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法国画家莫奈为什么叫追光者

法国画家莫奈为什么叫追光者

发布时间:2023-05-07 21:14:57

A. 用一生追逐光的画家~莫奈

莫奈,印象派画家。他是追逐太阳的使者,光是他作画的灵魂,被誉为“和光线赛跑的画家”他的画是用色彩和笔触凝固的时间和空间。他是始终如一地将创作热情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其他画家,印象派画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印象派的领袖和奠基者画家马奈,雷诺阿,在他们的绘画人生中。前旗和后期是从事印象派探索时期。中间十几年的时间里热情转向了古典主义。唯独有莫奈在86岁的漫长人生里,始终在,印象派的道路上,坚持探索。研究它的,光与色。所以被称作印象派之父。回过头我们想一想我前面讲的课,塞尚现代艺术之父。

1840年4月14日生于巴黎,是家中的长子,五岁时,全家移居法国北海岸,的,莫奈在这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莫奈,性格是桀骜不驯,平时,上学的时候呢是不服管教贪玩,学习不好,只爱画画,

他15岁的时候呢就在这个文具,店的橱窗展出作品,卖给外地来的观光客,赚取生活费。

16岁那年他遇到了画家欧仁·布丹,带领他正式走上了艺术之路,并倡导鼓励他走到大自然中去创作,莫奈也将此创作理念用一生来守候。莫奈一生重复表达对布丹的感谢,他说,布丹是我永远的老师,没有布丹,就没有我莫奈。

莫奈生于1840年,他出生那年正是鸦片战争开始的那一面,而他去世的那一年中国还在军阀混战,莫奈的一生贯穿了整个中国近现代苦难史。

图片,莫奈作品展播需要5张图片

莫奈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一生遗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从法国到英国伦敦(普法战争时期到英国避难,期间努力学习英国着名画家透纳作品,启发了他的色彩创新),威尼斯,毁猛挪威,在各地旅行写生留下无数的作品。

法国,那时是新古典油画盛行,主流蔽余灶社会官方巴黎沙龙。多数人都出自皇家美术学院,喜欢安格尔的油画,莫奈呢,印象的,是这样的瞎画吗?他们作品被美展拒之门外

安格尔是法国新古典主子的旗手。正是在他的艺术影响下,将新古典主义推向了高峰,于稍后出现的浪漫主义相抗衡。

浪漫主义: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有浪漫主义的狮子称号的画家德拉克罗瓦,代表作自由女神

看看陈丹青画比较一下:

法国乡村绘画的代表人物——是柯罗、库尔贝、米勒,库尔贝,主张艺术应以现实为依据,反对粉丝生活,他的名言是。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前身,

图片画室四友,

莫奈在20岁左右到了巴黎,在这里他接受艺术教育,1962年入画室学习,并认识了雷诺阿、巴齐耶和西斯莱,他们被美术史称为“画室四友”。

印象派的由来。当时他们巴黎举办画展,展览名为无名艺术展览会。。后来,被称为,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参展画家30多人,参展作品165件,莫奈12件,这次展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批评家借用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称这次展览为,印象主义展览会。这一讽刺挖苦的提法,却为印象画派命名。后来莫奈就听这么说,那么就用这个作为画派的名称。你是反抗。当时实际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是怎样帽子失败的威胁,着人们的嘲笑。用坚定的艺术信仰,破除阻碍与误解。当时有一个批评家怒斥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群众甚至像画布吐口水。

图片几张

,在美术史上有2次影响广泛的色彩革命,达芬奇于文艺复兴时,在光影形体方面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其二是,专注于表现光色的印象主义运动。此类绘画对光和色彩的追求达到极致,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将形体思维束缚将它们融化在光和色的交相辉映中,绘画由此产生了巨像转向抽象的可能性,因而印象主义通常被视为,现代绘画的开启点。

图片

这幅画的是他的妻子卡美伊(撑阳伞的女人)光与影在这幅画里表现的甚至可以触摸呼吸到草的清香和阳光普照。仿佛白云刚刚在眼前飘过,白云衬托出逆光下经过他的妻子,没有摆拍的痕迹,是不经意瞬间留住的画面,远处的孩子在后一层空间里更好体现空间变化,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重物体本身的轮廓他画光是话画中的主角。后面天空中有浮动浮云带着风慢慢掠过,女子脚下顺着微风倾斜的花草,可以闻到泥土和花草的清香,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那微风吹动着浮云和浪花飞溅的海边,嗅到空气中的闲味。色彩清新,构图稳重,正三角构图。

