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与第一个西方大国建交是那个国家
是法国。
中法建交指的是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2019年1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5周年。
(1)法国怎么任命大使扩展阅读:
建交简介
1963年10月,戴高乐将军授权法国前总理富尔携带他的亲笔信前来中国,代表他同中国领导人商谈两国关系问题。
中国政府在坚持反对“两个中国”的原则立场的同时,对建交的具体步骤采取灵活态度,在中法双方就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达成默契的情况下,同意法国提出的中法先宣布建交从而导致法国同台湾断交的方案。
根据双方事先的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1月27日奉命就中法建交发表声明,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谈判并且达成两国建交协议的。“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Ⅱ 法国各个部长由谁任命
法国总理(第一部长)有总体任命,
其他部长候选人由总理提名,总统只能在这个名单中选择部长.所以部长是由总统和总理联合任命的。
如果国会和总统属于一个派别,任命比较好进行。
如果是同治[国家元首与议会多数派分属对立的政治派别],总统有时会在候选人里找不到适合他的部长。比如86年法国总统就在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的任命上对总理提名的候选人有意见
Ⅲ 法国总统的权责
任免总理、政府成员和其他重要官员
法国总统的职权主要有:
任免总理、政府成员和其他重要官员;
主持内阁会议,签署会议的决定和法令;
签署和颁布法律;
担任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主持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有权决定动用法国的战略核力量;
担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
决定外交政策;
委派驻外使节并接受外国使节;
批准国际条约;
行使赦免权;
在同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有权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
根据政府或议会两院的建议,将某些重要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表决;
在形势需要时,与总理、两院议长和宪法委员会磋商后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总统出缺时,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新总统的选举应在50天内举行。
美国总统职权:
在行政方面,
总统有权处理国家事务和联邦政府的各种工作。他可以发出对联邦机关有法律约束力的政令,有权选任所有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须经参议院认可),以及其它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是美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可召集各州的国民警卫队为联邦服务。宣战权虽属国会,但在一些情况下总统往往越过国会不宣而战。在战争和紧急情况下,经国会授权,总统还可拥有更大的权力。
在立法方面,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两院中各有2/3多数票推翻他的否决,否则该法案就不能成为法律。总统可以向国会提出各种咨文,包括国情咨文、预算咨文、经济咨文、特别咨文等,建议他认为必须的立法。这是总统影响立法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总统还享有委托立法权。据此,总统不仅有权在原有的行政体系内进行某些改组,而且有权设立新机构。
在司法方面,
总统有权任命联邦最高司法官员。他可提名任命联邦法官,包括最高法院法官在内,但须获得参议院的认可。总统还可以对任何被判处破坏联邦法律的人(被弹劾的人除外)作完全或有条件的赦免。
在外交事务方面,
总统是负责处理对外关系的主要官员。他任命驻外大使、公使和领事(须经参议院认可),接见外国大使及公务人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经参议院2/3多数票的批准;而总统与外国签订的一切行政协定,却不需经参议院的同意。所以,总统往往以签定行政协定来代替缔结条约。
Ⅳ 与我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是哪个国家
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是法国。1964年1月27日,法国是西方国家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大国,法中正式建交,不仅打破了战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亦为资本主义国家同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利益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1964 年1月27日,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法同时发布联合公报,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3个月内任命大使。”短短的两句话,却犹如“外交核爆炸”一样在国际上引起了连锁反应。此后,西方国家纷纷效法法国,改变孤立中国立场,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4)法国怎么任命大使扩展阅读:
