才能把这道题答好:
第一,你有什么样的梦想?这要求你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己需要什么。
第二,要实现这些梦想,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第三,要拥有这些素质,你需要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父母才能更好地给你这样的教育和培养?
第四,你认为这些名人们,谁具备你需要的这种素质?谁可以帮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因此,如果你想做一个“完美的”自己,你就需要找出历史上你认为最完美的男性,说明为什么你认为他拥有的这些素质是完美男性的象征。同时,你也需要选择一个历史上你认为完美的女性来做“母亲”,当然,你也必然要说明你对她的了解,以及你能够从她那学到/得到什么素质。
所以,我们发现这道题,很有思维的深度,也有知识的广度,还可以考评学生的历史感和对“名人”的了解范围,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和行为模式。涉及的知识面其实非常宽广,可以很容易地考评出学生的知识面/阅读面的宽广度,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
2、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上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
把这一题也是学生的思维和价值观考评。如果说前面的第一题是考评学生“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志向”的话,算是要了解学生的“宏观把握能力”的话,这第二道题,考评的就是学生是否能够把远大理想与每一天的平淡现实相结合的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的细节处理能力。
喜欢幻想的情绪性学生,对于要他细节地安排自己的行为时间表是很困难的。而理性的学生则很容易而且很喜欢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这道题就把学生的日常生活选择习惯,思维行为习惯不期然地暴露了出来。
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测试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否具有一致性,是不是一个说谎者。所以,本题也是一个“套”,爱吹牛和蒙题目答案,思维混乱的中国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钻进去。
一个平常的日子,意味着你是很规律的按部就班过日子。可是考官偏偏要你打破常规,多给你4小时35分钟,挑战你的应变能力,看你怎么用。而你怎么用,就代表你的价值取向。就如同在规定好的日常开销之外,多给你一笔钱,让你到商场去,你怎么花就代表你内心的“消费倾向”。
毫无疑问,人最倾向于把好像“多余”的时间,用在服务于自己最喜欢,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面,也就是自己生命的最高理想上面。一个人如何处理自己的“业余时间”,其实才代表了这个人内心真正的追求。
如果你对时间的消费倾向,与上一题你告诉大家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不符合,当然可以轻易地就判断出你在撒谎,言不由衷。或者是你思维混乱,不知所云。当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种测试不一定能判断是撒谎,因为他们的思维没有前后的连贯性,所以不能说是撒谎,只能说是“没脑子”,“无厘头”。
3、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着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
这道题依然是前面两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延续:前面考评的是考生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考生对自己的个人要求和选择。这一题就是考评学生希望把怎样的价值观传导给他人,希望如何来影响社会。比如说:他喜欢能够代表芝加哥的“形象”和“理想”是什么?他希望传递的价值观是否与自己个人的价值观选择一致等等。相对于他自己来说,他居住的城市是一个更大的“我”,这个“我”应该传达给人们什么样的信息呢?
比如,学生可能会选择画一副巨大的圣母像,希望这个世界记住神性的光辉,希望拯救这个“失落的世界”。可是如果他在第一题里却选择了做东方国王的儿子,享受无尽的物欲。第二题里选择多余出来的时间,用来玩乐和消费,那么这个第三题的选择,无疑证明该学生是虚伪和自私的。或者是矛盾的,混乱的分裂人格。
同时,这份作文的文字表达和词汇量,也可以辅助地证明学生的学术程度。但是相对于思想性来说,文字表达并非最重要的,仅仅是一个基础。这就是典型的“思维型”语文考试的特征。
因此,我们从这份题里面,明显看出了考官的意图:给与了学生无限可能的同时,清晰地保留了自己的选择权。非常理性和聪明,是吗?
而且,我们发现美国人的确与法国人不同。相对于法国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不同。美国人的教育原则显然更注重“实用”一些。这些试题就完美体现了他们制定的学校教育目标:
让学生为变化的社会和文化做好准备。学校课程所反映的是学校所存在其中的社会。以及学生如何去适应和选择自己的生活。
这种不同的教育目标,导致了法国与美国的培养对象的差异:虽然同样注重理性和思维的价值,但是法国人更重视人类思想深度的发掘和人性的探索,更重视思考和理性的原则(参见我上一篇博文中的法国考题)。所以,法国的教育,更容易出现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而美国的教育,更关注个体融入社会的主题,所以美国人更现实,更有行动力一些。美国的教育,更容易出现科学家和企业家。
法国高考作文题
与中国的高考第一门考语文不同,法国高考的第一门考试是哲学作文,说是哲学,其实是也涉及美学、社会学,很像中国高考的命题作文,考生要在4个小时内写出一篇二三千字长文来。
当中国学生在为“摔了一跤”、“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提篮春光看妈妈”、“必须跨过这道坎”等题目信笔胡编的时候,法国学生则面对“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这样的题目陷入冥思苦想。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由拿破仑于1808年3月17日下令设立,已有200多年。哲学作文不论是文科(文学、经济、社会)还是理科考生都必考的科目,所以法国每个人都在中学时代都有为应付考试而“背哲学”(类似我们中国学生“背政治”)那样的经历。哲学课的地位与法语、数学和物理这样的主课不相上下。法国普通中学的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就开始分科上课,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文学、经济类或者科学类课程。但是无论是哪一科的学生,哲学都是必修课,文学类的学生每周要上7个小时的哲学课,而经济科和科学类的学生也分别要上4个和3个小时的哲学课。
法国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气力学习哲学呢?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哲学课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养成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以下是一份份具有两百年传统和稳定性的高中毕业作文考题,处处体现的是理性的光辉,这种作文根本不可能有相同的答案和结论,完全可以考验出学生思维的价值。
2001年法国高考作文题:
文学、经济社会、科学类毕业生可以分别在下列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2005年法国高考作文题:
文科类
1.是否一切问题都应依靠国家解决?