图片撑阳伞女人

是莫奈让第二妻子女人做的模特,还是这样场景,但已经画不清这张脸了,在他心中卡美伊在他心里,可以想象他有多么怀念卡美伊,后来画过几张女人像,都没有刻画面部细节,都是模糊的。宏扮脸色苍白无力,直至晚年,他又让继女打扮成卡美伊的模样,绘制了那副他曾经最得意的肖像画。只是画中的姑娘再也没有容貌,或许他无法再画下最爱的女人的面容吧。

一生只为一个爱人画肖像

他们相识

曾经,一个初出茅庐,刚刚从漫画界改行摸到艺术殿堂门槛的小画家,急于找一位美丽的模特。这时他认识了一位名叫卡美伊的淑女,他对她一见钟情。姑娘成了他的模特。他总是让姑娘在烈日下变换不同姿势,以便他记录下不同的光影。

但是姑娘没有被吓跑,反而爱上了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两人很快相爱,并且结婚了。但青年此时只是不太出名的小画家,生活还依赖父亲接济。但是卡美伊无法获得莫奈父亲的认可,于是他们失去了生活来源,但即使生活艰难,他们却依旧相爱。

也许在卡美伊的心里,能够作为莫奈的模特,便是她一生的心愿。而莫奈也确实他的画笔,让卡美伊的生命得以永生。把他停留在永恒艺术中。莫奈用十年时间画了《红围巾,莫奈夫人画像》,献给他的爱人。他十分珍爱这幅作品,一直将它收藏在身边。画中,带着红围巾的卡美伊,从雪中门外匆匆经过,带着疲倦与怜爱的眼神,路过门前眼神中透出一丝淡淡哀愁。更加深了这种转瞬即逝的时间性。

这幅画中,莫奈大胆地使用白色,将色彩范围限制在画面的中心区域,真正做到了“惜色如金”。(现在也能看到当代有些画家也是采用这样手法,)同时,运用具有补色关系的红绿搭配,更突出了逆光中的暗红色头巾,而头巾更反衬出卡美伊略显疲倦的面容。这个时候卡美伊生下第2个儿子,身体日渐衰弱。他们相爱十年,结婚5年,终于获得世人认可。可是卡美伊却得了重病,身体衰弱。这一年,莫奈似乎已经意识到,妻子要离开自己了。他不再去追光逐影,将画笔对准了这个相恋十年的女人,她穿着和服的样子,看书和儿子一起时刻……

图片卡美伊弥留爱心签名

1879年莫奈面临生命一次重要的转折,与他生活在一起十数年、生了两个孩子的妻子卡美伊罹患重病。9月2日卡米尔临终弥留,莫奈守在床旁边,快速记录下妻子的面容,躺卧在病榻的卡美伊,交握着双手,闭着眼睛,脸上的光,逐渐消失,消失在一片快速逝去的暗影中。

《卡米尔弥留》

一生都在努力追寻光的画家,仿佛忽然领悟,原来光如此留不住,光在自己最爱的妻子身上一段一段消逝,一丝一丝消逝,莫奈再也留不住这一点点光的可能。他为妻子画的最后一幅画,是妻子垂死的模样。自此他再未给女人画过肖像。

音乐响起……

刚开始条件很不好,家里不同意她们在一起,他们生活的狼狈,但并没有因为感情的恩爱而改观。莫奈在给作家左拉的信中说:“家中无法生火,妻子又在病中,昨天我跑了一天,也未借到钱。”

1871年的秋天,莫奈和妻子在巴黎近郊的阿让特伊(Argenteuil)租下一座带画室的房子,房子紧邻着塞纳河岸边。在阿让特伊,莫奈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幸福、也最具有创造力的一段时光。

1872年,由于杜兰·鲁埃朋友的帮助,莫奈的画作得以顺利出售,其家庭生活也因此能够得到保障。这一年的春天,莫奈以自家花园和阿让特伊附近的原野、河堤等为主题,完成了一系列的画作,他的妻子卡美伊和儿子杰·莫奈,成为莫奈绘画中最常出现的主题。此后的几年里(1872-1875年之间),莫奈反反复复,完成了一系列这一题材的作品

