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与法国发生战争的资料
二战法德的矛盾可以从一战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结成同盟国,而法国则与英国、沙皇俄国等结成协约国军事同盟,一战以同盟国战败告终,法国迫使德国与其签订了令德国感到愤怒和屈辱的《凡尔赛条约》。后来二战爆发,希特勒在侵占波兰、丹麦、荷兰、比利时等一众小国之后,便刀锋直逼法国;遗憾的是当时法国高层过于依赖马奇诺防线(尽管马奇诺防线在当时堪称世界数一数二的防御工事)消极避战,再加上德国故意制造的德军准备借道比利时入侵法国(实际上是坦克装甲集群穿过阿登森林进入法国)的假象,导致法国整个战略方向出现偏差,在装甲坦克的碾压下,法军以及英国投送到法国的英国远征军一路败退到敦刻尔克,尽管这时候由于希特勒的失误使得绝大部分英法军得以逃脱,但法国沦陷之势已不可避免,在不到短短不到40天的时间里,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宣布投降,由主和派贝当组阁,成立名义上的法国维希政府,而实质上早已是受希特勒掌控的傀儡。当时的法国海军既不愿投降德国,又不肯为英国效力,无奈之下做了最悲壮也是最无奈的选择--自沉。同一时期,当时的主战派法国戴高乐将军、二战后的首任法国总统逃离到英国,在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下发起“自由法国“运动,号召流亡在世界各地的法国人团结起来为解放法国而战,这只队伍的人数并不多,却配合盟军参加了北非战事和后来解放法国第一战的诺曼底登陆战并取得胜利。随着美国的参战和苏联的反攻,德国最终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困境直至彻底溃败。毫无疑问,战败后的德国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惩罚----领土被美、苏、英、法四国瓜分。
Ⅱ 科索沃战争的时间原因结果是什么
科索沃战争(1999年3月24日—6月20日)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人民、巴尔干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1999年3月24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解决科索沃问题的“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为借口,进行代号为“联盟力量”的作战行动,出动大规模海空军力量,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军事打击,使持续了一个时期以来的危机转化成了公开的战争行动。科索沃战争,开创了自二战以来一个军事集团公开武装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先例。
最为严重的是,美国于5月8日悍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死亡,多人受伤,馆舍严重被毁。这种无法理解暴行,充分暴露出美国人霸权心态和强盗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感情。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强烈,但美国人至今仍百般遮掩,蒙骗世人。�
1999年6月20日,南联盟军队被迫撤出科索沃地区,北约随即宣布停止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以美国为首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行动持续了78天,9月16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在布鲁塞尔公布了一项关于科索沃空袭效果的评估报告,承认空袭期间公布的一些数字不够准确。克拉克说,北约的科索沃空袭评估小组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在长达78天的空袭行动中,北约战机在科索沃击中了南联盟军队约三分之一的武器和车辆,其中包括93辆坦克、153辆装甲车、339辆军用车辆、389门大炮和迫击炮。同时,78天的空袭,造成6000平民伤亡,50多座桥梁被毁,公路、铁路、机场、电站损失殆尽,损失达2000亿美元,百万人颠沛流离。�
1999年6月10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244号决议,科索沃国际部队由北约成员国和非北约成员国组成。除了北约成员国之外,俄罗斯、乌克兰、奥地利、芬兰、瑞典、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马其顿等12个国家也表示派兵参加科索沃国际部队。这样科索沃国际部队总数达到6万人,其中德国派出8000人,是二战后德国第一次在国外部署的军队。英国军队主要部署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地区,负责组建国际部队指挥部。
科索沃战争内幕
华盛顿邮报连日来刊登报道,披露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对南联盟战争的一系列内幕:
1999年5月27日凌晨3点,一行车队风驰电掣般地从科隆机场直奔波恩市内的布里斯托尔大饭店,沿途经过的高速公路和市内街道全被封锁。美国防部长科恩秘密抵达波恩。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已经持续了9个星期,而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还不准备退让。科恩此行是来与北约盟国讨论发动地面入侵的可能性。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国防部长都被召来了。经过6个半小时的辩论,五个部长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他们的政府必须决定是否需要集结地面部队,而且必须在几天内作出这一选择。
尽管从空战开始的那一天起,克林顿总统就公开排除了北约打地面战的可能性,但北约对科索沃进行地面入侵的准备工作一直在进行,其进度远远超过公开透露的情况。北约一方面通过“科解”调查南联盟的国防情况,另一方面,派出工程兵部队加紧加固一条主要道路,以供装甲部队展开攻击时使用。各盟国政府也在考虑自己该派多少兵力参加地面入侵。
整个战争期间,尽管美国中央情报局一直否认它与“科解”的关系,但它实际上一直与其密切合作,搜集南联盟在科索沃的军队部署情况。五月底,“科解”武装在北约支持和空中配合下发动了一次强大攻势。北约的军事指挥人员现在认为,那次攻势可能是米洛舍维奇总统和他的将军们突然妥协的重要原因,他们以为那是北约发动地面入侵的前奏。