2.心理无意识的概念是否矛盾?
3.请解释莱布尼茨的一段关于错误、记忆、想象和批判精神的文章。
经济类
1.什么叫做理解他人?
2.所有真相都是可证明的吗?
3.请解释笛卡尔的一段关于个人利益与大众利益的文章。
科学类(S)
1.人们是否需要被统治?
2.是否任何事物都需要论证?
3.请解释亚里士多德的一篇关于欲望与快乐的文章。
技术类
1.艺术家的目的只是娱乐吗?
2.我们是否有可能成为某种科技产品的奴隶?
3.在霍布斯的一篇文章中,论述了某些人在应用推理能力时存在无知和无能的现象,尤其是在行为规则方面。请分析这篇文章的论点和推理过程。
2006年
三题之中可选做一题
文科
1. 我们是否只对他人有义务?
2. 逃避时间的愿望是否有一定意义?
3. 试分析 John Locke 论 "私有权" 一文的哲学意义(略)
理科
1. 能否对文化的价值作客观评价?
2. 实验能否证明什么?
3. 试分析 John Stuart Mill 论 "诚信是良好社会根本基础" 一文的哲学意义(略)
经济社会
1. 在幸福与真理之间是否应该选择幸福?
2. 文化能否成为普遍价值的载体?
3. 试分析 Alain 论 "经济不是社会组织第一需求" 一文的哲学意义(略)
工业艺术
1. "这是我的真理 ",这句话有意义吗?
2. 正义感是否是天生的?
3. 试分析 EPICTETE 论 "你想成为奥林匹克优胜者吗?" 一文的哲学意义(略)
其他科类
1. 追求真理来自什么需要?
2. 历史学的意义是否首先在于避免遗忘?
3. 试分析 SPINOZA 论 "自由与法制" 一文的哲学意义
2007年法国高考作文题: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Toute prise de conscience est-elle libératrice? )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Les oeuvres d'art sont-elles des réalités comme les autres? )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Ethique à Nicomaque)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Expliquer un extrait de "Ethique à Nicomaque" d'Aristote sur le thème de la responsabilité)
科学类考生选择题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Le désir peut-il se satisfaire de la réalité? )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Que vaut l'opposition travail manuel et travail intellectuel? )
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Expliquer un texte de Hume extrait d'"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 sur le thème de la justice)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Peut-on en finir avec les préjugés? )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Que gagnons-nous à travailler? )
3)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Humain, trop humain)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Expliquer un texte de Nietzsche extrait de "Humain, trop humain" sur la morale)
2008年法国高考作文题:
文科 (littéraire) :
题1 : 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La perception peut-elle s’équer ?)
题2 : 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Une connaissance scientifique vivant est-elle possible ?)
题3 :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Texte de Sartre extrait de Cahiers pour une morale)
理科 (scientifique) :
题1 : 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L’art transforme-t-il notre conscience réel ?)
题 2 : 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Y a-t-il d’autres moyens que la démonstration pour établir une vérité ?)
题 3 : 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Texte d’Arthur Schopenhauer, extrait de 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 représentation)
经济社会科(économique et social) :
题1 : 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Peut-on désirer sans souffrir ?)
题2 :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 ?( Est-il plus facile de conna?tre autrui que de se conna?tre soi-même ?)
题3 : 评述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一段文字(Texte d’Alexis de Tocqueville, extrait de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2009法国高考作文题。
理科作文题 :1. 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Est-il absurde de désirer l'impossible )?
2. 世上是否存在任何科学都无法解释的问题(Y a-t-il des questions auxquellesaucune science ne répond) ?
3.评点法国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有关鼓励民众参与民主的一段文字:“因此,给民众以机会管理琐事的机会,比让他们参与管理国家大事更能激发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Commentairede texte : un passage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d'Alexis deTocqueville, sur la fa?on d'intéresser les citoyens à la démocratie.Extrait : "C'est donc en chargeant les citoyens de l'administrationdes petites affaires, bien plus qu'en leur livrant le gouvernementdes grandes, qu'on les intéresse au bien public.")
经济社会科作文题:
1. 从交换中我们能得到什么(Que gagne-t-on à échanger )?
2. 技术进步是否改变人类(Le développement technique transforme-t-il les hommes)?
3.评点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有关人的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一段文字:“我承认,在违法分子的社区内部,他们自己会遵守正义和平等的规则;但是循规蹈矩并不是他们的天性,只是因为他们的社区内需要实行必要的规矩”(Commentairede texte : un passage de l'"Essai sur l'entendement humain" de JohnLocke, qui soutient que les valeurs morales ne sont pas innées chezl'homme, mais le résultat d'un besoin pratique. Extrait : "Jereconnais que les hors-la-loi eux-mêmes les respectent (l'équité etla justice) entre eux ; mais ces règles ne sont pas respectées commedes lois de nature innées : elles sont appliquées comme des règlesutiles dans leur communauté.")
文科作文题:
1. 语言是否会背离思维(或:语言是否可以忠实地反应思维,Le langage trahit-il la pensée )?
2. 历史的客观性是否意味着历史学家的公正性(L'objectivité de l'histoire suppose-t-ellel'impartialité de l'historien )?
3.评点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的一段有关匮乏和欲望满足的论述;“欲望,也就是匮乏,是所有快感的前提条件…所以,所谓心满意足不过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某种需求的满足”Commentairede texte : un passage de "Le monde comme volonté et commereprésentation" d'Arthur Schopenhauer, sur les rapports entre ledésir comme privation, et la satisfaction de ce désir. Extrait : "Ledésir, en effet, la privation, est la condition préliminaire detoute jouissance. (...) Donc la satisfaction, le contentement nesauraient être qu'une délivrance à l'égard d'une douleur, d'unbesoin."