25岁草地上的午餐莫奈初识卡美伊,请他做模特,儿,策划的一幅巨型油画画面中,左侧第一个侧面身女性就是卡美伊模特来描绘的。本作虽然对人物有精确描绘,但真正出彩却是背景的树叶,它们在逆光下呈现出透明的绿色,由黄绿到深绿色彩层次极其丰富,莫奈解释说这画中每一片树叶对他来说都是模特的脸。1.3×1.8米

莫奈一生创作了无数作品,家喻户晓的就是那幅《日出·印象》,这幅画描写的是莫奈的故乡阿弗尔港清晨日出的景象。1872 年的一天,莫奈回到了故乡阿弗尔港,天不亮就扛着画具来到海边,在漫天的晨雾中,静静地等待日出一刻的来临。随着太阳缓缓地升起,水和雾在晨曦中变幻出丰富的色彩。眼前的景色让他激动、兴奋,但他并没有着急画,莫奈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观察着,直到壮观的景象印满脑海,才迅速操起画笔,饱蘸色彩,挥洒下去。在这幅画上,我们能看到温暖的太阳穿出浓雾,在清冷的海面上洒下一片金辉,几只早出小船,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海面,在逆光中留下浓重的剪影。这是一个永恒的瞬间,他预示着莫奈在艺术上的追求已趋成熟,就像这幅画的名字,印象派像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与活力,虽然有晨雾重重阻隔,却焕发出更加迷人的色彩。

《日出·印象》画面分析

1.构图

整体是一条水平线分割了海天,水占二分之一多一点,太阳居三分之二位置,垂直线分布在左边,画面好低错落,他摒弃了透视法、物体远近,是一种追求纯感官的画法。

2. 色调和色彩使用方式

《日出·印象》的黑白版本中太阳基本消失。太阳本身没有光,只是凭色彩的映衬,才制造出这样的效果。印象派绘画是以牛顿的彩虹色系原理作为色彩运用基础,先在调色盘调配颜色后再画在画布上,色彩的彩度与亮度会因此降低,于是画家利用光学原理以观者视网膜为调色盘如红与黄混合成橙色使颜色更加鲜艶符合印象派画家对色彩的光感捕捉强调。

同一色相的不同色调在幷置时会产生跳跃效果。

莫奈认为对自然的一切描绘都必须“在现场”完成,莫纳相信光线和空气的效果比题材、明确的造型重要。莫奈只遵循自己的敏感感觉来画画、印象主义不再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是把颜色一点一点一道一道地涂在画布,造成闪烁的光影反射。

水面蓝、紫调白。饱和度最高的是和太阳和日出的倒影。

3. 点线面的使用方式

太阳是点,天、水是总体的面,烟囱、工厂是线组成的。

4. 笔触(四声)

使画面左上方有种曲面感,使天空、水面、工厂、烟雾被空气中画家主观的色彩联结成一个向内闭合交融循环的空间。

冷暖意义:

冷暖是身体感觉,延伸到心理,被我们讨论色彩加以引用,色彩的对比就是冷暖的对比,于明暗塑造形体相对立,我们普及一下色彩知识,黑和白明度变化就是素描关系,冷暖彩度变化是色彩明暗变化,冷暖也是色彩语言的根本,色彩表达是丰富多变的游戏。画面建立起应有的色彩光亮度,不是一个纯粹的加白得到的,如果冷暖色彩在画面中形成对比,粉气的问题就不会产生。固有色是灰面,光源色加固有色是亮面是暖光还是冷光,环境色。

印象派贡献:1色调,2光决定色,3色彩运动和补色,4色彩并置,5写生直接作为绘画创作手段,6即时的切入式构图。

干草堆

光与影完美结合。冷暖色调结合。我们色彩分析一下。进出是一片金黄色的田野,田野在阳光分出很多种颜色。金红,鹅黄,薇百,找到在官网下有很多很多的变化,草垛的尖顶,是一片金黄侧面是稍微有些鹅黄,鹅黄背面半紫半黄半明半暗。

