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坟磕三个头还是四个
叩头数讲究人一神三鬼四,给师傅叩头敲一,叩瞎冲头敲三在庙里,人死了,叩头敲四是另一个义结金兰时,有八鞠躬的朋友,叩头敲八。B. 西方国家有清明节吗
国外也有清明节。
尽管称呼和日子不同,但它们的性质和意义是一样的。在新加坡、越南、朝鲜、日本的民间,受中国文化影响都有清明节。日本的盂兰盆节数租宴,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与我国北方有些地方每年薯银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盂兰盆会”很相似。
不型册同的是,日本更重视这个节日,机关、团体、厂矿、企业都放假三天,有组织地进行祭祀活动。波兰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亡人节”,即悼念已经逝世的人,这与我国清明祭祀先人也是相同的。
墨西哥在每年11月2日为“扫墓节”,家家为死去的人扫墓。去时,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
每年11月1日为法国的“万灵节”,这一天,人们赶往墓地,祭奠故人,献上菊花。
C. 各国的清明节习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因为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其他国家是没有的,只有类似的节日,如美国的万圣节等
D. 外国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清明节在我国是向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也有类似为死去的亲人、朋友祭奠致哀之日,可以说他们是外国的“清明节”。以下是外国人过外国“清明节”的方式:
1、日本的“盂兰盆节”
日本农历七八月间有个盂兰节,据传说是为了拯救陷入饿鬼道的母亲,现在这个节日期间,家家都设置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已成为日本祭奠祖先特有的活动。
这一天,机关、厂矿、团体、企业都会放假三天,并有组织进行祭祀活动。乡间,家家户户到墓地祭祖,外出不能回来祭祖的人也会委托别人代为祭奠。
2、柬埔寨“亡人节”
亡人节是柬埔寨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当地人祭祀祖先的日子。这个节日一般在每年的佛历十月下弦一日开始举办,活动共进行15天。
在节日期间,柬埔寨全国都举行祭祀活动,各地的佛寺几乎天天爆满。人们举办抛饭团祭祖仪式,人们摸黑走到河边,举行送别仪式,至此,15天的亡人节画上圆满句号。
3、墨西哥的“扫墓节”
墨西哥每年一到11月2日,家家户户都开始为祭奠故去的人而忙碌着。这天下午或傍晚,他们特别准备了“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前往墓地。
在举行完毕祭祀仪式后,全家人即在亲人的墓前铺上台布,然后席地而坐,点上蜡烛。人们穿着奇异的服装,戴着人、兽、神、鬼的假面具边吃边喝、载歌载舞,最后共食祭品,痛饮普格酒后离去;或为故人守灵,以至通宵达旦。
4、法国的“万灵节”
法国的“万灵节”为每年的11月1日,人们除祭扫先人陵墓,还到巴黎公社纪念碑献花。这一天,法国全国放假1天,民间的习惯是人们到墓地去,凭吊已故的亲人,或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
法国人扫墓,主要是奉献鲜花,而且以菊花居多,很少看见东方习惯用的青松翠柏和白色的纸花。每年位于巴黎公墓不远的巴黎公社纪念碑和十多个反法西斯纪念碑,是凭吊者最多的地方,人们向烈士献上的鲜花布满了纪念碑的周围。
5、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5月30日是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源于美国南北战争中,无数将士在战火中阵亡。战争结束,为祭奠战争中阵亡的将士,不分南方北方,都在春天向双方死者的墓地奉献鲜花。今天这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祭扫日。
普通家庭在这一天仅祭奠去逝的亲人,现役军人和老战士便排起长长的队伍前往墓地,特别是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将众多十字架插在沙滩上,向烈士们敬献花圈的同时,还仰天鸣枪向阵亡将士致意,并吹响军中的熄灯号,让死难的将士安息、长眠。
以上内容参考央视网-看看外国人怎么过清明节
E. 外国人怎么祭祀死者
你的提问过于广泛,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各国风俗习惯不同,因此仅仅能为你提供部分国家的祭祀风俗。
