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瓦格纳创作的第一部乐剧
瓦格纳创作的第一部乐剧是:女武神。
威尔海姆·理乍得·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生于萨克森王国莱比锡,德国作曲家,着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
理乍得·瓦格纳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贝多芬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乍得·施特劳斯紧随其兆枝乱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搭历具争议的人物。
瓦格纳1813年出生于莱比锡,出世6个月,在警察局当职员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母亲不久改嫁给一个演员兼剧作家。不久全家就搬到继父工作的 德累斯顿。瓦格纳在继父关照下,受到了最初的艺术熏陶,他对戏剧和音乐十分感兴趣。
1827年,全家又迁回莱比锡。在莱比锡布商大厦剧院,他第一次听到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深受感动。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一年后,他创作了贝多芬风格的《C大调交响曲》。
在瓦格纳生活的时代,在德国人们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意大利与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故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族档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
Ⅱ 歌剧 《卡门》创作 背景
歌剧虽然可以说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最高形式,自1600年诞生以来倍受宠爱,但其发展历程却是相当的曲折。
在蒙特威尔第和塔利斯的时代,以复兴古希腊悲剧为主要目的的歌剧当中,音乐其实并不占绝对重要的位置。牧歌、船歌式的合唱或独唱远比咏叹调吸引人。当斯卡拉蒂致力于加强歌剧中咏叹调的表现力以后,音乐才被提到重要的位置,歌剧音乐的几种主要体裁也逐渐成熟。但他以后的作曲家过分地强调了咏叹调,致使歌剧进入了一个滥情的时代。这个现象直到格鲁克伟大的改革才有所改观。他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西》、《阿尔采斯特》无异于吹入已经沉闷了一百多年的虚饰浮华、夸张造作的歌剧世界的一股清新之风。他的歌剧使得宣叙调和合唱的地位重新得到确认,器乐也被大大加强。后来之人,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创作出了平易近人的《费加罗的婚礼》,“乐圣”贝多芬,则以其强有力的构思意图和结构组织能力,创作出不朽的《费德里奥》,加上韦伯的带有德国民族传奇剧色彩的《自由射手》,史称“3F”(Figaro、Fidelio und Freischutz)。
到19世纪中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至颠峰,歌剧也迎来了他的黄金时期。南欧有意大利歌剧五大家: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威尔第和普契尼;东欧有斯美塔纳和德沃夏克;北欧有格林卡、柴科夫斯基和穆索尔斯基;中欧则有瓦格纳坐镇。而西欧,则是比才和他的《卡门》。
19世纪后半叶,瓦格纳的“乐剧”影响甚广,德国歌剧几乎独步天下。西边的法国却沉浸在梅耶贝尔的大歌剧(《恶魔罗勃》、《胡格诺教徒》等)之中。芭蕾、大场景、爆炸和夸张的服饰让巴黎的中产阶级乐此不疲。曾经与德国民族歌剧、意大利正歌剧并驾齐驱的法国歌剧已经奄奄一息了。
这个时候,比才和他的《卡门》,横空出世了!谈到19世纪晚期的歌剧,西方人最乐此不疲的便是比较瓦格纳的《指环》和比才的《卡门》。当然,中间夹了一个尼采。 国外形容瓦格纳的歌剧,往往喜欢用“high”、“sex”等这类词眼,似乎用“性”来形容瓦格纳的歌剧更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无终止的旋律和《黑客帝国》一样近乎哲学的对白。确实,瓦格纳的歌剧里面从来不缺性爱,从维纳斯堡妖冶的美女到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在喝了春药以后的幻境,而一些辉煌的动机则恰恰是“性高潮”……如果说瓦格纳的歌剧隐含着一种德意志式的含蓄、隐秘的“性”的话,那么同时出现的《卡门》则简直是一种动物性的、赤裸裸的挑逗。
在当时的巴黎人眼里,西班牙的吉普赛人只不过是一些粗鲁、野蛮的外族。他们的音乐自然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事实上,法国的许多作曲家一直对西班牙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比才以及后来的拉威尔,在他们的作品中用到了很多西班牙的音乐元素)。《卡门》中的“哈巴涅拉”(Habanera)、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圭迪亚舞曲”稿裂(Seguidilla)和“吉普赛歌曲”(Gypsy song)、 “斗牛士”及与之相配的风格性舞曲(Toreador song)等等,这类来自异族厅州的音乐,再加上歌剧本身辛辣的题材,自然让习惯了浮夸作风的巴黎人难以接受,导致《卡门》首演的失败。但它终究是部伟大的《歌剧》,后来的法国作曲家在创作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上扮敬蔽一直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象德彪西、拉威尔、福雷乃至“六人团”等等,不能不说是《卡门》开了个好头。甚至包括南边的意大利,在普契尼创作《蝴蝶夫人》和《图兰朵》时,显然受到了不少比才的启示。
所以说《卡门》一部歌剧抵得了十万枝毛瑟枪也未尝不可,它确实是歌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喜欢音乐却没听过整本《卡门》,绝对是一大遗憾!录音版本上,卡拉斯演唱的自然是首选,找不到的话,普莱斯和卡拉扬合作的版本也值得一听!
