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斯鲁伊斯海战详细资料大全
斯鲁伊斯海战(Battle of Sluys), 发生在公元1340年6月24日,为英法百年战争揭开序幕。也翻译为斯勒伊斯海战。这次战役中,法国海军舰队受到严重的打击,使法军无法跨过海峡入侵英国,也让之后的战役大多发生在法国本土。
B. 描述18世纪英国和法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的战争,过程,结果,具体原因。
一、战争名称:北美殖民地战争
二、战争过程:
1、威廉王战争(威廉王之战)
1689年,因光荣革命成为英王的威廉三世参加欧洲的奥格斯堡同盟,英法的对立开始。因此,在北美的英属美洲和法属加拿大也发生战争,但是,未获得决定性的结果,因1697年的雷斯威克条约而停战。
2、安妮女王战争(安妮女王之战)
呼应欧洲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开始的北美殖民地战争(1702年~1713年),英军占领法属阿卡迪亚的皇家港,根据1713年的乌特勒支条约,获得加拿大东部的纽芬兰岛和哈得逊湾地域。
三、结果:
战争进行中,英国渐次掌握优势。但是,英国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反而导致新英格兰殖民地的丧失。法国的威胁消失后,新英格兰殖民地不再需要英国的军事保护。《巴黎条约》签订的12年后,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
四、原因:主因是扩张中的英法北美殖民地因西部或内陆地域支配权的竞合,另外,欧洲爆发战争也必定波及北美大陆。
(2)佛兰德斯是怎么脱离法国扩展阅读:
英法百年战争:
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地入侵英格兰,他们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
1216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
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
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
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法国人试图把英国人由法国西南部赶走,从而统一法国。英国当然不愿退出,并欲夺回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
当时英法两国因为贸易利益的关系,均对佛兰德斯作出争夺,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加深。
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
亨利二世采取耍赖战略,他一方面承认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对法王的命令置若罔闻,根本不履行作为法国贵族的任何义务。
对于一个不但拥有国王头衔、而且领土比自己大两倍以上的强横逆臣,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严和权力欲的封建君主一样,把亨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一切办法战胜亨利,夺回本应属于自己、属于法兰西国王的法国领土。
C. 是先有英国还是先有法国英法以前的关系是怎样的
英法关系
(1)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打败法国。
(3)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4)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集团。
(7)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8)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9)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安全问题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10)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11)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从本质上看待殖民时代的英法关系,首先,都是殖民主义国家,在对待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总体利益上基本一致;在争夺霸主地位,控制势力范围,涉及各自的利益时,会发生矛盾,以致激烈的冲突;在受到共同的敌人威胁侵害时,能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但结盟中也各打各的算盘。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不过有一点,英法两国互相之间没有直接占领统治过对方的本土,故两国历史上没有象中日之间的切齿之恨。
D. 英法百年战争的起源是什么
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 War)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
1、政治
1337年,腓力向爱德华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的要求,从此触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对腓力的领土要求,爱德华断然拒绝,并对腓力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2、经济
英国的经济命脉和皇家国库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中世纪后期,佛兰德斯(Flanders)是羊毛贸易中心。
生产羊毛的英国人在这里卖羊毛,而大部分由这些羊毛制成的商品(呢绒)则取原道返回英国。由于羊毛原料出口商和毛呢制成品进口商都要向英王缴税。
因此佛兰德斯的羊毛制品厂商和经销商顺理成章地都愿意支持英国利益。然而,佛兰德斯伯爵却是一位法国王侯,佛兰德斯贵族也认同自己为法王一脉。
对他们来说,法国王侯自然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一举两得地损害他们的老对手英国人的经济利益。