入侵计划
3月24日,即科索沃战争的第一天,克林顿总统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中说:“我不打算派我们的军队去科索沃打仗。”但4月中旬,在纪念北约50周年的高峰会召开前夕,尽管五角大楼对发动一场地面进攻仍缺乏兴趣,但担任北约总司令的美国将军克拉克还是把在比利时蒙斯北约总部的英国军官召集在一起,听取他们对各种地面战争选择方案的意见。会后,克林顿决定,如果空中轰炸失败,地面入侵成为赢得战争的唯一出路,那么他将派出军队参战。
在蒙斯,克拉克的军事参谋对他说,要想使塞尔维亚人撤离科索沃,就不得不使用地面部队,为此,必须尽快部署美军和盟国的军队,因为入侵时间必须定在冬季到来之前。
在4月24日北约50周年高峰会开幕前夕,克林顿要英国首相布莱尔不要再公开谈论地面入侵的事,以免在盟军国内造成问题,并使俄国人不愿意再为外交解决问题而努力。作为回报,克林顿同意将北约原来的应急计划升级。
于是,北约蒙斯总部的几十名军官和美军驻德国海德堡欧洲总部的60名军事人员开始联手制定绝密的入侵方案。到了5月中旬,克拉克已经有了地面入侵的预选方案,计划动用17.5万人的兵力,经过阿尔巴尼亚的一条公路,从南部对南联盟发起全面攻势,白宫称之为“魏斯计划”,而它在北约的作战图上则被标为“亚B”(B-Minus)方案。
克拉克在5月份曾回到华盛顿,希望白宫在6月1日前批准地面入侵计划,9月1日前完成部署。但白宫希望把作决定的时间尽可能推迟,只盼能有好天气,仍以空中轰炸取得最后胜利为上策。伯杰让克拉克把作最后决定的截止时间至少推迟10天。
与此同时,克拉克命令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工兵部队抓紧时间加固道路,使其足可承受重型坦克和大炮通过;命令德国和英国部队准备好舟桥和其他装备,以便利用水路运输北约装甲部队。5月19日,在五角大楼严加戒备的会议室里,克拉克向参谋长联席会议简报他的“亚B”计划,但反应冷淡,与会者对其可行性持怀疑态度。会后,国防部长科恩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向克林顿汇报了他们对该计划的看法,并重申他们不愿意派出地面部队。谢尔顿不愿意发动一场大规模地面战争,认为空中打击能起作用。
克林顿的国家安全班子对地面入侵计划要比五角大楼的指挥官们更有兴趣。他们甚至要求五角大楼考虑从几个方向——东从保加利亚,西从波斯尼亚,甚至北从匈牙利——同时向南联盟发动地面进攻更为合适。
5月27日在德国国防部举行的秘密会议从上午10点持续到下午4点半,国防部长们在是否要发动地面入侵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辩论。英国国防部长罗伯逊力主北约立即准备向南联盟派出地面部队,并承诺派出5万名英国官兵参战。英国是地面入侵的主要推动者,在每个关口上都是英国在那里游说美国官员。就在这次秘密会议前的5月23日,布莱尔已打电话说服克林顿同意让北约秘书长制定详细的地面行动计划。英国官员非常清楚克拉克与科恩的关系正在恶化,因为科恩强烈反对地面入侵,认为坚持空中打击要比地面进攻安全得多。英国人把布莱尔与克林顿的电话记录塞给克拉克,以防美国国防部不向克拉克通报克—布之间达成的默契。
德国和意大利对地面入侵持保留意见,法国没有断然反对入侵,但认为冬季以前来不及作好发动攻势的准备。会议结束时,部长们一致同意,北约输不起这场战争,五国政府需要在一周内就是否出动地面部队一事作出决定。
中央情报局在行动
与此同时,在阿尔巴尼亚边境城市库克斯的一个秘密行动中心,美国和欧洲的特种兵部队正在讨论如何将“科解”武装转变为一支轻型步兵队伍,“到敌人的后方去炸毁桥梁”。实际上,自4月底之后,中央情报局和北约一直在与“科解”密切合作,它设在地拉那的情报站和驻库克斯与都拉斯的24支美军特种兵部队都利用“科解”武装人员搜集南联盟部队的部署情报。但美方不想公开他们与“科解”的这种关系,因为有证据表明,“科解”武装分子也从事暴行和毒品走私。1998年2月,克林顿派往巴尔干的特使把“科解”定性为“恐怖分子”。为掩人耳目,美军利用阿尔巴尼亚第二军作为中介。“科解”代表每天都在阿尔巴尼亚国防部与阿军官会面,而每次都有一名中情局官员和一名阿帕契攻击直升机组的军官在场。战前曾以联合国观察员身分进驻科索沃进行核查、后被迫撤离的美国军官也与“科解”组织的领导人保持密切联系。
5月26日,在阿尔巴尼亚军队的炮火支援下,“科解”武装向南联盟军队发动攻势,但在随后的三天里惨遭失败,250名精兵被700名南联盟士兵困在帕斯特里克山上。克拉克在一次电视会议上说:“我不会让塞尔维亚人占领那座山。如果我们不能帮助“科解”守住那座山,将来美国人会为此流血。”
6月7日,美国出动了两架B-52轰炸机进行救援,飞机上所有炸弹都丢到了由两个营的南联盟军队防守的阵地上。北约认为,这次轰炸杀死了数百名南联盟士兵,可能会成为北约取胜的转折点。但战争结束后,他们并没有在该地发现大规模死亡的迹象。更令北约指挥官吃惊的是,仍然有那么多南联盟军队从科索沃撤出。他们的结论是:南联盟的第三军仍然能够在科索沃坚持数周,甚至数月。但克拉克后来在华盛顿一家智库发表演讲时说,B-52对帕斯特里克山的轰炸使米洛舍维奇以为北约将对南联盟发动地面入侵了,这是他同意撤军的转折点。
不管米洛舍维奇当时是不是这么想的,反正当南联盟准备撤军时,克林顿的确是在认真考虑地面进攻方案了。6月2日中午,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在会见几位主张地面入侵的外交政策专家时讲了四点:第一点是“必须赢得这场战争”;第四点是“任何方案都可考虑”。当有人问“总统是否支持派出地面部队”时,伯杰回答说:回想一下我说的第一点。这等于是说,如果地面入侵能够赢得战争,政府就准备干。伯杰的话让专家们大吃一惊。那天下午,克林顿的助手们制定了几个选择方案,其中包括:在科索沃境内分割出几个“安全区”;武装“科解”,或经过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对南联盟发动全面入侵。第二天早上6点半,白宫情况室得到报告,米洛舍维奇让步了,同意接受北约的和平协议。但白宫担心其中有问题,当天下午,克林顿仍与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讨论出兵科索沃的事。
6月7日晚上,B—52轰炸机又对帕斯特里克山区进行了轰炸。第二天北约与俄国就联合国和平草案达成一致。又过了两天,米洛舍维奇在协议上签了字,允许5万名北约官兵入侵科索沃,不过“入侵”两字被换成了“维和”。
恐怖威慑
这场战争的谎话之一是,北约19个成员国的领导人通过一个委员会指挥对南联盟的轰炸,但盟国的将军们和政治领袖们心里明白,重要的决策——例如是否轰炸居住着大量平民的建筑物——只是由美英法三国领导人作出,而法国通常都会在讨论时表现出犹豫。
每当北约的炸弹炸死了科索沃难民或塞尔维亚老百姓时,国际社会立即作出强烈反应,民众对轰炸的支持率下降。所以美英法领导人在批准轰炸目标之前,不得不权衡轰炸后的震慑效果和可能招致的舆论反对。这几位领导人事前都知道可能造成的平民伤亡,但他们为了摧垮米洛舍维奇的意志,就既要给塞尔维亚人造成痛苦,又避免造成太多平民的伤亡。用白宫发言人洛克哈特的话来说,“要让贝尔格莱德陷入黑暗”,但要小心行事。