Ⅲ 大歌剧你看过哪些你觉得哪国的更好
大歌剧属于音乐剧的一种,起源于希腊的剧场音乐,在19世纪的20年代产生,法国最先开始流行,之后在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十分盛行。大歌剧的题材一般比较严肃,小编看过的大歌剧有《非洲女郎》《先知》《恶魔罗伯》《新教徒》等。虽然法国是大歌剧的产生地,但是小编认为,法国大歌剧并不是最好的,德国的大歌剧在音乐性,思想性和规模上都更加优秀。
德国大歌剧的代表人物梅耶贝尔的作品大多以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为材料,既有进步性,也有严肃性。他将德国,法国,意大利的传统歌剧与自己对于歌剧的认识融合在一悄友森起,形成了独特的歌曲风格,推进了德国大歌剧的进步,对德国大告氏歌剧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的感染性,在情节的编排上十分紧凑,观众很容易随着乐队的演奏而沉浸在其中。
Ⅳ 着名的歌剧有哪些介绍一下好吗。
1弄臣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维克多.雨果的剧本《逍遥王》改编,由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Giuse
ppe Verdi 1813-1901)作曲,意大利弗兰切斯科·玛利亚·皮亚维作词,1851年3 月11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
剧情
剧情大意为貌丑背驼的主人公利哥莱托,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青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众多朝臣的不满。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自己的爱女竟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
点评
作曲家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不同性闷滚格角色的音乐形象。
2茶花女
简介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剧本《茶花女》改编,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
剧情
剧情描述了名妓薇奥莱塔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薇奥莱塔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而当众羞辱她,患有肺病的薇奥莱塔终于承受不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而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点评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
3卡门
简介
四幕歌剧。根据法国普罗斯贝尔·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法国着名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作曲,法国亨利·梅拉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1875年3月3日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
剧情
剧情描述了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卜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军曹霍塞并使其陷入情网,霍塞因此舍弃了原来的情人并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但这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于是,霍塞与卡门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霍塞的爱情,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
点评
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是近百年来各国上演最多的经典歌剧作品之一。
4奥赛罗
简介
四幕歌剧。根据英国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威尔第作曲,意大利阿里戈·博伊托作词,1887年2月 首演于米兰。
剧情
剧情大意为:阴险的旗官亚戈因对奥赛罗怀恨在心,挑起了奥赛罗和副将卡西奥的矛盾,又制造种种假象,诱使生性多疑的奥赛罗认为妻子苔丝德蒙娜与卡西奥之间存在“奸情”而丧失了理性,掐死了无辜的苔丝德蒙娜。当他雀兆了解真相后,追悔莫及,在爱妻身边拔刀自刎。
点评
《奥赛罗》集中体现了威尔第几十年歌剧创作的经验,吸取了瓦格纳“乐剧”的某些创作手法,更加注意发挥乐队的表现功能,使音乐语言与剧诗结合紧密,从而加强了歌唱的戏剧性。旋律刻划也更为深刻而富于情感。
5艺术家的生涯
简介
亦称《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四幕歌剧。根据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改编,由意大利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作曲,意大利朱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蚂岁余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图林。
剧情
剧情大意为:生活贫困的穷诗人鲁道尔夫巧遇绣花女咪咪,一见钟情。后来,两人的爱情濒于破裂。咪咪生了严重的肺病,和鲁道尔夫见最后一面时,又重新和好,并计划着将来的一切。咪咪终于病重死去,鲁道尔夫悲痛欲绝。
点评
这部歌剧的音乐新颖而富有魅力,经受了时间的反复考验,至今仍然百看不厌,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剧。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和意大利热那亚歌剧团于1986年访华演出中上演了这个剧目,受到我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6托斯卡
简介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维多利安·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由普契尼作曲,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科斯坦齐1900年1月14日首演于罗马科斯坦齐剧院。
剧情
剧情大意是警察总监以处死马里奥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歌剧女演员托斯卡为救恋人、罗马画家马里奥·卡伐拉多西,假意应允。骗到警察总监签发的离境通行证后,托斯卡刺死了警察总监,但她亦被警察总监“假处死”的花招所骗,马里奥被真的处决了。托斯卡因刺死总监之事暴露,最终跳墙自杀。
点评
剧中的音乐感情强烈、粗犷,许多戏剧性场面的音乐效果极为强烈,从而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力手段。
7蝴蝶夫人
简介
二幕歌剧。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小说和大卫·贝拉斯科的话剧改编,由普契尼作曲,意大利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1904年2月17日首演于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
剧情
剧情大意为:天真活泼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人称“蝴蝶姑娘”,委身于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回国,三年之间杳无音信。原来,平克尔顿已另有新娶,置蝴蝶夫人于脑后。当他偕美国夫人重登长崎,苦苦等候三年的蝴蝶夫人悲愤交加,在交出了伶俐的儿子后,刎剑自尽。
点评
这部歌剧抒情性风格极为强烈,音乐优美感人,成功地塑造了蝴蝶夫人纯洁、温柔、深情忠贞的动人形象。
8浮士德
