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造卫星的诞生是怎么回事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闹判颗人造卫星诞生于苏联。它是由科学家科罗寥夫主持设计的。
科罗寥夫25岁时,就编写出版了《火箭发动机》一桐运书。26岁时,他参与设计成功了苏联第一枚液体火箭。27岁时,他又出版了《火箭飞行》。29岁时,他和别人一起成功设计了苏联第一代喷气式飞机。
1957年10月4日,科罗寥夫大胆决策,采用捆绑式火箭,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湛蓝的天空,从此开创了人造卫星的局弯梁太空时代。这颗人造卫星名叫人造地球卫星1号,它在天空中运行92天,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6000万千米,于1958年1月4日陨落。
Ⅱ 人造卫星是如何诞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猛空坦国和前苏联拉开了一场和平竞赛,尤其是在火箭和宇航技术上的相互较量。这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各自组织了一批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机构,开始暗暗地较上了劲。
1955年7月29日,美国公开宣布:要在1957年的“国际枝桐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卫星。
这时,前苏联的火箭总设计师谢尔盖·科罗廖夫,正殚精竭虑致力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当他从收音机里听到美国这一消息时,非常焦虑。他连夜赶写了一份关于加快研制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送给了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前苏联政府很快批准了科罗廖夫的报告,加快了在哈萨克大草原建设卫星发射基地的步伐。科罗廖夫受命于非常时刻,他率领一批火箭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开始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
凭着渊博的火箭知识,科罗廖夫知道,要把人造卫星送入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必须具有足够推力的运载火箭。但是,他们当时只有单级火箭,而单级火箭的推力显然太小了。
怎么办?科罗廖夫苦苦思索着。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他们的计划也就无从实现了。突然,他想到了“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为什么不向他请教呢?
听完科罗廖夫的问题,齐奥尔科夫斯基陷入了沉思:单级火箭推力太小,那么双级、多级火箭呢?
“双级、多级火箭?”
“对!就像火车一样,一列火车可以有10节车厢,也可以有15节车厢,就看载客量大小而定。这火箭,是不是也来个‘列车’呢?”齐奥尔科夫斯基说。
科罗廖夫亏哗顿时豁然开朗,他根据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列车”的设想,开始设计具有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他不断完善“火箭列车”的设想,提出串并联或并联的方式组成多级火箭或捆绑式火箭。
眨眼间,两年过去了,科罗廖夫的研制计划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1957年10月4日夜晚,哈萨克大草原卫星发射基地上,一派紧张、激动的景象。卫星发射基地的中央,矗立着一枚巨大的两级火箭。在强烈的探照灯光照射下,它是那么的耀眼,就像一柄利剑,傲然指向神秘莫测的苍穹。
发射的时刻终于到来了。科罗廖夫缓缓稳步向前,亲手点燃了导火线,然后迅速撤入掩蔽部。
最后30秒、20秒、10秒……
四周一片寂静,唯有导火线“哧哧”燃烧的声音,人们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喘。
5秒、4秒、3秒、2秒、1秒!
“轰”的一声巨响,在耀如白昼的火光中火箭冲天而起。
发射成功了!科罗廖夫和同伴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火箭载着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把这颗重83.6千克,带有两个无线电发射机的铝合金小球送入了地球轨道。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科罗廖夫终于了却了夙愿,抢在美国之前将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从此,浩瀚的太空增加了一族新的成员———人造天体。
当科罗廖夫和同伴们收到这个小球上发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他们无比激动地大声欢呼:“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人类进入了宇宙航行时代!”