系列持续创作了七年,“干草堆”系列持续创作了七年。此后莫奈的作品常常是在长时间对同一主题的重复观察。他最后持续最长时间的系列创作是“睡莲”。

睡莲系列

莫奈在那里打造了一个花园,此后便一直在那里作画。他亲自设计了这座花园,并称其为“一生中最完美的作品”,并在此生活了43年,直至去世。养花和作画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莫奈自己也说,“除了园艺和作画,我一无所长。

永 恒 的 光

1914年,被誉为“追光者”的莫奈,由于常年在紫外线中执着光彩的表现,导致其晚年时双眼近乎失明的状态。当他拿起颜料询问助手这是什么颜色后,再以助手的答案去做画时,你会觉得这时的莫奈和他所创作出的作品,已超越俗世中肉眼视角所涉及的位置。他通过对颜色的记忆和常年养成的绘画触觉创作出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作品。

美是视觉看不见的。色彩消失但他心中光还在!在他86岁月里,

《睡莲》系列

莫奈最后期的许多作品,正是他白内障失明到恢复视力阶段创作的。在一团一团纠结的色块与流动的线条里,使人想象莫奈关闭视觉时依凭心灵创作的自由状态。

生命中瞬间的感悟,定格为永恒的经典

图片很多之后欣赏图片和音乐

说: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但创新往往伴随着对以往艺术形式的质疑和否定,以及具有冒险性的超越。印象派也不例外他是自然模仿还是否定反叛?自然就要追求真实面貌描绘真实的一草一木,接近真实在此基础上印象画家因为在光的照耀下是没有绝对的颜色,随着时间的变化光源的变化每个物体面目貌都在不停的变化如何表现这种真实呢,这就需要选出,所要表达的时刻,捕捉到那一刻,独特的韵味和感受,将它固定下来艺术从追求外在真实,过渡到,在个人选择下的真实,为走向内在的真实提出了可能性。

小结:莫奈用他画作向世人证明了光和色是色彩的灵魂,莫奈似乎向世人证明好的艺术能够而且一定产生于光和眼睛的心灵直观感受,当画家独立自主的面对人,面对自然,体会自觉,主题与表现就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结尾音乐图片播放

B. 印象派画家代表

1、克劳德·莫奈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C. 莫奈的简介和其作品的鉴赏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经典作品:

1、《绿衣女》

1866年,以恋人卡缪为模特儿,全身大幅肖像画《绿衣女》在同年的沙龙展出,该画受到了评论家左拉的好评;有一位诗人为作品作诗,被发表在《艺术家》杂志上。

有的画商还要求莫奈根据原作再复制一件,准备送到美国去。由于这次的成功,家里恢复了对他经济方面的支持。

2、《日出·印象》

1872年,莫奈创作了日后扬名于世的《日出·印象》。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从远处观望阿弗乐港口晨雾中日出的景象.它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

这幅作品本不是莫奈画作中最典型的,但是,由于一位名叫勒鲁阿的评论家,在4月25日的《喧噪》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印象主义的展览会》的文章之后,此画才名声鹊起。

(3)法国画家莫奈为什么叫追光者扩展阅读

莫奈创作背景:

莫奈是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印象主义大师中最有影响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画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岁的漫长人生始终如一的将创作热情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

其他的印象派画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像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派八次画展却被视为印象派的领袖和奠基人的画家莫奈:而擅长于画人物的雷诺阿在他的艺术人生中。

