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为什么要百年战争

法国为什么要百年战争

发布时间:2023-03-16 15:06:34

Ⅰ 英法百年战争是怎么回事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州喊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第一阶段
主词条:斯吕斯海战、克雷西会战、普瓦提埃之战、布勒丁尼和约
1337年─1360年之间,英法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1]
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中打败法军,[2] 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1]
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来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1]
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1]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1]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1]
1356年9 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2] 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唯猜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1]
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3] 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1]
第二阶段
主词条:蒙铁儿战役、二十年停战协定
1364年,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 ~ 1380在位 ), 为了夺回失地, 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1]
1369年起连续发动攻势,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任命贝特朗·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蒙铁尔战役等多场战役大败英军。[1]
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区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1]
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2] 仅保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1]
第三阶段
主词条:阿金库尔战役、特鲁瓦条约、王位斗争
1415年─1429年之间,法国勃艮地、阿曼雅克两派发生内讧,农民市民也起义反抗,英格兰借机重启战端。[1]
1415年,英军于阿金库尔战役大败法军,再与勃艮地公爵结盟,[2] 攻占法国北部大多数地区。[1]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3] 10月占领法国北部,法王查理六世无力抵抗。[1]
1420年5月21日英、法在特鲁瓦签订几乎亡国的特鲁瓦条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有权承继查理六世死后的法国王位。法国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1]
1422年,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同年去世,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册山野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1]
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2] 形势危急。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1]
第四阶段
主词条:奥尔良城围、福米格尼战役、卡斯提隆战役、巴约勒之战
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1453年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1]
1429年─1453年之间,法国人民不堪英军压迫,各方纷纷反抗,游击队经常捉拿英格兰的征税者,牵制英军部队,帮助法军很大。[1]
1428年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1]

使法国反败为胜的圣女贞德
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3] 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1]
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不久,19岁的圣女贞德不久便被英军捉住,1431年以女巫罪处死。[3] 这激起法国的民族义愤。同时由于勃艮第背弃英王,重新与法联合(1435年),促使法军转入大反攻。[1]
1435年9月,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查理七世,战局扭转,法军大量收复失地。[2]
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法国和布列塔尼联军在福米格尼战役中大败英军,整个曼恩和诺曼底地区迅速落入法国手中。[1]
1450年,法军解放诺曼底,并在巴约勒之战中重创英军。[2]
1453年,夺回吉耶讷。1453年7月17日,法军在卡斯提隆战役中歼灭加斯科尼的英军主力,1453年7月,在卡斯蒂永之战中再次打败英军。[2] 10月19日波尔多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1]
15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1]

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4]

Ⅱ 英法为什么会爆发一场持续百年的战争

百年战争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
英国金雀花王朝早在12 世纪便在法国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由于金雀花家族在法国拥有土地,他们据此自认为属法王诸侯,但法王则并不信任他们的这些英国表兄弟。相反他们认为英国人的存在使他们无法获得英国人所占领的土地,进而无法进行领土扩张以及有效地进行中央集权统治。
中世纪后期,长子继承权意味着一切。1314年法王腓力(Philip the Fair)逝世,由此触发严重的危机。根据王位继承规则,王位应由腓力的三个儿子继承,后来腓力的三个儿子也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按理稿轿说,法王王冠应该落在腓力的外孙头上,因为其母系腓力的女儿伊莎贝拉;然而,不巧的是这位外孙恰好是英王爱德华三世。法国贵族一致反对将法王王冠授予英国国王,为此他们专门推举腓力的侄子、瓦卢瓦王朝领袖为新法王。1328年,腓力的侄子加冕,称腓力六世。爱德华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腓力六世登基后决定继续皇室的扩张政策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此次集权行动的特别之处在于,腓力想把王权控制的地区扩展到阿基坦(Aquitaine)地区,而这一地区却是爱德华三世在法国的主要领地。爱德华作为阿基坦公爵和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领地,又不受制于法王的独立地位。1337年,腓力六世向爱德华三世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的要求,从此触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