3、社会关系
英国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早在12 世纪便在法国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由于金雀花家族在法国拥有土地,他们据此自认为属法王诸侯,但法王则并不信任他们的这些英国表兄弟。
相反他们认为英国人的存在使他们无法获得英国人所占领的土地,进而无法进行领土扩张以及有效地进行中央集权统治。
4、国际关系
此外,战争的缘起还有其他一系列别的原因。首先,多年来法国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为此苏格兰人始终不愿臣服于英国并经常越境偷袭,这使英国人很头疼。
(4)佛兰德斯是怎么脱离法国扩展阅读:
背景:
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查理四世去世。由于查理四世没有 男系继承人,其堂兄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1328-1350年在位)即位。
而英王爱德华三世则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并以此为借口 发动了战争。1337年11月,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
英法百年战争的转折——圣女贞德:
贞德生活的年代正是英法百年战争开战的初期,英军依靠长弓压倒性胜利,法军则损失惨重,国外军事不顺,国内也动荡不安,当时是法国历史上相当昏暗的时期。
国王查理六世精神出了问题,不理朝政,皇亲国戚们互相争斗,局面混乱,局势危急。而国外的战火从不停歇,许多重要城市被占领,人民没有安身之处。
没有主心骨的骑士和贵族带领,军心不稳,不停地打败仗,就在这危急存亡之时,一位少女站了出来,希望可以带领军队作战。
刚刚走上战场,贞德没有足够的钱,她的装备,战马,旗帜都是由富人捐赠所得,尽管不合身,但是她并不在意,女扮男装,手执十字军佩剑,率领法兰西人民英勇杀敌。
在战场上,她采取正面进攻的战术,盯着难啃的英军堡垒打,放弃法军曾经被动挨打的保守攻略,直击英军核心,使英军猝不及防,遭遇前所未有的慌乱。
贞德自己也身先士卒,严格规范自己的作风。有一次在战场中,她被一支利剑射中肩膀,她拔掉箭,带伤继续作战;也曾被石头打飞头盔,却毫不畏惧,仍坚守自己的战斗岗位。
还曾被石驽打伤腿,虽然离开前线,却仍然不放弃指挥,一直到战斗结束。她请人做了她的军旗,中间是基督像,旁边站着两位天使。
还起草作战宣言,语气不卑不亢,完全不像一位十六七岁少女的口吻,就像真的耶稣下凡一般。仿佛真有神力一般,所有士兵都斗志昂扬,不久整个军队纪律整齐,整装待发。
十七岁的少女成为全国的偶像,战场上的行为也为将领士兵爱戴。然而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由于被细作出卖,贞德被勃艮第公国俘虏。英军与公国交涉,花重金把贞德掳走。
英国当局也以异教徒罪和女巫罪判她火刑。当时,查理七世如果敢于伸出援手或者掏出自己的钱,贞德有可能逃过一劫,但是为了自己的小金库和保住王位,查理七世做了一次软蛋。
可怜贞德作为他的仆从曾为了他的王位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到头来被自己人出卖抛弃。是金子总会发光,贞德饱受那么多不公正待遇。
但是依旧有几个女人在她生命中不停支持她,给予她帮助。让我们举个例子,在当时,英国摄政贝勒德福公爵夫人安妮是贞德虔诚的拥护者。
面对大家对贞德是否是处女的质疑,她力排众议,证明贞德是处女,使那些准备以贞操指证贞德为女巫的行为被迫收手。
为了贞德的名声和圣徒的贞洁,德福公爵夫人四处奔波,为贞德提供后盾。不止是她,还有无数贞德的拥护者,这些人为贞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领导法国人民打败英军进攻,成功缓解了法国民族危机,鼓舞人心,鼓舞人民斗志;她给西方文化影响深远,作家为她的成就谱写诗歌,剧作家拍摄影片给大家欣赏。
音乐家等谱写乐曲进行赞美;她扶植查理七世顺利登上王位,使法国国王的正统性得以延续;她使得人的精神受到不可替代的劲头,有历史记录,对于贞德说的话士兵无条件服从。
坚定不移,这使当权者恐慌,害怕贞德手握兵权和民心太过强大,威胁他们的权利。后世也有人说“如果没有贞德,法国等不到拿破仑出生就灭亡了。”
E. 百年战争的原因
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 War)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渣袭差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 政治使王朝继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腓力决定继续皇室的扩张政策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此次集权行动的特别之处在于,腓力想把王权控制的地区扩展到阿基坦(Aquitaine)地区,而这一地区却是爱德华在法国的主要领地。爱德华作为阿基坦公爵和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领地,又不受制于法王的独立地位。
腓力和爱德华都没考虑过向对方妥协,事实上,作为真正的中世纪骑士,他们都有打一场骑士战争的想法。
1337年,腓力向爱德华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的要求,从此触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对腓力的领土要求,爱德华断然拒绝,并对腓力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1340年,爱德华宣告鉴于与美男子腓力的血缘关系,自己才是正牌的法国国王。此后的400年里,只要是公开的礼仪场合,英国王室都会反复重申爱德华的这项声明。 不过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经济问题才是两国交恶的罪魁祸首。
英国的经济命脉和皇家国库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中世纪后期,佛兰德斯(Flanders)是羊毛贸易中心。生产羊毛的英国人在这里卖羊毛,而大部分由这些羊毛制成的商品(呢绒)则取原道返回英国。由于羊毛原料出口商和毛呢制成品进口商都要向英王缴税,因此佛兰德斯的羊毛制品厂商和经销商顺理成章地都愿意支持英国利益。