Ⅲ 卫星是按什么造的
人造卫星是按天然卫星造的。
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轿高的天体。环绕哪一颗行星运转,就把它叫做哪一颗行星的卫星。比如,月亮环绕着地球旋转,它就是地球的卫星。
“人造卫星”就是我们人类“人工制造的卫星”。科学家用火箭把它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使它环闭模尺绕着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以便进行探测或科学研究。围绕哪一颗行星运转的人造卫星,我们就叫它哪一颗行星的人造卫星,比如最常用于观测、通讯等方面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引力的作用,因而抛出的物体要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初速度越大码橡,物体就会飞得越远。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设想过,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离山脚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Ⅳ 人造卫星有哪几种特点是啥
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广、种类繁多,有太空“信使”通兆逗信卫星、太空“遥感器”地球资源卫星、太空“气象站”气象卫星、太空“向导”导航卫星、太空“间谍”侦察卫星、太空“广播员”广播卫星、太空“测绘员”测地卫星、太空“千里眼”天文卫星等,组成一个庞大的“卫星世家”。
人造地球卫星的组成
卫星一般都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有效载荷平台。有效载荷是指卫星上用于直接实现卫星的自用目的或科研任务的仪器设备,如遥感卫星上使用的照相机,通信卫星上使用的通信转发器和通信天线等,平台则是为保证有效载荷正常工作而为其服务的所有保障系统,一般包括结构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和轨道控制系统等。
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
人造地球卫星能在地球轨道上运行,首先是因为它具有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还有就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向心力)一直拉着它,正向细绳子拉着石子一样。如果卫星飞行速度快,离心力超过地球引蔽旅力时,卫星聚会脱离地球飞向远方的太空。
最早挂在天庭的五大明星
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前苏联)制造的,第二课时日本的大隅号卫星,第三颗是美国的探险者1号,第四颗是法国的试验卫星一号,第五颗是中国的东方红一号。
科学探测卫星
科学探测卫星是用来进行空间物理环境探测的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空间环境中的中性粒子,高能带电粒子,固体颗粒,低频电磁波和等离子体波,磁场,电场等。
应用卫星
应用卫星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可分为通信,气象,侦察,导航,测地,地球资源和多用途卫星。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的分类
通信卫星的种类有很多,按轨道分由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飞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按用途分有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跟踪与数据中断卫星海事卫星和军用通信卫星等。
人造卫星的用途
人造卫星的出现,尤其是第3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全球通信以来,我们可以在家中欣赏到精彩的现场直播。
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又称“导航”是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它可以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精确定位。用户可用一个很小很小的接收器接收到4颗GPS卫星上的信号并计算出位置数据,军用水平距离和高度精度均为5米,民用平均为15米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苏联/俄罗斯开发的军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定位系统,其作用和美国的到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相同。
卫星导航系统
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的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起到积极作用。
这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未定。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可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每天对地球表面巡查两遍。可以获得全球气象数据。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对全球1/3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气象资料传回地面。
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是勘测和研究地球资源的卫星,它能看透地层发现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宝藏,历史古迹,地层结构,能普查农作物,森林,海洋,空气等资源。能预报和鉴别农作物的收成,考察和预报各种自然灾害。
返回式遥感卫星
返回式卫星是低轨道卫星,主要是三大用途:一时对地观测,获取遥感信息;二是进行微重力实验;三是为载人航作返回的技术储备。
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是用于搜集和截获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侦察的优点,是侦察范围广,速度快,可不受国界限制定期或连续地监视某个地区,对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族并卖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侦察卫星按照所执行的任务和所采用的侦察手段来加以区别,一般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还海洋监视卫星和预警卫星。
卫星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利用返回式卫星照片,对面积为600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型动态监测。发现该地区13年来和沙淤积,是黄河口向海内延伸了33.5公里。