不过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经济问题才是两国交恶的罪魁祸首。英国的经济命脉和皇家国库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中世纪后期,佛兰德斯是羊毛贸易中心。生产羊毛的英国人在这里卖羊毛,而大部分由这些羊毛制成的商品(呢绒)则取原道返回英国。由键橡肆于羊毛原料出口商和毛呢制成品进口商都要向英王缴税,因此佛兰如返德斯的羊毛制品厂商和经销商顺理成章地都愿意支持英国利益。然而,佛兰德斯伯爵却是一位法国王侯,佛兰德斯贵族也认同自己为法王一脉。对他们来说,法国王侯自然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一举两得地损害他们的老对手英国人的经济利益。
此外,战争的缘起还有其他一系列别的原因。首先,多年来法国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为此苏格兰人始终不愿臣服于英国并经常越境偷袭,这使英国人很头疼。

Ⅲ 英法百年战争为何会爆发整个过程是什么样的

导言:历史总会告诉人们一些有用的信息,再一次回顾几百年前的那场英法战争,1337年到1453年的百年战争虽然看是局部战争,然而这场战争却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在这场战争结束不久就彻底的翻过了中世纪的一页。


法国骑士

小结:英法百年的战争,是英国与法国国王之间的恩怨,让两国人民买单,如果说这场战场谁对谁错,指责英国侵略法国,那英国国王确实是法国人的后代,但实际上英军在法国也干下了屠城一类的事,最终倒霉的是两国百姓。从战争的规模看只是国与国之间的局部战争,规模并不是非常大,但是战争持续时间之长,世上没有,正因为战争的持续时间和激烈程度大,最终导致了火枪火炮在战争后期大量出现,法国人被长弓兵逼的没办法,从意大利引进的火枪火炮技术对英作战中进行成建制的实践,长弓兵的密集箭雨启发了法军将火枪组阵进行覆盖式射击,反而把不可一世的长弓打的彻底没了方向。英国人用火枪在几百年后重复了中国的成功与失败。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Ⅳ 英法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是历史学家对法国和英格兰在1337年至1453年间断续进行的长达116年战争的称呼。
814年,显赫一时的西欧君 主查理大帝去世,幅员广大的查理帝国也随之分裂了。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带宏各据一方。后来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个国 家即由此发展而来。由查理帝国分裂出来的法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国王的权力很小,英格兰国王在法国还占有很多领地。英格兰国王怎么会在法国占有领地 呢?这要追溯到诺曼底征服,百年战争的起因和它有直接关系。1066年,法国大封建主诺曼底公爵威廉为了夺取英格兰国地位,率兵渡海进入英格兰,加冕称 王,英格兰历史上称为威廉一世。威廉虽然是英格兰国王,但同时又以法王的附庸身份占有诺曼底,以后他的后裔把在法国的领地逐渐扩充到法国西部。到了12世 纪晚期,英格兰国王在法国的领地竟是法王领地的6倍。从13世纪初开始,法王陆续收复了英格兰国王在法国的领地。至14世纪初,英格兰国王还保留着西南沿 海的一些地方。英法矛盾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双方都想争夺富庶的佛兰德(现在的比利时大部和法国的东北部)。佛兰德有着发达的呢绒业,法王迫切希望 将佛兰德并入自己的王室领地。但英格兰与佛兰德有密切的经济联系,羊毛是英格兰的主要出口物资,1300年英格兰出口总值30万镑,羊毛就占了28万镑, 其主要市场就是佛兰德。英格兰当然十分害怕法国统治佛兰德,损害它的经济利益。在英格兰与法国的争夺中,佛兰德出于自身利益支持英格兰,承认英格兰国王是 佛兰德的最高统治者,继而干脆承认英格兰国王也是法国国王。原来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是法王腓力五世的女儿。腓力五世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查理四世继 位,但死后没有子嗣。爱德华三世乘机以外甥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封建主却推举腓力五世的侄子瓦卢瓦伯爵腓力为法国国王,称为腓力六世,从此法国 开始了瓦卢瓦王朝的统治(1328~1589)。领土争夺加上王位继承的纠纷,终于酿成了一场长达100余年的大战。这场百年战争,以王朝之间的争夺开 始,逐渐转变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1337年1月至1360年为战争第一阶段。西欧从14世纪起,步兵已开始取代骑兵成为战争的主 要力量,战术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英格兰军队的主力由自由民组成,有良好的纪律,步兵骑兵协同作战,采用进攻性的防御战术。法军的主力则是由封建贵族组成 的重装骑兵,步兵由意大利雇佣兵组成。封建贵族看不起雇佣兵,不能与他们协同作战,仍采用突出个人、不顾整体的作战方法,因此战争初期法军接连败北。
