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为什么不在法国被俘后直接吞并法国
十九世纪中后期,普鲁士为了完成统一德国的重任,发动了普法战争。本来法国是欧洲的强国,可是在普法战争中却是大爆冷门,居然被名不经传的普鲁士军队打得惨败,而且法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也当了普鲁士的俘虏。
普鲁士政府也看到,如果全部精力放在吞并法国上,无论是奥匈帝国、沙俄都从背后捅一刀,就是偷偷袭击自己国土,这对普鲁士也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英国再继续支持法国,自己也是寡不胜众。
最重要的,就是普鲁士政府认识到发动普法战争目的,还是在于统一德意志领土。这时候的普鲁士与二战时候德国不同,是没有任何侵略野心的。即使普鲁士有侵略野心,也是藏着,不可能在国家统一大业刚完成时候,就露出侵略的爪牙,这也是不敢吞并法国的根本原因。
⑵ 普法战争法国为什麽会失败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在1870年至1871年所进行的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战争。这场战争直接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促使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同时,在德法之间播下了仇恨的种子,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影响着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欧洲的局势。
战争爆发之前,根据1815年拿破仑被彻底打败后的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德国土地上建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邦。它包括34个封建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但各邦在内政、外文、军事上却是独立自主的。其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是该邦联中最大的两个国家,它们为争夺在德国的领导地位而长期进行斗争。普鲁士是一个军事封建王国。1861年威廉一世登上王位后,为实现其兼并全德的野心,立即大肆扩充军备,并任命以拥护帝制闻名的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在俾斯麦任首相期间,信奉强权政治,推行铁血政策。1864年,他拉拢奥地利作为同盟者,策动了对丹麦的战争。丹麦战败,普、奥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剧。1866年,俾斯麦又联合意大利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奥军战败,被迫向普鲁士求和。于8月23日,普、奥在布拉格签订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宣布解散。俾斯麦趁机吞并北部4个支持奥地利作战的邦国,并于次年组建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辖22个邦国和3个自由市,3100万人口)。普奥战争虽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但德国的统一还没有最后完成。巴伐利亚、巴登、维尔腾堡和黑森达姆斯塔德等西南四邦仍保持着独立地位。这四邦紧邻法国,拿破仑三世不愿德国强大,极力施加影响,不让四邦统一于德国。这促使俾斯麦下决心借助武力解决同法国的纷争。
19世纪中期的法国,从经济上说,资本主义显持续发展势头,工业革命处于最后完成阶段,生产能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居第二位,仅次于英国。但在政治上,它却是一个极其反动、极富侵略性的国家。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内采取了反革命的军事独裁,把一切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并把国家的军事、警察、官僚机构扩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人民对帝国政权极端不满。对外采取扩张主义政策,频频发动侵略战争。如,1853—1856年,法国与英国联合,为瓜分地中海东部势力范围,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1859年,法又以“援助”意大利统一为名,参加了对奥地利的战争。1856—1860年,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伙同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又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等。
法国对毗连的德国莱茵河地区丰富的天然资源早已垂涎三尺,但苦于没有机会下手。1866年的普奥战争结束后,普法之间的关系很快便进入一个空前紧张时期。普法两国都在有意识地为赢得一场预想中的大规模厮杀而积极创造条件。
60年代末,法国由于拿破仑三世的军事独裁和反动的内外政策,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使一切反对拿破仑三世的力量都得到了空前加强。特别是法国无产阶级也显得十分活跃,随着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及其他城市先后成立了国际支部,领导工人群众宣传社会主义,频繁举行政治罢工,鼓动推翻拿破仑三世的反动统治。拿破仑三世面对国内这样一种十分动荡紧张的局势,为了转移人民的注意力,摆脱国内的政治危机和满足资产阶级掠夺贪欲,促使其急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此时,俾斯麦便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预设圈套,诱使法皇拿破仑三世走上了宣战道路。1870年7月19日,法国终向普鲁士宣战,揭开了普法战争的序幕。