日本的盂兰盆节
在每老宽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与我国北方有些地方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盂兰会”很相似。不同的是,日本更重视这个节日,机关、团体、厂矿、企业都放假3天,有组织地进行祭祀活动。在乡间活动更热闹,几乎家家户户都不例外,城里人也返乡,到墓地祭祖。远离家乡的人能回来的也回来参加,不能回来的也往往委托别人代自己祭奠。
波兰亡人节
波兰每年侍消亮春天都要举行“亡人节”,即悼念已经逝世的人。节日这一天,人们都去扫墓,为灵墓祭典,并点上烛灯。有些人全家都到来,特别要带上孩子,年长者点燃烛灯,让孩子敬献,表示纪念故人,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墨西哥扫墓节
每年11月2日为墨西哥的“扫墓节”,家家为死去的人扫墓。去时,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举行仪式后,全家人在墓前铺上布,席地而坐,点上蜡烛,边吃喝,边桥稿歌舞,作为守灵,通宵达旦。但各地区扫墓的时间不同,有的地区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法国万灵节
每年11月1日为法国“万灵节”。这一天,人们赶往墓地,祭典故人,献上菊花,位于巴黎公墓不远的巴黎公社纪念碑和十多个反法西斯纪念碑,凭吊者最多,献上的鲜花也最多。
F. 外国的清明节叫什么
和我国一样,世界各国每年也有为死去的亲人、朋友祭奠致哀之日。
◎法国 万灵节
这一天,法国全国放假一天。法国人扫墓,主要是奉献鲜花,以菊花居多,很少看见我国习惯用的青松翠柏和白色纸花。
◎波兰 亡人节
每年的11月1日,波兰为悼念已经逝世的人,都要举行“亡人节”。这一天,人们要带上孩子,举家前往墓地对死去的祖先和亲人进行祭奠。祭拜时,由年长者点燃烛灯,让孩子恭敬献上,一来缅怀已故之人,二来现场教育后代不忘祖先,永记亲人。
◎墨西哥 亡灵节
定于每年的10月31日。晚上,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戴上祖辈相传的假面具,对着先人的亡灵又唱又跳,相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风俗。
◎日本 盂兰盆节
定于每年的8月份,机关、厂矿、团体、企业都会在节日期间放假三天,并有组织进行祭祀活动。在乡间,家家户户到墓地祭祖,外出不能回来祭祖的人也会委托别人代为祭奠,全村人还会围成一个大圆圈跳盂兰盆舞,成为日本特有的文化景观。
G. 其他国家祭祖的节日叫什么名字
日本的清明节叫做盂兰节,一共持续7天,他们会在这时扫墓祭祀,还会在门口摆放火盆,来迎接祖先。房子也会挂上灯笼用来指引祖先回家的路。在最后一天的时候会将贡品放到河里,送祖先离开。并且他们也有跳舞和汤秋千等习俗。
泰国人过清明节的场景和中国人差不多,会为先人扫墓添土等。但是他们会设“灵屋”,据说是用来让祖先灵魂歇息的地方,而灵屋的规模,则代表了这个家族的繁盛程度。新加坡也和泰国差不多,因为华人占了绝大部分,但是新加坡人的清明节少了份惆怅。
印度,在这个这个佛教盛行的国家里,也会过清明节。节日这天,他们会将已逝亲人的骨灰撒进河里,还会在家里的一些特定地点燃上蜡烛,为亲友祈祷平安。在清明节祭祀的时候,印度人会制作一种食物,类似米糕。
5月6日 叙利亚烈士节。当晚政府要员设宴款待烈士亲属。
5月30日 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
8月份 日本农历七八月间有个盂兰节,机关、企业放假3天,城里人返回乡下祭扫先人墓地。
9月1日 突尼斯全国扫墓日,又叫英雄节,用以纪念在独立斗争中殉国的烈士。
10月31日 墨西哥亡灵节(也译作万灵节),晚上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戴上祖辈相传的假面具,对着先人的亡灵又唱又跳。相传这源自印第安人的风俗。
11月1日 法国万灵节。人们除祭扫先人陵墓,还到巴黎公社纪念碑献花。
H. 外国人没有清明节,他们是不用祭拜祖先的吗,,全世界只有中国人祭拜祖先吗
外国人不祭拜祖先。
法国有先贤祠, 伟大的法国人才能进去, 美国林肯纪念堂埋首颂啊,外国死去后会有坟墓 ,后辈或朋友想念会去看看, 他们会把鲜花或者其他物品放在墓前表达思念之情。但主要是对去世者的怀念 ,也有人认弯郑为死去芹模的人会在天堂保佑活着的人, 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仪式烧纸什么的应该是没有。
I. 上坟为什么要用菊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菊花渊源