1346年8月26日,英格兰与法国军队在克雷西遭遇,法军3倍于英格兰军,士气高昂。傍晚时分,法军首先发起进攻,打头阵的是意大利热那亚的弓箭手, 法军的箭射程短,威力小,射不到英格兰军阵地,时间一长攻势便弱了下来。而这时英格兰军却射出一支支箭,霎时,那些打头阵的热那亚雇佣兵一个个丢盔弃甲往 阵地拼命奔跑,丢下了一大批尸体。这是因为英格兰军的弓箭都是长弓,杀伤力极大,他们每分钟能射出10至12枝箭,有效射程达150余米。锐利的箭能穿过 头盔,穿透铠甲。骄横的法国骑士一见这阵势便冲了过来,大骂那些热那亚弓箭手:“滚开,别在这儿挡道,你们这些胆小鬼!”法军又发出了攻击令,骑士的荣誉 感使他们争先恐后地冲了过去。可惜英格兰军弓箭手训练有素,箭无虚发,使许多骑士倒地而死,没有一个骑士能冲到英军阵前。直到深夜,法国骑士还在不顾一切 地向英格兰军阵地冲击,但他们在英格兰军强大的弓箭手面前却毫无办法。第二天早晨,法国骑士的尸体陆行困堆满了山谷,损失骑士4000余人。随后英格兰军又攻陷 了加来城,这个海港就长期成为英格兰在欧洲大陆的据点。
1356年9月19日,两军又在普瓦蒂埃对阵。法军在骑兵冲锋失败以后,便仿 照英格兰人的战术下马缓步前进,而英格兰军却抽调预备队对法军侧翼发起一场猛攻。身着沉重铠甲的法国骑兵行动不便,只能坐以待毙,法王约翰二世和大批贵族 被俘。英格兰封建主对这次战争十分积极,他们想借战争蹂躏法国的城市、农村和城堡,指望俘虏法国的封建主而得到大笔的赎金。所以劫掠很快成了英格兰人对这 次战争的基本动机。在每早念一次的侵掠中,英格兰人都获得许许多多战利品和法国的被俘骑士,他们就以这些骑士为人质勒索大量赎金,仅被俘的约翰二世的赎金就高 达300万金币。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订立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法国把加来港和西南部的大部领土割让给英格兰。
法国的 溃败使国内人民的负担急剧加重,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起来。1364年,法王约翰二世囚死伦敦,其子查理继位,是为查理五世。他利用订立和约的喘息机会,进行 了许多财政和军事改革,决心废弃屈辱的对英格兰和约。1369年,他开始反击英格兰,战争进入第二阶段(1369~1395)。法国逐渐收复大片失地,也 付出了巨大代价。
1415年8月,英格兰王亨利五世乘法国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法国力量遭到削弱之机,率兵 6万在塞纳河口登陆,战事再起,进入第三阶段(1415~1420)。英格兰迅速占领了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广大地区。亨利五世宣布要统治法国。 1420年5月双方签订特鲁瓦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国国王查理六 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 处境十分困难。苛捐杂税和钜额赔款沉重地压在英格兰占据区居民的身上。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为彻底打跨法国,英格兰再次向法国发起进攻,一路打到奥尔良。奥尔良是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一旦陷落,法国全境不保。
牧羊女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艰苦的生活赋予了她坚强的性格。1428年,她3次求见王太子,陈述她的救国大计。1429年4月27日,王太 子授予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扛着上面绣有“耶稣,玛利亚”字样的大旗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 良已被英格兰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格兰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格兰军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引导下进入 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贞德高昂了法军的士气,迅速攻克了几个要塞,敌人闻风丧胆。人们歌颂贞德的战功,称她为“奥尔良姑娘”。5月8日, 被英格兰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贞德又率军收复了北方许多领土。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 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的影响扩大,蓄意谋害贞德。1431年5月30日上午,不满20岁的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鲁昂城下被活活烧死。 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和高度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6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47 年夺回鲁昂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格兰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Ⅳ 英法百年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百年战争(HundredYears'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族桥,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携穗亮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百年战争导火索: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