然而,佛兰德斯伯爵却是一位法国王侯,佛兰德斯贵族也认同自己为法王一脉。对他们来说,法国王侯自然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一举两得地损害他们的老对手英国人的经济利益。 英国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早在12 世纪便在法国拥有大量土地和财产。由于金雀花家族在法国拥有土地,他们据此自认为属法王诸侯,但法王则并不信任他们的这些英国表兄弟。相反他们认为英国人的存在使他们无法获得英国人所占领的土地,进而无法进行领土扩张以及有效地进行中央集权统治。
中世纪后期,长子继承如皮权意味着一切。
1314年被誉为美男子的法王腓力(Philip the Fair)逝世,由此触发严重的危机。根据王位继承规则,王位应由腓力的三个儿子继承,后来腓力的三个儿子也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至此,也就禅桥是1328年,始于987年的法国卡佩(Capet)王朝王室男性子嗣灭绝。
按理说,法王王冠应该落在腓力的外孙头上,因为其母系腓力的女儿伊莎贝拉;然而,不巧的是这位外孙恰好是英王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法国贵族一致反对将法王王冠授予英国国王,为此他们专门推举腓力的侄子、瓦卢瓦王朝领袖为新法王。
1328年,腓力的侄子加冕,称腓力六世(Philip VI)。爱德华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此外,战争的缘起还有其他一系列别的原因。首先,多年来法国一直为苏格兰提供援助,为此苏格兰人始终不愿臣服于英国并经常越境偷袭,这使英国人很头疼。
F. 英法百年战争打了多久英法百年战争起止时间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起止时间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时间持续长达116年,可谓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场战争,从1337年到1453年,断断续续共分了四个阶段,虽然中间有的时候看上去想要停火,当实际上却又往往只是表面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兵力的恢复和军事的积累之后,下一场战争还是会如约爆发,这样的战争下来,各国人民都饱受战火洗礼,生活颠沛流离,苦不堪言。
英法百年战争配图
从英法百年战争时间上来看1337年11月是战争的开始时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开始了对法国的攻击。到了1340年英国在一次海上战争中打败了法国,这样英国就掌握了英吉利海峡。1346年的时候,英国又赢得了加来港的胜利。在此后的几年间,直到1360年法国不得不在一份条约里将自己的土地割让给了英国,英国这才放弃了夺取法国王位。
战争似乎到此告一段落,但查理王世继位以后为了夺回失去的土地于1369年开始发动对英国的战争,1380年英国已经退至沿海区域,1396年他们达成了二十不打仗的约定。
到了1415年,法国两派起了内讧,很多百姓也加入反抗,英国就借机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战争,并占领了法国北部,1420年亨利五世成了法国的摄政王,法国已经沦陷。1422年,两个老国王同年去世,于是两国新王开始争夺法国王位再次兵戎相见。
1428年,法军处于严重不利的位置,到了1429年的时候终于成功突围,并且战局得以扭转,查理王子加冕成功。此后,法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收复失地的战争,并且节节胜利,直到1453年全部失地收复成功。英法百年战争时间赫然在列,从中不难看出法国抗战的艰难。
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分析
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从一三三七年到一四五三年,断断续续持续了一百一十六年的时间,其间的伤亡人数也是不可估量的,最终法国收回了自己原本的土地。
英法百年战争配图
这场战争持续时间如此之久也是积怨很深的原因,在战争之前,两个国家就分别在各自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大量分歧。
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是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的,在第一阶段,英国率先发动战争,既然是先动手就肯定有先动手的理由,比如说实力较强,可以胜利,因此第一阶段就是以英国夺取大部分的法国领土结束的。这一阶段从一三三七年持续到一三六零年,第二阶段从一三六九年持续到一三八零年,这期间法国换了国王,一心想要收回自己国家的土地,事实上他也用实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然而,狡猾的英国在这时要和法国签订停战协定,于是,第二阶段是友好的结束的。
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在第三阶段时,戏剧性的 *** 来临,法国几乎丧失了自己全部的土地,英国几乎就要占领法国的时候,两边的国王都死掉了,于是新王即位,又是新一轮的战斗,这个时候的法国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觉醒。在第四阶段,法国军队迎来了转机,命运是公平的,不会总让人倒霉,于是,法国渐渐收复失地,在英国,民族主义兴起,转向对外侵略。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法国女英雄是谁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女英雄的形象如今活跃在电视荧屏以及各类文学作品之中,因为她独特的历史地位广为传颂,这位英雄就是圣女贞德,一个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的女子,甚至可以说是她带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贞德剧照
贞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农村,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她告诉村里人自己遇到了圣母圣子,并说她会带领法国反抗英军的进攻,这在如今的国人看来,就像看当初的陈胜吴广起义一样,借助神的形象,为自己谋一个真切的理由,但是在欧洲人看来,她说的是真的,因为后来在她的领导下,法国军队真的取得了各种胜利,这位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女英雄,在法国反抗的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最终她在一次突围中被捕并最终以巫女的罪名处以火刑,英国方面应该也是想要以这种方式来消除人们对她的敬畏,所以看来,他们对于神明的概念也是有时会唯心一些的。