4月3日,当希拉克总统看到南联盟内政部大楼陷入一片火海时,他才意识到,空袭进行了11天后,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定的目标。他要求与克林顿紧急通话,讨论北约司令克拉克执行的战略。当时正值复活节,希拉克所在的那个中世纪城堡里没有保密电话。白宫立即命令在德国的美军欧洲司令部派出一支通讯小组,为希拉克接通了保密性最强的Stu—3电话线。希拉克在电话中说,他想与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一样,对有关战争的所有重大决定有发言权。克林顿说,轰炸目标的批准程序已经太慢了。他同意将法国人包括进来,并提议对三人中每个人都有权否决的重大轰炸行动先列出一张单子来。希拉克要求对黑山共和国的任何轰炸都经过他的审核。布莱尔要求对所有从英国本土起飞的B-52轰炸机攻击的目标都拥有否决权。三位领导人都要求对造成重大伤亡或对平民百姓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轰炸目标——如电网、电话系统、以及贝尔格莱德市区的
建筑物——拥有否决权。
法国参谋长和其他欧洲国家官员仍然不断地就轰炸行动打电话询问北约司令克拉克,使他每天有一半的时间要花在与盟国军政官员的电话交谈上。为此,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管理委员会”来缓和各方在军事行动上的不同意见。该委员会的核心人物是所谓的五人小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英、法、德、意四国的外交部长。他们几乎每天都举行五方电话会议,以维护团结。意大利外长常常对轰炸不断升级表示担忧,奥尔布赖特便先给德国和英国外长去电话,让他们做意大利外长的工作。有时,甚至连英国也会对确定的轰炸目标表示犹豫,比如在选定贝尔格莱德的供电网作为轰炸目标时,英外长库克认为那样会对一些大医院造成影响。但奥尔布赖特最后还是把他说服了。
4月中旬,北约司令官克拉克认为南联盟部队把直升机和战斗机隐藏到黑山共和国的波德戈里察机场的掩体里,并利用那里的雷达跟踪北约战机的行踪,于是要下令摧毁该机场。法国一开始不同意,克拉克将军和奥尔布赖特、伯杰、科恩和谢尔顿倾巢出动,分别给他们的法国同行打电话进行劝说。法国终于顶不住而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在克林顿的主导下,尽管英国力主的地面入侵没有被北约领导人采纳,但他们却一致同意采取另外两个重大步骤:对米洛舍维奇个人及其亲朋好友的财产进行轰炸;不仅要轰炸电视广播大楼,还要轰炸交通、水、电系统,以给大量平民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实施战争恐怖威慑。
4月底,在美国战机向贝尔格莱德的社会党总部大楼发射导弹之前,负责制订轰炸计划的北约人员在一份交给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文件中详细说明了这次轰炸所包含的风险。文件在总部大楼的照片旁边注明:“伴随的损失是:会造成50至100名政府和党部职员死亡;炸弹的冲击波会造成250名左右的百姓死亡。”华盛顿和伦敦的官员们很快批准了这一轰炸计划。法国却有些勉强,提到党部大楼里还有南联盟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
美国人在战争开始的第一周就想炸毁南联盟的电力系统,但遭到法国的反对。为打破僵局,两国的军事领导人曾就如何造成电力系统瘫痪一事交换了意见。美国提议炸毁电力输送线,其修复工作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时间,但法国认为此方案不能接受。美国又提出使用一种绝密武器CBU-94,该武器只会使电力中断数小时。谢尔顿还向他的法国同行展示这种武器的有效性。但法国仍然犹豫。美国人急了,叫法国人拿出别的办法来。结果法国人只好接受美国的意见。5月3日深夜,美国人下令轰炸南联盟的电力网和变电站等相关目标,摧毁了南联盟70%的电力供应设施。3周之后,法国又同意对南联盟的电力系统进行更加严酷的轰炸,并使自来水供应中断。法国人唯一没有同意轰炸的是一座桥梁,因为塞尔维亚人在桥上筑起了人墙。美国人知道劝也没用,才放弃了。
4月中旬之后的一个月里,误炸平民的消息几乎天天都有:对阿莱克西纳茨城的轰炸造成17名平民死亡;一列客运火车在过桥时被炸成两段;十多名难民在旅途中被炸死;20多人被美国的激光制导炸弹炸死;一辆公共汽车在过桥时被北约轰炸机击中,47名乘客葬身火海。
5月7日,先是一连串的炸弹和一枚导弹击中尼什市的一个市场和一所医院,造成5人死亡,接着就是震惊世界的美国B-52轰炸机用五枚导弹炸毁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三名中国记者身亡,20多名使馆人员受伤。中国大使馆这个轰炸目标是中央情报局负责确定的。更微妙的是,在北约轰炸南联盟的近千个目标中,只有这个目标是由中央情报局选定的。第二天,大量嘲弄性的传真件摆在了克拉克的办公桌上,许多传真件上写着:“亲爱的克拉克先生,我们已经搬家,新地址是……”
北约在开始对南联盟轰炸时只拟定了169个目标,但空袭中实际的轰炸目标至少在976个以上。轰炸目标主要是由美国的情报综合分析中心提出。他们将来自各方面的情报汇总分析,然后通过加密的“西普灵计算机网络”(Siprinet)将轰炸目标传给美军驻欧洲总部的目标选定人员,同时也传给美军在意大利的几个确定目标的指挥部。目标选定后,有关人员还要根据最新情报进行核查,包括卫星图像、人力情报、电子截听的电话谈话等,以确定该目标在轰炸前仍被用于军事目的。对那些会造成20名以上平民死亡的轰炸目标,有关人员还要进一步确定每枚导弹的“目标点”,攻击角度,使用何种武器等等。然后,这些经过多次审核的轰炸计划再交到白宫、英国首相办公室和法国总统府作最后批准。
战略之争
科索沃战争进行的同时,究竟如何打这场战争,克拉克与他的空军司令肖特的看法也有严重分歧。克拉克坚持要空军追打科索沃境内的南联盟坦克大炮。肖特认为这样打没用,正确的打法应该是一举摧毁南联盟的“战略”目标,如南联盟中央各总部的大楼和电厂。他认为,对手就如同一条蛇,炸毁贝尔格莱德就剁掉了蛇头,而轰炸科索沃境内零星的坦克和小股部队只不过是斩了蛇尾。他把自己的战略思想譬喻为“摘取王冠上的宝石”。
直到对南联盟78天的空袭结束后,对于究竟应该如何打这场战争,什么才是最好的战略等等问题仍没有定论,直到现在也还在争论之中。
其实,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早在1998年6月就开始策划对南联盟的空袭了。到开战的那天晚上,已经设计了40个版本的空战方案。但北约最后决定将空战分三步进行。
第一阶段:打击防空和指挥掩体;第二阶段:将轰炸延伸到南联盟北纬44度以南的基础设施,刚好到贝尔格莱德的南边;第三阶段:轰炸贝尔格莱德。
美国及北约盟国没有制定长期作战方案,因为克林顿政府和克拉克担心,如果要北约的19个盟国考虑长期作战,他们根本就不会同意开战了。