2010年法国高考作文题:
文科(série littéraire),以下3题,任选其一:
(1) La recherche de la vérité peut-elle être désintéressée ? 对于真理(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2)Faut-il oublier le passé pour se donner un avenir ?为了给自己一个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
(3)Expliquer un extrait de la "Somme théologique" de Thomas d’Aquin解释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的节录。
经济社会科(série économique et sociale) ,以下3题,任选其一:
(1)Une vérité scientique peut-elle être dangereuse ? 某些科学真理是不是有可能是危险的?(2)Le r?le de l'historien est-il de juger ? 历史学家的作用是否是评判?
(3)Expliquer un extrait de "L’écation morale" de Durkheim解释杜尔凯姆《道德教育》节录。
理科(série scientifique),以下3题,任选其一:
(1)L'art peut-il se passer de règles ? 艺术是否可能避免(不要)规则?(2)Dépend-il de nous d'être heureux ? 快乐取决于我们吗?
(3)Expliquer un extrait "Léviathan" de Hobbes解释霍布斯《利维坦》节录。
翟华透露,他观察法国高考哲学考题已经很多年了,今年的考题并不算怪题、偏题,早在1999年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的哲学考试就有这样几道题目:“哲学是否可以独立于自然科学?”“人的自由是否受劳动的必要性所局限?”“我们能否说服他人接受一件艺术品是美的?”与今年的考题有几分神似。
网友热议震惊,不得不自惭形秽
“震惊!这是我看到法国人的作文题目的第一感受,看来考试教育下长大的我的确不得不自惭形秽了!”网友“zuyu1982”看后直接发出这样的感叹。
网友“七年之役”则说,“我觉得如果我在法国,我真会喜欢去学哲学的。”
网友“Destiny”认为,“中国的学生需要多学习哲学,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这点我觉得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很重要。”
一位自称已经在法国学习了5年的新浪网友则透露了他的亲身感受,法国的考题中论述题较多。需要学生自己发挥,就算是问答题,有的老师也不会给答案,需要自己找,就算给了参考答案,老师还不让照着参考写,说是写了就0分。
另一新浪网友直言,“我喜欢这样的题目!只要自己对知识有兴趣,有求知欲的人并不是有难度!”
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法国的作文题实在是难,不符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庆幸我是中国的学生。”
也有网友从技术上提出了质疑,这样的作文具体如何量化打分呢?
翟华透露,在法国,评判老师阅卷时,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包含了下述几个方面:(1)作文题所述概念的解释;(2)对作文题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是否走题;(3)是否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论述;(4)文章是否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符合逻辑);(5)结论。
如果上述各点面面俱到,这就是一篇得分16分以上的作文(满分20分),即“很好”;如果论述大致完整可取,只是在概念定义、经典引用上有所欠缺,那么可以得分14-16之间,即“好”;如果作文没有跑题,只是论述不完整,那么得分可能在12-14之间,这叫“还算好”。
一位熟悉法国文化的网友透露,实际上,一般法国学生的哲学作文考试能够拿到12分已经值得去大大庆祝一番了。这位网友还不忘八卦一番:法国阅卷老师在一周内批改100份作文可得500欧元的报酬,大概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
学者论题话题经典更有思考空间
相比于国内的高考作文题目,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尽管都是千年不变的经典性话题,但是它们更具魅力。
今年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认为,法国高考作文题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呈现出灵活多样,出题灵活的特点。比如“你对爱因斯坦的某某观点怎么看?”柯教授认为,这些作文题目文化味比较浓厚,且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
“而我国的高考作文题目则命题色彩比较浓重,作文题目往往不科学的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柯汉琳表示,任何命题都是一个话题,我国高考作文的分类存在明显不科学的现象,导致高考备考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方向单一。
另外,法国考高作文题目给学生的最大影响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据柯汉琳介绍,法国从小学开始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有些甚至是一些不存在的东西,学生想抄袭都没有办法。”
实际上,总结今年我国高考作文题目,不少网友直呼高考作文脱离中国文化,“高考作文题目让人读不懂中国”。
与此不同的是,法国高考作文题目更加注重突出浓厚的文化品味。高考名师徐惠仁认为,看到法国的高考作文题,感到很值得品味。我们除了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给学生一些怎样的文化,引领学生养成怎样的思维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柯汉琳认为,这要求我们好好去思考法国高考作文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他表示,长期以来,受习惯性思维和保守文化的影响,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形成定势,很难有人敢于突破。
本报记者胡念飞谢苗枫实习生汤凯锋
㈡ 法国“高考作文题”为什么充满哲学味道