总之,贞德,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女英雄最终死去,留给世界的是她的精神与气魄。到了法国胜利之日,贞的母亲请求国家对于自己女儿的死予以正名,贞最终以民族英雄的身份载入史册,之后的五百年,在宗教盛行的西方,贞德被封为圣女,这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就此尘埃落定,以上,便是对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女英雄的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导火索是什么
英法百年战争开始于1337年,终止于1453年,是历史上交战时间最长的战争。这场战争给双方的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么英法百年战争是怎样开始的呢?英法百年战争导火索又是什么呢?
英法百年战争剧照
在英法百年战争爆发之前,双方就在各个方面产生着摩擦。在政治上,法王腓力要进行皇室政权的扩张,想要占领的地区是阿基坦,可是该区域正好被英王爱德华占领,该区域因为历史原因也不受制于法王,所以当法王想要占领时英王并不同意。在经济上,英国主要依赖于羊毛交易,佛兰德斯是该贸易的中心,但该地区的伯爵却是一位法国人,想要把利益独给法国,因此两国在经济上也有纠纷。这两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两国的关系,但百年战争导火索是两者的社会关系。
1314年法国国王腓力去世了,因此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根据当时法国有关王位的规定,腓力的三个儿子应该是继承王位的首选,但是这三个儿子都死了,并且没有留下任何的男性血脉。腓力有一个女儿,他的女儿有一个儿子也就是腓力有外孙,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他的外孙继承王位,但是他的外孙却是英王。法国的贵族不同意让英王来继承王位,就让腓力的侄子成为法王。但是爱德华三世并没有就此放弃依旧与其争夺王位。1337年他称王法兰西,而此时腓力六世要收回英国在法国境内的领土,开始派兵,双方开始交战。
英法百年战争导火索可以简单概括为英国国王觊觎法国王位。当然除此之外,双发还为了争夺法国境内富裕的地区。其中本来支持法王的佛兰德尔地区为了得到来自英国的原料转向支持英国,使双方矛盾加深,促使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最后英法百年战争谁赢了
一场战争持续百余年,那么英法百年战争谁赢了呢,1458年,法军攻陷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之后英格兰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英法百年战争画像
以上是对英法百年战争谁赢了的简单介绍,这场百年战争开始时,两国主要以西欧原来的贵族兵源制,由各领主募集军队,有服役时间考量。这对跨海远征的英格兰很不利,于是转而招募更多来自下层人民的雇佣兵,并配合以有名的长弓兵战术。法国则迫于初期战局失利,必须扩张王室统治权力以抵挡外敌。因此在战争结束时,双方都已走 *** 集权的道路。
英格兰在数次战役得胜,严重挑战了西欧贵族骑兵的军事垄断地位。战后,胜利的法国仍保留许多重骑兵传统,但步兵能够打败骑兵的思想已经流传四方,步兵的重要性从此不断提升。
战争初期,法国在各次大会战都使用重骑兵正面冲击,到了1415 年,已模仿对手让部分骑兵下马徒步战斗,这说明骑兵步兵的战场角色已大幅改变。法国借由平民出身的圣女贞德鼓舞士气取得最后胜利,标识出贵族骑士阶层的衰退和民族战争特性的兴起。
百年战争中,双方的武器装备也经历了改良和演化,15世纪战争中后期时,新形态的板甲已经成为了贵族骑士们的普遍装备。在连续不断的围攻战中,双方也重视攻城武器的设计和应用,以上便是对英法百年战争谁赢了以及最终的影响的介绍。
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
英法百年战争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比如说政治使王朝继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英法百年战争画像
当时腓力决定继续皇室的扩张政策并继续加强中央集权。此次集权行动的特别之处在于,腓力想把王权控制的地区扩展到阿基坦地区,而这一地区却是爱德华在法国的主要领地。爱德华作为阿基坦公爵和腓力六世治下的王侯,享有既持有公爵领地,又不受制于法王的独立地位。
腓力和爱德华都没考虑过向对方妥协,事实上,作为真正的中世纪骑士,他们都有打一场骑士战争的想法。1337年,腓力向爱德华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的要求,从此触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对腓力的领土要求,爱德华断然拒绝,并对腓力展开咄咄逼人的攻势。
不过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英法百年战争原因中经济原因是致命原因。
英国的经济命脉和皇家国库的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羊毛贸易。中世纪后期,佛兰德斯是羊毛贸易中心。生产羊毛的英国人在这里卖羊毛,而大部分由这些羊毛制成的商品则取原道返回英国。然而,法国王侯自然希望独享佛兰德斯的财富,同时也可以一举两得地损害他们的老对手英国人的经济利益,以上便是对英法百年战争原因的介绍。
G. 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
1337—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夺回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其它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佛兰德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并且与英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英国的羊毛是佛兰德毛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见骑士军)组成。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