简介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
点评
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9乡村骑士
简介
独幕歌剧,由塔尔焦尼·托泽蒂(G.Targion-Tozzeti)和梅纳希(Guido Menasci),根据韦尔加(G.Verga)原着的短篇小说合作改编,由马斯卡尼(P.Mascagni)谱曲,1890年5月20日在罗马孔斯坦齐歌剧院(Constanzi Theatre)首次公演。
点评
本剧是马斯卡尼一举成名的杰作,在当时,意大利米兰艺术学院悬赏征求独幕歌剧,马斯卡尼得知这消息,在短短8天之内便完成这出歌剧。而果然得到锦标,大受观众的热烈欢迎,连意大利的皇帝也赏了荣誉冠冕,是歌剧作家中少有的荣耀。
10图兰朵
芭蕾舞剧《图兰朵》改编自同名歌剧,在80多部世界性的歌剧中,普契尼的《图兰朵》是唯一一部中国题材的作品,多年来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历演不衰,"今夜无人入睡"更是广为传唱,成为歌剧选曲中的"流行歌曲"。
11阿依达
四幕七景歌剧,是一个以埃及法老时代为背景的古老传奇故事。阿依达讲述了忠诚与背叛,爱情与战争的人类永恒主题,一百多年来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常演不衰,是举世公认的十大经典歌剧之一,并曾先后在埃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希腊、瑞士、中国上海等地以露天景观歌剧的形式九次上演, 引起了轰动。北京这场演出作为《阿依达》在世界上第十次以露天形式演出的景观歌剧,将成为此次国际戏剧演出季的经典之作,并将创造新的世界之最。
12费加罗的婚礼
四幕喜歌剧,根据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作曲,意大利洛伦佐·达·庞特作词。1786年5月1日首演于维也纳。
剧情
剧中描述了17世纪,塞维勒贵族阿尔马维瓦伯爵的仆人费加罗准备和罗西娜伯爵夫人的女仆苏姗娜结婚时所发生的故事。伯爵曾宣布放弃贵族在农奴结婚时对新娘的初夜权,却企图在苏姗娜身上恢复这个可耻的权利,于是引起了一场剧烈的斗争。终于,费加罗和苏姗娜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惩罚了伯爵的好色行径,两人幸福地结为伴侣。
点评
歌剧反映了当时法国第三等级的思想、愿望和利益。剧中费加罗的胜利,意味着法国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3魔笛
两幕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个歌剧。德国埃马努埃尔·席坎内德尔作词,1791年9月30日首演于维也纳。
剧情
剧情描述了埃及王子埃米诺为了寻找夜女王的女儿帕米娜,随身携带夜女王所赠的一支魔笛。在象征光明的萨拉斯特罗的帮助下,经受了种种考验和曲折,终于赶走了代表黑暗和邪恶势力的夜女王和摩尔人,和帕米娜幸福地结合,巴巴给诺也找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情人巴巴给娜。
点评
这出歌剧是用德国民族歌剧“歌唱剧”(Sing Piecl)的形式谱写而成的,由说白和带编号的乐曲组成,戏剧动作在说白中进行。乐曲通俗、质朴,带有浓厚的德国民族色彩,对于德国人来说,《魔笛》具有特殊的魅力。剧中光辉的合唱曲保持了德国男声合唱的传统;剧中的歌曲是真正德国风格的歌谣;剧中的抒情乐曲感情真挚,完全摆脱了当时意大利歌剧肤浅、浮华的风格。
14塞维利亚理发师
二幕喜歌剧。根据法国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由意大利着名作曲家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 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作曲,切萨雷·斯特比尼作词,1816年2月20日首演于罗马阿金蒂纳剧院。
剧情
剧情描述了17世纪发生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一则故事。伯爵阿尔马维瓦与富有而美丽的少女罗西娜相爱,但罗西娜的监护人、贪婪而狡猾的医生巴尔托罗也在打罗西娜的主意,音乐教师巴西利奥为他出谋划策。在机敏幽默而又正直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巧妙安排下,伯爵和罗西娜冲破了巴尔托罗的阻挠和防范,终成眷属。
点评
作曲家吸取了德国和法国喜剧中夸张幽默的手法,结合意大利歌剧注重旋律和歌唱技巧的特点,使明快华美而独特的音乐喜剧风格,在该歌剧的许多着名的咏叹调、演唱曲、浪漫曲和重唱曲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Ⅳ 歌剧的法语歌剧
在不断引入意大利歌剧的同时,意大利人让-巴普蒂斯特·吕利成功在法王路易十四的宫廷确立法语歌剧的风格。纵然外国出生的背景,吕利成立了王家音乐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 Musique),且1627年起垄断了法语歌剧市场。吕利通过和作词人菲利浦·基诺(Philippe Quinault)合作创作《卡德摩斯与艾米安(Cadmus et Hermione)》,开创了“音乐悲剧(tragédie en musique)”的先河,以着重对舞曲和合唱部分的编写而着名。吕利作品中的宣叙调往往感情色彩丰富,以凸显法语韵律特色。而在18世纪吕利的继承人,让-菲利普·拉莫不但创作了五套“音乐悲剧”,还尝试创作如“芭蕾歌剧(opera-ballet)”等其他类型的作品,而且皆以丰富的配乐与大胆的和声而着名。拉莫死后,德国人格鲁克曾在1770年代的巴黎推出过六部歌剧,带有拉莫的影子,但简单得来更着重戏剧方面。
与此同时,“喜歌剧(opéra comique)”渐渐在18世纪中的法国兴起。和德国的“歌唱剧”一样,喜歌剧也是以对白取代宣叙调,其中以皮耶尔-亚历山大·蒙西尼(Pierre-Alexandre Monsigny)、弗朗索瓦·菲利多(François-André Philidor)和安德烈·欧内斯特·莫德斯特·格雷特里(André Ernest Modeste Grétry)代表。法国大革命期间,格鲁克的追随者,如梅于尔(Etienne-Nicolas Mehul)和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尝试为喜歌剧注入庄重的元素,自此喜歌剧不只是“闹剧”而已。
1820年代,格鲁克在法国的威力渐渐不敌于意大利的美声潮流,尤其在罗西尼迁居巴黎后,通过大作《威廉·泰尔》,参与确立法式大歌剧这种新形式。这种新形式随即被另一个外国移民,贾科莫·梅耶贝尔发扬光大。梅耶贝尔的作品,为唱家炫耀技术提供了不少空间,而且着重非常的舞台效果,当中《胡格诺人》是典型代表。
与此同时,较为轻松的“喜歌剧”也大受欢迎,尤其是弗朗索瓦-阿德里安·布瓦尔迪厄(François-Adrien Boieldieu)、丹尼尔·奥柏(Daniel Auber)、费迪南·埃罗尔德(Ferdinand Hérold)和阿道夫·亚当(Adolphe Adam)的作品。与此同时,法国本土作曲家,如埃克托·柏辽兹的歌剧,上演的机会都很难争取得到。纵然集格鲁克风格之大成,柏辽兹的巨着《特洛伊人》曲谱面世后百多年才得以全剧完整上演。
19世纪下半叶,雅克·奥芬巴赫创作了不少诙谐幽默、讽刺时弊的轻歌剧作品,如《地狱中的奥菲欧(Orphée aux enfers)》。夏尔·古诺则通过《浮士德》一举成名。而当人们接受了乔治·比才的《卡门》当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神奇结合后,《卡门》一剧成为了至今最受欢迎的喜歌剧。儒勒·马斯内、卡米尔·圣桑和利奥·德里布的作品至今仍是标准保留剧目的名单上。与此同时,华格纳的影响被视为对法式歌剧传统的冲击,法国的乐评人不少坚持拒绝华格纳的乐剧,但法国的作曲家却是尝试模仿华格纳的风格。其中克劳德·德彪西对华格纳风格的回应就颇为有趣。在他的唯一歌剧作品《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当中,和华格纳的乐剧一样,乐队处于歌剧音乐中的领导地位;而且全剧皆由宣叙调组成,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咏叹调。但戏剧内容本身很清淡但又扑索迷离,显得和华格纳风格相去甚远。
其他20世纪当中值得一提的歌剧作曲包括莫里斯·拉威尔、保罗·杜卡斯、鲁塞尔(Albert Roussel)和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而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的作品是少数战后推出的歌剧,能成为保留剧目,如《修道院里的对话(Dialogues des carmélites)》。而奥利维埃·梅湘在1983年推出的歌剧《阿西西的圣方济各(Saint François d'Assise)》,引来乐坛不少关注。