1、2016江苏省高考作文: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篇少于800字文章;文体限诗歌除外
俗说则则短却说则短则——别已说我必再说别说处我许要说性彰显则创新意识闪现
2、作文点评:
江苏卷作文直都与其省份乃至全卷迥异家材料作文候江苏卷命题作文等今全卷始向材料加命题向转变候却变纯材料作文性所吧本作文所给材料俗说起则则短通思维惯性思维;则短则别已说我必再说别说处我许要说角度阐释前者规矩者性彰显、创新意识闪现
现实彰显性现象面解读其展现独特魅力能反面显示其怪异取向关键看待角度
立意候考抓住关键句别已说我必再说别说处我许要说性彰显则创新意识闪现确定立意比彰显性创新与守规等
选用文体候考选择记叙文面彰显性魅力创新意识反面用讽喻形式发深思;同考选择议论文借助论述阐述创新性魅力
[高二作文]假如我是他
㈢ 法国高考作文题
6月10日法国议会第一轮选举是政治家们的大考,而6月11日就是法国60万高中毕业生的“高考”——中学毕业会考(Bac)的第一门考试是哲学作文。说是哲学,其实是也涉及美学、社会学,很像中国高考的命题作文,考生要在四个小时内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来。昨天的法国高考作文题考题我大概翻译了一下(先声明:本人法语水平所限,而且因为涉及哲学概念,只能是大概的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请各位网友指正),供各位参考。
文学、经济社会、科学类毕业生可以分别在下列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Toute prise de conscience est-elle libératrice? )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Les oeuvres d'art sont-elles des réalités comme les autres? )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Ethique à Nicomaque)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Expliquer un extrait de "Ethique à Nicomaque" d'Aristote sur le thème de la responsabilité)
科学类考生选择题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Le désir peut-il se satisfaire de la réalité? )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Que vaut l'opposition travail manuel et travail intellectuel? )
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Expliquer un texte de Hume extrait d'"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 sur le thème de la justice)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Peut-on en finir avec les préjugés? )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Que gagnons-nous à travailler? )
3)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Humain, trop humain)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Expliquer un texte de Nietzsche extrait de "Humain, trop humain" sur la morale)
我观察法国高考哲学考题已经很多年了,今年的考题并不算怪题、偏题,早在1999年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的哲学考试就有这样几道题目:“哲学是否可以独立于自然科学?”“人的自由是否受劳动的必要性所局限?”“我们能否说服他人接受一件艺术品是美的?”与今年的考题有几分神似。每年大考之前,法国市场上虽然见不到“脑黄金”、“忘不了”之类的健脑补品,但书店里各类哲学参考书、哲学概念记忆卡片还是相当热销。近年来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不少面对高中毕业生的网站,用多媒体和动态的方式辅导哲学,更受考生青睐。有一个自命为“我爱哲学”的网站,出了这样一个模拟考题:“一个巴掌会弄出什么声音来?”按该网站的指导,考生见了这样的题目,千万别慌,更不能凭直觉回答“一个巴掌拍不响”。先不妨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老实承认“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后把问题中的几个看似简单的关键词如“一个”、“巴掌”、“声音”等逐一分析一遍,从中发现玄机,再引经据典,从容地展开论述。最后下结论时一般要有意闪烁其辞,切忌把话说死:一个巴掌虽然拍不响,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此时无声胜有声”,自会有其深刻的内涵。当答案写满了三张纸,判卷的人都想不起来原来问题是什么的时候,这题就算答完了。
㈣ 法国高考作文题为什么这么“高端”
法国的作文通常注重思考,理性的思维,其他的不是很在意。所以他们的作文题通常是一个辩题,由考生自由发挥
㈤ 看了法国的高考作文题目,才知道什么叫差距
天都峰
俗话说:“去黄山不到天都峰,等于一场空。”这次去黄山,本来是不爬天都峰的,但在我们的一致要求下,导游也无可奈何,只好让我们去爬。
站在迎客松边远眺天都峰,这座雄伟的山峰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群山之间。一只松鼠似的怪石伏在一块大石头上,眼睛望着天都峰顶,准备起跳的样子。这就是着名的“松鼠跳天都”的景观。
我们走到天都峰山脚下,两条巨龙般的铁索盘旋而上。天都峰真高呀,山顶直冲云霄;天都峰真神哪,一会儿骄阳似火,一会儿满天云雾;天都峰真险啊,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
我们开始登山了。爸爸牵着我的手往上走,不久就气喘吁吁了。我坐在半山腰一块隆起的岩石上,放眼望去,整个黄山风景区都呈现在我的眼前。一阵和煦的风吹来,吹走了炎热,好舒服呀!
越走越险,山路窄得只能一个人通过。我一手拉着爸爸的衣角,一手柱着拐杖,吃力地爬上去。这时爸爸看见另外一个叔叔像狗熊似地往上爬,就打趣说:“这可真叫爬山呀!”
在鲫鱼背上,我和爸爸把一个苹果吃掉了,补充体力后,我们下山了。但是,还有更大的考验在等着我们大家呢!
㈥ 法国最近五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哪些啊能不能帮个忙啊,O(∩_∩)O谢谢
要自己想哦!