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和基思。在斯吕斯海战(1340)中,英军重创法军,夺得制海权。经过1346年8月的克雷西会战,英军又取得了陆上优势,并在长达11个月的围攻之后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1347)。此后,两国休战将近十年(1347—1355)。接着英国又发动进攻,占领了法国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战役(1356)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的横征暴敛和遍及全法国的经济崩溃,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艾蒂安·马塞尔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和扎克雷起义(1358)。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和约——从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
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武装,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B.迪盖克兰这位有才略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老埋乎用突袭液握和游击战术,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法军对炮兵的使用有利于军事行动获得成功。英国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端口(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和加来)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当时,法国国内也开始出现群众骚动。
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
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新的起义)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开战端。1415年,英军在阿赞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居民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
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游击队给法军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1428年10月,当英军与勃艮第派攻下法军占领区以外的最后一座坚固要塞奥尔良时,法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29.5)。1437年法军攻下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吉耶讷。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侍悉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统一法国的历史性进步过程即告完成。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武装,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要求消除封建割据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战争表明,骑士重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兵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的改变及其转化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参考资料:http://ke..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9446.htm
H. 佛兰德斯美术的历史沿革
佛兰德斯在历史上泛指古代尼德兰南部地区,大致包括今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的部分地区。其美术以绘画为主 ,其次是建筑和雕塑 。时间范围一般限定在15 -17世纪。
15世纪上半叶,凡·爱克兄弟创作的《根特祭坛画》,继承并发展了手抄本细密画传统,标志着早期佛兰德斯绘画的开端。此后,如 G.van der韦登、赫里斯特斯等人想从意大利绘画中求得画面形象结构的发展,但又流于生硬和平庸。15世纪末,欧洲处于精神危机之中,H.博斯以其幻想的漫画式形象,反映了宗教改革运动前夜人民群众反对天主教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情绪。16世纪60年代,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反抗西班牙封建专制的斗争迭起。P.勃鲁盖尔以艺术为武器,深刻真实地揭示了其所处时代的残酷性。如《伯利恒的婴儿虐杀》等作品,即运用码拍故事新编的方式暗示出西班牙军队的暴行。而《农民舞蹈》、《农民婚礼》等作品,则典型地描绘了农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扩大了风俗画的表现范围。17世纪的佛兰德斯不同于独立后的荷兰,它仍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与天主教会的控制之下,其美术一方面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世俗性日益明显;另方面为适应宫廷贵族与教会的审美要求,又发展了一种具有贵族气息的、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成为欧洲巴洛克美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608年,P.P.鲁本斯从意大利学成归来,将米开朗琪罗、丁托列托 、卡拉瓦乔等人的画风与佛兰德斯民族美术传统相融合,形成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独特风格。在他所涉猎的宗教历史画 、肖像画、风景画和风俗画中,均以其奔放的笔法、饱满的色彩和雄壮的造型以及强烈的运动感,为佛兰德斯美术灌注了新的生命力。在他的追随者中,凡·戴克以肖像画创作为主,后来服务于英国宫廷,对英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F.斯尼德斯则以创作气势宏伟、富有节奏感的动物画着称。