Ⅵ 欧洲歌剧有哪些 类型
1.佛罗伦萨歌剧:
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后来又加入历史题材。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为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有少量的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2.罗马歌剧:
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
3.威尼斯歌剧
在歌剧中大量运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运用不协和音程和拨弦、震音等新的音乐表现形式。
4.那不勒斯歌剧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歌剧发展的最后一个城市,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定型为正歌剧(Opera seria),这种歌剧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了19世纪。它常以虚构的历史或英雄事迹为题材,而且由于对美声的追求,使那些既具有男性的强有力肺活量又带有女性柔美明亮音色的“阉人”歌手盛行起来。
5.法语歌剧:
在不断引入意大利歌剧的同时,意大利人让巴普蒂斯特·利成功在法王路易十四的宫廷确立法语歌剧的风格。纵然外国出生的背景,吕利成立了王家音乐学院,且1627年起垄断了法语歌剧市场。吕利通过和作词人菲利浦基诺合作创作《卡德摩斯与艾米安》,开创了音乐悲剧的先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歌剧
Ⅶ 世界十大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四幕喜歌剧,根据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作曲,意大利洛伦佐.达.庞特作词。1786年5月1日首演于维也纳。剧中描述了17世纪,塞维勒贵族阿尔马维瓦伯爵的仆人费加罗准备和罗西娜伯爵夫人的女仆苏姗娜结婚时所发生的故事。伯爵曾宣布放弃贵族在农奴结婚时对新娘的初夜权,而现在却企图在苏姗娜身上恢复这个可耻的权利,于是引起了一场剧烈的斗争。终于,费加罗和苏姗娜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惩罚了伯爵的好色行径,两人幸福地结为伴侣。歌剧反映了当时法国第三等级的思想、愿望和利益。剧中费加罗运毁猜的胜利,意味着法国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魔笛》 两幕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个歌剧。德国埃马努埃尔.席坎内德尔作词,1791年9月30日首演于维也纳。剧情描述了埃及王子埃米诺为了寻找夜女王的女儿帕米娜,随身携带夜女王所赠的一支魔笛。在象征光明的萨拉斯特罗的帮助下,经受了种种考验和曲折,终于赶走了代表黑暗和邪恶势力的夜女王和摩尔人,和帕米娜幸福地结合,巴巴给诺也找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情人巴巴给娜。这出歌剧是用德国民族歌剧“歌唱剧”(Sing Piecl)的形式谱写而成的,由说白和带编号的乐曲组成,戏剧动作在说白中进行。乐曲通俗、质朴,带有浓厚的德国民族色彩,对于德国人来说,《魔笛》具有特殊的魅力。剧中光辉的合唱曲保持了德国男声合唱的传统;剧中的歌曲是真正德国风格的歌谣;剧中的抒情乐曲感情真挚,完全摆脱了当时意大利歌剧肤浅、浮华的风格。 《塞尔维亚的理发师》 二幕喜歌剧。根据法国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由意大利着名作曲家爵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 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作曲,切萨雷.斯特比尼作词,1816年2月20日首演于罗马阿金蒂纳剧院。剧情描述了17世纪发生在西班牙塞维尔的一则故事。伯爵阿尔马维瓦与富有而美丽的少女罗西娜相爱,但罗西娜的监护人、贪婪而狡猾的医生巴尔托罗也在打罗西娜的主意,音乐教师巴西利奥为他出谋划策。在机敏幽默而又正直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巧妙安排下,伯爵和罗西娜冲破了巴尔托罗的阻挠和防范,终成眷属。作曲家吸取了德国和法国喜剧中夸张幽默的手法,结合意大利歌剧注重旋律和歌唱技巧的特点,使明快华美而独特的音乐喜剧风格,在该歌剧的许多着名的咏叹调、演唱曲、浪漫曲和重唱曲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弄臣》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维克余闷多.雨果的剧本《逍遥王》改编,由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裘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作曲,意大利弗兰切斯科.玛利亚.皮亚维作词,1851年3 月11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剧情大意为貌丑背驼的主人公利哥莱托,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年青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众多朝臣的不满。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自己的爱女竟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作曲家成功地塑造了三个不同性格角色的音乐形象。 《茶花女》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剧本《茶花女》改编,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剧情描述了名妓薇奥莱塔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旁型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薇奥莱塔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而当众羞辱她,患有肺病的薇奥莱塔终于承受不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而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时,她已经奄奄一息,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 《卡门》 四幕歌剧。根据法国普罗斯贝尔.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法国着名作曲家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作曲,法国亨利.梅拉克和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1875年3月3日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剧情描述了漂亮而性格坚强的吉卜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军曹霍塞并使其陷入情网,霍塞因此舍弃了原来的情人并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但这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于是,霍塞与卡门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霍塞的爱情,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这是一部以合唱见长的歌剧,是近百年来各国上演最多的经典歌剧作品之一。 《奥赛罗》 四幕歌剧。根据英国威廉.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威尔第作曲,意大利阿里戈.博伊托作词,1887年2月 首演于米兰。