在法国宣战之后,普法双方便投入了紧张的战争动员和军队调动工作。到7月底,法国编成莱茵军团,在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共集结有八个军,约22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参谋长。其计划在普鲁士未及动员展开之际,先机制敌,集中兵力越过国界,直取法兰克福,切断南北德意志之联系,迫使南德诸邦保持中立,全力击败普鲁士;与此同时,普军也在莱茵河中游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之间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老毛奇)为总参谋长。其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力争将法军主力围歼于边境地区或将其驱至法国北方,继而围攻巴黎,迫敌投降。
8月2日,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发动进攻而拉开普法战争的序幕。至8月4日,普军在威廉一世和毛奇的指挥下,进行了预有准备的抗击,并反攻入法境。8月上旬,法军在沃尔特、斯比克伦、马尔斯拉图尔和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等几次会战中接连失利。到8月中旬,法军主力部队的部署已被普军割裂。一部由法军巴赞元帅率领的左翼和中路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围困于战略要地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法元帅率领的右翼3个军共12万余人,在夏龙编成以麦克马洪为司令的夏龙军团。8月30日,法军在博蒙地区与普军激战后退守色当。随即,毛奇命令普军向夏龙军团两侧运动。8月31日,普军第四军团占领麦茨河右岸至法比边界的整个地区,封锁了法军经蒙梅迪东进驰援麦茨的道路。
9月1日至2日,普法进行了此次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会战——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第三军团占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切断了法军由色当经梅济埃尔西撤的铁路,进而插到法军侧后的圣芒若和弗累涅一带,堵住了法军向比利时撤退的通路。当天中午,普军完成了对夏龙军团的合围,并开始进行猛烈的炮击。下午,法军数次突围失败,拿破仑三世自知已无力挽回败局,于下午4时半下令挂起白旗。9月2日,法皇拿破仑三世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此会战,法军共损失12.4万人,其中仅3000余人逃到比利时境内;普军损失近9000人。色当惨败加速了拿破仑三世帝国的崩溃。9月4日,法国宣布成立共和国,组成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政府——“国防政府”上台执政。
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业已消除,德国南部诸邦于1870年11月顺利并入北德意志联邦。但普鲁士当局并未因此而终止军事行动。9月中旬,普军向巴黎进军,并包围了巴黎。至此,普鲁士所进行的这场战争已不再具有原先的防御性质,而变成了一场地道的侵略性掠夺战争。这样普法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已转变成为法国进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阶段中,法国除新建的北方军团和卢瓦尔军团等在战场上对普军作战外,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自由射手)展开游击战,这时,法国仍具有约100万人的抵抗力量。但是,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实行投降政策,企图与敌人勾结,阻止抵抗运动继续发展。9月23日,普军占领图勒,27日斯特拉斯堡守军投降。
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17万法军在麦茨投降。这使普军得以腾出两个集团军压向卢瓦尔和北方军团,使这两个军团在与优势的普军作战中被击败。此间,法国政府曾两次向普军求和;巴黎居民由于饥困交加,反对政府的投降政策,举行了多次起义。
1871年1月22日,法国政府镇压巴黎居民起义后,同德军指挥部进行了最后的谈判,于1月26日签订巴黎投降的条约,1月28日在凡尔赛普军大本营签订了停战三周的协定。2月26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和约缔结后,资产阶级政府勾结民族敌人向巴黎工人发动进攻,于是爆发了伟大的巴黎公社起义。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宣告成立。1871年5月10日,就在巴黎公社失败前不久,法国外交部长茹尔·法夫尔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在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城签订了正式和约。普法战争至此正式结束。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结束。依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并自立为皇帝。至此,德国的统一终告完成。普法战争之后,由于德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剧,欧洲大陆变得更加动荡不定。两国在这次战争中的结怨,成为后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之一。
普法战争期间,恩格斯在他发表的一系列战争短评中就指出,有三个基本错误导致色当惨败:“第一,法军在迎击敌人的进攻时所处的阵地,使获胜的德军能够揳入法军分散的各军之间,结果把法军割裂为两支独立的部队,并使它们彼此不能会合,甚至不能配合作战;第二,巴赞军团在麦茨行动迟疑,结果被紧紧地围困在那里;第三,援救巴赞兵团所用的兵力和所沿的路线,简直是唆使敌人俘虏全部援军。”法军所犯的三个基本错误,究其原因,除巴黎政府的错误指导外,也与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指挥失误有关。而普军总参谋长毛奇善于制造、利用法军的错误,巧妙地施展谋略,实施正确、坚定、灵活的作战指挥,使普军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主动权
⑶ 普法战争中普军兵临城下,巴黎却发生革命,这对于普军来说不是天赐良机吗只要以镇压巴黎公社的理由开进
关键是当时的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的目的不是为了灭掉法国,而是为了自己能够登基加冕,进而成为德国的皇帝。
当时的法国皇帝拿游亮破仑三世是威廉一世的登机之路上不得不铲除的绊脚石,但威廉一世并不想灭掉法国,而是调整整个欧洲大陆的势力,让自己能够顺利的称帝,至于战败的法国只需要孤立他就可以了。斩草除根反而对德国不利。