㈦ 求法国高考作文题
自己问再法国留学的人。
㈧ 网上传的法国高考作文题目是真的吗
落落--是梦境与我为临 昨天的梦里,有一辆出了故障的自行车。 我不想透露你的名字,所以,就用F来称呼你好了。 F。 你像是分叉在心里的一个路口。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居然还清晰地留存着。 高中刚入学的时候就很敏锐地像所有的女生一样打量起班里的每一个男生,然后在极短的时间里为自己不幸抽到这样惨不忍睹的集体而痛惜良久。心里满是“我苦读数年并不是为了进这样的动物园啊”的惨叫。毕竟长达三年的学校生活,如果找不到个顺眼的异性角色,一定会过得很无趣。 同班的女生都纷纷把目光转移向整个年级。 中午在食堂里吃饭总要派很长的队。几百人轰轰烈烈地涌进两条通道,然后自觉地被迫地组织成弯弯的队伍。 在移动了十几米之后,想回头找身后的朋友商量该点什么。因为她是个子很娇小的女生,所以我的视线很自然地朝下方落去。 结果却看见一件男式的T恤的下摆。红红的扩散开的字母“ADIDAS”。 后来我曾经说,因为衣服的垂感,常常我会把它看成“AIDS”咧。 不过在那时,F,你只在我抬头看你的时候,也看了我一眼。 没有怀疑过,这是个有些普通得无味的初次照面。 其实当时我也很明白,这世界上并不存在那些突如其来的大雨和只能容纳两个人的屋檐,所有的浪漫主义都不会平白无故的为自己敞开。所以后来也很使坏了。虽然食堂的味道和拥挤的人群没有足够的气氛,可是怎么说呢,我是吓了一跳的。 因为很少遇见可以让我抬头看过去的男生。 很少很少遇见可以让我回头看见衣服下摆的人。 F你很高。真的很高。 那是高一入学后的第三天。 我写这篇文章时,是高三毕业后的第四年。 三年四年,一共七年。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性。好比我所在的班级是以有个非常出色的班主任而着名的,1班是以入学考一概在500分上傲然的,还有你所在的5班和另一个6半是以收费生为大多数而定性的。 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心态促成了大家对5班和6班的关注远胜过成绩优秀的1班。或者这是“视觉系当道”的概念在那时普及,每个女生都喜欢看那些男生违背着校规,不穿制服招摇过市。尤其是他们会组成一个类似的小团体,在据目测平均不低于1米82的身材排列中,嬉笑着一起经过走廊。 我觉得,这可能是许多学校,许多个女生,一再,一再,一再会碰到的事情。然后她们多半会以此为话题,展开幸福而八卦的讨论,虽然没有实质的情感在其中,只是过过眼瘾和嘴瘾,不过这不会妨碍言语间的热情。 差读多就在那时,外班的那些“看起来出众”的男生们,被逐渐打听到了名字。于是便会有人看见他们经过楼下时说,那个是谁,那个是谁谁,那个是谁谁谁。然后那女生用“背朝我们站着的”形容着,说“他叫F”。 那个背朝我站着的人。 是你吧。 你所在的班级有很奇怪的性质。听说你们的学籍并不是在我们学校,而是属于其他别的普通中学的,只是出了钱来这个重点中学借读而已。连高考的成绩都不会算我们学校的一部分。 我知道这些后,并不曾觉得有什么特别,因为你实在就像是,坐在不远的一个教室里的,这样的一个人。 因为不在一个班,所以能接触到的时间段得可怜。 因为不在一个班,所以你是在我那可怜的时间里,说话,走路,喝饮料,微笑,奔跑的少年。 其余的尽供我自由想象发挥。 后来还有一天难得地看见你的字迹,是比我想象中要强学多的男生气概的书写。蓝色的水笔留下的自然倾斜的墨迹。一边还有你的名字。 我忘了说,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曾经被注意过的那声,被讨论过的男生,有很多很多。高二的也有,甚至高三的也有高三的那个起初还被我们搞错了名字。本年级就更多了。因为在这个新的学校里呆上一段日子,那些本没有显山露水的面孔开始逐渐清晰起来。他们成为日常的主要话题。 女生会很顺理成章地关注那些身材不错,脸也很英俊的异性,丝毫不去考虑他们的成绩或个性。因为只要有前两个条件,闲暇时光就可以打发得非常生机盎然。大家聚在一起肆无忌惮地聊着他们的新动向,有在上课铃响起时把话题轻松四截断。 我开始在靠窗的作为上散漫地看着F穿过操场,他奔跑起来的时候衣服鼓得高高的。 一天里能见面的机会不多过五次。如果可以费点心计,可以多到九次。 但要朝各种借口去F的班级附近转几圈,总觉得很麻烦。所以一直都是这样散漫地散漫地目送他的人影在草坪上消失不见。 那时的心里,也没有遗憾,也没有寂寞,都是平平整整的。 我对你,毕竟什么都还不了解。 F所在的5班常常有些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有些惊世骇俗的新闻传过来,既牵扯到学生家庭的背景,也会有男女关系的八卦。每次都能听得我们津津有味。那些往往会被提到的A男、B男、C男之类的,多半都是他的朋友。 他是那个圈子里的相对普通的一个人。我这么认为。事实也没有错,虽然自从F成为他们的一员后,明显不穿校服的次数越来越多,身上的行头也换得勤快了起来。但没有听见谈说粗口,也没有听见他被宣布了什么处分。 他只是一个想把自己收拾的醒目点,本质却又很普通的少年。 跟F第一次说话。 去5班找他们的班长。这里面有我的预谋。因为我穿过走廊的许多人,走到F面前问他“请问某某某在不在”。 他那天穿着淡墨绿色的NIKE外套,袖子上滚着黑色的边。低头看我的时候,嘴里还咬着衣服的拉链环。 然后是,第一次听见F对我说话。 学校的游泳观里举行第一次游泳比赛,非常吸引人的话题,几乎全校大半的人都被诱惑到这里。大家把两层的走道塞得满满的。自由泳比赛结束后,边上递来一罐饮料,然后那人对我说“同学,帮忙把这传给那边那个蓝衣服的人”。 我从F手里接过那罐可乐。 然后他说了声“谢谢”。 甚至觉得,就这样了么? 难道就只有这样了么。 初中的时候,好朋友晚上跑家里来,和她聊了个通宵。兴致高昂地说,我们一定要在高中的找个潇洒英俊又无比温和的男朋友啊。 怎么搞的,初中时就赤裸裸地说起这些。