前期和后期是从事印象派探索时期,中间十几年的时间里,则将热情转向了古典主义。

D. 追光者——莫奈

即使阅遍所有印象派的文章,总体效用加起来,可能不及你在某个冬日的黄昏,驱车在高速路上疾行,偶然瞥见天边正缓缓落下的落日。

那一瞬间,你突然发现光影在快速变动,根本没有形体,而是色彩和光的变化,一种绚烂的情绪扑面而来。然后你想起那些模模糊糊的画面,居然觉得有些莫名的感动。

莫奈和他的睡莲,一个追爱和追光的故事。他一生只爱一个人,一生只画一个人。即使时隔百年的时光,它依旧闪亮而动人,摇曳着每颗渴望爱的敏感心灵。

凡爱过的,光都记得;凡用心的,时间不负。

                            Claude Monet

                            克劳德 • 莫奈

莫奈,印象派代表人物,他改变了追求物体外形的传统画法,通过捕捉稍纵即逝的光影效果,呈现出全然不同的艺术境界,被称为“光的诗人”。

莫奈的作品不单是光影扑进画框的结果,更是爱的光芒滋养和辉耀的结果。

1865年,25岁的莫奈与18岁的卡米耶在巴黎相识,美好的少女如出水芙蓉般,散发着让人着魔的光彩。

有些灵魂注定心意相通,卡米耶很快成为莫奈的专属模特。朝夕相处的画室中,莫奈的凝视温柔而灼热,一种光依偎着另一种光。

遇见卡米耶前后,莫奈的画风变化明显,纳扮出现了后世为之沉迷的、梦幻般的光影。

连上帝都为之动容。

1866年,身着绿裙的卡米耶侧身浅笑,莫奈激情挥洒创作出的《绿衣女子》在美院的官方沙龙顺利展出,居然卖到800法郎。

莫奈情不自禁地将浓情蜜意化作鲜明笔触。在1866年创作的《花园中的女人》中,三名女子的原型都是卡米耶。

光影通透,连空气仿佛都在心跳中跃动。

爱情的滋养下,莫奈不断拓宽将光影融入画面的技巧,一心想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然而作品却屡遭巴黎官方沙龙的抨击和排斥,被贬得一文不值。

雪上加霜的是,家庭反对莫奈与地位低下的卡米耶的恋情,莫奈被中断经济来源,天才沦为乞丐,开始了举债度日的艰难生涯。

1866年秋,为躲避债务,莫奈甚至沦落到自毁200幅画作,返回巴黎,在饥寒交迫之中挣扎度日。

画中19岁的卡米耶抱着小狗一脸茫然。玫瑰已经有了,面包却不知在何处。

幸好好友巴齐耶出于同情,慷慨的提出以每月50法郎的方式,买下莫奈被沙龙拒绝的《花园中的女人》,才得以勉强维持莫奈和卡米耶的基本生活。

敏感而内敛的莫奈在这样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落寞和失意,甚至尝试过自杀,以摆脱这让人慎大难以忍受的种种重压。

在如此的颠沛流离之中,卡米耶始终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的支持着莫奈。如同温暖灿烂的火光,紧紧包围着被命运打击的伤痕累累的爱人,家徒四壁却始终充盈着爱的光芒。

1867年卡米耶生下儿子吉恩,莫奈常携妻儿一同在外作画,色彩中流连着无限柔情。

1868年卡米耶坐在塞纳河上的一处小岛上,遥望着班库尔小镇旁的格罗顿村庄。在这段艰苦的时期,卡米耶依然是莫奈唯一的慰藉和救赎。

1870年6月,冲破重重阻碍的莫奈与卡米耶终于结婚,在上帝面前宣誓终生相爱,不离不弃。“因为有你,我愿永远站在波涛之巅。”

婚洞孝灶后两人前往法国特鲁维尔海滨度蜜月。幸福的感受是如此炙热而浓烈,莫奈一连为卡米耶画了好几幅海滩上的肖像。

此后,经历战争流亡伦敦的短暂岁月。1871年,莫奈一家在巴黎塞纳河右岸的阿让特伊村住下。一家三口度过了虽不富裕却美好的七年时光。

莫奈依然穷困,但爱的希翼带来无尽的创造力,他不断描绘光影变幻的事物,不惜牺牲细腻度,也要抓住那瞬间真实的感受。

在莫奈看来,物体的外形不过是光的象征,所以作画时候并不在意具体外形,而是先观察和快速记录下反射的光影,随着笔触和色彩的堆叠,形状会自然浮现。

这种独创的画法被称为“以光补形”。

在这段幸福而恬静的时光里,莫奈的技法也愈加成熟,终于在1872年,创作出日后扬名后世的《日出 • 印象》。

清晨,桔红色的朝阳升上天空,光亮还不足以驱散笼罩在小船周围的雾霾,只在紫色的海面上留下一片暖橘色的反光。

这并不是莫奈最出色的作品,但它却触碰了印象派艺术的精髓:

不追求真实的情况下,用更为直接和色彩化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种种视觉印象。记录下瞬间的感觉,那种朦胧的印象。

然而在1874年反官方沙龙展中,《日出 • 印象》依旧被评论家嘲讽为:笔触凌乱,有如草图,戏称只画出“Impression”印象。“印象主义”之名不胫而走。

之后的五年,莫奈和朋友们继续竭力对抗舆论的恶意,然而并不太成功,大众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从“盯着画看细节”的老习惯,学会尝试“退后几步,体会画作的色彩质感和整体气氛”。