普法战争的时候,法国虽然败了,但是在法国本土仍然存在不少战斗力(拿破仑三世打仗虽然不行但是治国和外交可谓是个天才,当时法国的实力是芹磨瞎欧洲第一,其他国家大多与法国结盟),如果威廉一世要灭掉法国势必会引起这些人的反抗,此时德国经过大战也疲惫不堪,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况且德国背后还有个奥地利呢(普奥战争后奥地利天天想搞死德国,而且奥地利甚至一度准备与法国结盟来前后夹击普鲁士),更不要提已经从克里米亚战争中恢复元气的沙俄了呢。
你看威廉一世打赢普法战争嫌空以后马上搞了个三皇同盟来稳住奥地利和沙俄,免得自己背后挨刀子。
⑷ 普法战争中,法国全线溃败,普鲁士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吞并法国
普奥战争是铁血首相俾斯麦生涯中最重要的战争,在普鲁士统一过程中的三大战争中,普丹战争最轻松,普鲁士和奥地利联手打丹麦,怎么算都能赢,而普法战争虽然说理论上法国强于普鲁士,可是此时的普鲁士基本上已经统一了德意志,有着充足的资源对抗法国,那时的俾斯麦信心十足。可是普奥战争不同,当时基本上就是德意志联邦内战,普鲁士虽然国力稍强,但是奥地利却得到了大多数德意志邦国的支持。
而在战争中,其实普鲁士军队的表现只能说一般,奥地利的军队虽然战败,但是也保留了一定实力,虽然在我们事后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认为普鲁士必胜,但是在当时,认为奥地利占优,甚至打成持久战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⑸ 为什么普法战争普鲁士没有吞并法国
欧洲的政治史十分复杂的,因为欧洲列强很多,做每一个决定时都要顾及其他列强。如果普鲁士能够吞并法国,那么他就会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英国俄国和奥地利是绝不会同意的。而且在民族主义已经在欧洲大陆传播开来的时候,吞并一个与自身人口差不多的大国,简直就是给自己添乱,一个匈牙利就能把奥地利恶心上百年,更不要说吞并法国了
⑹ 普法战争中法国几乎亡国,为何普鲁士不乘胜追击直接吞并整个法国呢
在普法战争中,表面看起来法国军队在普鲁士军队面前很脆弱。甚至拿破仑三世也成了普鲁士的俘虏。法国似乎很软弱。但事实上,法国在普法战争之前并不软弱。从中世纪到普法战争前,法国一直是欧洲的一个重要大国,并长期占据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尽管在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实力被削弱了,但它作为大国的很快就恢复了。当时英国是盟友,俄国、意大利等国也有求于法国;在军事上,法国实行常备军制度。法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各地作战;经济上,法国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是当时欧洲大陆第一个经济大国。法国占整个欧洲财富的18%,仅次于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
总体而言,普鲁士和法国的实力相当,但普鲁士的战争潜力明显弱于法国,后方也不稳定。如果战争持续很长时间而法国没有进攻,普鲁士将首先崩溃。因此,普鲁士没有能力彻底打败和吞并法国。当时,欧洲国家对普鲁士普遍不乐观。当时他们所做的大部分准备工作都是为了防止普鲁士被法国打败,从而导致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
⑺ 为什么普法战争时德国不灭了法国
德国当时的战略不是吞并什么国家,而是称霸欧洲大陆。
德国吞并法国,对他本身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利益。一方面,法国确是是欧洲的传统强国,也长期与德国形成竞争关系。但是对于德国来说,德国当时的战略是需要称霸欧洲大陆,成为欧洲大陆的领导。此外,在德意志统一中俾斯麦也选择了“小德意志”的路线,也正反映了德国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中选择了一条单一民族的路线。因此,从德国的立场来看,吞并法兰西民族的法国并不等于强大自身,而更可能削弱自身。
从法国的角度看,法国人从1789年大革命断断续续进行了近百年的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也显示了强大的反侵略意识。
此外,从外部环境看,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并不会坐视德国吞并法国而强大,正如不会坐视当年的拿破仑称霸欧洲大陆,因此法国的存在也是英德之间战略均衡的需要,虽然这种均衡并不稳定,后来英法协约,从英国的立场看就是联合法国来遏制德国。
⑻ 威廉一世和俾斯麦为什么不彻底灭掉法国呢
威廉一世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第二子,1797年出生于柏林。父亲逝世后,他的哥哥威廉四世继任普鲁士国王,封威廉一世为亲王。
俾斯麦的“三部曲”取得预期效果。不久,南德四个邦发表声明,宣布加入德意志联邦。统一的时机渐渐成熟了,1870年12月,在俾斯麦的策划下,北德意志联盟派遣代表团到凡尔赛,请威廉一世当德意志帝国的皇帝。
⑼ 为什么普法战争时德国不灭了法国
不是不灭,是不敢。
当时的世界是英法两大流氓说了算,连美帝核燃镇都被他们排挤出了圈子,1812年英法联军火烧白宫,1855年打败了沙皇俄国,1856年火烧圆明园,全世界的大国都被他们揍了一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而德意志完成统一已经是1871年了,那个时候全世界的土段核地都被英法瓜分完毕了。在1870年以前,不要改粗说没完成统一的普鲁士,就算美帝都被英法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⑽ 普法战争时,普鲁士为何不借法皇投降、法国混乱之机吞并法国
普法战争也被称为德法战争,是普鲁士为统一德国,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争由法国发起,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而告结束。
不管怎么说,普鲁士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不仅拿到了重要的资源工业区阿尔萨斯、洛林,得到了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而且通过战争彻底搬开了统一德意志道路的绊脚石——法国,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还让一个新兴的强大的德国跃然欧洲地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