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欧洲各国为什么干涉法国革命
1、法国自路易十四以来即是欧洲中心,法国的国内局势关系到欧洲各国的利益;
2、法国王室自路易十四以来即是欧洲王室中心,法国王室及贵族与刚刚兴起的欧洲民族国家的王室和贵族关系密切;
3、法国革命的对象是王权及贵族封建制度,关系到欧洲各民族王国王室及贵族核心利益;
4、法国革命发展过于迅速,法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玛丽的殒命极大震撼了欧洲各国王室尤其是哈布斯堡王室及曾经遭遇过类似情况英国王室;
5、法国王室是天主教廷的最大支持者,法国王室的遇难极大震撼了天主教世界;
6、英国与法国之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法国自路易十四起就是欧洲大陆的霸主,英国希望法国的混乱局势能够持续下去,以便更好的削弱法国;
7、欧洲的资本主义力量还比较弱小,大部分民众仍然支持刚刚兴起的各国民族王权,难以认同处决国王的法国革命;
8、法国革命前国力处于下滑状态,革命后法国的力量迅速强大起来,引起各国的警觉,处于欧洲中心的法国也对外输出革命,也促使各国王室立即组成同盟反对法国。
‘贰’ 在历史上,英国和法国斗了上千年,为啥法国总是吃亏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国的综合国力一直不如英国,所以即使斗争了上千年法国依然在英国面前讨不到便宜。在历史上,英国和法国可谓是人尽皆知的一对欢喜冤家,两个国家关系好的时候真的可以用穿同一条裤子来形容。而两个国家关系不好的时候,陆陆续续的战争也是持续了很多年。至于法国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斗不过英国,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英国的海军非常的强大,在与法国的战争中进可攻退可守,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由于英国是一个四面被大海包围的国家,所以英国的海军发展的比较迅猛。再加上英国和法国之间隔了个英吉利海峡,所以英国一直用海军的优势来攻击、骚扰法国。这样的话应该就占了很大的便宜,法国打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叁’ 法国和英国明争暗斗了上千年,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法国
在许多国人的印象中,历史上的英法似乎是穿同一条裤子。无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狼狈为奸的两个强盗,还是两次世界大战中铁打不动的军事联盟,英国和法国总是喜欢成双成对。
可以说,英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其在战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法国所不具备的,被动挨打,几乎已成定局。如果想改变这一局面,要么法国称霸欧洲,无人敢惹,要么再出一个诺曼底公爵。
‘肆’ 历史上英国和法国不是互相不爽吗为什么还要结盟
正常
英国在欧洲做的政策叫——离岸平衡手!
即在欧洲实现各大国度的均势,欧洲不能有任何一个能威胁到英国在欧洲霸权的国家,谁强,英国就带着小兄弟打谁!
法国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的时候,英国要打法国,因为那时候,英法矛盾是主要矛盾
等德国强大了,要挑战英国霸权的时候,英德矛盾就占据主要矛盾的位置;英法矛盾让位与英德矛盾!
等苏联坦克海,能三天内打到大西洋的时候,其他矛盾都让位于北约和华约的矛盾了!所以要全力对抗苏联!
‘伍’ 为什么英国和法国关系不好
应为王位继承问题,就像中国古代的诸侯国家接姻亲那样。英国国王和法国的公主结婚就有了继承法国的王位的权利,法国的民众和公爵骑士们不承认,让后就打了起来。
具体的这个关系就请楼主看下面这个故事了: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1413~1422在位)趁查理六世(1380~1422在位)即位后法国统治阶级发生内讧之机,领兵进攻法国,10月占领法国北部。1420年,双方签订《特鲁瓦条约》,条约规定法国王太子的王位继承权转归英王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与查理六世之女结婚。这项条约实际上将法国分为由亨利五世、勃艮第公爵和法国王太子查理分别统辖的三个部分。1422年法王查理六世与英王亨利五世先后去世,英方宣布由未满周岁的亨利六世(1422~1461,1470~1471在位) 兼领法国国王。1428年10月,英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城,形势危急。法国人民组成抗英游击队,袭击敌人。1429年,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军击退英军,解奥尔良城之围。此后,法国人民抗英运动继续高涨,英军节节败退。1429年7月,王子查理在兰斯加冕,称查理七世。1435年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法王。1453年10月,驻波尔多英军投降,除加来外,法国领土全部收复。至此,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而结束。
‘陆’ 在曾经的全球争霸中,法国有明显优势,却为何总是争不过英国
因为英国在航海时代,他们的海军实力就已经远远超过了法国,并且比法国率先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英国是一座海洋国家,周边四面环海,所以航海业也非常的发达,这样海外扩张殖民速度也是很快的,而法国的地理条件则不具备这些功能,在航海时代中就已经开始慢慢落伍了,所以海外扩张的效果也是不如英国的。
这样看来法国在海外扩张方面已经没有英国那样的优势存在了,如果让法国在陆地上扩张,它的难度可要更大了,因为它接壤的国家都是德国,西班牙,荷兰,尤其是德国是非常具有军事实力的,法国当然也是打不过它的,并且在战争当中法国内部也经常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动不动就容易爆发革命,而英国相对要稳定的多,所以发展的速度也要平稳多了。