3月24日轰炸开始的当晚,肖特中将坐在北约在意大利维琴察空军基地的空军联合行动中心,墙上的那幅大电子地图上,黄、绿、红信号闪烁不止。他在等待向南联盟发射第一批导弹。肖特曾在越南战场上执行过276次轰炸任务,率领B-15战斗机群在波斯湾战争中多次进行轰炸。他对这场空袭的战略思想是:轰炸南联盟在科索沃的第三军是浪费时间和财力,因为第三军的人员伤亡根本不会影响米洛舍维奇及其领导层的士气。他极力主张第一批导弹就应炸掉南联盟的电厂和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大楼。1991年对伊拉克的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在他看来,这是空战的理论基础,要对军事性强、经济价值高或对心理影响大的目标进行轰炸,使其成为敌方意志崩溃的一个手段。但当天晚上确定的轰炸目标只有53个,且大多是防空与雷达阵地,目的只是为北约飞行员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能有一个安全的空中环境。
其实,克拉克对初期的空袭规模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也持怀疑态度。但在当了一年北约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后,他知道目前的方案已经是能获得盟国共同批准的规模最大、最好的方案了。他还认为战争有40%的机会在三天内取胜。在他看来,米洛舍维奇只不过想找个借口撤出科索沃而已。
但在开战后的第二天,克拉克就敦促盟国和华盛顿对这场他们认为是非常短暂的冲突重新进行评估。私下里,他已开始谈论需要作最坏的打算,即准备打一场地面战争。他还要求北约秘书长索拉那允许他越过轰炸计划的第二阶段,直接执行第三阶段轰炸方案。他的要求使得一些北约盟国不安。他们觉得,战争一打响,克拉克即改变了战略,大大扩大了轰炸的地理范围和目标类型。
克拉克拒绝接受一些北约盟国的政治领袖——尤其是希腊和意大利领导人——提出的停止轰炸的建议,他对盟国的胆小感到恼火。这位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曾获罗兹奖学金去牛津大学深造,既学习了政治哲学,又学习了陆军军事战略和战术。还曾参加越战,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四次负伤。军人生涯不仅使他荣获紫心奖章,也使他懂得公众的认同对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他在战争初期没有接受肖特的建议并不表明他不赞成肖特的意见,因为他后来竭力促成的轰炸目标远远超出了肖特的建议。
他在政治上的精明起了作用。3月28日,克拉克专程到北约秘书长索拉那在布鲁塞尔的家中拜访。这位将军给秘书长上了一堂军事知识课,向他解释了不同类型的炸弹的杀伤力范围;谈到选准轰炸的“目标点”——如建筑物上的大梁、关键的石块等——能使整座建筑内向倒塌;北约的规划人员能计算出被炸飞的玻璃能飞多远,并能测出飞出的玻璃是会擦伤人的皮肤,还是会钻进皮肤里去;如果他们改变弹头或冲击的角度,就能确定建筑物会被炸飞一堵还是三堵墙。克拉克希望索拉那明白这些道理,希望他能批准对两个特定目标的轰炸:一个是南联盟内政部那座石头造的7层大楼,另一个是南联盟的特警总部大楼。尽管这两座大楼数天前已经搬空了,但在空袭初期轰炸这两个目标,可以对南联盟军民的心理造成影响。3月30日,北大西洋委员会对克拉克提出的上述两个目标进行辩论,未达成一致,于是便让索拉那代表委员会全权处理此事。两天后,索拉那就批准了克拉克的要求。
9月中旬,克拉克终于公布了轰炸给南联盟军队造成的损失:击毁坦克93辆,装甲运兵车153辆,军用车辆339辆,大炮和迫击炮389台。也就是说,北约进行的78天的轰炸,使南联盟在科索沃的军力损失了三分之一。这位将军没好意思把炸毁的大量民用设施也列为辉煌战果。据南联盟报告,北约的空袭炸毁了24座桥梁,12个火车站,36个工厂,7个机场,16个燃料站和库房,17个电视发射塔和许多电力设施,使南联盟的经济一下子倒退了几十年。
Ⅲ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的详细介绍
十八世纪,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在北美大陆三雄鼎立。西班牙控制着佛罗里达,法国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势力强大,而东部地区则是英国的地盘。这三个欧洲大国都知道,他们无法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这种局面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它们的冲突遍及世界各地,前后延续了一百多年,包括威廉姆斯国王战争、安妮女王战争、乔治国王战争,还有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法印战争。
法印战争是由土地控制权引起的,是一场英国和法国在北美大陆争霸的战争,交战双方是法国殖民者和英国殖民者以及跟它们结盟的印第安部落。法国探险家是率先抵达大湖区、俄亥俄、以及密西西比河的欧洲人,他们在这些地区安置商人和捕兽人,并建立了交易中心。然而,英国认为这片土地是英国的。英国国王的赐地,范围横贯北美大陆东西海岸。随着东海岸人口的增加,殖民者开始向西移动,白人的西进,损害了印第安人的猎区,印第安人担心会丧失土地的使用。
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印第安部落本来是可以地抵御殖民者的西进运动的,但是印第安各部落间也存在矛盾,因此缺少凝聚力。英国和法国开战后,印第安部落也分成了亲英和亲法两派。法国殖民者主要居住在所谓的新法国地区,是今天加拿大的一部分。那里的生活跟南面英国殖民地的生活截然不同。没有宗教自由。法国领地里的所有定居者都必须是法国人,并属于罗马天主教会。因此很多信奉新教的法国人只好住到英国殖民地去。此外,法国人对建立殖民地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皮毛生意。英国人高价向印第安人收购动物皮毛,损害了法国的经济利益,也引起了法国的不满。
法国在今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地区建立过一个贸易点,称为迪凯纳堡。但是英国人说,这个城堡位于维吉尼亚,是英国的领地。维吉尼亚总督1754年派遣22岁的乔治·华盛顿前去跟法国人交涉,让他们离开。这位年轻的乔治·华盛顿后来成了美国的第一届总统。对于英国人的要求,法国人一口回绝。乔治·华盛顿决定诉诸武力,他率领150人对一群法国人发动袭击,打死了其中的十人,从而引发了法印战争。
英国部队在爱德华·布雷多克将军的率领下,赶赴迪凯纳堡参战。布雷多克将军打算打一场欧洲式的战争,也就是两军将士在开阔地里正面冲突,一边向对方推进,一边开火。但是法国人和印第安人却藏在树丛后面,向英国人开枪射击。虽然英国人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还是输掉了迪凯纳堡一战,布雷多克将军也战死疆场。