在这段漫长的艰难时光里,卡米耶的身影,始终是莫奈双眼无法离开的存在。

他把无限的温柔和激情化作笔下色彩,那些掠过脸庞转瞬即逝的光芒,如同凝聚画布的每帧至美的光线,是那么馥郁而情真。

然而造化弄人,完美开端却有悲剧的结局。

卡米耶陪伴莫奈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却从未有机会分享到他的成功和名望。

1877年,卡米耶生下二儿子米歇尔不久,便被确诊为癌症晚期。1879年初秋拂晓,病痛缠身的卡米耶在操劳和贫困中悄然辞世,年仅32岁。

爱妻弥留之际,莫奈强忍巨大的悲痛,用画笔捕捉下临终前最后一缕光芒。《临终的卡米耶》,忧伤的色调与纷乱的笔触,表达着莫奈生命中最大的悲痛。

《临终的卡米耶》与四年前的《持阳伞的女子》,构成了美术史上最残忍的对比:当年的明媚阳光、裙摆飞扬,与此时的秋寒凄悲、青紫绿灰。

卡米耶在莫奈颠沛流离之际,竭尽一个柔弱女子的全部所能,成为他的归宿,用一生的时光和爱凝视这个身边的男子。

其生也媚,其死也寂。“我以为我可以留住光,便可以留住你”,落款时莫奈留下生命中唯一的爱心。

卡米耶的离世,纠结了莫奈半生的爱恋与遗憾。也意味着莫奈人生中,浓烈如夏日般情感的永远离去。此后,莫奈有很久没有再拿起画笔,画中温情的光影一去不返。

连莫奈自己也以为,这辈子就要如此寥寥耗掉了。幸好,这还不是全部。在此之前,莫奈也曾在靠近巴黎的地方租过几套房子,并在院中种植鲜花。这样雨天的时候,也有画画的题材了。

渴望离开伤心之地的莫奈在1883年,买下距巴黎80公里外的吉维尼小镇,一处有着巨大花园的农舍。放眼望去,塞纳河河谷的宏伟景象尽收眼底,令人无法抗拒。

租赁期开始的那年春夏,莫奈开始在花园种植蔬菜以供食用,更亲自动手打理园中的一草一木,还种植了大量鲜花。

秋日悠闲的时光里,莫奈喜欢到农舍周边走走,熟悉四周的风景。河边的田地和水浸草地里,大片鸢尾花和罂粟花交织似锦,雪白的睡莲过目难忘。繁茂的植物仿佛大自然的馈赠,莫奈终于在这勃勃生机中,重拾内心的情感与希望。

19世纪80年代末,得益于美国画展的成功,莫奈的经济状况大为好转。这个注重美感的幻想家,将前所未有的激情倾注到改造花园的漫长征程中。

以季节性视觉效果来选择鲜花品种,中央大道两旁栽种郁金香和鸢尾花、大丽花和翠菊,前两种春初盛开,后两种夏末绽放。

苗床周围爬满了藤本月季。夏季过后,拱门下的鲜黄和橙色的旱金莲便蔓延开来,铺满整条大道。

农舍前的果园和旁边的庭院,都换成精心设计的纯色鲜花:紧密排列的花床,便于观察饱和色系在对比强烈的光影下,呈现出的变幻效果。被莫奈称为“颜料盒苗床”。

此时莫奈对园艺的精通程度,已丝毫不逊色于对艺术的了解。这个美学实用性极强的园艺创举,也得到印象派画家的一致拥护。

随着印象派的兴起,功成名就的莫奈买下池塘四周更多的土地。深受日本园艺的影响,莫奈新设计了形状自然、颜色柔和的水景花园,以及蜿蜒其上的日式拱桥。

莫奈的人生,也历经春的酝酿,夏的绽放,终于进入了情感最为饱满,创作力最为丰沛的收获之秋。

池畔植物按照四季时令和植株高低种植;鸢尾花、百子莲及垂柳,为池塘投下富有神韵的荫翳,成为作品中绵延不断的影像。

池塘则植满大片深红和纯白交织的睡莲。午后如镜般的水面上,庞大的叶片向外伸展,和令人神往的花朵奇幻般地交织,西方的色彩光线融汇着东方的诗意情调,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唯美氛围。