菊花在中国的花木文化中的地位颇重。早在东周,即有“九月荣菊”的记载,而屈原是以菊自比第一人,他在饥仿离骚中挥墨,形容自己“夕餐秋菊之落英”,且“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东风”。而真正菊文化的创始人是晋代陶渊明,这位“菊友”与菊花朝夕相伴以至于住处也“秋菊盈园”,他得菊境之深,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唐代的孟浩然描绘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乡村赏菊之境;其同时代黄巢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成为今人的谈资。到了宋代则是“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的重阳盛景。明代诗人李梦阳“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和清干隆帝的“枫叶梧青落,霜花堆白菊”都可见明清时菊风益盛。在《红楼梦》中的众首菊诗,更是牵肠之笔。
在烂李纤这些菊花的篇章中,并没有丝毫与哀悼有关的笔墨。
菊花的哀悼含义来自国外
很少有人意识到,用菊花扫墓如同用玫瑰表达爱情一样,其实主要是“西俗东渐”的结果;而更少会有人知道,菊花是从中国遍及世界的。
欧洲的词典上出现“菊花”一词,大约是17世纪末荷兰人在经商时将其从我国引入之后,18世纪菊花传入法国,而后19世纪中期又被引入拉丁美洲……以致遍及全球。
在欧洲,菊花栽种得最多之处是墓地,因为欧洲的传统文化认为菊花是墓地之花,如果做客或送人的话,此花是万万不可携带的。在拉丁美洲,菊花也有“妖花”之称。可见其在西方的地位。
又有消息报道,中国的菊花大量出口至东邻日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海相隔之遥,搭上这些保藏运输的高昂费用,居然也能获利颇丰;这是由于日本对菊花需求量之大以致日本国内供不应求。在日本,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离世,也常常要用到两三万枝菊花;更何况一个墓地每年对菊花的需求量。
在国外是如此;而在菊花的故乡中国,它为什么又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含义呢?
“儒文化”和“重阳节”诠释菊花内涵
与国外迥异,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层含义,一是高尚的气节;二是吉祥长寿。
和道家的“师法自然”相反,儒文化讲究的是“比德”,主观地以自然山水来对应人的品行。菊花即以它凌霜而放,西风不落的傲骨和其“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气度被赋予了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另外,菊花开放在九月,“九”是单位数中最大的数,被称做“至数”、“阳数”,因而菊花与九九双阳相叠的重阳一样,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采菊东扰运篱下”是为了食取菊花的保健功效以健康,“悠然见南山”也照应了“寿比南山”之意。
可见,古代是以菊花祝福或赞赏活者;而今则是用其悼念故人。
J. 其他国家也有其独特的“清明节”,他们是怎么过自己的清明节的
清明节是我国祭祀祖先,为先人扫墓的节日。世界各个民族都有祭祀先人的传统,因此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清明节’,并有着世代传承的相应的专门习俗。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它有着与我们相近的文化和习俗,自然它也有自己的清明节,也就是盂兰盆节。该节日在每年8月13日至15日举行,就是从中国的中元节传承而来的。
而马达加斯加则是1-3年必须给逝去的亲人换一次裹尸布,过程中任何人禁止哭泣,因为认为哭泣会令逝者不悦。当将尸体重新放回坟墓后,就会开始一场狂欢。不过这节日中最令外人反胃的环节,还是对换下来的旧裹尸布的处理方式,妇女会将裹尸布放置在床下甚至是裁成小块吃掉,当地传说这样能让妇女成功地怀孕。
由于伊斯兰教义,所以信仰伊斯兰教义的国家普遍不会设立清明节,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中东国家叙利亚就设有类似清明节的烈士节。叙利亚政府规定每年5月6日为烈士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碑敬花圈,为烈士墓扫墓,慰问烈士家属,当晚政府要员会设宴款待烈士亲属。
这一点倒是跟我国颇为相似。
外国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清明节’,举行仪式怀念亲人祭祀祖先是世界各民族通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