法印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今天美国纽约州靠近加拿大边境的两个湖泊一带。一个是乔治湖、另外一个是乔治湖以北的尚普兰湖,一直通到今天加拿大境内的蒙特利尔。这两个湖泊为法印战争提供了运输部队和给养的最佳手段。当时,北美大陆上还没有多少道路,控制这些湖泊和河流的军事力量同时也控制着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法国人在魁北克和蒙特利尔有军事基地,英国人的军事基地设在纽约的哈得孙河沿岸,中间地带就成了巨大的战场。1755年最后几个月英国军队在乔治湖附近击败法国部队后,冲突进一步升级,法国人随即兴建了一个新的军事基地,控制尚普兰湖和周围地区。这个军事基地位于尚普兰湖南端,是一个坚固的城堡,被称为卡里永堡。法国人修建卡里永堡是为了控制尚普兰湖和通往乔治湖北部的地区,在受到进攻时提供坚强防御。法国人修建了两座相隔几米的木墙,在中间填上土,后来又用石头在外面加固了一层,城堡里的士兵非常安全。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乔治湖南端修建了一座类似的城堡,叫威廉姆·亨利堡。
法国把最好的军事指挥官蒙卡尔姆将军派往美洲指挥战斗。蒙卡尔姆将军1757年对英国的几座城堡发动攻击,其中之一就是乔治湖畔的威廉姆·亨利堡,英国指挥官被迫投降。蒙卡尔姆将军保证,只要英军投降,就能受到优待,但是印第安人却没有遵守这种承诺,大肆杀戮英国士兵和殖民者。死者没有确切人数,可能有一千多人。
1758年,一支强大的英国军队对尚普兰湖畔的卡里永堡发动猛攻,蒙卡尔姆将军组织防守。卡里永堡坚不可摧,法国军队以少胜多,击退了英国的进攻。英国人次年卷土重来,在阿默斯特将军的率领下,终于击败了法国人。英国人把卡里永堡改名为泰孔德罗加堡,成为法印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中心。泰孔德罗加堡在后来的美国独立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魁北克战役是法印战争的转折点。英法两国1763年在法国巴黎签署了停战协议。英国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收回了对相关土地的控制权。法印战争结束后,从北美大陆东海岸一直到密西西比河的大片土地都归英国所有,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归西班牙。为了不让英国人过来,法国把西部自己控制下的所有土地都给了西班牙。除了今天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一带的西班牙殖民地外,西部的大片土地仍然在印第安人的控制之下。
今天,在法印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两座城堡都对外开放,供人们参观。虽然原始建筑几乎完全没有保存下来,但是后人根据城堡的设计图纸重新修建,再现了城堡当年的面貌。城堡周围乔治湖和尚普兰湖的景色美不胜收。很多人到这里来度假,享受户外生活。当地还有美国国家历史公园之一萨拉托加,以及乔治湖州立沙滩公园。没有什么人会想起25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恐怖的战斗。
Ⅳ 英法百年战争的起源是什么
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 War)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
1、政治
1337年,腓力向爱德华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的要求,从此触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对腓力的领土要求,爱德华断然拒绝,并对腓力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2、经济
英国的经济命脉和皇家国库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中世纪后期,佛兰德斯(Flanders)是羊毛贸易中心。
生产羊毛的英国人在这里卖羊毛,而大部分由这些羊毛制成的商品(呢绒)则取原道返回英国。由于羊毛原料出口商和毛呢制成品进口商都要向英王缴税。
因此佛兰德斯的羊毛制品厂商和经销商顺理成章地都愿意支持英国利益。然而,佛兰德斯伯爵却是一位法国王侯,佛兰德斯贵族也认同自己为法王一脉。
对他们来说,法国王侯自然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一举两得地损害他们的老对手英国人的经济利益。
3、社会关系
英国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早在12 世纪便在法国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由于金雀花家族在法国拥有土地,他们据此自认为属法王诸侯,但法王则并不信任他们的这些英国表兄弟。
相反他们认为英国人的存在使他们无法获得英国人所占领的土地,进而无法进行领土扩张以及有效地进行中央集权统治。
4、国际关系
此外,战争的缘起还有其他一系列别的原因。首先,多年来法国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为此苏格兰人始终不愿臣服于英国并经常越境偷袭,这使英国人很头疼。
(4)法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打仗的扩展阅读:
背景: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查理四世去世。由于查理四世没有 男系继承人,其堂兄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1328-1350年在位)即位。
而英王爱德华三世则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并以此为借口 发动了战争。1337年11月,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
英法百年战争的转折——圣女贞德:
贞德生活的年代正是英法百年战争开战的初期,英军依靠长弓压倒性胜利,法军则损失惨重,国外军事不顺,国内也动荡不安,当时是法国历史上相当昏暗的时期。
国王查理六世精神出了问题,不理朝政,皇亲国戚们互相争斗,局面混乱,局势危急。而国外的战火从不停歇,许多重要城市被占领,人民没有安身之处。
没有主心骨的骑士和贵族带领,军心不稳,不停地打败仗,就在这危急存亡之时,一位少女站了出来,希望可以带领军队作战。
刚刚走上战场,贞德没有足够的钱,她的装备,战马,旗帜都是由富人捐赠所得,尽管不合身,但是她并不在意,女扮男装,手执十字军佩剑,率领法兰西人民英勇杀敌。