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辩宽,战争遂起。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战争结果: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Ⅵ 为什么会爆发百年战争

1328年,法国加佩王朝国王查理四世死后,无男嗣所引起的王位继承问题是英法百年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按照法国的法律,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伊莎贝尔作为女性没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也不能将王位传给儿子。于是,法兰西贵族拥立了拦旅瓦卢瓦伯爵之子腓力为王,称腓力六世(1328年~1350年)。一心想控制法国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凭借自己是法王查理四世外孙的身份,向法国发难,声称自己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这引起了腓力六世的强烈不满,遂于1337年5月,法王腓力六世宣布没收英王领地吉约那。同年10月,爱德华三世不顾法国的反对,自称身兼法王,并率部队进攻法国。于是,法国王位继承争端最终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另外,英法两国在佛兰德渗毁尔的利益冲突也是引发百年战争的重要原因。当时,这个地区是法兰西国王的附庸,但是这一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百年战争前夕,英王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简喊凳深。

Ⅶ 英法百年战争是怎么回事

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对交战双方来说都各有两种性质,这在战争史上并不多见。公元1337—1453年,英法两国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战争性质从封建王朝混战变化到侵略与反侵略,其结果可谓完全违背了英法王朝统治者的预料。

中世纪,英国诸王通过与法一系列联姻,均成了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1326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终于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兰西王国的继承权。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国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卡佩王朝继承权。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这个地区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于1328年占领该地,英王爱德华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这次战争分四个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尔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1340年)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年)。将近10年的休战之后,在普瓦提埃战役(1356年)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元帅),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端口和波尔多与巴荣讷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英国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

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启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战争的性质变了;就法国方面来说,是反抗英国侵略的正义战争,而英国方面则是进行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

贞德出生在法国北部香槟与洛林交界处的杜列米村,从小就开始了牧女的生活。艰苦的生活使她逐渐成为一个性格坚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少女。1428年,她3次求见王太子,陈述她的救国大计。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贞德以“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全身甲胄,腰悬宝剑,捧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耶稣马利亚”字样,跨上战马,率领3000—4000人,向奥尔良进发。奥尔良已被英军包围达半年之久。贞德先从英军围城的薄弱环节发动猛烈进攻,英军难以抵挡,四散逃窜。4月29日晚8时,贞德骑着一匹白马,在锦旗的前导下进入了奥尔良,全城军民燃着火炬来欢迎她。奥尔良解放之钟声敲响了!贞德率领士气高昂的法军,迅速攻克了圣罗普要塞、奥古斯丁要塞、托里斯要塞,敌人闻风丧胆,听到贞德的名字就吓得发抖。人们高唱赞美诗,歌颂贞德的战功,称她为“奥尔良姑娘”。5月8日,被英军包围209天的奥尔良终于解了围。奥尔良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难局面,从此战争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接着,贞德又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领土。贞德已经变成了“天使”,人们到处都在歌颂她,称她是“圣人”。国王赐给她大量财帛和“贵族”称号,她都拒绝接受,决心继续完成解放法国的事业。