花园池塘在光影下的绚丽色彩,给予了莫奈无穷无尽的灵感,他痴迷的探索着光线和氛围的细微变化,将笔下的作品描述为“水和倒影的层叠景象”。

随着创作的深入,画中物像和自然逐渐分隔深化,直至营造出景物和自然合而为一的视觉效果。河堤和周边植物的身影消失不见,睡莲成为唯一的有形之物。

光影瞬息万变,为捕捉同片水域在不同光影下的闪烁效果,莫奈发明连坐式的方法:

几十个画架一字排开,同时开画。阳光明媚之时画这幅,云彩飘过之时在另一幅添两笔。莫奈则在画架前来回穿梭,如同人肉照相机般和时间赛跑,力求在光线变化之前,捕捉眼前的一切。

这些突破性画作于1909年展出,为莫奈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在隐居于此的过程中,莫奈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不仅成为印象派之父,更被誉为现代绘画的先驱。

对多数艺术家而言,绘画上的成就或许已是生命的最佳馈赠。但莫奈却始终坚称:花园才是他最真实的艺术杰作,承载着对色彩、光影和情感的终极追求。

至此,莫奈的两大热情所在——艺术和园艺终于彼此融合,脑海中宏大的梦幻花园终于尽现眼前。

然而长期强光下的创作严重损害了莫奈的视力,1913年他被确诊为白内障。视力逐渐变弱之时,长子又瘁然离世。几个月后法国卷入一战。

眼看着同胞受尽磨难,莫奈创作的睡莲也充斥着黑暗和不确定,手法难掩狂乱,如同无数碎片缝补后的苍茫产物。

1914年,莫奈在庭院中建成了长23米、宽20米、高5米的大画室。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几近失明,只能靠颜料管上标的字母来依稀辨色。

但他仍然坚持作画,用的不是眼睛,而是感官。有形的花卉、植物都消融了,只有颤动的笔触和闪烁的色彩,分不清哪里是水面,哪里是水底,哪里是倒影。

从1915年秋直至莫奈过世,共完成40多幅睡莲主题作品,其中最精美的《百子莲三联画》,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展览会上首次合体展出。

剩余画作中的22幅后来则归纳成为“宏大装饰物”项目,在巴黎橘园美术馆展出。

1926年,耗尽心力的莫奈与世长辞。尽管晚年也有伴侣,他仍然选择埋葬到挚爱卡米耶身边,因为那里有令他永恒的光芒。

                      我只能爱你一生一世

                      但这座我种下的花园

                      它的生命却穿越宇宙

                        足够伴随你永生永世

                                      莫奈

如果说对美丽事物的匆匆一瞥,已是战争年代最大的奢侈,那么我们绝对可以在莫奈的《睡莲》中找到一丝慰藉。

即便隔着漫长的时光,所倾注的情感依旧让人深深动容。

莫奈曾言:希望“产生无边无际的幻觉,如同开满鲜花的水族宫”,他做到了。

一花一世界,莫奈融汇了半生浓烈炙热的情感,用感官和精神在睡莲的世界里,找到一生挚爱的永恒定格。

捕捉到这个浮沉世界里,致为难得的梦幻景象:温柔,恬静,无边无涯,波光潋滟。

他用色彩和光影,让草木、山峦、池面、阳光甚至空气,都交织融汇为一个整体;用色彩、光线和质感给予你一个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浓烈体验。

所以欣赏《睡莲》的时候,你需要隔开一段距离,从整体上感受那种被粉色、紫色、蓝色、绿色弥漫而成的情绪慢慢笼罩,直至淹没的“沉浸式”体验,会深深动容。

因为所有时间的痕迹,和生命的历程,都融汇在这些无穷无尽、无始无涯的睡莲之上。

谁说绚烂过后的深邃与宁静,不是寂静之前,最后的绽放。莫奈留下了光的美,以及某种永恒。纵然山河变化,故人白发,但在那瞬间定格的光影中,我们依然得以窥破那份绵长的感动。

                如果说,岁月未曾饶过爱情

                那么真爱,亦从未败给岁月

                那浓郁的仿佛化不开的秋天

                就如同一池睡莲,一池莫奈

总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

阅读全文

与法国画家莫奈为什么叫追光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2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6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8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7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