剧情大意为:阴险的旗官亚戈因对奥赛罗怀恨在心,挑起了奥赛罗和副将卡西奥的矛盾,又制造种种假象,诱使生性多疑的奥赛罗认为妻子苔丝德蒙娜与卡西奥之间存在“奸情”而丧失了理性,掐死了无辜的苔丝德蒙娜。当他了解真相后,追悔莫及,在爱妻身边拔刀自刎。《奥赛罗》集中体现了威尔第几十年歌剧创作的经验,吸取了瓦格纳“乐剧”的某些创作手法,更加注意发挥乐队的表现功能,使音乐语言与剧诗结合紧密,从而加强了歌唱的戏剧性。旋律刻划也更为深刻而富于情感。 《艺术家的生涯》 亦称《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四幕歌剧。根据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改编,由意大利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作曲,意大利裘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图林。剧情大意为:生活贫困的穷诗人鲁道尔夫巧遇绣花女咪咪,一见钟情。后来,两人的爱情濒于破裂。咪咪生了严重的肺病,和鲁道尔夫见最后一面时,又重新和好,并计划着将来的一切。咪咪终于病重死去,鲁道尔夫悲痛欲绝。这部歌剧的音乐新颖而富有魅力,经受了时间的反复考验,至今仍然百看不厌,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歌剧。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和意大利热那亚歌剧团于1986年访华演出中上演了这个剧目,受到我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托斯卡》 三幕歌剧。根据法国维多利安.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由普契尼作曲,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科斯坦齐1900年1月14日首演于罗马科斯坦齐剧院。剧情大意是警察总监以处死马里奥胁迫托斯卡委身于他,歌剧女演员托斯卡为救恋人、罗马画家马里奥.卡伐拉多西,假意应允。骗到警察总监签发的离境通行证后,托斯卡刺死了警察总监,但她亦被警察总监“假处死”的花招所骗,马里奥被真的处决了。托斯卡因刺死总监之事暴露,最终跳墙自杀。剧中的音乐感情强烈、粗犷,许多戏剧性场面的音乐效果极为强烈,从而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力手段。 《蝴蝶夫人》 二幕歌剧。根据美国约翰.朗的小说和大卫.贝拉斯科的话剧改编,由普契尼作曲,意大利伊利卡和贾科萨作词,1904年2月17日首演于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剧情大意为:天真活泼的日本姑娘巧巧桑,人称“蝴蝶姑娘”,委身于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回国,三年之间杳无音信。原来,平克尔顿已另有新娶,置蝴蝶夫人于脑后。当他偕美国夫人重登长崎,苦苦等候三年的蝴蝶夫人悲愤交加,在交出了伶俐的儿子后,刎剑自尽。这部歌剧抒情性风格极为强烈,音乐优美感人,成功地塑造了蝴蝶夫人纯洁、温柔、深情、忠贞的动人形象。
Ⅷ 理乍得·瓦格纳的着名作品有哪些
理乍得·瓦格纳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他不但是作曲家、指挥家,而且还是剧作家、哲学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所以,瓦格纳不但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欧洲文学史和哲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1813年5月,瓦格纳出生在莱比锡的一个爱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不到半年父亲就去世了。第二年夏天母亲就改嫁给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路德维希·盖雅尔,全家迁往德累斯顿。瓦格纳的继父在德累斯顿的一家剧院中工作。幼年时期,瓦格纳可以自由出人剧院,并经常陶醉在戏剧舞台之中。天长日久,在这位未来戏剧家的幼小心灵中渐渐地点燃了戏剧创作的火种。继父对瓦格纳很关心,培养了他对绘画和戏剧艺术的爱好,这使瓦格纳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也是他后来创作歌剧时能自写剧本和歌词的原因之一。瓦格纳的艺术才能显露得很早,在上小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德国民间传说以及诗歌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方面他也同样天赋过人,八岁时就能熟记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片断,并能在钢琴上弹奏它的序曲和其它音乐片断。瓦格纳上中学后开始创作悲剧剧本。15岁时,当他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鼓舞,并决心从事音乐事业。1830年,瓦格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管弦乐序曲》,可是演出却遭到了失败。从此他便决心致力音乐理论的学习。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得到了着名教师万里格的悉心指导,掌握了严格的作曲理论知识。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作品,但大都是属于学生时代的实习创作,其中较为着名的有《C大调交响曲》等。
瓦格纳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在歌剧改革与创作方面。他一方面对当时德国歌剧舞台上的意大利和法国式歌剧那种肤浅轻佻的内容与风格抱有反感,一方面也看到了德国民族歌剧的许多弱点,于是他便以大胆的手法对歌剧艺术实行改革。他以歌剧应综合戏剧、美术和音乐为一体的观点为原则,创作了他称之为“乐剧”的新型歌剧。在这些歌剧作品中,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种整体的艺术美感。另外,他在歌剧音乐的写作中,加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并独创了“主导动机”的新手法,使音乐形象变得更具体、更鲜明。瓦格纳创立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音乐剧。
瓦格纳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大多充满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瓦格纳一生共写了十余部歌剧,其中最着名的有《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赛》、《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等。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管弦乐序曲和钢琴奏鸣曲等作品。
瓦格纳的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他的作品影响巨大,许多作曲家都以猛友他的创作为榜样。现代“十二音体系”的创建者勋伯格的许多现代音乐写作手法,就是受瓦格纳的音乐,特别是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响创作而成隐让的。
瓦格纳对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着先导及重要作用,以瓦格纳为首形成了德国歌剧乐派,它的特点是:沉重、浩大、交响性、器乐化比重大,这些与以威尔第等意大利歌剧风格(注重声乐,轻视器乐)相对立,声乐部分去掉后,仍为交响乐。其作品强调戏剧冲突,突出调性游离、破碎感;和声上强调色彩性,淡化功能性。瓦格纳音乐特点是:以管弦乐队为其主要表现工具。交响乐由多次重复的主导动机组成。这些动机刻画剧中的人物、自然现象、人物情感与事件。许多短小的主导动机交替、变形、同时结合,以连续不断的交响乐形式发展,构成瓦格纳“无穷尽旋律”的特色。歌剧结构要求是:有一个交响曲乐枝携槐章的统一性,一脉相连地在整个剧中贯彻,由散布于戏剧中的许多基本主题组成,这些主题互相对比,互相补充、互相改变、互相交织,各个主题的分离和结合规则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来决定。