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满意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他们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国人还厉害,便蓄意谋害贞德。1430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当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时,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最后竟以4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1431年5月29日上午,贞德备受酷刑之后在卢昂城下被活活烧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贞德还不满20岁。贞德之死激起了法国人民极大义愤和高度爱国热情,在人民运动的压力下,法国当局对军队进行了整顿。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从1337—1453年,持续了116年,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联姻不仅不能解决长治久安问题,反而容易引起王位继承权的争夺和战争。民族女英雄贞德勇敢地捍卫民族利益,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了,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了。战后的英国,在经历了一段内部的政治纷争后,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的雇佣军优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这促使法国第一次建立了常备雇佣军。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一同作战的弓箭手的作用得到了提高。火器在当时虽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作战中去。这些对英法军队乃至西欧国家军队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Ⅷ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英国和法国两国王室之间,长期存在领土纠纷问题。自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成为英国国王以来,两国之间的纠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诺曼底公爵成为英国国王以后,在法国仍然拥有大片领地。他的子孙后代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到12世纪中期金雀花王朝时,英正在法国拥有的领土甚至六倍于法国正室本身拥有的土地。

英王在法国的领地,一直是两国争执、斗争的中心。其后通过一系列战争,法国夺回了英王在法国的大部分土地,但是英国王室从来不甘心罢休,力图夺回失去的领地,而法王则竭力夺取仍残留在英王手中的南方领土,双方矛盾尖锐化。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的查理四世逝世,死后没有留下可以继承王位的后代,英王爱德华三世作为查理四世的外甥,是法国王位的继承人候选人选之一。但是,法国害怕英国势力在法国继续增大,最终推选查理四世的堂弟、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继承王位,即腓力六世(1328—1350年)。王位继承问题激化了英法之间的矛盾。爱德华三世心生不甘,腓力六世也宣布要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法国境内富庶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佛兰德尔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佛兰德尔以毛纺业着名,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它的羊毛原料主要来自英国。

1328年,佛兰德尔爆发了城市上层和农民的起义,法国派军队进入佛兰德尔,建立起法国的直接统治,并于1336年逮捕了在那里经商的英国商人。英王爱德华三世采取报复措施,下令禁止羊毛向该地出口。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并希望英国出兵法国。佛兰德尔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Ⅸ 为什么英法会爆发一场持续百年的战争

自从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成为英国国王以后,英法两国的封建主在王位继承和领地归属的问题上分歧不断,最终引起了一场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英国王室在法国占有大量的领土,法国国王在十二、十三世纪逐渐夺回一部分,但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部分地区,成为阻碍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另外,富庶的佛兰德尔是当时欧洲商业和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两国争夺的焦点。1337年,法王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王在法国的领地,而英王爱德华三世也以法王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争夺法国王位,战争由此爆发了。1428年,英军再度入侵法国,席卷法国北部,包围了通往南方门户的奥尔良。就在这时,法国民众在女英雄贞德的率领下奋起抗战。在贞德率领的农民军的支持下,查理七世转败为胜,于1426年收复巴黎。1453年,英国两军在波尔多附近决战,法国大获全胜,英国在法国的领地除加莱港外全部被法国收回,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Ⅹ 英法百年战争原因

1337—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夺回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其它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佛兰德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并且与英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英国的羊毛是佛兰德毛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见骑士军)组成。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

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和基思。在斯吕斯海战(1340)中,英军重创法军,夺得制海权。经过1346年8月的克雷西会战,英军又取得了陆上优势,并在长达11个月的围攻之后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此后,两国休战将近十年(1347—1355)。接着英国又发动进攻,占领了法国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战役(1356)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的横征暴敛和遍及全法国的经济崩溃,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碰乱艾蒂安·马塞尔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和扎克雷起义(1358)。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和约——从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

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武装,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B.迪盖克兰这位有才略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法军对炮兵的使用有利于军事行动获得成功。英国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端口(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来)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当时,法国国内也开始出现群众骚动。

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

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开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赞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派吵枯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居民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

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游击队给法军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1428年10月,当英军与勃艮第派攻下法军占领区以外的最后一座坚固要塞奥尔良时,法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29.5)。1437年法军攻下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吉耶讷。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统一法国的历史性进步过程即告完成。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武装,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尘洞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要求消除封建割据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战争表明,骑士重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兵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的改变及其转化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阅读全文

与法国为什么要百年战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3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1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3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5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4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7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34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0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2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3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5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7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7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97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3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