在战场上,她采取正面进攻的战术,盯着难啃的英军堡垒打,放弃法军曾经被动挨打的保守攻略,直击英军核心,使英军猝不及防,遭遇前所未有的慌乱。
贞德自己也身先士卒,严格规范自己的作风。有一次在战场中,她被一支利剑射中肩膀,她拔掉箭,带伤继续作战;也曾被石头打飞头盔,却毫不畏惧,仍坚守自己的战斗岗位。
还曾被石驽打伤腿,虽然离开前线,却仍然不放弃指挥,一直到战斗结束。她请人做了她的军旗,中间是基督像,旁边站着两位天使。
还起草作战宣言,语气不卑不亢,完全不像一位十六七岁少女的口吻,就像真的耶稣下凡一般。仿佛真有神力一般,所有士兵都斗志昂扬,不久整个军队纪律整齐,整装待发。
十七岁的少女成为全国的偶像,战场上的行为也为将领士兵爱戴。然而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由于被细作出卖,贞德被勃艮第公国俘虏。英军与公国交涉,花重金把贞德掳走。
英国当局也以异教徒罪和女巫罪判她火刑。当时,查理七世如果敢于伸出援手或者掏出自己的钱,贞德有可能逃过一劫,但是为了自己的小金库和保住王位,查理七世做了一次软蛋。
可怜贞德作为他的仆从曾为了他的王位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到头来被自己人出卖抛弃。是金子总会发光,贞德饱受那么多不公正待遇。
但是依旧有几个女人在她生命中不停支持她,给予她帮助。让我们举个例子,在当时,英国摄政贝勒德福公爵夫人安妮是贞德虔诚的拥护者。
面对大家对贞德是否是处女的质疑,她力排众议,证明贞德是处女,使那些准备以贞操指证贞德为女巫的行为被迫收手。
为了贞德的名声和圣徒的贞洁,德福公爵夫人四处奔波,为贞德提供后盾。不止是她,还有无数贞德的拥护者,这些人为贞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领导法国人民打败英军进攻,成功缓解了法国民族危机,鼓舞人心,鼓舞人民斗志;她给西方文化影响深远,作家为她的成就谱写诗歌,剧作家拍摄影片给大家欣赏。
音乐家等谱写乐曲进行赞美;她扶植查理七世顺利登上王位,使法国国王的正统性得以延续;她使得人的精神受到不可替代的劲头,有历史记录,对于贞德说的话士兵无条件服从。
坚定不移,这使当权者恐慌,害怕贞德手握兵权和民心太过强大,威胁他们的权利。后世也有人说“如果没有贞德,法国等不到拿破仑出生就灭亡了。”
Ⅳ 法国的大量黑人,最初其实是来帮忙打仗的吗
法国被称为浪漫之都,但如果今天去法国的话,不论是在法国的哪个城市,就算是巴黎,也可以见到很多的黑人,并且他们并不是游客,而是法国的本地人。在一个欧洲白人国家里有这么多的黑人公民,这件事情本身就有些离谱,而这些黑人们的来历还要追溯到18世纪,他们为法国其实是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的。
七月革命
毕竟外籍军团的大本营是阿尔及利亚,但在二战结束之后,这种非法占据殖民地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军团迫于压力只能够回国。
而因为外籍军团的成立背景,所以他们在之后也延续了传统,直到今天依旧愿意接受全国每个国家的人成为士兵,经过漫长几百年的发展,外籍军团里的黑人数量不在少数,所以今天很多法国巴黎的黑人都是这些军人的后代。
Ⅵ 中法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中法战争又被称作清法战争,是清政府和万恶的法国联军之间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法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中法战争起因
当时的清政府已进入统治阶段末期,国力衰弱, 政治 腐朽。这个时候爆发的中法战争无疑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说到中法战争起因,就不得不提及法国对越南的侵略了。
1883年,法国对越南北部进行了强火力的侵略攻击,这是中法战争起因之一。其实早在19世纪以前,法国就曾多次侵略越南,并占领了越南的一部分领土所有权。在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 鸦片战争 时,法国就已经开始对越南的南部实行武力侵略。越南南部的六省全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在法国对越南进行侵略的过程中,越南曾多次向中国请求支援。中国和越南是近邻,山川相邻,水乳交融,自古以来关系就很是友好。深谙唇亡齿寒道理的中国,在帮助越南的过程中,曾多次和法国士兵发生冲突,最终惹火上身。
1883年12月,法国为除掉吞并越南的最后一个障碍,进而 决定 转向侵略中国。中法战争持续了数月,最终以法国的不胜而胜告终。中法战争起因没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没有深谋远虑的计划,有的只是两个同处战火之中惺惺相惜的两个国家对强势侵略的勇敢反抗。虽然最后反抗都被镇压,都以被侵略者的失败告终,但是至少他们反抗过。《顺化条约》和《中法新约》的签订并非他们的本意,那只不过是法国联军日益膨胀的欲望的体现。
中法战争过程
不管是中国人也好或者是外国人也罢,只要是知道中国这个国家,对中国有一定点了解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中国曾经受过的侵略。在这其中有一个战争名字叫做中法战争,实际上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一场战争其实并不关中国的事,和中国的关系并不大,但是在法国侵略越南的时候期间出了一些冲突,所以导致了中国和法国之间就开始了比较漫长的战争,这也是中法战争的过程中不得不说的一点。
中国和法国之所以会打仗,原因还要归结到一个条约的签订这个条约使当时的法国在侵略越南的时候,中国成了他们非常突出的阻碍,所以法国就顺手牵羊一样的开始了侵略中国,这是中法战争的过程中非常值得提出来的一点。中法战争中还有一些过程是非常值得说明的,例如两个国家在交战的时候曾经打到过山西,其实山西已经非常接近中国的中部地区来了,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各个机构的能力都还不足,就算是人们有这个心 军事 能力依然非常低下,所以不得不提的是当时的人们随人痛恨外国人的侵略但是却又有些无能为力的感觉。随后又发生了非常着名的一个冲突,这个冲突的名字叫做北黎冲突。在这里就能非常轻易地看出当时的中国有多么的无能,想要宣布停战但是法国人二话不说就开枪打死了中国的代表,这也是中法战争过程中非常有名的事件。
中法战争双方伤亡
不管是中国人也好或者是外国人也罢,只要是知道中国这个国家,对中国有一定点了解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中国曾经受过的侵略。在这其中有一个战争名字叫做中法战争,我们都知道,只要是战争就会有伤亡,何况还是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争,那么中法战争双方伤亡到底多少呢?