不过当时确实很详细地计划了,男朋友爸,头发颜色深得墨黑才好看,偶尔戴眼镜,镜架细致才好看,皮肤不黑不白,鼻梁上有微妙的痣点才好看,沉默寡言的脸眼睛却非常干净才好看,个头一定要高啊高啊高啊才好看。身材扁扁的装在衣线里才好看。 而F,你是头发颜色深得墨黑的,偶尔回戴起眼睛的,皮肤不黑不白的,鼻梁很挺(虽然我不知道有没有痣),眼睛干净,个头高高的,身材扁扁的好看的人。那时我在初中时想过的东西,只是当时我还没有见过你。那时我们都只有十三岁。 距离我遇见你,还有三年。 哪怕你对我一无所知。 进入高中后我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于是每次家长会都犹如遭受酷刑。其实并不是简单地怕被父母责骂。而是他们渐渐开始不再责骂我,只是一声不吭地走在我几步之前,离开学校,坐上电车。甚至分别前还挥挥手对我说“你回去吧”。 那天下这一点点小雨。 我从车站回到学校里,没什么人,空气灰蒙蒙而潮湿。走到教学楼下时,看见小卖部门口有一男一女正在说话。我听住脚步,直到F把手很自然地揽过那个女生的肩。当时并没有想过这是你的妹妹之类的安慰之词,也没有心里突然轰隆作响的绝望。我只是把手在校服口袋里,在十几米外看着你。 看着你。大概,这是我唯一可以做得了的,做得最多的一件事了。 因为他们算不上学校里的优等生,所以很快交起女友也让人不太诧异。F的几个朋友们开始和固定的女孩子出入,然后轮到他。 我会不时地在学校各个角落遇见F和他的小个子女友。即使视线平视前方,依然能看清他们的举动。没有过于亲密的行为,他们只是肩并肩走着一起去吃午饭。一起离开教学楼。一起前往体育馆。或是别的,一起去,什么地方。 我不知道是什么地方。 有时去图书馆,遇见F的女友——是和他身高差距非常之大的娇小女生——她正好也在。 会不知以哪种心情地走到她身边。装作好像取书一般地就站在她身边。没想过去和她交谈,更不会有其他动作。那个女生只往一边挪了挪,还很心无旁骛地翻着自己手里的书。我抽了本小说在手里。两人就这么站在一起。 图书馆的书旧了,整个空间里会透出疲倦而温暖的味道。 决心要好好读书,忘记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努力不在课上睡觉,用功做完所有的回家作业,摘抄笔记,用红线和蓝线把重点圈出来,有不懂的地方立刻问老师,把试卷上所有的题目全背诵下来。然后在家长和班主任逐渐安详起来的眼神中慢慢变得更安静。 这种成就感把心里的空虚填住了,让我听不见它的声音。 自习的时候听见操场上传来的喊声。远远望着都是绿色草皮上的白点。看不出谁是谁。 那时我突然想,我和F在同一个空间里。近到同校的距离。我在这里计算物理题。身前身后都是空座位。而F,或许在教室,或许在篮球场,或许在小卖部,或许在某个走廊里。 只是。明明在同一个空间。却看不见你。不知道你是在教室,还是在篮球场,还是在哪个走廊,或者那些奔跑的小白点里,有没有你。 高二下学期,文理分班。 我想说自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了历史,却又不回避在打听到F的选择也是历史后无比欣喜的真实性。后来也不是没自问过,如果他选择化学,物理,或是生物的话呢。问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好像我真的会不自量力地,只为了这种无聊理由去选择最不擅长的理科班。 F被分到了新的4班。我被分到新的5班。年纪里总共有两个历史班。应该说想要同班的话,起码还有50%的概率。但我从小就不是个好运气的人。 可遇见的几率总还是直线上升了。开始发现许多以前无从得知的细节。 好比说他家貌似在城市的南区。好比说他每天要喝两瓶可乐。好比说他又换了新的运动鞋。过了两周后还能看仔细了“居然是限量版的运动鞋”。有或者好比说,F已经换了女朋友,新跟在他身边的,是长发的漂亮女生。 和那个女生曾经有过浅浅的交情。路上相遇的话会礼貌地微笑。碰到她和F在一起。F,你也会朝我看一眼,好像是点了点头。其实又没有。 你依然是个不复杂不聪明不灵活的男生。却就是这样的普普通通,让你变成我心里唯一长长久久的人。 不是没想要告诉过你。我的心情。 虽然无论何时来看,把这种天真肤浅的暗恋坦白都不会是一个明知的决定。可我们都会是一度迷失掉自己清晰头脑的无能的家伙。于是,哪怕你不认识我,也想告诉你听,哪怕你身边有别的女孩子,也想告诉你听,哪怕我们在两个空间里相安无事只能用陌生人来阐述彼此的关系,也想告诉你听。 你听。 载送学生们的775路公交车里,有一辆车的雨刷是坏的。如果在雨天,满车的人都会听见雨刷撞在玻璃边缘发出的相当强烈的声音,但所有乘客们都只是装作暂时性耳聋。一车人在咣咣的噪音里沉默着看外面的大雨。 那天回家的时候,和F坐上了同一辆车。车发动没多久,那节奏的响声开始了。 咣。咣。咣……你听。 而在踏上这辆电车前,我和同位女生吵了一架,又被联考的成绩打击了一番。总之心里是巨大的苦涩。起初F的小片人影剪在人群后,随后在上车人流的推动下,慢慢地,慢慢地挪到我身边。 我就站在你身边。拉着扶杆的右手肘,会在电车摇晃时碰到你的左手肘。 咣。 轻轻地碰一下。再缩回来。 咣。 轻轻地碰一下。再缩回来。 咣…… F你一定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你不会知道的。你一直看着窗外,耳朵里塞着耳机,偶尔小换一下姿势。 所以你一定不知道。那时的我,刚才意识到有些东西不应寄予它会产生什么结果,哪怕它在我的世界里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却依然会在坦白给外界的瞬时萎缩夭折。 我终于把头藏进肘弯里,小声地哭起来。 电车在路上跑得像一条泪渍那么慢。 有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被什么东西打坏了脑袋。理智被缠绕不清的藤蔓绊住了脚。虽然有些少女情怀不需要用太多的理论去阐述。发生就是发生。可对我来说,F不是可以笑着评判的某某明星,不是可以大声在人前喊“他最帅”的某某漫画角色,也不是可以重复看几十遍的某某小说主人公。