Ⅳ 第一颗人造卫星在怎样的条件下造出来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设想计划,1965年开始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东方红一号发迅腔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行昌胡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音乐装置和短档拦波遥测、跟踪、天线等分系统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
Ⅵ 人造地球卫星,究竟是如何被发射升空的
航空航天作为现代最为高精尖的一门技术,卫星的发射在其中设计大量的计算和高科技。我们需要强大的推力让卫星脱离地心引力,并且通过精密的计算让卫星在近地轨道上平稳运行。
为了尽可能地快速穿过大气层最厚的部分,人造卫星采取垂直发射的方式。在到达预定的高度,大多数火箭的驱动力就会用于增袭腔加水平速度,这样才能让它顷早进入固定绕地轨道。由于地球引力在近地轨道是最大的,所以近地轨道上的卫星要比那些中地球轨道或对地静止轨道的卫星受到更强的地球引力。正因如此,近地轨道卫星比那些更高轨道上的卫星“飞”得更快(也就是它们有更高的轨道速度,环绕速度更快)。
这也就是一颗人在卫星被发射到近地轨雀禅雀道的原理,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其中涉及了大量的数学计算颗科学远离,是无数科学家和先驱经过一代代探索才发现的道路。
Ⅶ 现在哪些国家拥有能够制造人造卫星的能力
中国“东方红一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同时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尺磨知星的国家。
法国1965年11月26日,法国研制的钻石号运载火箭,运载法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阿斯特里克斯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用于对钻石号运载火箭的发射进行测试。
日本1970年2月11日 日本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该星重约9.4公斤,轨道倾角31.07”,近地点339公里,远地点5138公里,运行周期144.2分钟。发射“大隅”号卫星的运载火箭为“兰达”游芹-45 四级固体火箭,火箭全长16.5米,直径0.74米,起飞重量9.4吨。
英国英国于1971年10月28日从澳大利亚的武默拉火箭发射场,发射了英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重66公斤,主要任务是试验各种陵消技术新发明。
Ⅷ 卫星是什么原理
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一个均质的球体,它的引力场销谨即为中心力场,其质心为引力中心。那么,要使人造地球卫星(简称卫星)在这个中心力场中作圆周运动,通俗地说,就是要使卫星飞行的离心加速度所形成的力(离猛斗租心惯性),正好抵消枝兆(平衡)地心引力。这时,卫星飞行的水平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反过来说,卫星只要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飞行。这时卫星的飞行轨迹叫卫星轨道。卫星轨道平面通过地球中心。如果速度稍大一些,则形成椭圆形轨道,如果达到逃逸速度,则为抛物线轨道,那时它将绕太阳飞行成为人造行星;如果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则为双曲线轨道,与太阳一样而绕银河系中心飞行了。
就人造地球卫星来说,其轨道按高度分低轨道和高轨道,按地球自转方向分顺行轨道和逆行轨道。这中间有一些特殊意义的轨道,如赤道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对地静止轨道、极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
卫星轨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长轴和短轴决定的,而交点角Ω、近地点幅角ω和轨道倾角i则决定轨道在空间的方位。这五个参数称为卫星轨道要素(根数)。有时还加过近地点时刻tp,合称为六要素。有了这六要素,就可知道任何时刻卫星在空间的位置。
高低轨道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一般把离地面几百公里的卫星轨道称为低地球轨道。
轨道倾角为零,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这种轨道叫赤道轨道。
轨道高度为35786公里时,卫星的运行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这种轨道叫地球同步轨道;如果地球同步轨道的倾角为零,则卫星正好在地球赤道上空,以与地球自转相同的角速度统地球飞行,从地面上看,好像是静止的,这种卫星轨道叫对地静止轨道,它是地球同步轨道的特例。对地静止轨道只有一条。
轨道倾角为90度时,轨道平面通过地球两极,这种轨道叫极地轨道。
如果卫星的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的旋转方向、角速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和角速度相同,则它的轨道叫太阳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为逆行轨道,倾角大于90度。
Ⅸ 科学家们如何控制人造卫星的
http://..com/question/38528327.html
卫星在外太空变轨,调方向,调位置是怎么调的?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18 小时
外太空不是没有大气吗?那样怎么迟漏姿利用空气动力进行调身位,调方向?
推进剂燃烧后也还是有质量的,高速向后喷射,就对航天器产生反作用力,就如消搜消防员操作水龙头的感觉一样。
是高速燃气流作用的直接反作用式发动机,火箭在运动时不需借助任何外界物体。
火箭还要拉瓦尔尾喷管,具体内容,国内外的教材都是公开的。
因为今天下午(2007年10月29日)本人表演自行车杂技,6个多小时在自行车上,够累的,
就将本人最近亲自撰写的贴子重复发上来;
http://..com/question/38158971.html
不锈钢焊接变形,该如何处理?
只能在焊接的时候预先加热。
这种变形基本上不能事后处理,工件越薄,工件之间的厚度相差越大,变形越大。
这是薄壳结构,你敲了这里,那里又鼓出来。
而且越补焊,越变形。
所以,运载火箭发动机(基本上是厚壁不锈钢构件)、导弹发动机、飞机、航天器、装甲车、坦克、潜艇、军用运输车辆、高压容器、化工构件、反应釜、锅炉的焊接难度是很高的。
http://..com/question/38211104.html?si=1
星箭分离时,为什么是火箭向上,卫星向下,即火箭朝外太空,卫星向着地球
无知就无畏,文盲的回应;
有几种可能性,例如,星箭分离时用环形薄壳产生推力的同时,要对卫星加旋转驱动,这个分离姿态,与卫星加旋的旋转轴对地球姿态有关,码绝用末级火箭调整姿态,能节约卫星上的推进剂,容易调整姿态。
就算星箭分离时是用三维惯性飞轮稳定空间姿态,用末级火箭调整起始分离姿态,能节约卫星上的推进剂,而且这个时候,卫星的对地测控天线未打开,只能依靠星上的惯性系统测定空间姿态,这个时候,也许测定地球地平面的红外广角传感器还未能工作,不能提供对地球的姿态测量参数。
瞎掰,还是请专家来回答为盼。
http://..com/question/38474314.html
请问卫星在太空中是怎么变轨的, 是什么力让它改变运动方向的?