关于中法战争双方伤亡到底多少,这个问题没有一个详细的记载。中法战争中战地转移了不少,所以战士们的伤亡是非常惨重的,不仅仅是在中国战士们的伤亡非常严重,在作为进攻方的法国,他们翻山越岭来到中国,长时间的战争更是让他们感到非常痛苦。伤亡 自然 也不会有多轻。就那中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中非常着名的一场战役来说吧,这场战役的名字叫做镇南关战役,当时的中国大约有两万人都在镇守这一座城,他们的人数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前提是当时的法国的军队只有七千多人,而且还有三千多个人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战斗的,但是就算是双方的人数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我国的军队依然损伤非常严重,实际上中法战争中双方的伤亡数量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
但是关于双方伤亡的实际数量是多少却没有一个比较正规的机构发布过实际数据,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种情况官方不会公布数据,那就是双方的伤亡已经达到人们可以承受的上线,为了能够安抚人民,所以官方选择不公布这个数据,由此可见在中国和法国的战争中双方的伤亡是非常严重的。
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哪个国家开战先
日本和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因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仿佛转眼间,距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过了60年。回顾历史,分析这场人类社会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对今天的世界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人类才能真正避免再次走入战争的深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祸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签订投降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华盛顿先后召开了国际会议,讨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建立了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而背离了制定这一条约的初衷。
一纸和约真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问题吗?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余年,无论协约国集团在处置德国问题时怎样大发仁慈,都难以改变德国老百姓心中约定俗成的基本认识:战争赔款是德国贫困的根源。不管是濒于破产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师,还是失业的工人,都把他们贫困的原因归咎于战争赔款。在德国人看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普鲁士占领了100多年的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国际联盟和波兰共同管辖)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德国本土分割开,德国丧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这一切带给德国的只有贫弱和苦难。德国人认为,摆脱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凡尔赛和约》。此时,大多数德国人心中想的只是:复仇!复仇!复仇!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德国人这种急于报复的极端民族主义心理,因而轻易上台执政。
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没有获得他想要的特权,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奥兰多回国后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要国家日本,其膨胀野心也与华盛顿会议上处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重新划分远东政治格局有关。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不客气地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赃不均的产物,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的畸形儿!
姑息养奸 法西斯泛滥世界
20世纪30年代,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以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中间穿插着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这十年中,世界从烽火点点到硝烟成片,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幻想今后永远不会再有另一场世界大战了,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各国“和平主义”思想过度泛滥。“和风”劲吹之下,欧洲各国大规模裁军,对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可能造成的危害疏于防范,形成了它得以壮大的外部条件。同时,英、法、美等国家对于德、意、日在全世界的侵略行径不闻不问、姑息养奸,使得法西斯毒瘤泛滥世界,成为危害人类和平的重大隐患。
1933年,和平的热望鼓动着大多数英国人,法国人则在德法边境修筑了蜿蜒几百公里的马其诺防线,并在德国东部联合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组成制约德国的“小协约国”集团,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永享太平了。与此同时,纳粹党执政后的德国却在悄然重整军备,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并秘密发展被《凡尔赛和约》禁止的空军和坦克部队。意大利和日本这两个法西斯国家也争相扩军备战,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一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一面将希望寄托在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身上,希望由“国联”出面制裁日本。英法把持的“国联”虽然高举“道义”的大旗,但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却裁而不制。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列强要维持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若翻翻历史书就会发现,它们中哪一个没有过类似侵略行径呢?此时,被世界舆论寄以厚望的美国罗斯福政府又埋头于“新政”,不愿涉足国际事务,这无异于鼓励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开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怕的先例。在这之后,法西斯国家摸到了“绥靖政策”的脉搏,在世界各地频繁侵略,
参考资料
网上搜的~~
Ⅷ 英法百年战争打了多久英法百年战争起止时间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起止时间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时间持续长达116年,可谓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场战争,从1337年到1453年,断断续续共分了四个阶段,虽然中间有的时候看上去想要停火,当实际上却又往往只是表面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兵力的恢复和军事的积累之后,下一场战争还是会如约爆发,这样的战争下来,各国人民都饱受战火洗礼,生活颠沛流离,苦不堪言。
英法百年战争配图
从英法百年战争时间上来看1337年11月是战争的开始时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开始了对法国的攻击。到了1340年英国在一次海上战争中打败了法国,这样英国就掌握了英吉利海峡。1346年的时候,英国又赢得了加来港的胜利。在此后的几年间,直到1360年法国不得不在一份条约里将自己的土地割让给了英国,英国这才放弃了夺取法国王位。
战争似乎到此告一段落,但查理王世继位以后为了夺回失去的土地于1369年开始发动对英国的战争,1380年英国已经退至沿海区域,1396年他们达成了二十不打仗的约定。
到了1415年,法国两派起了内讧,很多百姓也加入反抗,英国就借机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战争,并占领了法国北部,1420年亨利五世成了法国的摄政王,法国已经沦陷。1422年,两个老国王同年去世,于是两国新王开始争夺法国王位再次兵戎相见。