他是提也不能提,动也不能动,就在那里恣意膨胀的心。满打满撞、漫山遍野。 总是会把我顶得动弹不得。 那么,那么无助、无稽、无为的心。 曾经远远地跟着F走到他家附近。那时我作过最大胆的两件事里的一件。 也只是一时冲动,不过这一时冲动却是建立在无数次的放弃上的——和F同车的某天,当他临到站向车门走去时,我突然跟在了后面。下了车,买了支冷饮,接着远远地跟在他十几米外。 F,你还是一点也没发觉我吧。 他没有顺路拐进什么网吧,也没有去24小时店里买零食,一路就很平淡地走。甚至连头也没回。使我原先的一点点紧张也烟消云散。并对路边陌生的饰品店非常好奇。 就像在逛街。就像在逛街时,碰巧前面有F那样。 事后我觉得自己是不是做了回跟踪狂之类有怪癖的危险分子。听起来是挺吓人的。但那时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对我产生的某中刺激吧。看见F,不是在学校气氛里的一角。他在茫茫人海中。又真实,又虚幻。走到两座大厦中间时那好像被挤压的身影,忽然操场边笔挺的男生,差距很大。 而我原本就找不到立足的心情,到了这里,更快的,想条惊慌失措的小游蛇那样钻进哪个角落,轻易地被吞没了。 PS:其实那天没有明确地跟到F的家。只是看他进了某片小区,然后就掉头回来了。因为以前就觉得,很多事,只在混沌不清中才给予人希望。 我希望。 我希望的是。 之前说了,做过两件最大胆的事。另一件就是给F打电话。 电话号码是从朋友的朋友的同学那里问来的。因为是临时听进耳朵的,所以很焦急地就记在了笔袋上。上个月我收拾东西时,这个已经弃用四年的笔袋上,还留着那八个数字。 它忠实地守在记忆里。 对。是给F打过电话的。应该是在升高三的暑假刚开始的那几天。家里给我报了不少提高班。第一天外出就被烤得够呛。在课堂上有睡着了。补课老师不像学校里的那样严格。所以我一觉睡到下课。 之所以会在回家途中给F打电话,是因为梦见了他的缘故。 在梦里,他就坐在我的邻座。起初还看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因为他和我印象里的那样,只看着黑板不出声。直到最后,他突然转过头对我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要跟着我呢”。于是就醒了。 即使明知道那只是个梦而已,还是难受。醒来看着满满的黑板和自己空白的笔记,都是难受。外面的太阳无知无觉地蒸发着水汽,全是难受。 我在电话亭拨了F家的电话。 就是这么一提起气来,就按下去了。知道听见嘟嘟声后,才发现自己手抖得厉害。不仅是手,好像全身都有点颤栗。 他说“喂”。 那个电话我没有当时就挂断,在他问“你是谁”的时候,我连一点谎言也编不出来,脑袋没有转弯的机会,直截了当地说“是你隔壁班的”。 他“哦”了一声。然后听筒沉默下来。 过会才问我“找我有什么事”。 我说“也没有什么事”。 本来也,没有什么事。 我不可能让他现在出门走到我面前,不可能和他聊详细的话题,不可能成为他世界里的一个份子。一直以来,这都是最普通的单恋。围绕着他而旋转的,只有我这一个世界。也不会因为我的付出,把彼此的空间连通起来。 说的话无非就是简单的这么几句。最后,等F说了句“那我挂了”,话筒那里就传来熟悉的忙音。我在电话亭里站了一会,才走出来。外面是非常非常炎热的天,好像所以有一切都会被融化掉。 其实我知道,将来一定会因为当时的冲动而后悔,尴尬地停在回忆中指责自己的愚蠢和幼稚。可即使知道,但在那一刻,还是会拿起电话,把他的号码一个个按出来。 依然会按出来。 有一本书家《理智与情感》,就是说,我们除了理智,还有一半是情感。 不过,与着情感同时增长的,只有无能为力的绝望。这种绝望甚至比情感生长得更快。 我站在滚烫的马路上,只能感觉到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作为“想念F”、“想念F”的一切而话界在整个空气里。酸涩无奈的绝望,自上而下地溶散,变成强烈的潮水冲击着自己的胸膛。那么地用力,那么地剧烈,那么地不可抵挡。这些想法原本又愚蠢又肤浅又毫无根据,可它们却几乎要撞裂我的身体,又从裂缝中流向灼热的阳光。 高中毕业了。 写掉十几本同学录。在演播厅副校长的发言中伤感。与关系尚可的老师们合影……有许多的事情要做,包括拍毕业照。 毕业照有两拍两种。一是每个班的集体照,还有一种是全年级的集体照。所不同的是班级集体照人手一张,而全年级的集体照则按个人意愿另外购买,26块一张。当然,不管买不买,人人都得拍。 拍照前,班长向大家征询“谁要买全年级集体照的,到我这里登记一下”。 这应该是我唯一一次,唯一的一次,可以和F在同一张照片里出现的机会。 五百多个小小人头里,我和他。 不我当时心情却非常奇特地没有报名可能是优点故作矫情,想要让这种暗恋遗憾到底。也可能是很纯粹地不愿意出这二十六块钱。反正,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我没有报名。 然后某天的下午,全年级被拉到体育馆里。因为,人数众多,整队就耗去半个小时,最后五百多名学生排除蔚为壮观的队伍,把整个运动馆填满了。 摄影师在布置完后向我们说明:“等会我手边的这盏灯会从队伍这头一直扫到那头,如果灯光经过你的脸,你就不要动,那意味着镜头刚刚拍到你,等灯光过去后,才可以放松。” 挺先进的,我没听说过的技术。大概要把五百多个人塞进一张照片里,用我们普通的方式是办不到的吧。所以才会有什么灯啊,什么扫过来这种手段。 白色的,非常明亮的灯光,在摄影师说“一、二、三”后,开始徐徐转动。它经过一班,二班,在眼角余光里缓慢地逼近。 直到笔直地照进我的瞳孔。 刺目的强烈的光,一直,一直探照到心脏最里面最里面的地方。那被层层血管和腔壁所包围的地方。微弱地跳动着、依然跳动着的人影。 F,我没有机会和你直接的对视,于是我居然安慰自己说,曾经那束光,把我们记录在同一张照片上。它看见我内心最深的秘密。那么,当它离开我,扫进你的眼睛时,是不是意味着你也看见了我内心的秘密。就像我们彼此直视时,我的目光一定会游移,局促不安,让你看见那个秘密的人影浮出在我的瞳孔里。 