瓦格纳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达到高潮和衰落时期的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是继贝多芬、韦伯以后,德国歌剧舞台上最伟大的一个人物。瓦格纳的一生十分曲折,时而颠沛流离,时而飞黄腾达,如同他创作的歌剧那样充满了戏剧性。瓦格纳的创作思想十分矛盾,既有勇敢创新、批评社会的一面;又有悲观厌世、皈依宗教的一面。在欧洲音乐史上,瓦格纳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他总不愧为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的一位杰出的革新者。
Ⅸ 歌唱芭蕾剧轻歌剧乐剧的分别在哪里
歌唱芭蕾剧是十七八世纪盛行于法国的歌唱与舞蹈并重的体裁
轻歌剧又称作小歌剧。盛行于19世纪的法国。常常带有对白,音乐风格轻快幽默,有时又比较抒樱樱扰情
乐剧是19世纪德国作颂备曲脊旦家瓦格纳对自己歌剧作品的称谓。他以此表示他对乐队以及戏剧、舞台设计等因素的高度重视,强调歌剧的“综合艺术”特性,而不像其他作曲家那样把歌唱放在首要位置。
Ⅹ 所有歌剧有哪些
问题一:世界着名歌剧有哪些??? >(作曲莫扎特)
四幕歌剧,达・蓬泰编剧,莫扎特谱曲,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介绍,建议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读,因为这两个故事是相互有关联的。
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恋爱和结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终于作了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已经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时的兴趣在一位名叫苏姗娜的女仆身上;苏姗娜,就是费加罗的未婚妻--所以,这部歌剧的中心,就是费加罗用智谋捍卫了自己的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作曲莫扎特)
二幕或四幕歌唱剧,席坎内德编剧,莫扎特谱曲,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郊外的狄亚・维登剧院首次公演;此剧首演时,并没有获得特别的热烈欢迎。可是每次再演,人望就增高,一星期后莫扎特在写给妻子康丝丹彩的信中曾表示:“我刚从歌剧院回来,今晚照样爆满。像咏叹调“知道爱情的男人”以及第一幕的银铃的场面,跟往日一样安可了……。”
此剧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直到他临终前不久才告完成。在即将结束这部歌剧的创作时,有人委托他代作一首《安魂曲》,莫扎特认为此人是上帝的使者,是来召他回去的,他用全部精力,通宵达旦地创作这首在他看来似乎是为含则自己而作的《安魂曲》,最后终因体力不支而倒了下来。《魔笛》既具有正歌剧的庄严,又具有喜歌剧的明快,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而且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作曲罗西尼)
二幕喜歌剧,以法国作家包玛蔡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并由史特宾尼编剧。罗西尼以短短13天一气呵成谱曲,但它的首演却不尽人意,是西欧歌剧史上十分着名的首演失败之一,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罗西尼之前,当时意大利老资格的作曲家派西埃洛已将博马舍的喜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创作成歌剧。1816年,罗西尼受雇剧团的经理根据罗马教皇警察局的挑选又要他创作一部新的《塞维利亚理发师》。派西埃洛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罗西尼预料到会遇到麻烦。他事先写信给派西埃洛,请求他的准许。派西埃洛已经注意到了罗西尼这个年青的对手,回信时既客气又挖谈瞎棚苦,说由他来批准罗马当局选定的脚......>>
问题二:着名的意大利歌剧有哪些啊? 由意大利籍作曲家创作的意大利歌剧,推荐14部。巴洛克时期:C.蒙特威尔第(1567-1642)的《奥菲欧》(L'Orfeo),A.斯卡拉蒂(1660-1725)的《葛莉赛达》(La Griselda),A.L.维瓦尔第(1678-1741)的《蒂托・曼利奥》(Tito Manlio, RV738),G.B.佩神并尔戈莱西(1710-1736)的喜歌剧《女仆做夫人》(La Serva Padrona)。古典主义时期:G.帕伊谢洛(1740-1816)的《磨坊女》(La Molinara),D.奇马罗萨(1749-1801)的喜歌剧《秘婚记》(Il Matrimonio Segreto),A.萨列里(1750-1825)的《塔拉勒》(Tarare),L.凯鲁比尼(1760-1842)的《美狄亚》(Medea)。浪漫主义时期:G.罗西尼(1792-1868)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Le Barbier de Séville),G.唐尼采蒂(1797-1848)的《爱的甘醇》(L'elisir d'amore),G.威尔第(1813-1901)的《茶花女》(La Traviata)。真实主义:R.莱翁卡瓦洛(1857-1919)的《丑角》(Pagliacci),G.普契尼(1858-1924)的《图兰朵》(Turandot),M.马斯卡尼(1863-1945)的《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
问题三:歌剧主要有哪些类型 按其性质特点及流传时区的不同,歌剧可分为很多种类,如正歌剧、大歌剧、喜歌剧、轻歌剧、乐剧等。
中国宋元(约13世纪)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象《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刘三姐》、《伤逝》等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歌剧”)。
问题四:歌剧的形式有那些? 歌剧不分什么形式不形式的。 可能你想知道的是歌剧的唱腔。声音分类 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tessitura)、敏捷度、力量和音色(timbre)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sopranist/countertenor)。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 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庄严女高音(soprano spinto)、花腔女高音(soprano coloratura)、轻俏女高音(Soprano soubrette)。这类术语,虽然不能全面形容一把声音,但往往能把不同的声音归类,放入不同的角色当中去。某些歌手的声音会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在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声音才达致成熟的辉煌状态。 声音分类的利用 女高音向来是大部分歌剧的女主角的不二人选。然而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以前,往往对女高音的首要要求的声音控制的技术,而非今日要求的广阔的音域;而当时要求女高音的最高音往往不超过高音A[21]。而女中音一词,则是一个比较新近的概念,但也不少角色可以担纲,如珀赛尔笔下的蒂朵和华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布兰甘特(Brang?ne)[22]。女低音可唱的角色,往往比较少,行家往往开玩笑说,女低音只可唱“巫婆、泼妇、(穿)长裤(的角色)”(witches, bitches, and britches)。而近年,不少原来由女低音或阉伶所唱的角色,皆成假音男高音的囊中物。 而男高音,则自古典音乐时期至今,都是歌剧中的男主角。很多最具挑战性的男高音角色,都是出自美声歌剧时期,如多尼采蒂在《联队之花 (La fille régiment)》中写给男主角的9个连续的高音C。而华格纳则要求他的男高音主角比一般男高音的分量更重,甚至要人们发明新字“英雄男高音(Heldentenor)”来形容这类角色;和华格纳要求的分量相当的义式歌剧角色也有如,普契尼《图兰多》中的卡拉富。