戴高乐将军是敢于对美国采取独立行动的人,也是敢于对美国说“不”的政治家,但他也是在再度执政五年多之后,才采取同中国建交的步骤。而这与阿尔及利亚持续的抗法战争有关。曾两度担任法国总理的埃德加·富尔同戴高乐关系一直密切,早在二战期间,他就出任过戴高乐流亡政府的副秘书长。1958年,戴高乐再次上台前夕,富尔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富尔对中国友好,一向主张承认新中国,支持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57年5月20日至6月22日,下野的富尔及其夫人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邀请,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对中国进行了广泛的考察。访问期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分别会见了富尔夫妇。在毛主席接见富尔时,毛主席引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阐明了中法关系的利害。富尔回国后,发表文章明确表示:“法国没有奉行‘两个中国’政策的理由……,”并借用毛泽东诗词中“龟蛇锁大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句的意思,希望法国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Ⅳ 法国总统大选规则是什么
法国总统大选在西方国家中独树一帜,以两轮多数直接普选为特征。即第一轮可以有多名候选人,如果投票中有候选人在第一轮就获得50%以上的选票的话将直接当选,否则得票最多的前两名将进入第二轮,在两周后举行第二轮投票,票多者胜出。两轮选举至少有一个政治上的好处,即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都能找到一位可以代表他们的总统候选人,而不是像美、英等其他国家只有左右两大阵营。事实上社会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远非左右两翼就可以概括的。如这次法国出现十名总统候选人,细分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大政治倾向:首先是右翼和极右翼的三个政党,其中除了萨科齐总统为候选人的执政党“法兰西公民运动联盟”代表着法国传统右翼选民(即中产阶级中、上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外,极右翼的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则代表着部分底层民众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左翼除了代表着中产阶级中、下层和部分中小企业主利益的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以外,以11.10%的得票率整合了极左翼的“左翼阵线”总统候选人让——吕克·梅朗松,则代表了几乎大部分工人阶级和部分中产阶级下层的利益。在所有候选人中间,梅朗松的政治立场可以说是最鲜明的,是最具“阶级斗争色彩”的。他的两位“同僚”——“工人斗争”的阿尔多和“反资本主义革命党”的普图,则仅仅是从工人阶级中拉到了一批最极端的选民而已。中间派“民主运动”主席弗朗索瓦·巴耶胡则收拢了不满意萨科齐和奥朗德的所有右、左翼选民中的反叛者,组成了“不左不右”的中间派。他代表的也是中产阶级中一部分人的利益。
选民在两轮选举中的第一轮是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将选票投给符合自己利益的候选人;而在第二轮投票除了一小部分选民继续将选票投给自己的支持者以外,近半数的选民则是将自己所反对的候选人淘汰出局。法国的政治力量对比实际上是在第一轮表达出来的。而2012年大选首轮投票结果之所以在法国乃至欧洲引起强烈震动,是因为极右翼的得票率达到了空前的17.90%,这标志着法国未来几年的政治趋势动向。
Ⅵ 大使和公使有什么讲究
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这是国家元首向驻在国派遣的最高级外交代表,代表的是国家元首和政府,可以向驻在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表达意见,也可以全权与驻在国达成协议,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
特命全权公使,简称“公使”。公使也是由国家元首派出的,地位仅次于大使,但实质地位、职务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权与豁免和大使相同。
先讲历史上的区别:在二十世纪以前,欧洲国家一般只在大国之间或盟国之间或向教皇国才派大使,向其他二等及以下国家一般只派公使最为最高外交使节,等级森严。
后起之秀美国对此非常不爽,等到自己力量强大以后就开始统统向外派大使,并带动一批国家仿效形成风气,打破了欧洲借外交使节把国家划成三六九等的陋习。
现在,虽然《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规定了两国间还是可以有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关系,但基本上正常国家间一般都互派大使作为最高外交使节了,出现重大问题时就撤回大使维持代办关系,很少有公使作为最高代表的情况了。
不过公使这一外交职务/衔仍然存在,目前,我国在驻美、俄等大国的部分副部级使馆设有公使,一般是使馆的二把手。
《中国驻外外交人员法》中关于公使的相关规定摘抄如下:第十一条:……外交职务分为:特命全权大使、代表、副代表、公使、公使衔参赞、参赞、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随员。
第十二条:外交衔级设七级:大使衔、公使衔、参赞衔、一等秘书衔、二等秘书衔、三等秘书衔、随员衔。
第十三条外交职务与外交衔级的基本对应关系为:特命全权大使:大使衔;代表、副代表:大使衔、公使衔、参赞衔;公使、公使衔参赞:公使衔。
第十六条驻外外交人员的职务按照下列权限决定:公使、公使衔参赞、参赞、副总领事以及其他驻外外交人员的职务,由外交部或者其他派出部门决定;其中,三等秘书、副领事以下职务,在驻外工作期间由驻外外交机构决定。
第十七条外交衔级按照下列权限批准和授予:公使衔、参赞衔,由外交部或者其他派出部门批准,外交部部长授予。