即使是五百多个小小人头,我却依然是和你在同一个画面上。 因为那束光,一定记得——那是贯穿了几乎每一个日子的,像攀附在船底的青苔那样如影随形的,我对你平淡而无力的秘密。 告别学校的那天,每个人只是理完自己的书包后,沿着走了三年的路就这么离开。教室很快变得安静而空荡,只在高一高二那边的方向还能听见音乐的喧哗。感伤的女生还是有,但她们也只是抚摩着桌子上的涂鸦做不了其他什么纪念活动。 我走到F所在的教室时,朝里面看了看。他们班已经撤得干干净净。门上了锁。 F因为人高,一直都是最后一排。最后一排,从左边数第三个位置。 那张课桌静静地留在黄换的阳光与尘埃里。好像从哪段乐曲中脱落的音符。 去往车站的路走得非常非常的慢。因为我,没错,还是希望仅剩的时间里,可以在某个地方遇见F。毕竟接下来的日子能够和他再次碰面的机会应到为零。那么,这条通往车站的短短的道路,就是句号。 淡灰色的水泥路,两边是刚刚成年起来的樟树。夏天里,还能绿得嫩嫩的,非常好看。 只有零散的行人。不只高一还是高二繁荣学生坐在石凳上聊天…… 曾经我在这条路上留下的所有过去,它都——记录着,并在此刻,还给我了。 ——上学经过,放学离开,溜出校门时蹑手蹑脚,无聊打转时呵欠连天……突然数百倍增长的法国区把我的世界逼到一个小小角落,让我在那随后的一隙中,看见那些回忆里F的一个个影子。 他出现于我所有记得住的过去里。淡淡存在。轻轻叫嚣。 F。 大概为了最终证实关于F的一切都只是我的个人臆想,于是一直等到我坐上回程的电车,也没有见到F。电车把学校渐渐抛在深厚的暮色里。 有什么是再见的了。 有什么是再也不见的了。 高中毕业后的第四年。也就是距我第一次见到F后的第七年。做了关于F的梦。 梦里,我和你大概是因为什么事,要去忘某个地方。不记得原因,也不记得是要去哪里了。只记得F你推着自行车走到门前。那是像面包房那样的木头建筑,有三级石台阶。我站在台阶上。你停在最后一级台阶下面。 我们诶有说什么话,好像是很自然地,你瞪出自行车,我跑起两步,跳坐上去。你握的车把有一些些摇晃,最后才稳下来。 我们骑入一个下坡,自行车开始逐渐加速。 两边是墙。墙上开满了黄色的不叫知名的花朵。像是融化在日光里,一直交叠到天空。 我们在中间的长长的金色的坡道上,飞快地、飞快地下冲。 你突然说“这车的刹车坏了啊”。我听了也不害怕,是说了句“哦,真的啊”。当时真的一点也没有害怕。是因为知道这是梦的关系么。 在眼角余光里流动起来的黄色花朵。 是在梦里啊。 然后,在梦的最后,F你开口说“那你抓紧我点”。 我说“好”。 “再抓紧一点。” “好。” “再抓紧一点。” “好。” “不要松手啊。” “好。” “再抓紧一点。” “好。” 好。 这是我做的最后的,最近的一个梦。 梦里有一辆出了故障的自行车。一条在两侧开满阳光气味花朵的甬道。有我。也有F。 梦非常的美满,也结束得很快。 醒来后,是七年又一天。 F。我喜欢你。
㈨ 法国最近五年的高考作文题都是哪些啊朋友们有谁知道的帮个忙啊,O(∩_∩)O谢谢
作文考试类型分三大类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Toute prise de conscience est-elle libératrice? )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Les oeuvres d'art sont-elles des réalités comme les autres? )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Ethique à Nicomaque)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Expliquer un extrait de "Ethique à Nicomaque" d'Aristote sur le thème de la responsabilité) 科学类考生选择题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Le désir peut-il se satisfaire de la réalité? )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Que vaut l'opposition travail manuel et travail intellectuel? )
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Expliquer un texte de Hume extrait d'"Enquête sur les principes de la morale" sur le thème de la justice)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Peut-on en finir avec les préjugés? )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Que gagnons-nous à travailler? )
3)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Humain, trop humain)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Expliquer un texte de Nietzsche extrait de "Humain, trop humain" sur la morale)
㈩ 的高考作文题目,才知道什么叫差距,法国高考作文题
国外施行开放性教育,实践加结合, 中国呢,死死的本子,呆呆的老师,教案几年换一次,更没有实践可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