‘柒’ 英法为什么是世仇
英国和法国的仇怨由来已久,如果说德法是死敌的话,英法就是“世仇”。从十一世纪起两国就在争斗,以致酿成了旷日持久的英法百年战争。
即使到了近代,两国的关系仍然非常紧张,作为第一殖民帝国和第二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一直在明争暗斗,斗争从欧洲蔓延到了世界各地,从欧洲一直打到北美,从中东一直打到印度。
不过一战后,这对宿敌却突然握手言和,不仅摒弃了前嫌,而且还绑到了一起,成为了同进同退的铁杆盟友。
英法百年战争的起因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于是出现了继承问题。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是查理四世的姐姐,所以他便以自己是和法王血缘最亲近的男性亲属为由要求法国王位,然而遭到了拒绝,因为法兰西不承认女性的王位继承权。
如此一来,瓦卢瓦伯爵腓力得以继承王位,即腓力六世。腓力六世继承王位后,便将手伸向了佛兰德地区,这种行为侵害了英国商人在这一地区的利益。
作为报复,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向法国出口羊毛,并且在1337年的时候爱德华三世自称为法兰西国王,腓力六世一怒之下收回了英王在法国的全部领土,由此引发了战争。
这场战争看似是一场因王位继承而引发的战争,但实际上有着更深层的原因。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从这时起英国国王便在英格兰海峡两岸均控制着大量的土地。
等到英国金雀花王朝时期,英格兰国王一度在欧洲大陆上控制着将近半个法国的领土,这样的情况无疑严重的威胁了法国的王权。虽然在失地王约翰时期,英格兰丢掉了在大陆上的许多领土,但是依旧有一些剩余的土地。
这也无疑使英法两国产生了矛盾,一方面是英王希望重新夺回曾经拥有的土地;另一方面是法王希望统一全国,彻底将英格兰的势力赶出大陆。
‘捌’ 二战中,英国和法国海军为何交战
1942年,当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气焰嚣张时,他们又把眼光放到了印度洋海域。当时整个印度洋中大大小小布署着英国的海军基地,只有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迪耶果——苏瓦雷斯港还掌握在法国维希政府手中。日本人做着“黄粱美梦”,想要通过外交手段,使听命于纳粹德国的这个傀儡政权轻易将这里的设施提供给日本联合舰队使用,这样日军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切断盟军在印度洋上的交通线。但是,日本人还是慢了一步。当日本人还在计划着这步棋子如何走时,英国情报机构已经获知了日军的企图。为防止日本人捷足先登,英军抢先发起了代号“装甲”的马达加斯加登陆战。
马达加斯加北部的迪耶果——苏瓦雷斯港是印度洋上的着名良港,当时被法国维希政府在此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程,把这里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天然要塞,登陆难度相当大。英军根据实地情况放弃原定的战略战术,从塞得港出发,改成分两批绕道前往马达加斯加。5月4日舰队到达指定地点,5日拉方利号扫雷艇开始在入口港处的水道扫雷,随后船只陆续进入。在英军大规模登陆前,第五水陆突击队已偷偷上陆,占领了一处法国炮台,俘虏了300多名法国士兵。随后英军飞至迪耶果——苏瓦雷斯上空,对其实施了轰炸,摧毁了法军的舰队和机场。由于当时英军的主要目的是夺取迪耶果——苏瓦雷斯港,而岛内法军驻守并不多,因此英军没有马上展开攻占。同时英军当时运输力量缺乏,无力将大批士兵及急需弹药输送至前线,并且当时与友邻部队联系不上,直到九月,第五突击队登陆,法国维希政府宣布停战,迪耶果——苏瓦雷斯才真正掌握在盟军手中。
‘玖’ 号称老牌强国的英国与法国部队,为何在法国战役中联手都被德国吊打
英国和法国都是传统上非常强大的资本主义帝国,但是这两个国家在二次战争中的表现就有一些乏善可陈了。之所以号称老牌强国的英国和法国部队在法国战役中联手也被德国吊打,笔者认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英国和法国实际上面和心不和,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其次就是英国陆军的实力并不强大,法国陆军虽然规模庞大但是战术陈久落后。最后就是这两个国家军队的协同指挥上出现了问题。
最后就是两个国家的协同指挥上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笔者前文中闹旅说过,英国和法国实际上是面和心不和的状态,所以在进行协同指挥的同时,出现了信息不同步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信息和情报出现了一点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盘而输。
‘拾’ 为什么英国与法国的关系不好
1337—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打败法国。
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集团。
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法国安全问题上,两国意见分歧;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从本质上看待殖民时代的英法关系,首先,都是殖民主义国家,在对待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总体利益上基本一致;在争夺霸主地位,控制势力范围,涉及各自的利益时,会发生矛盾,以致激烈的冲突;在受到共同的敌人威胁侵害时,能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危机,但结盟中也各打各的算盘。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
不过有一点,英法两国互相之间没有直接占领统治过对方的本土,故两国历史上没有象中日之间的切齿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