男低音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在正歌剧时代便作为配角,往往是娱乐观众滑稽角色。男低音可演的角色也不少,如莫札特《唐・乔望尼》中的利波雷洛和华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沃坦王。界乎男高音和男低音中间,便是男中音,一个直至19世纪中叶才出现的概念,着名角色如莫札特《女人皆如此》的古烈摩和《唐・卡洛》中的罗迪戈。 [编辑本段]声乐简介 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包括独唱、重唱与合唱,歌词就是剧中人物的台词(根据样式不同,也可有说白);器乐部分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早期歌剧还间有献词性质的序幕(包括声乐在内)。在每一幕中,器乐除作为歌唱的伴奏外,还起联接的作用。幕与幕之间常用间奏曲连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戏剧进展中,还可以插入舞蹈。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 歌剧中重要的声乐样式有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其体裁样式有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 咏叹调 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它们的音乐很好听,结构较完整,能表现歌唱家的声乐技巧,因而我们经常也会在音乐会上听到它们,如《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茶花女》......>>
问题五:陈锦棠的所有粤语歌剧有哪些 来自网络:
陈锦棠的作品
股疯 (1993)
玉龙太子出家 (1963) .... 金龙太子洪武
清官斩孝女 (1963) .... 田顾
乱拜石榴裙 (1963) .... 天虹太子
风雨泣萍姬 (1963)
武潘安 (1963)
龙凤奇缘 (1962) .... 马如龙
情泪染袈裟 (1962) .... 杨仲华
大明群英会 (1962) .... 张良弼
文武状元争彩凤 (1962) .... 武志雄
浴室飞尸 (1962) .... 何萍
小甘罗拜相-大结局 (1962) .... 秦王
美人如玉剑如虹 (1962) .... 王爷
新夜光杯 (1962) .... 风云太子
珠楼错 (1962) .... 华孝麟
小薛蛟举狮观图 (1962) .... 薛猛
春满帝皇家 (1962) .... 尤忠
双龙丹凤霸皇都 (1962) .... 程金龙
福禄双星 (1962) .... 张大福
小甘罗拜相-上集 (1961)
万里烽烟寻妹喜 (1961) .... 夏桀
衣带奇w (1961) .... 文少泉
百鸟朝凰 (1961) .... 威武将军周平
十三岁封王 (1961) .... 徐平章
汉宫英烈传 (1961)
金銮教子认生娘 (1961)
花木兰 (1961) .... 王志义
杨门女将告御状 (1961) .... 呼延显
香江花月夜 (1961) .... 陵王
步步高升 (1961) .... 宋万宝
英雄肝胆美人心 (1961)
还珠泪 (1961)
皇城救母定江山 (1961)
杀人王大战扭计深 (1961) .... 扭计深
一命难填九命冤 (1961)
换巢鸾凤 (1960)
西河会妻 (1960) .... 郭崇安
书剑恩仇录-大结局 (1960) .... 文泰来
白蛇女碎尸还孽债 (1960) .... 金铃太子
银屏太子阴阳河会妻 (1960) .... 金铃太子
书剑恩仇录-上集 (1960) .... 文泰来
书剑恩仇录-下集 (1960) .... 文泰来
节妇审贪官 (1960) .... 麦伯和
阵阵惊魂 (1960) .... 吴世雄
琴挑误-上集 (1960) .... 曹文
猛鬼孤儿 (1960) .... 李文道
再世奇缘 (1960) .... 刘彪
娘子军封王 (1960) .... 关山雪
琴挑误-下集 (1960) .... 曹文
龙虎斗江南 (1960) .... 祯
美人计 (1960) .... 周瑜
西施 (1960) .... 越王勾践
彩鸾灯 (1960) .... 钱贵卿
平步青云-大结局 (1959) .... 正德皇
红菱巧破无头案 (1959) .... 左维明
双枪陆文龙 (1959) .... 王佐
沙三少情杀谭阿仁 (1959) .... 沙三少
燕子衔来燕子笺 (1959) .... 贾三贤
武松打虎 (1959) .... 西门庆
三月杜鹃魂 (1959) .... 司徒雄天
平步青云-上集 (1959) .... 正德皇
射英雄传-第二集 (1959) .... 陆乘风
九天玄女 (1959) .... 闽王
雪艳娘 (1959) .... 汤勤
金钗引凤凰 (1959) ........>>
问题六:世界四大歌剧分别是什么?还需要它们的资料。以及是否有排名? 时间:8月23日14:30――16:30
地点: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
主讲人: 陈立(着名乐评人、古典音乐推广者)
内容简介: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欣赏9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斯卡拉歌剧院交响乐团音乐会,音乐之友俱乐部邀请陈立老师来介绍传奇的斯卡拉歌剧院以及与其有关的音乐大师们,欢迎新老朋友们届时光临。
斯卡拉歌剧院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佳的歌剧院之一。它位于米兰市中心,与米兰大教堂相距约200 米。该歌剧院建于1778 年,由于建在拆除了的斯卡拉圣母玛丽亚教堂的房基上,故被命名为斯卡拉歌剧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遭到轰炸,整个演出大厅片瓦无存。战后,意大利 *** 拨巨资进行重建,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剧院之一。
如今的斯卡拉歌剧院为3 层楼建筑,它外表极其平常,但剧院内却是富丽堂皇。直至今日,斯卡拉歌剧院仍属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家豪华剧院之一。
200 多年来,斯卡拉歌剧院为世界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一年四季都要演出第一流的节目,包括歌剧、芭蕾舞、音乐会等等。它是米兰社会、文化和政治 *** 的中心,也成了意大利最主要的歌剧院,几乎所有杰出的意大利作曲家都曾有歌剧作品在这里首演,比如唐尼采蒂的《唐棣之花》、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图兰朵》和《蝴蝶夫人》。许多意大利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音乐家也都与这座歌剧院的名字相关联,因此它被西方许多音乐家和歌舞演员视为歌剧圣地,以能在此献艺为荣,故斯卡拉歌剧院有“歌剧之麦加”的称号。
剧院上演季节的开幕式在每年12月7日米兰守护神节举行,能在这一天担任主唱歌手是演员们的最高荣誉。19世纪的所有意大利杰出作曲家都为斯卡拉歌剧院写过作品,20世纪中的托斯卡尼尼、萨巴塔、阿巴多等许多着名指挥家也都曾执掌剧院的艺术创作。
问题七:比较着名好听的意大利歌剧?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你鸡可知道》《请你不要再去做情郎》
莫扎特《唐璜》的《请你到窗前来吧》
《贾尼斯基基》好像是普契尼的 里面的《我亲爱的爸爸》比较着名
哎呀 还有好多哩
一下子想不起来
你要上上网络查的话 最好输入意大利文 比较好找
问题八:世界经典的歌剧都有哪些?好听点的,还有波切利比较经典的 最经典歌剧选段
歌剧并不是庄严、高雅、神秘的东西,它其实只不过是古代人打发无聊的休闲娱乐而已,好像音乐会与话剧的综合体。受到小提琴老师的影响,我从小就很喜欢听歌剧,经常有闺蜜找我推荐。但无论多么美好的歌剧,也无法符合每一个人的口味,无论多么不美好的歌曲,可能其中也有灵光闪现的一幕。对于对歌剧还没有那么热爱的初学者来说,听歌剧选段其实才是最好的入门选择。整理了一些个人喜欢的经典歌剧选段,希望能够闺蜜们带来帮助。
1、哈巴涅拉、斗牛士之歌
选自《卡门》(比才)
《卡门》是比才倾尽毕生之力所创作出的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虽然该剧首演时因为女主角卡门不守妇道,曾被评论界称为“ *** 之女”,但并不妨碍它广受欢迎。
《卡门》中有两只曲子最受欢迎,第一只就是《哈巴涅拉》舞曲,又名《爱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吟唱卡门不想受礼教束缚,想要自由相爱的心情。不但曲子旋律优美,歌词也被广为流传,尤其是那句“如果你爱我,我也爱你,你可就要当心”,充分表达出卡门放荡不羁的炙热之心。顺便一说,有魔曲之称的小提琴协奏曲《卡门幻想曲》,其中也反复出现《哈巴涅拉》的旋律。