卫星本身有许多大小发动机,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它们在卫星坐标系的空间位置就是已经知道了,还有卫星的质量中心已经知道,卫星的惯量大小和惯量矩也知道。
根据卫星现在的运行轨道,先用小发动机调整卫星相对轨道与地球坐标系的空间姿态角度,根据力学计算,启动主发动机,就能改变卫星的空间运动方向、轨道。
卫星的空间姿态调整后,主发动机可以向运动方向前面推进,就是减速;主发动机可以向运动方向后面推进,就是加速;
主发动机可以向运动方向相交的角度推进,就能改变与地球赤道与卫星轨道的夹角。
瞎掰,搞笑而已,切勿当真。
http://..com/question/38058557.html
姿控发动机是什么
改变航天器的空间姿态,
要能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
所以一个航天器上有许多个小发动机。
推力的大小、持续时间可以预先确定,
简单地说,就是矢量推进,矢量是有空间方向和大小。
其基本特点就是不依靠空气舵面作用,在真空环境下可以工作。
例如运载火箭在起飞的时候,速度很低,尽管箭体在大气环境中,只能用姿控发动机调整箭体的空间速度与方向,不可能使用普通导弹的舵面调节姿态。
卫星、反卫星武器、弹道火箭、深空探测器、航天飞机,都有姿态控制发动机。
航天器的空间姿态,简单地说,就是航天器的坐标系与地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空间三维角度、角速度。
http://..com/question/38221202.html
卫星的运行为什么会有近地点和远地点?
这是最自然的轨道,跑远了速度慢,动能低,被地球拉回来;回来了速度高,地球不接收它又将离开地球而去。
圆形的轨道,是反复修正后人为构筑的,还要经常调整才能维持。
瞎掰,见笑,纯属搞笑回帖。
http://..com/question/38271470.html
卫星的保温是用什么材料
主要是内部热环境平衡,
储存,释放,交换。
瞎掰,忽悠
http://..com/question/38271388.html
卫星在太空上是怎么处理两面温差的
两面热交换,控制交换量,必要的时候局部电热(来自核电或光电池)或制冷(这就是内部交换的过程),空间飞行器大约是个平衡体吧?
在真空环境没有对外界的直接传导、对外界的直接对流热传递,热交换不就三种基本形式,就剩下辐射交换,可以提高反射率,减少对外界环境辐射接收量;也可以反过来。
实在不行,就将液体气化抛弃排空,就能转移热量。
瞎掰,开个搞笑的头,下面请接着骂
http://..com/question/38443010.html
月球探测卫星绕地球运转的椭圆轨道是如何形成的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13 小时
在远地点和近地点它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一样吗?
在远地点慢,在近地点快
http://..com/question/38584043.html
重力加速度表的基本工作原理?越通俗越好,
本人是一名工科大学毕业生
电子衡器,例如农副产品市场、海产品市场、药材市场、贵金属首饰市场的电子称,在不同纬度地区销售,都有校正比例系数,因为不同纬度的重力加速度不同。
同一台不再校正的电子称在不同的纬度对同一个质量的砝码称量,都有不同的读数,就是重量不同。
地球和月球,在相同纬度不同的精度的区域,重力加速度也不同,这种重力异常现象,可能是当地地下有巨大的溶洞,有大型矿产等等。
海面科学考察船的传统测量项目之一,就是对航线重力梯度连续测量,其简单原理,就是惯性技术稳定的平台,上面有一个重力加速度表,不受船舶晃动的影响。最简单的重力加速度表,就是在恒弹合金制造的弹簧下面,吊一个重物,通过测量弹簧的伸展长度,就能测量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
现代的精密重力加速度表,是陀螺来实现的。
可以将重力加速度表安装在卫星上,再结合对卫星的轨道测量,来测量地球和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变化分布。
因为地球和月球的重力加速度变化分布不同,对其上空的卫星轨道有影响。
美国的战略核潜艇,就有三维重力加速度表,能不开启声纳,不暴露自己,就能探测大陆架的轮廓。
这种装置也可以用以探矿,是美国洛克菲勒•马丁公司的产品。
本人昨天(2007年10月30日)为两拨人马做免费自行车杂技摄影模特,连续骑行了6小时以上,总历时12小时,其实,就是在进行艺术和科技创新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国防军事教育。
Ⅹ 人们根据蝴蝶的什么发明了人造卫星
根据蝴蝶的翅膀上的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1、蝴蝶和卫星控温系统 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卫星温度会高达2000℃;而在阴影区域基大,卫星搏唯竖温度会下降至-200℃左右,这很容易损坏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山悔它一度曾使航天科学家伤透了脑筋。
2、后来,人们从蝴蝶身上受到启迪。原来,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科学家经过研究,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般的控温系统。
3、蝴蝶在温暖的阳光下时,翅膀的构造会辨别其摄入的不同热量。人们用手去抓蝴蝶时,手指就会沾上它们的粉末——鳞片。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这些粉末是由100微米长的扁平囊状物组成的。囊状物由无数对称的角质层构成,角质层是生物的体外骨骼,由几丁质组成,其表面并不光洁。阳光照在蝴蝶翅膀上后,之所以能立即被均匀分散,是受到了角质层的反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看到的蝴蝶翅膀总是闪闪发亮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