1428年,法军处于严重不利的位置,到了1429年的时候终于成功突围,并且战局得以扭转,查理王子加冕成功。此后,法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收复失地的战争,并且节节胜利,直到1453年全部失地收复成功。英法百年战争时间赫然在列,从中不难看出法国抗战的艰难。
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分析
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从一三三七年到一四五三年,断断续续持续了一百一十六年的时间,其间的伤亡人数也是不可估量的,最终法国收回了自己原本的土地。
英法百年战争配图
这场战争持续时间如此之久也是积怨很深的原因,在战争之前,两个国家就分别在各自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大量分歧。
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是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的,在第一阶段,英国率先发动战争,既然是先动手就肯定有先动手的理由,比如说实力较强,可以胜利,因此第一阶段就是以英国夺取大部分的法国领土结束的。这一阶段从一三三七年持续到一三六零年,第二阶段从一三六九年持续到一三八零年,这期间法国换了国王,一心想要收回自己国家的土地,事实上他也用实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然而,狡猾的英国在这时要和法国签订停战协定,于是,第二阶段是友好的结束的。
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在第三阶段时,戏剧性的 *** 来临,法国几乎丧失了自己全部的土地,英国几乎就要占领法国的时候,两边的国王都死掉了,于是新王即位,又是新一轮的战斗,这个时候的法国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觉醒。在第四阶段,法国军队迎来了转机,命运是公平的,不会总让人倒霉,于是,法国渐渐收复失地,在英国,民族主义兴起,转向对外侵略。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法国女英雄是谁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女英雄的形象如今活跃在电视荧屏以及各类文学作品之中,因为她独特的历史地位广为传颂,这位英雄就是圣女贞德,一个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的女子,甚至可以说是她带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贞德剧照
贞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农村,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她告诉村里人自己遇到了圣母圣子,并说她会带领法国反抗英军的进攻,这在如今的国人看来,就像看当初的陈胜吴广起义一样,借助神的形象,为自己谋一个真切的理由,但是在欧洲人看来,她说的是真的,因为后来在她的领导下,法国军队真的取得了各种胜利,这位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女英雄,在法国反抗的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最终她在一次突围中被捕并最终以巫女的罪名处以火刑,英国方面应该也是想要以这种方式来消除人们对她的敬畏,所以看来,他们对于神明的概念也是有时会唯心一些的。
总之,贞德,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女英雄最终死去,留给世界的是她的精神与气魄。到了法国胜利之日,贞的母亲请求国家对于自己女儿的死予以正名,贞最终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载入史册,之后的五百年,在宗教盛行的西方,贞德被封为圣女,这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就此尘埃落定,以上,便是对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女英雄的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导火索是什么
英法百年战争开始于1337年,终止于1453年,是历史上交战时间最长的战争。这场战争给双方的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么英法百年战争是怎样开始的呢?英法百年战争导火索又是什么呢?
英法百年战争剧照
在英法百年战争爆发之前,双方就在各个方面产生着摩擦。在政治上,法王腓力要进行皇室政权的扩张,想要占领的地区是阿基坦,可是该区域正好被英王爱德华占领,该区域因为历史原因也不受制于法王,所以当法王想要占领时英王并不同意。在经济上,英国主要依赖于羊毛交易,佛兰德斯是该贸易的中心,但该地区的伯爵却是一位法国人,想要把利益独给法国,因此两国在经济上也有纠纷。这两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两国的关系,但百年战争导火索是两者的社会关系。
1314年法国国王腓力去世了,因此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根据当时法国有关王位的规定,腓力的三个儿子应该是继承王位的首选,但是这三个儿子都死了,并且没有留下任何的男性血脉。腓力有一个女儿,他的女儿有一个儿子也就是腓力有外孙,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他的外孙继承王位,但是他的外孙却是英王。法国的贵族不同意让英王来继承王位,就让腓力的侄子成为法王。但是爱德华三世并没有就此放弃依旧与其争夺王位。1337年他称王法兰西,而此时腓力六世要收回英国在法国境内的领土,开始派兵,双方开始交战。
英法百年战争导火索可以简单概括为英国国王觊觎法国王位。当然除此之外,双发还为了争夺法国境内富裕的地区。其中本来支持法王的佛兰德尔地区为了得到来自英国的原料转向支持英国,使双方矛盾加深,促使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最后英法百年战争谁赢了
一场战争持续百余年,那么英法百年战争谁赢了呢,1458年,法军攻陷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之后英格兰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英法百年战争画像
以上是对英法百年战争谁赢了的简单介绍,这场百年战争开始时,两国主要以西欧原来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军队,有服役时间考量。这对跨海远征的英格兰很不利,于是转而招募更多来自下层人民的雇佣兵,并配合以有名的长弓兵战术。法国则迫于初期战局失利,必须扩张王室统治权力以抵挡外敌。因此在战争结束时,双方都已走 *** 集权的道路。
英格兰在数次战役得胜,严重挑战了西欧贵族骑兵的军事垄断地位。战后,胜利的法国仍保留许多重骑兵传统,但步兵能够打败骑兵的思想已经流传四方,步兵的重要性从此不断提升。
战争初期,法国在各次大会战都使用重骑兵正面冲击,到了1415 年,已模仿对手让部分骑兵下马徒步战斗,这说明骑兵步兵的战场角色已大幅改变。法国借由平民出身的圣女贞德鼓舞士气取得最后胜利,标识出贵族骑士阶层的衰退和民族战争特性的兴起。
百年战争中,双方的武器装备也经历了改良和演化,15世纪战争中后期时,新形态的板甲已经成为了贵族骑士们的普遍装备。在连续不断的围攻战中,双方也重视攻城武器的设计和应用,以上便是对英法百年战争谁赢了以及最终的影响的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英法百年战争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比如说政治使王朝继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英法百年战争画像
当时腓力决定继续皇室的扩张政策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此次集权行动的特别之处在于,腓力想把王权控制的地区扩展到阿基坦地区,而这一地区却是爱德华在法国的主要领地。爱德华作为阿基坦公爵和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领地,又不受制于法王的独立地位。
腓力和爱德华都没考虑过向对方妥协,事实上,作为真正的中世纪骑士,他们都有打一场骑士战争的想法。1337年,腓力向爱德华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的要求,从此触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对腓力的领土要求,爱德华断然拒绝,并对腓力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不过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英法百年战争原因中经济原因是致命原因。
英国的经济命脉和皇家国库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中世纪后期,佛兰德斯是羊毛贸易中心。生产羊毛的英国人在这里卖羊毛,而大部分由这些羊毛制成的商品则取原道返回英国。然而,法国王侯自然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一举两得地损害他们的老对手英国人的经济利益,以上便是对英法百年战争原因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