大致的历史分期如下: 这一时期被誉为尼德兰绘画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天才式画家。16世纪末,尼德兰北迟游羡部七省联合起兵反抗独裁统治,揭开了八十年战争(Eighty Years' War/Dutch War of Independence)的序幕,并于1581年独立,是为“联省共和国”(Dutch Republic)。这一时期的荷兰战乱频频,政治斗争和宗教斗争激烈,但这并不妨碍佛兰德斯巴洛克绘画艺术的繁荣。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有哈尔斯(Frans Hals)、伦勃朗磨旁(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以及以鲁本斯(Rubens)、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雅各布·约尔丹斯(Jacob Jordaens)为代表的安特卫普画派,他们在一些人看来甚至直接代表了佛兰德斯绘画。在尼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艺术家们每年创作的作品大约有70000幅 。突出的绘画题材除了传统的历史、宗教题材、风俗画、人像、风景、静物之外,还有表现收藏家画廊的“画廊画”(Gallery and art collection painting)及专门表现动物的创作。
I. 欧洲的百年战争是怎么回事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12世纪中,英国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占有广阔领地,12~13世纪,法国国王逐渐夺回部分被英王占领的土地。14世纪初,英国仍占据法国南部阿基坦地区,成为法国政治统一的最大障碍。双方还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地区。佛兰德毛纺业主要依赖英国的原料,英国则从羊毛贸易中获取巨利。1328年,法国占领佛兰德,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兰德因失去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百年战争中战场上的法军反法政策。战争的导火线主要是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触发战争。
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1340年,英法两国发生海战,法军战败。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1346 年8月,双方在克雷西会战,英军大捷,乘胜进入诺曼底。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1356年9 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1360年法国王子查理被迫签订屈辱的《布勒塔尼和约》 ,把加来及法国西南部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国。
1364年,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 ~ 1380在位 ), 为了夺回失地, 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1369年起连续发动攻势,几乎收复全部失地,1396年双方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10月占领法国北部。1420年,双方签订《特鲁瓦条约》,条约规定法国王太子的王位继承权转归英王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结婚。这项条约实际上将法国分为由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和法国王太子查理分别统辖的三个部分。1422年法王查理六世与英王亨利五世先后去世,英方宣布由未满周岁的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在位) 兼领法国国王。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形势危急。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1453年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至此,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结束。
J. 什么是英法百年战争,有什么影响
英法百年战争于1337年到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晌陆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当时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影响
首先,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体现在双方战争体制上。最初的时候,两个国家的军人都主要来自于贵族,有服役时间的限吵态制,这对于当时跨海作战的英国来说十分的不利,于是开始招募下层人民来当兵。而法国在战争初期屡屡失利,为了抵抗英国扩张了法国皇室的统治权力。
最终,两个国家都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其次,体现在战术思想上。起初的时候,法国在每次大型交战的时候,都采用骑兵正面与敌军交战,但是却经常失败,于是到后期也开始使用步兵,在后续的战争中渐渐取得胜利,骑兵也逐步走向没落。升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