能够与《哈巴涅拉》其名的就是《斗牛士之歌》,男主角斗牛士艾斯卡密罗就是在这支曲子中登台的,从而俘获了卡门奔放的心,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2、多么快乐的一天
选自《军中女郎》(唐尼采蒂)
《军中女郎》是一出无论在音乐、剧情或者内涵都极不出色的歌剧,它之所以经常在世界各地上演,就是因为这支作为结束曲目的咏叹调:《多么快乐的一天》。这支咏叹调被成为“男高音的禁区”,因为在不到2分种的时间里,有9个HIGH C(高音C)。这支曲目已非正常人类所能演唱的,因为在这短短的曲子中,需要演唱者完埂从中音C到高音C的跳跃,并且每次都需要重复2次,接着又是两个纯八度的跳跃,最后一个拖长的High C结束全曲。在1968年之前,所有的歌唱者都会在这支曲目的时候降调,降到高音B。直到帕瓦罗蒂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了《军中女郎》,他自1940年曲子诞生之日起,首次在歌剧上完成了9个HIGH C的演绎,从而得到了“高音C之王”的称号。而自帕瓦罗蒂后,能够在现场唱足9个HIGH C的,也仅仅有意大利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他也仅仅灵光闪现了一次,从此这支曲子,再度成为绝响。
幸好还有胡安・迭戈・弗洛雷兹,这个来自秘鲁的小个子男人,在歌剧《军中女郎》中不但以原调完成了这9个HIGH C,返场时居然又演唱了一次《多么快乐的一天》,又是9个HIGH C!短短不到5分钟的时间,胡安居然完成了18个HIGH C,震动古典音乐界,也继承了前人,继续为我们的耳朵带来这样激动人心的美梦。
3、情人学堂
选自《女人皆如此》(莫扎特)
天才莫扎特的歌剧,喜欢吟唱美好而又纯真的爱情,歌剧《女人皆如此》讲述了两个军官打赌,赌自己的未婚妻是否会对自己忠诚的故事。《情人学堂》这首三重唱,就是两个年轻人向未婚妻告别时唱起的,与莫扎特的协奏曲、奏鸣曲作品不同,这只歌即不欢快也没有痛心,有的只是高贵而庄严,似乎是莫扎特对纯真爱情的祭奠。
4、爱情的烦恼
选自《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费加罗的婚礼》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歌剧,无论从音乐、唱段到内涵,几乎都无懈可击。在这出完美歌剧中,出现了一支最完美的咏叹调《爱情的烦恼》,是未成年的小男孩在询问他的情人爱情的烦恼,曲子的情绪高低起伏,从诙谐、快乐急转直下,变成了淡漠和冷酷。这支曲子也被吟唱至今,成为许多古典演唱会上的必唱曲目。
5、今夜无人入睡
选自《图兰朵》(普契尼)
有一支被朝廷台放烂的曲......>>
问题九:音乐剧和歌剧有哪些不同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用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的音乐形式之一。歌剧属于古典音乐范畴,一般指以歌唱为主,以管弦乐队伴奏,有舞台布景、化妆与舞蹈动作的戏剧,有时还加独白、对白等。歌剧是综合性艺术,包含音乐、戏剧、诗歌、舞蹈、舞台设计、化妆、灯光等多种艺术成分。近代的歌剧始于十七世纪初叶,后经长期发展而产生多种类型,如正歌剧、大歌剧、喜歌剧、轻歌剧、小歌剧、乐剧等。音乐剧并不只是由音乐伴奏的表演。它不是歌剧、喜剧歌剧或是轻音乐剧,也不是歌舞杂耍、音乐荒诞剧或是夜总会的歌舞表演。歌剧和音乐剧都起源于宗教音乐,具体来说,音乐剧原本其实是歌剧中喜歌剧和轻歌剧的一种分化,但是最终形成了与歌剧截然不同的风格。首先说说它们的相同点,有很多人经常把音乐剧和歌剧搞混,因为它们的形式确实比较相近。歌剧与音乐剧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采取音乐和歌曲来表现剧情,以及包含舞蹈、舞台、化妆、灯光等多重艺术元素的综合性。这些都是无庸置疑的,以下谈一谈两者的区别。音乐剧严格的来说不能和歌剧一样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高雅音乐或是换言之古典音乐的一部分。音乐剧产生的较早,但真正作为独立的有影响力的一种音乐形式还是在上世纪初百老汇初具规模开始,而它的 *** 则是70年代中期后以韦伯、勋伯格为代表的这些欧洲的,尤其是英国和法国音乐剧作曲家的活跃才开始的。音乐剧和歌剧的不同地位从人们的态度上就可以得知。在那些歌剧和音乐剧广泛上演的国家,看歌剧是提前几周订好票,需要穿着正式的晚礼服入剧院的,观看时要讲究礼仪,不能随便鼓掌之类的;但是看音乐剧就相对随意,而且一部音乐剧常年上演,只需提前半小时到剧院门口买张票就行了,就像我们平时看电影一样方便。但是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崇高的,能够到这些地方去观赏音乐剧是一种荣幸。对于课上老师提到有一位同学认为音乐剧不能进大雅之堂,这一点纯粹是误解,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人们定的,经典是永远的流行,歌剧也是几百年前的流行音乐,只不过传唱多年后剩下的精品自然就成了经典,今天流行的音乐剧中也一定会有几百年后仍在流行的经典。音乐剧和歌剧最大的差别在唱腔上。如果你听不见声音,不去观察演员口型,仅仅靠看舞台和表演的话,可能比较难区分开音乐剧和歌剧。歌剧大都用美声唱法,采用了大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咏叹调会伴随着每一次戏剧性的转折将整部戏推向 *** 。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卡门》和《茶花女》中广为流传的那两段唱段。而音乐剧属于流行音乐范畴,多数用流行唱法,也有用美声唱法的(例如《悲惨世界》和《剧院幽灵》);但在正式场合歌剧决没有用流行唱法的,因为发声方式完全不同。虽然现在的演唱会流行和古典的融合比较时兴。音乐剧中的歌曲很多并非独唱曲;音乐剧中的歌曲更短,更简单,易于传唱,人们可以在散步或洗澡的时候唱起这些歌曲。一般来说,尽管音乐剧中的歌曲更容易从整部剧中独立出来,也更加适于在酒吧等其他的娱乐场所单独吟唱,但这些歌曲本身不一定适合剧情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演员通过舞蹈或其他的表演来烘托气氛,带动剧情进入 *** 。许多上榜的流行歌曲就是音乐剧的插曲,例如韦伯的很多作品都因为作为流行歌曲而广为流传,像《猫》中的《memory》,《whistle down the wind》中的《No Matter What》(这首是由当红的男子组合演唱,作为流行歌曲风靡全世界,但几乎没人知道这是音乐剧的插曲)。歌唱家也会演唱音乐剧的选段,例如“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系列演唱会,帕瓦罗蒂就经常演唱流行歌曲或是音乐剧,而流行歌星就很少演唱歌剧选段(莎拉布莱曼这类多栖的不算在内),毕......>>
问题十:歌剧魔笛有哪些选段 歌剧《魔笛》中的帕米娜这个角色外柔内刚,莫扎特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与帕帕基诺的两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最为经典。
捕鸟人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是一个快乐捕鸟人》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
《夜后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其在第一幕中的o zittre nicht, Mein lieber Sohn!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
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以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
除了上面提到的,在这部歌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相当的多,帕帕基诺演唱犹如童话般的歌曲、祭司的合唱、萨拉斯妥的咏叹调,以及巴巴吉诺与帕帕吉娜的二重唱,二重唱《笑与啼》,《我的幸福完了》,《一切困难都已克服》《这是多么美丽的画像》,《我的命运充满痛苦》,着名的男低音独唱曲:《伊西斯与奥西利斯神呵请赐给他们智慧》,《音乐好像从远方传来》,《我心中燃炽着怒火》,《在这神圣的殿堂》,三重唱:《两位是第二次来到》,男声合唱:《感谢伊西斯和奥西利斯神》,《如果有爱人该多好》都很好听,最后大伙儿一起唱出《美与智慧,将戴上永远的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